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辜者》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无辜者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7532749454
作者:[英] 伊恩·麦克尤恩
页数:402页

“恐怖伊恩”寒风飕飕

文/遆存磊冷战时期的罗曼史,这样的字眼和故事让人不由得想起那段熟悉的音乐和一个手持PPK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不过伊恩·麦克尤恩不同于伊恩·弗莱明,他的《无辜者》里的主人公伦纳德只是英国邮局里的一个职员,而非上天入地的间谍,虽被派往德国柏林从事安全工作,但做的仅为枯燥的技术工种而已。邦德有香车美女环绕,伦纳德在柏林亦遭逢恋情,但其家常性自然与邦德迥异。007唯见诡谲曲折的情节剧,《无辜者》却带出一个萧索孤寂的时代与城市的底色。  将一段异国恋情置于这样的一个时代,伊恩·麦克尤恩显然是打定主意撷取一枝乱世中的黑色之花了。  “柏林隧道”是《无辜者》中情节的一个“主干道”,故事的承载体。初读时感觉如此多的细节,作者编织得很是真实。后来看作者按语,才知道实有其事,也就是说物质载体是真的,故事的人物和情节为虚构。  伦纳德与玛丽亚的爱情有幸亦有不幸。幸运在于若非时代使然,伦纳德未必有机会去柏林工作,他们不会相遇;不幸在于,这样一个萧索的时代,很难乐观地想象这段异国恋情能顺利发展下去,开花结果,终会遇到某种事情,有疾或无疾而终。或许,伦纳德与玛丽亚的个性因素已不占主导地位了,他们如漂浮于这座冷战之城的两片叶子,于命运之错身不由己、莫可奈何。  麦克尤恩讲述了一段未完成的萧索时期的爱情,想来他本不以大团圆为意,残缺才是这个世界的本相,更何况在那样一个灰暗难辨的时代面前。  麦克尤恩将爱情、悬疑、犯罪与性融为一炉,自然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足可引起读者的好奇,不过他并没有丢掉学院派作家的“范儿”,乱世之中人的命运飘摇无助式的经典写作依然如故。不过让我稍许惊讶的是,这位作家“恐怖伊恩”的绰号也不是白叫的,即使是《无辜者》这样情节比较中规中矩的作品,发展至故事中段,也上演了一幕只有医学课堂才能看到的“残酷秀”。换成别的作家,一般就是一带而过,而麦克尤恩偏不,详加描述足有十几页,且冷静得令人毛骨悚然,这种感觉以前在读余华的《现实一种》《古典爱情》时也领略过。不过区别在于余华的描述固然冷静,但含有戏谑成分,我们可以半笑着看;而麦克尤恩的文字就是冷和酷,给读者的感受即不免寒风飕飕了。

