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一九四二》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温故一九四二章节试读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020066124
作者:刘震云
页数:481页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1

白修德说,流血并不使他难过,难过的是弄不明白这些景象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么无组织无纪律的迁徙,他们的各级政府哪里去了?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我姥娘将五十年前饿死人的大旱灾,已经忘得一干二净。
  
我说:“姥娘,五十年前,大旱,饿死许多人!”
  
姥娘:“饿死人的年头多的很,到底指的哪一年?”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71页 - 十三

"吴记馍坊"旁的银饰铺掌柜的老高常说的话:
1 话是这么说,但不能这么干。
2 事儿能这么干,但不能这么说。
3 要让我说,这事儿从根上起就错了。
4 街上的事,一件事就是一件事;家里的事,一件事扯出八件事。你只给我说了一件事,我如何去断八件事呢?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60页

1、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我故乡发生了吃的问题。但吃的问题应该仅限在我们这些普通的百姓身上。我估计在我们这个东方文明的古国,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县以上的官员,都不会发生这种问题。不但不存在吃的问题,性的问题也不会匮乏。
2、死了三百万。他严肃地看着我。我心里也有些发毛。但当我回到一九四二年时,我不禁哑然失笑。三百万人是不错,但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无非是小事一桩。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玲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丘吉尔感冒。这些事件中的任何一桩,放到一九四二年的世界环境中,都比三百万要重要。
3、我姥娘将五十年前饿死人的大旱灾,已经忘得一乾二净。我说:
    “姥娘,五十年前,大旱,饿死许多人!”
    姥娘:
    “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到底指的哪一年?”

4、没有千千万万这些普通的肮脏的中国百姓,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历史都是白扯。他们是最终的灾难和成功的承受者和付出者。但历史历来与他们无缘,历史只漫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
5、我总觉中国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仍给人以信心,是因为有这些性情温和、深明大义的人的存在而不是那些心怀叵测、并不善良的人的生存。
6、我相信她对一九四二年的忘却,并不是一九四二年不触目惊心,而是在老人家的历史上,死人的事确是发生得太频繁了。指责九十二年许许多多的执政者毫无用处,但在哪位先生的执政下他的黎民百姓经常、到处被活活饿死,这位先生确应比我姥娘更感到惭愧。这个理应惭愧的前提是;他的家族和子孙,决没有发生饥饿。当我们被这样的人统治着时,我们不也感到不放心和感到后怕吗?
7、历史从来是大而化之的。历史总是被筛选和被遗忘的。谁是执掌筛选粗眼大筐的人呢?
8、黄山官邸以云岫楼和松厅为中心结构,蒋住云岫楼,仪态万方的宋美龄住松厅。当然,夜间就难说了,如果两人有兴致的话。
9、自已的事情,自己这样的态度,自己的事情让别人关心、同情,说起来让五十年后的我都感到脸红。
10、他们的表情是漠然的,他们也不知道,前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唯一留在心中的信心,便是他们自己心中对前方未来的希望。也许能好一些,也许熬过这一站就好了。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这又是白修德所不能理解的。
11、一个八岁的男孩,逃荒路上死了爹娘,碰到汤恩伯的部队,部队硬要一家农民收容弃儿。后来这个孩子不见了。经调查,在那家农户的茅屋旁边的大坛子里,发现了这孩子的骨头;骨头上的肉,被啃得干干净净。
12、写到这里,我觉得这些人不去当土匪,不去合伙谋杀,不去组成三K党,不去成立恐怖组织,实在辜负了他们吃人吃亲人吃孩子的勇气。从这点出发,我对地主分子范克俭舅舅气愤叙述的一帮没有逃荒的灾民揭竿而起,占据他家小楼,招兵买马,整日杀猪宰羊的情形,感到由衷地欢欣和敬佩。一个不会揭竿而起只会在亲人间相互残食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13、当我们后来高呼“打倒美帝国主义”时,我想不应该忘记历史,起码一九四二年、一九四三年这两年不要打倒。
14、对于一个专制国家来说,制度不严也不失为一个好事。在专制制度下,裙带关系也不一定全是不正之风,有时也是为民请命之风。
15、所有的中国统治者一样,一到这时候,出于战略考虑,态度马上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做出严肃的样子,做出以前不了解情况现在终于了解情况还对提供情况人有些感激终于使他了解真相的样子,马上拿出小纸簿和毛笔,开始做记录,让白修德和福尔曼提供一些治灾不力的官员的名字──这也是中国统治者对付事情的惯例,首先从组织措施上动刀子,接着还要求提供另一些人的名字:要他们再写一份完整的报告。然后,正式向他们表示感谢,说,他们是比政府“派出去的任何调查员”都要好的调查员。
16、尽管美国人和意大利人正在欧洲互相残食,但他们的神父在我的故乡却携手共进,共同从事着慈善事业,在尽力救着我多得不可数计的乡亲的命。人在战场上是对立的,但在我一批批倒下的乡亲面前,他们的心却相通了。从这一点上说,我的乡亲们也不能说饿死得全无价值。
17、读到这里,我一点不为我的乡亲脸红。如果换了我,处在当时那样的处境,我也宁愿给洋人磕头。教会院子周围,到处是逃难的人群。传教士一出院子,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乡亲们都聚集到外国人周围了。我想这时如外国人振臂一呼,乡亲们肯定会跟他们揭竿而起,奋勇前进,视死如归,再不会发生八国联军时抵抗外国人的情形了。
18、外国人太少,中国孤儿太多;换言之,中国孩子想认外国人做爹的太多,外国人做爹也做不过来。
19、蒋为什么信基督教呢?纯粹为了结婚和性交或政治联姻吗?
20、财政科员刘道基,目前已发明配制出救荒食品,复杂的吃一次七天不饿,简易的吃一次一天不饿。
21、河南人是好汉子,眼看自己要饿死,还放出豪语来:“早死晚不死,早死早脱生!”
 娘啊,多么伟大的字眼!谁说我们的民族没有宗教?谁说我们的民族没有向心力,是一盘散沙?我想就是佛祖面临这种情况,也不过说出这句话了。委员长为什么信基督呢?基督教帮过你什么?就帮助你找了一个老婆;而深入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佛家教义,却在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三年,帮了你政治的大忙。
22、当然,日本发军粮的动机绝对是坏的,心不是好心,有战略意图,有政治阴谋,为了收买民心,为了占我们的土地,沦落我们河山,奸淫我们的妻女,但他们救了我们的命;话说回来,我们自己的政府,对待我们的灾民,就没有战略意图和政治阴谋吗?他们对我们撒手不管。
23、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春,我们就是帮助了日本侵略者。汉奸乎?人民乎?白修德在战役之前采访一位中国军官,指责他们横征暴敛时,这位军官说:“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这话我想对委员长的心思。当这问题摆在我们这些行将饿死的灾民面前时,问题就变成: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这是我温故一九四二,所得到的最后结论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75页 - 單位

