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女神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侦探/悬疑/推理 > 复仇女神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020064847
作者:(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页数:289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序幕  每天下午,简·马普尔小姐习惯翻看一下她的第二份报纸。早晨她能在家里收到两份报纸,如果第一份能及时送到,她就在吃早茶的时候看。但送报的孩子可没有什么时间观念,而且经常不是来一个新手,就是临时找来一个人代送。这些报童又对送报路线各有各的想法,这样做也许是为了从单调中求些变化吧。但是对于那些经常很早就看报的人,那些想在乘坐公共汽车、火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去上班之前就能抢先知道一些更富于刺激性新闻的人,报纸如果来晚了,他们会很烦恼;但是那些宁静地住在圣玛丽米德的中老年妇女却总喜欢把她们的报纸放在早餐桌上看。  今天,马普尔小姐全神贯注地读着日报的头版和其他几则消息。这份报纸曾被她玩笑地称为“大杂烩日报”。这个带点儿讽刺意味的称号暗示了这么一个事实:她的这份《新闻日报》因为换过一次社长,有些事使她和她的一些朋友都看不惯。比方说,添了些有关男人衣着、女人服饰、女性柔情、儿童比赛等方面的文章,还有妇女来的诉苦信。他们为了把这些东西排上去,竟不惜挤掉了除头版以外的任何真实新闻。  下午,她用过午餐,并在一把为了她的背部风湿而特别购置的直背扶手椅上睡了二十分钟的午觉。她翻开《泰晤士报》。这份报纸是供她更安闲的时候细读的。但《泰晤士报》也今非昔比了。恼人的是,你几乎再也找不到报上有什么可看的东西。过去你只消从头版看下去,就能很容易地越过那些不想看的,找到会使你感兴趣的文章的标题。可是这样经过时间考验的编排方式,现在却受到了异乎寻常的干扰。有两版突然让给了在卡普里的旅行见闻,还附有插图;体育新闻出现在比以前显眼得多的地方;登载的宫廷新闻和讣告比固定专栏还要详细。有一段时期,在《泰晤士报》上占了显眼地位的有关出生、结婚和死亡等琐碎消息曾特别吸引马普尔小姐的注意;可是近来,马普尔小姐注意到这类消息几乎一直出现在报纸反面。  马普尔小姐首先注意到的是头版重要新闻。但她也不多看,因为和她早上看过的差不多,只不过笔调略雅一点。她把眼光落在目录上:杂文、评论、科学、体育;接着她按照惯例把报纸翻了个面,很快地浏览了出生、结婚和死亡等栏目;之后,她打算再翻到通讯版,在这一版里她几乎总能找到一些有趣的新闻。再要翻到的就是宫廷公报版了,在这一版上还能找到当天的拍卖行的消息。而且,总会有一则简短的科学论文登在那里,但她并不想去看那个,那对她几乎毫无意义。  按照往常的习惯翻阅过那些有关出生、结婚和死亡等消息之后,马普尔小姐又习惯地自言自语:“真可悲,但是人们现在只对死讯感兴趣!”  有人生了孩子,但是生了孩子的人的名字却不见得会被马普尔小姐知道。如果有一栏谈到新生儿,并附带说明是谁的孙儿,那她多少会有点机会愉快地认出那人是谁。她可能这样想过:“真的,玛丽·普伦加斯特有了第三个孙女了!”当然,这可能想远了一点。  婚事一栏,她只稍微看了一看,因为她的老朋友的儿女们大都在几年前就结婚了。她比较认真地注意死亡这一栏,她看了个够,生怕漏掉了一个名字。阿洛韦,古帕斯特罗,阿登,巴顿,贝德肖,伯哥威瑟(啊呀,这是一个德国姓名,他过去似乎是在里兹待过)。卡帕唐,卡品特,克莱格。克莱格?就是她现在所认识的那些克莱格中的一位吗?不,看来好像不是。珍妮特·克莱格,约克郡人。麦克唐纳,麦肯齐,尼科尔森。尼科尔森?不,当然也不是她所认识的那个尼科尔森。奥格,奥默罗德——她想,那一定是她的什么姨或什么姑。