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剪纸集成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民间艺术 >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

出版社:冯骥才、 倪宝诚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9-12出版)
出版日期:2009-12
ISBN:9787543468993
页数:322页

章节摘录

插图:祖祖辈辈在黄土塬上耕耘劳作的豫西人,貌相如黄土地一般质朴、忠厚,而性情却豁达、幽默、开朗。如果今年歉收,老人们就会说:“明年一定是个丰年。”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是这样评价豫西人的:“鸡叫不明就下地,日头一落都要睡,老少喜欢闹玩笑,伶牙俐齿油滑嘴。”要说过日子,豫西人可不含糊,男人们辛勤劳作,女人们精打细算,口头禅是“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辈子穷”。于是丰年总是当歉年过。老人们经验多,阅历丰富,他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概言之,就是人生一世以勤为本,以和为贵,勤能补拙,和气生财,这就是豫西人的生存之道。豫西人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山里采摘,土地是一家人的命根子,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就连住也要钻进土窑洞和地坑院里,一句话,豫西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一个“土”字。人们常常调侃豫西的陕县人说:“陕县人,生来精,一有钱,就挖坑(挖凿地坑院民居)。”不错,豫西人除了向黄土地要吃要穿外,还要像黄土地长出谷穗那样,要儿、要女,要繁衍后代……豫西人的性格中既有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弱点,也有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创造精神.这种看似矛盾性格的形成也绝非偶然,对于像豫西山多地少,人多粮少,土多水少的特殊地理环境,农业的命脉在于水,人们靠天吃饭,龙王爷主宰着人们的衣食饭碗.也正因为如此,迫于生存,促使大禹的后代们形成了精诚团结、奋发图强、战胜黄水、改天换地、前进发展的精神。河洛文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不仅造就出无数的圣贤、领袖、精英、豪杰,而且把豫西人冶炼出了具有开拓、创造、拼搏、务实的心灵结构。具有爱国主义情操和革命现实主义思想的版画家、书法家、诗人陈天然先生(豫西偃师人),倾毕生心血,用诗、书、画艺术地再现豫西风貌,作品充满着浓郁、鲜活的乡土气息。诗人晚年在一首怀念豫西家乡的诗歌中写道:“嵩岳南山寿,黄河北咆哮,近观伏羲台,易卦来古邈……地位在中枢,当空独妖娆。悬崖陡壁多,土厚石头少,长坡刻青史,梯田绕沟脑。峡谷瞰无底,万壑飞众鸟,窑洞层垒上,人烟入八表。民风诚可贵,耕读传家宝,正气凌霄汉,日月一肩挑。”诗人对豫西独特地域、人文、风貌的描述亲切感人,可谓直抒胸臆,真情快语。

前言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具有多民族普遍性文化特征的无形遗产,我们关注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书斋式古史典籍中的寻踪觅迹,不能仅从狭义的艺术观来认识剪纸,我们的目光和身心应投入到生活中去;投入到民间剪纸发生、发展的乡村田野中去;投入到剪纸传承群体之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中去。民间剪纸首先是一种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生存(生活)方式,其次才是生活中由人创造出的剪纸艺术。剪纸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是和剪纸创造者的人紧密联在一起,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信仰行为联在一起,是为生存的艺术。朝向文化传承者的人和人的生存(生活),才是认识无形文化的根本所在。一个多民族社区传承的活态文化传统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延续至今,许多古老的习俗传统在民间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地传承着,民间剪纸就是中国传统民俗生活中最普遍、最本原、最具文化象征的传统习俗之一。民间剪纸是依附于民间生存(生活)形态的活态文化传统,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民间剪纸的活态性首先体现在传统的节日文化空间中。春节是中国古老隆重的年节,北方乡村的春节正是从铰剪纸、贴窗花开始的,这个习俗至今仍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许多乡村延续着。大红纸铰出的窗花,象征着年节的喜庆、吉祥,古老的剪纸纹样里遗存着丰富的生命记忆,传继着中国本原的节日文化主题和叙事方式,剪纸至今仍是中国年节的典型象征。中国传统的婚丧习俗,是民间生活中重要的人生礼俗,民间剪纸同样是这些礼俗仪式实现的重要象征手段。在民间婚俗中,结婚的新房成为天地阴阳相合、生命孕育繁衍的空间象征。在陕北围绕着新房的窑洞,从窗花、炕围花到窑顶上的“坐帐花”,以及嫁妆物品上覆盖的剪纸通称为喜花。大红的剪纸和剪纸中约定俗成的纹饰符号,直观鲜明地象征了生命(生殖)相合相生、繁衍兴盛的婚俗主题。民众在风俗中用剪纸表达生命情感的象征,隐寓生与死的人生祈愿,营造仪式特定的文化空间。黄河流域的乡村围绕着农耕信仰习俗,也在使用剪纸的方式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敬,对生存境遇的吉祥祈盼。在陕北、甘肃陇东、山西吕梁一带的乡村,春节时剪“抓髻娃娃”贴于门楣,以求避邪驱疫保平安。陕北民谚:“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五道娃娃一把叉”;春节民俗铰“老牛顶散”剪纸门画,称“老牛顶散,除灾免难”,就是早期农耕信仰文化的活态承传写照。传统的农耕生产依赖于自然,自然气候的阴晴旱涝对靠天吃饭的小农生产至关重要。在西北的一些乡村,淫雨连绵时民间要铰“扫天婆”剪纸悬挂于门外,以求晴免涝;干旱时要铰“碰头娃娃”剪纸贴于院外或水缸上,以祈求天降雨水。陕北、山西的吕梁山区、甘肃陇东正月里还剪“疗疳娃娃”以求驱病免灾。

