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和平之子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4
ISBN:9787106029142
作者:唐·理查森
页数:271页

章节摘录

  第一部 沙威人的世界  第一章 驻哈伊南使者  当太阳升起时,叶伊从毛洛村树屋的地板木缝里,凝视着12米以下克伦克河灰暗的河面。那双安详、幽黑的眼睛默默地盯着一些在水面上缓缓漂流的树叶,树叶正以一种渐渐放慢的速度漂向下游。显而易见,40公里以西的阿拉弗拉海涨潮,正开始止住克伦克河的河水向海缓流。  不久,潮汐将完全扭转这条河的流向。不消几个钟头,乌黑且充满海藻的克伦克河河水就会退回南新几内亚广阔的沼泽腹地——那正是这条河的孕育之处。叶伊一直在等待这个时刻,好趁着涨潮开始他前往上游的旅程。  叶伊的妻子考塔普盘腿坐在树屋里的灶台旁边。她最小的孩子(尚未取名字)蜷伏在厚草裙的穗子里,被妈妈的膝盖摇哄着入睡了。考塔普弯下腰,把水从竹罐里舀出,并浇在树皮垫上的西米粉里。然后,她慢慢把西米粉搅成糊状,还得尽量避免吵醒腿上的小孩。那堆冒着青烟的闷火真让眼睛难受。  两岁的米利稍大一些,此时正在旁边的席子上自得其乐地玩耍。他唯一的玩具是一个人的脑壳,当它来回滚动时,那双眼洞仿佛在茫然地望着被烟熏黑的屋顶。经过多年的抚弄,这个可怜的脑壳已被磨出赭色的光泽。那是叶伊早已去世的父亲的纪念品,也是避邪的神物。然而对小米利而言,它只不过是个发亮的玩具罢了。  叶伊头也不回地对妻子说:“潮汐就要变了,快给我煮好西米饼!”  她灵巧的黑手指迅速把西米浆搓成细长的条形,包在一种叫做“勇汉”(yohom)的叶子里,然后放在炙热的煤炭上烤。这时,叶伊也穿上了装饰物,为即将开始的旅程做最后准备。他在赤裸的腰上围起细长的草裙——在沙威人的习俗里,只有上过战场、杀过敌人的男子才能穿。叶伊杀过五个人,曾经把三个牺牲者的头颅割下来,这可以从悬绕在他左肘的那三个野猪牙手镯看出来。  他在狩猎方面的辉煌战绩也可由“苏达芬”表现出来。那是一条由动物牙齿所串成的六英尺长的项链,他绕了两圈盘在脖子上。叶伊所杀的每一只野猪、鳄鱼、狗或袋鼠,都会有一颗牙齿留在项链上。另外,在两条手臂和膝盖下面,也紧紧地戴着精致的藤箍。在穿过孔的鼻隔膜里,他骄傲地嵌进一块15厘米长的凹骨——那是一根两端磨尖的猪大腿骨。  如果是出去参加一个通宵舞会,他还有其他的装饰品:支鲜艳的天堂鸟羽毛,金棕色的袋鼠皮束发带,一束美冠鹦鹉的白羽毛,以及白粉状海贝和红土制成的红自身体涂彩。但是,叶伊今天的任务纯粹是外交性而非娱乐性的,所以他对这身白骨和金藤的装扮非常满意。  考塔普用一个木头夹子将西米饼从炭火里夹出来,把烧焦的叶子刮掉,然后把热腾腾的“沼泽面包”递给丈夫。叶伊吃了半个,把另外一半放在纤维编成的西米背包里,包里还有一大块考塔普早已熏好的猪肉。他把背包背在肩上,从头顶上的武器架里取出一张1.8米长、由黑棕榈木做成的弓。弓的一端装上了像针尖一样的火鸡爪,以便在肉搏战时当作矛来使用。叶伊也挑了一把竹箭,上面有尖锐的倒钩。他一手抓住弓和箭,最后拿起桨。这支桨加上盾牌、鼓、石斧、矛、独木舟和弓,就是他在世上的大部分家当了。  桨是沙威工艺品中一个令人赞叹的例子。它由一根九英尺长的深红色铁木制成,宽大的长方形桨叶上刻着鲜艳怪异的图案,桨的上端也十分显眼地刻着祖先像。在祖先像的上面,木制倒钩和火鸡爪也在警告大家:叶伊的桨和他的弓一样,都能当作矛来使用呢!  叶伊走出树屋的门廊。环绕着毛洛村的另外六个树屋,好像浮在早晨金黄的薄雾里,显得很笨拙,臃肿得像个馒头。这些树屋大都有12米长,离地面的高度从9到15米不等,凭借细长的树脚耸立于茂密的灌木丛之上。此外,那里还有四间高度不到6米的长屋。  并不是所有的沙威家庭都有建造树屋的动力,但是住在树屋里有利于观察环境从而避免被偷袭。在一个高耸的树屋里,当男人们拼命进攻来犯之敌,甚至是下到地面跟敌人展开肉搏时,妇女和孩子们却能相当安全地躲避在一旁。  叶伊爬下那个用藤绑成的长梯子时,考塔普提高嗓门埋怨道:“你为什么总是去哈伊南?难道你没有觉得不安吗?”  叶伊继续往下爬,答道:“如果没有朋友在那里,我就不会去。”为了躲避赤道地区的暴雨和日晒,梯子斜靠在树屋下。叶伊爬完整个梯子,根本不需要用手来支撑,在每一级阶梯上都能保持完美的平衡。  他的弟弟沙欧靠着梯脚坐在圆木头上,因疟疾而打着寒战,徒劳地试图从早晨的阳光中获得足够的热量。阳光已普照大地,被露水滴湿的树叶上升起薄薄的蒸汽。叶伊和善地和他说话,沙欧却几乎无法回答,因为他的牙齿颤抖得太厉害了。  下游的几码外,叶伊的堂兄弟瓦西和三个妻子正忙着把割西米的器具装在独木舟上,准备去丛林。叶伊向瓦西打招呼道:“我现在要去哈伊南,在天黑的时候回来。当新月出现时,我要邀请当地的朋友来参加我们的‘密辛’(bisim)舞会。”  瓦西祝福叶伊的任务顺利完成,当时他正踏进舟尾,并且把光滑的独木舟推进河道里。在9米长的船前,整齐地站着瓦西的三个妻子,其中两个将婴儿背在特制的背袋里。这三个妻子同时举起桨向下游划去——沿着下游走,便会回到西米沼泽小支流的开口。瓦西身边的小陶炉里有一堆冒着烟的火种,有了这些,他们便可引火烹煮从沼泽里采摘到的新鲜西米做午餐。  