无辜者Y的献身

就算是没有开篇对卡夫卡名篇《地洞》的引用,你也会发现这部“沉闷的罗曼史”有很深的向卡夫卡致敬的意味,故事发生的地点柏林没什么实体感,反倒夹带很强的象征色彩。主人公伦纳德敏感自闭的状态像极了卡夫卡那些永远青涩痴纯的处男主人公,美国佬葛拉斯一出场就能套入强烈的卡夫卡式“他人”设定,而最典型的传承则暴露于那些不厌其烦又枯燥至极地对主角工作状态的描述,烧纸箱子也好,摆弄设备也好甚至让人想起《在流放地》中那和刑具较劲的军官。但是严格来说,伯纳德与他的工作内容却有着挥之不去的疏离感,他从事情报工作,本应讷言敏行,谨慎小心,但这位却好像玩闹一般无所谓,说他举重若轻或者冷静淡定过分抬举了他,伦纳德对自己的工作似乎没有任何自觉性,只是安静地执行命令,既无激情也无态度,归结于他性格中那种圣徒式的自尊。所以说,《无辜者》虽然是个宏大现实背景下的长篇,却在许多方面接近《只爱陌生人》,写得很有虚幻时空中寓言的味道,人物典型化的过于干净了,很多细节场景,有如电影里凝固又缓慢流逝的画面,似乎镜头虚焦,背景音乐响起,比如那两个士兵在户外抛接橄榄球的场面。无辜也好,纯洁也好,英文都是Innocent,指向都是视角人物伦纳德,伦纳德的无辜并不是无罪,而是坦然的问心无愧,是诚恳的“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情势使然”。伦纳德有种单纯的骄傲,这种骄傲带来的最大邪恶面是他的妄想倾向,但他缺并未狂妄到想免疫于原罪的困扰——他只是过于单纯的把别人的宽容想得太体贴,这点在他与玛丽亚的关系中显得更明显。无辜也好纯洁也罢,最怕的是自觉,从法律意义上讲,失手杀人又分尸的伦纳德绝不无辜,他的无辜认定更多是来自道德层面,也就是纯洁了,而他显然是自觉性过强了,让他对意外的冒犯非常敏感,对攻击性行为有种近乎狂热的报复心,这便反而成了他的问心有愧。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内向宅人的破坏力,他们都是潜在的独裁者。正是因为他们对不可控的事物缺乏应对力,对外界的变幻持有恐惧和排斥,他们才会习惯于和能够驾驭的自己相处,然而当情势逼近时,他们往往会选择将那些控制不住的外物强行纳入自己的领地,然后强迫自己认可这是可控的,或者完全被动地接受一个指令,(对伦纳德来说,就是上级的或者玛丽亚的),然后按自己的行为模式将其捏拿整合,最可怕的莫过于他们行事全过程中强烈的无辜感,以及这种无辜感与人类本身罪恶感的违和所带来的一些更糟糕的东西——伦纳德并不真的觉得无辜,因为他行为引发恶劣后果时往往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但他确实又认为“他无辜”这使他在没有遭到什么恶劣对待又会主动表现侵略性,这不仅仅是英国人那种低调的狡黠,恐怕也是男人难免虚伪的一部分。玛丽亚同样也是“无辜者”,她身上有女人那种与不安全感对抗的终身努力,也有每个女人都会有的对男人矛盾诉求,最后那封信中交织着歉意和谴责,谦卑与骄傲,真挚又可恶,比起伦纳德,她身上更具备感知时代的力量,对命运也更加具有主动权,他们的感情失败,归根结底还是对“有罪状态”的不能共容,然而我们不能说选择没有对错,但却可以说选择一定有遗憾。在这个故事中,伦纳德和玛丽亚没有做错什么事,但似乎也没做对什么事,最后的伟大冒险得到误读,成为他们的命运转折点,与其说是命运使然,更不如说是命运的刻意嘲笑,在时代给人的压抑背景下,无论是心底纯白的男主角,还是坚强克制的女主角,都注定要为曾遭受的压抑或折磨偿付一些美好的东西。许多时候我们因为一些小事天翻地覆,其实还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注定有天翻地覆的那一天。与《在切瑟尔的海滩上》相比,《无辜者》的故事更阴冷,更沉郁,爱情却更光明,前者的男女近乎模范,却经不起最细微的打击,后者的主人公各自有各自的麻烦,还共同碰上了新的麻烦,结局却未见得更糟,你实在是搞不清楚,到底那个时段的伊恩更可恨一些。

又一部“柏林谍影”

