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的情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1980的情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9-1
ISBN:9787020075225
作者:于晓丹
页数:344页

1980的牵引

我一直对1980年有着特别的情感,当我们这个时代开始习惯于按照XX后对群体进行划分的时候,所有出生于带零的年头这一恳节儿上的人,是不是总是有着更加的复杂和特殊性呢,他们也许兼具着两个时代的性格,特别是生于80年代,既有着70的内敛,担当,也有着80的飞扬,随性,然后最终汇集于一处,通常称之为拧巴的人生纠结之所。当然,1980的情人,讲的并不是80年出生的人的故事,而是有关60年代的人于80年代的激荡青春,这是一本相对好看的小说,也是一本非常纯粹的小说,好看的意思是它有足够的张力吸引人读下去,纯粹的意义是它与文学无关。让我们先来梳理与小说有关的一些感触,读这样一本书,很容易就会调动大脑里的一些皮层,熟悉的京味,血色的青春,一代人的彷徨,一些情感的流逝,勾勒出了全书的主基调,从青涩到暗红,及至苍黄,起笔于冷淡清澈,收笔于满目萧索。50年代的都梁,60年代的石康,70年代的冯唐,80年代的孙睿,这些名字很好的串联出了半个世纪京味青春小说的特质和作品风格的传承,改变的是行为举止,社会变迁,不变的是恣意妄为,潇洒不羁。于晓丹的《1980的情人》,是否能够在这一派男作家中觅得一席位置,显然还很难说,但是两者之间的作品风格确实有着一些偏差,比起他们的张扬跋扈,她的作品更加的绵密幽长。在1980的情人里面,京味这种介质,薄如细纱,多是浸染在那一些熟悉的地名中,清清淡淡的被那种熟悉的比遥远却稍微近一些的距离包围着,陷入一种似曾相识的氛围里。而伤逝的情感却如初晨的迷雾萦绕不去,从一开始你就知道这必将是一段伤感的故事,但是并不浓重,泛着幽幽的味道一路前行,所有的人物都带着他们青春的烙印各行其是,正文的迟缓,毛榛的幽深,力力的忘我,四一的热心,扁豆的通析,老柴的世故,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比较丰盈而立体,故事也并不矫情,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看到最后你就会发现不过是对往昔的追忆,人生的还原,生活的细枝末节,人物的纷去复来,如水的青春记忆,交织出一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整个故事的主色调依然是爱情,略微带着一些人生的思考,虽然正文贯穿着全书,但是女人的笔下重点还是女人,毛榛太过复杂和深邃,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谭力力让我想到了铁凝笔下的白大省,执著的付出,不思回报的等待,当然,她们之间还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一个温婉如玉,在生活的打磨下,越发的细密绵长,一个激烈如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走向不可得的决绝。可是她们同样是那样一种女人,一种男人最不懂得珍惜的好女人。全书弥漫着浓郁的文学意味,因为是在大学里面,因为他们选修的是外语,中文这样的专业,所以书里不时会提到一些书,一些作家,恰恰涉及的是我大爱的外文学,而作者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技巧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很舒服的字句,很传统的小说结构,很文艺的小说,但是整部作品却与文学无关,就是一部很纯粹的青春爱情小说,于一个时代的解构也并不深刻,所以自是很难衍伸出更多的外延。于我来说,总是觉得欠缺了什么,除了些许的唏嘘,总不免慨叹于当代中国的小说与文学之间那条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

阳光灿烂之后

是又一本写“爱”的小说,然而当我嗅到它残酷的气息,几乎要舍弃而不忍卒读。少年时还可说是一种懵懂,此时却是理性的知晓。残酷是一只猛兽,躲在爱的背后,准备随时扑向你。《1980的情人》讲述的就是这样残酷的成长,爱恋与生死。是又一个发生在北京城的故事,是“阳光灿烂的日子”之后热烈的夏雨和冬雪。而那样残酷的爱多么像一口深深的井。小说题目显示这是关于1980年代的故事,阅读中却常常给人一种时间错位的疑惑。外交公寓的聚会、内部电影、西餐馆、微波炉,从生活方式到吃的东西,仔细分辨之下,对于大多数中国老百姓来说,至少得是90年代以后的记忆。它称得上是献给那个时代的……那个时代阳光灿烂,诗篇漫卷。主人公正文热烈而内敛的性格也是那个时代的性格。那个时代,我们的生和死都与爱紧密相关。阳光灿烂之后,是阴霾。阳光灿烂之后,也有阳光。

