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的情诗》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有病的情诗

出版社:世纪文景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208072749
作者:何袜皮
页数:267页

相遇

知道何晴出书了,有些意外.但这个意外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我们并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并不知道她生活中的很多.但我想我们是朋友.通过电话,聊过MSN.是在支持中的同龄人.喜欢书的封面.和很多感觉.据说9月初会上架.到时候,我会买一本来,读读.再来这里聊聊.现在,还是要恭喜何袜皮同学.:)我想,这应该是你的心愿.而实现心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继续加油哦!支持!

一部分人无论怎么做,都只是在演另一部分人设计好的剧本.

ReadingSpeed确实需要提高了.暑假刚放便把搁置时日的有病情诗拿出,断断续续着竟也读完了…正如很多心理悬疑那样,小说需要一根导火索来引出阴谋。何晴所设置的女主'我'是个心理咨询前台秘书,而正因对他人秘密有着强烈窥探欲,导致她卷入重重已设计好的阴谋内…一场恰似误认却是早有预谋伴着神经病人吴天心的出现,谎言开始编制,尖头门,李素云,米粒和心理医生…看似都是些风牛马不相及的角色,其实串连起来都是在为整个剧本做出贡献…开始看时是在一个明朗午后,并无多想,结果情节进行到吴天心讲述尖头门对她多年的跟踪和迫害,脑力的细胞竟然开始活跃起来,想象了。顿时寒毛竖起…真正令我寒战的是吴天心向"我"叙述他们如何将李素云杀害,抛尸及碎尸的片段.然后脑海里浮现就是那些糟粕想象,(好吧我就是很跳tone)。其实何晴早就在提醒我这一类读者了:“谢绝想象力过于丰富的人入内”…小说里有穿插几幅哥特式手绘,线条和阴影,红黑交叠。大抵上都在画吴天心,红色爆炸头,吧台上的高脚杯,以及滚落的头颅… 印象极深。接近尾声了,伴随着的谜团陆续解开:根本不存的虚假吴天心,可笑的尖头门事实,米粒和陈二,包括华生向"我"解释关于宇宙的奥秘…看完,我觉得何晴,就是个叙事高手。让我跟着她的步伐,一起踏进那些印谋里。我不能像"我"自以为的聪明的掌控全程,其实也是个被算计的角色。这就是何晴说的:"你在偷窥我的情诗,我在情诗里偷窥你"涵义了吧。有病情诗并不仅仅是一部悬疑。我想,何晴要我们看到的正是这个现世社会存在的某个病态角落,也许,角落里正蓄谋导演出一场戏,你我都有可能成为中选的演员…

