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年7月
ISBN:9787801739308
作者:季羡林
页数:328页

读书与做人

看完季老的《读书与做人》,觉得好感动。他用很长的边幅在写德国十年的经历与感悟,那是一段读书人都很向往的生活吧。特别是在他阔别35年之后回到德国时,他那段与老师相遇那段真的很感人。有的时候,一个很有感情的地方,时光荏苒,你可能已经失去了那些在你人生当中充当重要角色的人,一个人的一生,经历只有一次,有的时候,东西再美好,它也是只有一次,等时光过了你去回味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物是人非,你也回不去了。你所剩下的除了回忆还是回忆。还有,我觉得一个大师就是要饱读诗书才会有比较客观和比较有价值的理论和成就,外国的大学的确在教学的制度和方法上更容易让人接近知识的真谛吧。

我害怕的是,泯然众人

本来季老的这本书,都是零零散散的想法,打算直接在豆瓣写点笔记就好了,但是写到下面一句话的时候,忽然觉得要说的很多,所以还是打算写个评论。在308页有一句话:“正反两面考虑完以后,就必须加以比较,做出决定,立即行动。如果你考虑正面,又考虑反面之后,再回头来考虑正面,又再考虑反面,那么,如此循环往复,终无宁日,最终成为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这句话简直是字字诛心,恨不能早数年看到。不得不赞叹一声杨先生说的多对啊,我们就是看的太少,想得太多。而我呢,过去总是反复纠结,不是下不了决心去做,就是做了决定以后不断推翻,又或者总想找到最好最正确最便捷的方法,以致一事无成。仔细想来,我都不曾花过足够的时间,不曾将自己的心血塞满整个垃圾桶,不曾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去丈量到终点的距离,又何来的结果呢?连一直嫌弃的韩剧里都懂得,这个世界没有正确的决定,只有把决定变成正确的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还曾纠结过天分这个问题。有人指出,以大多数人的天资没有资格说努力。而我却偏爱大学时那位喜爱在上课时间把我们当孩子,慈爱地和我们讲人生故事的秦教授,他告诉我们说,以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努力,没有权利谈天分。但后来我才知道,天分这种事情,还是得留待他人和后人评说,而天分不天分都是无关紧要的事,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就是你的天分所在,姑且这么相信罢。有次听FM,读的是一篇文章《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有一句是说,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成为面目模糊的普通人,慢慢走入这庸常的生活。我本来以为跌入柴米油盐的日常算计,也是一种不寻常的体验,大抵是我以前不食人间烟火过惯了。但季老点醒了我,告诉我说“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我知道我或许做不到这样的程度,但是我也想试试看。最近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真的是很多很多事情,我越发觉得掌心的东西慢慢地在溜走,总有一天只能去回忆里寻找。我生怕我就这样泯然众人,即使你们对我的期待也只是平安健康而已,但我还是希望能有什么不一样,希望你们能够看到,所有其他的事情我都可以慢慢来,但是唯有这件我害怕来不及。最后附上季老经常念叨的一句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自勉。

不满意

  说两句实话吧。季羡林老爷爷,学语言绝对天才,搞学术一把好手,写散文不忍卒读。内容看不出新意,思想看不出深度,语言看不出文采。有些属于应酬文字质量低一点倒了罢了,不少算是有感而发的文章却平淡如水,前言不搭后语,累赘之处甚多,引用缺乏力度。这水平拿到高考作文中完全泯然众人矣,哪里不应该是国学大师的水平,距离我期望中的大师的哪怕是信手之作差太多了。我斗胆下一结论,季老缺少写文章的才气。学术泰斗,文章矮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 表示赞同啊啊怀念下老先生貌似第一次读他的书时我还高中,先生也还健在当时作者: 季羡林副标题: 纪念珍藏版isbn: 7801739302书名: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页数: 328定价: 32.00元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装帧: 塑封出版年: 2009年7月

