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国志异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音乐 > 老美国志异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9月第一版
ISBN:9787305052316
作者:(美) 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三 地下室噪音  这是大风扬起灰尘的天气,每一日都是这样的天气。连续十个晚上在酒吧度过,心情烦闷地等待着什么改变的发生。在地下室录音的日子里,每个人都讲过同最后审判有关的笑话,而现在正是最后审判之日——一种天谴、恐惧的气息,不被期待的事物即将出现的感觉。酒吧里无所事事的十个夜晚,满心恐惧地等待着世界末日的来临——在这样的天气里,好像只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能从一团模糊之中击中最原始的节奏,就能为歌曲带来一种不堪重负般的巨大热情;大多数已经完成的歌曲,一切知识与经验,距离那无人能懂、无人能及的时间与空间,仿佛只不过是偏离了一小步而已。乐手们为所有地下室录音带中的歌曲赋予了这样的特质,诸如《把我的坟墓打扫干净》(See That My Grave Is Kept Clean)中的那种快乐的宿命主义;《小蒙哥马利》(Tiny Montgomery)里的丁骨弗兰克;《十字架))(Sign on the Cross)里那个精神分裂的传教士;《你无处可去》(You Ain’t Goin Nowhere)里那个邮购新娘的新郎;《我不在那里》(Im Not There)中那个宿命的女人……这些歌曲中的人物都在不断学习并遗忘。  时间比绳索更加漫长,也更加柔软。它可以懒洋洋地伸展开,突然一下子又恢复原状,让你在陌生的床上猛然惊醒。不同的记忆、不同的愿望突然之问带着不同的历史轨迹,来到不同的日程表七。譬如40年代与50年代公立学校里的那些记忆,它们以前从未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艾尔维斯走在天堂与自然之间的道路上,”1994年,鲍勃·迪伦曾经这样评价彼得·古伦尼克的《开往孟菲斯的最后一列火车:艾尔维斯·普莱斯利成名史》(Last Train to Memphis:The Rise of Elvis Presley)一书:“他(指艾尔维斯)走在这样一个广阔而开放的美国,那时候,一切都是有可能的。”然而这最后的一列火车是在什么时候离开美国的?50年代中期,艾尔维斯,那年轻的盂菲斯人在天堂与自然之问迈开巨大的步伐,其他人则忙于在这广阔开放的美国跟上时代的脚步。在那个时候,一个人只要深深呼吸,张开双臂,就能同时触到天堂与自然。这样的事情是过去的上百年中所未有的,虽然有人坚持说一直以来就是如此。1994年,迪伦想说的是,时间正在他身边流逝而过;他描述着1967年的那个瞬间,仿佛那不过是十一二年前的事情。

媒体关注与评论

  马库斯以出众的智慧追逐着这个国家音乐史上的幽魂与亡灵,将它们栩栩如生地载入《老美国志异》之中……从未有过任何一个作家像他这样激情四溢而令人信服地展现了迪伦在美国音乐与文化传统中的地位。  ——ROBERT POLITO,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马库斯在书中展现的神秘之旅会令所有读者目不暇接,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你树立什么观念,而是把你的观点全部消解掉……不管迪伦去往何处,马库斯都知道他在何方。在《老美国志异》那幽灵闪现的回顾之路上,马库斯与迪伦这两位狡黠的大师进行着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ANTHONY DECURTIS , ROLLING STONES  我们都欠上帝一次死亡,而格雷尔·马库斯欠所有上帝的孩子一本鲍勃·迪伦的生平传记。现在它就在这里了,这本书里面蕴含着一个天堂……马库斯为迪伦的歌曲赋予了丰富广泛的含义:狂热的激情,社会认同感,爱的辨识力……  ——CHRISTOPHER RICEKS, GUARDIAN  (书中的世界)是一个上帝、撒旦、魔术师、骗子、清教徒、先知、吹牛家、传教士与无名诗人的游乐场。  ——LUC SANTE, NEW YORK  像一部恐怖小说一样扣人心弦。  ——KEN TUCKER, ENTERTAINMENT WEEKLY

内容概要

美国著名文化批评家、乐评人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著有《祸不单行》、《死者猫王》、《唇迹》、《神秘列车》等畅销不衰的音乐文化作品,专栏文章见于美国众多报刊杂志,如《纽约客》、《纽约时代》等。