窥私的寓言

罗豫/文当心理咨询在美国已由风靡转入低调、并不时成为文艺作品的嘲讽对象时,大洋此岸这片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土地上,在这个精神宝库中具有众多生活智慧的国度,“心理问题”正式进入了公共话题的范围。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版再版,虽然该书在正规心理学教育体系中最多能被列进“课外参考书目”。当美国对职业心理咨询师的要求门槛越来越高,甚至科班出生的学士硕士尚不具备进入此行业的资格时,中国却由于从业人员的紧缺,而有大量非专业者希望通过资格认证,进入这一充满窥私和高薪双重诱惑的神秘行当。大众对心理咨询的好奇心急剧膨胀,然而各种各样的教科书和科普读物所描绘的图景并不能使他们满足。倒是小说和电影里描绘的哥特式案例,看起来更像是真正的心理学。它们悬念叠生、引人入胜,能在恰当的时候运用一些或真或假的心理学理论,让那些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情节进展变得再合理不过。严格意义上讲,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决不是“心理学专家”,而是“大众读者心理学专家”。这本《有病的情诗》,也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来自一个用文艺手法倒卖心理学知识的二道贩子。然而细读下来,发现作者何晴所展示的一个世界,并非一个故弄玄虚的精神分析密码系统。主人公卓尔在一家心理咨询所当前台秘书,负责整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对话资料。和很多试图接触心理咨询师的人所梦想的一样,她的窥私癖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她并不是一个心理咨询的信徒,她对世界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几乎所有人的痛苦都是源自于自己和多数人不一样,他们因此觉得自己是怪胎,是变态,是残疾。于是大舌头去五官科医生那里矫正,自闭症就去心理医生那里纠正。……只有每一个人为自己的特殊之处独立一个王国,重建自我的是非标准,才可能推翻这个以多凌寡的社会,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卓尔当然不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乌托邦主义者或社会改革家,在21世纪初的中国大都市,年轻人中间更流行的是一种无所谓的游世态度。既是无所谓,偶尔也有戏谑式的执着,卓尔就是用这种玩笑式的反心理咨询理论,给这家咨询所帮着倒忙。她利用职务便利,按自己的方式“治疗”了许多来访者:她把两位社交恐惧症病人安排在一起,结果二人一见倾心,从此再也没有来过;她送给因过度操劳患上怀孕妄想症的中年妇女画了红线的验孕纸;她为自卑的人编织了离奇的善意谎言……然而这种盗侠式的浪漫咨询之旅并没有持续太久。她与一位年轻女子——吴天心的相遇将她的人生推入了困境:吴天心有一个可怕的秘密——她深陷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中。喜爱窥私的卓尔毫不犹豫吞下了吴天心的诱惑,至此之后,好奇心每每如毒瘾般发作,而每一个谜的谜底,不过是另一个谜的谜面:“好奇心有时候是一次倒霉的忘戴安全套的性爱,而背负秘密的生活就是激情过后的千古恨了。”想象力丰富的卓尔,借助吴天心的提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一砖一瓦搭建那个可怕的阴谋。吴天心的秘密,携带着她的迫害妄想症传染给了卓尔。吴天心在真实与虚假的界限间神秘出没,卓尔却背负着她的谎言度日如年。卓尔在窥私带来的刺激中心潮起伏,却发现自己也在别人的窥视目光中。危难之时,卓尔所在诊所的咨询师出手相助,他给了吴天心一个选择的自由,同时鼓励卓尔解开最终的谜底。小说中虽然屡屡出现存在主义式对自我与非我、真实与虚幻的的追问和探讨,以及同性恋、童年创伤等多种心理问题的关注,但最吸引我的,仍是窥私这一主题。对于窥私者而言,半途而废最痛苦不过。一旦选择了窥私,唯一的出路就是将私窥尽。信息与物品不同,它不是被占有者,而恰恰是占有者。别人的隐私并不是无所聊赖时的精神消遣,而是别人的灵魂,它可能是一个强大的魔鬼,可能侵蚀窥私者自己的精神世界。当读者怀着窥私心态打开这本心理悬疑小说时,他们的好奇心也会被故事俘获、控制。随着卓尔一点点接近谜底最终拨云见日,读者欲罢不能的阅读过程,也得到了解放。在这样一个对病态隐私兴趣浓厚的时代,单单强调窥私的某种非道德特性是苍白无力的,窥私未必就是把窥私者的幸福建立在被窥者的痛苦上,窥私自身也是高风险活动。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已逐渐演化成“食信息动物”时,我们恐怕也得学会用看待食物的眼光来看待信息,即:有些信息是有毒的。同时,当我们越来越强调自己的知情权时,一种相应的“不知情权”也该引起注意。当然,这部小说在展现了对心理咨询的种种置疑之后,仍然乐观地暗示:心理疾病,包括窥私癖,并非绝症,它是可以通过某种手段治愈的。小说开头,卓尔大学时代的摄影老师瞎了一只眼睛,他说这是“不可逆转的疾病”。而在小说结尾,那个曾经有一只眼睛无法睁开的女画家恢复了健康,并告诉卓尔,“那只是一次神经性面肌紊乱,后来它就能睁开了……”16、17世纪哥特式小说在英国的盛行,也是由于其恐怖神秘的气氛、扣人心弦的情节和隐讳的性暗示。当时的年轻女子沉迷于此类幻想,满脑子充斥哥特式的意淫。这在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中可见一斑。当然,简•奥斯汀通过《诺桑觉寺》对哥特式小说进行了无情地嘲讽,同时明智地倡导了一种健康、阳光的思维方式。数百年后的今天,当不少中国读者痴迷于借助通俗心理小说满足窥私欲,随之产生对心理咨询题材作品的病态迷恋时,窥私问题的种种,恐怕也应引起知识界的反思和重视。不论作者何晴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这本《有病的情诗》,都在这个问题的反思上,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就读的高中是本市最著名也最严厉的学校没有假期没有恋爱没有好看衣服单纯得可以拧出水来巧合的是,作者正是高一级的学姐认识的过程显得颇为8卦几乎在每期本市的报纸上都有她的文章发表这对于文科班的学生来说真是不小的成就呢后来渐渐在男生指引下,了解到那是个白白净净的女孩子永远留着许茹芸式的短发最关键的是在视恋爱为洪水猛兽的校园里何晴已经成功俘获了本班许多男生的心他们日日站在阳台上等待熟悉的身影走入教室。。。。若干年后,偶然的机会真正认识了何晴提起当年这一段小插曲没想到她完全不自知大约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吧现在的她外貌几乎没什么大改变文字越来越老练在浮华世界里心灵始终保持着纯净和美好养了一条特别可爱的teddy bear和相爱的人徒步走天涯呢

我姐就是强!