叶伊把弓箭放在他的独木舟上,并且上了船。当河面上的树叶完全停止漂流时,他借着有力、从容而谨慎的的一划,让尖嘴的独木舟对准上游驶去。划了一段距离后,叶伊便渐渐消失在远处。这时,树叶也正往上游追随着他飘去……  考塔普看着丈夫消失在远方,那张被烟熏黑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关怀与牵挂。她皱起了眉头。接着,膝上的婴儿开始不安分地哭叫起来。她把婴儿抱在胸前喂奶,内心期盼着叶伊能放彝使毛洛村与哈伊南村结盟的野心。  叶伊的独木舟向上游划着。当他突然出现在河岸边浓密的树丛下时,一群惊叫的大鹦鹉振翅飞走了。在一块下沉的木头上,一只打着瞌睡的鳄鱼被尖叫声吵醒,张着大口向叶伊龇牙。然后,它笨拙地潜入深水中,那摇摆的大尾巴也翘得笔直。  叶伊继续向下一个弯道划过去,并再次回想起使他成为毛洛村驻哈伊南村使者的一连串事情。七个月以前,叶伊无意间遇到五个哈伊南人,当时他正在埃莹支流的源头附近猎野鸭。叶伊立刻蹲伏在独木舟里,并拿起弓来防备。但是那群陌生人中最高的一个,很快就和他打招呼。  “康拿哈律欧!不要拿弓!我认识你,你是叶伊。我们还有点亲戚关系呢!”那个高个儿说。  叶伊还是举着弓,但没有在弦上装箭。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考弯,是你妈妈的继父最小的儿子。”  叶伊用激将法试探对方:“你们干吗来埃莹河?没错,你们一定是奸细!”  考弯连忙答道:“不是的。今天早晨我射伤了一只野猪,便沿着它的血迹一路追踪到这里。你看,草上有新鲜的血印,这是野猪刚才在泥地上挣扎的足迹。请让我拥抱你!因为我们是亲戚。”  叶伊曾经听母亲谈及考弯,但他仍然踌躇不前。于是,考弯从他的小皮袋里拿出一小片尖锐的竹子,削了自己的一缕黑发,包在叶子里要交给叶伊。  这通常是人们表达诚意的方式,叶伊心安了,也把独木舟划得更近了。他接过了考弯的礼物,放进皮袋里。借着这份礼物,考弯表示他希望彼此的关系并不只是点头之交而已。  他们互相拥抱,其他四个同伴也都表示赞同。接着,考弯提出了一个建议。  “叶伊,请听我说。我们遭受东方卡雅哥人的袭击已经很久了,在他们的矛头下,我们村牺牲了许多生命。因此,我们希望和毛洛村和平相处,以便能自由地在西界这个方向割西米。  “我已经说服了哈伊南村,我们需要一个中问人,这个人能在你我的村庄问自由走动。当然,你就是最好的人选。我现在聘你作为那个中间人。如果你接受,请在三天后来我们的村庄,我会等你,并且保障你的安全。”  考弯的四个朋友补充说,如果必要,他们也会用生命来保护叶伊的安全。  叶伊的心跳加快了。毛洛村的族人也在抱怨,因为他们正遭受到西边亚实梅特人的强烈袭击。如果能与哈伊南建立和平的关系,大家就能进入两村间的无人岛上那一大片被封锁的西米林自由采摘了。那样,村民们就再也不需要冒险到亚实梅特边境去寻找食物。  哈伊南与毛洛如果顺利联盟,并且合并武力对亚实梅特与卡雅哥施以致命的一击,那么两个村庄均可获得安宁。叶伊和考弯作为和约的主要策划者,十分有望在沙威的世界里提高其知名度和威信。更令人兴奋的是,一定会有许多沙威人千方百计地想把适婚的女儿许配给叶伊和考弯。那么,他俩就可朝着拥有五个健康妻子的沙威理想更进一步了。  叶伊曾经有两个妻子。令人悲伤的是,其中一个传染了印度痘,后来伤口溃烂流脓,渐渐衰弱至死。叶伊便只剩下唯一的考塔普了。自从第二个妻子死后,叶伊想再娶一个女人的渴望(甚至多娶几个)已成了时常萦绕心头的想法。现在,几乎是出人意料地,那个朝思暮想的目标似乎唾手可得——唯一的条件就是相信考弯和他那四个朋友的诺言。  叶伊仔细打量着考弯,考弯的眼里闪烁着明显的诚意。他与叶伊母亲的关系是一个令人安心的因素,他还主动把一撮头发交给了叶伊。至于那些哈伊南被卡雅哥人掠夺并赶到西境的事儿,叶伊早已在丛林中耳闻过,知道这都是真的。  往坏处想,叶伊知道哈伊南的肯加族仍对毛洛人怀着不解之怨。一旦他出现在他们中间,要是肯加人决意报仇,谁能保证考弯和他的朋友们会强壮得足以保护他?当然,考弯左手腕上的四只猪牙手镯表明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战士。但是,考弯与肯加支派的关系,或许比他跟叶伊母亲的关系要更密切一些。  叶伊私底下问过考弯,想弄清楚他和肯加人的关系。考弯马上猜到了叶伊的用意,并向他保证说,肯加的酋长愿意接受一些物资作为象征性的补偿,而不再索取一条人命。对于期盼在这次交易中获利的叶伊来说,一点货物只是微小的代价而已。  叶伊心里仍然盘算着,必须让对方再通过一项考验自己才能做出决定。于是,他邀请考弯等五人一起到毛洛村做个短暂的拜访,好进一步讨论此事。如果他们乐意冒这个险,那么,这就是对方渴望与毛洛缔结和平的有力证据。  考弯却咧嘴微笑着回答:“我们很高兴和你一起去,但我们的妻子和孩子还在哈乃河边等着吃猪肉呢。我想我们必须赶快找到猎物,把它杀好切好,在天黑之前包好带回去。”  这是一个合理的拒绝,叶伊心想。现在他非下决心不可了,也无法进一步考验对方。如果现在拒绝了,也许考弯日后会向毛洛村的某个人提出相同的要求,而那人可能会接受,并且得到同样优厚的结果。如果那样,叶伊该会是何等愤怒呢!  反过来说,如果他接受了,也许就真的会掉进一个圈套甚至丧命!