书籍目录

进入实验室 一 另一个国度 二 时间比绳索漫长 三 地下室噪音 四 古老而奇异的美国 五 杀魔山 六 进入墓地 七 山巅之城回到世界

作者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乐评人、作家格雷尔·马库斯1997年的作品,以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为入口,以迪伦及其乐队在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为主题,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异的老美国的故事。
本书除了详细、深入地剖析了美国著名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及其乐队1967年的地下室录音带中的珍贵歌曲的创作过程及其深刻意义,更耐人玩味的,莫过于透过这些鞭辟入里的解析,使读者得以一窥六○年代末期作为另类文化偶像的鲍勃·迪伦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古老而奇异的美国在那个时代的暗涌中是如何的起伏跌宕。
作者消除了音乐、文学与社会文化的疆界,以机锋处处的精准之刃,描摹了迪伦所处的动荡时代,也映照出了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

图书封面


 老美国志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Hit轻音乐》杂志书评专稿,转载请注明历史的车轮以迅驰的速度将我们带出了二十世纪,时光流逝的速度几乎让我们无法认真、仔细地去回忆在那个世纪当中,究竟留存有多少或伟大或微不足道的事迹以供后世讲述。但不管怎样,如果我们对美国文化史有所了解或是试图有所了解,那么有两点认知是确凿无疑的,一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永远值得被讲述和被纪念的时间段,是一个永远期待被重现的伟大时间段;而Bob Dylan,这个如今仍旧活跃在舞台上的伟大艺术家,也永远可以当作一段传奇般被颂扬和被思量,他是美国音乐史上依旧活着的伟大传奇,在很大程度上,他甚至可以代表整个美国的音乐。但是在一整个漫长的六十年代里,Bob Dylan却有一段时间销声匿迹,人们只知道在那之前的新港民谣音乐节上,他端起一把电吉他,大声咆哮着在当时台下听众耳朵里被称为噪音和垃圾的摇滚乐,最后不得不在此起彼伏的嘘声和抗议声当中,回到台下;接着,在其所进行一系列公演当中,台下乐迷所发出的像在新港民谣节上的不满之声愈发强烈,Bob Dylan连同当时与他一起合作的Hawks(后来更名为“The Band”)乐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鄙夷和排斥;再接着,Dylan骑着他的摩托车,在距离伍德斯托克不远的地方遭遇车祸,摔断腿骨,之后的一段时间,他与Hawks乐队仿佛忽然从这个世界上隐遁一般,不再出现。这是1966年的6月,这个被看作传奇一般的Bob Dylan与整个美国的六十年代脱了节,几乎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在做什么,甚至他是否仍旧活着,都不得而知。直到1968年之后,一辑又一辑《Basement Tapes》私录或正式唱片被摆到世人面前,人们才得以将那个消失的Dylan和Hawks乐队重新归整到60年代的美国历史当中去,让他们在这段伟大的时段当中重新占有一席地位。1997年,美国著名乐评人Greil Marcus出版了这本《The Old,Weird America》,用小说一般的叙事方式还原了Dylan那段消逝的时光,还原了一个完整的Dylan。当然,在这本结构清晰的“小说”当中,我们不排除作者Marcus在很多地方使用了杜撰和想象的手法,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杜撰令整本书笼罩在一个令人不可抗拒的神秘光环之中,也正是这种杜撰,将历史车轮前进的步伐变得尽可能的缓慢,以让所有想要了解六十年代美国(其实应该是美国自建国以来的全部历史)、想要了解Bob Dylan的人们,得以清晰地窥看那些曾经被隐藏被覆盖的历史褶皱。对,这本书之所以被冠以“The Old,Weird America(中译:‘老美国志异’)”之名,即是表明这个故事横贯了一整个美国的历史,而60年代,不过是作为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个时间段而被提到了至高处。那个时段的混乱、肮脏、激昂、愤慨,就是一整个美国历史的缩影。而该书也并不仅仅只描述了Bob Dylan,书中的主角除了这位显而易见的美国艺术家以外,还有许许多多名不见经传的美国普通歌者,有些已经亡去,而有些,即便活着,也像已然逝去一般不存在于当代人的世界里。只有Dylan,被当作这个世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代表,来替他们说话,或者说来替这一整个美国说话,一如书中所言,他被当作美国人的良心,被当作美国音乐一个永恒的符号。