嗯,也许是。琳达·奥默罗达,不,她不认识她。夸特里尔?天哪,那一定是伊丽莎白·夸特里尔,八十五岁。哎呀,真的!她记起来了,原本以为伊丽莎白·夸特里尔几年前就死了。她一直是那么虚弱,谁能料到她活这么长!几根老骨头居然撑了这么久。雷斯,拉德利,拉菲尔。拉菲尔?她回忆起了什么,这名字好熟悉。拉菲尔,贝尔福德公园、梅德斯通,贝尔福德公园、梅德斯通。不,她想不起来那个地址了。花圈敬辞:贾森·拉菲尔。啊,对了,这是个少见的姓,她觉得她在什么地方听见过的。罗斯一帕金斯,现在那会是……不,不会的。赖兰?埃米莉·赖兰,不,不,她从来就不认识一个“被她的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爱着的”埃米莉·赖兰。唉,这是很愉快呢还是很悲伤呢?这就随你怎么看了。  马普尔小姐放下报纸,懒懒地望了一下纵横字谜,心里却奇怪她怎么对拉菲尔这个名字那么熟悉。  “我一定会想得起来的。”马普尔小姐说。长期的经验告诉她人老了该怎么回忆。“我相信我一定会想得起来的。”  她朝着窗外的花园瞥一眼,赶紧收回目光,并试图把花园的印象从她心里排除。花园是她快乐的源泉,也是她多年来辛苦工作过的地方。可是现在,由于医生的大惊小怪,她在花园的工作却被禁止了。她曾经想反抗这个禁令,但是最终她想最好还是照医生的话做。她把椅子安放到一个不那么容易看到窗外的地方,除非她决意想看点什么非看不可的东西。她一边叹息,一边取出装编织物的手提包,从里面拿出一件快织完的儿童羊毛外套。外套的前面和后面都织好了,现在她得织袖子。织袖子总是很无聊。袖子有两只,而且得一模一样。是的,确实很无聊,不过粉红色的毛线倒是很漂亮。粉红色毛线。现在等一下,它适合什么地方?啊,对了,它适合我刚刚读到的报纸上面的名字。粉红色毛衣,蓝色的海洋,加勒比海,沙滩,阳光,她自己的编织物和……怎么,当然,拉菲尔先生。那次到加勒比海的旅行,圣‘霍诺拉岛,侄子雷蒙德对她的款待。她记得她的侄媳,雷蒙德的妻子琼说过:“别把你自己搅进任何谋杀案里头去,简姑,那对你没有好处。”  嗯,她也从没有想过把自己搅进去,但是,谋杀事件却恰恰发生了,事情就是如此。仅仅是因为有一位嵌了一只假眼的中年陆军少校一定要讲几个又冗长又使人腻烦的故事给她听。可怜的少校,他叫什么名字?现在她已经忘记了。拉菲尔先生和他的秘书,叫做什么太太一沃尔特斯太太,对了,埃丝特·沃尔特斯;还有他的按摩护士杰克逊。都记起来了,嗯,是的,可怜的拉菲尔先生,他就这样死了。他也知道不久将要死去,他还跟她讲过。看来他活得比医生预料的要长。他是一个个性强而又执拗的人,而且很富有。  马普尔小姐一面想,一面打毛线,但不免心不在焉。她在想着刚死了不久的拉菲尔先生以及有关他的一切,他也确实是一个不容易使人忘记的人。她能够把他的容貌很清晰地想象出来;是的,他个性鲜明,性格执拗,脾气暴躁,有时粗暴得惊人。不过没有人埋怨他的粗暴,她也记得这一点。人们不嫌他粗暴是因为他有钱。是的,他曾经非常富有,他有随身秘书、随身听差、一个很够格的按摩护理。有过那么一个时期,没有人照料他,他就起不了床。  马普尔小姐想,那个随身护理的性格也颇有些令人难解之处。拉菲尔先生有时对他非常粗暴,他似乎从不介意,当然,原因仍然是拉菲尔先生有钱。  “他这样的薪水,除了我,别人连一半都不会给。”拉菲尔先生说,“他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他对工作很尽职。”  马普尔小姐记不清一直侍候拉菲尔先生的是杰克逊,还是约翰逊?他侍候拉菲尔先生起码有一年吧?一年零三四个月,她想大概没有那么久。拉菲尔先生喜新厌旧,他要是厌恶了谁,就会厌恶他的一举一动、他的相貌、他的声音……  马普尔小姐懂得这点,有时她也会这样。看看她自己的那个女伴,那个和蔼、殷勤、讲起话来轻柔得使人发疯的女人。  马普尔小姐说:“啊,变得好多了,自从……”啊,天啊,现在她已经把她的名字忘记了。毕晓普小姐?不,不是毕晓普小姐,当然不是。她怎么会想到毕晓普这个名字呢?啊,天啊,真是太困难了。  