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020060818
作者:(俄罗斯)索尔仁尼琴
页数:301页

内容概要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前苏联俄罗斯作家。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托夫大学的物理数学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因酷爱文学,他还在莫斯科文史哲学院函授班攻习文学。
苏德战争爆发后,索尔仁尼琴应征入伍,曾任大尉炮兵连长,两次立功受奖。1945年2月,作者在东普鲁士的前线被捕,因为他同一个老朋友通信中批评了斯大林,内务人民委员部以“进行反苏宣传和阴谋建立反苏组织”的罪名判处他8年劳改。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56年解除流放,次年恢复名誉,后定居梁赞市,任中学数学教员。
1962年11月,经赫鲁晓夫亲自批准,索尔仁尼琴的处女作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在《新世界》上刊出。这部苏联文学中第一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作品,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1963年,作者加入苏联作协。这以后,他又写了好些作品,但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除了《马特辽娜的家》等四个短篇外,其余均未能在苏联境内发表。1965年3月,《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受到公开批判。
1967年5月,第四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前夕,索尔仁尼琴给大会写了一封公开信,要求“取消对文艺创作的一切公开和秘密的检查制度”,遭到当局指责。1968年,长篇小说《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欧发表。1969年11月,作家被苏联作协开除会籍。
1970年,“因为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索尔仁尼琴获诺贝尔文学奖。但迫于形势,索尔仁尼琴没有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奖。1971年,德、法两国同时出版他的长篇小说《1914年8月》。1973年12月,巴黎出版了他的《古拉格群岛》第一卷,披露了从1918年到1956年间苏联监狱与劳改营的内幕。1974年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宣布剥夺其苏联国籍,把他驱逐出境。同年10月,美国参议院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随后他移居美国。
1989年,苏联作协书记处接受《新世界》杂志社和苏联作家出版社的倡议,撤消作协书记处于1969年11月5日批准的把索尔仁尼琴开除出苏联作协的“不公正的、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相抵触的决定”,同时委托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的作家们向最高苏维埃提出撤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1974年2月12日的命令。根据苏联作协的决定,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开始在苏联国内陆续出版。

书籍目录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玛特辽娜的家
科切托夫卡车站上的一件事
为了事业的利益
一只右手
古战场守护人
真遗憾!
复活节十字架游行
随感拾零

作者简介

本书系索尔仁尼琴的中篇小说卷,共收录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玛特辽娜的家》《科切托夫卡车站上的一件事》《为了事业的利益》《一只右手》等9部作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索氏的成名作,发表于1962年,曾经在得到赫鲁晓夫首肯后得以发表。小说叙述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个小人物在前苏联劳改营中的生活,成为“大墙文学”的开山之作,1965年曾受到过大规模的批判。索氏的中篇小说文笔精当,描写细致,构思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图书封面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伊凡·杰尼索维奇这篇在书中有110多页,就一天,所以应该一口气读完。大部分人的日子无非如此,只是不用为清粥面包皮忧愁。我们活在社会的、自己的暴政之下。不过又象伊凡·杰尼索维奇一样,只能这样子活着。传说这有可能是生命的真谛。不用说,我们不可能满足于此。比伊凡·杰尼索维奇处境好的是,我们可以读《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     2009-02-11 23:40:31   来自: 伽蘭   我不像看到的几位推荐者一样   我是间断过不知多少次才读完这本书的   不过恰巧是今天读完的   我并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的习惯   往往都是贪恋的太多,所以往往是几本书一起像蜗牛一样往前爬的进度      我是通过星座认识索尔仁尼琴的   他和我同一天生日   看过他在领奖台上的讲话,那话是那么契合我的心意   我就决定喜欢他了!甚至暗暗发誓要以他为榜样!      说实话,看时的感觉就是时代的跨沟很大!   并且同类的信息、电影也接触过,所以总感觉描写的还不够惨烈!但有些书和事情却是这样的---看时甚至经历时没有多大感觉,倒是事情过了,往回看看、想想却脊背上爬上一趟冷汗!   这书就是这样的感觉!      历史不应该只由掌权者书写   那是经过人为歪曲的史实   记得前几年我们指责日本的教科书事件   其实多了解、接触一些信息   我们就会明白,这样教育其子民的何尝只有这么一个政府?   问题能暴露出来,就是很大的宽慰了   还有那些被深埋谷底、海底甚至心底的史实事件才真的可笑、可怜、荒唐      曾经犯过怎样的错   不去反省、不去剥露   就等于没发生么?   这是怎样的恬不知耻才会干出的行为?   可是,可惜的是这样的掩埋不止一件、不止一个政府在做      中国有句古话--读史使人明智!   学知识并不是为了搞颠覆   而是为了避免后人愚蠢的犯下前人血的错误!   当别人都在反省和改变   我们的自赎之路在何方?