书中有一个秘而不宣的假设,Dylan在隐居的那段时间,实际上是被某一个极端的激进分子暗杀掉了,他的名字进入那个时间段当中一连串被谋杀的亡者名单里,他是以这种方式消失在世人面前的。但实际情况却是,Dylan因为车祸之后需要修养的原因,从1967年夏天之后,就一直与Hawks乐队的所有成员一起,于Dylan家附近的一个地下室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排练,并将那些排练的成果录成一盒盒的音乐录音带。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关于Dylan被谋害的假设反而更能帮助我们通读此书,因为,在地下室不见天日的这么一年多时间当中,Dylan和Hawks乐队正是与诸多看不见的幽灵们一起,琢磨着那些又老又旧的美国乡村民谣,琢磨着这个古老而又奇异的美国。Dylan在那个时侯仿佛也幻化成为一个幽灵,一个活着的、有血有肉的幽灵,与一辑不断不断被放响的唱片里飘出的幽灵们一起,戴上他们所生存的这个国家赠予他们的假面,缓缓踱出步伐,进行着一场神秘、却足够源远流长的假面舞会。在这场假面舞会当中,Dylan其实仅仅只是一个配角。他被当作与另外那些幽灵们的交谈对象,他倾听着这些幽灵们带着一种诡秘的、令人惶恐的语调,诉说着他们所生活着的这个古老而又诡异的国度里,所有黑暗和凶残的故事。这些故事就保存在Bob Dylan那段时间里受到过巨大影响的一盘民谣合辑《美国民谣音乐选(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里,这张民谣合辑的编辑者Harry Smith,就是《The Old,Weird America》这本书里的主角之一。作者Greil Marcus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了Harry Smith的生平,以及他编撰这盘合辑时遇到的琐碎事情;进而,Marcus剖析了这盘《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的结构,讲明这盘合辑在编撰时所遵循的结构完全来自于Harry个人对于这些民谣的理解,Harry将这些看起来原本无甚关联的美国老民谣作品串联成一个个统一完整的故事,并指出,在所有伟大的民谣以及摇滚乐作品当中,有一个不成文的传统就是:“它们遥相呼应、相互作答”,这个传统正是Harry将这些伟大的、散落于民间的民谣整合成为一盘完整的合辑所遵循的规则;接着,作者Marcus再将目光移回Dylan的《Basement Tapes》,道出Dylan在那段隐匿时光里的录音合辑,实际上正好与这盘《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的结构相类似,并且完全可以当作是《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的一个呼应。假面舞会的下一个主角缓缓登场,他是带领Dylan进行这场假面舞会的先驱,是对Dylan的《Basement Tapes》影响最大的一位普通美国民谣歌手,他的名字或许在现如今看来是那么陌生那么平凡,但可以说,正是他的影响,才令从地下室的昏暗里走出来之后的Dylan,在音乐生涯以及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上有了很多的转变。他的名字是Dock Boggs。作者Marcus引用Dock Boggs的回忆,讲述了他的家庭背景和人生轨迹,讲述他是怎样由一名普通穷困的美国矿工变成一个唱出广大劳苦人民内心之声的民谣歌者,又是怎样迫于生计放弃音乐,最后寥寥于世。Marcus着重说明了Boggs的两个作品,其一是《Country Blues》,另外则是《Pretty Polly》,这两首歌可以作为Boggs音乐生涯的综述,甚至可以概括Dock Boggs那一时期的美国乡村民谣以及一整个动荡混乱的美国历史。作为受其影响颇大的Bob Dylan,在地下室隐居期间,也有两首作品堪与Boggs的两首经典相媲美,那就是《Tears of Rage》和《I’m Not There》(2007年,美国导演Todd Haynes曾用“I’m Not There”这个名字拍摄了一部Bob Dylan的传记电影,但是这首收录于《Basement Tapes》当中的歌曲,在后来,却没有再被Dylan拿出来重新录制或重新歌唱过)。可以说,Dylan在60年代,遵循了伟大音乐那个不成文的传统,与20年代伟大的两首民谣遥相呼应开了。该书作者Greil Marcus是美国著名乐评人和文化研究者,他的语言犀利睿智,在整部书中引述了许许多多在历史上不被人常见,但却更能代表美国文化的被遗忘的民谣作品,并对他们做了深刻的评析,同时,他还例举出了一些研究美国乡村音乐、摇滚音乐、文化作品乃至一整个美国历史的伟大著作,被其提及最多的当属Mark Merlis所著的《American Studies(美国研究)》和文学名著《Moby Dick(白鲸)》《The Scarlet Letter(红字)》,同时,他也引用了一些影视作品。Greil Marcus之所以引述了这些其他文化作品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连同《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Basement Tapes》一起,被作为一个整体,讲述了这个古老而又奇异的美国的故事。