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毒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 舌尖上的毒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1
ISBN:9787300166049
作者:曹永胜
页数:270页

章节摘录

孙焕平,是江苏淮安楚州淮城镇闸口村的一个农民,自称“老土”,初中毕业后,进城当了卖菜小贩,卖过豆腐,发过豆芽,做过水发产品,开过饭店,也曾经办过饮料厂。因长期与食品行业打交道,他了解其中不少黑幕。    但是,年过不惑的孙焕平觉得不能在这样的营生里混饭吃。他想到了要向全国人民揭发这些黑幕。    从2009年4月7日起,孙焕平开着自己购买的一辆箱式小卡车,和志愿者一起走遍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行程5万里,自费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倡导设立法定食品安全日,得到沿途各界人士和群众的支持。因为这事,他耗资10多万元,有人说他是“神经病”,妻子跟他离婚,但他并不放弃。    孙焕平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引起国内多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日报》等150余家媒体对孙焕平的事迹予以报道。    2009年“12·4”法制宣传日,孙焕平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法律服务动车行《相聚在北京》大型电视节目,与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全国律协法律援助委员会副主任、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佟丽华,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张绍刚、撒贝宁等专家、嘉宾一起探讨《食品安全法》,让13亿中国人见证了在法治精神的传播中,一个普通农民的努力和付出。    2011年12月,孙焕平与“两弹元勋”朱光亚、“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最美妈妈”吴菊萍等一起,成为中央电视台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孙焕平走上食品安全宣传之路,还得从厂房的拆迁说起。    2007年10月,由于城市建设的扩张,孙焕平办的饮料厂不得不面临拆迁。    厂房拆迁的“坏消息”不仅没让孙焕平感到无奈,对他而言,反倒是一个“好消息”。孙焕平“解放”了,他可以一门心思做食品安全宣传。    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厂房拆迁后,孙焕平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拆迁款。    孙焕平觉得靠着拆迁补偿款,自己已经衣食无忧。但是,他并不想过那种安逸而无意义的人生。    孙焕平说:“人活着,必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他要走遍全中国去宣传食品安全。    “一定要走遍全国!”孙焕平在心中喊出了这句豪言壮语。    刚开始的时候,孙焕平的想法很简单,他想把食品安全宣传声势搞得更大一点,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他的行列之中。他要让更多和他一样的知情者站出来,揭露那些有毒食品的真相。    “我应该站出来,把这种做‘黑心菜’、赚昧心钱的勾当公之于众。”孙焕平说,“只要大家知道哪些东西不能买,不去买,有毒食品就没有市场了。这样一来,我们的食品行业就会健康了。”    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孙焕平有意识地收集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还托朋友弄来商店中根本买不到的吊白块、二氧化硫、片碱、双氧水、亚硝酸盐等多种在食品行业被滥用的非法添加剂。孙焕平在家里琢磨和实践自己看到、学到的“黑心菜”制作方法,他得弄明白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秘密,也算是为自己的食品安全宣传积累素材。    他制作了一些展板,展板内容包括食品安全法规和有害食品鉴别方法等。每当发现了一项新的“食品技术”,他就想方设法打听其“秘密”,并且,把新的内容添加到他的展板中。他知道,有一天这些展板会派上大用场的。    后来,孙焕平又见识了黑心猪油、黑心猪皮肚等有毒食品的制作。每看一次,他就会连着两三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尽管他自己不是有毒食品的制作者,可是,知情不报便是包庇,他有一种犯罪感。    “那种感觉,是一种良心的纠结。”    孙焕平所在村子外3公里处就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出生地。小的时候,孙焕平经常和小伙伴们到那个地方去玩。大人们常常讲周恩来爷爷的故事给他们听。耳濡目染中,他知道了做人不能“坏了良心”。    “反正一下子吃不死人,这就是那些无良奸商的心态。”孙焕平气愤地说,“都说民以食为天,可是,要是你吃啥都有毒,那还让不让人活啊?”    2008年,一个朋友对他说,某地有个“食品加工培训班”办得热火朝天,很多商贩都交了学费去听课。但是,孙焕平发现,所谓的培训,就是教人怎么往食品里添加东西。孙焕平不知道全国各地还有多少这样的培训班。他彻夜难眠,后来他就铁了心,一定要搞一个食品安全宣传——“没人站出来怎么行!”    2008年9月,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了。    看着电视新闻里那一个个无辜的受害者,想想身边那些依然在昧着良心赚黑心钱的“黑心菜”制售商贩,孙焕平十分痛心。他实在坐不住了。三鹿奶粉事件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他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告诉老百姓,哪些黑心食品不能吃。    P3-5

