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洛马尔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帕洛马尔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44701006
作者:[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页数:151页

章节摘录

  要确定海浪活动的模式,必须考虑那与碎浪垂直,并且平行与海岸前行的长浪,它的浪峰微微露出海面并向两侧延伸,连绵不断。波浪向岸边滚动,并未扰动以直角切过它们而平稳推进的紧密浪头。谁又知道这个海浪生于何时,欲往何方?也许渊源于东方,一阵风吹过海面,迎面碰上大海的激荡,生出这股海浪。它又汇集了两侧的推力,你簇拥着我,我拖曳着你,滚滚向前;它渐进渐强,直至碰上逆行的海浪,使它渐渐减弱、消亡,或者被它们扭曲,变成一股股旁斜的小浪,并与它们一起被海岸撞碎。  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方面,就能使这个方面显得突出,甚至使它充斥整个画面,就像面对某些图画时那样,你只要闭一下眼睛,再睁开,景象就完全变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波浪重叠交错,把整个画面分割成许多时而隆起、时而趺落的波峰。还有,每一个海浪扑向海岸之后的回潮,也具有一定的力量,阻碍着继之而来的波浪。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海浪的回潮上,那么波浪运动的真正方向就仿佛是从海岸走向大海呢。  帕洛马尔先生即将得出的结论,是要让波浪倒转时间倒流吗?是要超越感觉与理智的局限去发现世界的真谛吗?否,他得到的只不过是一阵轻微的眩晕。那股不屈不挠地将海浪推向海岸的力量胜利了,看!海浪增强了。啊,风向是不是变了?糟啦!帕洛马尔先生通过仔细观察得到的有关海浪的印象被搅乱了,粉碎了,消失了。只有在他能够把这些现象在脑子里集中起来之后,才可开始认识过程的第二步,把对一个海浪的认识推广到整个宇宙。如果不失去耐心,或许就足够了。可惜帕洛马尔先生失去了耐心,他沿着海滩离去了,和他来时一样紧张不安,而且对一切事物都更加不确定了。

内容概要

伊塔洛·卡尔维诺(1923-1985)是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在四十年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力求以最贴切的方法和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以及他对人生的感悟和信念。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每一部都达到极高的水准,表现了时代,更超越了时代。他于1985年猝然逝世,而与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影响与日俱增,他的创作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书籍目录

1 帕洛马尔的假期1.1 帕洛马尔在海滨1.1.1 阅读海浪1.1.2 袒露的乳房1.1.3 太阳之剑1.2 帕洛马尔在花园里1.2.1 乌龟之爱1.2.2 乌鸫啭鸣1.2.3 无垠的草坪1.3 帕洛马尔观看天象1.3.1 黄昏的月亮1.3.2 眼睛与行星1.3.3 观察星辰2 帕洛马尔在城市里2.1 帕洛马尔在阳台上2.1.1 从阳台上2.1.2 壁虎的肚子2.1.3 椋鸟入侵2.2 帕洛马尔购物2.2.1 一公斤半鹅油2.2.2 奶酪博物馆2.2.3 大理石与血2.3 帕洛马尔在动物圆2.3.1 长颈鹿奔跑2.3.2 白化症猩猩2.3.3 有鳞目3 帕洛马尔的沉默3.1 帕洛马尔的旅行3.1.1 沙庭3.1.2 蛇与人头骨3.1.3 一只不配对的布鞋3.2 帕治马尔与人交往3.2.1 论缄口不语3.2.2 谈同年轻人生气3.2.3 模式之模式3.3 帕治马尔的默思3.3.1 世界观察世界3.3.2 如同镜子的宇宙3.3.3 如何学会做死者

编辑推荐

  一个人为了一步一步达到智慧而开始行走,他还没有到达。  《帕洛马尔》的第一版于1983年11月由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出版。这篇前言的文本在多年中一直没有编辑出版,其首次发表是在《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米兰:蒙达多里出版社,1992年,第1402—1405页)的“第二子午圈”上,它是卡尔维诺在1983年5月为回答《纽约时报书评》就全世界的作家当时正在写的书而作的一项调查准备的;但在1983年6月12日的那一期美国报纸上,只出现了寥寥几行有关《帕洛马尔》的文字。

作者简介

化身为帕洛马尔的卡尔维诺,将他对世界的最后沉思,掩映在叙述中,穿透了人生的全部经验,小说出版一年后,因卡尔维诺溘然长逝而成为绝响,意味深长的是《帕洛马尔》的最后一章完全记叙的是主人公对死亡的沉思默想。