她的思路又回到拉菲尔先生身上,又想到……不,那不是约翰逊,他叫杰克逊,阿瑟·杰克逊。  “噢,天啊,”马普尔小姐又说,“我总是把所有的名字都弄错。当然,我刚才想到的是奈特小姐,不是毕晓普小姐。我怎么会把她的名字错认为毕晓普小姐呢?答案找到了,我想到象棋上面去了,一个马,一个相。”  “我推测,下次我再想她的时候也许会称她为卡斯尔小姐或者鲁克小姐的,虽然事实上她不是属于敲诈别人的那类人,的确不是。那么拉菲尔先生的那位漂亮的秘书叫什么名字呢?啊,对了,她叫埃丝特·沃尔特斯,准没错。我想知道埃丝特·沃尔特斯的一点近况,她继承过一笔钱吧?也许是现在才继承的。”  她记得拉菲尔先生告诉过她一些情况,或者她曾经……啊,天啊,你越是想把事情回忆得准确就越是糊涂。埃丝特·沃尔特斯,加勒比海的事务使她伤透了脑筋,但是她会克服它的。她是一个寡妇,可不是?马普尔小姐希望埃丝特·沃尔特斯再跟一位温柔、善良、可靠的男人结婚。那似乎有些不可能,她想,埃丝特·沃尔特斯天性喜欢跟坏男人结婚。  马普尔小姐又回想到拉菲尔先生。“谢绝花圈”,讣告上这样写。她自己原也不曾想过要送花圈给拉菲尔先生。如果他愿意的话,他能够把英国所有的花房都买下来。再说,他们不够那样的交情,他们不是什么朋友,也不曾亲密过。他们曾经是……该用一个什么词呢?同盟,对了,他们曾经有一小段时间在一起,令人兴奋的一段时间,他也不愧是一个好同盟。她知道这点,在加勒比海时,当她穿过漆黑、炎热的夜晚到他那里去的时候,她就知道这点。对了,她记起来了,她一直戴着那条粉红色羊毛围巾。那时她年轻,他们是怎么叫这类东西来着?一迷幻披巾。她常把那条粉红色的羊毛围巾围在头上,他一直瞅着她笑.后来她开了口——她在回忆中微笑了——她用了一个词使他大笑起来,但是他最后终于不笑了。不,他按照她的要求做了,所以……“啊!”马普尔小姐叹息着。她得承认,那一切都是令人兴奋的。她从来没有把这事告诉过她的侄儿或者亲爱的琼,因为毕竟是他们嘱咐过她不要说的,不是吗?马普尔小姐点了点头,接着喃喃自语:“可怜的拉菲尔先生,我希望他没有……受罪。”  大概没有,大概他被以重金请来的医生用镇静药镇住了,一直到最后都很安静。他在加勒比海的那几个星期可够受的了,他几乎一直在痛苦中。真是一个勇敢的人。  ……

前言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随着克里斯蒂笔下创造出的文学史上最杰出、最受欢迎的侦探形象波洛,和以女性直觉、人性关怀见长的马普尔小姐的面世,如今克里斯蒂这个名字的象征意义几近等同于“侦探推理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洛,他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斯泰尔斯庄园奇案》经过数次退稿后,最终于1920年由博得利·黑德出版公司出版。  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平均每年创作一部小说。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这是她第一部由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的小说,开创了作为作家的她与出版商的合作关系,并一直持续了50年,共出版70余部著作。《罗杰疑案》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一部被改编成剧本的小说,以Alibi的剧名在伦敦西区成功上演。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获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此后,又有她的许多著作出版。其中包括畅销小说《沉睡的谋杀案》(又译《神秘的别墅》、《死灰复燃》)。