二战后,年轻的英国电子工程师伦纳德被派往德国参与英美合作的情报工程。战后的柏林满目苍痍。善良单纯的伦纳德却在这里邂逅了美丽温柔的德国女子玛丽娅,从而卷入了充满爱与性的狂乱世界,色授魂予、不可自拔。正当两人难舍难分之际,一次意外谋杀,终使两人擦肩而过、抱憾终身。这是一段冷战时期的罗曼史,一个二战之后的间谍故事,一部惊悚的犯罪心理小说...一如既往,麦克尤恩把爱情、战争、悬疑、犯罪、性、以及黑色幽默等种种元素揉和得天衣无缝。他的笔下展现的是一个萧索绝望的柏林城,在这里,纯洁无辜的人无处容身,恐惧寒冷出处笼罩着他们,直至走向无尽的黑夜。我喜欢里面的一个段子,并将其改编为一篇微小说:二战后,为了监听东柏林的通讯,中央情报局和军情六处合作开挖“柏林隧道”,哈维是负责人之一。漫长的工程和保密的制度让士兵们抱怨缺乏社交生活,有人说:“最近唯一性交过的人是乔治,他真有福气!”哈维获悉后兴师动众:“把这个混蛋给我找出来,再把他从这儿撵出去。”猜猜接下如何了?接下来大动干戈,到处调查。查到后来才发现,乔治原来是条狗——一条产自本地的杂种狗,留在仓库里算是一个吉祥物。据说哈维听到这个汇报后,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竟然丝毫不动声色,说道:“我可不管他自以为是个什么东西。他既然惹得我的部下不痛快,就给我把他撵走。”

偶然成就的人生

怎么说呢?人生就是一个个偶然导致的必然。昨天一个朋友问我的近况,我轻描淡写之后,她还是说:You always surprised me.我有时候也会对我迄今为止的人生惊诧不已,可是总得来说,也不过如此。讲出来,当然有赚取别人扼腕叹息的情节,可更多的,是平淡到着一墨都涉嫌浪费的平庸。说远了,说回这本书吧,《无辜者》,我又想说,这凡尘俗世间,我们谁不无辜呢?命运是只翻云覆雨手,我们这些渺小的生灵,以为过的是自己的日子,只是怎么蹦跶,也蹦不出它指尖漫不经心的拨弄。又远了,书是值得看的书,可是看到后面他们俩分尸的时候,那长达数页的细致描写和之后更漫长的心理刻画……我承认我承受不住了。我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书,可是某天的午饭时间,我同时停止了阅读和对盘中餐的挑拣。过了很久我还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去看那几页,只得潦草翻过,虎头蛇尾地收了场。

看完只记得分尸了

坦白说麦克尤恩这本书让我挺失望的,这本书是我继《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之后第一次读他的长篇,读完之后感觉不好,毫无前者给我的惊艳之感。《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是一本薄薄的小书,我一见之下,惊为天人,立马把麦克尤恩奉为我的偶像,打定主意要读完他全部的小说,虽然比起《在切瑟尔海滩上》《阿姆斯特丹》等作品,这本书并不那么有名,也没有得奖,但是我还满怀期待的看了,都因为传说《无辜者》里边有将一个人分尸的场景。在长达十八万多字的小说中,分尸只占了很小的篇幅。作者写的很细,伦纳德想逃跑又无可奈何,慢慢的把手伸进尸体伤口下面把它切开,分开胸膛的时候尸体翻开了内脏流了一地等等。这的确是我读过的最为详细的分尸描写,比在起点,晋江以及随便什么乱七八糟的地方读到的都好得多。别的人老是很容易的就把它分开了,并没有遇到本书中描写的种种困难,粘在裤脚上的体液之类的。在别的书里,大家老是操起电锯把尸体三下五除二的大卸八块,装进四个袋子了事。可惜分尸这一段儿写得再棒我也没法认同这是一本好的小说,它太慢了,太慢,太拖沓,它一个场景一个场景过度,又全都有条不紊的围绕着英国处男伦纳德。他如何来到柏林,如何开始从事窃听工作,如何认识玛丽亚,事无巨细,一直到意外发生为止。而在意外发生之前,唯一支持我看下去的动力就是对此后分尸的期待,而当分尸写完以后,在我眼里这本书马上就散掉了,情节的张力消失殆尽。我翻了翻之后的书页,庆幸它马上就要结束了,于是打起精神来看他到底把尸体怎么样了。虽然写了十八万多字,《无辜者》中却并没有什么错综复杂的情节、线索,读者只是跟着主角伦纳德一直在他的窃听工作和他的玛利亚中间转悠,诚然文笔很好,感情的发展,场景的过渡都很棒,但是真的没有给我期待的阅读体验。甚至隐隐有种所有的情节,所有的过渡,所有的长而拖沓的感情发展,全都只是为了让分尸合情合理的出现的感觉。甚至伦纳德和玛丽亚的身份和性格也是为其服务的一部分。坦白的说,我觉着这本书就是麦克尤恩打定主意要写一场分尸的好戏,于是就绞尽脑汁的想着怎么让它合情合理,于是给参与分尸的三个人填上了身份,然后将这场景逆着展开,就得到了这个故事。如果在一个中短篇里这么干说不定不错,可惜这是个长篇。最后要说结局也真的太操蛋太没意思了。

