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麦娘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看麦娘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539923574
作者:池莉
页数:246页

章节摘录

  六月二十一号,每年都有这一天,不是吗?五年前有这一天,十年前有这一天,二十年前有这一天,百年前也有这一天。我不知道别的人是否记忆特殊的日期?是否会在某些特殊的日子里心神不宁?是否会坐立不安,非得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总之我是。  今天是六月二十一号。昨天入夜,我就开始辗转反侧。凌晨四点,我口渴难耐,起床喝水,借着晨曦的光亮,在挂历上的今天,用红笔做了一个记号。三个月了,我女儿容容失踪整整三个月了。明暗交织的黎明之色,比白天暗许多,又比夜晚亮许多;人的意识,比白天朦胧许多,又比夜晚清醒许多。我清楚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容容的失踪,到昨天,还只能说是两个多月,而今天,就是整三个月了!挂历下面是一只酒柜,酒柜的台面上,全部是相框。容容在照片里欢笑,她是现在流行的那种最上镜的姑娘,排骨胸,鹭鸶腿,巴掌脸,大嘴巴,一笑就露出百分之八十的牙齿,牙齿颗颗都光彩夺目,真是朝霞满天啊。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子,二十岁,北漂去京,已经整整三个月没有音讯了,想想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北京那种城市,什么事情没有可能!客厅的一切,在单纯又深远的黎明之色里活动起来:电视机自动打开,屏幕上显示出来的正是容容。她在狂奔和呼救,从老远的地方往我的所在之处奔跑,紧紧追赶容容的是一股浓烟,是那种铺天盖地的浓烟,铅灰色,翻滚着,一朵里面又膨胀出无数朵,简直就像一只旺盛裂变的多头怪物。太可怕了!我立刻知道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我必须不顾一切,立刻去救我的容容。否则,这些青春欢颜就有可能变成她的遗像,满天朝霞将会永远凝固在我的天空,柜子里保存的小小的奶杯、铅笔盒、墙上挂的布娃娃和枕头旁边的绒毛玩具,都将会变成遗物,从此令人不忍目睹。生活就是这样,欢乐变成痛苦,经常发生在转瞬之间。在我这个年纪,对于生活的不可知性,已经多次领教。这一次我实在是不敢大意了。  我下意识地伸手关掉电视,结果却是打开了电视。电视机突然发出嘈杂的声音,于世杰被吵醒了。他被吓得从床上坐了起来,伸长脖子搜寻我,说:“你在干什么?”  我翻腾如大海般的心绪,怎么面对一个从熟睡中惊醒的人?我从哪儿说起,于世杰才不至于觉得突兀?结果我说:“今天是六月二十一号,你知道,这个日子对于我,很不吉利的……”  于世杰说:“拜托了!请你睡觉,好不好?”  我说:“容容失踪整三个月了——”  “容容没有失踪!容容是没有与我们联系!”于世杰强调说,他闭上眼睛,极其受不了地倒在枕头上,说:“拜托了!拜托了!现在睡觉,一切都天亮了再说!好不好?”  天还没有亮,人就一定要睡觉。于世杰理直气壮。我只好上床,可是我再也无法入睡。于世杰一直断然否定“失踪”的说法,他认为我夸张。他认为现在的女孩子,在北京闯天下;一段时间不与家里联络,并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情。“何况,”于世杰专门捅我的心窝子,说:“容容名叫郑容容,不叫:于容容,上官瑞芳不急,郑建勋也不急,你急什么?  我说:“于世杰,你能够说容容不是我的女儿?”  