第101个人的青春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样书,愿书评可以小小的帮助到在犹豫的同学做出选择(非书托NO软文无情节泄露无责任书评,我之蜜糖你之砒霜亦有可能)。有机会阅读《1980的情人》,是因为正巧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豆瓣评书活动。而之所以会有兴趣申请阅读此书,不只是因为从标题便显而易见的八十年代怀旧题材正是我感兴趣的,也是因为其作者于晓丹,虽然大家更愿意把她作为《洛丽塔》或者卡佛的小说等牛逼闪闪的作品中文版译者来介绍,但真正让我记住她的原因却是年初的一期《读库》关于卡佛的专题中,作为译者,她写的一篇关于卡佛的文学之外的八卦文章,很有意思且印象深刻。再加上南都上又有此人的专栏域外,每期篇章不大就是生活琐碎的小品文,但读起来亦轻松有趣。所以有点儿期待这样有意思的人写的小说如何?也很高兴这种期待在看完书后并没有变成失望。事实上这本书除了中间因为故事情节发展,情绪原因放下暂停阅读一次之外,基本上可以算是一气读完的,语言简练情感绵密,看着正文一步步的走过的大学时光,唏嘘遗憾或者悲伤,好像真的翻开了一个人的青春。不可否认我对这本书的打分可能会因题材所处的年代、语言风格京味儿偏好的原因高些,那只能说很幸运我遇到了这本小说,也很幸运这本小说遇到了我。希望其他人亦能如此。小说情节本身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简单。故事从梁正文第一次见到毛榛开始写起,到他们的又一次相遇结束。前后跨度大概二十年,重点叙述的主要是他们八十年代的大学时光。看名字就知道这本小说一定离不开爱情,(事实上也没有哪本小说能离开爱情,就连鬼吹灯这样的小说都不例外= =+++额,士兵突击除外...)它也确实有爱情,但又并不全是想象的那样,小说一开头就死掉的哥哥正武和毛榛之间的故事,因为哥哥认识了毛榛而慢慢产生感情的正文,其后多年的感情纠葛和成长。这些年间,多少人走过了他们共同的八十年代,发生了多少故事。热烈纯粹用尽一切热情去拥抱生活和爱情的谭力力,风流多情又有着才华和抱负的老柴,努力本分生活的扁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哥哥死了,弟弟追求哥哥前女友的故事,事实上其他人也并不是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的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过客,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是真实走过的青春和成长经历。刚开始看的时候,貌似人物的设定有点儿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看到后面这种感觉有越来越淡,但不得不大胆揣测下,估计这篇小说多少有受到些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的影响,人物关系的设定和情节有些类似,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好看的小说。文学领域里的小说套路虽多,但绕老绕去大抵都脱不了大概的那几个方向的“俗套”,尤其这本说的又是俗的不能再俗的青春。所以能把俗套的故事写的好看说的动听也是好的。虽然人物关系设定有些类似,但于晓丹有自己的行文方式和写作风格,要说啥风格,我也不是专业评论家也点评不出什么太学术的,简单直白说就是挺好看的,让人能够读下去,句子很简练但感情又很充沛,没有特别长的很华丽的那种遣词造句,也没有成段的类似独白的呻吟和感慨= =++,不断的小冲突推动故事发展,一切感情都是很自然的,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尤其是全文的高潮,我个人把它认定在谭力力的结局上,完全在意料之外,但回头一想不断的情节推动到这里也确实是情理之中了,这样来的情绪很真实很震撼,也就是在这,我之前提到的因为情绪问题唯一一次停止了阅读。不会刻意的打断叙事来写些提醒读者共鸣的自作聪明的酸的肉麻的若有似无的句子来感情铺垫,这点儿看太多了反面教材,是以我觉得尤为难能可贵。我猜这大概和于晓丹国外的生活背景和作为译者多少受到外国文学影响有关。这本小说我会喜欢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通篇很浓的京味儿和八十年代特有的时代痕迹。要说京味儿小说其实写的人很多,王朔、铁凝就是个中翘楚,而八十年代又是京味儿小说中描写的黄金年代。所以于晓丹的当然也离不开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京味儿符号,溜冰、莫斯科餐厅、译制片儿、大学生、知识分子、出国梦等等。而小说的这种怀旧气氛我真是喜欢,我是八十年代生人,按道理这迷恋的情绪来的仿佛有点儿莫名其妙,但事实上我实在是喜欢那个年代,小时候就喜欢读家里爸爸以前订的文学杂志《收获》《十月》《当代》《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等,后来就更是念念不忘被称为文艺复兴的、物质开始高度发展的、人们急速膨胀的求知欲、繁荣又牛逼闪闪的八十年代。小说里这种气氛很浓。套用今年大红的周立波的话“做人要有腔调”。那么这本小说腔调很足够。不过有些遗憾的就是,故事进展上还是有些拖沓而且细节信息过多,当然读起来也并不烦而且也有可能只是我个人的揣测。主要说的就是正武的死,正武的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应该是小说的暗线,推动着前半部分的进展也基本定了后半部分的结局方向,可就是这条线索,有可能是出于故事需要或者其他,前后给了太多的细节信息和暗示,让人很容易过多的去关注和纠结正武的死因从而做出价值评价。我个人的理解那其实并不重要,也不是小说在探讨的意义,正武的死无论是自杀或者是意外(当然很多暗示让我觉得是自杀= =++),都只是一个时代中任何一个青年成长都有可能遇到的事情,会对周围人生活产生影响并必将留下遗憾但并不代表因此就要受他人价值上的评价,不可预知的选择无法弥补的遗憾本身也是青春的一部分。小说说的是八十年代的一小戳人的青春,那是个了不起又神奇的年代,出了太多风光的人物有过太多难忘的事迹,无数人描写过的被神化了的念念不忘的八十年代。而且妙的是明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却对它有着千奇百怪的不同描述与解读,我想这正是我迷恋那个年代的原因。都说一本好的小说,作者写的时候或者读者读的时候都是很容易带入进去的,那我总在想《1980的情人》中的人物哪个是于晓丹又或者哪个会是我?青春是很私人却又意外相似的东西,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零一个描述,会不会有共鸣,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答案。----------------------------------------------额,没想到一说就废话了这么多,主要是真的挺喜欢这本书吧,感谢提供样书,也因为有书评的“负担”使得从来只自留笔记的俺第一次在牛人林立的豆瓣发了书评。愿于晓丹可以继续创作出更好更成熟的作品。

