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出版社:中央编译
出版日期:2002-1-1
ISBN:9787801095251
作者:安东尼·D·史密斯
页数:256页

书籍目录

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主义:现实与悖论
中文版序

导言
第1章 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第2章 现代主义的错误
第3章 族裔―民族的复兴?
第4章 民族国家的危机
第5章 超越民族主义还是超级民族主义?
第6章 为民族辩护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书是民族主义研究学术译丛中的一册,书中收录了英国学者安东尼·D.史密斯先生关于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文章。本书内容全面,文笔生动流畅,融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为一体,可供专业研究人员阅读、参考、交流。

图书封面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吉登斯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中将民族国家称作一种“权力集装器”---它牢牢控制住了各国人民的感情、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民族”与“国家”已经融为一体,“民族第一”与“国家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    一直以来,民族主义是学界聚讼纷纭的话题。从艾利•凯杜里、霍布斯鲍姆到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对民族主义褒贬不一。同情民族主义的学者汤姆•奈伦在《不列颠的崩解》一书中如此写道:“‘民族主义’是现代历史发展中的病态。如同‘神经衰弱’之于个人一样的不可避免;它既带有与神经衰弱极类似的本质上的暧昧性,也同样有着退化成痴呆症的内在可能性——这个退化可能性乃是根源于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所共同面临的无助的两难困境之中(这种痴呆症等于是社会的幼稚病),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是无药可医的”。 厄恩斯特•盖尔纳在《思想与改变》中则如是说:“民族主义不是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发明了原本并不存在的民族”。    根据史密斯对民族主义概念的分期来看,民族主义的含义经过了四个阶段:1815-1871年的同化阶段——1871-1900年的分裂阶段(disruptive)——1900-1945年的激进阶(aggressive)——1945年以降的当代阶段。在很多人看来,一种狭隘的、有分裂倾向的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大的政治危险源。产生于18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民族主义为何会在20世纪后半叶的全球化浪潮中再度爆发?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书作者基于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对于此现象做出了自己的解释。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国际竞争也更加激烈,而各国政府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日益加强。尽管欧盟的成立体现了试图超越传统民族主义的努力,但也被某些学者称作是一种新型的“集体民族主义”;而第三世界国家中的民族主义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冲击的响应,以及对本国在国际关系体系之中重新定位的要求。民族主义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世界遍布各地的民族冲突之中,民族主义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    然而,在最后一章《为民族辩护》中,本书作者一一反驳了否定民族主义的几种观点,并指出:尽管民族主义会广泛地带来恐怖和毁灭,但民族和民族主义也为现代世界秩序提供了唯一现实的社会文化框架(迄今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鉴于在全球化的世界中民族和民族主义无处不在的力量,人们只有把握它们的族裔—历史的基础,把握现代趋势被持久的族裔纽带重新塑造并获得新生的方式,才能对此作出解释。作者在本书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国家和民族主义的概念可能是人类社会仅存的现实和普遍的理想,而建立一种超民族的、统一的全球文化仅仅是一个模糊而苍白的乌托邦式梦想而已。