图书封面


 帕洛马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3条)

  •     两年前写的东西了 现在想想 似乎与此书有关--------------------------------------------我们要共建和谐社会 我现在在这里打字 这件事本身也许是由遥远宇宙中的某颗超新星的爆炸而引起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由 每个星体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它附属于一个无形的网甚至说 每个星体之间的"空虚"的部分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宇宙万物一环扣一环 这满天的星宿 写满的是我的生活 社会发展 国家安危 国际形势 和 其他星体的轨迹以及化学分子的运动状态 还有一个计算机程序其实这本就是同一件事情 它就是GOD GOD与你同在西河论坛SEAL仍然试图说服我GOD的存在宇宙诞生的机率现在算出来是2的78次方分之一从成吉思汗到SEAL信仰耶蘇 这件事的机率是绝对小于2的78次方分之一的于是 在这其中肯定有神的力量 于是 GOD是存在的西河畔边 良辰美酒 徐徐凉风中 三人频频举杯西河论坛我们取得了一致 *理论上讲2的78次方分之一只是现在科学的局限 其实应该是无穷小 成吉思汗到SEAL信仰GOD 它的机率 也是无穷小两个无穷小怎么比较大小?!*现在的科学情况来看成吉思汗到SEAL信仰耶蘇 这件事的机率是的确小于2的78次方分之一的也就是说 当下 信仰GOD是理所当然的且符合三个有利于的 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暂时信仰GOD 然后再让时间继续对它进行检验想到这 迷惑了 技术再发展也不可能计算到无穷小啊照这个模式下去 我们应该一直信仰GOD 直到它的正确性被技术检验出来 我们相信GOD直到我们明白GOD是存在的 而这个终点是不可能达到的 因为它违背了某人的不可能完全认识宇宙理论但是某人积极地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宇宙外的世界被发现之后,某人不可能完全认识宇宙理论就不再适用,就会有新的理论出现,如同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的关系 相信会有这一天!这时候,所有的问题都要被从新考虑,因为某人的体系已经不再适用.传说 世界本一片浑沌 盘古大哥不知道从哪摸出一把斧头 筐汤一下子 重的和轻的就..........圣经*创世纪 上帝说 要有光 于是 有了光众所周知,太阳早在人类出现前就已经光芒四射多少年了啊盘古的筐汤那一下和上帝说要有光的同时 诞生了眼睛 于是世界不再浑沌其实世界到现在仍然是浑沌的 也将永远浑沌下去 满世界是各种各样的粒子 一片浑沌太阳光照上去 反射到眼睛里 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幻影我用眼睛观察外界 我看着桌上的兰花 它也看着我 用它自己的眼睛 这不是拟人和谐回到和谐为了达到和谐 要找明白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理清楚自己与外界万物的关系从而努力与它们达到和谐1 我成长到现在这个样子肯定有它的必然性 是万物作用的结果 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既然存在既然完整 它是和谐的任何改变它的东西都是不和谐的2 我在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 我与那块地是不和谐的 也许就是因为我那一跤 一只被猫发现的熟睡的老鼠被惊醒 这一跤对于 老鼠来讲是和谐的 或者说我因为摔了一跤发现了地上有100块钱 我与那块地也是和谐的 既是和谐也是不和谐何为和谐 何为不和谐 三个有利于是自私的和谐就是要与周围的事物和睦共处 要跟甚至最遥远的星系搞好关系人们发现这个说法太过抽象 于是有了GOD ------------------------------------------------现在一切变了 故人已去西河不在对不起 我仍然没有信任GOD你失望你愤怒 你不再讨论量子力学如果是这样 你不要悲哀我会找到最爱
