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摄影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摄影 > 论摄影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32744107
作者:[美] 苏珊·桑塔格
页数:211页

章节摘录

  在柏拉图的洞穴里  人类无可救赎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但是,接受照片的教育,已不同于接受较古老、较手艺化的影像的教育。首先,周遭的影像更繁多,需要我们去注意。照片的库存开始于一八三九年,此后,几乎任何东西都被拍摄过,或看起来如此。摄影之眼的贪婪,改变了那个洞穴——我们的世界——里的幽禁条件。照片在教导我们新的视觉准则的同时,也改变并扩大我们对什么才值得看和我们有权利去看什么的观念。照片是一种观看的语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最后,摄影企业最辉煌的成果,是给了我们一种感觉,以为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储藏在我们脑中——犹如一部图像集。  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电影和电视节目照亮墙壁,闪烁,然后熄灭;但就静止照片而言,影像也是一个物件,轻巧、制作廉宜,便于携带、积累、储藏。在戈达尔的《卡宾枪手》(1963)里,两个懒散的笨农民被诱去加入国王的军队,他们获保证可以对敌人进行抢、奸、杀,或做任何他们喜欢做的事,还可以发大财。但是,几年后米歇尔一安热和于利斯趾高气扬地带回家给他们妻子的战利品,却只是一个箱子,装满数以百计有关纪念碑、百货商店、哺乳动物、自然界奇观、运输方法、艺术作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分门别类的宝物的美术明信片。戈达尔的滑稽电影生动地戏仿了摄影影像的魔术,也即它的模棱两可。在构成并强化被我们视为现代的环境的所有物件中,照片也许是最神秘的。照片实际上是被捕捉到的经验,而相机则是处于如饥似渴状态的意识伸出的最佳手臂。  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它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这是一种让人觉得像知识,因而也像权力的关系。第一次掉进异化的例子现已臭名昭著,就是使人们习惯于把世界简化为印刷文字。据认为,这种异化催生了浮士德式的过剩精力和导致心灵受摧残,而这两者又是建造现代、无机的社会所需的。但相对于摄影影像而言,印刷这一形式在滤掉世界、在把世界变成一个精神物件方面,似乎还不算太奸诈。如今,摄影影像提供了人们了解过去的面貌和现在的情况的大部分知识。对一个人或一次事件的描写,无非是一种解释,手工的视觉作品例如绘画也是如此。摄影影像似乎并不是用于表现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断,它们是现实的缩影,任何人都可以制造或获取。  照片篡改世界的规模,但照片本身也被缩减、被放大、被裁剪、被修饰、被窜改、被装扮。它们衰老,被印刷品常见的病魔缠身;它们消失;它们变得有价值,被买卖;它们被复制。照片包装世界,自己似乎也招致被包装。它们被夹在相册里,被裱起来然后架在桌面上,被钉在墙上,被当作幻灯片来放映。报纸杂志刊登它们;警察按字母次序排列它们;博物馆展览它们;出版社汇编它们。  数十年来,书籍一直是整理(且通常是缩小)照片的最有影响力的方式,从而如果不能确保它们不朽,也确保它们长寿——照片是脆弱的物件,容易损毁或丢失——以及确保它们有更广泛的阅览者。很明显,书籍中的照片,是影像的影像。但是,由于一张照片首先是一个印刷的、光滑的物件,因此当它被复制在一本书中时,它的基本素质也就不像绘画丧失得那么厉害。不过,书籍仍不是让大批照片进入一般流通的完全令人满意的形式。观看照片的顺序,是由书页的次序制订的,但是却没有什么来规定读者按照安排好的顺序看下去,也没有什么来指示每看一帧照片应花多少时间。克里斯?马克的《如果我有四头骆驼》(1966)是一部制作得非常出色的电影,它思考各种类型和主题的照片,提出了更巧妙和更严格地包装(或放大)静止照片的方式。观看每张照片所需的顺序和恰当的时间都是硬性规定好的;使人在视觉辨认和情感冲击方面都有收获。但是,转录到电影里的照片,已不再是可收集的物件,辑录在书籍中却依然是。  照片提供证据。有些我们听说但生疑的事情,一旦有照片佐证,便似乎可信。