刻骨铭心的过去

很难说正武对毛臻的爱到底有多深,从出现不多的戏份来看,正武对毛臻更多的是像哥哥对妹妹的那种照顾,可是正武的死却让我很是疑惑。毛臻对青教的感情让正武这样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居然选择了以死亡了逃避,使我重新认识正武对毛臻的感情。正武最后选择了最懒惰的方式来回避问题。不能说是因为毛臻而死,我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自己的软弱和不够强大。同样,谭力力最终也选择了同一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正文可能是谭力力生活的一个希望,一个能帮助她远离那些不满意环境的希望。然而,在谭力力付出了很多之后,她明白了自己始终是无法跟正文走在一起的。在跟青年毛在一起之后,谭力力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还是没有任何的改变,最终她选择了死亡来远离世界,并在最后把她的精神寄托留给了正文。甚是相似,谭力力的死亡是她从小积累的心理问题导致的,不是正文的原因。

被诗化的八十年代

被诗化的八十年代——读《1980的情人》《1980的情人》书名中有“1980”,自然讲的是八十年代的故事,只不过这并非真实的八十年代,而是被严重诗化过的八十年代。诗化首先体现在故事背景的设置上,主人公们是一群二十上下的大学生,本身就是爱做梦的年龄,又都是中文系、西语系这些院系的学生,生活学习在西山脚下园林式的校园里,这种安排在故事开场前已经提前为它染上了一层诗化色彩。不过对诗化色彩贡献更大的还是作者的语言。其实故事的核心说穿了很简单,就像封底介绍的那样,一个年轻人想继承未过门的嫂子而未遂的故事。但要承认三译《洛丽塔》的于晓丹确实是一个操作语言的高手,书中的语言非常干净、简单,在一些描写的地方又很绵密,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尤其是描写梁正文和谭力力、毛榛在一起的时候。作者的描写功力也为叙事一些负面影响,书中的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们都带着一种谜样的色彩,他们身后都有一连串的问号等待着去解答。于晓丹用自己的描写成功的把这种跟梦幻感渲染到了极致。但此时问题凸显出来了,她讲故事的功力还未臻炉火纯青,行文到最后,当于晓丹自己也无法解释这一个个的迷局的时候,她已无法驾驭情节的延伸,就只有通过死亡、出国这些结果作为故事的收场了,所以这本书前面很好看,但到最后有一种急转直下、草草收场的感觉。当然作者运用得最多的诗化手段还是对年代符号的使用,书中反复出现的诗会、地下沙龙、西餐厅无不在提醒读者:这是八十年代、这是一个充满诗歌和浪漫气息的年代。但我们不免要问,这确实是八十年代吗?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逝去的年代渐渐都会被模糊成一个个符号,在人们心中印下一些淡淡的喜悦或忧伤。而八十年代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最为特殊、最为多歧的年代之一,无疑是符号化最为严重的年代之一。一方面,在官方叙事中,八十年代被与改革开放、经济特区、思想解放这些宏大叙事联系在一起,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代表;另一方面,在文化界八十年代被与诗歌、西学、思想自由这些符号联系在一起,成为了市场化大潮中境遇不顺的中国知识分子反复回首、意淫的“黄金时代”。但在这一过程中,八十年代真实的面相被忽略掉了,一个庸常的、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八十年代成了叙述盲区。而这次于晓丹的叙述仍然没有走出这一路径,也许因为于晓丹也是知识圈中人的缘故吧,估计对八十年代真正客观的叙事要由八十年代后的这代人作出。话题有点拉远了,后来在网上看到编辑手记,才知道这书本来叫《棠棣》,现在的书名是出版社为了讨巧改的,也许于晓丹只是想讲述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八十年代只是一个若有若无的背景。

完美的不完美

今天刚看完这部小说,首先听感慨他们的青春没有白度!其实毛榛很喜欢正文的,但就和四一说的,太渗的慌,两个人都是这么渗,所以没有在一起从故事情节来看,一直以为毛榛和老师是父子,没想到还是有关系,总觉得很矛盾,也许就是一种恋父情结以及对天才的崇拜吧,不过感觉正武是很完美的那种男孩,单说才华就是顶尖的了,其他的各个方面都很优秀,为什么毛榛还去选择另一份情感寄托,并且在正武死后还纠缠不清,正武明显是因为看到了他们在一起才选择去游泳的,正因为思绪太纷乱,所以才会导致溺水的,难道她就没有一点愧疚吗,虽然她留住了正武的孩子,但只就足够了吗,正文也丝毫没有怨恨的意思,而是产生了一段不伦(抱歉我用这个词,但分析正武的死因不得不带这样的感情色彩)的恋情……再说力力吧,很好的女孩子,会做饭,而且感情还是很专一的,虽然她会说会找另一份感情来填补现在感情的不完美,但她是多么的真诚,多么的善良啊,对正文是没的话说,但说她为了了正文之身前往内蒙,就已经足够感动了,这篇小说唯一让我感动的也就是力力了,正文也是很喜欢她的,只不过一直放不下毛榛而已了,其实想一想,如果力力和他好了,也许就不会更多的引起我们的思考了,让我与犹未尽的还有力力的厨艺,现在想想她做的都很香的,祝福她了,祝福她来世有个爱她和她爱的男人,能够厮守一生,不必为了两条小鱼的死亡而轻易断送了自己的青春……