于世杰说:“是养女!”  我说:“养女不是女儿?”  于世杰说:“养女不是亲生女儿。”  我说:“不是亲生女儿就不是女儿?”  于世杰说:“是养女!”  我说不过于世杰了。无论什么事情,由他一说,都理直气壮。多年前,在我们确定了婚姻关系之后,于世杰就开始打断我的话题。当我试图表达自己某些感觉的时候,于世杰就扭转话题方向,讲出许多道理来。比如像这种“一切都天亮了再说”、“养女不是亲生女儿”之类的,令你无法反驳他,因为一般说来晚上就是应该睡觉的,一般说来养女当然就不是亲生女儿。可是非一般的个人感受呢?不也是客观事实吗?我的感觉他不听,他甚至不给我表达自己感觉的机会,因为感觉的表达听起来总是有一点云里雾里,需要缓缓展开,听者需要非常的敏感和一定的耐心。于世杰不听。于世杰经常谆谆教导我,要我做一个大大方方的女人。于世杰的话没错。可我觉得自己不正是一个大大方方的女人吗?难道具有个人感觉就不大方吗?于世杰说:我没有说具有个人感觉就不大方,我只是希望你做一个大大方方的女人。这样绕着说话真是累人,我自然就不说话了。我们夫妻之间的对话方式就这样,慢慢定型了。在后来漫长的日常生活里,只要我听凭感觉说一些观点和做一些事情,于世杰准定要把问题接过去,然后立刻一二三四五地分析,某个问题就会像屠户手下的猪,被吊在梁上,肉是肉,脊骨是脊骨,下水是下水,一切都条分缕析,清清楚楚。而我的感觉和动机早被瓦解了。我结结巴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除了专属于我自己的药品制剂专业,其他方面的问题,我都说不出所以然来。开会的时候,我听大家发言,我觉得谁都比我说得好。当然我会有话要说,我会被触动,会忽然地眼前一亮,我很想用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可是,往往就在我寻找恰当的语言,组织语言顺序的时候,说话的环境已经消失。话题转移了。争论起来了。领导讲话了。散会了。于世杰打电话去了或者看足球去了。我顿时陷入茫然。我要说的话有如受惊的鸟群,一哄而散。我只有木然地顺从环境的支配,没有个人意志地做一些看起来正常的,实际上是违心的举动。正如现在,我是想说什么来着?

书籍目录

看麦娘有了快感你就喊托尔斯泰围巾

编辑推荐

  读《看麦娘(修订版)》作者池莉的作品,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真、实在。她写的都是些琐碎的生活片段,可她一样能把你带进去读,让你感动,感动于生活本身的庸常、平凡、苦恼和淡淡的、然而却持久的温情。她一边注视着生活,一边贴心贴肺地倾诉,一桩桩、一件件直说到你的心坎里去,说出了你的、我的、他的日复一日、细水长流、又爱又恨的日子。

作者简介

《看麦娘》(修订版:一、《池莉文集》初版于一九九五年八月。初版时为四卷,包括《紫陌红尘》、《一冬无雪》、《细腰》、《真实的日子》等。一九九八年八月,出版五、六卷《午夜起舞》和《致无尽岁月》。二OOO年十月,出版第七卷《惊世之作》。六年时间共出版七卷,基本收录了池莉从一九八O年到二OOO年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中短篇小说和散文作品。二、《池莉文集》出版以来,先后印刷十多次,发行近十万套(还不包括大量形形色色的盗版),深受读者欢迎。三、鉴于初版《池莉文集》内容、体例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尤其作者二OOO年以后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未能收入,我们决定出版一套新版《池莉文集》,以满足新世纪广大读者和研究者的需求。四、这套文集为修订版,每篇作品都经过池莉认真修订,是目前池莉作品最具权威的版本,也是收录其作品最全面的一个版本,囊括作者主要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散文作品,将按计划分类出版。五、此次出版的是《池莉文集》中篇小说系列、共六卷。与初版文集相比,我们在开本、纸张、封面等诸多方面都做了许多改进,更便于读者和研究者阅读收藏。