  •     (一)在一些有关卡尔维诺的评论中,以下这段尤其令人动容,If Mr. Palomar personifies Calvino, as many critic conjecture, then his character summarizes the course of the author's evolution, both in life and literature. In youth, like his boy Pin, Calvino began his literary pilgrimage as a Partisan adventurer, idealistically seeking the means to build a better world out of the travesty of war. Seeing these dreams ravaged by postwar disillusionment and political dissension, he pushed his obstinate quest for Truth forward into the future...Coming to the end of his existence, the author had made a last decisive turn... Like Palomar, he came face to face with the only certainties he felt man will ever know: namely, the stubbornness of being and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Graciously, he braved the enigma of living, and with the quiet dignity of the mature postmodern author, he stoically embarked for a final Otherworld and a last adventure larger than life. (如若象许多评论家猜测的那样,卡尔维诺化身为帕洛马尔,那么这个角色,无论在文学角度还是生活中,便可以来概括作者一生的演变进程。青年时代的卡尔维诺,就像他笔下的男孩皮恩一样-一个意大利游击队的理想主义者和冒险家-为了建立一个不会被战争歪曲更好的世界,开始了他的文学朝圣之路。当他看见那些梦由于战后的幻灭和政治上的纠纷而被穷掠破坏,他把他执意对真理的追寻投向了未来。。。弥留之际,卡尔维诺作了一个决定性的转变。。。就像帕洛马尔,逐渐,他只开始思考那些必然性-那些他认为在将来一定会被感知到的必然性,亦即人本身的执拗和无法避免的死亡。就这样,他和气地面对生之谜面,带着作为一个笔者安静的尊严,他沉静地登上他界之船,开始了最后一段比生命更广袤的冒险。)(二)合上《帕洛马尔》,我感到卡尔维诺是第一个令自己同时为‘轻’和沉默感到动容的人。我看到一条由冒险家踏出的沉默路径,无论是在青年时代一个恪守道德和准则的理想主义者,还是成熟之时对一切略带怀疑,却又拥抱所有可能性的幻想家。追溯他的一生,似乎只是为获取安宁和智慧的一生,就象游吟诗人隐去身份和风沙一样,竟是如此寂静和稳固。世界制造太多的英雄和喧嚣者,可是那些沉默的智者,都在永远沉思和缄口。多数人把眼泪和凝视分配给前者,而少数人因为后者的沉默,继又陷入更深更久的沉默。(三)我相信在那些帕洛马尔安静的语词中,亦即卡尔维诺一生安静的隐进中,沉默,无论是处于两者间的停顿(比如同本书的章节之间,或者是序和正文之间,又或者是几本书的间隔之间),还是这之前之后彻底的空白,都向观察者传达着一定的意义和力量。那些没有说出的话,都被被赋予了可能性的空间,这种空间性正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化身为马可波罗,这位东方行者对可汗说,‘是我们的眼睑把它们分开’。--是的。沉默是心底的声音,而心底有另一个世界。(四)另一方面,《帕洛马尔》中,乌鸫啭鸣的章节亦令人沉浸于这’深思之轻‘的精细描摹和不可言传中:鸟儿究竟只是靠这单音节复音节的单调啭鸣来传达语义,还是依靠那啭鸣之间微妙而有序的沉默之音呢?又何以促成这种,鸟儿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偌大默契?我不禁想起卡尔维诺由于陈述轻反复援引的瓦莱里的诗句,’轻的不是羽毛,是小鸟。‘ 在反复失败,最后充分理解了这句话的前提下,我想自己理想中的默契可以表述为,’最后我们像是都变成了鸟儿‘。我们, 都变成了鸟儿。
  •     袒露的乳房刻意不看——强化了禁止看乳房的习俗,不看的前提正是我想到它是袒露的。这种看法本身就是不庄重的、保守的。把乳房融入周围——是不是把人看成物?把女性的象征也看成物?犯了大男子注意的陋习?崇敬地注视——珍惜感激乳房以及一切。(被乳房拥有者鄙视)在PALOMAR心中乳房具有象征意义地连接了世界,那乳房的拥有者此刻和PALOMAR还有世界是何关联呢?帕和女人的关联估计仅仅在对乳房的关注上,因为她的被“不宽容的传统”束缚着的心智无法和帕的想像一致。实际上女人这个整体在帕先生心中因为乳房的关系也被赋予了意义的。而女人的世界图景中此刻和乳房连接着的是放大的贪淫。如果先生自认的圣洁崇高的造物本身酿出了不纯的意识延展,那这仅仅是具体和抽象的两分还是足以坍塌世界的讽刺呢。