内容概要

曹永胜,笔名曲一,80后作家,四川资中人,常规出版长篇小说《空间玩主》、《非诚勿爱》,即将出版长篇小说《一半是天堂》。
新浪微博址:http://weibo.com/u/129260428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豆腐的毒
我要站出来
从吃豆腐干开始
豆腐毒倒人
血豆腐
黑心的白豆腐
第二章 小豆芽大罪恶
我的豆芽不好卖
毒豆芽
变色的不止是豆芽
消费者的误区
欺骗妻子
第三章 被粉丝缠绕的生活
“黑心”粉丝
粉丝村的故事
“第二个”孙焕平
此“粉丝”非彼“粉丝”
我的手机是热线电话
第四章 造假学校
造假培训班
人造鸡蛋
有机食品也造假
假血燕
制假笔记
第五章 爆米花也有害
浪漫之毒
广场爆发
从拍公益片到组织演出
找个场地那么难
小肚鸡肠的人
第六章 乳制品的秘密
别轻易喝下它
奶茶?既没奶,也没茶
乳业工人的良心话
志愿者
打“飞的”离婚
第七章 那些佐料儿
为了食品的美味
每天要吃近百种食品添加剂
打开的“魔瓶”
不必谈“添”色变
宣传路上的人情味
第八章 你还敢吃酱油吗
头发是如何制成酱油的
酱油的争议
从关停小作坊开始
酱缸文化
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吗
第九章 打翻的“醋坛子”
假醋?勾兑醋?
谁打翻了“醋坛子”
在电视台演示食品造假
酸溜溜地想家
我像有病的人吗
第十章 警惕水发产品
有毒的水发产品
假海参
公民意识
电视台的撮合
我的梦想会实现吗

编辑推荐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具有三个层次:  第一,食品数量安全:即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民族基本生存所需的膳食需要,要求人们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第二,食品质量安全:指提供的食品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群的健康需要,食品质量安全涉及食物是否被污染、是否有毒,添加剂是否违规超标,标签是否规范等问题。  第三,食品可持续安全:这是从发展角度要求食品的获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作者简介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舌尖上的美味带给人无穷的享受。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我们的餐桌忧心忡忡。为了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孙焕平,一个来自周恩来故乡江苏淮安的普通农民,踏上食品安全的宣传之路。孙焕平从无意中在黑豆腐坊打工,为谋生学习发豆芽菜、卖豆芽菜等,到有意识地探访黑作坊,揭露有毒食品的造假过程以及相关的利益链。从2009年4月7日起,他开着自己购买的一辆厢式小卡车,和志愿者一起走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历时7个月,行程5万里,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并因此被入选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
《舌尖上的毒(酷农解密食品安全)》由曹永胜所著,《舌尖上的毒(酷农解密食品安全)》以纪实的方式,记述的他的不平凡的经历和饱含酸甜苦辣的心路历程,激发我们对造成食品安全危机的多重因素进行思考。民以食为天,不安全食品的生产者也必会成为“舌尖上的毒”的受害者。希望本书能够起到增强大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唤醒企业的社会良心的作用。要让中国的饮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首先要还百姓一个安全健康的餐桌。

图书封面


 舌尖上的毒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晋东南(深圳)电子邮箱:lovedell@foxmail.com2013年2月4日,我拿到了青年作家曹永胜的新作《舌尖上的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因为临近春节要回乡探亲,看了开头就先放下了。可现实和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初六返程,在某地亲戚家小住的时候,我的舌尖实实在在被毒了一下。我平生第一次领教了什么是人造鸡蛋,更悲催的是,我第二天才意识到。剥开蛋壳,只是觉得没有什么鸡蛋的味道,蛋黄有些硬,以为是特例。第二天早餐又煮了,家里人都觉得这鸡蛋有问题,蛋黄很结实,试着往地上一扔,居然可以像拍皮球一样在地上弹跳。又把剩下的“生鸡蛋”打开一看,蛋黄和蛋清马上就融为一体。 返回深圳后,我立马把书翻出来,很快就找到了《人造鸡蛋》这一节:“鸡蛋清和鸡蛋黄都是同一种物质,蛋黄只不过是放了一些桔黄色素而已,再加一些奶粉。”这和我感知的完全相符,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鸡蛋并不是出现在街边摊,而是我从正规超市里买的!“由于它是化学物品制成的,长期食用会造成大脑记忆力衰退,令人痴呆”,不寒而栗啊!如若说以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我来说是屏幕广播道听途说,而今就突然杀到我的面前。