图书封面


 看麦娘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想写《看麦娘》的书评,已经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写出来。欲得难得。有点着急,但是努力告诉自己不要急。我希望书评出来可以与《看》的风格相适应,一种徐缓的、轻柔的、“从容不迫、疏密有致、像诗歌一样可以吟诵的小说”。如同《看》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从黑暗中慢慢浮现,没有清晰的轮廓,却有生动的气息。平和,冲淡,沉湎恍惚而又与生活现实密切相关。拂面而来是自然原野上清新草香。一篇小说能将主人公的气质和整部文字叙述的气质结合得如此和谐一致,就很好,尽管作者没有雕琢文辞,也没有细用技巧,但是小说的气质宁静淡雅有如天然生成,是璞玉光辉暗藏的美。小说的语言叙述一如池莉过往风格,平常日子活色生香。但总有些东西凌驾于琐碎生活之上。成长,寻找自我,学习和世界妥协和平衡,以回望追索来填补空白。理解生命。就好像也有些东西深藏于肉眼可见的语言组织段落结构之下。而实际上是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使我们得以触碰这样一个属于个人内心成长的安静世界,得以握住作者伸出来的双手——那是作者力图赋予作品的气质,模糊又清晰,萦绕在所有页面上,是要靠心灵指引才能靠近的彼岸。这是进入作品的困难所在,更是创作作品的困难所在。然而我相信,它同样也是文章的价值所在。文章的气质,正如题记中池莉索描述的“理由”,无处不在,散落于任一角落,却又无处可清晰寻觅。它让每一个书写者在写作的全部过程中都小心翼翼不敢松懈。它不能量化,也没有评判的标准,在写作之前无法预见,要随着书写的一点一滴才纤毫浮现,但在作品完成之后又重归于一片模糊、混沌而谐和的浑然一体。它出离飘忽,只能被一定的读者和作者所唤醒。如果说下笔的一刻,还是你的思维和之前的统筹规划在引领你的笔将指向何方;那么在落笔之后,在你满意的第一个词语、第一个句子、第一个段落出现之后,渐渐地你的写作就被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控制了,那是一种难以叙说的、来自作品本身内部的隐秘而胶着的力量。它来自你最开初的酝酿,对文章走向的斟酌,后来却又脱离开来,变得先于一切人为的而存在认知而存在。顽强地蛰伏不去,左右着你的下一个词语、下一个句子、下一个段落。自此笔尖不再定向,而是游动不止。选择的权利依然在你手中,但这力量已如先知一般,附着笔端如影随形,其实最后你的选择仍会落在预定的地点。一个有经验的作家会敏锐地捕捉这一种指引,这是内在的轮廓,何处凸显,何处凹陷,何处笔直何处弯曲,简直有如曼妙柔软的躯体。只是这种内里的轮廓时有外在的遮蔽,总是不能完全挥洒极致。这遮蔽也许来自作家有时过于理性的思考,也许来自语言的过分雕凿,也许来自焦躁而导致的短视和误解……诸多原因。这时需要平心静气,任自己心灵内部的潮汐与文章的呼吸同升同降,人与文的高度契合是你继续延续这一份感觉的唯一条件。很多人都会发现,在写作某一个作品时,每当心神聚集全部思绪沉入文字,人就会长时间地羁留在某一种情绪、某一种氛围之中,这种情绪和氛围往往就是文章气质外化和投射的结果。这种潜移默化常常会在打动你的同时塑造你,所以,其实写作与阅读有相同的自我暗示的效果,“人如其文,文如其人”不是没有道理。文章的气质,与人的气质一样,不显山不露水,不以外表打动你,但是要通过外在的语言来表达。