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话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溪山话本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9
ISBN:9787506339278
作者:林冠夫
页数:239页

章节摘录

  枣红马  唐代的伟大诗人李白,有一首《独坐敬亭山》诗,许多选本都入选,一些唐诗鉴赏书也多选以为例。那是大多数读过几首唐诗的人都很熟悉的。此诗的收结两句,曰: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两句诗说的,人与敬亭山相互对看,人不厌山,山亦不厌人。故日“相看两不厌”。人在观赏自然景物时,作为对看一方的人,看山不厌,由你说去,好理解。山为自然景物,被人观赏时为什么也是不厌人?即是无生命的山,在诗人的笔下仿佛有了生命,也有了情感,像友人似的,与人产生了情感交流。这当然是人有此感觉。也许,李白当时太感寂寞了。  对此,我一直自感是略有所会的。但自从进入“五七干校”,我成为一匹小红马的饲养者,产生了马与人成为朋友的感觉,才悟到往日对李诗的理解,终究只是皮相,既不透彻,更不深切。自此,感受遂大不相同了。  那是我在“五七干校”期间经历的一段往事。  什么叫“五七干校”,今人已很陌生,其前因后果,也是说来话长。简单地说,就是知识分子,时称“臭老九”,集中起来通过劳动锻炼,改造思想,改造世界观。进“五七干校”,于当时是例有的事,与政治上触犯法律的人不同,至少在名义上是有区别的。犯人押送往劳改农场,强制劳动,是惩罚。进“五七干校”,尽管各处的“五七干校”所在地,供这些人劳动的,多半也是从劳改农场划出来的一片土地。管理者对待进“干校”的人员,也颇不客气以劳改者视之。然而,与劳改者毕竟还是不能等同的。进“干校”的人员,起码不是因个人犯有某一件明显的事,人身自由也比劳改者多了许多。而且这些进“干校”的人,却有一个时代式的动听名称,叫作“五七战士”。  闲话少说,我在“五七干校”期间,有一小段时日,我的劳动任务是被分配为养马。说起来,这是个“老九”改造的单位,但改造的内容,却是以农耕为主,因此,“五七干校”自然也饲养了几匹骡马和毛驴以供耕地或运输之用。其中一匹,我称它为枣红马的,便是本文的主角。  那匹枣红马,十分可爱。我没有当过骑兵,更无从领会熟谙战马的将领心境,于判断马的优劣,完全外行。我亦未曾读过  《相马经》之类的杂书,对马匹的好赖,就连纸上谈兵的起码知识也不具备。我的所能,只是凭当时目击印象说它长相。那匹枣红马的毛色,油光锃亮,浑圆的臀部,线条流畅,外观十分喜人。  那是一匹小公马,刚刚成年,也就是说,它已到不守本分的年龄,一见到匹异性母马,便不顾一切跑过去,作某种爱呢的表示。人们此时如果跑过去强行拉开它,必是惹恼了它,遂不免竟有十分剧烈的反抗表示,又踢又咬,人是绝对接受不了的。于是,按传统的习惯,惟一的作法便是去掉它的性别特点,予以阉割。据请来实施阉割的老乡讲,任何公马,无论平日有何“发骚”行迹,凡经阉割,就“老实”了,此后它只顾干活,听凭随意调遣,原先常有的任何意向或行动,统统都不复出现了。  老乡们还说,小公马挨刀后,创口愈合期间,走路时往往弓着背,在一段时间内,必须在马的腰背上捆上个轻重适中的沙袋,将腰压得略为下欠,以免此后落下个弓背的毛病。因此,枣红马自经这场劫难之后,每天须牵着它外出遛马,上野地吃夜草,所谓“马无夜草不肥”,即此是也。“干校”当局指定,由我来担负这个时间内的饲养任务。

