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理想生活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1
ISBN:9787503928581
作者:姚摩
页数:389页

章节摘录

  1  我半闭着眼睛,缓缓地穿过街心,越过街心花园。与往常一样,我去酒店。每天晚上,我都去那儿,除了星期三和关节扭伤。与每天晚上一样,我将在那儿弹琴。  当我弹奏的时候,没有人死亡。  声音是那么嘈杂。然而我却什么感觉也没有。我单单望着面前,望着我自己,好像从身后望出去。我的身体也在图景之中。我脑中只有一座坍塌的街市,别无它物。后来,她来了。那陌生的女人。她来了。她没有改变。她一直是这样:她没有改变。什么也不会改变,夜幕降临了,反反复复的曲调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完美。  你问:你寻找一个人吗?一个交谈的人吗?  她不做声。寅什么也没说。  我一直没有开口说话,我不愿意和任何人说话,甚至和那些可爱的人。文字是一种静默的沟通方式。除了弹琴,我写作。  写作之时,我在我的面具下面是一个处于怀旧病和花痴病晚期的青年人。我对你说,我是个有毛病的写作机器。我这样想。无精打采地想着:我很快就会死去的!我尽量避免过分认真地思考一件事情。但没有一个思考是终点站。在我的心中,也没有明确的路,也没有一个终点站。什么也没有。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尽量忍受这一切、那一切,因此,我的感情恰似那苦难的热泪一般滚滚流出。但一切归于正常。发生的一切尽管依然在巨大、柔软的躯体内部弥漫着,但在脸上,却尽可不费吹灰之力地承受。我承受着悲凉、苦痛和欢乐,除了文字什么痕迹也不留。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我的许多语言、许多哀愁与喜悦都沉入了躯体内部最底层,甚至连影子也没有。我对你说,那发生的一切其实什么也没发生,已经发生的从未发生:它在记忆里已经僵滞,跟脑子不发生关系了。没有,我无法摆脱那已经发生的一切,我不相信事情会发生或被遗忘,我变得忧伤、焦虑而不能自拔。在我的日子里,在现在,我什么都没有抓住,但一幕幕的景象像梦魇一样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一切如常。我的身体不过是一个动物的躯体,或者说像一个微小的单细胞的动物的躯体,它保存了有生以来发生的一切,永远保持同样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我永远看见了一个男人拥抱一个女人,那个男人就是我?我的形象。但它可以是任何物,可随欲而成,我和它存在一道罅隙,不可和它之间划上等号,因此我什么也不是。我在我之中什么也不是……什么也不是。我想,也许我在等待着什么,渴望得到某种东西,但这种东西却从我手中溜走了。这个世界什么都会发生,然后,发生的一切都是空的。是虚妄的。是不真实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但一切又都将在不知不觉中潜入生活的门窗里。  2  她把裙子在膝盖上弄平,然后交叉双腿。她那细长的小腿在阴影下轻轻地晃动,从那高架上降下的美妙阴影赞同又挑逗地把她置于它的庇护之下。天黑下去了。天还要黑下去。天总要黑下去。她不说话,或打响指,或旋转酒杯。再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我感到一切就要从我手中滑走了。在这里,在这个季节,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用来区别的日子,我想微笑一下,但没有做到。一辆汽车驶过街的尽头,带来一阵像疯狂的昆虫发出的轰鸣。一切又恢复了宁静。  有时,这种宁静使我感到恐惧,感到惊慌失措。我于是凝视着镜子。我凝视着镜子就像凝视着未来。未来?我的心脏猛烈地跳动了一下——我想:是什么把我带入人生,带入尘世,带入未来?是容貌,脸啦,皮肤啦,骨头啦,头发啦,指甲啦,组成容貌的物质?我微微感到吃惊。我瞥一眼镜子中的形象,我弯了身。我变了,我感到我在变化:眼角出现了皱纹。我向后弯,看见天花板也在向后弯,它压下来。空气使人发闷。打开窗户,我听得见外面远离这条街的与之相叉的另一条大街上车辆行驶的回响。当我感到川流不息、嘈杂、拥挤的汽车涌来时,有一刻,我战栗起来。我想起了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永远地消失了。我也曾为这个形象的消失感到无法抵挡的、强烈的头晕目眩。但我否认我曾昏厥过。车祸,那么就不提了。关上窗。一切又都恢复了宁静。我其实并不在乎什么。我内心的一切变得虚无。虚无缥缈。我什么感觉也没有。也没有什么事发生,尤其在星期天,厌烦、寂静和空虚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我没法哭,也没法笑。  我很早就躺下了,很晚才起来。天气不好,我神思恍惚。外面依旧嘈杂,或者更嘈杂。上午慢慢地过去。我感到我在和时间对抗的那种长期的劳累。我在消耗自己,就像一根弹簧把自己消耗到没有了弹性一样。疲惫。焦虑。双眼难以睁开。夜里三点半,我醒了。麻木。痉挛。