  •     古拉格劳改营无疑是索尔仁尼琴最为人熟悉的文学主题,《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也理所当然成了小说集最负盛名的篇目。除了名篇以外,这部集子的每篇作品都值得一读,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索氏在驾驭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上的功力,短短数页的故事折射了苏联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的冲击力远远要超出伊凡•杰尼索维奇的那“一天”。《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小说篇幅不过百余页,通篇读来却不算轻松,原因不是主题过度沉重,而是文字过于枯燥。对劳改营近乎白描的笔法,令我不得不期待在这被记录的“一天”中会有突破闷局的情节。但作者辜负了大多数不耐烦的读者,除了队长的身世和营房里的俏皮话,这“一天”就在“旧月亮弄碎成了星星”中结束了。当我自作聪明地揣度结尾一定是对舒霍夫计算着距离刑满释放的日子时,小说的结尾却是主人公要把这“幸福的一天”复制到余下日子的憧憬。在读者看来极其漫长的一天,却变成了舒霍夫最幸福的一天。劳改营的真实感来源于近乎不加润色的枯燥文字,劳改营的绝望感来源于小说对阅读乐趣的破坏。相比于置身其中,纸上阅读的“度日如年”简直就是无病呻吟。《玛特辽娜的家》当第一人称的“我”抛出了开篇的那个疑团,我就马上意识到这个故事不会有好结局。这个故事的情节和主人公一样简单,勤劳质朴的寡妇玛特辽娜在农村过着清贫的日子,这样的人物在社会主义时期的小说中或许有很多,但主人公的命运却不符合主流标准。或许,只有在她的遗产被“合理分配”这一点上,才使主人公符合无产者的特点。小说最精彩的是身边人为玛特辽娜哭丧的仪式性描写,但那种“各怀鬼胎”的动机本来是不应该出现在集体主义农场里。对玛特辽娜的评价最后落到了第一人称“我”的身上,以至于这位超然存在的过客运用了一切的话语权,突破了索氏小说中应有的克制情感,在篇末浓墨重彩地掷下一句:我们大家生活在她旁边,可是不理解她就是那种谚语里常说的正派人,没有他们,村子就不复存在。城市就不复存在。我们整个地球就不复存在。但讽刺的是,如果没有这名虚构的叙事者,对玛特辽娜的公正评价早已不复存在。《科切托夫卡车站上的一件事》军代表值班助理佐托夫中尉是一名一心报国的热血青年,他一直坚守在战时的车站岗位上,却为未能上前线而感到遗憾。他也是一名受正统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他对误车求助的艺术家有着相逢恨晚的情感。从对士兵的通融到对艺术家的坚定立场,主人公展现了从热血青年到冷血青年的瞬间蜕变。故事直至最后也没有告诉读者真相,只是展现了主人公的矛盾心理。或许与展现一个真正的人相比,真相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这样的人太可贵了。《为了事业的利益》一个由政府决策而引起的风波,立体展现了比风波本身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教育资源的分配、城市地位的竞争及土地发展中的利益追逐。当这一切集中在一所不被重视的技术学校上,师生们的心血结晶注定是不堪重负的。为了事业的利益,新楼的工程不得不推倒重来,而失落的师生再次投入劳动的热情中。索氏以“劳动本身是吸引人的”来解释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这仿佛是在回应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之所需的训导。那位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市委书记这样质问他的上级:到底什么更宝贵?石碑还是活人?读者只能寄望第二座楼完工之时,师生们的劳动证明了革命导师的远见。《一只右手》在这篇精短的作品中,索氏向读者讲述了一次短暂的相遇。劳改犯身患重疾在外就医,自由的空气为医院的一切在蒙上了暖色;功勋老战士投医无门,晚年的境遇如同褪了色的公章一样黯淡无光。护士手捧的漫画书似乎也在为医疗系统所隐藏的矛盾制造了画面感。两名病人的短暂相遇最终凝固在老人丑陋的病态中。《古战场守护人》和《玛特辽娜的家》相似,小说描写了一名普通人,只是这次的主人公没有俄罗斯民族的坚韧,却平添了几分怨气。或许,他们本质上是一样的人。《真遗憾!》这可能是整部小说集中最温情的一篇,索氏少有地运用了浪漫化的笔触描写景物、描写女性,以至于我差点以为网开一面的民警和女公民间会发展出革命友谊来。这可能是整部小说集中最富幽默感的一篇,以至于我都不敢将这种幽默感看作讽刺。对于科学专家的不同时代的共同命运,我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也只能说“真遗憾!”《复活节十字架游行》如果读者了解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对社会价值体系重建所作出的努力的话,这部短篇俨然就成了一部预言。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其实这本书描写的与现时某些特殊场所的情景那么相似,不禁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     普通的一天 没有惊心动魄的瞬间 也没有难以置信的苦难 全靠细节经验的写作