大理石与血与我共生的牛肉仿佛是被肢解了的自己兄弟的尸体。但,当幸福地挑选能满足自己美食欲望的牛肉时,想像着种种它带来的快感,仍能心安理得地做个食肉动物。各种感情并不排斥?有节制的喜悦、恐惧、欲望、尊敬、为自己担忧和对他人他物的怜悯。别人祈祷时表述的正是PALOMAR现在的这种心情吧。如果界限是物种上的,不能吃人就是纯粹伦理学意义的道德教化咯?参杂宗教中神的训诫还是归为道德。那么爱国的意义等同于此吗?国别类比于物种,爱国类比于不吃人。界限是以怎样的维度被划分出来的呢。而且保证着被划分国别的人对这个边界建立的共识。有鳞目玻璃笼子之中有人类出现之前的世界,亦有人类出现之后的世界,表明人来世界既非永恒的世界,亦非唯一的世界。这里每件远古动物的样品都是靠人工的方法维持着生命,仿佛它们是我们头脑虚构的动物,是语言的构造,是荒谬的推断,企图证实只有我们这个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很high啊帕先生仿佛就是男版PHOEBE啊 我们想严肃的时候人物就严肃了 我们想逗乐的时候人物就逗乐了啊 我们 被我自认为是很high的物种啊物种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惴惴不敢打分,还好我不是一人。装帧排版实在太难看了,我憋着气总算勉强读完。。
  •     迅速的读完了 表示是哲学不是小说 算是有一点超越了自己的阅读舒适区 哈哈哈
  •     北回归线就像是朋克儿版的帕洛马尔 一个自省以悟道 一个放纵求超脱;一个用脑子观察宇宙 一个用体位衡量世界 (一个联想 不管对不对
  •     重读。上升至哲学层面的日常观察,以逻辑与沉思精密解构细微经验,文字近乎创造却仍属于发现(以前所未有之方式),内涵趋向于无穷而不曾到达。这种“不可知”“不可及”感随着思索深入愈加强烈,凡人面对终极问题时依旧只有无解的焦虑。
  •     最后的卡尔维诺
  •     当我们让意识自在地流淌出来,我们的结界是不是已经快要崩塌,我们的火种正流窜到风中,这样面对人与物,面对感官细部,上路时便少了些挣扎。
  •     准备重读。
  •     白化病的猩猩有自己的轮胎,而我们人却无处宣泄自己的情绪
  •     应该是最喜欢的卡尔维诺作品之一。像王阳明,像童年,像一种思维游戏。结尾几篇最好看。
  •     或许没有剧情,卡尔维诺命名帕洛马尔,横向波浪线状的思索+纵向俄罗斯套娃式的思索“指哪打哪”,完全没有任何在怕的。宇宙星辰,几何迷宫,到处都是自然孕育出的最好的“基本法”。海浪、女人胸部、草坪、壁虎、椋鸟、罐头、奶酪、猩猩、鬣蜥、蛇与颅骨、布鞋、死,泛生物保护主义如我不能更愉悦。卡尔维诺式的“万物进入我毂”的天问,鲜活童贞俏皮,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就在那里,不增不减,电影界同样有于洛叔叔。非求崎岖的功能性语言,人工机械无性恋般的密度感知,辅以数字螺旋的佐料,自恋、排比癖、完美主义强迫症和选择障碍症,是肯定的,绕来绕去跳来跳去太过迷人的日常之诗。 忘了哪篇论文有形容卡神体系为:“无限镜片的自我增值”,初看觉得装逼,细想确实在理。卡神就是装逼界最美的一朵小花,基友艾柯是大花。
  •     去观察,去体提。
  •     也不知道里面的一些认识论的东西怎么样
  •     如果把每一小节的标号看作一个三维坐标系里的坐标,那么整本小说就是一个3*3的立方体的27个点。第一遍读需要弄明白的是x轴y轴z轴分别是什么。/越往后越抽象,最后几篇已经看不懂了。觉得1大概说的是自然界,2是自然与人的关系(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至于3,说的是玄学。
  •     世界在观察世界
  •     这部小说是以小说的形式,重演了一遍人类的认识。从感官到哲思,最后到沉默不语。
  •     卡尔维诺这脑洞升华的
  •     这些真诚的哲思、诗意的琐碎细节,是思想的可爱之处。
  •     见微知著,哲学思辨。
  •     还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初中二年级,花了整整三个下午看完,似懂非懂,但却仿佛切身体会到那种脱水已久的鱼游进江流重获生机的感觉。
  •     卡尔维诺的格物纪录,每个点都过得太快,还是小说有意思
  •     一个孤独星球上的不完美生物,即便如卡尔维诺,也只能思考到此了。
  •     09年单向街圆明园店
  •     噢天哪!初入大学的史铁生之后,好久未曾产生如此轻灵而强韧的精神共振啦。想象我垂垂老矣之时,是否果真所谓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隐隐感觉,卡尔维诺的现象学默思,关于现代社会之”熵“的体察,或许也有某些东方思维的启发成分。
  •     读这本书感觉很幸福。