叶伊这时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这种疑虑主要来自幼年时听到的沙威传奇。现在,这个英雄正面临着充满恐惧的抉择。  突然,他从犹犹豫豫的漩涡中挣扎出来并下了决心。叶伊也从袋子里拿出锋利的小竹片,割下一撮头发交给考弯。考弯微笑着接受了。  然后,叶伊上前一步,紧紧抓住考弯的手臂说:“我一定会来。就这么说定了!”  考弯说:“如果我找到了那头野猪,一定会为你留下半个猪肝,并且腌好,等着三天后跟你一块儿吃。”  叶伊回答说:“谢谢你,朋友!”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话既已出口,叶伊实际上也只好任凭命运摆布了。除非有对方背叛的绝对证据,否则要是再改变主意,一定会被讥笑为懦夫!三天后他必须去哈伊南。  而且,叶伊得独自一个人去。如果没有得到邀请,根本没人敢陪他去。这样也好,如果他一人承担风险,以后就不需要和村里的其他人分享将来的荣誉了。  第二章 用友谊喂肥  当叶伊抵达哈乃河支流的入口时(河水从这儿进入哈伊南领土),近午的太阳已经使他的额头开始冒汗了。一离开61米宽、波光粼粼的克伦克河河道,钻入哈乃河两岸的丛林浓阴下,叶伊马上觉得凉快多了。他站在独木舟上,弯腰用手舀水,却没有就着嘴去喝,而是把每一捧水泼到空中,然后用嘴在半空中接住。  要想喝从河里取来的水,其他任何方法都有失他的尊严,并且危险性相当大。因为害人的神灵住在水里,如果一个人不按照指定的方法喝水,这些恶魔可能借着河水侵入人体。  叶伊挺直身体,两眼巡视眼前河面上高悬的灌木。那就是了!一个不幸的卡雅哥人被奈尔(哈伊南最凶猛的战士之一)所杀,留下一具阴魂不散的骷髅。  这具骷髅悬挂在树枝上,它的眼洞里塞满了黑色树胶,并镶着鲜红的种子,看起来极为恐怖。挂在耳洞旁随风飘动的羽毛,使人不禁想起了头发。奈尔把它挂在那里,对哈伊南的敌人们发出严厉的警告。  叶伊微笑着回想起,七个月以前他第一次紧张地前往哈伊南赴约时,突然瞧见那具骷髅时毛骨悚然的情形。当时他鼓起勇气,强迫自己继续将独木舟驶过骷髅,终于登上了哈伊南人目前居住的草原。人们默默地注视着小舟单独驶近,考弯则站在河边,伸开双手来欢迎他。举起弓和一把箭,右手抽出一支箭挥舞着。他背对叶伊,冲着族人粗哑地大吼,笔直地在半空中跳跃,然后开始在叶伊与族人之间跑来跑去。  考弯以可怕的尖叫声发出挑战,更以装作愤怒、凶猛的咕噜声来加重语气:“我欢迎我朋友的到来!他来这儿是因为我的邀请,你们谁敢动他一根汗毛?他必不会受到伤害!我的手是强壮的!”  这种习俗叫做“萨拉蒙”(Saravon),通过展示武力保证来宾安全,不但能使来宾放心,还能警告一切心怀不轨者打消掉自己的阴谋或念头。如果没有“萨拉蒙”,叶伊真会感到极端的不自在。哈伊南的男人们都从门廊里默默地注视着他。大多数人都把一条腿平放在地板上,将另一个膝盖竖起来坐着,每人都把下巴紧靠在隆起的膝盖上。  表演完“萨拉蒙”以后,考弯热情地拥抱了叶伊。于是,哈伊南的男人们一个个地从屋里走下来,学着考弯的样子拥抱他。唯一的例外是肯加人,他们正等待着赔偿,然后才会对这个陌生人表示好感。  考弯领着叶伊走进哈伊南的主屋,那是一座位于村庄中央的24米长的屋子,妇女只有在得到邀请时才能进去。在宽敞、凌乱的主屋中,考弯抓了张新草垫给叶伊,作为荣誉座。

内容概要

唐·理查森,电影制版人、教师、翻译家、人类学家、建筑师、作家。1962年至1977年间,他曾与妻子卡罗尔(Carol)深入新几内亚原始森林,保护当的原始部落文化。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沙威人的世界  第一章  驻哈伊南使者  第二章  用友谊喂肥  第三章  图安人的阴影  第四章  图安人来了  第五章  传奇制造者第二部  两个世界的相会  第六章  一项任务的由来  第七章  穿越铁木的幔子  第八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  第九章  来自天空的神明  第十章  独木舟上的命运  第十一章  陌生的浸礼  第十二章  图母杜河的长者  第十三章  我家门前的战斗  第十四章  图安人吃脑子  第十五章  主屋里的会议  第十六章  克伦克河畔的危机  第十七章  明天的凉水第三部  被更新的世界  第十八章  寂静的主屋  第十九章  在鳄鱼群里翻船  第二十章  我在发抖  第二十一章  活死人  第二十二章  奥马梅的力量  第二十三章  望眼欲穿  第二十四章  漫长的旅程  第二十五章  破茧而出后记附录  三十年后:沙威人的近况

作者简介

《和平之子》主要内容:新几内亚原始丛林中的沙威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以杀戮为乐,以背叛友谊为信仰。世代相传的仇恨,永地休止的屠杀,使人与人之间毫无信任可言。这让沙威人身处险境却习以为常。
然而,沙威人也渴慕和平。当地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两个部落互换男孩作为“和平之子”,便可换来和平。但寄希望于两个弱小生命的和平一定是短暂而脆弱的,时隔不久,部落间便会发生新的杀戮,仇恨之火再次燃起。沙威人因此陷入冤冤相报,濒临灭绝的境地。