有幸與不幸

關于季先生的書,我讀過一冊,《牛棚雜憶》,也在報紙或報刊上翻過一些文章,而其學術著作則未嘗拜讀亦不想去找來。十余年前曾買過一冊精裝《羅摩衍那》,大概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書,圖其價格低廉,至今依然束之高閣,徒增灰塵。過眼文字,皆季老回憶文字。初窺華章,講的多有燕園舊事,津津有味,事事關情,看得多了,即生倦乏之感,與眾人樂此不疲,推之彌高,似乎頗有距離。季老去世后,短短數天內,各類媒體鋪天蓋地式的宣傳實在令人厭煩。直到月余之后的某期《南方周末》有深度報道,我才首次在媒體上翻看關于他的文章,也初步了解了他一生的感情經歷。忘了是不是在該文中,知道季老對社會所封“國學大師”等三頂帽子不以為然,特意撰寫文章辭去桂冠,贏得不絕贊譽。然而,這些桂冠如同緊箍咒,既然套牢,任你使出渾身解術,也無法脫去。求其本源,桂冠由來不僅是社會所賜,自身的行為同樣會引導人們產生崇拜,進而捧出桂冠。記得十余年前逛書店,常見大大小小、林林總總的文史類叢書總主編、主編的名字位置,季老大名巍巍獨立,耳聞過季老有“季大帥”之謂,想來不是空穴来风。既然沒有在國學大師等位置占有一席之地的心情,何必書書躬親,本本掛名?之后再堅辭不就,似乎言行總是缺少些嚴絲合縫的模樣。不過,此中或有隱情,亦未可知。略晚去時的任繼愈先生,生前沒有背負“總主編”“主編”的盛名,心態清淡玄遠,誠可敬仰。世間的出版業總有一種潛規則,但凡名人去世,總會密集地出版其人相關著作,贏取讀者關注,獲取經濟利益。季老名播神州,自然不能免去被“潛”一下的命運安排。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及時推出《季羨林讀書與做人》,并在腰封上標明“季羨林生前最后一部授權作品”,隨后說“本書 有幸 成為季老生前最后一部獨家授權作品”。該公司以季老及其家人之“不幸”換得出版之“有幸”,感天動地,常人難及,可照汗青。睡前,臥觀此書,乃往時舊作之集合,未出新意。作為編輯工作,無甚含金量。季老的文章倒是可讀。此書最佳處非文字、非體例、非編輯、非裝幀、非價格,是其版式疏朗,便于閑看罷了。又及,藤原琉璃君(http://www.douban.com/people/darcysy/)曾在豆瓣上發起過一個名為“腰封景”(http://www.douban.com/online/10001198/)的線上活動,號召“把大家手边的碍眼腰封收集起来吧,让大家看看上面的言辞是多么地可笑、多么地雷人、多么地虚假。。。。失败的腰封阻挡我们欣赏书中的美好风景”,此書腰封或許可以進入碍眼腰封的前十名。

修辞立其诚

这本书细细读了很久,并非文字晦涩难懂,正好相反,此书深入浅出,引用王崐玉先生的批语“亦简劲,亦畅达”再合适不过。捧读许久有许多原因,其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为文中遣词用句所迷。有些词藻并非不认识,碍于功底浅薄,至今竟从未使用过,可有些语境下,非此词不能抒其意也,“未尝不临文嗟悼”,既感慨于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又羞愧于自身文才浅陋。先生在提及汉语功夫时说道,“汉语掌握到一定程度,想再前进一步,比学习外语还难”,一语中的。然而综观当下文章,不乏思想独到构思妙肖者,然而仅从汉语水平的准确、鲜明、生动等标准来看,达到标准的着实不多。有个嗜好与季羡林先生相同,即喜欢唯美的、辞藻华丽的文字,当然是在不失内涵的前提下。文字最为重要的使命是传达思想,承载智慧,若在此基础上还能符合美学,简直是功德无量了。季羡林先生从小学经过初中到高中前半,写的都是文言文,而后转为白话文,我认为先生“简劲畅达”与其深厚的文言文的功底是分不开的。这就为磨练文笔提供一种思路,即夯实古汉字功底,也可说是国学文化。在萌生古汉语学习兴趣期间,试图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经验、课程和资源,个人认为梁启超先生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最为精辟。想到初高中语文课最“硬”的就是文言文(当然还有鲁迅先生的杂文),“望文生畏”已然深入人心,要克服此中心理障碍手捧各类经史子集当真不容易。但想到文言文毕竟与母语同源,十多年的语文课也不全然无用,比较英语只会更为简单,实乃纸老虎不必怕的。先生书中谈及文章写作,读罢如醍醐灌顶,憬然醒悟。原文如下:「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在无意识中形成了自己对写文章的一套看法。这套看法的最初根源似乎是来自旧文学,从庄子、孟子、史记,中间经过唐宋八大家,一直到明末的公安派和竟陵派,清代的桐城派,都给了我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灵感。这些大家时代不同,风格迥异,但是却有不少共同之处。根据我的归纳,可以归为三点:**第一,感情必须充沛真挚;第二,遣词造句必须简练、优美、生动;第三,整篇布局必须紧凑、浑成。三者缺一,就不是一篇好文章。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更是至关重要。**后来读了一些英国名家的散文,我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我有时甚至想到,写文章应当像谱乐曲一样,有一个主旋律,辅之以一些小的旋律,前后照应,左右辅助,要在纷纭变化中有统一,在统一中有错综复杂,关键在于有节奏。总之,写文章必须惨淡经营。自古以来,确有一些文章如行云流水,仿佛是信手拈来,毫无斧凿痕迹。但是那是长期惨淡经营终入化境的结果。如果一开始就行云流水,必然走入魔道。」应是高中阶段养成的陋习,作文从来不列提纲、不打草稿,先正文后标题,一只水蓝色流畅钢笔在手,真可谓“行云流水”,冠以散文似乎无往不利。古人确实有一些读之如行云流水的文章,但那决非轻率从事,而是长期锻炼臻入化境的结果。是时候改改率尔而作的陋习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人的寿命区区数十载,而文字却可以代代相传。私以为白纸黑字是做不得假的,否则怎经得起漫长岁月的淬炼。修辞立其诚,也是一个道理。在当下大数据时代,一篇文章面临的读者数量不可估量。韩文公说:“行而宜之之谓义。”写作是“为”,要做到“宜”,不能使得他人获益,至少也要与人无害。一味真话也是会伤人的,因而真话不必全说,但不能说假话,我想这就是做人的艺术吧。写作也应如是。