脆弱的红男绿女

女人受不了那娇艳欲滴的颜色,随即吃了。蛇说,你们不会死……如果你们吃了,你们就会睁开眼睛,就和神一样能够分辨善恶了。死亡对于麦克尤恩来说,是留给愚蠢的人准备的。在他关注的惩罚方式中,不死本身就是一个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也许是试图“像神一样……”这一举动本身意味着渎神,所以人类内心对善恶、进退的分辨,几乎是麦克尤恩行使一切惩罚的依据。所谓“恐怖伊恩”的说法证明,他的这种“不死”术,对于读者来说几乎有灭顶之功。《无辜者》被很多人誉为伊恩·麦克尤恩最出色的长篇小说,我感觉原因不免有二。在铺排方式上,《无辜者》具有典型的伊氏风格。《华尔街日报》说它“如此扣人心弦,简直让人一气读完,不忍释卷”,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编辑阅读能力真强。因为我中途停滞过两次,都是因为伊恩絮叨个没完。东德西德之间的恩怨纠缠在现在已经不是火辣的话题,而《无辜者》尽管用了颇具政治色彩的冷战包装,但是基本没有涉及政治思维。所以说,在没有政治取向的政治小说里,能够硕果仅存的无非还是伊恩不眠不休的前戏和铺垫。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戏,就不会有最后真正意义上的高潮。我在读的时候,不断用股市上的话告诫自己,横多长,竖多高。有了这份期待,最终我读完《无辜者》。除了结构上《无辜者》秉承了伊恩的风格外,它确实还有一些新意。就像我前面所说,死亡只是对愚蠢者的非意外伤害,而留给伊恩所关注的人,小说中的关键角色来说,如何处理死亡才是值得一说的话题。因此这个故事的伪高潮是分尸。麦克尤恩用了不少篇幅来详细描写分尸的过程。其中伴随着男主人公不断的反胃、作呕。但是我在读的时候却没有感到恶心,反而倍感凄凉。在《无辜者》前半部着力描写的阴沉柏林中,原本有一个温暖的被窝。男女主人公赤裸的身体,依靠一层层棉花来抵抗来自世界刺骨的寒冷。但是在这一刻,这个一人负责锯尸,一人负责用塑料布包尸的时刻,哪里还有温暖可言!共同进退本来是为两人加分的选项,但是这里丝毫看不到。对于结局来说,分尸无疑是个减分的过程。但麦克尤恩的观点肯定是,分尸只是个催化过程,但不是决定因素。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亚当必须日夜劳作才能维持温饱,而夏娃则不得不承受分娩的剧痛。走出伊甸园,或者说走出据守的被窝,男男女女都是脆弱不堪的。试图用被窝抵抗寒冷,归根结底是痴人说梦。《无辜者》依然在阐述一个问题,男女之间究竟有什么是牢不可分的。《在切瑟尔海滩上》用小小的自卑即将男女分开,而在《无辜者》中则是用了骄傲。自卑与骄傲,其实又是一体两面,真正的密不可分。昨天又买了两本伊恩·麦克尤恩的书,我会陆续将简体中文版都购入。麦克尤恩的主题也许不会有什么改变。无论是情欲还是其他什么高尚的说教,将男女关系叙述的红红绿绿,但是不改其中一触即溃的脆弱关系。我关注的是,麦克尤恩究竟能发现多少种击败誓言的方法。