那不是唯一

回忆真是种奇妙的情感,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经历过的那些年月,无论多么不堪,一旦进入回望的视野,都变得充满意义。于是苦难荣升为勇气和资历的标志,而美好的细节则更加美好温润,一个个“黄金时代”随之诞生。上世纪八十年代距离并不遥远,但是人们已经开始摆开架势,深刻怀念,并将诸如“浪漫”“激情”和“和理想主义”这样的词汇堆砌起来为之造势。的确,那个年代的人们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力气,他们积极做梦并勇于实践,纵使迷惘,也从未停滞不动,他们在寻找的路上碰的头破血流,然后把血抹到脸上,摆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好像非此不足以彰显豪情。无论是时代的还是人与之间的,总之,那是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引着人们向前走,他们擎着“文化启蒙”的大旗呼啦啦聚起一大票人,却又陷入了另一种集体的迷惘之中。每个人都成了这股力量的一份子,仿佛大机器时代的标配件,有着整齐划一的狂热和躁动。不可否认,这股洪流将很多人推到了顶峰,使他们在今天有了足够的话语权来怡然自得地追怀往事,但更多的、那些被洪流裹挟着消失的人们,再也没机会就此说点什么。大的社会思潮有时候就像是群殴,每个人都乐得趁乱踢几脚,若是单挑,很多人的怯懦就会一览无遗。《1980的情人》正是截取这段历史上的一小段,来描绘几个年轻人的情感纠葛,对于诸如“反省”之类的大命题的自觉舍弃,使小说在另一个层面上得到新生,也使这段经年的青春故事在今天仍然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作为那个理想年代的年轻人,爱情自然也是最理想的所在,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自己想要的爱,却对别人的爱充耳不闻,我们一直跟随梁正文的视角来看待毛榛和另一个男人,因此会有几许疑惑不解,但是假如换了另外的角度,那么正文之于毛榛,也是同样的疯魔。每个人都固守一念,爱着自以为对的人,而使身边的那些“他们”纵使彼此拥抱,却并不能使对方免于孤独。正文之于毛榛,毛榛之于男人,他们的爱过于激烈,因此结果是早就注定了的,因为激烈的疼痛会使人们率先感知,并作出明智的选择,而像谭力力这样选择宽容地对待一个爱人的女子,却是最终决绝地离开,我们很难说哪一种选择更接近于纯洁高尚,每一个纠结的故事,到头来都自会有一个既定的结局浮现,只不过有人选择用死亡留出了它华美的片段,有人选择被动地等待,而等待是一种变相的妥协。我绝对相信事隔多年之后,梁正文仍然会把毛榛看做他最初的心动,甚至一生不解的结,但是既然可以分开来好好地活,那么所谓不解,不过是自己的顾影自怜罢了。《1980的情人》就是这样一部小说,鲜活,小巧,叙事娴熟,对于一些背景资料的适度遮蔽恰到好处地形成了故事的张力,吸引着我们一起走向1980的北京街头,感受那个年代街头巷尾的鲜活和纯真。都说爱情是永恒的命题,那么每一个爱情故事自然也都可以作为我们自身的参考,当然,也仅仅是参考而已,谁能总结爱情呢?