图书封面


 和平之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因祂是和平之君,因祂是复活之主——《和平之子》的阅读笔记 1 在新几内亚的丛林里,居住着这样一群原始人—— 他们的生存文化充分体现了“弱肉强食”的斗争哲学,但这种斗争哲学的最精华部分还不是沙场交锋、明枪实战的能力;而是口蜜腹剑、笑里藏刀式的智慧。他们称这种智慧为“用友谊喂肥”。什么叫用友谊喂肥呢?即他们常常会盛情邀请邻村或邻族的人来本村本族赶赴宴席或参加舞会,在前几次,甚至前十几次的交往中,他们会热烈欢迎,友好款待对方,然后等对方完全丧失防范之心后,在最后一次将之突然杀掉,以感受放长线钓大鱼式的背叛行为所带来的极度快感。杀掉死者后,他们会肢解其尸体,砍断其头颅,挖出其脑髓,烧烤其肉身,最后在歌舞狂欢中享用“人肉盛宴”,将死者的颚骨作为赏赐挂在自己的脖子上跳舞,将死者的头盖骨骷髅枕在自己的头上入睡……谁能将这种背叛友谊的“艺术”运用得最出色、最高明、最有蛊惑性,谁就将成为该族最伟大的英雄! 不仅他们的生存文化让人心惊胆寒,他们的死亡文化也同样让人胆寒心惊!如果有人暂时失去知觉,哪怕他脉搏尚动,呼吸尚存,完全可以救活过来,亲属们也会弃之不顾,尽快将之埋入坟屋。是他们冷酷无情吗?不,是古老的迷信借着女巫的专横作祟。这种古老迷信认为,暂时失去知觉之人的灵魂已经离开肉身了,只是处在所谓“奥尔梅”的状态而已,但依然与死人无异,需要立刻埋葬。而村里的女巫无疑就是诸神灵的代言人,只要她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得听从,否则必然会招至诸神灵的惩罚。在这种迷信思想下,埋葬了几千个无辜受害者的冤魂;更令人发指的是死者的葬礼。葬礼上要举行一种叫做“及分阿生”的哀悼仪式,该仪式真是恐怖之极,亲属们必须在充满苍蝇、蛆虫和尸体腐臭味的坟屋里嚎啕恸哭多日,然后必须在坟屋下面奋力跳舞,任凭尸体上的苍蝇、蛆虫雨点般打落在他们身上、最后还要将尸体一拳打烂,接着必须用这脏兮兮的手直接拿东西吃!哪怕参与葬礼的人自己都觉得恶心之极,也得遵从所谓诸神灵的旨意! 生,竟是如此杀气腾腾,不得和平;死,竟是如此阴恻森森,不得安宁,然而,沙威人就在这样一种残酷的生存文化与死亡文化中,毫无指望地延续了几千年! 谁愿意来解救处在这样的生这样的死之光景下的沙威人? 2 英国。71岁高龄的凡恩教授向他的学生,700名年轻的准宣教士们发出呼吁:“你们将遇到令人迷惑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但你们必须去深入了解……我们的上帝已经迫不及待,想在那些残酷、黑暗的地方建立他爱的王国,谁愿奋身前往?” “我要去!” 1962年,在上帝爱的呼召下,唐•理查森带着妻子卡罗尔,还有5个月的儿子,义无反顾地来到这样一个猎人头、食人肉、枕人脑的危险地方,并在沙威人一块废弃的老村庄上建起了他们的新家——一间用西米树叶搭盖起来的37平米的“茅草盒子”。夫妇俩与鳄鱼、蟑螂、苍蝇、蟋蟀、老鼠、蚊子以及成千上万喜欢钻入衣袖里的飞蚁为伴,与嗜杀成性的石器部落为邻。 被理查森夫妇的友善所打动,更是被他们所带来的现代物质文明成果(飞机、枪支、日用品)所吸引,沙威人起初的惧怕与敌意逐渐消散了,而且,这些平素互相仇杀的部落还在夫妇俩的小茅屋周围纷纷安家落户,和平共处,这简直是个奇迹!当然,吸引这些部落聚居在一处的原因非常实际——每个部落都将理查森夫妇当成无限供应斧头、刀片、镜子、鱼钩等物质的活水泉源,希望能借着毗邻而居得到更多实惠。 然而,这个奇迹的基石是脆弱的,因为靠物质利益的吸引无法换得持久的和平。部落之间又开始冲突不断、争斗不息。尽管理查森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充当战事调停人,多次参与对伤员的营救,多次苦口婆心跟他们讲道理,也无济于事。甚至,当他学会沙威语言后,给他们传福音的时候,他们也几乎完全漠然置之,觉得这是一种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故事,犹如对牛弹琴。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理查森讲到犹大背叛耶稣的故事,试图引发他们的同情心时,他们却纷纷称赞犹大是了不起的大英雄,而耶稣则是自作自受的大傻瓜。沙威人的价值观不正是以背叛为荣,以忠诚为耻吗? 对于这样一种是非混淆,善恶颠倒的价值观,该如何扭转乾坤?该如何赢得这一代沙威人?理查森意识到,单靠朗诵福音篇章远远不够,需要在本土文化中找到某个可以切入的契合点。 作为一名宣教士,他曾相信,世界上每个民族都存在能够隐喻真理的文化习俗。这些文化习俗通常会成为该民族认识、归顺上帝救赎的伏笔和引线。比如,希伯来文化相信“羔羊的牺牲”这一传统,传福音时便可以强调耶稣正是那无罪的羔羊;再比如,希腊文化相信“逻各斯”(“道”)是生命之源,传福音时便可以调而耶稣正是“道成肉身”的那一位。然而,在完全异质的沙威文化中,既没有“羔羊救赎”的概念,也没有对“逻各斯”的体认,似乎看不到任何契合点,可以使福音能够进入沙威人根深蒂固的旧思想里。 