由此开始,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掩卷沉思,强烈的冲击力扑面而来。作家用一支冷峻而充满忧思的笔,完整再现了一个只读过八年书的农民如何成为食品安全专家的历程,该书字字铿锵,双线并行,一条线全景再现了一位食品安全斗士孙焕平数年来的鼓与呼,苦与乐;另一条线无情揭露了豆芽、豆腐、水发产品等“舌尖上的毒”的炮制过程。封底的上架指导上提供了几个关键词:纪实文学,食品安全,畅销书。纵观全书,再结合我了解到的阅读、销售情况来看,作者和出版商都完成了任务。作者表面上是在对孙焕平事迹做描述,实际上讲的却是中国食品安全的困境。孙做的是大好事,可是在某些时候,做好事比做坏事更难,他碰到了类似于电影《西游降魔》里唐僧一样的困境:明白真相的唐三藏被吊起,糊弄民众的人却被顶礼膜拜。呼吁食品安全遇到的阻力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有来自监管部门的阻挠,2007年5月17日,第一次从事食品安全宣传的孙焕平不但遭遇了恶劣的天气,令人不解的是,还有当地质监部门也出来阻挠;在各地做宣传的时候,获得官方许可难上加难。有不法商贩的威胁甚至是拳脚相加,在江苏一个农贸市场,卖豆芽的老头组织几个年轻人对他进行围攻。他为了调查爆米花的黑幕而购买样品时,遭遇到的都是冷眼相看。部分群众也不理解,比如对于黑豆芽的生产,有的群众甚至认为搞地下加工的起早贪黑的很不容易能否从宽处理,而且自己吃的就是黑作坊的东西也没什么问题。与孙焕平艰难的维权历程相比,作者在书中刻画出的毒食品制作却是不断的魔高一丈,手段之先进,组织之严密令人咋舌。我们看到,奶粉生产厂家为了绑架幼儿的口味而添加香精;各种名目的食品造假培训班横行于社会,应者云集,人造鸡蛋只需要用三天时间花几百元就可出师,而且技术已经从第一代的无壳熟蛋技术进化到了第五代有壳生蛋技术。毒食品产业像肿瘤一样攻城略地,河北栾城的毒粉丝制造,沈阳近郊的头发酱油等等都已经不是小作坊作案,而是成规模的团体作案。与造假者的猖獗相比,作品中所提到的食品监管缺位令人扼腕叹息。首先是法律的不完善。比如添加剂方面,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已经有2300多种,但有国家标准的不到300多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复合食品添加剂也还没有产品质量标准。再如燕窝这种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滋补佳品,居然是常年的零监管。药监局称其不属于国家药典的药品目录,卫生部认为其只是一种食品也不在其管辖范围内。即使是有监管的地方,因为监管缺乏公信力而使得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是个别地方政府因为追求GDP而给予的纵容,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有机食品,被誉为消费者的新蓝海,可是这片蓝海从诞生之初就不是清澈的:号称中国有机蔬菜第一县的山东肥城,当地乡乐园有机蔬菜实际种植面积是30亩却被吹嘘成6000亩,种植环境也远远没有达到有机标准。毒食品猖獗的背后,是人心的荒芜。在书中,制假者将造假当做事业来做,将传统的励志格言用在歪门邪道上,令人捧腹之余又痛心。比如茄参制假者张强就用“手到易心到难”激励自己。生产者和消费者不信任认证制度,比如对有机食品的认证,一位资深人士就认为中国的认证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从而放弃了认证。消费者不信任监管的成效,国外奶粉在中国大行其道就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虽然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但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很生动传神,体现了作者的文字把握能力。曹永胜往往用典型的话语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了人物的形象,比如造假者的可怜又可恨,老年志愿者的执着,爱慕孙焕平的中年妇女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感叹食品安全严峻形势的紧张之余,往往也会有苦涩的笑声,正是作者的功力所在。曹永胜并没有满足于对毒食品表象的描述,而将手术刀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内部,从文化传统上寻找深层次的原因。他写到,中国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文化推崇内心的确认,造成客观标准的缺失正放纵了毒食品的生成;中国的仁义文化,有小我而无大我,使得亲戚朋友的造假得不到纠正,反而能获得包庇,这是毒食品的温床。孙焕平的行为不被亲朋好友所理解也在情理之内,这正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名著《乡土中国》中所剖析的中国人的特点;柏杨先生说中国文化属于酱缸文化,什么东西进来都难以保持原有的态势,书中提到的日本啤酒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以后,也为了节省成本而降低了质量要求。所以,要根除食品安全问题,修正某些落后丑陋的文化传统也是必修课,而孙焕平们正在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当然,据我的了解,本书是曹永胜的第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难免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结构上还有提高的余地,例如对于水发毒食品的叙述,在第四章《造假学校》里提到,后面又设了专门的一章讲述,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其次,书中引用了相当多的资料,但没有一个注解,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作为一部带有科普性质的报告文学,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还有,书中引用的部分资料未加详尽考证,比如书中提到中国茅台酒在万国博览会被打翻而打开市场,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这是山西汾酒的事迹。