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巴贝尔·续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艺术理论与评论 > 走出巴贝尔·续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
ISBN:9787807258698
作者:潘耀昌
页数:22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边缘”未必就是边缘 在学术上,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观念的差异,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评价会呈现很大的区别,“边缘”和“中心”会互换位置。众所周知,塞尚、凡•高就是这样突然被从“边缘”提到“中心”的。还值得一提的是,丢勒(Albrecht Dürer,1471-1528)和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ünewald,约1475—1528)的戏剧性关系。19世纪后期和120世纪前期,德国艺术学界流行一种争论,在两位活动于16世纪初期的同时代艺术家,丢勒和格吕内瓦尔德之中,谁更能代表德国?如果在19世纪,有人想用一个名字来概括16世纪德意志的艺术,他会选择“丢勒”,这就像人们用伦勃朗代表荷兰,用鲁本斯代表佛兰德斯那样。但是到了19、20世纪之交,人们的想法不同了,格吕内瓦尔德从边缘走到中央,他不再孤独,已成为大多数德国人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一面镜子,他的名字取代了丢勒,而丢勒倒好像成了例外,退到边缘。格吕内瓦尔德绘画的特点是将中世纪后期中欧艺术的强烈的、表现的风格带进16世纪。他的代表作是在今天法国科尔马(Colmar)的伊森海姆祭坛画(Isenheim Altarpiece)《耶稣受难》(Crucifixion)。此画于1917年移到慕尼黑并在那里展示。一时朝圣者络绎不绝,盛况空前,其中有不少缺肢断腿的士兵,他们坐着轮椅前来朝拜,参加宗教仪式。德国战败后,该祭坛画归还法国,此画又成为热议的话题,德国媒体纷纷流露出民族主义的愤慨,而协约国一方则欢呼胜利。可见,格吕内瓦尔德和他的作品牵动着德国人的心,被德意志民族主义者视为民族认同的象征,体现了德国永恒的价值。这种情况—直持续到20年代,在民族主义批评声中,就最能代表德国传统的艺术家而言,人们喜爱格吕内瓦尔德远胜过丢勒。与格吕内瓦尔德充沛精力和多才多艺相比,丢勒之所以被边缘化,看来是因为他的艺术才能显得片面,有时似乎显得学究气,有点迂腐,他对意大利形式的崇拜严重地损害了他天生德意志人的特性。 但是,也有人持不同看法,如瑞士美术史家沃尔夫林的观点正好与时流相反,他选择以丢勒取代格吕内瓦尔德。他的理由是丢勒的德意志精神更有力度:许多德国人在生活烦恼时都从丢勒的《骑士、死神和魔鬼》(Knight,Death and the Devil)中汲取力量;德国知识分子觉得丢勒的《忧郁》(Melancholia)与他们休戚相关;而丢勒的《圣杰罗姆在他的斗室里》(St.Jerome in his cell)表现的基本要素是光与空间的统一,从中展现一种人文学术精神;还有他的木刻组画《启示录》(Apocalypse)在德国可谓家喻户晓。此外,丢勒还是个理论家,他的理论研究成就使他进入同时代最有教养的人的行列。他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耗费毕生精力撰写了《论绘画几何学》(Treatise on Descriptive Geometry)和《论人体比例》(Treatise on Human Proportion),把德意志艺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是他把意大利人艺术就是科学的观念传播到德意志世界的,在这点上他做得比意大利人还像意大利人。由于丢勒,视觉艺术家再度成为德国文化界中一支公认的力量。沃尔夫林认为丢勒优于格吕内瓦尔德的理由,可见于丢勒和格吕内瓦尔德的耶稣受难图的比较中,特别是从耶稣面部的表情上见出端倪。他从中发现,“二人的前提和目的均不相同,丢勒表现的是与痛苦抗争的力量,而格吕内瓦尔德描绘的是引起怜悯的痛苦”。可见丢勒所在乎的恰恰是最能代表德意志民族精神的东西。

内容概要

潘耀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授、博导,先前为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史论教授,1996年底经文化部审批担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近现代美术,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出版物有《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主编《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译著有《艺术风格学》等近10种。

书籍目录

题解: 自述:偶然的机缘让我迈进美术圈子——对近现代中国美术史的思考 从一元论到多元主义——关于美术史研究的中心论 跨文化、跨门类创作的融超经验 国界不等于文化疆界,“边缘”未必就是边缘——关于欧洲中部美术史的一些思考 学术精神与民族主义——谈沃尔夫林的德意志感情 文艺复兴就是巴洛克——沃尔夫林基本概念引来的批评 “二重真理说”和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与艺术 19、20世纪之交的视觉革命 “以大观小”和“一斜百随”——谈宋代界画的空间意识:试述一种准科学的模式 传统和选择——清初山水画话语动机分析 乾隆帝与宫廷“合作画” 指引新中国油画的双刃剑——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 学院与画院——新中国美术双楫 从彩墨到国画——潘天寿在话语权转换中的作用 1949—1979年间上海油画的地域特色 应对挑战:新中国水彩画三十年(1978—2008)反思 复制、印刷和大众传播——木刻和年、连、宣全盛的时代 公众拉动的环境建设——谈公共艺术 公众触摸话语权——谈公共艺术机制 公共艺术与新农村建设 弥补视觉训练的缺失——兼谈普及性和专业性美术教育 以“设计”引领潮流 建筑在美术中的位置——美术学院如何办建筑系

编辑推荐

《走出巴贝尔续:艺术之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走出巴贝尔续:艺术之桥》收录了多篇文章,如《传统和选择——清初山水画话语动机分析》、《乾隆帝与宫廷“合作画”》、《指引新中国油画的双刃剑——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学院与画院——新中国美术双楫》、《从彩墨到国画——潘天寿在话语权转换中的作用》、《1949—1979年间上海油画的地域特色》等文章。

图书封面


 走出巴贝尔·续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潘耀昌教授的新作,如同《走出巴贝尔:融合中的冲突》一样,是潘老师近年来发表的论文集,其学术思想和近年来的研究视角在书中毕现。
  •     写沃尔夫林对意大利和德意志艺术的两篇很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