这是一个复杂又令人诚惶诚恐的国度,她的身体当中充满着许许多多无法用科学去剖析的神秘物质,令生存在其中的人民对其又憎又爱,她仿佛永远戴着一副被精心挑选过的面具,并怂恿她的人民全都戴上这些面具。1967年的夏天,Dylan就是这样与他的伙伴们,在那个被他们成为“Big Pink”的地下室当中,戴着面具与那些古老的幽灵们翩翩起舞,轻声交谈进而又保存下那些交谈的话语。那些话语最后被录制成一张张老旧、音质糟糕的《Basement Tapes》,被后世倾听被后世颂扬。这一张张《Basement Tapes》并不只是那1967年地下室里所有的音乐记录,它横贯有一整个美国民谣史乃至一整个美国的文化、建国史。而Greil Marcus的这本《The Old,Weird America》则可以被称作一种力量,一种将这些幽灵们脸上遮着的假面揭开的力量,然后,让阅读这本书的人们得以看清这些假面之后的真正模样——这个国家最肮脏却又最纯洁的一些本质和精髓。Text_朴九月
  •     1965年10月的一个周末,一万五千个美国人在曼哈顿第五号大街举行盛大游行,使用像越南战争一样充满仇恨的语言表达他们对于总统的愤怒:“喂!喂!约翰逊!你今天杀死了多少青年?”他们抗议政府把美国青年鲜活的生命投入到一场对全体美国人、对越南人民都没有好处的战争中。1966年5月间的某个夜晚,美国纽约森林山体育馆,追光灯卖力地发散着巨大的热力,似乎要把一切轰轰点燃,为舞台上的摇滚乐制造更加狂热的温度。一万五千名美国人并不甘心只是做个沉默的看客,他们绕着那些披头散发、歇斯底里的摇滚歌手们,拼命地叫喊——欢呼、嘘声、嘶吼响成一片——每个人都像个伟大的歌手,宣泄内心之音。这就是六十年代“传说中的古老美国以及遥远的回忆”!人民在心底呐喊着:“我们爱美国”、“爱我们的国家”、“美国是我的祖国——对也罢,错也罢”、“没有比美国国旗更光荣的旗帜”……如此这般带着浓烈情感的标语表达了那个时代美国人的爱国热情,以及对于这个“一切开放、怎么都行的60年代”悲喜交加的情怀。美国当代小说家史蒂夫•埃里克森为此作了理性精妙的注解:他们觉得,除了美国,没有什么是值得去信仰的。把一个人的成长史写成了一个国度的断代史,一个歌手唱出了一些人的心声,这便是格雷尔•马库斯的过人之处。在《老美国志异》中,他撕裂了音乐、文学、文化甚至历史的边框,通过讲述一个最伟大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人生历程,抒发了整整一个美利坚合众国的悲鸣和欢欣,建立一种可供分享、无需明说的共同历史。在他这种“跨界式”的笔法中,音乐不再只是简简单单的艺术形式,而是为叙事提供了一种庞杂的历史语境;文艺也没有远离政治,跳着幽灵般的凄艳独舞,它成了一种宣泄——人民饱含深情对所处社会的批判与接纳,它也成了一种纪念——歌曲本身永远比歌手更古老,历史本身永远比创造历史的人更古老,年华随乐音的流动而流,黑胶唱盘将鲍勃那小流浪汉式的天真刻成了永恒,然而岁月的故事却是无法像唱片工业流水线上长得一模一样的光盘,被反复记录和刻制。光阴老旧的曲子,唱着哪段时代的调?这究竟是鲍勃•迪伦一个人的精彩,还是一群乌合之众狂欢、燥动、无序的集体合声呢?从书名来看,“The old, weird America”,试图在揭示在隐秘在音符背后那些倾注无数人心血的往事。一个伟大的歌手除了拥有绝世的才华和天分,还必须是“人民的艺术家”,成为他身后的一个人数庞大群体的“传声筒”。要知道,“志”是讲述,“异”是奇怪的事,格雷尔•马库斯把我们带回到1967年的夏天,鲍勃•迪伦、迈克•西格等人在一个普通的地下室里创造了一个小小的音乐世界,制造了一个美国乡村民谣的复兴之梦——这梦,是掺杂着战争与选举史的国家之梦!鲍勃的声音里充满哭腔与入世之感,让听者产生亲切,而他们头顶上的那个世界,幽灵飞舞,狂饮滥醉,血肉模糊。像歌唱一样吟咏往事,在黑胶唱片赛璐珞质地的密纹里,《老美国志异》喑哑发声,她像哭泣一样悲切、像嚎叫一样猛烈,然而,“她歌中的国家只是一篇荒原”。——1967年的美国,民权运动让美国人笃信个人的自由是头等大事,种族的纷争与冲突让国土变成了一个“内战”的场地,巷战、骚乱、校园枪击事件、著名人物被枪杀事件像一首暴烈的摇滚乐,仿佛要把人的耳膜刺破。民谣是一种与生活平起平坐的艺术,因此,《老美国志异》以及鲍勃歌声里的美国,是悲剧与喜剧共存的美国,既是教堂,又是绞刑台,只有上帝与之同在。
  •     这本书就是一本歌谣,作者的理解几乎完全渗入我脑中,书中的语句就是一句句歌词,我想吟唱出来。它真正是在用音乐来阐述音乐,并且富有哲理,其中的隐喻和喻体让我痴迷,书会选择读者,能否看懂都不关书的事。本书的中后部分让人恐惧,戴着面具的人,面具后看不见的恐怖面容。我们周围也存在。甚至,中国更能称作是一个古老的奇异的国度,是的,我确信是的。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自己分裂出多重人格,互相残杀并且想品尝自己尸体的味道,互相嘲笑与蔑视,随时准备拔枪,我们都期待听到枪身。它虚拟出“史密斯村”和“杀魔山”,重来不给你一个清晰的解释,因为它根本不是一本解释性的书籍,它能让你达到哪种感觉,感到恐怖,那就足够了。虽然本书是以迪伦的地下室录音为主题,但是,对于读者来说,把这书当作是乐评来读,即使没有听过其中的歌,也会被迷住和震撼。