之后,她的自传和短篇故事集《马普尔小姐探案》、《神秘的第三者》、《灯光依旧》相继出版。1998年,她的剧本《黑咖啡》被查尔斯·奥斯本改编为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推理小说,上世纪末在国内曾陆续有过部分出版,但并不完整且目前市面上已难寻踪迹。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将于近期陆续推出最新版本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以下两个特点使其显著区别于以往旧译本,其一:收录相对完整,包括经全球评选公认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小说代表作品;其二:根据时代的发展,对原有译文全部重新整理,使之更加贴近于读者的阅读习惯。愿我们的这些努力,能使这套“阿加莎·克里斯蒂侦探推理系列”成为喜爱她的读者们所追寻的珍藏版本。

媒体关注与评论

  “嗅出犯罪的气味仍然是她特有的天赋。”  ——摘自《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内容概要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她一生创作了80部侦探小说和短篇故事集,19部剧本,以及6部以玛丽·维斯特麦考特的笔名出版的小说。著作数量之丰仅次于莎士比亚。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最著名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1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得英国女王册封的女爵士封号。1975年,英格丽·褒曼凭借根据阿加莎同名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改编的影片获得了第三座奥斯卡奖杯。阿加莎数以亿计的仰慕者中不乏显赫的人物,其中包括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法国总统戴高乐。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永别了热爱她的人们。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序幕
第二章 暗号——复仇女神
第三章 马普尔小姐采取行动
第四章 埃丝特·沃尔特斯
第五章 来自远方的指示
第六章 爱情
第七章 一项邀请
第八章 三姊妹
第九章 扁蓄
第十章 “啊!美好的昔日时光!”
第十一章 灾祸
第十二章 一次密谈
第十三章 红黑格子花
第十四章 布罗德里伯先生的惊奇
第十五章 维里蒂
第十六章 验尸
第十七章 马普尔小姐的走访
第十八章 布拉巴宗副主教
第十九章 频频道别
第二十章 马普尔小姐有了主意
第二十一章 时钟敲了三下
第二十二章 马普尔小姐叙述始末
第二十三章 尾声

编辑推荐

  《复仇女神中》中马普尔小姐依旧住在宁静的圣玛丽米德村,只是她比以前更加苍老了。一天清晨,象往常一样,马普尔小姐浏览当天的报纸。一则“拉菲尔先生去世”报告勾起了她的回忆:几年前,她曾了拉菲尔先生一起在西印度群岛的加勒比海相遇,两人还合作侦破了一起谋杀案。当时,马普尔小姐曾向拉菲尔先生称自己是“复仇女神”。看到这则消息几天之后,马普尔小姐收到了来自拉菲尔先生的律师布罗德理伯的一封信,信中称拉菲尔先生在遗嘱中留给马普尔小姐一些财产,希望马普尔小姐能去一趟。于是马普尔小姐按时赴约,不过令她吃惊的不仅仅是拉菲尔先生留给她的两万英镑,更是他的一封信。在信中,拉菲尔先生希望马普尔小姐能够去完成一项任务,“让公正得以继续”。但他并没有给她任何明确的指示。应该从何处着手?到底是要解决什么事情?

