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理论笔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媒体艺术 > 电影理论笔记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7
ISBN:9787563335435
作者:郭小橹
页数:249页

我只想说我很喜欢这本书

一般来说,电影理论类的书,看的人多半很少,而这本书从笔记和书评数量来看,还是不错的了。当然,郭小橹的这本《电影理论笔记》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电影理论集,首先体现在题名上的“笔记”二字。在内容上,前三分之二的部分,是作者关于中国电影现状以及类型电影(特别是独立电影、女性主题电影)的批评。这部分针砭时砧,言辞犀利,思想成熟,论据充分,电影语言的分析亦很到位,个人非常喜欢这类风格的语言与电影批评。单纯的电影理论读来难免枯燥,而郭小橹的语言读来,文采盎然,十分吸引人。同时,她的见解独到,与平常读的一些纯粹评论性的文字相比又增加了深度,感觉受益匪浅。让我对电影、电影元素有了新的认识。在思想认识上也有了不同的感悟。其后收录了一份郭小橹自己主持的社会调查,私以为很能反映中国电影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收录的一些问卷也颇为有趣,从现象到内在的分析也耐人寻味。最后,是郭小橹所作的一篇论文,是关于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与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电影本源分析,私以为像散文一样浪漫,却道出了两位导演电影风格的源头。我很喜欢这本书,虽然书评写得很不像样,但是我想表达的就是,在市面上应该很难看到这种类型的书里有像郭小橹这样文笔优美却笔触犀利的,对中国电影的忧虑无奈背后又充满希冀的,见解独到又恰到好处的。虽然文字不长,但是对我的影响、启发很大。

这不是一本帮你科普的书,是与作者平等对话的书

不知道为什么,非常喜欢这本书。不敢说对我这种菜鸟级的电影入门人物有什么帮助,但就是简单的喜欢。可能是因为作者是女性,拥有非常符合我审美观的笔触,可能因为作者在书中透过电影看到了关于性别,关于国别,关于人性更加深层的问题,不过最重要的是,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关于电影的书籍,就凭这个,我也会义无反顾的给它五分。再来看看这本书本身,插图很多很棒,不过这也导致了我读的很快,搞得我旁边的人以为我就是在看插图。内容涉猎广泛,由于作者是科班出身,对电影理论和中国电影现状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关于女性在电影中的地位、关于电影理论在现代的不被重视、关于比较个人化的思考:奥利佛斯通、《男孩别哭》、王家卫、小津安二郎和侯孝贤,这些都可以独立成文,切入点小,内在却很深厚。再说一次,很喜欢

关于“电影随笔”的随笔

时下的图书市场上,有一类书籍颇为走红,即“电影随笔”。印象中似乎始作俑者当四川成都的洁尘之电影随笔集《华丽转身》莫属(指流行程度),其后,各出版社纷纷跟进,短短数年时间,涌现出相当数量的同类书籍,一时间,仿佛形成了一股不小的消费热潮。粗粗归纳一下此类图书的显著特征,不外乎以下几点:一、装帧精美,定价不菲,印数可观;二、书中涉及的影片多以欧美经典电影为主;三、作者几乎清一色全是女性,且都以“才女”著称;四、文字多感性细腻,华美抒情。文学之外,电影亦为我之所爱,尽管二者都非我的主业,但或许因为当年一段不解的因缘,内心总是难以割舍。年少时热衷过收藏电影杂志,稍长,以阅读电影剧本为乐,自诩为我的“平面电影”,而今,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影碟亦成了每月购书之外的一项固定开销。故而,举凡与电影有关的文字也就相应落入了自己关注的范围,这其中,自然包括不断面世的“电影随笔”。翻阅自己数年来的读书笔记,发现竟有不少篇什跟此类书籍有关。不过,其间也有明显的变化。初始的感动和赞许,已经悄悄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具独立思考的批评色彩这或许跟自己的年岁渐增,阅历渐长有着不小的关系。《新京报》的某期书评版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将洁尘的新书《黑夜里最黑的花》“誉”为一枝“塑料花”,恐怕并非偶然。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来看,确实觉得这类随笔集越来越有面目相似、一味滥情的倾向和局限。尽管它们的追随者甚众,追捧者无数。在众多由颇具灵气、感性和悟性的才女们一手打造的电影随笔中,越来越多的是轻轻浅浅的抒情、黯夜神伤的悒郁以及喋喋不休的八卦轶事,独独缺乏的是一份理性的评判,锐利的思想。当此类书籍频繁出版,继而被包装成品牌、系列之后,其中的分量越来越轻,多是个人的零星断想,即便间或扯上些“主义”“流派”之类的评论术语或观念,也是蜻蜓点水,凌空虚步,确实有如一枝看上去妖娆多姿实则无根无生命的塑料花。也许有人会因此反诘,电影本来就是娱乐,要的就是轻松愉悦,何必弄得那么累呢?是啊,天下那么多热爱电影的人们,未必人人都能明确说出电影究竟是什么,而我们又从电影中得到了什么。明知银幕上的生生死死、爱欲情仇,离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其实仍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也许沉迷电影的最简单最直接的目的,无非就是欲借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罢了,只是愿意停泊在光怪陆离的声色光影中寻觅片刻的沉醉与忘情而已。不过,我仍然固执地以为,既然有感而发并集成文字,必得提供些有意义有价值的思考方属上乘,过分沉迷于小情小调的抒情和绚丽文字的营造,难免留下无足轻重的诟病。出版商的蜂拥而至,自然看重的是市场与商情,而读者受众的追捧,究竟是源于对才女们缠绵文字的欣赏,亦或只是对其间若隐若现的著者个人情感生活的窥测?那么,影片本身所折射出的各类文化信息,倒底还剩几许?所以,读过了洁尘(《华丽转身》、《暗地妖娆》、《黑夜里最黑的花》)、毛尖(《非常罪,非常美》)、萧耳(《第二性元素》)、王敏(《黑到深处》)、聂双(《蓝月亮的舞蹈》)、苏三(《我为碟狂》)等等之后,越来越感到不甚满足。反倒是一本毫不张扬并不为人关注的《电影理论笔记》,值得一提。作者郭小橹,北电科班出身,文笔同样优美流畅,清新脱俗,却不曾沉溺于表面的感性理解,而是既有技术层面的分析又有深刻的理性评论。另有戴锦华的《电影批评》,其视野与深度,思想的锋芒与感受的弹性,亦为我所激赏。只可惜这些严肃认真的思考,对于那些被流行时尚蒙蔽的现代小资们而言,未曾得到预期的反馈和共鸣,在被传媒频频简单化、口号化的误读中,电影本身的魅力及理论价值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消解,反而容易被淹没在流行时尚的喧嚣中,不由地只能一声叹息。 2004/9/9


 电影理论笔记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