“无辜之人”还是“纯洁之人”(转)

1989年5月,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访问了柏林。1989年9月,麦克尤恩于牛津完成《无辜者》创作。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  如果说,《无辜者》是麦克尤恩对冷战结束的反思,那未免有上纲上线的嫌疑,虽然他曾在上世纪60年代投身于反文化运动,但并不代表他对政治运动 也有如此高度的敏感关注。《无辜者》的时代背景是二战结束后的50年代——正值冷战开端,地点又是那多方势力汇集、一触即发的柏林,故事情节则类似西方版 的《潜伏》。纵观全书,这里没有麦氏著名的“伦理禁忌区”、“人性阴暗面”, 可见这部麦克尤恩早期的长篇作品很“正”,但它依然带有麦克尤恩标志性的优雅而忧伤的特征。  讨论小说文本之前,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书名,小说原文标题是The Innocent,“ Innocent”的中心意思有两个:1.无辜的;2.纯洁的。那到底是“无辜之人”还是“纯洁之人”呢?作者似乎有意玩了一个文字游戏(这是英国作家的 一贯传统,而老麦不折不扣地秉持了这一传统),读者完成文本阅读之后,想必能对此有所认识。  主人公伦纳德是一个年轻有为的英国青年,为了英美合作的情报工程前往柏林工作——二战后的柏林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不料在这里,伦纳德却邂逅了 一个令他终生刻骨铭心的德国女子玛丽亚。颇值得玩味的是,伦纳德与玛丽亚,一个英国人,一个德国人,在俄战区的舞厅相逢,从此展开了一段色授魂与、不可自 拔的恋情。这样的安排让人隐隐感到麦克尤恩的黑色幽默,男女主人公分别来自二战的战胜国和战败国,使得两人的身份颇为尴尬,形成一道无形的鸿沟。正因为身 份的天壤之别,当两人在寒冷的卧室中云雨之时,才造成了伦纳德不断的胡思乱想:“她就是那个被打败了的人,他有占有她的权利——由于征服,由于难以想象的 暴力和英勇的行为和牺牲才获得的权利。多么得意啊!这是权利……”正是这些念头——玛丽亚倒并没有察觉——使伦纳德心理上存在着一种主导的优势,这种心理 使他以为自己已经不再青涩,成熟到足以担当保护者的角色。对于玛丽亚,一个经常受到酒鬼前夫骚扰的弱女子,生活中也正需要伦纳德这样一个角色。更重要的 是,伦纳德的青涩、纯真,乃至性经验的空白缺失,都是她视若珍宝的特质——因为她可以教他,她很享受做他的老师,足见这对恋人是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的。  麦克尤恩不喜设置大团圆结局的癖好也是众所周知的。满目疮痍的城市、黑魆魆的隧道、堆积如山的录音机、阴寒的卧室、冰冷的被窝、嘴里呼出的哈 气……这些充斥于文本、随处可见的细节再次提醒读者,麦克尤恩的小说从来不是充满阳光的,哪怕冬日的阳光暂时照进了玛丽亚的房间,“映照出正在空中翻转打 滚的尘屑”,也终究摆脱不了黑暗。《无辜者》中伦纳德处理奥托尸体的篇章,从技术动作、心理展开两个角度来看,绝对堪称惊悚,甚至不亚于某些本格派推理小 说中的桥段。麦克尤恩不是侦探小说家,但他描写谋杀却是一派行家里手的范儿。在《无辜者》中,谋杀的过程有点意外、有点拖沓——上帝证明,伦纳德确实是无 辜的;可是处理谋杀的过程却惊悚异常,远远超过了谋杀本身。真正可怕的是,伦纳德这样的良善之人,在并非对被害者深恶痛绝的情况下,却硬着头皮分尸!噩梦 至此才刚刚开始……相信小说结尾那份物是人非的忧伤不仅使主人公伦纳德一生难以释怀,同时也使读者为之怆然。  《无辜者》也是麦克尤恩众多改编成电影的作品之一。中文片名译为《桃色控诉》(1993),由安东尼•霍普金斯和伊莎贝拉•罗西里尼担纲主演。麦克尤恩亲自担任编剧,可见他对这部小说的重视与偏爱。宝玉http://www.chinawriter.com.cn