真的看不到希望。最后,理查森彻底心灰意冷,觉得与其让这些部落聚居在一起,彼此残杀,活在血海深仇里,还不如让他们回到原来各自的村庄,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于是,夫妇俩提出要离开这里。 3 沙威人并不愿意理查森离开,这意味他们会失去和外面那个奇妙的大世界的唯一联系,于是,他们商量数夜后向理查森发誓从此不再争斗,缔结和平。真的吗?理查森知道他们的誓言多么不可靠,多么容易背叛。不过,这一次的确是真的!“在沙威人中间,每一种表示友谊的方式都不可信,只有一个例外。什么例外?如果一个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儿子交给敌人,那么,他一定是可信赖的!唯有这种情形,能够证明其不容置疑的绝对善意。” 为了表达这种绝对诚意,两个部落中各有一位父亲带着沉痛而悲壮的心情交出了他们的一个儿子,这个婴孩被称为“和平之子”。每一个人都把手按在两个婴孩身上,象征着他们从此将受“和平之子”的约束,不能向对方使用暴力。每一个人相拥庆祝,交换名字,象征着从此和睦相处,不分彼此。 亲睹这种古老的仪式,理查森才意识到沙威文化冰山中的另一角。原来它由两根柱石支撑,一根是该文化中的暴力与背叛因素,主要指“为屠杀而暂时喂肥”的理想;另一根则是该文化中的和平和信任因素,主要指“通过和平之子缔结合约”的理想。而这第二根柱石正好可以成为福音的切入点。 理查森开始用沙威人能够感同身受的方式诠释福音:为了和平,你们给出了自己最爱的儿子,而同样为了和平,上帝也给出了自己最爱的儿子,还是祂唯一的儿子;你们的儿子只是两个部落之间的和平之子,而耶稣则是所有部落,是全人类的和平之子;你们给出的和平之子不够强壮,孩子一死,交出孩子的那一方就不再受“和平之子”的约束,可以任意妄为,重新挑起战争,而上帝给出的和平之子却是完美的,强壮的,大有能力的,昔在今在永在的;你们把儿子交出去时,一定要在敌方部落中找一个值得托付的好人,才敢放心交托,而上帝事先就知道人类会蔑视和杀害祂唯一的爱子,没有任何人值得托付,但祂还是义无反顾地交出去了,因为上帝实在太爱人类…… 当他说到这里,已经有一位沙威男子开始 哭泣了。因为他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他的一个儿子被当作“和平之子”交出去,却没想到那可怜的婴儿却被对方吃掉了!他哭着说:“上帝一定和我一样难过!” 因着这一番有关“和平之子”的布道,不少沙威人开始对这位上帝和这位耶稣产生了好感,但是好感归好感,他们还不敢彻底下决心接受。为什么?因为这毕竟与他们祖先的传统信仰大相径庭,沙威人担心幽灵魔鬼们会因为他们改信而报复之。 4 理查森又一次困惑了,他不知道上帝会如何更深地劝诫这些沙威人?没想到,当上帝的劝诫来临时,理查森全家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那是夫妇俩带着1岁半的大儿子,还有刚出生13天的小儿子,坐着独木舟回村庄的路上。没想到,独木舟翻了,理查森的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沉入鳄鱼出没的河底!借着祷告,最后全家平安获救,但给他们领路的沙威男童马洛却受到全村人的责难,因为在沙威人的信仰里,翻船是一种很大的罪过。就在马洛按这种原始信仰即将遭鞭笞之际,理查森却阻止了,并对大家说:“我要感谢马洛……马洛就像我亲爱的儿子一样。” 理查森身体力行地表达出“和平之子”信仰中所传递出来的爱,无条件接纳之爱,年轻的男孩马洛被感动了,接受了耶稣这位和平之子;接着,年迈的首领哈托也被感动了,决定接受救恩。理查森问他:“你为什么选择上帝的和平之子?”他回答说:“我发现,当你的两个儿子都快淹死时,上帝的儿子还能赐给你平安,所以,我知道你所说关于他的每一件事都是真的。我深信他一定也会看顾我们。” 那一刻,他眼中流露出真正的喜乐和平安。 5 现在,已经有三个人愿意信主了,但福音事工似乎停滞不前,有的的人仍在观望,有的人直接说:“你们信你们的,我们信我们的。”这时候,理查森又发现,不仅需要改变沙威人“以背叛为乐”的生存文化,也需要改变他们“以巫术为法”的死亡文化,由于这种死亡文化的背后掩藏着撒旦最深的权势,所以,理查森与之的斗争也更加艰难。 一个叫瓦拉海的年轻人暂时失去知觉,虽脉搏尚动,呼吸尚存,但女巫阿罕却宣布瓦拉海处在“奥马梅”状态,灵魂已被诸神灵带走,必须尽快埋葬。理查森勇敢地站出来,力排众议,请求对瓦拉海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女巫阿罕打着“诸神灵旨意”的幌子偷袭坟屋,用炭灰灼烧瓦拉海的身体,试图尽快之置于死地。瓦拉海的亲属也手持匕首向理查森兴师问罪……在这场剧烈的属灵争战中,理查森不断仰望上帝,最终赢得胜利——瓦拉海被抢救过来了!因瓦拉海的“复活”,沙威人对奥马梅的信仰开始瓦解,该村庄半数人都归向了救主基督。 但13天后,瓦拉海由于没有得到其亲属很好的照顾,不幸死去。族人为他举行了“及分阿生”的可恐仪式(见文章开头)。为何沙威人能够容忍如此恐怖的、非人性的、近乎自虐的仪式呢?细心的理查森经过刨根问底,才发现,原来,在该仪式背后隐藏着一个传说,继“和平之子”这一传说之后的又一个传说:“旅蒙的话”。 