前言

  生命意识?叙事模式如此大可  张无为  这是一篇有着较庞大而独特叙事结构的小说。  小说第一部写钢琴师寅是一个被医生诊断为“将死”的青年,对生活想望的远去使他变成一个对世事漠然的人,除了每日弹琴和写作他唯一的期望就是期待生活中发生一些什么事情(以证明他还存活着)。阿甫是寅唯一的朋友,他们俩都爱上了伙伴阿媛。先是寅和阿媛好;阿甫和莎莉混,并和萧小红初涉性事,接着又把阿媛拉到身边。寅在平静的生活中突然遭遇了病人阿兰(她是为了爱人洛才想试试吸毒,但终究死于此),抢救阿兰的寅和阿媛重遇。阿媛不满足当医生,便自己开花店;后又厌倦了(不仅厌倦了花店的生活也厌倦了与阿甫的“爱情”生活)。寅并没有如医生预期的那样死去,而阿嫒真正爱的是寅;最后阿嫒和寅开始了一段崭新的行旅生活……小说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从钢琴师寅的视角刻画了寅、阿甫、阿嫒、莎莉、L和阿兰等形象。  小说第二部写画家寅在B地与商铺老板K的女儿裳从萍水相逢到地下如火如荼的欢爱,虽然裳已经被父亲许配给了技术员尚银,但依然与寅幽会并决定私奔。但二人在行动之前,尚银已经得知,寅不仅挨了打(断腿)且被尚银用硫酸毁了容。在琴手老陈热情、主动的帮助下,寅的身体才慢慢恢复。一九八三年,年轻的寅离开B地开始通过流浪进行“穿越”。他到了大西南伊镇,遇见民歌手■,在■家养病期间,寅又和果的妻子蓉暧昧起来。一九八四年秋天,他终于又逃离了■家,最后流落到边陲摩驼乡。两年后,他的绘画渐渐有名,一九九七年在省城举行了画展。在摩驼乡,到一九九九年为止,他收到裳的几十封信,但都没有回复。画家寅于二零零四年死去。  第一部以钢琴师寅的视角叙述自己(现代都市)的故事,第二部叙述画家寅的故事,二者重叠。第三部试图将两部故事联系起来——面对读者补充交代并结尾。总之,这是一本讲艺术、爱情、生活、智慧、幸福、婚姻、友情、人生的新小说。  ——相比作者之前出版的后现代长篇《亲爱的阿×小姐》(云南人民出版社二零零四年版),本篇所展示的生活时空跨度又有了变化。当然,作者无意于去反思甚至解构历史或时代,但也并非是时下流行的言情或涉性小说,而是继展示生命状态的((亲爱的阿×小姐))之后又有新素质、新方略。  在此,谨谈两点。  一、生命意识的策略  作者曾说:“这部小说试图表现人的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写的过程中也充满了矛盾甚至是荒谬感。”  是的,主人公们是一帮在新旧道德撞击下,我行我素,但又总不满足的青年。他们如小说中“我”与阿媛之间的“‘爱……’她重复说爱……爱的眩晕。我一时不知如何选择:动的?静的?实的?虚的?硬的?软的?……但又有某种东西在匆匆涌动,我感到痉挛,是那种辉煌的痉挛。我闭上眼睛,做着幸福纯洁的梦,而没有发现表情和动作?唔。唔。唔。当血管里的血渐渐平静下来,世界恢复了平静。我哭着。”——生命与性在这里到了近乎被崇拜的地步,显然它是小说中青年主人公们本能的生命意识。  甚至像阿兰——“我并非追求享乐或奢侈:仅仅是怀着侥幸和一心企图要以爱情、以自己的毅力来拯救深陷其中的爱人(洛)——就是这个原因驱使我最初吸食了它(毒品)!”“所有这一切都是无稽和荒唐的:隐藏在我过去生活中的一个男人,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很久以前使我产生幻想的一个男人——洛,曾几何时,我狂热地爱上了这个男人?