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设计 > 立体构成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
ISBN:9787534013546
作者:卢少夫
页数:96页

章节摘录

书摘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立体构成作为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已在国内教授了约20年。它起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1919——1933)。包豪斯的基础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是摒弃传统的描摹自然对象的方法,而代之以抽象形象构成的方法,将造型训练重点集中于几何原形的构成规律方面,即分解形体后再组构新的形态。后人在继承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基础上以动态发展的眼光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使之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我们学习立体构成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培养造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两方面的能力,或者说培养学生既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处理立体形态的能力,也包括对物体形、色、质的心里效能探求和对材料强度、加工工艺的物理效能(含化学效能)的探求。    再多年的立体构成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能够较好地作立体性的相像,也有不少学生只惯于以平面思维去创作立体形态,这可能跟我国目前小学、中学直到大学的课程教育不够重视开发学生立体空间的创造性思维有关。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实实在在的立体空间中,在这样一个点、线、面交织的人为的立体几何形之秩序的空间社会里,从人类自身人格的角度来看,对多向度空间秩序的研究也是非常必要的。    在构成练习中,除了大量抽象几何形态的练习外,也还有一些较具象的形态练习。不管是抽象还是具象,我们都可以用几何学的构成规律来对待它。在一个限定的空间中,各个局部的形态在整体上我们都只是把它当成点、线、面关系的某部分,我们可把这些局部形态串在一起,找出它们的系统关系,以点、线、面、体的分解组合观点整体地要求它、组构它。这就是科学和艺术的“构成”,是传统艺术设计教学中最缺乏之处。难怪我们看到许多建筑设计、雕塑设计、公共艺术设计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看到一些包装只有展开图的平面性整体,而缺乏二维至三维的转换性整体;看到一些服装只有平面的设计效果,而缺乏穿到身上的整体效果。所有这些都是对实体与空间、正形与负形、幻觉空间与真实空间、围与被围的构成秩序缺乏认识造成的。但我们近年也陆续看到不少优秀的包装、服装、建筑、雕塑、公共艺术作品问世,这恐怕与这20年来各艺术院校培养出大量有“构成”知识的新时代设计师分不开。     1O年前,我写过一本“立体构成”(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与现在这本“立体构成”相比,它们各有不同的定位。前者为较注重研究性的教材,后者为较注重参考性的教材。这本书的另二位合著者——林曦和郭新生在读大学时就非常重视“构成”学习,在我印象中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毕业后,他们又在大学做了多年的“构成”课教师,积累了一定的“构成”教学经验,这次与他们合作非常默契和愉快,看到他们成长起来我非常高兴。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得到浙江工业大学沈应平、张新宇及杭州商学院黄伟、周伟四化老师的大力协助,在此深表感谢。但愿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青年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教授   卢少夫

内容概要

卢少夫,生于湖南长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授,著有《德国广告设计》等。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立体构成的基础概念  第一节   构成观念  第二节   构成教学的目的  第三节   立体构成观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第一节   形状与形态  第二节   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体的基本特点和视觉效果   一、立体构成中的点   二、立体构成中的线   三、立体构成中的面   四、立体构成中的体  第三节   立体构成中的空间感  第四节   立体构成中的色彩   一、物体本色的利用   二、人为处理的色的利用  第五节   立体构成中的肌理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第一节   对比与调和   一、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二、实体和空间的对比与调和  第二节   比例与平衡   一、比例的形式法则    1.黄金分割比    2.三原形体    3.根号数列比    4.等差数列比    5.调和数列比    6.弗波纳齐列比   二、平衡的形式法则    1.对称    2.均衡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1.重复韵律    2.渐变韵律    3.交错韵律    4.起伏韵律    5.特异韵律……

作者简介

《立体构成》共有8章,包括:“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半立体构成”等。

图书封面


 立体构成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