相机的一个用途,是其记录可使人负罪。从一八七一年六月巴黎警察用照片来大肆搜捕巴黎公社社员开始,照片就变成现代国家监视和控制日益流动的人口的有用工具。相机的另一个用途,是其记录可用来作证据。一张照片可作为某件发生过的事情的不容置疑的证据。照片可能会歪曲;但永远有一种假设,假设存在或曾经存在某件事情,就像照片中呈现的那样。不管个别摄影师有什么局限(例如业余性质)或借口(例如艺术技巧),一张照片——任何照片——与看得见的现实的关系似乎都要比其他摹仿性的作品更清白,因此也更确切。创造崇高的影像的大师们,例如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和保罗-斯特兰德,数十年间拍摄伟大、令人难忘的照片,却仍首先要展示有事情“在那里”发生,如同“宝丽来”相机的拥有者把照片当成一种简便、快速的做笔记的形式,或拿着“勃朗尼”相机的业余摄影迷抓拍快照作为日常生活的纪念品。  绘画或散文描述只能是一种严格地选择的解释,照片则可被当成是一种严格地选择的透明性。可是,尽管真确性的假设赋予照片权威性、兴趣性、诱惑性,但摄影师所做的工作也普遍要受制于艺术与真实性之间那种通常是可疑的关系。哪怕当摄影师最关心反映现实的时候,他们无形中也依然受制于口味和良心的需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场安全管理局摄影计划的众多才华洋溢的成员(包括沃克?埃文斯、多萝西娅?兰格、本?沙恩、拉瑟尔?李),在拍摄任何~个佃农的正面照片时,往往要一拍就是数十张,直到满意为止,也即捕捉到最合适的镜头——抓住他们的拍摄对象的准确的脸部表情,所谓准确就是符合他们自己对贫困、光感、尊严、质感、剥削和结构的观念。在决定一张照片的外观,在取某一底片而舍另一底片时,摄影师总会把标准强加在他们的摄对象身上。虽然人们会觉得相机确实抓住现实,而不只是解释现实,但照片跟绘画一样,同样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尽管在某些场合,拍照时相对不加区别、混杂和谦逊,但并没有减轻整体操作的说教态度。这种摄影式记录的消极性——以及无所不在——正是摄影的“信息”,摄影的侵略性。  把被拍摄对象理想化的影像(例如大多数时装和动物摄影),其侵略性并不亚于那些以质朴见长的作品(例如集体照、较荒凉的静物照和脸部照片)。相机的每次使用,都包含一种侵略性。这在一八四。年代和一八五。年代也即摄影初期光荣的二十年,与在接下去的数十年间,都一样明显。在那数十年间,技术进步使得那种把世界当作一辑潜在照片的思维不断扩散。哪怕是对诸如戴维?奥塔维乌斯?希尔和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伦这样一些把相机当作获取绘画式影像的工具的早期大师来说,拍照的出发点也已远离画家的目标。从一开始,摄影就意味着捕捉数目尽可能多的拍摄对象。绘画从未有过如此宏大的规模。后来摄影技术的工业化,无非是实现了摄影从一开始就固有的承诺:通过把一切经验转化为影像,而使一切经验民主化。  在小巧玲珑的相机使大家都可以拍照的纪元,拍照需要笨重而昂贵的新装置的年代——聪明人、有钱人和痴迷者的玩具——确实似乎已非常遥远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初在法国和英国制造的首批相机,只有发明者和摄影迷在使用。由于当时没有专业摄影师,因此也就不可能有业余摄影师,拍照也没有明显的社会用途;那是一种无报酬的,也即艺术的活动,尽管并没有多少要自命为艺术的意思。摄影是随着摄影的工业化才取得其艺术地位的。由于工业化为摄影师的工作提供了社会用途,因此,对这些用途的反应也加强了摄影作为艺术的自觉性。  最近,摄影作为一种娱乐,已变得几乎像色情和舞蹈一样广泛——这意味着摄影如同所有大众艺术形式,并不是被大多数人当成艺术来实践的。它主要是一种社会仪式,一种防御焦虑的方法,一种权力工具。  摄影最早的流行,是用来纪念被视为家族成员(以及其他团体的成员)的个人的成就。在至少一百年来,结婚照作为结婚仪式,几乎像规定的口头表述一样必不可少。相机伴随家庭生活。据法国的一项社会学研究,大多数家庭都拥有一部相机,但有孩子的家庭拥有至少一部相机的几率,要比没有孩子的家庭高一倍。不为孩子拍照,尤其是在他们还小的时候不为他们拍照,是父母漠不关心的一个征兆,如同不在拍摄毕业照时现身是青春期反叛的一种姿态。  通过照片,每个家庭都建立本身的肖像编年史——一套袖珍的影像配件,作为家庭联系的见证。只要照片被拍下来并被珍视,所拍是何种活动并不重要。摄影成为家庭生活的一种仪式之时,也正是欧洲和美洲工业化国家的家庭制度开始动大手术之际。随着核心家庭这一幽闭恐惧症的单元从规模大得多的家族凝聚体分裂出来,摄影不弃不离,回忆并象征性地维系家庭生活那岌岌可危的延续性和逐渐消失的近亲远房。