这个人使我的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我的一生为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时至今日,每到清明,我竟还不忘为你送上一束鲜花……”——染指毒品,终至嗜毒成性,死于非命,原来是因为爱!  这里,爱与欲的契合以及对其在意,亦是人性的底线。但他们又并非将其作为唯一(从画家寅最终离开蓉就可以看出)。那么,他们生命状态和精神向度的旨归是什么?本小说在继续建构生命模式的基础上,全篇都是沿着“爱——生命的舞蹈”展开的。他们执拗而焦躁,我行我素又茫然惶惑,这也是作品中所显示的深层蕴涵。个中显然有作家特有的生命体验。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在文学被边缘化的同时也获得多元化可能的九十年代,文坛上出现了以林白、陈染、海男等为代表的内视角的“私人化”写作和以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另类写作”。应当说,这是以女性主义文学为重心的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一个潮头。本小说就是在此向度中生发、展开的。  在这个向度中,他们颠覆传统道德理念,身体写作般展示私秘化生活,不失时机地解构一下现存的人际游戏规则或可触及的历史,更似肆无介意地描述生命的随机狂欢或实属无奈等驳杂况味。……目前,对于林白、陈染等小说的风格,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而卫慧、棉棉等方兴未艾的作品,近年来依然不绝于议论纷纷之中。个中不过是因为描写的程度以及对其分寸的把握。如:前者尚着意于含蓄些,而后者则显得直露些。我认为,应该首先看它与蕴涵的契合要求,以及对生命意识的审美素质的融入,当然也有读者承受底线和法律界定等问题。  若说卫慧、棉棉们(包括林白、陈染们)之所以在展示个人化的生命意识空间上情有独衷,是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上对此有所忽略的话,那么,九十年代以降涉性的泛滥,则的确让人哭笑不得。这是因为,在文化的菜市场上,五花八门固然不坏,但多属应景的粗制滥造而鲜有执著的艺术探求,所以庸俗有余而蕴涵不足。林白、海男、陈染们能够上档次,绝不仅仅因为她们能及时瞄准市场,更在于她们以其大胆的叛逆思维开拓出新的艺术空间(如将性与爱分离),而且给读者提供了进一步感受和思考当下青年们生存状态的可能性。  在这方面,本篇可贵的是又有独特之处。譬如与卫慧之流相比,本篇中并未将性与爱截然分离,当然也不是传统的道德理念。在此,第一部与第二部又有别。  人物虽然也是世俗化、类像化的,而他们在同样挥洒人生的状态中,更保留了为爱的努力和对形而上的指向。  二、关于叙事模式  本小说的叙述更自觉,且能随心所欲酣畅淋漓,这让我惊异。从五六十年代的作家以经历取胜,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作家们以感觉和想象见长,在这里,作者更拿手的则主要是臆淫式的时而似真、时而梦幻般的叙述,细腻而纯熟。这在私人化写作的作家中也常常不被在意。  本来,姚摩的《亲爱的阿×小姐》在叙事上起点就已经很高了。  “她是爱阿甫的——这是她和他住在一起的最好的解释。只要他向她求婚,她还愿意嫁。她二十岁那年就想结婚了。可是她拒绝过追求者却使她想不通。往事将一去不复返。一去不返。这有时会让她流泪。她还时常想到寅。