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好人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德国好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020085514
作者:[美] 约瑟夫·卡农
页数:480页

章节摘录

  战争使他成名。名气虽不及“伦敦之音”的默罗,亦不如现在的纪录片代言人昆特·雷诺兹,却足以令他得到《科利尔杂志》的约稿(“如果你能到那儿的话,就写四篇吧”),然后是一张前往柏林的记者证。最终,哈尔·雷迪帮了大忙,他做了点手脚,篡改了记者的座次安排,在名单上将他放在“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新闻社”后面,加在“赫斯特报业”前面,不管怎样,“赫斯特报业”派去的人已经太多了。  “不过,你只能周一出发了。他们不肯再给我们安排一班飞机,会议期间不行。除非你有门路。”  “我只有你。”  哈尔咧嘴一笑,“你的状态比我想的还糟。替我向南尼·温特问好,那个刺儿头。”温特是他们过去的审查员,战前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工作,一个神经兮兮的小男人,像家庭女教师般整洁,每当报纸出版之前,他总喜欢用钢笔在上面划上一道,“那个‘宣传与公共教育部’部长戈培尔,”哈尔用他惯常的方式说道,“我奇怪他怎么了。听说他把自己的孩子都毒死了。”  “不,是玛格达干的,”杰克说道,“他老婆。用巧克力毒死的。”  “是啊,甜食送‘甜心儿’。真是个好人。”他把派遣令递给杰克,“祝此行愉快。”  “你也该一起来。这是历史性事件。”  “这个也是,”哈尔指着另一套调令说道,“再过两星期我就回家了。柏林,老天,我当时迫不及待地想离开那儿。而你还想回去?”  杰克耸耸肩,“这是这场战争的最后一件大事。”  “大家围桌而坐,瓜分胜利果实。”  “不。会议结束后会怎样?”  “会怎样,打道回府。”  “还不行。”  哈尔抬头瞥了一眼,“你认为她还在那儿,”他冷漠地说道。  杰克将派遣令放进衣袋,没有答话。  “已经很久了,你知道。发生了很多事。”  杰克点点头,“她会在那儿的,谢谢你。我欠你一个人情。”  “不止一个吧:”他说道,然后随他去了,“写漂亮点。还有,别错过飞机。”  但飞机到法兰克福时,已晚点了几个小时,降落后,卸载和转向又耗去几个小时,他们出发时已是下午三点左右了。C_47型飞机是四面透风的军用运输机,只在两侧装了长椅,乘客是一群记者,都跟杰克一样,无法搭上更早的飞机,在发动机的轰鸣下,他们不得不嚷着说话。过了一会儿,杰克放弃交流,阖上眼睛休息。当飞机颠簸向东时,他感觉有些眩晕。候机时有饮料供应,《每日快报》的布莱恩·斯坦利不知何故将自己归入美国人一伙,他已醉得胡话连篇。另外很多人也好不到哪儿去,其中有《甘尼特》报业集团的贝尔瑟;还有考利,一直以来他都坐在斯克里布酒吧的高脚凳上,密切关注盟军最高统帅部新闻办公室的动静;此外还有吉姆贝尔,他曾与杰克一同跟随巴顿进入西德图林根州。他们一直身处战争之中,穿着戴有圆形记者牌的卡其布军装,就连摄影师莉斯·耶格都像女牛仔般在胯上佩了一把沉重的手枪。  他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认识了他们。这些面孔就像插在他自己那张战争地图上的别针。伦敦,一九四二年他最终离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去了那里,想看看真正的战争;北非,在那儿他得偿所愿,并中了弹片;开罗,他在那儿养好了伤,跟布莱恩·斯坦利夜夜豪饮;西西里,他错过了巴勒莫战役,却不可思议地赶上了巴顿的部队,于是后来,过了法国,他再次跟上巴顿,并随其一起快速东征;穿过黑森和图林根之后,一切都加快了速度,那种走走停停的等待日子结束了,明朗的、白热化的战争终于爆发;接着是魏玛;之后终于到了诺德豪森,还有多拉集中营,在那儿,一切都停滞了。他目不转睛地看了两天,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他记录着数字——天两百人——然后连记录也不做了。摄影机拍下了一堆堆的尸体,满是突出的人骨和松垂的生殖器。幸存者穿着带条纹的破衣烂衫,剃着光头,性别难辨。  第二天,在其中一个苦役营,一个形同骷髅的人抓住他的手亲吻,然后握住不放,带着令人生厌的感激表情,叽里咕噜地说着斯拉夫语——或波兰语?俄语?——而杰克僵在那里,尽力不去闻那股味道,他感到自己的手在紧握之下扭曲变形,“我不是军人,”他说道,想要逃开,却又无法将手抽回l羞愧之感油然而生。这里的故事他们已经全部错过,而这只手你又无法甩脱。  “对你而言是旧友欢聚会,小伙子,是吧?”布莱恩说道,双手括成杯状,以便对方听清。  “你以前来过?”莉斯好奇地问道。  “在这儿住过。是爱德华的部下,亲爱的,你不知道吗?”布莱恩说道,“直到德国人把他赶走。当然,他们把所有人都赶走了。确实,鉴于当时的情况,只能如此。”  “这么说你会讲德语?”莉斯说道,“谢天谢地,有人会德语。”  “柏林口音的德语,”布莱恩逗趣地替他答道。  “我不在乎什么口音,”她说道,“是德语就行。”她拍拍杰克的膝盖,“你跟着我吧,杰克。”她说道,就像菲尔·哈里斯在播音。然后问道,“当时那儿是什么样?”  ……