池莉在写作《看麦娘》时,用了非常细腻的手法,不惜重笔大幅大幅描写心灵的自语,不惜用大篇幅闪回记忆中的生活场景,甚至不怕杂乱和冗长,但是一个沉静而自然的生命成长历程满含着令人唏嘘感动的气息就这样托起了整个中篇。因为有气质一脉贯通,平凡人的平凡故事就有了深入人心的力量。作者在《看麦娘》的写作日记中说:“我要追索那最深处的生命源泉,用追索来抚慰朋友和自己。”“可以写成具有独立生活姿态的小说,写隐秘的精神生活。隐秘的个人世界。”她做到了。这篇小说以独具特色的精神姿态召唤心灵,芬芳氤氲,清澈而忧郁,一如作者在写作日记中所提到的要求和期望。于我看来,作品是早在你下笔之前就在那里了,至少,最迟,在你写完第一个段落章节,它就已经悄悄浮出水面。在落笔之后有些东西是你所无法控制的。因此下笔之前的酝酿就显得尤为重要。并不止是构思,构思是关于写法、关于可以归纳可以表达的一切,相比酝酿而言,它具像多了。酝酿是提炼寻找,寻找将伴随你整篇作品同在的气息。在你的酝酿之中,在一个完整丰满的内心世界完成的过程中,也许某一种气质就这样悄然出现。而这气质必将滋润你的笔,笼罩整个作品。那些笔力不足半途不得不潦草收场的作品,要么是由于气质的不符合,要么是由于作者中途受了外界或自己的干扰,将感觉丢失并且再也找不回来。无法贯通一气的作品不是好作品,不管有多么华丽精美的外在。文章应该由气质作主,因为只有气质,才是能牵引人、打动人的终极。
  •     看麦娘里的故事,像蘸过牛奶咖啡的曲奇,松松软软,口味丝甜,却是大众的所爱;也像徐徐蒸腾的水汽,从温水桶里到白滑滑的瓷砖墙间飘散。看麦娘里的故事,掠过大众的眼睛、心田,却从来不给人以刺激,生活至上的笔尖在发挥它非常隐秘的功能之外,能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在主人公身上,惊奇地发现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人物背后暗藏的玄机或手段,比如看麦娘,托尔斯泰围巾和香烟灰。三种人物,三种故事,三种平淡无奇的生活,还有三种平凡的事物。这些事物,至关重要,重要到如果没有这些平凡的,故事就没有了寄托,故事就不会在后尾惊奇一下,顺着,读者便不那么畅快了。想要出其不意地创造平凡人物当中的不平凡,却又不显刻意的话,我不得不佩服池莉,很明显,池莉做到了。池莉所选的关键寄托物,无论是其突发奇想还是一开始就埋下了,我都觉得奇妙无比。这些事物虽生活化,但就因为生活化,才能够承受得起漫长的岁月磨砺,直观的生活感悟和浓缩的哲学道理,而不是因为故事本身,让读者能暂时放下自己世界的市井生活,以平静祥和的姿态去俯瞰、去瞻望天空与大地之间形形色色的真实纪录片。或许看麦娘的生活故事只是要我们去一趟真实、平凡的旅行,给自己的生活充充电,把杂乱无章的思绪平摊开来,学会纯粹地看生活、悟生活,而并不掺杂“改变,向往”等字眼,这些动机太泛滥太显眼了,徒增时间生命的消耗。我还会接着看池莉的文集,池莉笔下叙写的故事,像个孩子听奇幻的童话故事一样,我想要听的是平凡、出意的人间故事。下一本《熬至滴水成珠》
  •     有些东西,凌驾于琐碎生活之上。平常日子,活色生香。寻找自我,学习和世界妥协和平衡,以回望追索来填补空白。理解生命。 成长。就好像也有些东西深藏于肉眼可见的语言组织段落结构之下。而实际上是这些看不见的东西使我们得以触碰这样一个属于个人内心成长的安静世界,得以握住作者伸出来的双手——那是作者力图赋予作品的气质,模糊又清晰,萦绕在所有页面上,是要靠心灵指引才能靠近的彼岸。 字一如平静止水的湖泊,没有大海之汹涌澎湃,没有江河之源远流长,没有瀑布之飞流直下,宛若一股清泉般清新,流动着一种淡淡的来自大自然的气息。这是我们生活的年代,这是改革开放还在乍暖乍寒,欲说含羞的时代。这是她所描述的时代。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喜欢池莉的书,优美的文笔平淡的心态。。。