此去经年,良辰美景无不同

此去经年,良辰美景无不同西门媚/文这是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爱情故事。久远的爱情。书名就说明了这个——《1980的情人》。我读的时候,就一边在想,这个故事,不知能够赚得我的那位大朋友的多少唏嘘。故事里的相识,缘于冰场滑冰,第二次见面是在莫斯科餐厅吃西餐……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起王朔的小说,想起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等,我们对于北京八十年代初的想象,都有这些符号。我自然就想到,这部小说读完我要借给我的一位大朋友。她生于50年代中期,和小说的主人公一样,是在八十年代初读大学、恋爱,她读这本书,一定能找到多少自己和同龄人的影子,一定有很多的感慨和怀念。小说的作者也是这样的背景。于晓丹,女翻译家,80年代初读大学,90年代移居海外,曾任多年的内衣设计师,这是她第一部小说。最早把卡佛翻译进来的就是她。也因为她这样的经历,便正好封存了对80年代最鲜活的记忆,没有被后来的二三十年冲淡印象。所以,她的小说里,才有着浓缩的时代气氛。贴面舞会、英语沙龙、聚众看毛片、友谊商店、凤凰自行车、蝴蝶缝纫机、偶像王心刚……我前面提到的大朋友果然也被这小说击中,感动不已。她读完以后,便传给她一帮同龄的朋友,成为现在难得的高传阅率小说。以至现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书都没有回到我的手上。这位大朋友说:“那时候我们的爱情就是这样。那个时代的爱情就是这样,因为许多原因,爱情被破坏。因为种种原因,情感很受限制和压抑,跟现在不同,没有后来年轻人自由。”的确怀旧只是一方面,我对这本小说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抒写的爱情。小说中,在弟弟眼中优秀完美的哥哥一出场就死去了,于是,弟弟拼命想找出原因。他跟哥哥的女朋友深入交往下去,试图找到答案。从这里,就慢慢展开几段欲生欲死的恋情。有的深情致人死去,有的却让人欲死不能。感动作者同龄人的纯粹而受阻隔的恋情,其实,同样能打动这个世纪的年轻人。这跟时代无关,跟那些浓缩的气氛和细节无关,爱情永远会制造出新的良辰美景,新的痛苦哀伤。我前两天看见东方卫视一档心理情感栏目,看到一段真实故事。女孩的父亲嫌男孩太穷,于是一对小恋人还在大学就决心为自己的未来储备,男孩开了个银行卡,两人命名为“月光宝盒”,男孩省吃俭用,努力赚钱,大学毕业两三年内,已经一点点积攒到六七万元。但女孩父亲并不知道这点,他私下找男孩谈话,告诉男孩,要让女孩幸福就该放手。男孩痛苦之中跟女孩分了手,把卡送给女孩,说这钱本来就是为女孩而攒。分手后,又继续往卡里存了十个月的钱,直到遇见新女友。女孩不知男孩分手原因,一直盼着男孩回心转意,悄悄借贷去购房装修,房间里摆上情侣牙刷情侣拖鞋,幻想着男孩能回来……这个节目做到最后,男孩、女孩和父亲都哭做一团,但已经晚了,男孩不能回来,女孩苦苦哀求也没用。父亲最后哭着对女孩说:“我错了。”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就忍不住想到《1980的情人》。故事的时代背景相去三十年,但因爱带来的欢喜和伤害是一样的,痴情和执着是一样的。爱情故事的魅力也源于此。什么都可以变化,爱情的本质不会变,爱情的牵肠挂肚、爱恨痴缠不会变。就像王小波在他的青铜时代《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里爱用的一个句子“这种感觉,古今无不同”。

北京的日本的挪威的森林

这是一本怪异绝伦的书,我疑心世上再无第二本书会这样忠实的向村上春树致敬。此前只听说过电影有翻拍,却没想到小说也有翻写,其复制程度远远不止于“套用同一个故事原型”。因为我对村上并不特别熟悉,以及这本书故事背景迥异的缘故,我在阅读过程中总觉得似曾相识却又想不出来。读到大半时才突然福至心灵,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挪威的森林》么?读过这本书已有几个月了,还是决定罗列下这本书与《挪威的森林》之间的对应关系。懒得再把两本书翻出来,一边google一边列好了。先说故事原型:男主A。有一个亲密的朋友B。B有一个女朋友C。B身亡。A上了大学,开始和C发展爱恋关系。C在精神和身体上有重大创伤,长期休养,与B之间频繁书信交流。同时,B身边有如下几个重要人物:有钱有才颓废的朋友D;活泼有生气地位略高于备胎的女朋友E。在这两本书里:男主A:正文 对应 渡边亡友B:正武 对应 木月女友C: 毛榛 对应 直子好友D:老柴 对应 永泽女友E:谭力力 对应 绿子不仅人物关系相同,故事原型相同,甚至连人物之间的个性、气质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另外,不仅上述这些主要人物如此,甚至其他一些配角中:陈青多少有点儿像是初美;扁豆多少有点像是敢死队。总而言之:首先,这本书套用《挪威的森林》人物和故事确凿无疑;其次,这种套用肯定还谈不上抄袭。本文旨在指出这一事实,不对其做任何褒贬评价。作者虽然拿了村上春树的旧瓶,但还是在努力往里面装自己的新酒。北京高校里总有这样一群本地大学生:多多少少有些家庭背景,学业无虞,生活优渥,爱好文艺,贪图享受。说他们是贵族,他们的物质条件其实达不到;说他们是平民,他们却能近水楼台的接触到很多超前的、权贵式的生活。此种生活状态绝非北京之外的大学生所能想象。这在今天如此,在80年代同样如此。这本小说写的就是这样一群北京大学生和年轻人的在80年代的情感生活。全书小心翼翼,努力体现“80年代的味道”,未必高明,却尚属真切,不难看出融入了很多作者自己的体验。但凡这种向自己的青春致敬式的作品,大多都还真诚。不过,这本书里的80年代,终究只是少数人的80年代。我向来不认同鲁迅所谓“并无永久不变的人性”,看这类描写香汗的文字也是一般的感动。但感动完了之后,我作为臭汗,还是很讨厌这帮香汗。其中自然也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一帮大院出身的香汗。