在沙威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的传说:早期的人类也拥有再生的能力,可以永无止境的活下去。但有一次,一只象征“更新”的蜥蜴和一只象征“腐朽”的卡拉苏鸟就人类的生死问题进行辩论,最后,蜥蜴输了,从此死亡进入人间。但沙威人相信,终有一天,再生将回到人间,到那个时候,人类不再有死亡,并将获得永生。同时,他们也相信,只有当人类表现出最大的羞耻和屈辱时,才能吸引“旅蒙的话”(即永生)更快地来到人间。无疑,极度自虐式的“及分阿生”死亡仪式,就是吸引“旅蒙的话”的最好途径。 看来,无论礼仪之邦还是蛮夷之地,几乎所有民族的文化心理中,都渴望得到永生。都在寻找得永生的途径:或靠仙丹宝药;或靠密宗巫术;或靠禁欲苦修等等,甚至,极端如沙威文化的民族,靠的是极度自虐式的“及分阿生”死亡仪式。 人对永生的渴望本是好的,也是神安置在人心里的,但人寻找的途径却错了,这些人为想像出来的途径根本无法拯救人类自身!是的,将来有一天,伴着全球化化的进程,这种丑陋风俗会被政府取缔,但如何补救这种丑陋习俗背后所掩藏的巨大的精神虚空呢?作者如是回答道“:而新约圣经对这种几乎遍布全球的压迫感却有一个单纯而明确的答案:基督为我们承担的耻辱与死亡……沙威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但对死亡加诸于人的失望一直没有合适的答案,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信仰是上帝赐给是那些失望之人的解毒剂。而沙威人相信‘旅蒙的话’这一救赎类推,恰恰是解毒剂得以注入的管道。” 于是,理查森再次运用“救赎类推法”来归正“旅蒙的话”这一传说,他告诉沙威人,唯有耶稣才能抵达“旅蒙的话”,也就是抵达永生。因为耶稣宣称自己是复活的主和生命的源头!听了理查森的传讲,更多的人坚定了他们笃信基督的勇气,所有的基督徒都决定自己死后绝不举行这样丑陋的死亡仪式,因为基督再来时,他们的身体必会得到更新。 如经上所云,祂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 6 从1962年到1972年,经过理查森10年的努力,基督教世界观已经逐渐根植在沙威人的心中。首先是沙威基督徒的生命开始改变:男人们变了。昔日,他们将妻子看作财产和奴隶,今日,他们公开承认她们是自己珍爱的伴侣和助手;女人们变了。昔日,他们习惯破口大骂、尖声怪叫,今日,她们温柔仁慈的那一面开始舒展;孩子们变了。昔日,他们被训练为战争的工具,今日,他们开始受到基督化品格的教化和培育。 在理查森的帮助下,沙威的基督徒们学会了识字,学会了读书,甚至有人考上了大学;理查森不仅教导他们认识真理,也教导他们活出真理,所以,沙威的基督徒们还学会了饶恕那些曾经杀害过他们亲人的“敌人”,并在对方受伤的时候,伸出援助和友谊之手!他们还同心协力建立了“和平之殿”——一个可以容纳1000人聚会的沙威建筑风格的圆形殿堂,而且,理查森培养的沙威本土信徒领袖在殿堂里向会众宣讲“昔日,我们的和平之子是弱不禁风的,今日,上帝的和平之子已经到来。祂的臂膀是强壮的!” 沙威基督徒的改变必然会对整个沙威世界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渐渐地,和平取代了屠杀的风俗;饶恕取代了仇恨的传统;对复活的盼望取代了对死亡的膜拜,对真神的敬爱取代了对诸神灵的畏惧; 看到这一切,理查森分外感谢上帝,原来,上帝早就就为沙威文化设定好了救赎类推。祂不仅差遣祂的仆人来这片土地传福音,而且已经在千年前就预备好这片土地,来承受福音的佳美信息。 是的,因祂是真正的和平之君,已将生的罪恶权势洗去,不再需要靠人类的婴孩来成为“和平之子”; 是的,因祂是真正的复活之主,已将死的可怕毒钩废去,不再需要靠人类的功德来抵达“旅蒙的话”。 是的,因祂是和平之君,因祂是复活之主。 7 花了一周时间,我终于读完《和平之子》,激动万分,也感恩万分,深深体会到本书浸润着上帝何等的荣耀!可以说,这是我所读过的最优秀的宣教传记作品。 作为一本宣教作品,该书有很高的宣教历史价值。一方面,我看到作者理查森的确以基督的心为心,才不顾生命安危来到沙威宣教,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对沙威人灵魂得救的迫切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作者不仅有舍己的爱心,更有属天的智慧。他在坚守福音基要真理的前提下,同时非常注重宣教策略,尤其反思如何运用救赎类推的手段,将福音本土化与处境化,并在牧养沙威信徒的过程中,注重言传身教、真理的平衡教导和实践。这几点都非常难得,尤其对于今天的跨文化宣教事工来说,其借鉴价值,弥足珍贵。 