何晴是我姐,当然只是亲戚。从小经常在一起玩,还有我2个弟弟,也是亲戚。以前给我们的感觉,她就是凶,比我们几个男孩子凶悍的多。长大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和她的联系也很少。但是每次都会有她的消息,什么一个人被着一个比她自己还大的旅行包跑去那里那里了……,她有一种普通人没有的魄力。她给了我一本书,现在我妈妈霸占着在看,我现在等她看好再说,不好做什么评价。最后,本想说几句祝福的话,我想还是不用了,因为我相信我姐她的生活一定会很幸福的。因为我知道:她很强!

今天读完了

世界就是一个幻境每个人的生活是一个幻境每一个人也是我是你的幻境你也是我的幻境谁都不曾真正认识谁谁也不曾真正认识自己世界是一个幻境他只存于每一个人的想象

跟《有病的情诗》无关

你曾将我看作流氓吧?我的意思是说,在心里面,你曾这样描述我:趣味底下、志向短浅,道貌岸然、实则猥琐。现在,你有机会当面对我说出这些,而且我保证绝不争辩反驳,因为根本没那个必要,这恰好客观印证了我对自我的部分评价。老实说,与女孩的交往,半数是起因于寂寞难耐,虽然这其中有些让我在交往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发现了她们的好,以至于被感动得决定改变主意认真交往下去。可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始乱终弃,一点都没错。这样一轮轮过去,我难免不对自己跟异性交往的真实动机产生了怀疑。我完全是个心怀不轨的家伙?不会。之前追求过一女孩,对方始终没明确表态,彼此如普通朋友般来往着,后来慢慢疏远。虽然一度曾让旁观者觉得俩人还挺亲密要好,而事实上我连对方的手我都没碰过,除非硬要算上过马路时搀扶的那一下。后来有位女孩对我不错,算是很好吧,换来的却是我的漫不经心,于是她分析道:你必定受够了感情的伤,已变得无力去爱。貌似一针见血。受过伤吗?好像有:我念念不忘第六位女友,唉,跟她之间的感情是多么地近乎完美啊,至今我仍无法摆脱对她的眷念,其实我们不能圆满只是因为时势不巧、有缘无份啊……其实,说白了我更爱我自己,不能忘记她也是因为沉迷在她对我是那样的好我也是多么多么喜欢她之类的那份自我愉悦中。也许对方早已将那段经历淡忘了、不再记起。事实上:几个月之前她结婚了。而我难道还要继续演戏,这回的角色换成她老公?是啊,和很多人一样,我们更多的只是爱自己。一定遇到过让自己心仪的女孩,进一步了解后,也更觉得有充分的理由会喜欢、甚至爱上对方吧。可是,我们一直没有行动:因为害怕被拒绝、担心不成功。所以,我们最最在意的到底还是我们自己:不愿让自己面对被拒绝后的伤心、承受失败后的落魄滋味。由此看来,你那句分析即便不是一针见血,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做事一定要有目的,还是行为或过程本身更重要?今天约你出来,可千万别有什么想法或顾忌。当然,要是有的话,你也不会来。其实也没什么事,真的。记得去年秋天你送我的生日礼物吗,虽然那时的我是那么漫不经心,但也一度想好了在来年四月送你什么。至于后来,你都知道的:我们之间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进展,接着你决定一年后回你出生的那座城市发展,渐渐地彼此就不再联系,但我还是时常提醒自己别忘了四月的那份礼物。可是,我这人就这样,没干什么大事却整天忙碌得很,闲下来的时候又特别懒,或者,不如干脆直接说我诚意不够吧,总之当五月初我又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发现一切都晚了!如果来年再送呢?可是我断然不会知道你那时的地址,尽管还依稀对你曾说过你家靠近那座城市的动物园有点印象。于是,在五月中旬,经过一番思前想后,我给你打了个电话,依旧漫不经心、若无其事,只是互相寒暄,跟你解释如何忘了送生日礼物,承诺有机会一定补上等等。其实,你已经根本不在意了,虽然你丝毫没表现出你的在意或不在意。可是我越发觉得,如果不采取特殊行动,这样的所谓补上可能只会成了的的确确发自内心却会令人觉得虚伪无比十足客套的一句废话。这大概就是今天约你到这儿见面的原因,礼物当然没有忘带,虽然在这个时候送出是多么的不恰时宜。礼物是什么,你回去再看吧,估计不会给你带来或大或小的惊喜,也不会让你很不喜欢。你还是将信将疑,约你出来真的没有其他目的吗?能有什么目的呢?今晚你是不会跟我回家的,没多久,你也不再会工作、生活于这座城市。当然,你非得让我再说个原因,我只好这样说:记得刚认识你、跟你交往是临近深秋的时候,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毛衣,后来最后一次见面时天气已然转暖,但对感冒的担心还是让大家穿得象冬天般严实。那就是为了趁你还在这座城市、赶在夏季快过去前看看你穿T恤的样子吧。