作者简介

读着刚刚去世不久的拉菲尔先生的来信,简·马普尔感到难以置信。拉菲尔先生是她在一次旅行中认识的一个人,两人有过短暂的相处。他指示她在他死后去调查一起罪案。问题是,他没有告诉她谁牵涉其中,也没有告诉她案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这让人觉得非常奇怪。
不久,她遇到了一起新的罪案——谋杀。看起来有人坚定地认为过去的罪恶仍然埋藏在……

图书封面


 复仇女神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啊,我爱死这个可爱的老小姐了。这老太太多大了?每个认识她的人都说她已经老得像化石一样了,嘿嘿。至今为止,我大爱的侦探终于可以确定了,就是我们亲爱的简·马普尔!嗯,唠叨,琐碎,八卦,狡猾,自信,敏锐,冷静,聪慧,任性,怀疑主义,当然,正如她自己说的,也有那么一点无情——在正义的面前。她,怎么说呢,是个普通但又不一般的老太太,她是个天生的人性学家。在别人称赞她的时候,马普尔小姐总是很羞涩地说:“嗯,其实我没你说的那么了不起啦,我只是碰巧对人性有一点了解罢了。人们总是让我想起我认识的某些人。”在老小姐的眼里,人性是相同的,如果你有这样的性格,那么好吧,必然你会沿着那个性格注定的路走向你的命运,也许你的结果没前人那么糟,那也只是因为你比较幸运而已。与其说马普尔小姐是个有侦探天分的人,不如说她是一部人性百科全书,她几乎不怎么离开她生活了一辈子的乡村圣玛丽米德,但一个乡村里所包含的人性就足够了,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相似的人,也就是说,人性是通用的。“亲爱的,你使我想起了我以前认识的某个人。”老小姐总是这么说。“哦,是吗?”你一定会满心欢喜和好奇地追问,“那个人怎么了?”“也没什么,”她还是淡淡地回答,“不过他\她死了。”马普尔小姐,你可真残酷啊,你就喜欢在人们心里留下疙瘩,是讽刺,也是警告,而我就喜欢这样的你。我们通常总是说,侦探小说里最不可能犯罪的那个人就是凶手,“动机太明显了,所以不是他,对吧!”探长们征求马普尔小姐意见的时候总是这样说。可马普尔小姐却认为,最明显的就是最可能的,正是因为最明显,所以才最有可能做到,人性如此,她深信这一点,但问题是,最明显的,最简单的线索,我们通常看到了就和没看到一样,这才要命。人性嘛,她老是挂在嘴边上的东西,人性太明显了,所以才深不可测,我跟着这个路子走,一连找对了好几个凶手,没错,太明显了,这么显而易见的动机和犯罪手法,为什么人们却总是忽视掉呢?有人说,看阿加莎的小说,没一次斗智能赢过阿婆的,那我建议去看几本马普尔小姐系列,情感是我们最熟悉的东西,顺着这个藤,就能摸到那个瓜,因为如果你是他\她,你也会那么做。不过别担心因为猜对了凶手会使阿婆的书的魅力大打折扣,马普尔小姐系列的探案魅力就在于,即使你找出了凶手,你依然会为那人性的深刻描写拍案叫绝,这也是我喜欢她的主要原因。好吧,马普尔小姐,我不得不承认,你就和你对自己的评价一样,是“复仇女神”,我们找不出任何一个比这个平淡或是激烈的词来形容你了。
