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疗法》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国医学 > 一针疗法章节试读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807104223
作者:高树中
页数:200页

《一针疗法》的笔记-第71页

至于大杼穴的获效机理,因膝骨关节炎病在骨,而大杼为八会穴之一,骨会大杼,可治疗骨病,所以有效。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我发现早在《素问 骨空论篇》就有这样一句话:“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而大杼穴即恰在骨内。
按:
1.黄元御《素问悬解》有“膝痛缘寒湿下伤,刺大杼者,泄寒水以去寒湿也。”
2.程玮 《经穴探源》“大杼穴——【归经】骨会:骨水也。本穴的气血物质为背部膀胱经各穴上行的阳气所构成,各穴上行的阳气皆含膀胱经五行之性,膀胱经五行属水,本穴为五行之水相会之处,故为骨会。”

《一针疗法》的笔记-第94页

巨阙在脐上6寸,前正中线上,是心的募穴,所以心脏病就会在巨阙穴出现疼痛。巨阙下2寸就是胃的募穴中脘,胃痛多是以中脘穴为中心。因为二穴距离较近,所以不仔细观察和检查,就很难区别,也正因为如此,《灵枢》中的“心痛”就包括胃痛在内,这是古人提醒我们,心痛和胃痛位置相近,宁把胃痛当心痛,莫把心痛当胃痛。

《一针疗法》的笔记-第32页

如果双侧足三里按之虚软或凹陷,说明胃气虚,胃肯定不好。如果肝俞隆起或压痛明显,多属肝郁肝火;脾俞按之虚软或凹陷,是脾虚;肾俞按之虚软或凹陷,是肾虚。

《一针疗法》的笔记-第29页

前额痛是阳明头痛,偏头痛是少阳头痛,后头痛是太阳头痛,巅顶痛是厥阴头痛。

《一针疗法》的笔记-第30页

在病变部位的上下左右或沿着经络循行线应用切、循、按、弹等方法,诊察有无疼痛、结节或条索状物、虚软凹陷等反应,这些反应出现在哪条经络上,就是哪条经络的病,就可以在相应的经络穴位上行针灸治疗。