作为一本小说传记,该书也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一方面,全文语言生动却不张扬,优美却不失朴素,无论对沙威原始丛林环境的观照,还是对沙威人生活情感世界的刻画,或是对自己在宣教过程中各种各样复杂的体验,诸如软弱、挣扎、好奇、震惊都描述细致入微,扣人心弦;另一方面,该书结构严谨,层次明晰,以“沙威人的世界”、“两个世界的相会”、“被更新的世界”三个部分展开,故全书的情节也是一波三折,又丝丝入扣,节奏感处理得很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浑然忘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理查森讲故事的能力堪称一流。尤其善于根据场景需要巧妙地转换视角和人称。比如,文中大部分段落都是以第一人称叙述,但有些章节和段落却运用第三人称叙述,以几位沙威主人公的视角对其所体验到的环境进行叙述,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有感动将沙威人如何一步近一步地,从拒绝到认识、接受、到深入福音的艰难过程叙述出来,于是又花了几天时间,将本书再细读了一遍,并做了笔记,以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本书最重要的福音内容。但我更希望您如果有空能够细细阅读此书,我相信,神必定会借着对此书的阅读大大祝福您的生命,您将看到,他的国度、权柄、荣耀直到地极,直到永远。
  •     一他們以博得人的信任而設下圈套,他們以友愛為幌暗藏殺機(仇恨),他們以短暫的和平來醞釀新的殺戮……他們先用友誼將人喂肥,待到“獵物”不施加任何防範之時,便扯下面具,大開殺戒。為博得人的信賴,他們不僅將友誼化作手段,即便是骨血的親情,也在他們的習俗(文化傳統)下淪為喋血的屠刀。信賴是虛假,背叛才是真實!他們是新幾內亞原始森林中的部落之一——沙威人。沙威人以背叛親情與友愛為生存手段,他們獵人頭,食人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血債定當血償。諸部落間爭戰不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沙威文化中的暴力和背叛因素——為屠殺而用友誼將獵物喂肥傳統,成為他們生存的第一根柱石。常人雲:有毒蛇的地方,必有克其毒之草。沙威人中間雖戰火彌漫,但也並非沒有太平之日。為了謀得生存,抗擊強者,沙威人通過和平之子來達成部落間聯盟。部落間通過將其部落中一嬰兒作為和平之子與其他部落彼此進行交換,和平之子有生之日,結盟的部落都會信守盟約,維繫和平。一旦和平之子死亡(無論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締約即刻失效,結盟的部落再沒有和平的保證了。各部落均會善待和平之子,甚至好過本族嬰兒。沙威文化中的和平和信任因素——通過和平之子來締結合約的習俗,成為他們生存的第二根柱石。但這孱弱的和平之子果真能為部落帶來真正和平嗎?他不能帶來持久的和平,他贏得的和平只是暫時的,一旦和平之子死亡,和平便如飄渺的炊煙。甚至有的部落尚未交出本族的和平之子給異族時,如果他們突然轉變,打消和平的觀念,他們會將業已接受的和平之子分割並活生生地吃掉。真正的和平究竟在哪里?二接續克爾凱郭爾對人生存意義的考察,海德格爾對人生在世的生存狀態進行深入分析,其中之一便是害怕與恐懼,人可以因害怕收到肉體或情感上的傷害而說謊,人也可以因恐懼死亡而逃遁,乃至不再表現為一個人。人生此世面臨的大限便是死亡。當沙威人聽說部落中出現一個新的人種——圖安人(沙威人對白色人種的稱謂),起初是迷惑,後來聽到圖安人用著稀奇古怪的工具,諸如槍,斧子,肥皂…便擔憂,當他們親眼見到圖安人乘飛機而來時,便望風而逃,餘者面對圖安人,則是戰慄。沙威人,也是人。他們也會恐懼,也會顫驚。當他們面對天外來客時候,在未知彼之前,他們也有我們遇到陌生事物時的不知所措,甚至害怕。三沙威人的兩塊柱石,像兩條拐杖,憑著它,他們在人類歷史中行走了幾千年,又因著對超自然力量與冥靈的恐懼,在沙威人中間滋生了對生存與死亡的迷信,這種迷信成為沙威文化柱石的凝土。及分阿生(Gefam ason),沙威人對死者的哀悼儀式。沙威人死後,死者並不立即埋葬,而是在悶熱的天氣中等待九天,待到屍體發臭,生蛆,他們寧願呼吸著充滿死屍惡臭的空氣。這僅是“及分阿生”的第一階段。之後,死者的親戚在墳屋下“熱烈而忘情地跳舞”,慟哭的聲調愈來愈高。這是“及分阿生”的第二階段。“有一個人把手高高舉過屍體,發出尖銳的聲音,仿佛自天而降。他把握緊的拳頭打進腐爛的屍體空洞裏……然後,他在極度的情感刺激下頭暈目眩,輕輕地坐在平臺胖”(《和平之子》第二十三章,233頁)這是“及分阿生”的第三階段。“其他哀悼者扶住了他,把他待到長屋裏,讓他坐在草席上,剛煮好的西米立刻端到了他面前。他用弄髒的右手拿西米送到嘴裏吃,那些哀悼者以不可思議的熱情圍繞著他大聲哭泣。他們已經表達了第四個也是最後一個階段的哀慟。”(《和平之子》第二十三章,233頁)‘旅蒙’和‘旅蒙’的話。“‘旅蒙’就是一條毛毛蟲蛻變成飛蛾來逃避死亡,並沖出繭子讓新的身體活下去的情形。它可以形容蜥蜴或蛇通過蛻皮來逃避死亡的方法。”(《和平之子》第二十三章,236頁)‘旅蒙’的話。“據說很久以前,人類也擁有再生的能力,可以永無止境地一直活下去。可後來有一次,一條蜥蜴和一隻卡拉蘇鳥彼此辯論。作為再生象徵的蜥蜴說,人類應該永遠免於死亡的權勢。