照片,这些幽影般的痕迹,象征性地提供了散离的亲人的存在。一个家庭的相册,一般来说都是关于那个大家族的——而且,那个大家族仅剩的,往往也就是这么一本相册。  由于照片使人们假想拥有一个并非真实的过去,因此照片也帮助人们拥有他们在其中感到不安的空间。是以,摄影与一种最典型的现代活动——旅游——并肩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大批人定期走出他们住惯了的环境去作短期旅行。作玩乐旅行而不带相机,似乎是一桩极不自然的事。照片可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证明人们有去旅行,计划有实施,也玩得开心。照片记录了在家人、朋友、邻居的视野以外的消费顺序。尽管相机能把各种各样的经验真实化,但是人们对相机的依赖并没有随着旅行经验的增加而减少。拍照满足大都市人累积他们乘船逆艾伯特尼罗河而上或到中国旅行十四天的纪念照的需要,与满足中下层度假者抓拍埃菲尔铁塔或尼亚加拉大瀑布快照的需要是一样的。  拍照是核实经验的一种方式,也是拒绝经验的一种方式——也即仅仅把经验局限于寻找适合拍摄的对象,把经验转化为一个影像、一个纪念品。旅行变成累积照片的一种战略。拍照这一活动本身足以带来安慰,况且一般可能会因旅行而加深的那种迷失感,也会得到缓解。大多数游客都感到有必要把相机搁在他们与他们遇到的任何瞩目的东西之间。他们对其他反应没有把握,于是拍一张照。这就确定了经验的样式:停下来,拍张照,然后继续走。这种方法尤其吸引那些饱受无情的职业道德摧残的人——德国人、日本人和美国人。使用相机,可平息工作狂的人在度假或自以为要玩乐时所感到的不工作的焦虑。他们可以做一些仿佛是友好地模拟工作的事情:他们可以拍照。  被剥夺了过去的人,似乎是最热情的拍照者,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到国外。生活在工业化社会里的每个人,都不得不逐渐放弃过去,但在某些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与过去的割裂所带来的创伤特别尖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富裕而庸俗的美国粗鲁游客的寓言,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已被具有群体意识的日本游客的神秘性取代:估价过高的日元带来的奇迹,刚把他们从岛屿监狱里释放出来。这些日本游客一般都配备两部相机,挂在臀部两边。  摄影已变成体验某些事情、表面上参与某些事情的主要手段之一。一幅全页广告显示一小群人挤着站在一起,朝照片外窥望,除了一人外,他们看上去都惊讶、兴奋、苦恼。那个表情特别的人,把一部相机举到眼前;他似乎泰然自若,几乎是在微笑着。在其他人都是些被动、明显诚惶诚恐的旁观者的情况下,那个拥有一部相机的人变成某种主动的东西,变成一个窥淫癖者:只有他控制局面。这些人看见什么?我们不知道。而这并不重要。那是一次事件:是值得一看,因而值得拍照的东西。广告词以黑底白字横跨照片下端,约占照片三分之一篇幅,恍如从电传打字机打出的消息,仅有六个词:“……布拉格……胡士托……越南……札幌……伦敦德里……莱卡。”破灭的希望、青年人的放浪形骸、殖民地战争和冬季体育活动是相同的——都被相机平等化了。拍照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慢性窥淫癖的关系,它消除所有事件的意义差别。  一张照片不只是一次事件与一名摄影者遭遇的结果;拍照本身就是一次事件,而且是一次拥有更霸道的权利的事件——干预、入侵或忽略正在发生的无论什么事情。我们对情景的感受,如今要由相机的干预来道出。相机之无所不在,极有说服力地表明时间包含各种有趣的事件,值得拍照的事件。这反过来很容易使人觉得,任何事件,一旦在进行中,无论它有什么道德特征,都不应干预它,而应让它自己发展和完成——这样,就可以把某种东西——照片——带进世界。事件结束后,照片将继续存在,赋予事件在别的情况下无法享受到的某种不朽性(和重要性)。当真实的人在那里互相残杀或残杀其他真实的人时,摄影师留在镜头背后,创造另一个世界的一个小元素。那另一个世界,是竭力要活得比我们大家都更长久的影像世界。  摄影基本上是一种不干预的行为。当代新闻摄影的一些令人难忘的惊人画面例如一名越南和尚伸手去拿汽油罐、一名孟加拉游击队员用刺刀刺一名被五花大绑的通敌者的照片之所以如此恐怖,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在摄影师有机会在一张照片与一个生命之间作出选择的情况下,选择照片竟已变得貌似有理。干预就无法记录,记录就无法干预。