  •     这真是一部精心策划的推理小说,是阿婆借马普尔神奇的探案经历对个人智慧的一次挑战。在绝无可能的情况下,由于一个已经死亡的人的安排,甚至没有给予任何线索,也不能给予一丝线索,一个爱打听的对罪恶有着敏锐嗅觉的老女人侦破出了一桩隐匿十年的谋杀案。知情的女校长似乎是一线曙光,然而也被凶手谋杀,这次给马普尔的提示就是一个人名和一件凶手的用于伪装的外衣,仅凭这两点,马普尔就推断出了凶手以及谋杀的动机和手段。如花般年轻的生命被罪恶终结,它毁掉的不仅是一个生命,法院的误判也让另一个年轻人受到牵连,这一切罪恶的源泉来自于邪恶的畸形的“爱情”。
  •     时钟敲了一下,两下,三下,这几个时刻都发生了什么呢。篇幅有点罗嗦,一大堆的不重要的情节,是很重要的部分。马普尔很机智,不露声色。故意误导这群人,障眼法。推理小说大部分是这样,让你看着急。也有个别故事从开始或一半的部分,就已经基本上知道真相了,但还有很多事情一团乱麻需要解决,后面会写得更精彩。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马普尔和真的凶手靠得那么近,竟然一直都还活着,没被干掉,原来是这一群人中有两个不清楚底细的密探在暗中保护她。她自己的这一趟旅程也扑朔迷离,莫名其妙的,也不清楚每个人的身份是什么。谁是拉斐尔安排的密探呢?这也需要她自己发现。故事很简单。里面最有意思的部分,是英式淑女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参加一趟貌似没有任何内容的旅行,目的是参观一座有相当久历史的“老园子”。他们喜欢专注在园林或者建筑物,以这些愉快的主题作为旅行的意义。马普尔小姐,一个典型的英式淑女。和大侦探波洛不一样。他是比利时人,从不吃动物肝脏,说自己有“恐肝症”,很搞笑是么。我在看5月份的『时尚旅游』,‘美食工作者’专栏文章是『英式淑女吃喝手册』,第一条原则,保持一种淳朴的、天然的、英国农家式的食材培育和交流方式。2012.6.24 读过。真的、假的杀人狂,两个暗中保护马普尔的密探。------------------------------------2010.09.24 在读。我好像收藏有另一版本。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很好看!经典!!
  •     0806于首图。那个时候似乎想重新刷一轮纸质版,当然后来就去刷电子版了。马普尔小姐一直不是我爱的阿婆系列。
  •     马普尔系列真是没法看,又臭又长,催眠神器
  •     絮絮叨叨的推理风格,在过于繁杂众多的出场人物和啰嗦冗长的对白中摸寻线索,还好篇幅不长,否则大量的人名基本到后来就搞不清楚了,不过这一部中设定的故事模式还是较为吸引人,一个死去的人设计了一个涉及人数众多的解谜之旅,有侦探有凶手有嫌疑者有知情者还有保护人,看到后面真凶已经呼之欲出了,总的说来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
  •     不咋好看
  •     通过这两本爱上马普尔,三四年前的事了
  •     不是特别喜欢的作品
  •     how sad
  •     读到三分之二时已经猜出谁是凶手了。相对波洛系列来说,并不太喜欢马普尔系列,故事也比较平淡,不如波洛那样精彩。书中有个bug,旅游团花名册上的人数跟正文里提到的数字不一致,阿婆数学不好啊?!