  •     仅是一天,却长过一生。伊凡在冷冽的西伯利亚监狱的冬天里,尚且乐观地让人觉得痛心,而你呢。
  •     2009-25
  •     五星打给玛特辽娜的家。没有一篇短篇比它更伟大。
  •     接下来的很多天和从前的很多天会怎样 当前化的体验 琐琐碎碎的一天 难熬到每一秒都叙述 普通到每一天都一样
  •     要是我们干了一天活,绝对想睡个好觉。但是,老索却把干了一天的活的事情,写成了一本书,这就是作家。
  •     其间有三个闰年,得再加上三天。
  •     一种窒息感
  •     《一天》虽是索翁的成名作,但《玛特辽娜的家》更令我难忘。
  •     作者没有控诉只是平静地叙述,但这能让人更加深刻感受到古拉格的可怕。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和《定西孤儿院纪事》也很好,但文学性稍差。好多年前我在一本破破烂烂的杂志上读过一篇名为《四十而立》的小说,描写一位少年在文革期间的牢狱生涯,笔调诙谐,语言风趣,至今记忆犹新。后来上网才知道作者竟然是巴金之子,有子如此,巴老也可含笑九泉了。
  •     这本书除了“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还收有索尔仁尼琴的其他小作品。写的真好,翻译水平也很高。本书的代前言,也帮我更好地了解了这部作品。非看不可!!
  •     像《伊凡》这样的书,非有亲身经历不可以写出来
  •     典型的俄苏小说写法,令人腻烦。
  •     此书只读过一遍,距今已将近十年,但那琐碎而压抑的感觉仍记忆犹新。
  •     看《金色笔记》,看《癌症楼》,看《伊凡》,有一点粗浅的感受是共同的,这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摒弃了一切的浮躁,和看中国当代作品的感受很不同。
  •     一天长于百年-----
  •     玛特廖娜的家感染到我
  •     读此书,索尔仁尼琴的风格,大抵就掌握了。其他作品,文学价值低于其他价值。
  •     “舒霍夫默默无言地望着天花板。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要自由了。起初非常想,每天晚上都要算一算期限过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后来算得腻了。他逐渐明白像他这种人是不会被释放回家的,只有流放。那么究竟是在这里生活好一些,还是在别的地方生活会好一些,那就不得而知了。”
  •     高中时读。真没觉得索尔仁尼琴有什么文笔。
  •     在2月初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终于看完了这本书,靠在椅子上看着窗外,阳光刺得有些睁不开眼睛,内心一片沸腾,而脑海却一片空灵,都市的喧闹声已充耳不闻,眼前浮现着书中一场场情形。怎样表述此刻的心情昵?深重、伤感、抑郁,仿佛都不能完整的表达内心的感受。一个作家只有关注民族的命运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这是需要用良心去感受的生命意义。索尔仁尼琴正是“因为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义力量”而获得了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6年俄罗斯国庆日在克里姆林为89岁的索尔仁尼琴颁发2006年度俄罗斯国家人文领域最高成就奖说:“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对于前苏联的劳改营情况,文学作品有太多的描述,都将这作为对斯大林残酷统治的控诉,作为对前苏联剥夺公民人权的罪行。从前苏联刚刚建国的抗击白匪,到二战前的肃反,再到持续到60年代的迫害,有太多受到迫害的人进行控告和憎恨。相比前苏联,中国何尝不是也有这种令人心碎的经历啊。从经军初创时期的根据地清党,到康生领导的延安肃反,再到建国后的几大冤案直至文化大革命这一顶峰。太多的人也同样经历了那样的岁月。上至国家领导人的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下至《芙蓉镇》中的“豆腐西施”等平凡民众,太多的人受到了迫害。一些作家或者历史学家也试图去解释和思索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但真正从对于民族的关注和热爱角度去诠释的又少有佳作,大多是一种个人情感式的喧泄,一种猎奇式的揭密。像索尔仁尼琴这样从思索人性的同时又关注民族的命运的更加是凤毛麟角。路遥算一个,他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是描写人民从动乱中反思的佳作,可惜英年早逝。