愚蠢的。愚蠢的……她也做一些关于性的梦。脑子里偶尔会冒出许多疯狂的东西:男人,夏天,旅馆,森林,水果刀,发髻,运动鞋,呼啦圈,葡萄酒,等等疯狂的东西。处在那种情形里,她神思恍惚,荒唐可笑。她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或和谁。那种境况让她心潮起伏,爱让她心生痛楚。她开始怀疑她的爱,这让她更加疯狂。有一个晚上,阿甫没法控制他的欲望的时候,她吸吮他,她咬他,她撕扯他,她让他疯狂。她完全凌驾在他之上。他想进入她,但被她制止了——她为他手淫!”  ——个中通过他者去内视角地展示人物宽口径的意识流动,就已经显示出叙述的个性。这里应申明,全知全能视角的叙述与什么“元叙述”等相比,没有新旧之分,而在于叙述本身如何。从本文的阅读中,能使人感受到作者描述他在描述、说明、报告开玩笑(黑色幽默)等的时候是怎样使用语言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是纯粹描述的,语言的意义即是在语言游戏中它是怎样被使用的。在此我敢说,透过这些语言的狂欢,是能够让读者感悟出一些说不出的人生哲学意味的。这也是她与纯消遣的读物的质的区别。  本文中当然也进一步追求零散化、碎片化的拼帖。大量用“呓语”、“细节”、“附记”或“旁注”之一、之二等词语分解或补充原故事,这种后现代主义的叙述策略难免有芜杂之嫌,但的确也给读者留下了“接受”的“审美视野”。如:  “呓语之一:应该说一说。姑且说,不是如此,便是那般。应该说一说。坐在那儿拿眼睛和整个的脸注视着。情况如此相同,每个人都在一场生活的赌局中扮演特殊的角色。是开始呢,还是结束?时间在岁月的花样翻新的游戏中飞逝。唔。唔。陌生人,几乎是相识了。应该说一说。这并非一见钟情。要不就俗套寡味了。相视一笑,仅此而已。匆匆的会意一笑。一场戏,几乎是相遇了。没有说话。没有,没什么非同寻常。要不气氛就不对头了。是的,一场戏始终进行(记忆犹新)。……寅偷偷地瞥她一眼,以后又屡次重复。他瞥向她。他不敢相信在剧场演戏的那个女人就是她。就是她。就是她。应该说一说。期待什么事情发生,使他重新又有了盼头?每一次他的生活看来走上了绝路,总会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使他重新又有了盼头。  附记: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我在前一节里讲过有个医生。是的,那个医生出现过——可与故事有什么联系呢?  旁注之十二:那个医生就是阿媛。  诸位看官,下面我就把这个杜撰的结尾抛给你们。我絮叨这些无聊事儿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我讨厌丝丝入扣地讲述某个曲折动人的故事……”  从中还不难看出,文中也有多重的叙述者,作者更是随机跳出来对叙述发表意见。这样的文本形式,一方面,是马原为代表的“先锋”作家们在“语言革命”的继续和调整,而又弥补了“先锋”们终因“革命”过分以至被读者疏远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超越了私人化、另类化写作只是为故事本身,似乎没顾上对叙事方略的讲究。由此也能看出本作品的意义以及作者的良苦用心。要知道,这样的创作更不轻松!  总之,这是一部——牛!好看!藏意味!讲究策略!有技术含量!——的青年的大作。我如此评价到位与否,还是由上帝——读者审阅后再说吧。  2005年8月手红山脚下五扇斋