内容概要

约瑟夫·卡农(1946- ),美国作家,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曾任出版社主编及出版总监。卡农一九九五年开始写作,作品多以二战后的历史时期为背景,五十一岁时出版第一部畅销小说《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获得推理界颇具权威的爱伦坡奖,其他作品包括《不在场证明》《挥霍的间谍》等。卡农现与妻子居住在纽约。

书籍目录

作者按
第一部 废墟
第二部 占领
第三部 赔偿

作者简介

美国陆军战地记者杰克·盖斯默多年后终于盼到了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他也终于能再次肩负国家重任重返满目疮痍的柏林,负责报道在美国、苏联和英国三国之间展开的波茨坦会议。不过,在杰克表面为公的背后,还带着一个十分隐密的个人目的——寻找他曾经在柏林与之相恋的德国女子莱娜•布兰特。杰克几经周折,找到在战火中得以幸存的莱娜,而她早已失踪的数学家丈夫却陷入了美国和苏联特工的双重追击。一桩美军士兵遭枪杀的神秘案件,以及美军对此讳莫如深的态度,引发了杰克心中的疑团。杰克在调查的过程中渐渐觉察到神秘谋杀案的内幕,也由此卷进一场阴谋、腐败与背叛的大涡流……

图书封面


 德国好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作为一部悬疑小说,《德国好人》以二战结束后商讨对德国处置和安排战后欧洲势力范围的波茨坦会议为背景,借助貌合神离的美苏两大东西方盟国分别对纳粹德国曾经的智力与物力的争夺,凸显战胜国对战败国以占领与索赔来寻正义之名下所行的贪婪与掠夺之实何以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刻画了个人命运在势不两立的“国家利益”争斗旋涡里的身不由己与无能为力,以及宵小之徒在其间为非作歹似乎游刃有余的根由,特别通过各色人等在战争期间与其后所行的出卖与背叛,所施的阴谋与残酷的勾勒,对战争给人性带来的戕害做了深刻的反思;全书三部分的标题——废墟、占领、赔偿,显然暗合战争的非正义性、胜者为王逻辑的非合理性等命题,读后不由得不对战争的祸害与人性的顽劣发出了感慨!《德国好人》作者在用历史事件搭建的舞台上以全能的视角来描写人物,对情节铺设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张弛有度,正所谓既有历史大背景的神秘,也有情爱恩怨的纠缠,更有悬疑重重的惊险和成熟作品所具有的深度,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直至完结。
  •     庄子自问,我是一个梦见自己是只蝴蝶的老人,还是一只梦见自己是个老人的蝴蝶。是人非蝶,是蝶非人,多么充满哲学的思量。《三字经》言,人之初性本善。人性的善与恶倒是人类社会一直需要探讨下去的话题,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时间空间,人性所遭受的撞击非比寻常,比如战争。相比于少年得志的作家,我更喜欢大器晚成的。约瑟夫•卡农便是这样一位美国作家。作为哈佛毕业的高材生,他五十一岁时才出版第一部小说,一举成名而获得爱伦坡奖。小说背景多锁定于二战期间,卡农擅长驾驭惊心动魄的间谍以及凶杀题材,可读性强。在小说界,他是可与格雷厄姆•格林比肩相提并论的作家。有关二战的文学作品,作家们大多着眼于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诸如《珍珠港》、《血战太平洋》以及有关敦刻尔克大撤退的《逃亡日》;又或是落笔于纳粹集中营灭绝人性的细节,比如《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战乱致使人民颠沛流离也是反映人性纠结的重点,例如《法兰西组曲》。卡农的小说《德国好人》构思可谓独具匠心,在读者的视野里呈现出另一派天地。它发生在1944年的柏林,正值波茨坦会议召开。柏林,那座废墟般的城市,已被俄国与美国军管。