前言

  这一切开始于一篇文章——讨论摄影影像之无所不在引起的一些美学问题和道德问题;但我愈是思考照片到底是些什么,它们就变得愈复杂和愈引起联想。因此,一篇催生另一篇,另一篇又催生(我自己也感到困惑)另一篇,如此等等——一组逐渐发展的文章,讨论照片的意义和历程——直到我写得够深入了,使得已在第一篇文章中勾勒、继而在后续文章中详述和借题发挥的看法,可以用较理论性的方式来概括和扩充;以及可以收笔。  这些文章最初(以稍微不同的形式)发表于《纽约书评》。如果不是该刊编辑、我的朋友罗伯特·西尔弗斯和芭芭拉·爱泼斯坦鼓励我,使我继续沉迷于对摄影的探究,则这些文章可能就不会被写出来。我感谢他们和我的朋友唐·埃立克·莱文极有耐心的建议和慷慨的帮助。  作者  一九七七年五月

内容概要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书籍目录

在柏拉图的洞穴里透过照片看美国,昏暗地忧伤的物件视域的英雄主义摄影信条影像世界引语选粹译后记

编辑推荐

  《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在《论摄影》里,苏珊·桑塔透过朦胧的生活影象再现了她对艺术的真知灼见。

作者简介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
桑塔格深入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
对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的论述过程和解剖方法。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庄严的文体著称,但她的挖苦和讽刺在这本著作中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图书封面


 论摄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3条)

  •     不知道是原著还是翻译的问题。看的感觉就一个字:涩。甭管生涩,柠涩还是晦涩。洋洋洒洒感觉它要说很多很深入,感觉它要告诉你很多摄影之外的东西,感觉它很多旁征博引很有道理的样子,但衔接生涩,对话多但中心模糊,嗯,就像摄影想要拍出大片,不走焦糊一片的路线,但也不能不对焦吧。优点是,写了不同寻常的摄影大家的心态和创作构思。
  •     我不断地拍照片。在我的朋友背面拍摄他的背影,或者对着中午公园里冷清的长椅。大多数时候,我拍摄自己的脸。我并非觉得时间多么珍贵。只是时间里的你我,你和我在一起的时间。是永远无法再召回的瞬间。我太过于念念不忘或者遗忘的干脆利落。所以,我必须借助影像才能知道,曾经的我,在时光里是怎样一副样子。我从广泛的空间和时间里截出那一瞬间以作为纪念。因为我知道从此往后,我将无法再如此幸福。如此值得回忆。
  •     在中国大概没人敢这么说话吧,赤裸裸的鄙视民众,视摄影为廉价低劣的仿制。在中国的话语中,“人民群众”头上有神圣的光环,说你是人民的艺术家,人民的作家是在夸你。谁敢不给群众说点好听的?(但是奇怪,人民群众得到的尊严仅止于此。)看她的传记里描述她:严厉,冷静。从她的文字中也能感觉到。她就像那种你能遇到的最不苟言笑的老师,深刻冷静的批评剖析着。即使她批评剖析的对象不是你,你也不寒而栗,战战兢兢。那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就像狗镇里Grace的父亲对Grace说的一样:傲慢!她解剖世界,却不投身其中,就像Grace那高傲的怜悯和慈悲。有趣的是,这本书里有不少篇幅介绍的一位摄影师:戴安.阿布斯却似乎是她的反面。这位摄影师喜欢拍摄边缘人群:同志,变装皇后,畸形人,裸体主义者……她对黑暗堕落的世界充满好奇,她想用摄影来接触那个世界又同时保持距离,但是最后她还是被她的作品杀死了。按照桑塔格的性取向,她应该被划为边缘人群了。不是本应该她更处于危险黑暗的边缘么?阿布斯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而且没有什么不正常的,她唯一不正常的就是对“禁忌,变态,邪恶”的好奇心。她依靠着相机进入了她神往的“底层世界”。“进入世界去收集痛苦”,最后这些她收集来的玩具把她毁灭了。比起桑塔格,阿布斯太像个小孩子了。无论桑塔格身处何处,不论她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她都不会危险。同样,无论阿布斯身处何处,不论她是富有还是贫穷,她都会危险。她不能像桑塔格那样俯览众生,只用头脑跟世界较量。当个精英毕竟是安全的。