世界都脏了,你们说自己放屁是香的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老崔是幸运的,他起码还明白过。老梁说起过他所经历的20世纪八十年代的思想文化短暂复兴。我88年生人他所说的这一切对于我都是陌生的。《颐 和 园》经过艺术加工,但娄烨、英力都是过来人,他们在片中极力营造80年代的一些气氛和人们的状态。娄在这部片子里想说的太多可他不知道从何说起,影片叙事的混乱可能跟这个有关系。在前半部分我看到:一个昏暗的小酒馆里,春树坐着一手夹烟在念着一些狗屁不通的句子,不远处崔卫平伸着脖子大喊“保护农民,还有比保护农民更大的面子么?对,保护工人,还有你这样的知识分子。”她一边儿说一边儿点头,对面坐着的张献民陪着笑脸傻乐“我只保护我姐姐。”从郭晓冬和郝蕾离开北京开始,导演想做个平行叙事,先是郝蕾离开北京回到图们,待了不久又去了深圳和武汉,郭晓冬去了柏林,俩人之间没任何联系,只有在郝蕾和别的男人做爱或是做人流时想起的画外音提示着观众,郭晓冬一直在她心里。然后就是一连串的巧合,郭晓冬回国去了重庆,碰见了大学同学朱炜,朱给了他郝蕾电子邮箱,他发了一封结果还真回信了,俩人约定在卢龙加油站见面,卢龙是北京到秦皇岛的一个小镇。忘了听谁说的了,《颐》改编自于晓丹的《1980的情人》,我找了书,用两个晚上看完了,看了前20页我就知道她要讲个什么故事,书评上好多人说正文深深的深深的爱着毛榛姑娘,其实没那么深。正文有个哥哥叫正武,长的英俊又聪明,家人喜欢他姑娘也爱他,可是很不幸在第20页的时候他死在游泳池里,他水性不错可还是淹死了。毛榛可以说是他女朋友。正文在哥哥死后疯狂的死皮赖脸的歇词底里的追求毛榛其实还是潜意识作祟,还是想超过他哥。可毛榛对他总是触手但不可及。作者于晓丹长期从事翻译工作大量接触外国文学这也正是她没有使用中国作家的全能视角写书的原因,中国作家大部分在写作的时候爱扮演上帝,对于主角之外的其他人同一时间在做什么一清二楚,如果想把书写厚按这方法绝对没错。于晓丹没这么做所以全书不到400页。怀旧其实是个本事,把原本特没劲特傻缺的事儿写的让人喜欢也不简单。这就是我喜欢王朔的原因。为了看十年前的王朔我找了《小说》。吕乐的电影《小说》据说剪了10年,影片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一群作家,阿城、马原、绵绵、方方、王朔等人在一南方小城开作家研讨会。会议主要讨论什么是诗意的生活。讨论的结果是诗意不在当下只有回忆的时候才有。一作家举了一栗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挺难拿的姿势,又种花儿又看南山。”没人乐,大伙都知道这是俩景别。照这么算,估计等我四五十了再写东西能变得诗意一点儿,至少小说开头我可以写:上课我经常迟到,不是老师讲的不好,是那美好的清晨吸引了我。

爱情的毒谁敢尝

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你猜来猜去就会把她爱。女人是感情动物,爱上一个人会不顾一切,抛弃一个人也很决绝。神秘的女人往往比漂亮的女人更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往往是致命的,一旦迷上她就像中了星宿老怪的生死符,欢乐、痛苦都掌握在她的手上!