电影导演谢晋算一个,通过《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这样的影片来思索民族的命运。今天读完这本书如同一种人性良知的洗涤,内心也不禁反复地问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如同时下泛滥成灾的许多反映宫廷、情爱、猎奇、偶像等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那样吗?简直对人性的诋毁和嘲弄。生活有太多的磨难,我也时常抱怨命运的不公,每每也会对眼前的憎恨大声谩骂,但这样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吗?每每到这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舒霍夫那种“他一无所怨,现在他觉得能熬过去,谢天谢地,能熬过去,能熬到头”的形象,脑海中浮现《芙蓉镇》中那句名言“活下去,像狗一样活下去!”相对于前人所受的苦难,眼下自己的生活磨难又算得了什么啊!像这样能给人启示的作品才称得上好作品,才配得起做为作家的良心,这也正是文学应该有的良心。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的索尔仁尼琴2008年离开了人世。我坚信他走之后,良知仍在,他也正在天空俯视芸芸众生,依旧在思索人性的价值,民族的命运。他的宣言依然响亮,“我绝不相信这个时代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义和良善的价值观,它们不仅有,而且不是朝令夕改、流动无常的,它们是稳定而永恒的。”我敬重他,坚信他在天堂里一定得到了理解和原谅,并宽恕了那些他曾经憎恨的人,更加注视着他的民族。
  •     很遗憾,我不知道它讲的是集中营的故事就购买了。由于集中营的故事我个人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只是粗略地翻翻。打算留给儿子当世界名著看吧。
  •     《一天》最好
  •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
  •     描写刻画非常细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对于苦役犯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期待着一点小惊喜,又无时无刻不担心关禁闭。只是有时候对于一些场景还是不能想象得出来
  •     引人
  •     没有抱怨,没有咒骂,但我感受到了平静之下的怒火
  •     当我读《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读到一半,却全无往常那种阅读快感时,我才开始意识到:这是一篇四十年前的俄罗斯小说。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使得“小说”这个词本身的涵义已经大不相同:曾经有那么一种小说,追求严肃更甚于娱乐,追求深度更甚于追求速度。《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这是这样的一篇小说。从文学水平上来看,作为索尔仁尼琴第一篇公开发表的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显得不是那么成熟。通篇小说描述了主人翁在监狱里平凡的一天,过于细腻近乎琐碎,没有中心而近乎散漫,缺少情节主线和叙述节奏。——或许有点吹毛求疵了,但愿不算太狂妄。但这部小说之所以引起轰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第一次在苏联公开批判了斯大林时代的罪恶。在这个意义上,真实比艺术更重要,内容比手法更重要。《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准确命中并引爆了酝酿已久的社会情绪,引起的反响空前绝后。所以就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部因时势而闻名的小说,其艺术成就是否真的能够持久?是否会因为时过境迁而丧失魅力?——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确实有光耀一时随即无人问津的文学作品,但也有很多因时势而成名,进而永垂不朽的著作。杰作因时势而得以传播,时势并不抹杀作品本身的品质;时势有时成为历史的重要时刻,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作品和时势之间也会建立起难以割裂的关系。更何况,索尔仁尼琴并没有在《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之后止步不前。5年后,他写出了《癌症楼》;11年后,他写出了《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的名字自此被钉上了文学史的灿烂星空,成为永不坠落、最具光彩的明星之一。
  •     再给我一颗星,我要加上去!