  •     猜到了凶手就是三姐妹中的一个,因为爱
  •     我刚买就搞活动,太不厚道了
  •     三星半。“啊可怕的爱情。”
  •     前面三分之二都特别的好,然而谜题解开之后,总觉得……不能接受……
  •     复杂冗长
  •     动机、手法都相当常见了,前半部剧情进展也太慢了。还有没想到复仇女神居然是指。。。真是醉了。
  •     这本书是《加勒比海之谜》的续集或者说是番外更为恰当,和马普尔小姐有过短暂交集的拉菲尔先生去世后,马普尔小姐受他临终前所托,调查一桩沉睡的谋杀案。和《加勒比海之谜》一样,当文中的线索出现后不久,我联系上下文,很快便猜中了凶手。虽然这本书在阿婆众多作品中只能算是中等难度但仍不失为精心之作,作者的笔墨更多着重于感情伦理方面的描写,作为本格推理开宗立派的宗师,这在阿婆的作品中比较少见,值得一读。
  •     乏味至极的一篇,弃于中段。
  •     还是喜欢BBC的改编。
  •     相当古典的内核,引出这个案子的布局却很好。爱,一个可怕的字眼。无面尸诡计啊。三星半。阿婆想表达的不过是爱罢了。
  •     复仇女神
  •     平均线稍微往下的作品
  •     电视剧版要合理得多。但书这一版却是实实在在“角色型推理小说”的精华。人物刻画得很有实感,一字一句都是悲天悯人的长叹。
  •     “让正义象流水般源源不绝,公理象青山般绵绵常存。”
  •     好哀伤,阿婆的书都可以猜到结局了~
  •     前情挺拖沓的,总以为阿婆写的书处处充满伏笔。虽然陈年套路,读起来也有一些伤感。阿婆最厉害的还是刻画人物吧,总觉得马普尔老太太睿智而又亲切。
  •     名侦探的守则:脸烂了的一定不是本尊。
  •     阿婆唯一一本因为无聊重复琐碎而让我印象深刻的小说=。=
  •     2016.03.24
  •     各种强行展开 推理的信服度不高 个人感觉情节也不流畅 马普尔系列的缺点较为集中的一本。
  •     外国小说翻译总是便便妞妞的,很多很绕口的句子。阿加莎的小说一向很有条理,剧情不错,现在很多侦探小说都有她的类似的情节。
  •     读的电子书应该不是这一版,先标上吧。不能更爱作者了,马普尔小姐是小概率降生的秩序的观察者和公正的维护者
  •     推理小说的初级入门读物
  •     让破案不给线索这个很新鲜,但是有点啰嗦
  •     2016/09/12 - 2016/09/22 目击者是色盲的线索就废掉了
  •     读过的第一本马普尔,那时还没对马普尔系列拖沓的行文厌倦
  •     首先这本小说的推理部分是非常弱的,全文是根据女校长、三姐妹、教授、牧师给出的线索组合在一起直接给出了真相。 但复仇女神依旧是一本好看的小说,它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都非常细腻。尤其是对于我这样已经步入工作行列的读者,抽空读读阿婆,会更加珍惜这种不多的机会。结尾写到那片种植园地,呼应了主题变态的爱。而马普尔小姐,就像文中说的,是个无情又温情的老太太。
  •     因为在图书馆的货架上没有找到她的《无人生还》和《东方快车谋杀案》所以借了这一本。马普尔这位老小姐的形象塑造得极为有趣,案情的切入点很独特(也可能是我看得推理小说太少了)。不过情节不算太连贯不算太吸引人,纯粹为了写一篇读后感而读。
  •     这是很特别的一本小说,作为推理也许不会给满分,但作为一个故事绝对精彩。也许还夹杂着一点感情因素,为拉菲尔和马普尔加满5星。
  •     第4本
  •     就记得我买过并看过来的
  •     一到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果然就是老太太细细碎碎的叙述方式。凶手居然被我猜得差不离…这种感觉不太好…围着粉红色围巾的老太太在被问是谁的时候回答“复仇女神”,这画面实在是哈哈哈哈哈哈~
  •     真的看不下去。 是我不适合阿加莎嘛
  •     侦探小说阅读计划可以暂缓了~~
  •     翻译太糟
  •     好长好长好长…
  •     仇恨不像爱情那样强烈有力。
  •     Kindle乱下。
  •     可以看作加勒比海之谜的续集,最后以氛围来找凶手怪怪的。
  •     暗示的很明显啊。情节略不合理,最大的bug就是为什么拉菲尔先生要在他去世之后做这事儿?
  •     排隊時候讀都浪費時間。
  •     这凶手好扯啊,莫名其妙的杀人原因。所以说人一定要独立,不要想着靠谁。说不定哪天就被谋杀了。。。
  •     被华文的翻译逼去人文版,被人文版的翻译逼去原文,真是够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