当青春成为过往

笑声、歌声、拥抱、泪水,一遍遍重复的话,一行行滚烫的字,摔碎的酒杯,放浪的形骸……当手牵的手变成渐行渐远的背影,蜿蜒的轨道就映照出一段怎么也不能再重复的青春岁月了。凡是有过大学经历的人,肯定都有一段忘不掉的影像留在记忆的深处:七月的天气,炎热燥湿,空气里混合着与气温不相符的离愁别绪,微醉、躁动,在校园弥漫。男生怀里的吉他,小树林里轻声的叹息,操场上女孩绝望的哭泣,草坪上彻夜不眠的人群,不时飘过的《同桌的你》,还有《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那份快乐,那份伤感,那份离别,那份永远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可一回头才发现,它早已成为过往。于是感伤和感动便同时袭上心头。于晓丹的《1980的情人》像一剂记忆的催化剂,读着读着,你自己人生中曾经经历过的大学生活好像被激活了,那些似乎已经淡忘的一幕幕往事,拥挤着、喧嚣着滚过眼前,于是你又一次发现那纠缠着懵懂青春的短暂四年竟是那么令人难忘。《1980的情人》的底色是一份诗意的感伤,它仿佛本来就流淌在每一个成年人心底,只是于晓丹替我们把这首青春的挽歌吟唱了出来。自然而然地,我们共鸣的心跳就会和上它的节奏。之后,也会流露出女主人公毛榛一样的表情,“一点晶莹的东西慢慢从她眼里闪烁出来,但很快,被她淡淡一笑柔化了。”合上《1980的情人》,我们也再一次清醒地看到,这短暂的时光之所以令人难忘的原因。因为那是人生中热血青春与生命勃发的时光,是我们人生中一个个第一次的开始,是可以把一切似乎都可以做得最疯狂、最彻底的时候。而我们如今的难忘,更是因为它的倏忽即逝,一夕之间,我们的青春就成了往事,像极了故事中正文的感受:“没有风,烟圈堆在他脸前久久不能散去,隔一会儿,他用手轻轻赶一下。地面还有些潮湿,马路牙下还积着水,偶尔有车开过,溅起不长的水花。到那个时候他明白,这恐怕就是结果了。”《1980的情人》中有太多作者昔日生活的影子, 这个毕业后就译出了纳博科夫《洛丽塔》的于晓丹,这一次“把我当年的迷惑、伤心、悲恸,快乐和希望又重新翻腾一遍。”也正因为这份熟悉,我们被自然拉回到过去:拥挤着热情听众的教室、要占位的图书馆、食堂的包子、宿舍里电炉子煮的面条、校门外热闹的农贸市场和各色小店。懵懂的叙述主人公梁正文像我们一样普通,他的集优秀于一身的的哥哥梁正武,在一次野湖游泳中意外地死去。似乎为了探寻哥哥的死因,他怀着复杂的心情与哥哥的女友毛榛展开了一段复杂的情感故事。但小说主人公毛榛的情感世界始终像是个谜团,这个一出场就习惯把“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下嘴唇上不停地摩挲,一片一片地撕着干裂暴皮”的漂亮姑娘,骨子里却倔强得让人无奈,她把一切秘密都藏到心底,就像她的眼神,“那蓬密密的睫毛好像长了,在她的眼睛周围投下重重的阴影,她的目光收缩了似的,缩到一个很深的地方,那地方像旺着一片水,偶尔荡漾一下。”我们最终也无法弄明白,正武的死是场意外,还是源于一场情变?毛榛在正武死后伤痛无比,以后不断在正文身上寻找昔日爱人影子的行为,让我们相信前者。但正武死前偷拍到的一张毛榛在某幢居民楼窗前的脸,“一定藏着一个秘密,一个只有正武知道的秘密。而且这个秘密,毛榛在看到照片前一定不知道正武知道。”以及她与一位口才超群的已婚教师恋情的坐实,都让我们怀疑,正武的死是源于一场情变。但故事的结束我们才知道毛榛休学生下了正武的孩子……或许作者根本不想让我们找到打开毛榛情感迷宫的钥匙,也或许那时我们的情感就像谜一样,自己都琢磨不清。还有许多温暖、荒唐、疯狂的大学校园场景。梦想去外国人家里当管家的舍长“扁豆”,中文系外语天才老柴 “怎么叫像青春期?疯,疯够,疯恶心疯吐了算”的人生狂言,他与女教授和发廊老板的爱情实验。以及老柴带着正文出入外国使馆,农林学院的地下舞厅,外交公寓,看色情片等等的出位表现,都证明了青春的另一面,“一个人在最充实、最有欲望能力的时候,其实也是最恶的时候。最恶的时候却也是最动人的时候。”甚至是那个完美的另类女性谭力力,她在感情上执着却从不纠缠的坚持, 却让人想起于晓丹说的:“青春大多是没有结果的,有了结果的大都不成样子。”虽然她一次次做出的绝妙美食,比如意大利面条“琶斯它”里藏着那么多感伤的爱。而毛榛和谭力力的曲折复杂的家庭背景,加强了这首青春挽歌的低沉和声,那和声里唱出的不仅是一代人的感伤:青春和生命就这样流走了。所以,读完这部小说,你可以忘掉一些人名,忘掉一些细节,但却无法忘掉那纯净的文字里回旋着的沉静的感伤。是辛弃疾“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回眸,看曾经悸动的青春,如今逝去得如浮云流水,比“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表白更加让人遥想又感伤。“夕阳已近尾声,刚才还那么灿烂、铺散那么开的红云已被灰色的云霭一点一点裹进去。正武离开这里确实有两年零两个月了么?现在这个校园里应该有一半人根本没听说过他名字,另外一半,听说过,那么伤心过,却又有谁还会记起他?……他度过青春最膨胀日子的地方已经连他的一根头发也没有了,更不要说他的呼吸。”挥挥手,和我们的青春告别的日子,你还记得吗?

鸳鸯不戏

女人是水做的,但是有些水有点深,而我,不会游泳! 第一次看到这种模糊故事情节的小说,弄得跟真的似的!

微小的痛

1980的时代,对我来说,并不是很熟悉,大多数都是从电影以及电视里看到场景。因机缘拿到这本书,对1980的兴趣仅限于数字之间,但是对情人却有想刨其本质的冲动。刚开始看前几章时,一直有种想放弃的感觉,因为书里面的信息实在是有些压抑。哥哥正武因为一次意外死亡,而年轻的弟弟正文为了找出哥哥死亡的原因去刻意接近哥哥曾经的恋人毛榛。书里面充满了现实与理想,爱情与性之间的碰撞,让我想起来了一句话,青春没有什么不可以。因为青春,我们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因为青春,我们不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更因为青春,我们可以为了我们认为的爱情去付出自己的一切。但是同样是因为青春,让我们把微小的痛放大。那时候,认为爱情就是一切,为爱情遭受的痛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可现在想来,不过是青春的记忆,成长的痕迹。