精彩短评 (总计51条)

  •     耐心等待均衡时刻
  •     Photographs are a way of imprisoning reality...One can't possess reality, one can possess images--one can't possess the present but one can possess the past. 拍照是凝固现实的一种方式。你不能拥有现实,但你可以拥有影像——就像你不能拥有现在,但可以拥有过去。
  •     看过后不想再拍照了
  •     好书,一分扣在翻译,看了一半宁愿去看原版了。
  •     原來我們眼前的,不真實卻自認為真實的柏拉圖洞穴,早已不知不覺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與社會。
  •     苏珊桑格塔的批评,犀利中带着自省。
  •     距开始读竟然有一年了
  •     一件事物需要理论来树立它的地位,苏珊在评点摄影地位的同时,用自己的理论巩固了它
  •     仍然是桑塔格式的叙述风格,如锋利的外科手术刀不带感情地剖析摄影技术与影像、现实、艺术的关系。身为浑然不觉地被影像包裹的现代人,读书时才猛然间发现现实和影像在慢慢混融,并尝试理解背后的逻辑。现在对“拍照”有了更多敬畏和犹豫,但是已然没有办法摆脱摄影、影像和生活异常紧密的联系。
  •     翻译得较晦涩
  •         书中译者最后提及,之前版本所译之差,使人难以读落去,但观之本版,所译亦不过如是(不过我未睇过原版,无从比较,此处仅为观感),可见论文翻译之难。
        或者由于翻译不到位,或我水平有限,全书通读完所吸收知识不足本书百分之十。书中林林总总摄影史人物大多数只闻其名,所提及作品更系大部分未睇过,得到既共鸣或启发亦就少之又少,算系一种损失。
        由于出版时代久远,内容上与数码摄影发达既现今有啲脱节,亦系令本书读感丢失既原因。
        摄影哩个矛盾既哲学问题,系书中被兜兜转转咁提及,令人睇起身好似无乜答案,好似作者只系列举咗一大堆观点。本书就好似对摄影史其中哲学与人文理论部分既综述,而唔系论著。可能睇摄影师写既书会好啲。
  •     要累死了
  •     不敢评 说不好会被说肤浅说好真心有隔膜 都不敢说是翻译的不好因为没看过原文 轻奢
  •     “在本世纪,老一辈的摄影师把摄影说成是一种英雄式的全神贯注的努力,一种苦行式的磨练、一种神秘的接受态度——接受那个要求摄影师穿过未知的云层去了解的世界。”
  •     现当代文学课上用桑塔格装了一回逼。。
  •     很深刻的见解和角度啊,更确定了喔的确喜欢摄影这件事。
  •     ……
  •     有电子版
  •     桑塔格这本薄薄的小书,对我来说读起来非常烧脑。而且读完之后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就是它暂时抑制了我(如果不是完全浇熄)拿起相机去拍照的热情,取而代之以思考。
  •     技术不是生活的工具,而是发明与重构生活。
  •     适合被刷屏的毕业季看....有点理解文青们的世界了....
  •     对我们来说,独具个人眼光的摄影家和作为客观记录者的摄影家之间的区别似乎十分重要。这种区别往往被误认为割裂了作为艺术的摄影和作为记录的摄影。不过两者都是摄影本意的逻辑延伸:即从一切可能的角度来潜在地记录世上的万事万物。 pp192
  •     她真是酷爱严肃啊!怜惜译者,黄灿然已经很尽力了。
  •     一句话粗暴地总结 摄影另我们的世界贫瘠化平坦化了 本应存在的“现实界”的东西消失 世界变为由“象征界”即图像组成的虚幻世界 这种思想与她的《反阐释》相连 用福柯的话“媒介本身就是信息”
  •     读了一半 很多观点很赞同
  •     ”一张照片仅是一块碎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系泊绳逐渐松脱。它漂进一种柔和的抽象的过去性,开放给任何一种解读(或与其他照片配对)“。关于凝固的瞬间有这么多思考,桑塔格真是有意思的人呀。
  •     摄影究竟是什么,这事情能盘一辈子