《一针疗法》的笔记-第1页 - 选穴速查

最精彩的部分远远不只这里。经络病症的一针疗法
1. 张士杰,张太溪,《古法针刺举隅》。
2. 张善忱,病人胆道蛔虫发作而剧烈腹痛,指针按压胆俞穴。
3. 张登部和陈兴田,急性腰扭伤,张针人中和陈针后溪。张老师对奇经八脉和根结标本理论有研究。
4. 刘玉檀深刺风府、背俞,精深气街四海理论。
5. 陈乃明,烧山火、透天凉、逍遥针法。患者坐骨神经痛、头部怕风怕冷,诊脉,针睛明穴。
6. 王秀英,子午流注和灵龟八法。
7. 急性腰扭伤,手三里。
8. 中风手指拘挛,腕骨。
9. 便秘腹泻双向调节,天枢。
10. 心率双向调节,通里。
11.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最后一段讲的脉候部位。
12. 头维。经前头痛,头维刺血。治气治血不同。头痛,局部取穴配合循经远取。
13. 肓俞。用脑过度所致肾虚冲气上逆引起的头痛,喜欢重按者。时作时已,用脑过度或房事过频后发生或加重。
14. 太阳头痛针束骨。阳明头痛针中脘,少阳头痛针侠溪,厥阴头痛针太冲。
15. 眉棱骨痛。先针昆仑(风邪外袭),不效,再针解溪(胃经浊热上逆)。配合抬眉、皱眉。
16. 上眼脸麦粒肿(针眼)。“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背部肩胛区膀胱经区域米粒大小红点,点刺出血,血变而止。
17. 下眼睑麦粒肿(针眼)。脾胃积热,火毒上攻。点刺同侧足中趾腹,靠近趾甲处。
18. 风火牙痛。遇风加重,遇冷痛减,受热加重,伴恶寒、发热等。针翳风,泄三焦,祛风。
19. 胃火牙痛。疼痛剧烈,牙龈红肿,口渴、口臭、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胃热。内庭清热,可加刺下关、颊车。服清胃散。
20. 虚火牙痛。肾阴不足,虚火上炎。针太溪。双侧补法。牙齿隐隐作痛,程度较轻,午后与夜间或交媾之后可能加重,牙龈多不红肿,常牙齿松动、咬物无力或牙龈出血。可伴有腰酸、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虚火旺症状。太溪别名吕细,补肾阴、降虚火。
21. 虚火牙痛或龋齿。针大杼。
22. 牙痛,龋齿。偏历(及阳溪)。
23. 落枕。后项太阳,侧项少阳。手足太阳项痛取后溪。束骨治足太阳经落枕。选压痛点、配合活动、先同后异侧。
24. 落枕,侧面少阳。针悬钟(绝谷),腓骨前缘。
25. 落枕。落枕穴和中渚。
26. 颈椎病。病在骨筋,本为肾虚。久坐伏案,“项筋急”型颈椎病,针束骨(膀胱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荥输治外经”。
27. 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针昆仑穴。
28. 昆仑、腕骨。张士杰善用此二穴治疗诸多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盘以及周围神经等组织,因直接和间接外力作用,或长期劳损所致的各种损伤。
29. 颈椎病。神经根型,颈项强痛,牵及肩胛及上肢疼痛麻木者,针后溪。条索状物或压痛点。
30. 颈椎病。腕骨。
31. 颈椎病。用脑过度或肾虚所致,针太溪。肾经原穴,既可补肾阴以滋养筋骨,又可温补肾阳以柔煦筋骨。
32. 颈椎病。可针大钟,肾经络穴,同肾与膀胱经。
33. 颈椎病。足跟腱中点。
34. 肩周炎。针阳陵泉。揣穴,压痛点多在对侧阳陵泉下0.5寸再稍后处。随咳进针,宣散气血,提高疗效。活动患处。“一针疗法”:找准穴位,随咳进针,用对手法,活动患部。有明确疼痛点,循经取穴;无疼痛点,针阳陵泉。
35. 肩周炎。条口、条山(条口透承山)。阳气虚衰的本虚标实证,肝肾阴虚和阳气虚。三阳经阳气多,阳明最多,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针条口、解溪、陷骨皆可。
36. 肩周炎。肺经鱼肩穴,鱼际穴向下(拇指方向)约0.5寸赤白肉际处。火柴头大条索状物并痛点。疼痛部位在肩的前面,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循行线上,可远端选取鱼肩穴。
37. 肩周炎。尤其肩髃穴处的肩周炎,针三间。用28~30号0.5寸毫针先向压痛点斜刺,穿过条索状物后再将针直刺于条索状物和第二掌骨侧之间,咳嗽、活动肩部,针后再用手沿着手阳明大肠经自三间至肩髃穴处来回按循敲打数次,然后让患者断续活动肩部,一般留针30~45分钟。
38. 肩周炎。肩周炎肩后疼痛,甚则疼痛牵及肩胛者,针后溪。在小肠经在后。
39. 肩周炎。末后一着同侧束骨。足太阳膀胱经主筋所生病。
40. 中风手指拘挛。中风偏瘫所致。针腕骨。