诚然,作者是颇有洞见的---如安德森指出的:所有欧洲的民族主义都是在传统的、复数的和彼此互动的王朝制国家的背景中兴起的 ;“欧洲的”民族意识因此从诞生之际就是以国际(international)社会的意识为其基底的。一个不证自明的前提是,主权国之间的争端是这个国际社会的独立成员之间的冲突。正因如此,从格劳秀斯以来,战争逐渐在国际法中占据了一个重要而系统性的地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中一再出现民族主义高涨的现象,《中国可以说不》、《中国站起来》等宣扬民族主义的书籍均曾引发热议,民族主义在中国学界也渐渐得到重视。一些学者对此现象深表警惕,称其为“民族主义的狂飙”,有人甚至指出当前的民族主义极有可能与民粹主义合流,最终走向“国家社会主义”----纳粹主义,后果不堪设想。概括来看,当下民族主义的诸多诉求中,反西方和抵制全球化是最突出的两条(其它也有一些极端现象,诸如鼓吹军事扩张、制造意识形态恐怖),背后仍然潜藏着古老帝国的自大心态,即鲁迅当年指出的“合群的爱国的自大”。 我们自然应该注意到民族主义的两重性,区分狭隘民族主义和健康的民族主义(理性/非理性、温和/极端、务实/激进)。反观狭隘民族主义的病灶,其中既有旧仇又有新恨的病根。所谓旧仇,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所遭受到的种种失败;所谓新恨,是指近年来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以一种“同情的理解”的态度来看狭隘民族主义者,与其说他们是在价值层面主动选择了非理性、极端和激进,不如说他们在事实层面被灌输了一种修改和编织而成的“狭隘民族主义叙事”。从这个意义上说,狭隘民族主义者也是受害者,而且是不自觉的受害者。温习这句名言还是有必要的:“‘民族’是一个不可能享有专利权的发明。它变得能够被广泛而多样的,有时候未曾预期的人所盗用。”    2012、9、20
  •     在族裔和民族主义研究领域,A.D.史密斯的书,每本都值得看。前面三章,是作者对他自己理论(族裔-象征主义)的再次阐释,以及对相关竞争性解释(现代主义范式)及学界同僚的再次批判(霍布斯鲍姆爷爷你好)。详情请参考作者的其他著作(最简明扼要的当属《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 ……这两天为了论文再翻出来看了看,其中第五章就欧洲一体化VS民族国家的讲解尤为见血。人们很容易发现,在民族认同越是根深蒂固的地方,意欲深化扩大的欧洲一体化会面临更大阻力。民族认同虽然具有社会建构的成分,但并非意味着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它毕竟也是一代代人共同记忆,乃至传统、价值、符号象征的沉淀。与之相对的,是欧洲认同的滞后和薄弱。尽管亲欧人士往往把塑造一种欧洲认同,视作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必要且有益的组成部分:只要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们再次联合起来,就能像19世纪建构民族认同一样,制造出欧洲认同并向大众传播。但问题在于,由于欧洲一体化最初是由精英们为满足治理功能上的需求而设计出来的,大众的认同必然滞后于精英的经济和政治行动。而且,欧洲民众在一体化过程中并不总是乐意追溯他们的领导者。我们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势不可挡的今天,还能观察到不断增长的少数族裔民族主义(Minority nationalism)和国家民族主义(State nationalism),前者如威尔士、苏格兰、科西嘉、布列塔列、巴斯克、加泰罗尼亚,对国家一体化仍负隅顽抗;后者如英国、瑞士、挪威、瑞典、丹麦甚至爱尔兰,对欧洲一体化总心存疑虑。这些存在于当代欧洲发达工业国家的民族主义,显然不(完全)是因为追求现代化和经济福祉的功能而存在。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民族主义就是。。。
  •     以欧洲族裔民族主义为研究基础,建立在民族认同之上,批判了全球文化,现代性以及民族的持久性。并且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不会消失,反而会愈发强大。
  •     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     这书怎么会只有5.9?
  •     08年冬。扫读。
  •     有点琐碎。
  •     翻译得有点头疼
  •     导师的推荐书目,在浩瀚的民族主义文献当中,这一本应该是首先要读的,对于我们怎么去认识民族主义开拓了一个视野,在民族主义涵义被抽空,被滥用的现在,这一点非常重要.
  •     不管你全球化抑或现代性、后现代性具有多样强悍的“同质化”力量,民族主义依旧岿然不动!
  •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如此有逻辑
  •     人类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从何而来。历史积累的情绪,在不断重复自身,分裂融合再分裂。
  •     很流畅,很简明,很具体。关于欧洲一体化的民族主义问题分析真是可以当作范文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