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章节试读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32544868
作者:李舜华
页数:550页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的笔记-绪言p22 - 绪言p22

2. 明初的演剧主要是建立在里社制度智商的乡村祭祀演剧,或称地缘演剧,故呈现出与元代相近的朴拙风貌;从演剧内容来看,随着宗法势力在地缘集团中的加强,则处于由英雄冤魂祭祀演剧向孝妇贤女冤魂祭祀过度的阶段;从版本来看,则属于文字素朴,思想尚未受过多宗法思想浸染的古本系统。此后……这一古本系统逐渐向两个方向分化,一种是有关忠孝贞节的观念有所加强,或者是叙述抒情走向程式化,曲辞也逐渐雅化,即以昆腔为主的今本系统;另一种却是更近人情,曲辞也大多保持了民间的通俗本色,即青阳腔、弋阳腔等徽本系统。而在明代嘉靖年间,还出现了一种由古本向今本过度的中介本,主要由福建书商刊行。
这一段信息太多,需要厘清的几点有:
1. 明初里社即为里甲,但这种制度以地缘为基础,且在整个的实行过程中并没有完成朱元璋对其稳定的、单一而奴性地复制统一牢固的基层组织的社会理想(卜正民《纵乐的困惑》p13)
2.宗法强调血缘性,而血缘向地缘的渗透及在地缘上的加强,或许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社会发展现象。
3.古本、今本、徽本以及过度的福建(建阳)刊本属于版本系统,昆腔、青阳腔、弋阳腔属于唱腔系统……文本和台上演剧是怎样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呢……曲牌曲律?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的笔记-绪言p6 - 绪言p6

只有重返古人的礼乐关怀,重构古人自身的理论系统,始能真正把握文学史之变迁,并重新审视今人所云“近世精神”发展的复杂性;这一复杂性实源于“官方”、“文人”、“民间”三种因素的消长,而“礼乐”恰恰是联系三者的最佳途径……
以前读的时候只注意到“礼乐”之于古代理论之重要性,反而忽略了“官方”、“文人”和“民间”三者的分类和关系。
余英时说,“文人”不属于阶级社会中的任何一个阶级,因此并不具备自身阶级利益(大意好像是这样?),李老师单独列为一类,确为中肯。然然,“文人”又是“官方”行政命令下达和执行的核心,是“民间”信息交往搜集以及生活的活生生的角色之一,似乎很难将“文人”从官方和民间两种因素当中分离出来才是……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的笔记-绪言 - 绪言

1. 唐诗、宋词,到元北曲(乐府),再到明南曲,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样一种声辞统系的叙述,它所依据的并不是各文体实际发生的次序,而是各文体进入礼乐文化系统,或者说被尊体与被雅化的先后次序按说现代人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是不是只说到元代?)为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挺有意思,小说果然是现代文学才被尊体,然而依然与广大人民产生深厚的友情,到了当代更是如此,以我大网络为例!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诗词从创作角度来看至上世纪三十年代而死,总共有两千多年了吧?那我大小说绝对可以再战一万年啊!(如果人类文明还在延续的话……)
2. 一般来说,某一时期现实中的乐教失范刺激了士大夫重新作乐的渴望,其方式有二,或者是重振以前已经被承认的雅乐体系,所谓“复古”;或者是对现有流行泛滥的俗乐作精神上的提升,使之雅化(往往也自称为复古)
括号里的解说曾经在一瞬间萌到我了……
一个“自称”再结合整个中国社会史上“士大夫”的形象,一个活脱脱傲娇二缺受的形象立于纸上好吗!!!
3.礼失而求诸野。自弘治以来,文人士大夫开始在地方积极重建礼乐秩序,复古乐思潮迅速流播,同时在戏曲创作及实践上也出现了复古思潮——明中期戏曲的复兴首先是以复古的面目出现的
(这段儿好像没什么好玩儿的呀当时怎么勾画上了=。=)


 礼乐与明前中期演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