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日里的中国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06
ISBN:9787101050547
作者:常建华
页数:276页

章节摘录

书摘元  旦    古人十分重视正月初一的元旦,《汉书》中有“三元”、“三朝”、“四始”之说。三元为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朝之义犹旦,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四始是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总之一年的时日月岁皆从元日开始,古人又称之为“履端”。我们对中国古代岁时节日的论述也从元旦开始吧。    元旦小释    元旦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说:“正月元旦,是谓正日。”宋朝人蒲积中编《岁时杂咏》一书中“元日”部分从三国到宋朝的诗歌,就有正旦、元正、元日、新年、初年、太岁日、岁日、朝元、岁旦、新正等名称.其中以元旦最普遍。明清地方志中的风俗志,一般称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旦及新年的名称一直流行到今天,不过自1911年辛亥革命后元旦及新年是指阳历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相当于现在阴历的春节。    中国古代元旦所在季节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历法岁首的确定有过变化:夏朝是正月初春,殷朝是十二月寒冬,周朝在十一月冬至前后,秦朝则是十月初冬,汉初因袭秦制,汉武帝元封年间改为周制,此后历代相沿。中国古代基本采取考虑太阳和月亮位置的阴阳合历。太阳公转一周365天.月亮圆缺一次为12个阴历月354天,相差11天,需要每隔三年设置一个闰月解决,并以调整季节。古人判断月序和季节的关系,是以傍晚北斗星斗柄的指向定月序,称之为十二月建。从北向东转,把地面分为12个方位,傍晚斗柄所指方位,即该月的月建。12个方位分别以12地支命名,其亥月、子月、丑月、寅月,分别相当于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所以人们又把夏、商、周、秦的岁首分别称之为建寅、建丑、建子、建亥。无论月建何时,“斗柄东回岁又新”(王建《元日陪早朝》,收入蒲积中《岁时杂咏》,以下凡出自该书诗文,只注篇名)则是共同的。    祀神祭祖与拜贺    元旦之始,不同时期有不同规定。《礼记·大传》孔颖达疏称,夏为平旦、殷为鸡鸣、周为夜半。自秦汉以来,则以夜半子时即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一天的开始。这是旧年与新年交接的时刻。不过,从古人生活来看,一般以黎明、鸡叫作为一天的开始。正所谓“鸡报已判春”(司空图《丙午岁旦》)。    元旦来临,古人首先要祀神祭祖拜尊长和家众互拜。《四民月令》为我们记述了这一民俗的过程:正式祀祖前三天,家长及执事都要屏绝旁念,一心一意地用“礼制”约束。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这反映了东汉时代北方大族的正日祭拜情形。关于祀神祭祖的时间,守岁的人家子时一到。便已开始,没有守岁的,大多是五更起来。……    P1-4

内容概要

常建华,1957年生,河北张家口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5年留系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宗族制度与族谱学、风俗史、18世纪的国家与社会。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兼职教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著有《宗族志》(1998)、《社会生活的历史学》(2004)、《明代宗族研究》(2005)等书,合作编著《中国家谱综合目录》(1997)等多种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及杂著多篇。

书籍目录

前言
元旦
元旦小释
祀神祭祖与拜贺
元旦饮食
从初一到初五
人日
人胜
登高
鬼鸟
七宝羹·煎饼
立春
东郊迎春
春牛芒神
打春求吉
春盘
春胜·春幡·宜春帖
上元
灯节之源
灯节之流
祈蚕与紫姑卜
从豆糜到元宵
天穿与填仓
天穿节的由来
天仓·添仓·填仓
晦日·中和·二月二
晦日
中和
二月二与龙抬头
社日与土地神诞
花朝
中春花朝
百花生日
文昌诞
文昌神信仰的形成
文昌神信仰的传播与普及
文昌诞节的地域分布与形态
文昌诞节的特点
上巳
上巳由来:祓禊与求子
流杯聚会与射礼·踏青
戴荠插柳·祀神·农占
寒食与清明
寒食的起源与其演变
从节气到节日的清明
墓祭
春游与娱乐
插柳与簪柳
浴佛
浴佛活动的传人
浴佛节习俗种种
端午
药俗
饰物
竞渡
角黍
夏至与天贶
夏至
天贶
七夕
牵牛织女
乞巧种种
中元
盂兰盆会
中元释义
祭祖活动
中秋
玩月拜月
月饼由来
月亮占候
摸秋送瓜
重阳
重阳来历
登高远眺
茱萸避恶
菊花延寿
重阳花糕
十月朝与下元
“十月朝”的起源
送寒衣
开炉
涤场与祀牛
祀厉礼俗
下元节
冬至
祭天
数九
测日影·添线·飞灰
履长与献鞋袜
绝事与拜贺
祭祖
冬至馄饨及其他
腊日与腊八
腊日源流
腊会与腊赐
腊除
收藏
浴佛与腊八节
祀灶
灶神的来源
祀灶
扫舍·跳灶王·赶乱岁·口数粥
照田蚕
除夕
桃符·春联·门神
照虚耗
驱邪风俗种种
宿岁·馈岁·分岁·守岁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古代社会生活图记,娓娓讲述从皇宫帝苑到市井闾巷的悠悠往事,逼真再现传统中国人生活百态。