他衷心盼望所有黨內的同志都團結起來,不要鬧分裂。因為黨內一鬧分裂,他小林就沒戲,平時就白積極,白積極上班,白積極打開水抹大家的桌子,白積極靠攏組織。……白忙活了!可憐的小林!期待下文大反轉。這種大白話的表達方式還挺好看的,不做作,正適合寫這些事。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全文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这些富丽堂皇地方中的衣着干净、可以喝咖啡洗热水澡的少数人,将注定要决定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命运。
历史从来是大而化之的。历史总是被筛选和被遗忘的。
△严冬到了,雪花飘落,灾民无柴无米无衣无食,冻馁交迫。那薄命的雪花正象征着他们的命运。救灾刻不容缓了。
至少要让他们像人一样死去。
儿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府的晴雨表。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第五章

一个不会揭竿而起只会在亲人间相互残食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72页 - 十三

一个人总顺着别人的心思来,自己心里就有些别扭;但一个人自己别扭,也比再让别人别扭自己强。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44页 - 十一

老詹对杨摩西说:
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栓到别人身上。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8页 - 塔铺

走了二里路,我向回看,爱莲仍站在河堤上看我。她那身影,那被风吹起的衣襟,那身边的一棵小柳树,在蓝色中透着苍茫的天空中,在一抹血红的晚霞下,犹如一副纸剪的画影。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原文开始></原文结束>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4页

没有千千万万这些普通的肮脏的中国百姓,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和反革命历史都是白扯。他们是最终的灾难和成功的承受者和付出者。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猎人与猎物的存在。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试读

历史可以给你知道以前那未来呢?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3页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试读

历史不能遗忘 求组团去看电影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76页 - 一地鸡毛

老家如同一个大尾巴,时不时要掀开让人看看羞处,让人不忘记你仍是一个农村人。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00页

一个外国天主教神父在谈到设立粥场的动机时说:至少要让他们像人一样死去。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73页 - 單位

上次跟老張一塊出差,除了一路辛苦,時常主動貼些飯錢,與老張的交流效果不佳。雖然老張也對他有說有笑,但談話總無法深入到思想深處,去解開那深處的歷史的疙瘩。歷史遺留問題在行政上可以平反,但思想歷史疙瘩,卻實在難以解開。
那深處的歷史的疙瘩,太逗了……此篇處處都能被逗樂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8页

刘偏爱用动物来描述人,不管怎样,人脱离不了最原始的判断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观《一九四二》后感

看完1942之后,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觉,有对百姓在饥荒之年水深火热处境的同情,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愤怒,对政府官员麻木不仁态度的无奈。人们在战争和灾难面前,为了保住自己那草芥般的命,已不再有人格和尊严可谈,花枝匆匆嫁给拴住只为了保住两个孩子的命,有墨汁的星星为生存放弃了自己所谓的清高,范伟饰演的老马为活命沦为日本的厨师,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他们也只是单纯的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望:生存下去。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和灾难不段的时代下,老东家依然可以将自己仅存不多的粮食借给他人,拴住为了自己对家人仅存的那一点念想,不屈服与日本人的施舍,李培基在严峻的形式下,依然坚持为民请命,为民操心,也体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气息。
《一九四二》触动了千千万万个经历过饥荒战乱的后裔,触动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悲悯之心,时活在当下的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时刻铭记前辈所受过的苦难,铭记中华名族的灾难史,令我们饮水思源,忆苦思甜···
《一九四二》使冯导在电影上达到了另一个高度,亦是冯导继《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有一个佳作。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58页 - 单位

渐渐小林有这样一个体会,世界说起来很大,中国人说起来很多,但每个人迫切要处理和对付的,其实就身边周围那么几个人,相互琢磨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66页 - 一地鸡毛

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发愤过,挑灯夜读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大家一样,很快淹没到黑压压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你也无非是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页书也不想翻,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了一辈子?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辈子下来谁还知道谁!这段让人实在太有感触。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3页