媒体关注与评论

  虹影:这不是流行的青春小说套路,这是今日中国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孔庆东:与其说这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毋宁说这是一种理想的忧伤与痛苦,是理想和情欲搏战到两疲俱软的时刻所喷涌出的彼岸的忧伤与痛苦。小说风格独特,语言细腻,充满智慧,显示了姚摩过人的才情。    瑛子:小说虽然是虚构的,我在虚构中找到了真实。因为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我们每一个人所经历过的,体验过的、承受过的——那就是情。小说里的情感直逼人的内心世界,其文字是有灵魂的,只有一流的小说家才会有如许深刻的文字和哲思。

内容概要

姚摩,原名福应,1982年(10月1日)生于广西巴马。现游学北大、国家图书馆。自由写作。文坛新锐。后现代(新小说)倡导者。已创作小说、诗歌、戏剧百余万字。主要作品有:《自杀》、《经过我的村庄》等。

书籍目录

第一部  钢琴师寅的故事  一  寅  二  阿甫  三  莎莉的自白  四  寅  五  阿兰的回忆  抑或企盼  六  阿甫,抑或莎莉  七  关于阿媛的一些情况  八  阿甫的吻、性、工作抑或阳痿  九  寅,或有关L 的琴事  十  变化  十一  现实主义  十二  等待,抑或意外  十三  性,或身体的慌乱  十四  身体分裂成白天和黑夜  十五  寅  十六  阿兰,而或瘾头发作  十七  阿兰的自白  十八  寅,L,猜疑抑或爱情的不忠  十九  寅,阿媛,或忧伤  二十  阿甫,阿媛,第三者?抑或僵滞的生活  二十一  死亡,或离去  二十二  结局,或开始  附录  写在第二部之前第二部  画家寅的故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第三部  现实生活·小说虚构·重叠?

作者简介

《理想生活》是一部安静的、叩人心灵的小说。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从钢琴师寅的视角描述了寅、阿甫、阿媛、莎莉、L和阿兰等形象。在以享乐为主和孤独压抑社会的背景之下,他(她)们对生活、爱情、婚姻、追求依然有着美好的憧憬。可真正当爱情来临之时,他(她)却不知该如何把握。在这个唯物质的都市,爱情是奢侈的并让人怀疑的。第二部分描写主人公(画家寅)在爱情生活中遭受重大挫折,以此走上了不归之路。但是寅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始终矢志不移、踌躇满志,甚至连他心中尚寸的一丝爱情之火也融会到了艺术探索的激情之中。这是一本具有独特魅力的讲艺术、情欲、生活、智慧、幸福、婚姻、友情、人生的实力巨著。