  •     我可能就是喜欢看别人生动无比地受罪【【
  •     三星半
  •     但黎明确照常来到了。
  •     并不觉得特别好,可能是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西伯利亚苦役犯的作家笔记的关系
  •     看不下去
  •     直到我打开这本书,才发现,原来是一部短篇集。不知道当时的人是怎么想的,竟然会把同名作列为中篇小说。事实上,它真的很短。至于其他短篇,个人感觉参差不齐。
  •     坚强得像一块儿被砍过的黑石头
  •     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
  •     事无巨细的平凡一天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东西,我觉的一般般,主要是揭露苏联时期对人权的剥夺践踏。
  •     伊凡在劳动营里一天的经历,却充分揭露了人的权利遭践踏的冷酷现实,显示出深刻的批判意义。
  •     无法与大师的思想接近
  •     我们还得度过无数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直到多数人觉醒,无论你在篱笆里走多远,都不是自由。
  •     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作者自己的劳改营生活为素材写成的。小说主人公伊凡·杰尼索维奇原是集体农庄庄员,卫国战争中上前线作战,后被德军俘虏,又趁机逃回部队,但被逮捕审查,为了活命他招认自己是德国间谍,以叛国罪判刑十年,送入特别劳改营。小说集中描写了主人公在劳改营中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所度过的普通而又难熬的一天。由于这部小说是苏联文学史上第一次描写劳改营的生活,小说又是经最高当局批准发表,无疑成为苏联文坛一件轰动性的事件,也引起了西方的极大关注,作者也因此一跃成名。索尔仁尼琴名言生命最长久的人并不是活得时间最多的人。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的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在我的生命尽头,我希望我搜集到并在随后向读者推荐的、在我们国家经受的残酷的、昏暗年代里的历史材料、历史题材、生命图景和人物将留在我的同胞们的意识和记忆中。这是我们祖国痛苦的经验,它还将帮助我们,警告并防止我们遭受毁灭性的破裂。在俄罗斯历史上,我们多少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坚韧和坚定,是它们搭救了我们。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溃了。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只要还能在雨后的苹果树下呼吸,就还可以生活。我们不要忘记,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它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凡是曾经把暴力当作他的方式来欢呼的人就必然无情地把虚假选作他的原则。暴力在出生时就公开行动,甚至骄傲地行动着。但一旦它变得强大,得到了牢固的确立,它就立即感受到它周围的空气的稀薄,而且倘若不自贬成一团谎言的浓雾又用甜言蜜语将这些谎言包裹起来的话,它就不能够继续存在。它并非总是公开使喉咙窒息,也并不是必然使喉咙窒息,更为经常的是,它只要求其臣民发誓忠于虚假,只要求其臣民在虚假上共谋。
  •     处女作就这么话痨了
  •     1.9。一日长于百年,伊凡·杰尼索维奇(舒霍夫)在劳改营里的平凡一天,却在严寒、禁闭恐吓、食物短缺、工地苦活中艰难捱过。尾声,囚友,虔诚的基督信徒让他祈祷,他却话道:不管你祈祷多少次,坐牢的期限总不会缩短,你还得从头坐到底。而结束语更是沉重:一天过去了,没碰上不顺心的事,简直可以说是幸福的一天。这样的日子他从头到尾应该过三千六百五十三天。因为有三个闰年,所以得另外加上三天…斯大林治下的苏联在极权中尽显反人道,即使二战中的士兵,只因两天俘虏经历就被无限期关押,和他遭受同命运的,是未成年者、中校等一群可怜人。在细碎的叙事中,难想象这苦难日子只是这段地狱遭际的数千之一、并且还没到痛苦极点的片段。擦地板、遭点名、有病而不能被登记、时刻面对监管脱帽致敬的战战兢兢。不信天堂地狱,正因为这人间已是修罗场。
  •     写得很细致啊,对当时的劳改生活展现的很全面
  •     结合自己的经历,真的很想说,有的时候没有得到自己觉得自己配得上的,又何必伤心遗憾。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远比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幸福了许多。真的释然了
  •     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血腥残忍,无比沉重的苦难,消解于一天的琐碎细节和日常生活之中。索尔仁尼琴的这篇代表作,感觉还是欠缺了一点直入人心的力度。
  •     也要静下心来看才行
  •     生活没有容易的,地位越低下越是如此
  •     以漫长枯燥的叙事凸显劳改营生活的残酷痛苦。
  •     小说描述前苏联时期一座劳改营里一个普通犯人平凡的一天,小说的情节被压缩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中,通过高度的浓缩来再现一代人在一个时代中的遭遇,是对普通人的尊重,对命运的深切同情。 小说可以说是作者的自传,作者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24岁上了前线(1942年),27岁被苏联红军侦查机构逮捕,在劳改营服刑(1945年),34岁患有癌症后奇迹般彻底痊愈(1952年),35岁服满刑期后被终生流放至哈萨克斯坦,38岁被平反,42岁写了这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是作者半辈子坎坷经历的缩影,背景是斯大林个人迷信时期的痛苦和黑暗。
  •     无声的控诉才是最响亮的痛斥!!
  •     苏联的良心
  •     跟《死屋手记》比……二流作品无疑。
  •     要是再啰嗦点就更好了。
  •     暴政下的氓蚁
  •     通过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使得犯人普通的一天变得引人入胜,结尾处写到主人公“幸福”的度过一天,但是这样的“幸福”的日子还有三千六百五十三天,一句话粉碎了所有原有的幸福感,好似一场将要奔向完美结局的故事又回到了悲剧的起点。
  •     这是一个伟大、卑劣、沉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民族
  •     小说本身的历史意义自然是有的,但可读性不太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