最后,对于食品安全监管如何借鉴外国经验,书中做了粗略的描述,而我认为应作为一个重点方向进行详细阐述。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按照鲁迅先生提供的标准来衡量,书中的主人公孙焕平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脊梁”!为这样的人做传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位80后青年作家,有这样敏锐的视角,踏实的作风,实属难得!如果看完这本书,每个人都来关注食品安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正是出版方、作者和孙焕平这样的食品安全斗士们所企盼的结果。
  •     在ibook美区上找书的时候,本来想找舌尖上的中国的。找到这本,本来开始时不削的,但是免费的,而且想看下正版的电子书排版和注释都是怎么做的可以学习一下。以后想自己做电子书。翻看的时候对内容也是漫不经心,但渐渐的开始被内容吸引过去,好几天都觉得很生气。我知道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也知道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食物都是不安全的。但是习以为常了不觉得什么。这本书看过之后让我再也不能觉得习以为常了。看着书中描述的食品生产工艺,我觉得已经不能用黑心奸商来形容了。这简直就是谋财害命。现在的自己已有了自己的家庭,我想不出该怎么劝我大着肚子的老婆大人不要吃豆腐干,但我以后再也不会给她买豆腐干类的食品了。我也已然想象到将来我的孩子吃路边豆腐串儿的时候被自己痛骂的场景。难道以后这些食物,都得自己做出来才能放心吃了吗?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很不错的一本书,看了让人触目惊心,食品安全真是防不胜防啊!
  •     孙焕平本是一位普通农民,从为了谋生而学习发豆芽、卖豆芽菜,到有意识地探访黑作坊,揭露有毒食品造假过程以及其相关利益链。后来,又自己开着小卡车和志愿者一起走遍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义务宣传《食品安全法》,因此入围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名单。作家曹文胜用纪实的笔法,在《舌尖上的毒》书中,记述了普通人孙焕平并不普通的经历和饱含辛酸的心路历程。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们恐怕还很难相信: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中国,还有这么一位不求名不逐利,只是为了保卫民众食品安全,而默默前行的斗士。
  •     这是一本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纪实小说,作者有很强的责任感,这本书很可能将获得大奖。
  •     当今食品安全实在堪忧,这本书更是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黑幕,值得推荐
  •     书是给朋友买的,他还是挺满意的~
  •     帮朋友买得 她说不错的
  •     剖析食品安全的书\'母亲要买的\'
  •     人造鸡蛋、转基因食品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假血燕、“黑心”粉丝、血豆腐、假醋、假海参等等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的食品却几乎不为人知,曹永胜敢为人先,亲自整理危害人类健康的毒食品案列整理出来,并编写成册,这本书无疑将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食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健康,打击为了谋图金钱利益而残害民生的分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唉,标题太吸引人,内容一般般
  •     这本书封面有点吓人,大部分都是社会纪实性的描写,给贪吃的小表妹看看不错。
  •     挺有现实意义,必将写入历史之中的一本书。
  •     《舌尖上的毒》通篇都是真实事例,并无任何虚构的成份,作者也无意用危言扰乱大众的视听。高额的利润催生不法商贩,他们明知犯法,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企图以最少的投入换得最大的产出。暴利滚滚而来,造假屡禁不止。在一次次暗访中,在遍布大江南北的“豆腐村”、“粉丝村”、“食品加工培训班”里,孙焕平亲眼见证了一系列“奇迹”的诞生:头发加色素做成的酱油、工业醋酸勾兑的陈醋、用墨染成的海参、胶水粘合的燕窝、名不符实的“有机食品”……
  •     揭示了市场上黑心食品,消费者如何挑选放心产品,此书非常有帮助,不可不读
  •     假如政府庞大的执法人员队伍中,能出几个类似只有初中文化的孙焕平,估计中国小半个食品行业都将重新洗牌,如果政府部门的投入产出比能达到孙焕平的十分之一,应该就不会有那么多无法检测的有毒物质快乐地在食品中畅游了。书中提到西方发达国家也曾经历过有毒食品猖獗的时代,指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只是既然已有前车之鉴和治理之术,为什么政府监管部门不能防患于未然呢?