“无辜者”并不无辜

这本书先用间谍故事吊读者的胃口,再用性爱和犯罪刺激读者的感官,最后却让我们感怀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奇怪的组合,却是聪明的组合。本来期待一个悲剧结尾:男主人公受到法律的惩罚,或是生活在阴影之下郁郁而终。男主人公伦纳德最初可能和我有同样的想法,困惑于自己的未来。但随着一切归于平静,当他坐在柏林墙下读那封从异国他乡寄来的航空信时,究竟是遗憾多一些,还是庆幸多一些呢?伦纳德是无辜者吗?年轻的工程师,正直、善良、却有些死板,当然是无辜者,但伦纳德证明自己无辜的过程却使他陷入被动。男人总是喜欢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却不知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理由。结局就是用荒谬的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伦纳德和玛利亚没有走到最后,也正是因为他是这种性格的典型。女人更喜欢凭感觉做事,或许因为如此,玛利亚从为不自己辩解,而伦纳德却把它当做玛利亚不再爱他的表现。我有一个朋友,聪明正直,却不善感情用事,凡事都要找出个所以然。一女性朋友向他表白, 未果,哈,傻得可爱。傻女人往往会得到幸福;男人过分辩驳,就显得可气了。

从赎罪看上开始

第一次接触到作者是因为电影赎罪,然后再重新看了小说,作者笔下的爱情总是那个美,是一种遗憾的美,残缺的美。赎罪中妹妹的幻想:是为自己当初年幼无知的冲动在找一个可以释怀的借口。可是现实并不如妹妹的期望那样团圆!! 所以这本小说我很期待,只是希望爱情能够圆满,我心里不是很喜欢悲剧,虽然只有悲剧才会让人记住一辈子。