  •     它表现出了你在想什么~
  •     这是一生一世的塑造与缠绕,是一生一世的暗示与默化。
  •     这是一部徐缓的、轻柔的、从容不迫、疏密有致、像诗歌一样可以吟诵的小说。如同《看》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从黑暗中慢慢浮现,没有清晰的轮廓,却有生动的气息。平和,冲淡,沉湎恍惚而又与生活现实密切相关。拂面而来是自然原野上清新草香。尽管池莉没有雕琢文辞,也没有细用技巧,但是小说的气质宁静淡雅有如天然生成,是璞玉光辉暗藏的美。
  •     太喜欢她了
  •     池莉中短篇之一——《看麦娘》+《有了快感你就喊》+《托尔斯泰围巾》
  •     《看麦娘》:寻找失踪的容容是主线但未果;试图调拨理智和情感的天平,它们并非等值。当繁复的情感无法被梳理表达时,它将郁结于心,代之以无法被他人理解的哭泣或词不达意。对所描绘的婚姻,突出一切平和融洽底下的暗流涌动;或可谓“婚姻鸡汤”,主张包容男人的不完美,体会并珍惜生活一切美好。女人(与女人间)的细腻内心(“看麦娘”意象);(上官精神失常竟是因自己劈腿、情人却与丈夫好上,最后三人同床共枕而被逼疯)。《香烟灰》:很好,写红卫兵/知情从青春火热激情传奇到中年走向平淡落寞的故事,在我父辈一代比比皆是,在池莉这里被典型化了。
  •     池莉的书中我最不喜欢这本
  •     小时候的记忆总显得弥足珍贵,然而成长与现实的伤痛与残酷确实脑海里面的回忆所温暖不了的。
  •     充满了成熟女性现实感的故事,我读不下去了。
  •     看了池莉这一系列的六本书,越来越喜欢,一定要力荐
  •     我一直非常喜欢池莉的书,她的文笔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她的描写非常真实,充分体现生活的无奈;可是她又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因为“文如其人”,是一个非常“正”而修养高贵的女作者,从她的书中能学到非常多的、非常正确的做人方式!本本书都特别好!她的每篇文章都读。
  •     池莉的东西都离现实特别的近,对人性挖得很深。
  •     有点迷糊。有点现实。有点前卫。
  •     池莉告诉你,市井文学不必俗。
  •     池莉是我欣赏的作家,她用简洁的文字描述生活。她笔下的人物饱满而富有生活气息,女性形象“绰约”。
  •     看麦娘第一次知道就是狗尾巴草。
  •     这是读了挺久了的一本书了,我还能很清楚的记得书中的内容,大概是因为当时的触动很大吧
  •     第一次接触池莉是小学,从家里的书柜里翻出一本《生活秀》,看禁书一般藏在课本下、枕头里,躲在被窝里看完了。《烦恼人生》、《来来往往》、《小姐你早》和《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等等,还有六七篇中长篇都是在那时候一起啃完的。这样的文字质朴却带着嚼劲,简简单单的透着辣辣的生活气息。也就是在她的笔下,看到了一个真真实实的武汉、庞大琐碎却亲切,以至于大学第一次踏上武汉的土地,竟有种故地重游之感。池莉笔下的生活细碎繁琐又娓娓道来,似是一场看不完的戏,不曾高潮迭起,却也似一声幽幽长叹,说不清、道不明,而那无限滋味自在其中。
  •     个人的作用对历史的发展的确微乎其微,但我真真正正活在这时代,善行与恶举,会被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     能找到一本安静的书好难
  •     不错,虽然还没看完。很喜欢池莉的语言,对心理恰到好处的描写,平常百姓的淡水生活,很贴切,朴实。会继续看她的文章!