  •     中国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最严重的民生问题之一,曹永胜《舌尖上的毒》写出了百姓的心声,他用犀利的笔触,深刻拉响了人类健康的警钟。
  •     在中国作协的《作家文摘》报上看了后,一口气买了五本送人。很有意义的一个书。感谢作者,一个有担当的作者。
  •     在央视高唱舌尖上的美味赞歌的时候,曹永胜是第一个敢于说出中国食品行业皇帝的新装真相的中国作家。曹永胜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作家,作为第一本直面中国食品安全的书,《舌尖上的毒》对中国食品行业的规范有着里程碑意义。
  •     触目惊心,中国人啊,这是怎么了?
  •     写的很一般,内容及其空洞
  •     老妈看今晚报每天刊登一小段书中文字,很想阅读全部,买了本送老妈,内容写的很深刻,只是看过后真的对现实社会饮食行业大失所望,减肥计划重拾上心头!
  •     曹永胜并没有满足于对毒食品表象的描述,而将手术刀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内部,从文化传统上寻找深层次的原因。他写到,中国儒家文化中的诚信文化推崇内心的确认,造成客观标准的缺失正放纵了毒食品的生成;中国的仁义文化,有小我而无大我,使得亲戚朋友的造假得不到纠正,反而能获得包庇,这是毒食品的温床。孙焕平的行为不被亲朋好友所理解也在情理之内,这正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其名著《乡土中国》中所剖析的中国人的特点;柏杨先生说中国文化属于酱缸文化,什么东西进来都难以保持原有的态势,书中提到的日本啤酒巨头进入中国市场以后,也为了节省成本而降低了质量要求。所以,要根除食品安全问题,修正某些落后丑陋的文化传统也是必修课,而孙焕平们正在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     到处都是毒品,我们还能吃啊哈
  •     本土作家,必须支持!
  •     曹永胜并没有满足于对有毒食品表象的描述,而将手术刀深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内部,从文化传统上寻找深层次的原因。
  •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问题,哪些可以不吃或者少吃,很值的一看
  •     在报纸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买来看一下。收获非常大。值得一看。
  •     里面写的太实在
  •     触目惊心,为什么要生在中国。。。
  •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这本书引导大众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思考如何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引人深入剖析、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做到食品安全。我买了三本,另两本送给我战斗在食品安全监管战线上的两位同事。读此书的目的应当是有所思,并有所为,真正能为食品安全工作有一点作为,哪怕别人看来是微小的。问候作者和所有为食品安全努力着的人们!
  •     在殷切的期盼中等来了这本书《舌尖上的毒》,一口气看了几十页,真是字字惊心啊!真的,连平时最爱吃的豆腐干都有毒!……吃进肚里的东西比神马都重要啊!食品安全,当务之急!这本书,我准备仔细阅读。同时,也强力推荐给大家!救救孩子,也救救我们自己!