那个江南女孩的小说

有幸在大学里见过何晴几面,她那时候好像在组织诗社什么的,在一个只有人写诗,没有人读诗的年代。一个很清纯漂亮的小姑娘,文静中总有种特殊的气质与才华。我想象中的江南水乡的女孩应该就是那个样子的吧。我当时总想着这个女孩总有一天会出一本诗集吧。。。。。。大学毕业后,完全在一个与文学圈不相关的领域工作。渐渐的忘了那些诗和那个写诗的江南女孩。一不留神,那个熟悉的名字从朋友口中传来过来,知道她终于出书了。虽然最终出版的是小说而不是诗集,但标题中的“诗”字却使我倍感欣慰:这个女孩诗人的气质还是没有变。听到书的题目我就猜这本书肯定有对“有病”的社会或个人的讽刺或批判。何晴是不会骂“情诗”“有病”的。看看前面的两篇评论,我应该没猜错。何晴的文学功底自然不在话下。当年在大学里就使我深为叹服的态度与气质,更让我不得不断言这一定是本与众不同的好书。肯定不是那种网上炒作炒作的所谓的美女作家所能企及的。不知道书有没有正式出版,周末去书店看看能不能买到。上面写的不能算是书评,只是对一个曾经的熟人的一点感慨而以。等我读了书之后再补上一片评论吧。

何晴太有才了

第一次看她写的小说是在大学。那时候有一个刊物叫朝日,徐宁办的。当时刊登了她的一个小说,题目我忘记了,内容说的是小时候和隔壁班小男生经常遇到的故事。当下感觉这个美女实在是太有才了。果然,相隔一年,她就成立了诗社,当了社长,办了重唱。于是开始读她的诗。崇拜之余,心生仰慕。没想到,那天路过书店看到有本小说封面满好看的,题目叫做有病的情诗,一看署名竟然是--何晴。立刻买下。一边惊喜,一边在地铁上就读了起来。没心思吃饭,终于让我看到了最后一页的揭密。喜欢。收藏。现在的希望是: 她赶紧写,继续写。

谢绝想象力丰富的人入内--<有病的情诗>

呆在家中的日子,可以阅读,于是,半天,我看完了《有病的情诗》。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一个人如果必须在高高的峭壁顶上,并且在一块只容两脚站立的弹丸之地上过活,而周围是深渊,一片汪洋,永远漆黑一团,永远孤立无援,永远是狂风暴雨——他也愿意在这块一俄尺宽的地方站一辈子,站一千年,永远站着,即使这样活着也比马上跳下去好!只要活着。《有病的情诗》,作者为81年生人,才女,小说归类为心理悬疑,的确不错,因为我欲罢不能地用去数小时阅读之后,发觉它可以拍成一部非常不错的悬疑惊悚片,一定比什么ANNA AND ANNA更吸引人。小说讲述了一个离奇荒诞的故事,但其实,合上书本,你会突然发现,原来所谓离奇荒诞甚至病态,每时每刻就在你身边上演,周而复始。也许别人是主角,但自己同样是他人剧本中的主演。小说中“我”是一家心理咨询所的前台秘书,日日利用职务之便,窥探着一个个心理障碍患者的秘密。“你瞧,几乎所有人的痛苦都是源于自己和多数人不一样,他们因此觉得自己是怪胎,是变态,是残疾。于是大舌头去五官科医生那里矫正,自闭症去心理医生那里纠正。但如果我们反过来想呢?如果在自我系统中,大舌头才是标准发音,那些口齿清晰的全是口吃患者?只有每个人为自己的特殊之处独立一个王国,重建自我的是非标准,才可能推翻这个以多凌寡的社会,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我”一边窥私,一边以自己的逻辑重塑着可以掌控的小小世界,可惜到M&W的人从来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特色。从衣着、发型到谈吐,他们尽量把自己装扮得与大街上其他人没有区别,但不管怎么努力,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尸体迟早发臭。真的有这么容易吗?也许人就是这样的动物,任何一点的另类,特立独行都被看作是异类,渐渐地被大众所排斥,孤立。也许,所谓正常人眼中的精神病人,根本就是拥有一双肉眼凡胎没有的“天眼,天耳”,凡夫俗子不能看到,听到的所谓幻觉,你能肯定他们就不存在吗?一切也许只是想象,但你可以看到《有病的情诗》中,那些自以为有病的心理问题患者,其实更能听到内心的声音,他们或许一直在于真正的自己平等交流。荣格说,“人,生来就有完整的精神,所以不必致力于构建完美的人格。终其一生,他所该做的只是在这种固有的人格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展它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和谐性,小心不让它破裂成彼此分散、各行其是、互相冲突的系统。”卢梭就是个妄想症患者,但谁又能忽视他的智慧与成就,或许,他根本就是个大智慧的人,妄想?大多数人看不见的东西,就一定是妄想?你能确定吗?事实上,小说讲述了一个复杂的秘密,仿佛侦探故事一般,当然,我们这一代的人都更喜欢把这个故事演绎成恐怖片,惊悚片。心理,秘密,谋杀,整容,阴谋,性与爱,妄想。。。一切恐怖片元素全都具备,读完后也是压抑沉重,背后一阵冷风吹来之感。这不是什么日本女鬼作祟,而是当你看见别人被一层层地窥探清楚,被剥开暴露在阳光之中,你仿佛看到了你自己。事实上,谁没有妄想的时候?谁没有爱,没有恨?那些潜意识深藏在自己内心最角落的地方,凡夫俗子根本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当有些人为我们揭露出来,我们又歇斯底里地辱骂他们“脑子有问题”。荒诞,怪异,病态的行为,为什么都如此刺痛我们的心灵,像一把隐性剑,直刺那个角落,感觉只有说不出的隐痛。思绪开始分散,也许是回味了那个病态的骗局之后患上的后遗症。故事的情节精彩,复杂,已经说不清楚了,但那真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令人惊讶的,扭曲却又完美的——阴谋。http://ybycherry.blog.sohu.com/78075896.html