看了冯小刚的电影后我决定好好的读一下这本刘震云的温故1942,我不关心大事儿,我只是想知道作为我们这些百姓当时是怎么样活下来的。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塔铺

读刘震云的《塔铺》,感觉写的很朴实,很符合7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河南农村的生活,作者以第一人称,描写当时复习考大学一年的经历,写了一些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对家人的支持,和女同学的朴素的爱情等,感觉虽然笔墨不多,但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细腻的感情。
最后,我想说,作为河南人,读刘震云的作品,感触会更深一些吧。另,搜索了下“刘震云”,看了百度百科里刘震云的经历,我更愿意相信《塔埔》是他早年经历的真实写照。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9页 - 土塬鼓点后:理查德·布莱德曼

继续读刘震云的作品。因为买的这本书,书名叫《温故一九四二》,其实只有最后的几十页的篇幅是<温故一九四二>,前边是他的其他作品(我想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吧)。
《塔铺》之后今天又读了三篇,《土塬鼓点后:理查德·布莱德曼 ——为朋友而作的一次旅行日记》,《新兵连》,《头人》,感觉远没有《塔铺》给人感觉写得好,或者说给读者那种某种程度的震撼吧。
《土塬鼓点后:理查德·布莱德曼 ——为朋友而作的一次旅行日记》,比较短,大概不到十页吧,第一人称,写的是作者那年去山西南部黄土高原上的的一个村子,在那里患上重感冒期间,赶上村子一老人去世办丧殡,请来当地某知名民间艺人打鼓点的事,作者对比当时来中国北京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的理查德·布莱德曼(作者是从电视上看到的),将两者的人生对比,思考,这里能引起读者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吧。
《新兵连》,第一人称,讲的是作者从去部队当兵,在新兵连三个月直到离开新兵连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讲了“老肥”、“元首”、王滴、老兵李上进等人的不同遭遇和结局,觉得反映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新兵连的状况和不同人的人生,这跟作者的早期经历有关吧(早于《塔铺》,但创作可能晚于《塔铺》)。
《头人》讲了作者祖上(其实是祖姥爷,外公的父亲)开创申村,后来被迫做了第一任村长(后来有几任不叫村长),到后来几任村长的交替、轮回的事,感觉有点拖沓、冗长,甚至有些啰嗦,几任村长相似的经历,反复的写(当然,几任村长的经历还是有些不同的),但,也许,这是作者的一种手法吧,通过这种手法,让读者了解几个时代下村里头人的做法、经历,和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的关系,人们的对某些事情的态度、观念的不同,或者说转变。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怀恋《塔铺》。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44页 - 官场

一个人不管地位多高,成绩多大,反正临终前守在他身边的,也就是亲人。
无可批驳,铁铮铮的。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99页 - 一地鸡毛

“小李白”说:
“我知道你是爱那个面子!你还是天真幼稚,现在普天下谁还要面子?要面子一股子穷酸,不要面子享荣华富贵。就你小林清高?看你的穿戴神情,也是改不掉的穷酸受罪模样。你下班来替我收账,帮我十天,我每天给你二十块钱!”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日本为什么用六万军队就可以一举歼灭三十万中国军队?在不他们发放军粮,依靠了民众。民众是广大而存在的。1943年至1944年春,我们就是帮助了日本侵略者。汉奸乎?人民乎?白修德在战役之前采访一位中国军官,职责他们横征暴敛时,这位军官说:“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如果当兵的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这话我想对委员长的心思。当这问题摆在我们这些行将饿死的灾民面前时,问题就变成: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第四章

所以,我历来赞成各国领袖之间握手言欢,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阶级兄弟;各国民众之间,既不必联合,也没什么可说的.即使发生战争,也不可怕,世界上最后一颗炮弹,才落在领袖的头上委员长思索: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他们思索我们向哪里去逃荒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看过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7页 - 三

牛早就快杀光了,猪尽是骨头,鸡的眼睛都饿的睁不开在河南已恢复了原始的物物交换时代.卖子女无人要,自己的年轻老婆或十五六岁的女儿,都驮到驴上到豫东驮河,周家口,界首那些贩人的市场卖为娼妓.卖一口人,买不回四斗粮食.麦子一斗九百元,高粱一斗六百四十九元,玉米一斗七百元,小米十元一斤,蒸馍八元一斤,盐十五元一斤,香油也十五元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说到底,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四三年,我故乡发生了吃的问题。但吃的问题应该仅限在我们这些普通的百姓身上。我估计在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县以上的官员,都不会发生这种问题。不但不存在吃的问题,性的问题也不会匮乏。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27页 - 官場