  •     逗比hhhhh
  •     极致敏感的观察者。把每一个时刻描述出来。很多地方近乎佛、道的探索,和假象。开始没看进去,看到一半才进入状态。
  •     结尾真是写得好!
  •     没有《看不见的城市》难读,也可能因为自己心智成长。全书明确的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卡尔维诺都借帕洛马尔先生之口展开不同的思考,时深时浅,读完后值得细细体会。有空一定要把《看不见的城市》翻出来重读。
  •     啊……纠结的要死的天秤………
  •     少了莫霍尔先生 这本小书读上去真的是像是富人的闲暇 很哲学但不很搞脑子 第三部分很出彩
  •     文字依然轻逸,话题却十分沉重。我想暂时告别带给我如此多惊喜与惊叹的卡尔维诺,隔一段时间,当我想看海浪、观星空、看鸽子的时候,再来和缄默的帕洛马尔交谈。
  •     断不可因为它是薄薄的一本就一口气读完,那样要么会因为帕洛马尔的思考太多而累得不行,要么就囫囵吞枣文字不过脑子了。该每天读一两节,然后跟着帕洛马尔的思绪生活一段日子。(然而我急着还书,还是一口气读完了。)
  •     2009-107
  •     这种思绪难道不是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么?碎片的无意义的难以启齿也无需启齿的一闪而过的,纵使內心波涛汹涌也无法无需表达给他者的东西,不就是这些吗?
  •     这其实就是我一直梦想中的小说啊!将某时某刻的观察和思考以近乎白描的形式展现为文字,我们的通过“经验式”的观察是能够发现真理吗?还是说只是一种主观意志上的自我想象?观察这个世界,不如说是在洞察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体系下的那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     原来写完这些他真的死了…
  •     无法评价
  •     有限中无限的褶皱。通过裂缝,帕洛马尔看到世界的不完美,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急需整理,这些使他难以忍受,他却不得不去适应。并为此发明一套复杂的,时刻不停生成的系统。很多时候,他思索着,最终选择放弃,因为无能为力。
  •     帕洛马尔的观感 细微处见洪荒宇宙 可是永远见不到
  •     里面充满了他的哲思,但很难跟着读下去
  •     轻盈明快。卡尔维诺观察生活中各种细微复杂变化的本质,十分精准。但不同于格里耶的零度写作,更具思辨性。最后部分从宇宙的思索,回归自我,“我们不能抛开我们自己去认识我们身外的任何事物。宇宙是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仅仅是我们在自己心里早已了解的东西”p142 (又想重读《宇宙奇趣全集》了
  •     四星半,惊呆了,想太多的最高级别,表以为自己也能写,大师级的脑洞和普通人的脑洞区别在哪儿呢?就是在于大师会有升华至更为宏观的思考,比如本书从开头的冷幽默范儿,一篇比一篇思考深入,到达终点站时则已是哲学命题,回过头去才明白原来自己读了一本帕洛马尔先生的特别的传记。
  •     文学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它能让我们感觉非常舒缓,非常细腻,让我们感觉世界的方式不是那么粗糙和简略。
  •     谐趣的哲理短篇小说 短小精致不残缺 不过即使残缺也无大碍吧 因为每短篇的bb没有一点走心过得都没法记住
  •     帕洛马尔心想:“如果时间也有尽头,那么时间也可以一个瞬间一个瞬间地加以描述,而毎一瞬间被描述时都会无限膨胀,变得漫无边际。”他决定开始着手描述自己一生中的每个时刻,只要不描述完这些时刻,他便不再去想死亡。恰恰在这个时刻,他死了。
  •     帕洛马尔是伊塔洛·卡尔维诺著作中,我最为偏爱的一本。卡尔维诺让我最为倾慕之处在于,他的每一本著作,都会给人带来全然不同的体验,而大部分的作家的著作,都会渐趋雷同。
  •     最理想的小说,文章的结构是一个三阶张量,用爱因斯坦形式表示是不是更好些呢?人生需要如此细致的观察与默思。帕洛马尔心想:“如果时间也有尽头,那么时间也可以一刻一刻地加以描述,而每一刻时间被描述时却无限膨胀,变得漫无边际。”只要不描述完这些时刻,他便不再去想死亡。恰恰在这个时刻他死亡了。
  •     目前最喜欢的作者。。没有之一
  •     啊。。。读的痛苦
  •     “我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大部分人际关系来要具体的多、明确的多。然而,我们却永远也不会相遇”。最后一章书可以读一辈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