除了城内的断垣残壁,还有人们的失魂落魄。卡农以美国记者杰克对一起凶杀案的调查作为小说的主线,将他与德国情人莱娜的爱情故事作为辅线,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将二战后柏林人在人性、伦理和道德的纠结中苦苦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谁是谁的捕手?谁才是好人?俄国、美国都想把战后新政府移交给一些德国好人。德国哪里还有好人?在柏林这座连名邮递员都是纳粹的城市里。一位养狗的老人说,在柏林还有谁能比狗更无辜?所以,他宁愿养狗也不愿救人。俄国人、美国人作为战胜方,在柏林为所欲为地奴役德国人,炫耀他们的胜利,将权力、欲望和利益最大限度地从柏林人身上夺走。他们左手是解放,右手是摧毁,他们算不算好人?二战中的犹太人所遭受到民族破坏最史无前例的。书中的犹太人蕾娜特为了营救集中营里的母亲,作为一位纳粹捕手去指证熟悉的朋友,或是在人群中她能一眼断定是犹太人的陌生人。那时在德国窝藏犹太人是违法行为,蕾娜特是在国家法律的光芒照耀下履行着公民的义务。她的庭审可称作是一场洗涤灵魂的审判,也是一场所谓国家利益与个人行为的对质。国家的罪需要有人来承担。俄国人为了抓捕德国数学家埃米尔,竟然让杰克的情人莱娜作为诱饵。俄国人所犯下的罪又由未来的谁来承担?到底谁是谁的捕手?在书中,作者当然少不了美化美国人的战后立场与行为,从民族荣誉感的角度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杰克与莱娜的爱情故事这条线索上,还有空间再花些心思精雕细琢一番,战争中的爱情岂能那么简单。卡农的作品语言介于小说和剧本之间,文中对话多于叙述。每个情节都仿佛把读者置身于一幕话剧里。难怪本书于2006年被大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拍成电影,并取得多项影视大奖。今天,只要提到二战,德国人就低眉顺眼起来。他们甚至连世界杯夺冠都不敢大肆庆祝,只要有人拿着旗帜上街,第二天媒体就一定检讨有纳粹复活之嫌疑,并倡导全国人民要低调收敛。这么看来,德国人民现在都应该是好人了,在那一片废墟之后。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感觉很值,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侧面有些脏
  •     卡农的笔下,不仅仅重回的是战时的柏林的美好爱情和今天的柏林!
  •     翻译的有些生硬,不过喜欢二战题材的小说,评为良好
  •     20120204
  •     看了评论,知道了伪善。
  •     无趣
  •     很耐消化
  •     想读 但是没买
  •     在战争中,谁是无辜者?他正义,勇敢,痴情。多么美好的一个男人,一生中只爱着一个女人。
  •     人性、真实、震撼。
  •     读起来不是很流畅,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结尾有点突兀。个人觉得间谍小说还是福赛斯和陆德伦写的好。
  •     看原文书的好处之一是不会被人名弄得一脑子浆糊。最后几页抖包袱时一堆人名地名让谜底揭开的快感打了不少折扣。很期待女王饰演的莱娜会是什么样子的。找碟
  •     没有一个是好人
  •     3.5
  •     节奏太慢,真不是硬汉小说。
  •     《德国好人》读完,后半本读得很快,故事的进行也略简单了些,到最后成为一个简单的案件,略失望。人物还是丰满的,文学性也相当不错,当然比起勒卡雷来火候还是差些。勾起了想继续读勒卡雷的欲望,《完美的间谍》暂时放一放,先啃《史迈利的告别》。
  •     翻译略有瑕疵,小说本身非常精彩
  •     切入点挺不错,但编织情节的能力一般,索德伯格那电影跟这个完全是俩故事
  •     翻译差强人意啊!!
  •     比电影强很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