吳老說:“就是上次讓他吃了麵條,心里很不是滋味!”
金全禮說:“他是河南人,愛吃麵條!”
河南人……愛吃麵條……很出名嗎?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中国政府在一九四三年就在的资料:委员长下大了救灾的命令,但是愚蠢和效率低下是救济工作的特点。由于各地官员的行为恶劣,可怕的悲剧甚至进一步恶。
本来,陕西省与河南省相毗邻,山西的粮食储存较为丰富,作为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就应该下令立刻把粮食从陕西运到河南以避免灾祸。然而,这样一理便有利于河南而损害了陕西,就会破坏政府认为必不可少的微妙的权势平衡,而政府是不会答应的。(中国历来政治高于人,政治是谁创造的呢?创造政治为了什么呢?)此外,还可以从湖北运送粮食到河南,按时湖北的战区司令长官不允许这样做。
救济款送到河南的速度很慢。(纸币有什么用,当那里再无食物可以购买的话,款能吃吗?)经过几个月,中央政府拨给的两亿元救济款中只有八千万运到了这里。
甚至这些已经运到的钱也没有发挥出救灾作用。政府官员们把这笔钱存入省银行,让它生利息;同时又为怎样最有效地使用这笔钱争吵不休。在一些地区,救济款分配给了闹饥荒的村庄。地方官员收到救济款后,从中扣除农民所欠的税款,农民实际能得到的没有多少。就连国家银行也从中渔利。中央政府拨出的救济款都是面额为一百元的钞票。这样的票面已经够小的了,因为每磅小麦售价达十元至十八元。但是,当时的粮食囤积者拒绝人们以百元票面的钞票购买粮食。要购买粮食的农民不得不把这钞票兑换成五元和十元的钞票,这就必须去中央银行。国家银行在兑换时大打折扣,大钞票兑换小钞票要抽取百分之十七的手续费。河南人民所需要的是粮食,然而直到三月份为止,政府只提供了大约一万袋大米和两万袋杂粮。从秋天起一直在挨饿的三千万河南人民,平均每人大约只有一磅粮食。
救灾之时,农民们仍处在死亡之中,他们死在大路上、死在山区里、死在火车站旁、死在自己的泥棚内、死在荒芜的田野中。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三个月后,到了潼关,车没了,马没了,车上的人也没了。这时老东家特别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么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爹的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爹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老东家:“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十五年后,这个小姑娘成了俺娘。
↑梗概 @ppa123 这个就是剩下没写完的字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02页 - 官场

中国人脑子真是全用这儿了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1、在死三百万的同时,历史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宋美龄访美、甘地绝食、斯大林格勒大血战、邱吉尔感冒。这些事件中的任何一桩,放到一九四二年的世界环境中,都比三百万要重要。五十年之后,我们知道当年有邱吉尔、甘地、仪态万方的宋美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有谁知道我的故乡还因为旱灾死过三百万人呢?当时中国国内形势,国民党、共产党、日军、美国人、英国人、东南亚战场、国内正面战场、陕甘宁边区,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如一盆杂拌粥相互搅和,摆在国家最高元首蒋介石委员长的桌前。别说是委员长,换任何一个人,处在那样的位置,三百万人肯定不是他首先考虑的问题。三百万是三百万人自己的事。当时世界最重要的部分是白宫、唐宁街十号、克里姆林宫、希特勒的地下掩体指挥部、日本东京,中国最重要的部分是重庆黄山官邸。这些富丽堂皇地方中的衣着干净、可以喝咖啡洗热水澡的少数人,将注定要决定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命运。
2、撇下花爪舅舅,我又去找范克俭舅舅。一九四二年,范克俭舅舅家在我们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我姥爷姥娘就是在他家扛的长工。东家与长工,过从甚密;范克俭舅舅几个月时,便认我姥娘为干娘。俺姥娘说,一到吃饭时候,范克俭他娘就把范克俭交给我姥娘,俺姥娘就把他放到裤腰里。一九四九年以后,主子长工的身份为之一变。俺姥娘家成了贫农,范克俭舅舅的爹在镇反中让枪毙了;范克俭舅舅成了地主分子,一直被管制到一九七八年。他的妻子、我的金银花舅母曾向我抱怨,说她嫁到范家一天福没享,就跟着受了几十年罪,图个啥呢?因为她与范克俭舅舅结婚于一九四八年底。但在几十年中,我家与范家仍过从甚密。范克俭舅舅见了俺姥娘就“娘、娘”地喊。我亲眼见俺姥娘拿一块月饼,像过去的东家对她一样,大度地将月饼赏给叫“娘”的范克俭舅舅。范克俭舅舅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我与范克俭舅舅,坐在他家院中一棵枯死的大槐树下(这棵槐树,怕是一九四二年就存在吧?),共同回忆一九四二年。一开始范克俭舅舅不知一九四二年为何物,“一九四二年?一九四二年是哪一年?”这时我想起他是前朝贵族,不该提一九四九年以后实行的公元制,便说是民国三十一年。谁知不提民国三十一年还好些,一提民国三十一年范克俭舅舅暴跳如雷:“别提民国三十一年,三十一年坏得很。”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54页 - 我们离苦难很近,离善良很远——温故《温故一九四二》及其他