作者简介

年复一年,我们生活在周期性的时空转换中,从孩提时代至今,约定俗成地在特定时间进行民俗活动。岁时节日带给我们新鲜、欣喜、娱乐,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得以调整,内心的情感得以表达,节日使生活绚丽多姿。 从元旦的拜年至岁末的守夜,节日有着古老的历史;无论是清明祭祖。还是七夕乞巧,都有动人心魄的民间传说;饺子、年糕、粽子、月饼以及腊八粥,这些年节的象征食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人类了解自己的历史,不能忽略岁时节日。
古代社会生活图记,娓娓讲述从皇宫帝苑到市井闾巷的悠悠往事,逼真再现传统中国人生活百态。
本书在比较系统地占有资料,特别是地方志资料的基础上,注意全面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日本学者的成果,力图更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本书配有较多的图像资料,既便于读者理解正文,同时也使本书更加生动有趣,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们和自己的祖先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活和际遇。但凡我们深思,都会惊讶发现,原来生活琐碎的一切都有着自己的历史,带着从先祖那里流传下来的记忆。故而多情的法国人特意编写了《私人生活史》,而近年来文化学和民俗学的研究也逐渐成为显学,相关的论文越来越多,但这些都囿于象牙塔之中,而市场上针对普通读者的小册子又缺少深入的探讨,停留在琐碎知识的介绍上,少有富含学养又能够裨益大众的著作产生。常建华先生的这本《岁时节庆里的中国》有效弥补了这种缺失,在普及知识的同时,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做了系统全面的介绍,借鉴了各家学者的观点,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这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元旦的拜年至岁末的守夜,仔仔细细讲述了一年之中的传统节日,从富含象征寓意的东西背后表现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民族性。阅读本书,带来的不是枯燥无味的阅读体验,而是愉悦的,仿佛回到童年,和亲人围坐同庆佳节,有一位长辈为你谆谆讲解这祖先留下来的传统,却不含说教的意味。读这本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书中的饮食。传统节日历久弥新,书中很多节日习俗已经随着时间的发展消失,但是那些饮食却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同我们的联系如此亲密,比如当我一边吃着水饺度过冬至日,一边翻着这本《岁时节日里的中国》,里面有段记载冬至馄饨的细节,了解到原来在唐代冬至节就已经流行吃馄饨了,原本冰冷的我唐代的祖先,却因为碗中的吃食成为热气腾腾的人,有些生活的气息,不再是史料中干枯的文字。饮食是俗世生活里的烟火气,平凡却有着自己的魅力。比如说我不再过上巳节,但是我却清楚地记得小时候跟随外婆去野外采摘鼠曲草做成米糕的情景,那种滋味也留在我记忆之中,并且一直怀念,据说这种鼠曲草米饼现在能够在凤凰买到。又比如我们家也不过浴佛节,也不信佛,但是提到吃佛斋,却还有印象,跟从外公外婆去寺庙里,给和尚们香火钱,然后坐下来吃素斋。山上取水艰难,饮食粗鄙,但是信众们却甘之如饴,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很有意思。再比如至今仍旧在做的事情,除夕夜剥鸡蛋,倒不是除夕夜要吃,而是要为第二天新年做准备。这个是吴晋间的《风土记》中就已经出现。《风土记》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这个习俗在梁武帝的时候消失了,因为梁武帝信奉佛教,不过可能是因为我们不属于楚地,所以仍旧保留了这个习俗。想到这些食物乃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乃是我们的祖先尝过的、喜爱的,真觉得和祖先亲近了很多,对传统的信心都提升了不少:说我不是中国人?胡说,我不是仍旧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吃鸡蛋吗?也难怪西方人喜欢研究《圣经》里的食物,甚至写出食谱给大家阅读,这难道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吗?