美国与伊朗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美国与伊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802301061
作者:范鸿达
页数:284页

章节摘录

  本杰明到任后,伊朗人向他表达了希望加快、加深发展双边关系的意愿。本杰明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说,伊朗政府希望和美国政府缔结政治性的条约,并且愿意在贸易方面给美国更多的优惠条件,还可以给美国一些开采伊朗矿产资源的权利。本杰明虽然知道伊朗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利用美国牵制英俄对自己的侵略,但他还是建议国务院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趁机扩大在伊朗的影响。①但是深受孤立主义限制的国务院并没有对此做出积极回应。  在19世纪,美国在伊朗的活动主要体现在传教士方面。截至1900年,美国在伊朗共有42名长老会传教士,他们在当地250名助手的帮助下,设立了128个布道点,创办了108所学校,共招收2600名学生,他们还开办了3家医院和10个施药所。仅在1899年度,美国长老会花在伊朗的款项就达6.4万美元。②因为美国的传教士在伊朗活动相当广泛,所以也会发生一些美国外交人员必须要严重关注的事件,例如1904年3月,一位名叫本杰明·赖巴利(Benjamin Labaree)的美国传教士被四个库尔德人杀害,同期还有一位英国人遇害,美国公使馆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于是偕同英国一起向伊朗施压。因为伊朗当地政府首脑没有可资利用的安全部队,而且他与当地部族势力还存在复杂的联盟关系,所以在这件事上他采取了消极态度。愤怒的美国公使无法接受上述现实,他强烈要求伊朗政府派出大批正规军捉拿凶手。  ……

内容概要

范鸿达,山东聊城人,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现任职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主要从事国际关系、中东政治和伊斯兰问题研究与教学,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教育人文社科研青年基金项目“美国的伊朗政策研究”。

书籍目录

导言 一 当今困顿的美国伊朗关系 二 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 三 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伊关系研究综述第一章 美国势力进入伊朗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美国伊朗关系 第二节 二战初期的伊朗和美国 第三节 美国逐步涉入伊朗事务 第四节 美国对伊朗政策的调整 第五节 美国与伊朗石油 第六节 美国势力进入伊朗评价第二章 美国在伊朗优势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转变中的美国对伊政策 第二节 美国与苏伊争端 第三节 美国和英伊冲突第三章 美国与伊朗1953年政变 第一节 伊朗政变前的局势 第二节 伊朗政变的筹备 第三节 伊朗政变的进程 第四节 美国在伊朗政变中的作用和基本动因评价 第五节 伊朗政变对伊朗以及美伊关系的影响第四章 美国和伊朗巴列维政权的巩固 第一节 1953年政变后美国对伊朗的援助 第二节 美国巩固巴列维国王统治的举措第五章 肯尼迪政府的伊朗政策 第一节 肯尼迪上台时的伊朗状况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的对伊政策 第三节 肯尼迪政府与巴列维的白色革命 第四节 肯尼迪政府的伊朗政策评价第六章 美国和伊朗的军事建设 第一节 巴列维对美国武器的诉求 第二节 约翰逊政府与伊朗的军事诉求 第三节 尼克松政府的伊朗政策 第四节 美国对伊朗军售的负面影响第七章美国和伊朗伊斯兰革命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后期巴列维国王的统治危机 第二节 美国的人权政策及其对伊朗的影响 第三节 卡特政府初期的美伊关系 第四节 美国对伊朗局势认识的混乱及其原因 第五节 美国抛弃巴列维政权 第六节 伊朗伊斯兰革命对美伊关系的影响第八章 巴列维国王时期的美伊关系评论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的伊朗政策分析 第二节 冷战是美伊建立亲密关系的根本因素 第三节 美伊对两国关系认知的差异 第四节 伊朗民众对美伊亲密关系的抵制参考文献附录 美国驻伊朗的最高使节及其任期(1883-1980)后记

编辑推荐

  《美国与伊朗:曾经的亲密》带你走进美伊关系的那一个“蜜月”,揭示两国当今严重对峙的历史根源。

作者简介

今天处于交恶的美国和伊朗在1979年以前曾经有过一段非常密切的双边关系,从1941~1979年长达38年。本书通过大量的有关美伊两国关系的资料,详细介绍了美伊两国这一段时间内由“淡漠”到“亲密”再到“仇视”的关系发展过程,指出两国亲密的实质是控制和依附的关系,国与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变化无不取决于国家利益的追逐和国家实力的较量。