紧要启事
缘鄙人与冯氏结婚以来感情不合难以偕老刻经双方同意自即日起业已离异从此男婚女嫁各听自便此启
张荫萍 冯氏 启

声明启事
敝人旧历十二月初六日赴洛阳送货敝妻刘化许昌人该晚逃走将衣服被褥零碎物件完全带走至今数日音信全无如此人在外发生意外不明之事与敝人无干自此以后脱离夫妻关系恐亲友不明特此登报郑重声明堰师槐庙村中正西街门牌五号田光寅启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总是忙于阅读那些在当下话语界不断涌现的新的时髦的东西,以至于这差点成为我的一种近乎恶劣的阅读习性,一种我现在看来简直是麻木不仁的习惯。对《温故一九四二》和刘震云其他几部作品进行温故式的阅读使我及时从这种与整个时代的阅读习性密切相关的误区中摆脱出来,同时也真正领会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份量,不过更为重要的是,此次温故式阅读还及时支援了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进行的有关个人生存道德的思考。
孔子曾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从后世来看,老先生当时的慨叹之语并不仅仅是对其所处时代道德状况的写实,而且是对人类世世代代道德处境的写实。没有哪个时代能够把道德问题解决得很好,而在道德的许多层面,有的甚至更糟。
距今已满一甲子的一九四二、四三年,也就是中华民国三十一、三十二年,中国河南发生一场大灾荒,死人三百万。五十年后,作为河南老乡的“我”(叙事者)在一位身份不明、动机不明的朋友的“打发”下,对发生在五十年前的这场“中国灾难”进行了一次民间采访与文本查考相结合的“温故”。此次“温故”有一个广大知识分子格外熟悉的特点,那就是作为“温故”执行者的“我”在大多数时候,“既能远离灾难,又能吃饱穿暖居高临下地对灾难中的乡亲给予同情”。不过这并不怎么重要,重要的是越是深入“温故”,“我”就越发现,灾难实在是检验人类道德的极佳场所,灾难越严重,涉入其中的人的道德问题就变得越极端,同时也就越简单、越直接、越本质。
在人类现代历史上,死人三百万的灾难怎么说也不可谓不大,而这个灾难的前身则是河南省因干旱和随干旱而来的蝗灾所导致的三千万灾民的吃饭问题,从这“三千万”到“三百万”绝非一蹴而就,中间还有很多路要走,有很多事要发生。
对于国民政府的最高领袖蒋介石来说,他的这些百姓的吃饭问题来得很不是时候,因为自己手头有远比受灾三千万也就可能会死三百万更重要更紧迫更叫人头疼和难缠的事情:
第一,中国在同盟国的地位问题,同时也就是蒋介石被不被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等人放在眼里的问题。因为尽管同盟,但弱者始终不免要受到来自强者的“污辱和虐待”。
第二,“攘外”与“安内”的问题,同时也就是国民党是否还能在中国维持其统治的问题。
第三,国民党内部、国民政府内部各派系的斗争问题,同时也就是蒋介石本人在中国的领袖地位问题。
如此等等。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亟待解决,远在河南的本来重要的三千万灾民在委员长心中就显得远不那么重要了。于是,尽管对自己百姓正在遭受的苦难心知肚明,蒋介石对外公开的态度却是认为有关部门和人士在谎报灾情,于是尽管受灾人口正在大面积死亡,政府向灾区所征收的实物税和军粮任务不变。“这实际等于政府又拿了一把刀子,与灾害为伍,在直接宰杀那些牲口一样的两眼灰蒙蒙、东倒西歪的灾民。于是,死的死了;没死的,发生大面积背井离乡的逃荒”。
对此我们常说的是国民政府与蒋介石本人太黑暗太凶残,进而指责蒋无疑是一个独夫民贼,同时也就将自己与蒋划清界限,让自己在无形中处于道德的优势位置,但我们很少去想,至少很少去指出:这里面有更为实质性的东西,那就是道德自身的脆弱。
蒋介石曾说过,他九岁丧父,当时家里的悲惨情况委实难以形容,而他本人也很快成为大家“污辱和虐待”的对象,这成为蒋一生都在努力摆脱但始终无法彻底摆脱的痛楚。当我们不把蒋看成是一个对权力的变态追逐者,而是看成一个内心和我们一样脆弱的人时,蒋视几千万人的生存苦难如无物的绝顶不人道很可能就植根于其永远也摆脱不掉的某种怨恨与惧怕心理,决不能让自己再次处于受人“污辱和虐待”的弱势地位,这是蒋内心最大的脆弱。