41. 乳腺增生病。针人迎。乳房肿块,肝脾失调,气滞痰凝。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症状加重,内分泌激素失调所致。本病在胃经,涉及肝、脾、肾及冲任二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前在人迎。胸中之病,针人迎。本穴和标穴与经脉脉气汇聚的地方。人迎为胃经之标。人迎处咽喉要道,与脾、心、肾、肝、冲任及阴阳二跷脉皆通。
42. 急性腰扭伤。闪腰,岔气。剧烈,持续,部位局限。多取三阳经穴,取穴处有压痛、结节、酸胀,大多用强刺激泻法。针后配合腰部活动,远端取穴尤其。“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43. 急性腰扭伤。脊柱正中在督脉循行线上的扭伤,针人中。
44. 急性腰扭伤。腰部一侧或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的扭伤,患侧针后溪。
45. 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后续90~120分钟内,针龈交异点。
46. 急性腰扭伤。针手三里。“腰痛不得卧,手三里主之。”
47. 急性腰扭伤。距离腰椎正中较远部位的腰肌扭伤,针太冲处压痛点。行间和太冲之间寻找压痛点。
48. 急性腰扭伤。腰部正中疼痛,针腰1穴;夹脊疼痛,针腰2穴;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疼痛针腰3穴;足太阳膀胱经第二侧线疼痛针腰4穴;更远处,针腰5穴。
49. 膝骨关节炎。病在筋骨,与肝肾亏虚有关。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针大杼穴,骨会大杼。行针片刻,架着患者走。不可深刺,向下0.5寸左右。
50. 膝骨关节炎。膝关节内侧为甚,针对侧尺泽,随咳跺脚。
51. 腓肠肌痉挛。转筋,抽筋。气血不足、寒湿侵袭或局部肌肉过劳。“在筋守筋”,以温补手法,针承山。
52. 癔病性失语。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强刺激涌泉,并问痛否?
脏腑病症的一针疗法
53. 四关主治五脏。某脏有病,就取某脏之原穴。即病在心针大陵(心包代心受邪),病在肺针太渊,病在脾针太白,病在肝针太冲,病在肾针太溪。上焦和中焦的脏腑病(如心肺脾胃肝胆)可取膏之原鸠尾,中焦和下焦的脏腑病(如脾胃肝胆肾膀胱大小肠)可取肓之原脖胦(气海)。
54. 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此为六腑病的治疗原则。处于体内腹部阴处的六阳腑有病取足三里。
55. 合治六腑。合—下合穴。胃—足三里;大肠—上巨虚;小肠—下巨虚;三焦—委阳;膀胱—委中;胆—阳陵泉。
56. 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荥输治外经”。阳经的荥输穴主要治疗外经病,阴经的荥输穴主要治疗内脏病。在阴经中,输穴即是原穴。阴经的荥穴属于火,与五脏的阳气关系最为密切。
57. 病在脏者,取之井。昏厥、不省人事的五脏病。
58.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俞募穴的应用。背俞穴、募穴是直接与脏腑向联通的部位所在。
59. 心肌梗死,内关、郄门穴。心脏病,在巨阙穴疼痛。
60. 五脏病的用穴规律是首取背俞穴或原穴,也常用募穴。独配均可。邪闭五脏现神昏者,当刺井穴;欲调五脏阳气,当取荥穴。如肺脏病可选取肺俞、太渊、中府;肝脏病可选取肝俞、太冲、期门;脾脏病可选取脾俞、太白、章门;肾病可选取肾俞、太溪、京门;心病可选取厥阴俞、膻中、大陵。
61. 六腑病的用穴规律是首取下合穴或募穴,也常用背俞穴。其他如胃痛、呕吐、反胃等一切胃病可选取足三里、中脘、胃俞。腹泻、泄泻、痢疾、便秘、脱肛等一切肠病可选取下巨虚、天枢、大肠俞;淋证、癃闭、遗尿、尿失禁等皆属膀胱病可选取委中、中极、膀胱俞。五脏六腑的急性病症,都可取郄穴。
62. 胃脘痛。急性胃痉挛,至阳、灵台。按压3~5分钟、配合腹式呼吸。
63. 胃脘痛。中脘。2、3、4寸。
64. 胃脘痛。内关。心包经络穴、系胃、通阴维脉。按压约5分钟。
65. 胃脘痛。足三里。
66. 胃脘痛。公孙。
67. 胃脘痛。尺胃。位于右侧上肢太渊与尺泽连线的中点,即孔最下一寸。
68. 胃脘痛。脐胃。肚脐左上方,0.5~1寸压痛点。
69. 腹痛。足三里或中脘。
70. 腹痛。脐周疼痛,以双侧天枢为中心痛,属大肠病,针大肠下合穴上巨虚。
71. 腹痛。脐下疼痛,以关元穴为中心腹痛,属小肠病,针小肠下合穴下巨虚。
72. 脐下痛属肾虚。
73. 腹痛。肚脐下腹部两侧少腹痛,多与肝经有关,针肝经合穴曲泉。妇科多在左侧少腹痛,肝气行于左。
74. 膈肌痉挛。打嗝、呃逆、哕。呃逆应从三焦五脏论治。补手太阴,泻足少阴。攒竹,病人坐,双手拇指按双侧攒竹,其余四指紧贴率谷穴。病人同时深吸一口气,屏息。攒竹稍下的眶下缘更效。
75. 膈肌痉挛。打嗝、呃逆、哕。按翳风,病人深吸气后屏息,连续按5分钟。
76. 膈肌痉挛。打嗝、呃逆、哕。太渊。肺胃气逆尤效。