精彩短评 (总计54条)

  •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差,阅读起来令人作呕
  •     翻译得很用心,但是文本本身真的很无聊
  •     太多陌生的人和事和背景知识,使得图样的我觉得非常难读,认真看进去了的部分非常有味,以后再重读吧。
  •      在英国的最后一个夜晚,他们唱起了这首歌,迪伦已经是个老人,一个25岁零两天的老人。人群无法听到歌手对身边吉他手的耳语,但人们能感觉到迟疑和动摇,否定和虚无——是的,虚无,要有四千个黑洞才能填满爱伯特大厅,四千次的虚无仍然是虚无。
  •     最好的,关于鲍勃·迪伦的文字。
  •     不只是原文问题还是翻译问题,感觉好故弄玄虚~
  •     没听过砖就看这种乐评不是傻逼么。。
  •     20111223PKU 图书馆就是神奇所在啊~真幸福居然预约到这本书了~从Bob的视角写得书,说实话,没有从Suze的角度写得吸引我。20120103还去图书馆了,下学期接着看。
  •     没见过这么写音乐的,作者向我们展开了一幅美国的古老画卷,那并不是我们熟悉的美国,那里充斥着谋杀,歧视,贫穷,黑暗,死亡,但同时这又是音乐的根源所在,这无疑是矛盾的的分裂的,这让我对美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     看得好晕……上句不接下句了已经
  •     When we talk about the history of music in america,we talk about Bob Dylan!
  •     朋友推荐买的此书,读后感觉值得购买。马库斯以犀利、精准的笔触,揭示了迪伦之于美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意义,揭示了为什么在美国出现迪伦这样一个如先知般的歌手。和迪伦自己的传记《象一块滚石》结合读,更精彩。“曾经有一个歌手矗立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在那一刻他曾拥有一个前人所未曾拥有过的舞台——之后恐怕也不会再有。”这个歌手就是迪伦,可贵的是迪伦把握住了上苍给予他的这个机遇,成就了一个伟大的传说。
  •     原来乐评是如此严肃文学的读物,和读论摄影一样,专业术语太多,还是学姐翻译的,支持一下!
  •     看得比较慢,果然是大牌乐评人,写的比国内的乐评是要好很多。作者旁征博引,如果一边听音乐一边看比较好
  •     董老师出品,必属佳品。
  •     这么久了,我们还一直以为好莱坞的美国才是真实的美国呢,
    尤其是国民警卫队荷枪实弹巡逻街头、街霸飞车杀人遍地血浆的镜头,是不是也给我们天朝一个刺激:镇压、一定要从严镇压,一定要恶狠狠地镇压。