未完成的萧索时期的爱情

冷战时期的罗曼史,这样的字眼和故事让人不由得想起那段熟悉的音乐和一个手持PPK的英国特工——詹姆斯•邦德。不过伊恩•麦克尤恩不同于伊恩•弗莱明,他的《无辜者》里的主人公伦纳德只是英国邮局里的一个职员,而非上天入地的间谍,虽被派往德国柏林从事安全工作,但做的仅为枯燥的技术工种而已。邦德有香车美女环绕,伦纳德在柏林亦遭逢恋情,但其家常性自然与邦德迥异。007唯见诡谲曲折的情节剧,《无辜者》却带出一个萧索孤寂的时代与城市的底色。将一段异国恋情置于这样的一个时代,伊恩•麦克尤恩显然是打定主意撷取一枝乱世中的黑色之花了。再看作者写作此书的年份:1989——柏林墙的倒塌之年,麦克尤恩的目的彰显无遗。不过,这倒算不得主题先行,大时代的底色谁都可以选择,关键还要看故事讲得如何。“柏林隧道”是《无辜者》中情节的一个“主干道”,故事的承载体。初读时感觉如此多的细节,作者编织得很是真实。后来看作者按语,才知道实有其事,也就是说物质载体是真的,故事的人物和情节为虚构。这样的创作方法让我想起稍类似于金庸的小说,时代气氛营造得恰如其分,行走于其间的人物自然血肉渐次丰满了起来。伦纳德与玛丽亚的爱情有幸亦有不幸。幸运在于若非时代使然,伦纳德未必有机会去柏林工作,他们不会相遇;不幸在于,这样一个萧索的时代,很难乐观地想象这段异国恋情能顺利发展下去,开花结果,终会遇到某种事体,有疾或无疾而终。或许,伦纳德与玛丽亚的个性因素已不占主导地位了,他们如漂浮于这座冷战之城的两片叶子,于命运之错身不由己、莫可奈何。有评论将《无辜者》与卡罗尔•里德的电影《第三个人》相比,这基于时代的因素与故事的底色。《第三个人》是黑色电影的典范之作,而《无辜者》之黑色因素亦昭然,同样反映了在文明的废墟上价值的虚幻与道德的毁灭。《第三个人》以表现主义风格揭示着战争所遗留下的创伤性记忆,而《无辜者》的主题有类似之处,麦克尤恩的文字极冷静,却于悄无声息地情节推进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个人与城市、时代产生莫名的错位,无论是理想或爱情均被无形的齿轮搅得粉碎,或许只能留待数十年后的书信中追念这似水的年华了。黑色不仅弥漫于战后的城市——废墟及空气中,而且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是无辜者,但每个人都有一种莫名的怕,怕强化了爱与被爱的渴望。虽未必是及时行乐,可终究想紧紧抓住些什么。抓得愈紧愈怕失去,愈怕失去愈阻不住悲哀结局的不期而至。伦纳德与玛丽亚遭逢巨变,本应充分信任对方,但仍不自觉地渐生猜忌。在这阴郁的城市、阴郁的时代,人心亦悄无声息地浸染上这层底色了。麦克尤恩讲述了一段未完成的萧索时期的爱情,想来他本不以大团圆为意,残缺才是这个世界的本相,更何况在这样一个灰黯难辨的时代面前。青年男女的爱情如烈火烹油般勃然而起,或可暂时映照出光亮的所在,但沉重的黑暗终究要压将下来,任谁亦无可遁逃。虽可记可忆,但早已物是人非、花瓣落去了。麦克尤恩将爱情、悬疑、犯罪与性融为一炉,自然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足可引起读者的好奇,不过他并没有丢掉学院派作家的“范儿”,乱世之中人的命运飘摇无助式的经典写作依然如故。不过让我稍许惊讶的是,这位作家“恐怖伊恩”的绰号也不是白叫的,即使是《无辜者》这样情节比较中规中矩的作品,发展至故事中段,也上演了一幕只有医学课堂才能看到的“残酷秀”。换成别的作家,一般就是一带而过,而麦克尤恩偏不,详加描述足有十几页,且冷静得令人毛骨悚然,这种感觉以前在读余华的《现实一种》、《古典爱情》时也领略过。不过区别在于余华的描述固然冷静,但含有戏谑成分,我们可以半笑着看;而麦克尤恩的文字就是冷和“酷”而已,给读者的感受即不免寒风飕飕了。

“非常有趣!”

 这是一段冷战时期的罗曼史,一场二战之后的间谍战,一部惊悚的犯罪心理小说……一如既往,麦克尤恩把爱情、战争、悬疑、犯罪、性,以及黑色幽默等种种元素糅合得天衣无缝,他的笔下展现的是一个萧索绝望的柏林城,在这里,纯洁无辜之人无处容身,恐惧寒冷处处笼罩着他们,直至走向无尽的黑夜。  