道德的脆弱有时恰恰深藏在人自身的脆弱里面,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生命中不能承受或不愿承受的东西,对于这些东西的不能承受与不愿承受常常会使我们不顾一切,包括道德,也就是说,当我们为自己的脆弱所攫取时,所有不切己之物包括他人的性命在一个人的心里将变得无比之轻。
“人吃人”这种极端的例证把事情变得简单明了。在死亡面前,人无疑是极其柔弱的,可这种柔弱有时却能够将人完全掷入疯狂。由于在家乡已经毫无生路,数百万河南灾民开始逃荒,但逃荒也是一条不归路,当所有可吃的东西都已吃尽许多人已经在吃土时,当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淹灭了一切顾念时,人开始吃人。虽然狗也在吃人,但狗吃的还只是尸体,而人吃的却是活人,并且往往是父母吃自己的孩子或交换着互相吃对方的孩子,但无论怎么吃,其中有一条坚硬而又冰冷的法则,那就是弱者被吃,或者更确切地说,就是弱者吃比自己更弱者。
另外有一些人,我们可能会怀疑他们到底还能不能算是人。当几千万人的灾难进行到一定程度,在多种力量的作用下,“独夫民贼”蒋介石终于还是下令发动政府救灾,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蒋也是做做样子给人看而已。可是就在这个单薄的样子里,一些比蒋介石还不是人的人或者说还不是东西的东西露了出来:
“救济款送到河南的速度很慢。经过几个月,中央政府拨给的两亿元救济款中只有八千万元运到了这里。甚至这些已经运到的钱也没有发挥出救灾作用。政府官员们把这笔钱存入省银行,让它生利息;同时又为怎样最有效地使用这笔钱争吵不休。在一些地区,救济款分配给了闹饥荒的村庄。地方官员收到救济款后,从中扣除农民所欠的税款,农民实际能得到的没有多少。就连国家银行也从中渔利。中央政府拨出的救济款都是面额为一百元的钞票。这样的票面已经够小的了,因为每磅小麦售价达十元至十八元。但是,当时的粮食囤积者拒绝人们以百元票面的钞票购买粮食。要购买粮食的农民不得不把这钞票兑换成五元和十元的钞票,这就必须去中央银行。国家银行在兑换时大打折扣,大钞票兑换小钞票要抽取百分之十七的手续费。”
有一个叫刘道基的财政科员,居然声称发明了一种救荒食品,“复杂的吃一次七天不饿,简易的吃一次一天不饿”。
在危及几千万人的灾难中玩游戏,这是对灾难毫无人性的利用与把玩。在他们身上,我们很难说道德的脆弱仅仅源自人自身的脆弱,而是更有可能来自其天然的冷血与凶残。
智者说要从万物身上看见我们自己,也就是中国古语所云“推己及人”的反动“推人及己”,如此,许多不忍之心或许就会发问:“我们离他们有多远?”那么紧接着的一个问题是:
“我们离道德有多远?”
此处有人类永远也绕不开的东西,那就是道德的难题首先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人在其生存的根基上是非道德的。人总是先以一个生命的自我存在,而后才作为所谓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存在,在所有的顾念当中,人总是首先达其自身,然后才抵达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因此,作为一种后置的社会契约关系和防御机制而存在的道德并非天然就是人的必然,关于这一点,中外的诸多先贤如荀子、卢梭等早已阐释得非常清楚,本文毋庸赘述。但仍需进一步指出的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尚且不在于道德本身的无依无助,而在于我们根本就不知道人类不道德的底限究竟到何处为止,不知道我们已经、正在和将要在多大程度上实践自己的不道德。
因此,“我”和我真正要做的事情并不是如何谴责一九四二、四三年的那些人或非人的不道德,而是试图通过他们的不道德来呈现如此一个可能:我们,和他们的区别或许仅仅在于能指的不同,即由时间和历史场景的切换所导致的称谓的不同,而我们和他们的道德所指却未必两样,过去的他们放在现在就是我们,现在的我们放在过去就是他们。有可能更加严重的是,他们的某些德行我们未必能够一样去完成,但他们的黑暗我们却一定能够做到,甚至会更黑。再尖刻一点说,我们从来就不知道“人”这个词将要和最终指向什么,故而也就不知道我们自己最终将会奔向何处。对于人的光辉形象的美好预设与期待我们倒是已经罄尽全力且达乎顶点,而对人性内在黑暗尤其是对自己内心黑暗的指认我们却常常轻描淡写且心不在焉。
还好“温故一九四二”的“我”不是那么粗心,特意在“附录”里以两则“启事”的形式记录了在一九四二、四三年所发生的与苦难为邻的日常生活的片断,其中隐隐约约邈有深意。下面是这两则“启事”的全文:

紧要启事
缘鄙人与冯氏结婚以来感情不合难以偕老刻经双方同意自即日起业已离异从此男婚女嫁各听自便此启
张荫萍 冯氏 启

声明启事
敝人旧历十二月初六日赴洛阳送货敝妻刘化许昌人该晚逃走将衣服被褥零碎物件完全带走至今数日音信全无如此人在外发生意外不明之事与敝人无干自此以后脱离夫妻关系恐亲友不明特此登报郑重声明堰师槐庙村中正西街门牌五号田光寅启

这样,“温故一九四二”的“我”就为作为读者的我们设下一个关口,一个避不开的最后的道德关口。我们会发现,读完这两则启事,自己是如此自然又如此顺当地从苦难回到了熟悉已久的日常生活,回到了对日趋精致适意的小资或中产生活和优势地位的向往与迷恋,回到了自我在日益符号化的生存图景中的形象设计、练习和表演,回到了对日复一日的幸福或不幸的纠缠与打磨,回到了对“一地鸡毛”同时也就是“一地阳光”的摆弄与设计,也回到了对苦难和对他人的漠然与远隔。
“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一地鸡毛》的广为流传使得小说的这句开场为众多读者所熟知。“豆腐变馊了”是一个引子,它核心的叙事功能在于牵出小林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和随之而来的小林内心的种种磨难,同时也牵出小林在外在的困境与内心的磨难中的一片片如同鸡毛般的向往。我们的生存困境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我们内心的磨难也常常跟着变换花样,因此,“豆腐变馊了”就可以随时随处被替换为小林家的或者你们家的或者我们家的或者他们家的“衣服旧了”,“家具破了”,“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马桶过时了”,“房子小了”,“车子档次低了”等等……,即使物质上我们哪一天能得到彻底满足,却还有身体上、情感上以及精神上的永不餍足,因此最终,“一斤豆腐变馊了”将牵引出小林和我们所有人全部的生存真相――人类情感欲念的漫漫无尽和生命永恒向“无”的原始皈依。人总是在设法将自己完全投入他者与客体世界的同时消弭不断滋生的自我意识,从而抵达一种彻底“忘我”的轻逸和虚无状态,这表明了生命与生俱来的自我放逐和向着虚无的执著回归。对此,最朴实的例证就是世间男女对性爱的迷恋和官吏扪对于权力的痴情,而小林有天夜里做的一个梦则是对人类这一生命情态的极佳阐释,小林“梦见自己睡觉,上边盖着一堆鸡毛,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的皮屑,柔软舒服,度年如日。又梦见黑压压无边无际人群向前涌动,又变成一队队祈雨的蚂蚁。”小林这个梦是则蛇咬其尾式的循环叙事,在其中,自我意识被逐与重现的回环往复如同一道魔咒紧紧匝在众人身上,使得他们宿命般地玩着一种类同于“吴刚斫桂”与“西西弗推石”但又比二者更古老也更隐秘的游戏:苦难―自我意识―消除苦难―自我意识的消弭―苦难。事实上,这个游戏在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每分每秒都在进行,它是生命天然的欲念与归途。而道德,在此途中则实在是一件太过遥远的事情。
就在做了“鸡毛”梦的第二天早上,小林得知上次来北京看病的小学老师已经去世,想起“小时侯自己掉到冰窟窿里,老师把棉袄都给他穿”,他“难受一天”,但“等一坐上班车,想着家里的大白菜堆到一起有些发热,等他回去拆堆散热,就把老师的事给放到一边了。死的已经死了,再想也没有用,活着的还是先考虑大白菜为好。小林又想,如果收拾完大白菜,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让他喝瓶啤酒,他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然而小林显然有些小瞧自己欲望的丰富性和拓展潜力,当他日后也有幸步入“官场”成为“官人”,或者跻身于“22世纪”的“丽晶时代广场”,或者上窜下跳自由出入于古今中外的任何历史场景时,那种由微波炉烤鸡加啤酒所带来的幸福感和忘我状态就需要通过满足自我的更多也更加古老或更加新鲜的欲望来获取了。这就是我们千百年来和永远的日常生活――在黑漆一团的夜空中点缀着星星和月亮的柔光,在冰冷森然的生存争斗间牵系起丝丝缕缕的脉脉温情。对此我们也无须多说,只要再去温故一下《官场》、《官人》、《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等作品即可。
倒是有一点可以提及,通过温故我们会发现,在几百年后小林也做梦,小林常常梦见自己半夜醒来:“这时世界已经平静了,月亮已经偏西了。已经是后半夜了。但这种平静只是暂时的。陡然,窗外又在那里人马嘶喊,大呼小叫。是隔壁邻居的鼻息之声呢,还是有人真在那里嘶喊呢。”恍惚之间,梦中的小林“不知不觉就流下了泪”。
道德感是人类某种自我意识的格式化,即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须对他人和整体负责,但是没有苦难就没有道德,这就使得道德的出场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对他人苦难的意识和分担,进而最终减轻和消除他人的苦难。然而不妙的是,趋乐避苦恰恰是人类无从遮掩的天性,并且就在趋乐避苦的背后我们发现,人类还有更加深沉的天性,那就是对自我意识的不愿持守。而苦难正是一种使人的自我意识愈发强烈明晰的东西,它所导致的最恶劣的后果乃是受难者走上绝路一死了之,通常我们都认为从此了结的是苦难本身,其实不然,苦难并未了结,真正了结的只不过是受难者挣扎于苦难之中的自我意识。由此可见,对于道德的担当也就不仅仅意味着对他人苦难的担当,而且意味着对指向解除他人苦难的自我意识的担当,对于一个执著于日常生活时刻希求“忘我”的人来说,这双重的阻截无疑会使放弃道德远比实践道德来得容易。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元一九四二、四三年中国河南死人三百万的灾难在许多年后还重不过记载它的那几行字、那几页纸,但灾难并未远离,它永远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嵌入人类的日常生活。我们与其说苦难是在向记忆的转化中失了重,不如说苦难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失了重。这一失重,将永远揭示着人类整体的和所有个体的非道德,揭示着人在其生存根基上的非道德。
为此我们不得不说,只有真正开始正视自己的非道德时,道德也才开始不再作为一个伪命题呈现在我们心中。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可能并不是急着去实践连自己都怀疑其真诚程度的所谓道德,而是首先拆除自己的伪善和虚假的道德――这二者最终将会带给我们的并不是越来越趋向真诚的善与道德,而恰恰是我们眼下和日后对道德可能性的彻底怀疑与背弃。要知道有一条老路一直在守侯着我们:要么冒充神圣,要么干脆妖魔;要么强行禁欲,要么纵欲无度;要么拼命伪善硬撑崇高,要么穷凶极恶麻木不仁。
如果我们总是一味地将道德作为口头的操持,而永远只会用“话语”来堆砌所谓的“悲悯”,那么一种谁都心里明白只是嘴上不说的不道德就会将我们彻底淹没。因此――
我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多么不道德的人,我需要时刻警醒自己把那点可怜的善紧紧揣在怀里。这就是我温故《温故一九四二》及刘震云其他几部作品的最后结论。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41页

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官员不是天生就腐败的,有时候我们在谩骂腐败官员时,不妨也换个角度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自古就那么多贪官,想想我们的人民,想想我们的制度,似乎也就释然了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5页 - 塔铺

河边落日将尽,一小束水流,被晚霞染得血红,一声不响慢慢淌着。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66页 - 一地鸡毛

……两人都是大学生,谁也不是没有事业心,大家都奋斗过,发愤过,挑灯夜读过,有过一番宏伟的理想,单位的处长局长,社会上的大大小小机关,都不在眼里,哪里会想到几年之后,他们也跟大家一样,很快淹没到黑鸦鸦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人群之中呢?你也无非是买豆腐、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洗衣服、对付保姆弄孩子,到了晚上你一页书也不想翻,什么宏图大志,什么事业理想,狗屁,那是年轻时候的事,大家都这么混,不也活了一辈子?有宏图大志怎么了?有事业理想怎么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一辈子下来谁还知道谁!……过去你有过宏伟理想,可以原谅,但那时幼稚不成熟,不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第八章