面具在面具脸上微笑,灵魂在灵魂身后冷笑

白天,城市在我们忙乱的节奏中有条不紊地推动着这个社会前进的步伐;夜晚,她又在灯红酒绿的浮躁里见证我们空虚的放纵。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可曾有过迷失自我的那个时刻?然而,这种所谓的迷失,却又是否必然是生命的病态?何晴的这一部《有病的情诗》,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展示着都市人的种种病态;而同时,她又时时刻刻地在叩问着我们,病态后面是否隐藏着生命原初的悸动和不安?是否寄托着我们对生活中的善与美的追问?而病态本身,是否又是另一种形式的常态?小说在“我”任职的心理诊所这一场景中从容地展开。接纳着形形色色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患者的诊所,一开始便给小说披上了一层奇异而神秘的面纱。而“我”在诊所里对病人自作主张的安排和对医生自作聪明的愚弄,似乎又暗示着作者对社会理应包容各式病态的认同。但是“吴天心”的出现,却终于打破了这一看似和谐并且有趣的状态:“我”被卷进了一个谜一样的漩涡。“吴天心”,一个从出现到生命最终停止的角色,自始自终在意念里被一个叫做“尖头门”的组织所追踪。而“我”在误打误撞之后,终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试图进入“吴天心”的世界,去一步步地解开她的秘密。于是,各式各样的人物开始一个个的在作者的笔下冒出来:聪明绝顶的陈二,温文尔雅的华生,玩世不恭的米粒,会演戏的贾云,被“吴天心”和贾云谋杀了的李素云……“我”慢慢地被拖进了一个神秘、恐慌甚至荒诞的世界,却又不能自拔般地顺从了“吴天心”的意念,以至于似乎成了她的意念在这人世间的延续。究竟“吴天心”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又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终于走向了死亡?当谜底在作者慢条斯理地叙述中慢慢得以呈现的时候,我们一面震惊于这一结局的奇异之处,一面却又不得不承认这奇异背后所蕴含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在命运的压力下面造就的冠冕堂皇的面具背后,是否隐藏了我们的另一个灵魂?当我们选择性地遗忘生命过程中的伤痛和悲哀的时候,命运是否也将选择性的赠与我们善和美好?当面具在面具脸上微笑的时候,我们的灵魂是否也在灵魂身后冷笑?或许,只有当我们开始正视这病态的人生,我们才可以最终包容这各式各样的病态,才可以体会这人生的从容和美丽。