  •     写的不错,真心害怕了,这个社会咋了
  •     这好歹是一本书啊,不是新闻剪报集啊,这样竭力塑造高大全文笔不通是要闹哪样啊?此书的唯一价值是提供了一系列不能吃的食物列表,大家完全可以按照目录关键词自行百度。
  •     舌尖上的毒:酷农解密食品安全
  •     晓得食品安全问题,但具体跟我们身边有多大关系;还是不是很清楚,所以选择好农业中的细分业态,还是有发展空间的~~~
  •     值得多数人应该看的书,http://pobing.info/%E8%AF%BB%E4%B9%A6%E7%AC%94%E8%AE%B0/2014/01/18/%E8%88%8C%E5%B0%96%E4%B8%8A%E7%9A%84%E6%AF%92-1.html
  •     买给妈妈的书,本人还没有看过,听妈妈说这本书很值得一看
  •     看完后,掩卷而思,强烈的冲击力扑而而来。作家用一支冷峻而充满忧思的笔,完整再现了一个只读过八年书的农民如何成为食品安全专家的历程。该书字字铿锵,双线并行,值得一读。
  •     中国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最严重的民生问题之一,曹永胜《舌尖上的毒》写出了百姓的心声,他用犀利的笔触,深刻拉响了人类健康的警钟。人造鸡蛋、转基因食品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但假血燕、“黑心”粉丝、血豆腐、假醋、假海参等等听起来就毛骨悚然的食品却几乎不为人知,曹永胜敢为人先,亲自整理危害人类健康的毒食品案列整理出来,并编写成册,这本书无疑将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食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一代人的身体健康,打击为了谋图金钱利益而残害民生的分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     值得居家人士一读。
  •     唉,又败了一本书,吃啊啊,这舌尖上的诱惑呀……
  •     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同时也与每一个人迫切相关的一件事。曹永胜的这本小说,应该算是中国第一本以小说的文学方式,叙述了一个打假斗士的传奇人生。其积极的社会意义,不仅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同时还会以一种特殊方式进入特定时代的史册。
  •     作者表面上是在对孙焕平事迹做描述,实际上讲的却是中国食品安全的困境。孙做的是大好事,可是在某些时候,做好事比做坏事更难,他碰到了类似于电影《西游降魔》里唐僧一样的困境:明白真相的唐三藏被吊起,糊弄民众的人却被顶礼膜拜。呼吁食品安全遇到的阻力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有来自监管部门的阻挠,2007年5月17日,第一次从事食品安全宣传的孙焕平不但遭遇了恶劣的天气,令人不解的是,还有当地质监部门也出来阻挠;在各地做宣传的时候,获得官方许可难上加难。有不法商贩的威胁甚至是拳脚相加,在江苏一个农贸市场,卖豆芽的老头组织几个年轻人对他进行围攻。他为了调查爆米花的黑幕而购买样品时,遭遇到的都是冷眼相看。部分群众也不理解,比如对于黑豆芽的生产,有的群众甚至认为搞地下加工的起早贪黑的很不容易能否从宽处理,而且自己吃的就是黑作坊的东西也没什么问题。与孙焕平艰难的维权历程相比,作者在书中刻画出的毒食品制作却是不断的魔高一丈,手段之先进,组织之严密令人咋舌。我们看到,奶粉生产厂家为了绑架幼儿的口味而添加香精;各种名目的食品造假培训班横行于社会,应者云集,人造鸡蛋只需要用三天时间花几百元就可出师,而且技术已经从第一代的无壳熟蛋技术进化到了第五代有壳生蛋技术。毒食品产业像肿瘤一样攻城略地,河北栾城的毒粉丝制造,沈阳近郊的头发酱油等等都已经不是小作坊作案,而是成规模的团体作案。与造假者的猖獗相比,作品中所提到的食品监管缺位令人扼腕叹息。首先是法律的不完善。比如添加剂方面,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已经有2300多种,但有国家标准的不到300多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复合食品添加剂也还没有产品质量标准。再如燕窝这种传统观念中所认为的滋补佳品,居然是常年的零监管。药监局称其不属于国家药典的药品目录,卫生部认为其只是一种食品也不在其管辖范围内。即使是有监管的地方,因为监管缺乏公信力而使得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是个别地方政府因为追求GDP而给予的纵容,比如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有机食品,被誉为消费者的新蓝海,可是这片蓝海从诞生之初就不是清澈的:号称中国有机蔬菜第一县的山东肥城,当地乡乐园有机蔬菜实际种植面积是30亩却被吹嘘成6000亩,种植环境也远远没有达到有机标准。
  •     只有让人们不断认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规,一句话,就是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生活素质有所增强,才能辨别出什么是不安全食品,什么食物可以正常地、适当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     讲目前食品安全的书,挺实用的,可以学到一些鉴别知识。
  •     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很值得读一读此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