品尝着这些千年前就已存在的美食的滋味,感到与神如此亲近,这便是最好的传教的途径。除此之外,这本书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特色,接下来我们逐一探讨。首先,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上古历法的出现和发展是岁时节日固定和形成的基本条件。我们的祖先根据太阳运动,借助北斗星、大火星,建立了时间系统,确立了春分、秋分两个分点,夏至、冬至两个至点和季节、年节转换。《尚书.尧典》中就已经有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岁时划分,到了战国时代,二十四节气定型,上古历法和节气对于农民耕作和收割有着参考指导作用,这一点从节气的名字上也能得到证实,比如“谷雨”是指4月20日左右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物生长,“小满”意思是这个节气后,夏熟作物麦子类谷粒开始饱满。节日是由节气演变发展过来,很多是在节气前后庆祝,比如说清明、冬至。庆祝的内容也和农耕息息相关。古代小农社会以家庭生产为主要形式,男耕女织,耕种和纺织是农耕生活的主要内容,自然农民也就最重视土地耕作和蚕桑养殖。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万物之始,我们的祖先十分重视迎春活动,他们将对丰收的热烈盼望化为对春天的热情,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迎接春天。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府于立春前一天:“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人们争抢打春打碎的土牛,因为人们认为得到了土牛碎片的人可以得到丰收年成,家里适合养蚕养鸡,驱除害虫。除了立春打春之外,上元节这天还要祈蚕、祭拜紫姑神(厕神),填仓节这天要祭拜仓神,二月二日早起汲水,谓之引龙,求得风调雨顺等等,不一而足。小农社会生产力不高,牛作为重要的劳动力和耕作伙伴受到了农民的重视,人们感谢牛,祭拜牛神,在四川、江西这些地方,牛神被尊奉为牛王、牛祖,在立春这天,人们举行迎春活动,有固定的仪式,《后汉书.礼仪上》就特别记载了郊外迎春布置:“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早先这些只是作为耕夫、耕牛的木偶,在唐宋开始神像化,耕夫成为了木神句芒,土牛成为了可以驱除灾害获得丰收的神牛。南方十月朔这天,农民会做麻糕饼饵来喂牛,感谢牛这一年的劳作。除了牛之外,出于劳动力的需求,生殖生育、多子多福是节日活动要祈祷的重要方面。这方面表现最为典型的是上巳节,求子是上巳节重要活动内容,孙作云在《关于上巳节二三事》中认为,“上巳”的“巳”字即“子”字,“上巳”即“尚子”,上巳的最初意义就是求子,上巳节和商族的高媒祭祀的原始信仰有关,《史记》中也记载商族始祖简逖吞鸟卵生下契。魏晋南北朝的资料记载上巳临水浮卵的习俗,这个习俗后来演变为了浮枣,祈求生子。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医疗条件不高,人们受到疾病的困扰,所以在很多节日之中人们都很强调自身的保健,驱逐疾病。比如说新年这一天要喝椒柏酒、桃汤、屠苏酒、服用敷于散、却鬼丸,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无病无灾。在上巳、端午这样的凶日,人们沐浴洗澡,驱逐晦气,还以药克毒,饮用雄黄酒,佩戴五色绳。中医药融入到我们的祖先生活之中,成为习俗的一种。其次,除了自发庆祝的节日之外,政府和统治阶层也十分重视利用节日控制民心,宣传政策。这和儒家思想后来的主导地位有深刻的联系,儒家注重仪礼和形式,《礼记》中基于阴阳五行之说制订了四时、五帝神、方位之间的关系,重视月令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历代的君王关注农事生产和劝农活动,有政府制定颁布的迎春礼仪,有官员之间参与的鞭牛仪式,还有王朝政权建立的节日,唐德宗制定中和节,在这天政府休假一天,在这天六宫嫔妃要献种给皇上,官员上农书劝农,上春服贺春。清朝时期民间宗教威胁统治秩序,士大夫积极提倡文昌神信仰,以对抗白莲教的威胁,在此背景下,文昌节形成,这一天士人相会,演戏游神庆贺,在士人的带动下,普通民众庆祝文昌也慢慢普及,随着晚清废科举,文昌信仰逐渐衰微,但各地仍旧保留有文昌阁这种建筑。其次,当我们细细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祖先庆祝节日和巫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史前时代的巫师是天文观测者和历史记录者,传说中奉颛顼之命“绝地天通”的南正重和火正黎被视为历法的创始人。