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无形人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年
ISBN:9787805677781
作者:拉尔夫·艾里森
页数:536页

〈无形人〉无形人

我用5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觉,拉尔夫 艾里森的作品读起来总是怪怪的。20世纪30-60年代正是美国哈莱姆黑人文艺复兴时期,和当时美国民权运动兴起的多事之秋时,在这段时期里同类型的作品和同时期黑人作家的作品如:亚格利斯 哈里的《根》,鲍德温的《另一个国度》,和查理 赖特的《土生子》等等,都能让人看后对那个时代,和时代里人物和他们的种族的命运有所思所感。可拉尔夫 艾里森的作品我读完后,只是知道个大体的故事概况,读起来感觉平平淡淡,有头无尾,毫无高潮的段落与让人难忘的点睛之处,更没有让读者与作者和书中人物的共鸣之处。和以上几位作家的三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相比较,实在与作者的名气与作者所写这本书的时代,和它所获得的奖项不成正比。书中给我的共鸣之处以不是单单对书中主角,和他种族所在国家历史,年代遭遇的所思所想,或者说以不是对主角和故事的关心,而是有时当我走在人流涌动的大街上,感觉自己也许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无形人’,反过来也一样。你活着没人知道你的存在,你死了,不存在了,也没人感觉的到。没人去关心小人物们的去与留。这个世界照样在每天无情的运转着。这么长时间,我本人自认为看过很多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以美国黑人为文学题材的书籍。但这本《无形人》感觉实在是难以称的上书中序言里所说的精典之作。这本书我觉的写的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本书开头时主角的自述,与前几章主角在南方的大学里的段落很有代表性,特别是那个伪善的,为了迎合白人而开除主角的黑人校长布莱索。还有一点不知能不能算得上优点,这本书有536页,虽然我前面这么说,可我读起它来并不觉的很累和乏味。给这本书三颗星并不是就一定说它不好,作者:拉尔夫·艾里森生于1914-1994年逝世,生前和美国黑人著名作家‘查理 赖特’有很长时间的共事。他一生只写过两本书,〈无形人〉和〈六月庆典〉,都获得了很不错的口碑与奖项。拉尔夫·艾里森的作品也代表了一种风格和写作方式,可能难以被我理解和接受,但这不是说这本〈无形人〉就真的毫无可取之处。10位读者读一本书,可能会得出10种不同的结论与书评。所以,对那个特殊时代的美国黑人文学题材感兴趣的读者们,还是很值得把它读一读。

无形人

  黑人种族问题是美国的“顽症”。为此不仅仅爆发了南北战争和许多次种族暴乱,而且对艺术、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显然其中较为出色的一部。  黑人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暴力反抗;另一种则是布克尔·华盛顿(自传《力争上游》)提出的通过受教育努力学习来改变命运。显然作者把两种方式都讽刺了,不过更多的是后者。  “我”是一个南部黑人青年,开始时“我”按照布克尔·华盛顿的方式努力着,希望将来有个光明的前途。书中的大学以及布莱索(名字都非常相似)显然是影射。只可惜“我”犯了“错误”,把黑人们的“丑恶”暴露给了白人校董诺顿先生。于是布莱索原性毕露。把“我”开除并支使去了纽约,“务使这个小黑鬼继续奔波”。这里的描写真是入木三分。特别是布莱索与“我”的对话和做祈祷时回忆奠基人相对照。真让人作呕。  “我”来到了纽约,北方的种族问题并不比南方逊色,虽然“我”可以“自由”的工作。可是当“我”无意中闯进工会开会的地方时,便受到了双方的攻击,并且在随后的工伤中被切除了部份大脑然后赶出工厂。  “我”开始对白人的生活方式产生怀疑并放弃了白人的价值观。在曼哈顿区的一次街头自发运动中,“我”被兄弟会看中,开始了政治斗争生活,为曼哈顿人斗争。可是很快我又被出卖了。就是政治运动也是在“伟大”的白人杰克的领导下。终于在与黑人民族主义者的拉斯引发的曼哈顿区的暴乱(这里对暴力反抗也进行了讽刺,特别是拉斯的表现)中“我”进入了纽约的地下管道,真正成为了“无形人”。  人本来是社会化的动物,所以除了少数人外,绝大多数人都需要与他人交往。可是“我”做为一个南方的黑人,不管是南方还是在北方,我都是一个边缘人,最终成为了“无形人”。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皮肤吗?作品提出了这个问题,可是怎么解决呢?现在还是未知。

在美国是黑人,在中国是底层人.

没看过,只能凭着介绍打上个推荐.我是从久闻大名正在读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与这本书是那个时候最之类的书.


 无形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