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空间·公共艺术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雕塑 > 雕塑·空间·公共艺术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7
ISBN:9787806687864
作者:马钦忠
页数:287页

章节摘录

  刚才我们讲的是对生命、生活,包括对艺术创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我们都有一个梦想,那么把这个民俗博物馆建起来是不是你的最大梦想?  朱:我一生有很多小的梦想,最后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个艺术博物馆建立起来。这是我最大的一件装置艺术品,最大的一件公共艺术品,也是最难的一件事,我的各种各样的能量最能够得到表达的一件事。我总觉得一生各种各样、各方面的积累,最适宜在这件事上表达。  马:你把它看作你最大的一件公共艺术、你现在有了几千件收藏品。在你的想象中,你怎么去做这个博物馆?  朱:因为博物馆的运作还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么多年来我搜集了很多这种资料,建立起它,对我最难的一件事就是它需要很大的资金,这事情本身是一个社会的事情,靠我个人的力量做到现在这步好像已经做到最后一步,已经做到顶点了,要靠个人的力量已经无法完成了。那么现在我也通过海外媒体、国内的朋友,求助于社会、求助于政府,来一起完成这个事情。  马:在我们这次的交谈中我对你的思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你可能想把它做成一个以石刻为主的、一个关于整个四川地区的民俗文化的展示场所,也是让众多的公众、文化学工作者来思考和研究,因为它是一个跨文化的、多学科的文化项目,它可以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给中国人的世俗的生活的心灵史,提供了最充实的实物资料。  朱: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谈文化,好像都谈不到建筑,特别是中国古典建筑,整个记载中国古典建筑的书都很少。由于中国的实物建筑留下的也很少,研究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筑。建筑本身是一种复合艺术,首先它是雕塑艺术,但它又是民俗学的、社会学的,还有宗教都应该包容进来,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做这件事情,它是跨文化的一部历史。刚才我说的很多学问都是从书本到书本,实物很少,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实例和实证,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建立四川的民俗博物馆。这个博物馆非常地重要,现在这些东西都很散落,这里一些,那里一些,永远看不到它的总体面貌,我最担心最忧虑的就是失去了总体面貌。所以我希望尽快地建立一个四川民俗艺术博物馆,以石刻为主,还有陶、瓷器、木作等,包括生产器具和生活器具,通过一个综合的艺术馆,来展示古蜀文化生活的样子,我很重视数量和展示方法。  马:它的数量可以证明它流传的广泛性,实际上民俗文化相比于纯艺术最大的特点不是它在人们生活中应用最深的一种东西,而是它往往成了某种人们固定的文化积淀的最充分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人们对世俗的梦想和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

书籍目录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品牌战略  公共艺术对城市品牌战略的意义  公共艺术是当代城市建设的智慧实践  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实施的“三个统一”二、中国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影响中国城市雕塑质量的三个原因  公共艺术建设的四个问题  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要求和公共笥的实现  权力、订单与公共空间  运用公共艺术打造城市色标,建设东方化城市人文典范三、20世纪的雕塑思潮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艺术潮流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雕塑性的建筑空间  雕塑性的建筑与弗兰克·盖里的创作四、20世纪的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空间  从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对比看现代城市雕塑  现代城市的视觉品质对城市雕塑创作的要求五、20世纪西方现代雕塑的潮流和语言特征  现代雕塑的语言建构和文化准备  现代雕塑的蓬勃发展时期和现代雕塑的语言提炼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雕塑状况  对现代雕塑的语言分析六、雕塑的边界和中国雕塑的生态环境  关于雕塑与装置的界标划分的四个方面  中国当代雕塑的生长环境七、拓展中国雕塑的文化语境  隋建国:开拓中国当代雕塑的文化语境  关于展望作品的综合论述  传统文化资源的当代开拓与傅中望的雕塑创作  张永见的工业橡胶与世纪预言  关于于凡雕塑的三个层面  古典艺术遗产与当代学院精神的守护  杨奇瑞的作品与民族的“自我寓言”  文化失序与王中的“生命质询”  让精神穿透物质——关于“漂移的平台”八、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对话录

作者简介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对中国来说,尤其如此。从国际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角度说,必须从单纯的城市建设,走向以经营城市为核心的全面建设城市的时代。它的基本着眼点是以人的健康全面的发展和城市经济活动的市场化的适应能力和应战水准,从战略规划的角度,促进各个方面的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市社会资源、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从这个方面说,经营城市的最高境界就是经营城市的生态人文。首先是生态,其次是人文,通过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在视觉确认性和创新公共空间放大城市价值。这就是我在本书中试图论述的主题。本书一共八个部分。第一至第五部分是探讨公共艺术及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的关系,特别是对塑造城市个性,提炼城市文脉,面对城市空间建筑现状,城市雕塑该如何应对。第六、第七部分是面对国际思潮和雕塑边境的“无限扩展”该如何划分,并以对中国雕塑家个案研究的方式论述中国城市雕塑以及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核心和宗旨,在于以本土文化为价值基础的对中国城市空间的创新。我不认为我们的城市空间的文化塑造可以完全“国际化”,否则“地域色标”就是一句废话!因此,这一部分的论述意在于以此为具体实例,探讨中国特色的并具有国际视觉文化资源的“中国制造”的价值基点。假如说,以上的论述还是侧重于学理和案例的方面,那么最后一部分的三个对话,就是从动态的方面,从艺术家的具体操作过程来讨论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的社会实践。与朱成的讨论涉及到一个本土文化对公共空间的介入问题。朱成的诸多公共艺术作品树立在许多城市的公共空间,且好评如潮就是证明。而与史、仲、郝三位的讨论却更多涉及到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要求和权力及订单的关系,这个对话及他们的一些优秀作品的树立,可以看作为对本书第二部分的注释。与吕品昌的对话是本书中推一直接延伸到雕塑家创作过程的讨论,它对诸多非_专业人士的价值在于:创作木仅仅是“设计”,不仅仅是“服务”,不仅仅是“指标”,它还伴随着具体的生命过程,假如这一个过程不能和我们的城市空间规定相契合,我们就不可能有让一人惊诧的作品。这儿虽然说的是陶艺,但也同样适用其他造型艺术。

图书封面


 雕塑·空间·公共艺术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除了竖“碑”性城雕,其他基本没啥亮点,没心思看,小杂文加图,浪费读者时间
  •     参考资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