当电影照进小说

书中一些地方总是让人们联想到某些经典的电影片断,这点表明了这篇小说和电影之间有着某种暧昧的关系。如果试图在传统的小说文体中给这篇小说加以定位而总是不得要旨的话,我想称之为“心理悬疑小说”也许恰如其分。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是有意借鉴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拓展小说的叙述领域,但是这篇小说的确显示了它和电影之间的亲和关系。小说的整体叙事结构和我们熟悉的那些心理悬疑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尽管在后者那里,悬疑总是多于心理;而在这篇小说中,对人物心理的描述之细腻与精彩使得故事的悬疑性显得较为黯淡。但是悬疑是必不可少的,它作为整篇小说故事情节(请允许我在这里借用传统的对小说的解读模式)的最核心的特征使得这篇小说和意识流相区分,尽管文本也是由占统治地位的心理独白构成;它也使得这篇小说和《狂人日记》这样的小说相区分,尽管它们同样叙述的是一些精神疾病患者的生活和心理。事实上,早已有一批小说被称为“心理悬疑小说”。我们现在还缺乏对“心理悬疑小说”和“心理悬疑电影”之间渊源的了解,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当齐泽克热衷于从希区柯克的电影中解读出拉康的心理学和哲学意味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第七艺术”对文学的影响。而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却可以发现比其它地方更多的电影对小说的影响——被视为“电影艺术基础”的蒙太奇手法在文本中被大量地运用。尽管整篇小说是以一种层层推进、不断揭示谜底的方式展开的,但是小说的细节(特别是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转承)却是通过对不同画面的“剪辑”完成的。因此,阅读这篇小说也就产生了和观看某些电影一样的“快感”,我们“看到”的是不同镜头之间的转换,而这些镜头是由文字所构建出来的诸多的“意象”组合起来的。作者独特的剪辑方式赋予了小说独特的节奏感,处在不同时空中的人和事的不断地交错的出现带给阅读者的心理体验是和是和小说的整体基调完全一致的,也就是说由这种剪辑而带给人们不同意象和场景的扑朔、错综之感与小说中人物心理的纷繁、迷离是完全吻合的。可以说,这种电影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与小说所表达的东西正相搭配。或者说小说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很好地(我们暂且避免用“完美”这个词)统一。每部小说的内容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形式,所以说两者的统一毫不足怪。或许我们应该问的是:电影的表现形式何以会照进这篇小说中从而和小说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和生存境遇正相符合?当我们看到“我”不只一次的反复提及自己对诸如宇宙起源这样的物理学、更为基本的是形而上学问题冥思苦想而终不得其解时,我们应该明了小说中人物看似怪异的心理是有其普遍性的。也许这一切根本不是心理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海德格尔早就分析了世界的图像时代和人们“无家可归”状态的联系,电影照进小说只不过是图像的威力在另一个领域的扩张而已。在这个过程中,这样的心理状态是真实的,而作者其实可以写的更真实点。整个探究谜底的过程也是“我”认识自己的过程,而“我”最终从童年的阴影中解脱出来,看来是弗洛伊德的理论获得了成功,然而真正的问题却在心理学之上。无论如何,作者还是给了我们希望。

烂尾

开头很好,语言风格我也喜欢,更重要的是涉及到心理方面,但是结尾和故事本身的杂乱,当然,杂乱和复杂是两码事,这是杂乱,真的我不能接受,而且情节比较突兀,太带有小说味道,小说要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在情节方面实在是太高于生活了,而且后面出来的人物莫名其妙,所以,怎么说呢,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这个世界,毫无兴趣