    不开玩笑了,此书和金斯堡等垮掉一代的书籍同看,还是蛮有意思的一件事。
  •     文学性与和含金量的金标准!
  •     董楠翻译。除了个别句子看不明白,整本书都很精彩。
  •     一般不喜欢
  •     还是原标题old wierd america更能传达内涵 bob dylan是幌子 历史是真的 也是假的
  •     列出了很多事实或事情,把一些比较散的记录,但是不算全面,而且太散了一点。
  •     国内关于鲍勃迪伦的书不是很多。这是其中的一本。喜欢的人可以看看。
  •     超级经典,准备写进小说
  •     得细细研究完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和The Basement Tapes后再重读。 但是很喜欢里面对美国精神的描写,虽然多少有点张致做作了,但是作的很有味道。
  •     有点意思,不过读得有些绕。马库斯还是有点学究气嘛
  •     “很少有歌手能像BobDylan那样在二十世纪的舞台上收集了如此之多的面具。面具仿佛成了展露真实面容前的预演,而这张真实的面容并不邀请别人来看,在注视之下也不会持久。
  •     P90
  •     话说,个人觉得这本书对我而言没有多少养分可言,顶多是个记事的资料,没有多少吸引人的观点和立场。如果说要关注迪伦的个人转折,他的自传明显要比这个要鲜活和真切得多。除了靠后的一章的一些楷体文吸引了我,其它的,我是颇为无趣地翻完这本书的。
  •     需要浓厚的兴趣和相当的了解才方便阅读。美国民谣选里那么多关于谋杀的歌,Nick Cave真的可以多翻几首。
  •     这本书拖到现在才读完。他在讲bob dylan,但又不止在讲他,有着太多内容,是关于那个时代,带着一种文化悲悯。
  •     bullshit
  •     一个人的歌
  •     读起来觉得很晦涩,可能翻译不太好,不过有人觉得不错。
  •     音乐和人,原来构造如此相近
  •     不知道作者是真不懂还是故意不说清
  •     许多人力荐的一本书。虽说这本书可能略微晦涩,不过@Nebula 的译文还是让这本书的语言诗意盎然。
  •     终结,不是一个历史事件,而是一种消逝、遗忘,内心的记忆遭到损耗的感觉。
  •     名聲在外 但是趣味不大。
  •     确实如封面所说“像一部恐怖小说一样扣人心弦”。有些地方好难懂,跳跃且上下文不衔接(知识面太窄了好惭愧
  •     牛B
  •     《老美国志异》真是一个好极了的标题(和翻译)。文化背景实在太丰富,最后不得不为读完而读完。这就是算真·乐评吧,不仅有足够文学化的对Dylan和The Band的创作、排练的过程描述,更有详实的后世传记、评论的转引,有精到的比喻与排比,有丰厚的美国民谣史还有谁都要引用的本雅明。在我们原先对美帝的所谓“民主政体”和“帝国主义”的想象之外,美帝自身还有着模糊的、多样的、老旧的、原始的、诡异而恐怖的种种故事,那一面的美国在其启发的流行文化席卷全美甚至是世界之后,反而被掩盖被遗忘了。Anthology of American Folk Music真的好神奇,史密斯土法自制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让人神往。归根结底这应该是一本关于诚恳的书,Dylan老爷子,着实要让人仰望。
  •     啊,跟不上…
  •     对bob dylan这个人没有特殊的喜爱, 但是作者的学识和独到的见地实在让人钦佩.
  •     开始看那会儿正好是美国国庆日
  •     思维跳跃太快了
  •     他所说的是一个时代的故事。
  •     我们终究不能隔着皮囊触摸对方的灵魂 我们只能尽可能以为和希望彼此亲密无间
  •     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月,打两星不是因为写的不好,而是我只能读懂两成……
  •     竟然没人吐槽这套书封皮上好大的别字“klassics” 拿到手还以为买了盗版
  •     我觉得应该以后再读一遍 。。现在看不太懂。。。
  •     马库斯的文化乐评竟然也写出民谣的风格,那种随意、即兴的角度,让人措手不及的同时,也让人惊叹作者的洞察力。书中对民谣的精神进行了溯源,跟《消失的搭车客》一样,在传说/神话的视角出发,结合民间故事和制度文化的衍生物进行内核分析,内容有趣。可惜有太多的专辑和乐人没接触过,只能一知半解地阅读文本。
  •     不是很喜欢。乐评很容易变成癫狂状态下的自说自话。给某些小行动加了太多自赋的意义。
  •     擦,写的什么狗屁东西
  •     读得比较艰难,仿佛在迷雾里跋涉,但雾中风景既诡异又迷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