图书封面


 美国与伊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20世纪初,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被逐渐发现,使得中东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在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之际,深受战争和外部势力占领之苦的伊朗决定参加该会,希望能借此机会取缔外国特别是英国在伊朗的特权。在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后,驻伊朗的俄国军队开始撤离,到1918年3月俄军完全撤出了伊朗,伊朗北部呈现力量“真空。英国则一举控制了伊朗的石油开采,并势力范围深入北部油田,并为进攻苏维埃政权做准备。但是协约国扼杀苏维埃政权的军事行动遭到惨败,俄国军队在打击叛军的借口下于1920年重新开进伊朗,英国也被俄国赶出了刚刚进入的伊朗北部地区。1925年建立了巴列维王朝的伊朗国王礼萨王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企图以石油租让权为诱饵,把美国石油公司吸引进来制衡英俄在伊朗的势力,减少对英伊石油公司的财政依赖。但是,那时美国孤立主义外交盛行,在包括伊朗在内的中东地区,美国奉行的是政治上不介入、经济上相往来的外交政策。在英俄两国强烈反对下,美国没有卷入伊朗事务。二战爆发后,伊朗立即宣布中立,表示要与所有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作为一个此前与德、英等参战国关系比较微妙的弱国、小国,伊朗在战争初始阶段局势还不明朗之际保持中立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不过那时伊朗的中立是带有一定的倾向性的,那就是礼萨王对德国有所偏重。德国在历史上没有像英、俄那样对伊朗推行过帝国主义政策,而且伊朗人对德国先进的工业技术非常推崇。20世纪初叶立宪革命后,伊朗希望寻求一个与英俄不一样的国家,来抵制它们对伊朗的过分压榨。美国由于相距遥远并不被关注,但德国当时是英俄的敌人,所以与德国关系发展迅速。在30年代,英、苏在伊朗的势力旗鼓相当,都很担心礼萨王会偏袒另一方,所以对推行亲德政策的礼萨王还能持容忍态度。可是随着二战的进展,英苏面临的战争压力越来越大,两国对礼萨王的亲德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急需盟国的援助。当时通过北冰洋沿岸摩尔曼斯克港的运输船只非常容易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通过远东港口运输,又面临日本袭击的危险;通过黑海海峡的线路也被德国控制;伊朗就成为最理想的助苏通道。此外,一旦伊朗落入德国的怀抱,苏联将会遭到希特勒的两面夹击,苏联南部的产油区和产粮区就有被德军占领的危险;英国作战需要的大量伊朗石油也会丧失,并且它与印度次大陆的联系也会被割断。那时伊朗刚刚建好连接波斯湾和里海的大铁路,使得它成为盟国最理想的援助苏联的通道,于是苏联和英国同时出兵,分别占领了伊朗北部和南部地区。占领伊朗后不久,苏联就向伊朗提出北部石油租让权问题,并还把该地区大部分资源用于苏德战场,培植亲苏力量,造成了那里的混乱。而美国获知,英、苏对伊朗都有所图谋:俄国人可能要将伊朗北部纳入自己的版图;另一方面,英国军方对这一信息表现得非常的轻视,这使得美方怀疑英苏已经达成了处置伊朗的密约。支持英国和援助苏联间的摇摆不定,模糊了美国的首要战略,激起了英、苏更大的野心。所以1944年开始,美国决心在伊朗和整个中东谋取政治势力,获取更多的石油,此后美国和英苏一道成了伊朗石油租让权的竞争者。对外政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国家利益。就伊朗而言,它不仅有美国需要的商业、航空利益,更有石油利益,但是伊朗持续的动荡以及英、苏的反对都会影响到美国在伊朗获益,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私有公司不愿意到那里投资。那么美国到底应该如何争取保护自己在伊朗的利益呢?美国决定采取以下措施,盟国停止对伊朗内部事务的干涉,放弃对伊朗国内运输的控制,撤出它们在伊朗的军队,当伊朗主权受到威胁时支持伊朗。但苏联非但不准备撤军,反而还加大了对伊朗有分裂倾向的阿塞拜疆、库尔德人的支持力度。在苏联的支持下,阿塞拜疆自治政府和库尔德自治政府先后于1945年末和1946年初宣告成立,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进而推动了美国发表冷战宣言的“杜鲁门主义”。
  •     在当今世界,美国与伊朗可谓是一对头号冤家,美国将伊朗定义为“邪恶轴心”,伊朗则视美国是“大魔鬼”,就这样的,两国在敌对、威慑、挑战和对抗中渡过了三十来年。可以说,美伊间的针尖对麦芒是即美苏冷战结束后持续时间最长,也是对国际局势影响最广的“21世纪版的冷战”。有意思的是,美伊两国今天看似交恶,水火不容,当年却也曾“你侬我侬”过。可以说,当初美伊两国的曾经亲密可是羡煞了中东诸国。这就是国际关系!今天还亲如兄弟的两国,明天就有可能反目成仇,你死我活。如此来说,当下,如果有一天忽然美国和伊朗坐下来握手言和,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尽管现在看来,美伊两国的博弈——核博弈是更趋复杂了。话又说回来了,国际关系的魅力所在不就是一切皆有“变数”吗?谁又能说得好,这个“变”是朝哪个方向变呢?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所有我们以为是新的东西背后都有熟悉的旧物做支撑,这就是我们倾听历史的原因。很浅显易懂的一本,二战后到伊斯兰革命前,美伊所谓的蜜月期。
  •     强烈推荐这本书,读者可以很清楚的了解美伊关系在各个时期的情况,是我国美伊关系研究领域的佳作
  •     美国和中东国家的关系,都可以按照范鸿达的这个框架来写。这是受教之处。谢谢姚老师的赠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