一本书,一个故事,一个事实,一个期盼,一个回忆,一段心痛,一堆美好,乱而不乱,散而不散~~~~~~~~~~~~

转:私家侦探的一面之词

我对“情诗”的一面之词墨未白我常常觉得悬念小说的书评,本身也应该是一部悬念小说。以悬念对悬念,这样算是对作者智力的一次致意,同时大致也能取得起点公平。否则,他的书评就会像猜测作者真心话的大冒险,成为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通常结果会是被拒绝、被否认,即便多少猜中——被抵赖。下面我将不得不分解这个故事,冒险对作者青睐的“罪与罚”做出评断。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和作者只有一面之缘,小说也只看了一遍,因此它不能成为我的呈堂证供,而只是在下的“一面之词”。这部小说讲了几个互相关联的故事,你甚至可以把它看作几部中篇小说的合集。作者选择心理诊所作为叙述的十字路口,让各条线索在此平行或交叉,但关涉的几个故事本身也能独立成篇。如果照原样拍成电视剧,观众一定会因为故事线索纷繁不时跑题串线出离愤怒,不过作为小说,却能相当好地互相支撑。小说的主要人物包括:“我”,心理诊所的秘书;吴天心,向我透露秘密的病人;华生,心理诊所的医生;米粒,我的野蛮好友;贾云,吴天心的情人;以及H,我的前男友。小说的主要动力,是我对吴天心的秘密的解谜过程。吴天心怀疑有一个阴谋组织“尖头门”正对她进行人性试验,以期证明“环境具有改变人性的决定性力量”。吴天心不断向我追忆,不断提供证据,叙述荒诞,却自圆其说,证据可疑,但不断增加,“我”迷恋上了吴天心的秘密。随着解谜过程的推进,吴天心的秘密逐渐显影;身边原本熟悉的人物,H、华生、米粒,却因为各自的秘密逐渐泄漏,变得让“我”陌生。“我”原本以为我是在打探别人的秘密,却发现早就成了别人观察的对象,甚至“我”对别人的观察,也是他们的观察项目。但这个过程近似《沉默的羔羊》中女警克莱丽丝的经历,“我”被迫通过认知自己的内心隐秘而获得心理成熟。这算是小说的另一线索。我个人感觉这部小说的悬疑有显著的女性倾向,比如解谜部分偏重戏剧性的巧合——到最后,几条线索会合成为一个结局,确实相当精巧地把各个人物串起来了。作者利用我们常有的心理盲点,首先让故事的叙述者“我”盲目轻信某些结论,读者一般有信赖叙述者的倾向,所以多半也跟着“盲”。“我”甚至只是迷恋解谜,与其说是在追索谜底,不如说是把解谜当作遭遇更多隐秘的必经之路,所以不像男性推理时那样直奔谜底,谜底在手时,甚至“反倒对谜面本身恋恋不舍起来”。遗憾的是,“我”为什么迷恋这个谜面,作者的解释说服力不够。当然小说里有诸多片断,说明“我”窥探秘密的嗜好,即便如此,读者仍然很难看出来,这个吴天心的秘密,具有明显超越其他秘密的潜质。“我”从小为“宇宙到底有多大”这类问题苦恼,此后一直对各种秘密抱有好奇,吴天心的秘密,比起华生的秘密、H的秘密、米粒的秘密,并不更胜一筹。到故事结束时,吴天心的秘密清晰起来。原来“我”第一次去吴天心家时就已隐约感到,只是吴天心用复杂的技巧包裹它,并将解开包裹的手法逐渐透露给“我”。“我”所迷恋的,大概更多是解开包裹的复杂技巧。而这个秘密本身的力度,我觉得并不足以解释吴天心的10年悲剧。她应该有消化这个秘密的很大可能。既然是心理小说,作者多少要冒一个风险。一面用自己的经验,充实小说里心理分析的真实品质,一面小心翼翼破坏现场,保证其亦真亦假的气氛,避免被故旧朋友“过分诠释”。(容我赞叹一句:现场破坏得无可挽回……)这种平衡不容易把握。作者显然读过相当多心理学著作,但我怀疑她并不那么确定理论可信与否,所以诸多的分析交由心理医生华生来论述,算是从心理分析前线撤退半步。故事里的“我”有个奇怪的特征:总感到身体内部空虚,不断喝水(后来是喝酒)充实空洞——这里作者用了个有感染力的比喻——“这些水迅速进入我的身体,灌满了胃,像笔尖一样勾出我器官的轮廓”。我不揣冒昧推想:如果做一个类比,这与“我”梦中期待华生的拥抱亲吻是相似的,两种情形,一种从内部,一种从外部,使“我”感到自己的边界,感到自己是实在而非虚构之物,边界即是抵达——抵达生命的安全境地。“我”的另外一个焦虑是,“我”一直维护自己的独特之处,却担心终将被概率所吞噬,丧失独特性、成为大多数。“我”因此求知欲旺盛,渴望答案甚至不介意真实与否,只需要有人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告诉“我”。这部小说还有个亮点和故事无关,就是散落四处的精致短句。比如“我已经无法用几个关键词和三言两语来概括我的人生。对我来说不可撤销、不可复制的两年,却由于我们回到了原位(和米粒重逢),而成了梦境。并且,那只是我一个人的梦境。”比如“那一天,天空中漂浮着灰色大雾,像一张潮湿的密网捕住了一个城市,以及城市中互相为敌的人们。”比如“打算跳楼的人们骑在天台栏杆上,或许正为看不清地面发愁。他们担心脚下不再是精心挑选的距离。”我甚至有点迷惑:要释放如此之多的细节,作者平时该多么频繁地睁大眼睛呢。好了好了,我已经作了太多的空洞想象,完全违背了小说封面上公布的阅读原则:谢绝想象力过于丰富的人入内。无论如何,我在午夜一点读完这部小说,第二天一睁眼想到的还是里面的故事,这多少证明了它的可读。据说好的哲学著作无法只概括成要点,同理,如果我对这部小说的概括失败了,或者恰反证了它的成功,那我该大声赞美一句:但愿如此。