  •     文明社会人们学会用相机而非枪支来发泄侵略欲,相机干预事件的发生,同时也忽略事件的发生;摄影不再是一门挽歌艺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社会仪式、一种防御焦虑的方法、一种权力工具在影像泛滥的柏拉图洞穴里夹缝求生。纪录真实的存在,表现看不见的事物,是摄影对我的意义。
  •     这本书还得一读再读,不仅因为其语言晦涩(也许有翻译的原因,但苏珊的文字常如此),还因为此书那些观点实在好。桑塔格对于摄影的分析过程让我佩服,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她的博识(引文信手拈来),她的敏锐,她的逻辑。在如今这个摄影更加普及(我们随身都带着一部相机)的时代,这本书显得更有意义。
  •     没有一句不在胡扯。。。
  •     还是读原版吧,这译的什么jb
  •     摄影给了人们表达情感的另一种方式 你更多的存在是为了留恋美好瞬间
  •     这一版更好一些
  •     以前朋友推荐了一直没看完,好在考前读完了,但还是觉得,照片没有意义,不过是人们对过去日子的臆想和回忆,确认经历的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否定经历的形式,更快储存记忆的某种技巧。但有时候也许更能记录一种偶发艺术。但如果只存在于某个人的画作或者文学创作甚至只是一闪而过的灵感中,而没有一张照片,也许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吧
  •     看多了也不太好
  •     【补签】经典。
  •     还可以再读
  •     摄影,既衡量失去的往昔,也测量现在的温度。
  •     好书推荐~
  •     感觉真正将一件照相摄影的事论说的淋漓尽致,这就是功夫,对专业摄影师的成长来说此书是必读的,可贵的是把一件事琢磨的这么透彻,佩服
  •     译文硬着头皮读下去⋯⋯好多处硬翻 对照原文勉强看懂 译者说上一个版本极差 大概是文人相轻吧
  •     看懂不到一半吧。关于现代摄影现象的部分观点会有同感
  •     超级可怕!!!!字句珠玑,关键苏珊这货还是一个搞文化批评的呢!放在当下看很多观点也是杠杠的,这就很可怕的了呀~~~应该买本供起来,记得没,应该买本供起来~~
  •     通过此书认识了一批当代摄影家及其艺术世界……
  •     费尔巴哈在其《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1843)前言中谈到“我们的时代”时说,它“重影像而轻实在,重副本而轻原件,重表现而轻现实,重外表而轻本质”
  •     翻译读的我头疼
  •     很多地方我觉得还是很晦涩难懂,喜欢对Arbus的分析。
  •     作品内容只是很小的一方面,真正晦涩的是翻译。。
  •     吐槽力太强
  •     拍的还不够多,看的也不够多,那么读这样一本书无疑感觉是非常艰涩的。在本书中关于摄影与绘画的关系,摄影是否是一种艺术的探讨并未就此封闭。Susan Santag通过对众多摄影大师作品的回顾和评论将摄影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梳理,甚至可以看成是一本描述现代摄影史发展的书。从达盖尔到施因格里茨再到罗伯特弗兰克,每一阶段的变化摄影都有与其承载相适应的历史意义。但摄影发展的道路并未就此终结、装置摄影、抽象摄影等这样一类与后当代艺术交融的新方式让我们已渐渐分不清它与其它艺术形式的界限。我始终觉得摄影应该回归到它最本真的方式上来,记录是其工具属性,但真正将其呈现和执行的离不开我们手持相机的拍摄者。如何将所见所思通过摄影这样一种映射方式进行加工和再创造将依然值得继续探索。
  •     呵呵超现实主义与摄影之间的关联,摄影的复刻性,摄影与漫游者在感知方式以及对象选择上的相似性,统统都不是桑塔格原创的观点,这擦边球打得不要太厉害,本书唯一的亮点大概就是将前人的观点移植到美国社会,以及她对所选摄影作品的私人解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