前言

  《溪山话本》共收小文章二十五篇,不像散文,更非小说,与时人的鸿文巨制不同,各篇都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小品,故想命名为小品文集。然而,小品文也者,系一般的通称,可以是出于张三之手,亦可为李四所作,颇嫌笼统。究竟为谁氏的小品文,还得标上名号为是。由于我的另外几本拙著,已名日《林冠夫论红楼》《林冠夫谈诗》《林冠夫说小说》。为求路数一致,故拟标上个名号,日《林冠夫小品文集》。又据友人意见,此当为副题,还应有个能概括内容的正题。既有正题,副题遂作罢。  然而,正题叫什么,还得计及文字的内容。这一组文字有个共同点,都是说的我故乡的往事。翻的都是些陈谷烂芝麻,最初我曾想以此定名,因几位友人都嫌俗,作罢。后来又有友人出了主意,书名中应将江南水乡特点写上。我的故乡,地居浙南的山上,山左日南溪,亦书写为楠溪,或槽溪。溪为溪流,时人因嫌其小,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升格称之为江。于是就名为欠亨的  “楠溪江”。山右为西溪。此山正处于西南两溪之间,所以很难讲我是西溪人或是南溪人。故用一通称日,来自溪山上的人。  说是溪山上人,也是有来由的。在温州府的时代,永嘉为首县,即知府衙门设在永嘉县城。今已称为温州市。两溪之地,当时为县城的乡下。县城中的市民瞧不起乡下人,不客气背地里称这些人为“乡下鸟”,客气的,当面称呼为“溪山上的人”。这些山上人也是以此自称。“溪山上的人”,大而化之,即浙南的乡下人。这个本子名《溪山话本》者,其实就是永嘉乡下人故事的意思。话本者,话其本也。作者原是溪山上人,至今还深深不忘,以此述说自身的本质、本性和本来面目也。  此外,称之为“话本”者,于我又包含另一层意思。尽管我读书的专业为中国古诗,但小说毕竟又管了我多年的饭。给学生授课时,也时而讲过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由此,自然想到小说史上的“话本”,中国的小说艺术,严格说是在“话本”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为传统。“话本”就是宋人说评话的底本。叙述过去年代的旧事,与“话本”一语,自有关联。书名为《溪山话本》,其意又有二:一则,它系平日与友人闲话,记录下来而成的文本;二则,此中亦略有旧时话本意味也。  写这一组小文章,从最初命意到成篇,前后历时,无虑十有馀年。那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的空隙中陆续完成的。最早写成的几篇,知交陈永春兄看到之后,拿走其中的两篇,即:《智圆和尚》和《堂兄》,他在(《人民文学》杂志任编辑,后来遂同时在这家刊物上发表,那是1997年6月号。此外的若干篇,也曾交给几家有关报刊发表,那都是上个世纪末季的事。我这样处理,意在能听取同仁或友好们的意见,以卜得失。  这两篇最初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之后,挚友卜键兄看到了,当即来电话,赞誉有加,并建议继续写下去,将来凑个集子,书的出版由他管。当时卜兄正长文化艺术出版社,说这番话,不尽同于通常那种应酬性的鼓励,而是出于真心实意的。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友人,也都颇说了些好话。如与我属于忘年交的青年友人廖八鸣兄,读了几篇手稿后,说这几篇都很有趣,那是属于两种文化接头上的一些现象,于青年人来说,都很有必要知道。将来出版后,我愿意将它译成日语。还说,他可以物色合适的英语翻译人选。  如今,此书面世在即,自然想到诸多友人当日的种种鼓励。可是,前面提到的几位,各自的生活亦大都有了变化,卜键兄今主另一个单位,八鸣兄亦远赴东瀛求发展。我还提起这些旧事,只是为了说明,我对他们的盛意,都铭感于心,成为我将这组小文章继续写下去的一种推动力。

内容概要

  林冠夫,偶用笔名观夫、秦谙。生于1936年。浙江永嘉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红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红楼梦纵横谈》、《红楼诗话》、《重编今古奇观评讲》、《唐宋律诗选讲》(合作)、《重编千家诗评讲》(合作)、《林冠夫小品集》(即将出版)、《秦淮旧梦》(即将出版)等;编选有《中国古代文言小说》(丰编,合作),又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箩》等五部名著的节编本。

书籍目录

弁言师傅词人名医和尚阿生阿祥与草台班丐佬九罂粟花乌云盖雪枣红马辫子松姨守一居士教勉诚姐堂兄茅哥对塔,坐拥皋比红鲇鱼萝卜乌烟筒花椒糊了醉仙楼名菜记故家,老屋基大若岩记游后记

编辑推荐

  《溪山话本》文字平淡素雅,一定广受读者欢迎。

作者简介

《溪山话本》共收录小文章二十五篇,不像散文,更不是小说,与时人的鸿文巨制不同,各篇都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小品。《溪山话本》作者林冠夫是著名红学家,书中用平淡素雅的文字叙述出幼时的家乡事和故乡人,写出了朝花夕拾的意境。书中配有藏书票一张。

图书封面


 溪山话本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师爷
  •     温润细腻,娓娓道来
  •     正如作者所言,他所擅长的是“厕所文学”,这本书是一个绝好的厕所读物,但忽略作者行文的缺憾,书中仍有一些关注人本的情怀,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     又像散文,又像小说,把身边的平凡人物写成了传奇
  •     大学读过 不记得是居磊的还是陈国良的
  •     2013年8月12日读。2013-179。
  •     2007年9月第一版, 2007年9月第一次印刷。
  •     如作者戏谑这是厕所文学,读来也是津津有味。一个个平凡人物都算是城市乡村中的隐士,放在现代语境中更像是英豪,硬气的很。治愈中感受到一点点无奈和哀伤。
  •     为了凑数减邮费,在亚马逊上购得,一读之下,颇为欣喜,有种捡了便宜的小得意。喜欢作者平实娓娓的道来,适合我这种胸无大志者阅读
  •     著书不为稻梁谋,
  •     著书非为稻粱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