图书封面


 理想生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姚摩是新近涌现的一位小说作家。他以独具魅力的纯文学创作而引人注目,到目前为止,已经著有小说和戏剧百余万字。其中零四年出版的具有后现代风格的长篇小说《亲爱的阿×小姐》被称为是一部对读者的阅读和审美充满挑战的作品,是“一部50年后依然能够流传的卓越新小说”。他用文学形式演绎其哲思,用优美诗化的文字传达出他的文学理想,透辟深邃,感人之深。读他的书,让人感到这是一位很有深度的年轻作家,值得一看、再看,能从中获得对人生、生活、生命的诸多感悟。读姚摩,我感受到的是极大的精神满足和愉悦。这种愉悦,既来自艺术上的美感,更来自思想上的开悟。我有幸在第一时间里读到姚摩的新著《理想生活》,体验到了一种绝对的“靠得住的欢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我眼前活动起来,人物间的纠葛和矛盾萦回于心头久久挥之不去,人物的境遇、生存状况既令人沉思、发笑,又令人思索、振奋。从阅读中领悟作品的内蕴,可以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启示。我尤其惊叹于他的叙事能力、深刻的文字和思想。在《理想生活》中,姚摩反复讨论“爱与性”的主题,不仅超世拔俗显得高蹈而醒人耳目,而且显得符合情理,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旨归及种种表现,渗透于骨子里的感觉与感情,饱含着强烈深沉的回视,虚无感和现实感相互交融,让人无时不是在受着主人公的熏陶和感染。姚摩对生存价值与困境的沉思,其实质是现代人在为精神寻找出路,为灵魂寻找归宿,为爱寻找精神上的理由。他用锐利的目光,关注现实的人生,发现那些别人尚未注意的事物和现象,总有他独特的生活内容和视角,体现出其独特的生活感受。譬如情爱,在他的小说里,情爱是痛苦之源,同时也是欢乐之源,情爱是一个无可逃避的事实,他接纳它,镇静地与它周旋,它不仅起着点缀、润滑、煽情的作用,它们还是一种本质性的东西(不是一个单纯的性的问题,是关乎人的问题)。叙述如此老道,行文如此深刻、细腻,足见作者深厚纯熟的功底。《理想生活》的故事不怪不奇,平实自然,温柔细腻,好像叙述者在讲自己的亲身经历,但却别有深度——它洞悉生活的全部秘密:同一事物和现象,又都是亲眼所见,却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理解。姚摩就像一个具有自发哲学气质的人,从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思考出发,在社会愈进步,人的精神与生存境遇愈遭消解的悖离时,他的小说表现出一种郁悒的关怀和博大的悲悯之情,我们可以体会到过于冷峻的文字背后那颗心燃烧的火焰。姚摩的小说语言精确、温文尔雅、反讽、饶有趣味的简洁,具有“巴塞尔姆式”的内涵,在精练中表现出丰润。故事里也到处浮现着现代都市人意识崩溃、性格分裂,充满了追求目标不得的失落感和怅惘。但调子是明朗的、积极的,近乎感伤的笔调,玩世不恭的措辞,冷静的叙述背后,显露出作者深刻的社会批判意识和人文主义思想,但同时又隐含了一股悲观的情绪。《理想生活》显示了姚摩出色的叙事才华。小说中的视点是不断游移变化的,全知视点、摄像机式的外部视点、人物视点交替运用,有时作者本人干脆跳出来说话,从而也打破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体现了元小说的特征。小说结构是独特的,连结尾都值得玩味“如果读者觉得有必要的话,那么就等着我回来再接着写吧!”作品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使读者驰骋想象,使其达到了一种创造性的阅读趣味。作者敏于感受,精于思索,有种超越年龄的冷静和反思人生的热情。可以说,姚摩的创作来源现实生活的复杂和变化,来源于生活的激情,来源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小说,正如著名作家贝拉所言:“这是一个中国新生代作家给予世界的怦然心动的灵魂喧响!”
  •     我欣赏作者细腻的文笔。通过特有的新奇描述方法去构造一个理想的生活世界。男人和女人仅仅为了爱而做,为做而爱,为爱而爱。就像作者说的,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他们伤害彼此,他们猜测彼此,他们听说彼此,最后意外的抓紧彼此。最后却以一个神秘的结构告终,虽然对结局是失望的,但却不免让人去为他们拟定好了一个结局。每个人都有对他们的理解,对生活的诠释。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喜欢
  •     这本书写出了人性
  •     Pain in heart
  •     没有坚持看完
  •     十八岁时看过的小说,难忘的心痛感觉。在那个还未经历人世艰险的年纪,被作者犀利一针见血的写作方式深深震撼。
  •     我欣赏作者细腻的文笔。通过特有的新奇描述方法去构造一个理想的生活世界。男人和女人仅仅为了爱而做,为做而爱,为爱而爱。就像作者说的,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他们伤害彼此,他们猜测彼此,他们听说彼此,最后意外的抓紧彼此。最后却以一个神秘的结构告终,虽然对结局是失望的,但却不免让人去为他们拟定好了一个结局。每个人都有对他们的理解,对生活的诠释。
  •     都市众生相,看得小累。
  •     叙述得让我又累又不段读下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