  •     多年前就读池莉,而今她风格依旧,笔法娴熟。只是她们的时代已然过去。
  •     既然大家最后都是殊途同归,为什么自己认为自己是正常的健康的人,就要对他人负起更多的责任呢?而这责任的作用最后又体现在哪里呢?
  •     得奖的作品,写的很不错,易明莉很像芦明莉~
  •     池莉的文章,生活化些,少了严歌苓的那种神秘的少数民族色彩,不过故事都局限在武汉,而且又是前一些的年代,让人感觉毕竟还是小市民些,也是一种好吧
  •     是在还原真实
  •     描小不渺小
  •     女儿说很好的,对学习很有帮助
  •     还是池莉
  •     还好。不那么直白。
  •     一位中年妇女在寻找自己女儿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被自己忽略的精神世界
  •     终于找到了一个消磨磨金相的时光的好方法,那就是一边磨金相一边看小说,《看麦娘》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看完的。记得初高中时曾有一段时间极度地迷恋余秋雨,有一种俯瞰历史与文化的大气的感觉。但是现在,池莉这种从生活细处着笔的小说更能打动我的心弦,从《霍乱之乱》到《看麦娘》,自然而清新。
  •     也许它不是池莉最好的一部作品,却是我看的第一本池莉的小说,也是让我思考良多、受益菲浅的一本小说。
  •     0000
  •     【《托尔斯泰的围巾》】老年的托尔斯泰,最后离家出走,只是为了一条他喜爱的长围巾。一个以收购垃圾聊以为生的老扁担的破屋内却堆放满了毛笔、墨水、废旧杂志和书籍,这是他收购来却从不舍得卖掉的宝贝,他用他的书,用他的与他绝不相称的“昂贵”围巾,宣告了什么叫做“坚守心灵的那一方净土”,其实哪怕就是“困守”呢?也是足够的让人肃然起敬了。P.S “一个人,若实在活得一无所有了,也许就是要依靠一点信。信一点什么,这是至关重要的。”P242
  •     改革开放带给城市思想文化,经济,价值观的大变革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人更大的心灵荒漠与灵魂枯竭。小说在历史与现实中自如穿梭,两相对比之下,映射出一代人的心灵危机和精神荒芜。
  •     为什么我看完之后印象不是那么地深刻。。
  •     说不上来的感觉,却牢牢占据了我的心。
  •     里面的三篇文章各有特色,各有亮点,正在看第二遍中……
  •     身在燥热的黏湿的武汉向往身在一片田地中拉风箱
  •     上大学的时候看了很有感触,现在工作了,生活了,看池莉的书有点烦,对生活的琐碎,写的很有细节,但故事性等不强。
  •     这本集子整体来说都是太想讲述道理而反而失去了朴素感觉的四篇小说,池莉作家生涯中的转型作品,同时可以看到精神的升华与技巧的不足.
  •     这几篇小说延续了她特有的文字.非常喜欢哦.
  •     喜欢《托尔斯泰的围巾》。
  •     十几年前第一次读,被这细腻的意识流写法所深深震撼了,自此视池莉为偶像。前几天又重温了一次。
  •     池莉
  •     大妈还是不错的
  •     红尘之中的感悟
  •     本来很喜欢池莉的小说,但这本感觉很一般,老是看不完。
  •     不是很喜欢啊。。。见缝插针的哲理。。。
  •     读到最后,也说不清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只是一种气氛萦绕。回忆是罩上迷雾的现实,好像就变得美好了。
  •     一种灵动平滑过你的内心,也许我所想要的生活就是与“静”有关
  •     池莉小说顶峰之作
  •     说是小说,还不如说是杂的文。原来狗尾巴草有一个如此诗意的名字——看麦娘。
  •     因书名而爱
  •     让人变得智慧
  •     除了《金盏菊与兰花指》写得真是做作,其他的还算中规中矩
  •     男人该读读
  •     还不如做上官瑞芳,数手指玩头发做一些思考的姿势。
  •     还不错~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