阴阳五行学说对巫术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说汉代人认为鸡属于阳物,能够抑制阴性的鬼魅,在我们的祖先庆祝节日的时候也十分重视驱邪,比如说除夕夜要贴春联,苏州地区十二月二十五日烧火盆,在新年燃放爆竹,这些都是用来驱邪避灾,因为这些红色的春联、火、爆竹都是阳气重的东西,可以克制阴气。符录在中国古代巫师来说也非常重要,他们经常画些神秘怪诞的图形来驱邪治病,在睡虎地秦简中就有关于战国时代运用巫术灵符咒语的记载,这种符录到了节日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除夕用桃符驱鬼。武术在节日中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我们的祖先利用祭祀来讨好神灵鬼魅,希望神灵满足自己的美好愿望,比如大年初二迎财神,大年初五送穷神,上元节要祭拜厕神,填仓节祭拜仓神,很多节日都要祭拜祖宗,不同于宗教信仰的是,我们祭拜神灵并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处于功利的追求。再次,由于巫术文化和追求现实的儒家文化影响,我们的祖先一直安安稳稳地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追求自己现世生活的美好,而不是下辈子的福报,他们关心此岸世界,即便是祭祀祖先这样严肃的事情,在我们的祖宗看来也只是节日活动中的一种,祭拜之后他们仍然有很多庆祝自己生活的方式,比如清明这天,除了祭祖之外,人们还有春游踏青、插柳这些娱乐活动,即便祭祖,人们更多也是为了求得祖宗的保佑。最后一点,我们的节日活动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吸收了佛教、道教的因素。比如说浴佛节,佛教从印度传入东土之后,浴佛节也随之传入,起初只是信众庆祝,到了唐代浴佛节成为了全国性的民俗节日,浴佛节吃素斋求得佛祖保佑是民众参与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具有明显宗教意味的节日是中元节,这是一个集道教、佛教、民间信仰元素于一体的节日,佛教将这天名为盂兰盆节,举行盂兰盆会、放河灯的活动,将祖先崇拜和孝道结合在一起,从而这个活动深入民间。而道教将这天定为地官生日,在这天举行斋醮活动,吃斋诵经。在民间,七夕和中元节相近,民众祭祖,向祖先报告秋收情况,给祖先送寒衣。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我们可以了解祖先的生活情况、审美观念和心理。我们的祖先追求富足稳定的生活,无病无灾。他们喜欢对称圆满的事物,即便是节日也是如此。他们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快乐,又懂得感恩知足,对待耕牛如同朋友,对待祖先如同他们仍旧存在,不忘给他们送寒衣,祭祀。我们走近他们鲜活的生命之中,感受他们小小的狡诈,给灶王爷黏上麦芽糖,贿赂他让他说说好话,感受他们自然的人欲,求子生殖,他们和我们如此不同,贴近自然,食用自己的谷物,耕作自己的土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他们也一定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人现在已经丢弃了很多传统的习俗,也许在不久之后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现代的城市化使我们远离了土地,不必依靠耕作就可以吃上泰国香米,不必逢年过节就可以穿上时装,一个人可以依靠智力和机器完成五个人的工作,劳动力不再那么重要,越来越多家庭追求丁克,农业社会的节日已经不能够再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强大的西方文化也在冲击着我们本已经薄弱的根,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必须要再次重新审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从古老的节日中找寻出新的契合时代的意义,依靠政府的力量,使传统节日重新焕发魅力。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我当时为什么读这本书呢,好像是在清明还是哪个节气里,突然对中国的古典节日等感了兴趣,想知道到底这些今天只是个时间的日子在古代是多么的重要,到底有怎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