后记

2006年1月16日,按民间说法,这是一组吉祥的数字。这一天,在郑州召开了首次“《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编纂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河南省和豫西地区洛阳、三门峡两市的文联和民协领导、剪纸艺人代表、民间文化工作者等26人。以这次会议为标志,《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以下简称《豫西剪纸》)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了。正如时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的夏挽群在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那样,《豫西剪纸》卷的编纂、出版工作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仅是编纂、出版一本书,而是先要开展剪纸普查工作。既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豫西剪纸所蕴含的风俗、信仰、伦理道德、审美价值,以及记忆、娱乐等诸多功能,还要通过普查,发现和保护一大批民间剪纸艺人,培育地方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也就指明了这次工作的任务是:全面普查、抢救保护、图书编纂、传承发展。会后,建立了以河南省文联副主席何白鸥为首的工作委员会,以倪宝诚先生为主编的编辑部。序幕刚刚拉开,丙戊年春节临近,这正是开展剪纸田野调查的大好时机。在三门峡以民协主席负更厚同志为首,在洛阳以民协主席杨宏志为首,分别拉起了普查队伍,建立了领导机构。他们赶庙会,走村串乡,开始记录、拍摄剪纸事象,收集剪纸作品。普查工作采取面上与点上相结合的方式,以县(市区)有关部门和机构为主体进行大面上的普查,省辖市的有关机构和组织在县(市区)普查的基础上开展重点普查。各县(市区)的文联、文化局、文化馆则直接组织、领导并实施了普查工作。参与普查的人员很多,三门峡市先后直接参加普查工作(含摄影、摄像)的主要人员有白玉国、卫峰、负更厚、胡丽平、郭学乐、南振民、李俊林、李晓林、尚根荣、廉正义、李竹梅、陶可、王华、权海林、何艳鹏、焦末汝、胡云、杜化绸、张天灵、张叔宝、田苗、张娜、李文增、虎艳丽、张冬平、杨建厚、秦仙绸、张海燕、薛冬红、刘春华、张海霞、张冬霞、张琦、杜玉娟、韩淑梅、张红霞、刘永君、尚丽、任石娃、任育新、王丽平、李淑霞、张爱朋、王庆立、周慧、孙苏红、刘正午、姚成霞、王宏伟、刘幸福等同志。洛阳市先后参加普查的的主要人员有李滔、张秀琴、索彪、张巧会、阎銮英、黄蕾、路远、王怀道、丁友红、康学敏等同志。

书籍目录

总序 正在消失的母亲河序言 纸和剪刀留住的历史和记忆概述大河厚土河洛神韵源头活水理性之美豫西剪纸的民俗内涵“‘棚’壁生辉”喜团圆洞房花烛彩花开花门招展迎吉祥方寸之间春常在走马灯上英雄多剪龙绣凤两相依鞋花精美靠剪样豫西剪纸在民俗中的应用豫西剪纸精品喜花窗花鞋花、兜肚花枕顶花现实题材剪纸灯笼花民俗信仰熏样、弹样豫西剪纸的工具与材料主要工具和材料辅助工具和材料豫西剪纸的工艺流程熏样的工艺流程弹样的工艺流程剪纸的工艺流程刻纸的工艺流程染彩剪纸的工艺流程点彩剪纸的工艺流程豫西剪纸艺人的传承与流脉代表县剪纸村落分布图代表剪纸村落代表剪纸艺人传承谱系图代表县各时期主要剪纸艺人名录代表县各时期主要剪纸艺人小传豫西剪纸的传播与销售豫西剪纸歌谣豫西剪纸传说与故事附录:主要代表作品图录后记附:豫西剪纸影像光盘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讲述了:中国民间剪纸作为具有多民族普遍性文化特征的无形遗产,我们关注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书斋式古史典籍中的寻踪觅迹,不能仅从狭义的艺术观来认识剪纸,我们的目光和身心应投入到生活中去;投入到民间剪纸发生、发展的乡村田野中去;投入到剪纸传承群体之人的现实生存境遇中去。民间剪纸首先是一种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生存(生活)方式,其次才是生活中由人创造出的剪纸艺术。剪纸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是发生在生活中的,是和剪纸创造者的人紧密联在一起,和以人为本的文化信仰行为联在一起,是为生存的艺术。

图书封面


 中国民间剪纸集成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