不能说出的秘密

文/白玉楼在2004年就因极其偶然的机缘读过何晴的小说《海熊的失踪》,结尾处情节陡转的一笔,毫无预期地如一道光击中了我。我同自己说:噢,那是一个不一般的姑娘。这本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被划入“心理悬疑”类的她的新书《有病的情诗》,在女病人吴天心的死亡,心理咨询所M&H的前台秘书,主人公“我”追索她的死因这样通俗小说的外壳下,以几近神经质的敏感探讨了人的个体差异、自我、孤独、恐惧感、爱等具有普遍性的存在话题,开掘出了人性的深度。作为“80后”的同龄人,不惟置身的社会背景相同,在生活经历上都有许多相似处。独生子女的孤寂童年,上大学后,整个社会政治感早已消解,笼罩在消费主义平庸无聊的快乐里,任何有点“特别”的事都足以引起强烈的好奇以及崇拜感。无论是主人公“我”童年时那个把嘴印到了脸上的劣质洋娃娃,“尝试主义”者米粒,成为校园传奇的陈二,都是因那一点点的不同,即使沉默,也在不停地进行自我的“言说”。也正是由于从政治集体生活的退隐,达成了个人生活的发现。主人公“我”对于自我体验、自我感觉的极端迷恋,它所引发的对于人的个体差异的思考,不是广泛涉猎心理学知识可以达成的。可贵的在于,这种向内延伸、发掘自我的过程,并没有陷入到很多女性写作者通常容易犯的自伤自叹、自哀自怜的毛病。在何晴的笔下,不是没有恐惧,但是作为操纵故事的人,她有魄力、有自信。“我”感觉到自己从胃到脚底心都是空空的,于是需要灌满热水使它具备形体,这体验那样独特、真实,令人印象深刻。在行文中,作者充满灵气、大胆的想象俯拾皆是。可以说,何晴的视野早就越出了“80后”作家所擅长的校园爱情题材。要知道令她心折的老师,从来不是时下流行的那几位,而是何塞•多诺索,那个小说里充满了怪诞想象的天才作家,也不是她的小说中从不涉及校园和爱情,而是她关注的维度老早超越了小情小爱,而是把爱情与道德、审判同置,使之提升到了存在的境遇。小说里,吴天心撕去一半的照片、背后抄的电话,追寻到整容事件,尖头门,一起可能的合谋凶杀案……可是,谁会想到,真正的原因是……扑朔迷离的铺垫和错误引导,指向了一个背德的难以启齿的秘密。“我在你的反面/审判在爱的背面/我随着你的脚步/却不带我的影子。”爱被置于道德的审判台上,这首诗歌显得那样隐晦,克制,痛苦而优美,以至于我一刹那间想起了里尔克。何晴在书里说过,秘密是一种毒药和传染病。要知道,如果不是极宝贝或极恐惧的事物,那么,它简直算不得秘密,真正的秘密是人的软肋和蛇的七寸,它很可能与某种社会规范、习俗、戒律、道德、舆论,它们整个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相违背冲突,实在是因为在那种健康明白、可以被控制、引导的人性的范围之外,还有没有为人自身所认识、填补或者改变的巨大的黑洞。因为人性是那样的复杂,要不然哈姆莱特王子何以发出“to be or not to be”的旷世追问。个体的“有病”的人在歧视怜悯的目光下,陷入重重包围而无法挣脱。从这个意义上,占有别人的秘密比侵吞财物更显得野心勃勃。吴天心的秘密是她以扭曲的姿势表现着的爱,这个顶楼上的疯女人,她背负着自己的秘密一头栽下。除此以外,我也想不出好的主意。你认为呢?2007/8/31

精神世界的迷宫

作者——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朋友。同班11年。N城我们见过、S城我们见过……一个对我来说这样熟悉的朋友,却从未真正了解到她。说起,总有些神秘色彩。漂亮、文静,却又时刻感受到她的不安和难以琢磨。记忆里,你家院子里的乌龟一直在游走。你说,你妈妈的高跟鞋上的钻,在雨季的某一天不见了。在阳台上,朝敲你家门的坏男孩泼水……呵呵,诸如此类神神叨叨的事,总很多且不能忘记的。索性,你的敏锐、独立和这些事算能搭上关系。此书,在我老家的书架上和其他的一起并肩立着呢!我也未曾好好拜读。不敢多予评论。病人眼中的世界是怎么样的,我也更想好好的知道一下。不过,作者的其他文章算看过不少。且多半,来自我父亲的推崇。文章的感觉和作者一样——神秘、诡异、情绪化。


 有病的情诗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