看的很蛋痛

这本书让我看的真的很蛋疼,书的上半部具有很浓的《挪威的森林》的影子,有一些忧伤有一些疯狂在其中。不过没有村上写得好,这本书看上去总显得有些矫情:主人公总是莫名其妙的到处乱逛,不知道在发泄这什么,对于别人的问题总是回答不知道或者是无所谓了。我真的看不出主人公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老差、谭力力那么喜欢正文呢?还有他跟毛臻的关系,感觉挺怪的,当然我承认有些很现实还是相符的,在小说中常常感觉不到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他总是隐藏在黑暗中对于别人的行为作出是或者否的回答罢了。其实前面感觉还好,虽然写的有些琐碎,但至少还可以读下去,作者一直留着一个悬念,我一直等待他的解释,可是他居然完全没有解释~还在最后看到毛臻那个和正武长得很像的孩子~无语了。后半部分乱的要命,我想这本书应该掺杂了很多少年时的回忆吧。这本书还凑活吧……

只是个人而非时代的独白

80年代,正如本书的封面上写的那样是一个“诗篇漫卷”的年代。诗性的氛围,诗性的思考,诗性的话语。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年代。它之于我们的只有思索和回忆。回忆?让我们无限的进行着解构,它真实存在吗?事物的本真是那个样子吗?我们的怀念,因回忆而蒙上了一层迷旋色彩。一, 叙事的延宕性“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她”。作者在小说伊始就构建了一个浅在的谜团。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结局似乎就是那一次最后的无声告别吧。通读全书后,发现那一次的见面并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的漠然。这之后,作者又交代了二十年后的事情,最后以下一代的出现而告终。这一写作方式在文本的时间上起到了延宕的作用。故事,难道就结束了吗?什么是最后的见面?作者只是个叙述者,无权为这个脱离了文本的故事设计一个人们逻辑思维下合理的结局。全书以正文的视角展开,而主人公的性格也决定了故事的延宕性。正文,在那个年代是见证者,同时也是旁观者。80年代的狂放,让我们看到了正武,80年代的激情,让我们看到了老柴,80年代的理想,让我们看到了扁豆。而正文呢,他似乎有着80年代的符号特征,却又似乎对那些东西有种天生的隔阂感。他只是故事串联的必需品。所以,毛榛对于他而言总是那么的神秘,正武对于他而言总是那么的陌生,而原本苦痛的谭力力对于他也总是那么的清新温和。他,有着那个年代的呼愁感,所以见证着身旁亲人挚友的离去,他有着那个年代迷乱感,所以他参与着各式的文化聚会,他同样有着那个年代的彷徨感,所以他才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哪怕是形式上的规划。这,只是那个时代的文化症候,他经历的不代表他能融入那个时代,但那个时代一旦逝去,他又会无限的陷入回忆中去。回忆中的故事在他的头脑中也一定会变形。二十年的时光,他始终试着解决存在头脑中的没有答案的结果,所以他才会在一则捷克文的杂志上找到毛榛的消息。这一种滞后性,在二十年后的年轻一代看来,会不自然的认为他是那个年代的人。因为我们总习惯把过去的东西神秘化。作者正是利用笔下正文的人物性格的延宕性成功的建构了全书的叙事效果。二、创作的神秘性书中的人物大多是神秘色彩浓厚的。这在于作者创造的几点谜团。首先,是正文正武两兄弟身份的设定。按照常理讲,兄长应为文,小弟应为武。但这一点却正好颠倒过来,这也许代表着一种回忆文学的错乱性吧。正武的死因,到最后也没有最为贴切的答案。这个谜团一直伴着正文和读者,让我们去探寻,去揭示那个年代的面纱。毛榛,我们看到的是最后对于生活得妥协。但他和那个教师间的关系,我们似乎总有着隔阂的感觉。作者在此时已不再扮演那个传统意义上的全知全能的人,而是完全让故事发展按照人物正文的思维进行下去,他的追问正是同步着读者的思维频率。谭力力同样以一种死亡的方式让读者不解,她也许是证实那句“我的距离离你又远了”的心底的寂寞吧。人,其实是最难懂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证实根本没有结果,它只是一段经历罢了。八十年代的文学是,新中国目前为止最为繁荣的阶段,以寻根文学为开端,以先锋文学为结尾。阿城说,他们的寻根其实是类似于无意识的选择。而到了先锋派,则是讲求文学文本如何建构的问题了。这部《1980的情人》显然不是这两类的,它只是单纯的叙述,它没有必要去探寻我们文化的内在本质,也没有必要刻意去构造一种炫目的结构形式。它最为确切的定义应当是一篇,回忆的文字。回忆中,我们的谜团在时间的推移下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是谜团更为神秘。这一特点,是最符合当下的人对待那个逝去时代的缅怀之感。我们总喜欢解构着原本简单的过去。我们谈论那个年代少了,剩下的只是个人独处式的重新建构。这一思维,正是我读出的《1980的情人》的创作体验。一种本构的神秘,一篇实际上献给自己而非那个年代人的独白。

单纯的莽撞的青春。

不错,估计40岁出头的文青会更有共鸣。特立独行的毛臻的身上,有似曾相识的影子。正武是一个单薄的形象,而正文,其实很令今日的我喜欢,但那时未必。其实情怀何曾变过,放纵却又单纯,先锋而又怀旧。残酷的青春,无可追忆的年华。


 1980的情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