白修德在战役之前采访一位中国军官,指责他们横征暴敛时,这位军官说: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是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这话我想对委员长的心思.当着问题摆在我们这些行将饿死的灾民面前时,问题就变成: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扒不上火车或对火车失望的,便是依靠自己的双腿,无目的无意识地向西移动,......他们的表情是漠然的,他们也不知道,前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唯一留在心中的信心,便是他们自己心中对前方未来的希望。也许能好一些,也许熬过这一站就好了,这是中国人的哲学。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第七章

饥饿甚至毁灭了人类最起码的感情:一对疯狂的夫妇,为了不让孩子们跟他们一起出去,在他们外出寻找食物时,把他们的六个孩子全都捆绑在树上;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婴儿和两个大一点的孩子外出讨饭,艰难的长途跋涉使他们非常疲倦,母亲坐在地上照料婴儿,叫两个大一些的孩子再走一个村子去寻找食物,等到两个孩子回来,母亲已经死了,婴儿却还在吸允着死人的乳头;有一对父母杀死了他们的两个孩子,因为他们宁愿这样做也不愿再听到孩子乞求食物的哭叫声中国也要救灾了.但中国的救灾与外国人的救灾也有不同.外国人救灾是出于作为人的同情心,基督教义,不是罗斯福,丘吉尔,思索里尼发怒后的命令;中国没有同情心,没有宗教教义(蒋为什么信基督呢?纯粹为了结婚和性交或政治联姻吗?),有的只是蒋的一个命令--这是中西方的有一个区别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298页 - 一地鸡毛

小林吓了一跳,又问:
“你还写诗吗?”
“小李白”朝地上啐了一口浓痰:
“狗屁!那是年轻时不懂事!诗是什么,诗是搔首弄姿混扯淡!如果现在还写诗,不得饿死?混呗。你结婚了吗?”
小林说:
“孩子都三岁了!”
“小李白”拍了一巴掌:
“看,还说写诗,写姥姥!我可算看透了,不要异想天开,不要总想着出人头地,就在人堆里混,什么都不想,最舒服,你说呢?”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页 - 杂感Ⅰ

《头人》 中的“头人”们,接茬更替,山村中的“染头”、“封井”却经久不易。生存的文化似乎早就确定下来,暴虐与贫困的翻身竟然全无实现的迹象。那破鞋、孤老、偷窃依旧,房塌了再建,人死了又有后生。不久,土路会变成泊油路,干瘦、肮脏的贫民成了衣着鲜明、肚大腰圆的群众;他们从灰尘满天的劳作场挤进了机器轰鸣的车间,从烟花柳巷飘入了霓虹闪烁的夜总会;剩下的还在原处,或是西服、白衫、领带、丝袜、皮鞋、制服,骄傲而体面地穿梭于“文明”了。可是还有,爹娘的坟场,成了广阔的无主地,“祖上”的英灵烟消云散了。
不就是这么过的嘛!
不都是这么过的嘛!
……

《温故一九四二》的笔记-第15页

刘震云的小说,我读得并不多。但印象深刻,因为他笔下的意象毫无美感,透着粗俗鄙陋,甚至污浊不堪。
《一地鸡毛》里,开头的馊豆腐和结尾的一地鸡毛。《单位》里的烂梨,“大的大烂,小的小烂”,整个办公室里嘻嘻哈哈哧哧啦啦齐吃烂梨。《新兵连》里近乎僵尸的瘫痪病人。甚至连厕所也不放过,《官人》开篇第一句就是“二楼的厕所坏了”,然后作者极力渲染厕所令人作呕的景象。
通过这样的意象系列,我们可以还原刘震云的感觉世界:无边的糜烂,腐臭,肮脏,瘫痪,无情无义,无可救药。就是将世界最鄙俗,最污秽,最卑贱的物象供奉在艺术世界最重要最显眼的位置上。从人物的细节看出生活的糜烂和人性的耻辱。
对世界有这样感觉的人,其内心的阴暗,对世界的痛苦和绝望可想而知。
他的笔指向社会,抨击物质主义的生活态度,精神的沦丧,人性的夭亡,对物质的屈服。他的笔指向历史,无情揭示权力至上的历史逻辑和由此演绎的暴力倾向,叙写出非平等非人文的历史本相和人在权力原则下的凶残,懦弱,冷酷,卑贱,无良知,无意义的生存本相。
他通过对物质和权力的否定而否定了社会和历史本身,他的所谓仇物情结和仇权情结,说道低是对社会和历史的蔑视感和批判冲动。
他的批判不是理性的,也不是舒缓的,而是带有咬牙切齿,决一死战的意味的。对批判对象的展示,他是最冷酷,也是最有耐心的。
他毫不留情的讽喻政治,居高临下睥睨群丑的宣泄。将历史上的所谓英雄豪杰,如刘邦曹操朱元璋陈玉成,一一拉出来嘲笑。概括他们的政治行为,只不过是杀人,征粮,选美。他们的所谓的改革,不过上决策方式由翻扑克改为扔钢镚,再由扔钢镚变为弹玻璃球。
他的小说主题是——抗议物质对精神,权力对尊严,历史对于人性的威胁和摧毁。


 温故一九四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