77. 膈肌痉挛。打嗝、呃逆、哕。乳中、乳根近膈肌。肝气上逆,针期门尤效。
78. 膈肌痉挛。打嗝、呃逆、哕。中魁穴。位于手背,在中指近端指关节中点,多用灸法。
79. 膈肌痉挛。打嗝、呃逆、哕。太溪。治疗肾虚冲气上逆动膈引起的呃逆。
80. 膈肌痉挛。打嗝、呃逆、哕。神阙。神阙联系十二经,麝香通行十二经,走窜太甚,虚症或孕妇禁用。
81. 急性胰腺炎。临床见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多因饮酒暴食。与脾脏有关,地机为脾脏郄穴。直刺地机穴,龙虎交战法,一两分钟即效。
82. 支气管哮喘。哮鸣声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病位在肺,病本在肾。孔最,平喘。
83. 支气管哮喘。鱼际穴。向掌心方向斜刺5分左右。荥穴通阳。肺气虚,加太渊;阳气虚,加太溪。
84. 支气管哮喘。神阙。拇指按,日五百下,连续2~3个月,补益元气,改善过敏体质。
85. 心绞痛。胸痹、心痛。胸骨后压迫和紧缩感觉的持续性闷痛,伴窒息感,面色苍白、冷汗。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后。2~3分钟,不超过半小时。心包代心受邪,故疼痛多在心包的募穴膻中穴深处;痛甚出现于心募穴巨阙处(上腹部),并沿着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反射。小指、无名指、颈部、咽部及下颌部。针内关。“心胸内关谋”。
86. 心绞痛。胸痹、心痛。至阳穴。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督脉支脉并心中。温通心阳,散寒解痉。
87. 喜笑不休。心之实证。针双侧神门,用泻法,留针1小时。
88. 脏躁。悲伤欲哭,不能自已。取双少海,用补法,留针30分钟。
89. 慢性胆囊炎。胁痛。右胁部或上腹部疼痛不适,多呈胀痛或闷胀感,可向右肩部放射,多食油腻及情志不畅后发病。针阳陵泉或胆囊穴。胆囊穴在阳陵泉下2寸。“合治内腑”
90. 慢性胆囊炎。胁痛。丘墟透照海,可配支沟、日月、胆俞。
91. 痛经。病位在女子胞。冲任督脉皆起于胞中。针按十七椎,加刺承山穴。
92. 痛经。神阙。
93. 急性扁桃体炎。咽喉肿痛。病在肺胃,多由风热或肺胃之火上攻。少商、商阳放血。
94. 美容。足三里。针10~15次面色好转,1~2个月面色有光泽。
95. 美容。人迎。上连脑,下通心。阳经所入为颈项部穴位和各经的络穴。
96. 养生保健。足三里。涌泉。太溪。气海。关元。神阙。
97. 血头行走穴道歌。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伤损,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往心窝(鸠尾穴)丑时须向泉井(膻中穴)求。井口(廉泉穴)是寅山根(王宫穴印堂下一寸鼻根处)卯,辰到天心(百会穴)已凤头(风府穴)。午时却与中原(脊中穴)会,左右蟾宫(肾俞穴)分在未。凤尾(长强穴)属申屈井(会阴穴)酉,丹肾(关元穴)俱为戌时位。六宫(神阙穴)直等亥时来,不教乱缚斯为贵。
《十二形归经歌》
虎形手太阴,双扑清肺金;
鮀形手少阳,分拨三焦畅。
鹞形足少阳,利胆任飞翔;
熊形足厥阴,疏肝顶竖沉。
马形手少阴,疾蹄奔腾心;
燕形手太阳,取水净小肠。
龙形足太阳,升降理膀胱;
蛇形足少阴,拨草补双肾。
鹰形手阳明,捉拿肠引领。
鸡形足阳明,通胃独立行;
猴形足太阴,健脾束纵敏。
鸟台形手厥阴,崩撞心包稳;
98. 病时间事甚者取之输。
99. 牙龈痛清胃,牙齿痛滋肾。
100. 病在经脉者可考虑巨刺,病在络脉者可考虑缪刺。巨刺可根据脉象而定左右。左痛而右脉异常者,是病在右而表现于左。
101. 腕关节——对侧踝关节;肘关节——对侧膝关节;肩关节——对侧髋关节;指关节——对侧趾关节。
102. 络病常常“与经相干”,阳经与阳经对应,阴经与阴经对应。
103. 踝关节扭伤。足外踝及下方申脉穴处扭伤,针养老。配合跺脚。
104. 踝关节扭伤。外踝前下方,相当于丘墟穴,针阳池。配合跺脚。
105. 踝关节扭伤。内踝扭伤,针对应太渊和阳溪。
106. 膝关节扭伤。膝关节内侧扭伤,相当于阴陵泉上方。针尺泽。外侧如阳陵泉上方扭伤,针曲肘时的肘尖处寻找压痛点。
107. 下肢肌肉拉伤,针对侧上臂对应部位压痛点。
108. 网球肘。肘关节外侧疼痛。“伤筋”。针肘灵穴,在对侧阳陵泉上一寸压痛点。
109. 足跟痛。针大陵穴处牙痛点。
110. 咽喉肿痛。针阙上(印堂上约一寸凹陷中),印堂透鼻根(肺区透心区)治疗失眠、心悸、抑郁症与心神有关的病症。

《一针疗法》的笔记-第89页

合穴是普通列车,每站都要停一下,到达终点比较慢;下合穴则是直达专列,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一站都不停,到达的时间比普通列车要快得多。


 一针疗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