而那只鳥自身就很容易死亡,它是死亡的象徵。卡拉蘇鳥堅持主張人類應該像它一樣終歸死亡,甚至早該砍伐樹木建造第一個墳屋。“蜥蜴一直在說:‘更新!更新!’這些就是‘旅蒙’的話。但是鳥兒一直在說:‘腐朽!腐朽!’爭論就此持續下去,蜥蜴最後放棄已見面而聽從了鳥的意思。從那個時候起,人類就會死了。“有一天,‘旅蒙’的話還要回到我們中間。從那以後,凡是活著的人都要像蜥蜴和毛毛蟲一樣重新改變身體,人間不再有死亡。”(《和平之子》第二十三章,236~237頁)四“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裏。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19~20)圖安是人,沙威人也是,二者卻在尋求神的路上迥然(迷路的不止一個),在此世的生命中遮蔽了創造這的榮耀與良善,生存方式使二者被判為文明與野蠻。文明國度硝煙四起,野蠻部族亦紛爭不斷。試問: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誰是真正的主宰?真正的和平,在哪里?“因為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9:6)既然藉著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藉著他叫萬有,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西1:20)“你們從前遠離神的人,如今卻在基督耶穌裏,靠著他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既在十字架上滅了冤仇,便藉這十字架,使兩下歸為一體,與神和好了。”(弗2:13~16)沙威人憑著部族中的和平之子而換來了部落間的和平,但這種和平之基建立在有限的人之上,當締結盟約的和平之子死亡之後,盟約也就自動廢去了,因而這種和平只是暫時的,因為部族的和平之子不能永活不死。當沙威人從圖安人口中得知麥歐柯頓(整個宇宙之真正的主宰)“事先就知道人類會蔑視甚至殺害他送給他們的和平之子(他的愛子耶穌基督)……事實上,憑著麥歐柯頓的智慧,使耶穌流血的人們反而得到了一個贖罪的機會,用以止息上帝對人類的憤怒……”(《和平之子》第十八章,191頁)但這並不足以令沙威人拋棄幾千年來紮根於他們心中的傳統習俗,他們依然信賴他們意念中的‘旅蒙’的話。他們希冀得到永遠的生命。圖安用救贖類推法,將永活的和平之子——耶穌基督,取代了沙威人有限的和平之子——沙威種族中的嬰兒,將他們不斷追求的‘旅蒙’的話轉換成麥歐柯頓的道(上帝的道)。至此,沙威人的心靈之門被打開了,他們的第二柱石——“和平之子”成為打破已存在數百乃至數千年的價值體系的秘密武器,他們將真正的屬靈真理洗滌自己的習俗與意念,使自己與麥歐柯頓和好。“他使別人從死裏復活,他自己從死裏復活了!耶穌宣稱自己是復活的主和生命的源頭!……他的話就是‘旅蒙’的話……他們首先借著內在的聖靈影響你們的心,並根據聖經的應許,在基督再來時讓你們的身體得到更新!”(《和平之子》第二十三章,239頁)五人生最首要的目的乃是如何榮耀上帝的名,做什麼使神多得榮耀,如何活出神的形象來。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开眼界了。
  •     基督教方面的书太少,希望多进一些
  •     今天第一次见P,他送给我的,呵呵,he is so nice。
  •     光与盐系列中的精品,此系列中《穿越荣耀之门》、《奥卡人的新生》,还有《我的人质岁月》都是非常好的,推荐ZDL图书的这个系列。
  •     还好
  •     每当知道某个地极已得着基督的爱,都无比感动
  •     谁能改变世代的仇敌?唯有耶稣
  •     2010.7
  •     首次是在睡前读了几章书,书中描述的杀人场面让我毛孔倏然,顿时睡意全无。感谢主没有让我生活在那样的地方!我也很钦佩那些传教士的勇气和奋献!感谢主!
  •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个人所能到达的角落都经历过战争,谁是真正的和平使者呢?谁是世界的真正拯救者呢?这本书可能会让你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
  •     原始人太可爱了,宣教士的爱和勇气不是人所能及的,唯有耶稣
  •     natural missionary
  •     笔者亲身经历进入原始部落文化当中,以极大的宣教热情进入到食人部落之中,透过耶稣基督的大爱,以上帝赋予的能力与智慧大大改变了残酷原始的部落“以友谊喂肥”文化。其间作者也不断经历严酷遭遇,就是不断的有各种冲突与不信任,流血事件随时发生,作者亦痛苦不已,很难找到一种方法来改变几千年来原始残忍的部落文化,终于和平之子的到来使上帝深植于人心对和平的盼望得到实现!
  •     令人感动的书
  •     我不知道
  •     很好,感谢神的祝福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