麦克尤恩的解剖课

(《外滩画报》特稿)1990年冷战间谍题材的小说《无辜者》问世时,有记者问他:“你为了写《无辜者》作过医学研究吗?” 麦克尤恩煞有介事地回答说:“我和麦克•当尼尔吃过饭,他是病理学专家。我告诉他我要写一个没有接受过训练的受惊吓的人锯一具尸体。” 采访者有点惊恐又有点无奈地应道:“于是他说:‘噢,你一定是伊安•麦克尤恩。’”由此可见,仍然满足“杰出的标准长度”的《无辜者》尽管没有像《阿姆斯特丹》、《时间的孩子》、《赎罪》等一样为“恐怖尤恩”赢得更多文学奖项,但仍然延续了他作品中惯有的细腻、犀利又疏冷的文笔,以及因勾勒现代人内心不安和恐惧而呈现出来的冷冷光泽。麦克尤恩是个制造“黑色情欲”的高手,在死亡、战争、悬疑、犯罪等怪诞文境的衬映下,男女主角的灵肉纠缠分外显得绝望而扭曲。《无辜者》秉承了他文字中一贯的暴力美学,这种“暴力”特质尤其在他所擅长的性心理和性场景的描写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绽放——男人和女人的性爱给他们带来了此事应有的快感,随着情爱的深入,当肉体关系衍变成了例行公事,或者事态出现了裂变,床上行为也被演绎成了别样的形态,它变得像一种刑罚、拷问、折磨、撕扯甚至战斗,不再是单纯的获得肉体的满足,而是变得像《红楼梦》里的小丫头形容香囊上“赤条条的盘踞相抱”激情男女那样,是“两个妖精在打架”。男主人公伦纳德是一个青涩的处男,在拥有婚姻经验的女主人公玛丽亚的导引下,他尝试到了一种类似灵魂震颤的愉悦,甚至在他们的欢爱里,她一直是以他的导师的身分来出现的——她手把手地带他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折变,并陪伴他屡屡进入一种肉体和心灵混杂的战栗空间。然而,她的强势又对他固有的男人自尊心理发起了严重地冲击,令他不由得产生幻想,自己是一个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士兵,可是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极高的战斗力。为了扳回一城,在他技巧越发娴熟的前提下,不惜动用类似于强奸的暴力行径,企图先征服她的肉体,再掌控她的灵魂——这种两性关系的拉锯与对立,意寓着更为诡谲的时空背景:二战结束后的柏林满目疮痍,人间炼狱般的萧瑟,男女主人公在此相遇,危如累卵的乱世,安能容忍一段完整正常的爱情存在?人物和时代的命运像一根绳的两股扭拧在一起,他们是那个时代最无辜的人,也是彼此的陌生人。作品结尾女主人公写给男主人公的一封悱恻的信,非常难得地展现了麦克尤恩少有的细腻,也为这段交织着杀戮冲撞和间谍技巧的“倾城之恋”、“柏林之恋”增添了一丝温柔声腔。世上最锋利的刀是做手术用的解剖刀,从肤里切下去几秒之后,鲜血才会缓慢无声地渗出。《无辜者》就带着这样的邪恶之力,切断了现在与“二战”历史的脉络,于是,透过一个狰狞的伤口,我们分明可以看到有几分庄严又有几分诙谐的古怪人生。作品最精彩之处是男女主人公杀死玛丽亚的前夫进行肢解并转移的桥段,与中国武侠电影里高手杀人如麻时却如舞蹈般曼妙——他们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表现各异,女主人公很有耐心地,像包扎一件艺术品一般地优雅,“带着母亲般小心翼翼的细致”把前夫的碎尸一一地包扎起来;而男主人公想尽一切办法躲避哨卡检查,转移装着尸体的盒子,这比他的间谍本职工作还令他紧张,甚至经常感到睾丸的疼痛。如此残暴惊险的过程被麦克尤恩描述得像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甚至带有一丝柔软的快感,而放下书,屏住呼吸,回忆片刻,不禁体会到凉入骨髓的惊悚。他的高妙之处也就在此。在《只爱陌生人》等作品中,麦克尤恩更多地是制造一个虚拟的时空来展现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人物命运,而像《无辜者》这样把人性搁在一个较为真实的时代宏观背景中的并不多见。近日,麦克尤恩对《卫报》称,他对12月份哥本哈根会谈的失败“密切关注继而非常绝望”,之后他回过头来对自己的新作《日光》(Solar)结尾部分的个别章节进行了改写,该书的内容与应对全球变暖的新技术有关,突然讨论“一个这么沉重、还带着道德和政治价值观的主题”会不会带来他创作风格的调整转变,值得期待。


 无辜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