大先生谈读书与做人

刚读上本书时,朴实而直白的文字让我觉得不像是出自季羡林大师之手,但越往下读就越能体会到书中的 可贵之处。就像大师所说的一样,他在写着书是力求从简,追求真实而不带任何情绪(要知道大师可是经理晚晴、民国和新中国,早已熟知社会的变动和旧社会的腐朽之处)。我活了这小半辈子,总听别人说要人要天人合一,我觉得就是做人要以一种平和、安静(宁静致远)的心态来做人做事。我读了大师的读书与做人之后,更加坚定这我这小小的精神三观。季羡林老先生在书中朴实而真实的讲述了自己一生“毫无大志”但踏实勤勉的读书而不求功利的求学态度就能让我们当今社会的在孩子的教育上值得好好反思,也对我这样“毫无大志”的人也是一种勉励。书读好了,自然也明白了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自然而懂得做人之道,大师的做人教诲值总结了中国传统的修生之道,也值得中国人深深细度体会。在老先生的读书叙述中,完全被老先生真实的朴实所打动,在书中能感知到中国人对于小辈教育的重视,老先生也从不说谎的道出了自己“毫无大志”但踏实勤勉、循序渐进的读书好习惯和好品质。我现在很想去读读老先生的读书日记,还想看看堂堂国宝大师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可爱之处。老先生在做人方面的教诲让我活生生的看见了一个具有传统文化上的中国人,看见了句句经典相传的中国脍炙名句名篇,我觉得这正是目前中国所缺应所提倡的。看看日本和韩国,他们都比中国人更像中国人,他们也受益于传统中华文化的教化。这是一本好书,我只是用kindle看了一遍,里面很多受益的道理和精神还需要我在回去反复熟读和揣摩。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评论-62分

读书这事儿,已经坚持了几年,每年四十本左右,读完必须写豆瓣及时记录,否则时间一久,就都忘得一干二净了。书读的越多,越觉得知之甚少,这是在一本书中又发现了自己应该要去知道的未知事情,从书的数量上而言,我的书架上积攒了越来越多的应该去读的书,而我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立即消化它们,先放着吧,慢慢来,这样我就会安心。从心智上而言,从每本书中哪怕只能记得一句话,就足以了,我有记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便于查询和反复思考。语言的表达,对事物的提前预判,都更清晰明了,视野的开阔和知识的容量,在言谈中都可以悄悄的渗透出来,都成了宝贵的精神资本。这本书是季羡林多篇短文的合集,也有点像是个人传记。我以前从未看过人物传记,传记类的书籍值得关注,这是去了解一个人的最佳方式。书中谈了成长,求学,生活,工作,取其精华,明确那些对的理念,找寻不足,然后试着去补充。有些章节看不太懂,偏重于隐性的学术性,但并不多。也有多处显得重复拖沓,但这是属于编辑的问题,与作者无关,删减部分章节也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虽然书名是“读书与做人”,但读书的部分占了八成,做人的讨论较少,也与现实变迁有所脱离,不同人不同性格,在不同环境不同对待,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说季羡林老师是学界泰斗,但书写文章确是朴实无华,清晰透彻,想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就应该如此,要让听者有足够的读得懂的比例。知识是需要传递的,这是在开篇当中的主题,印象深刻,我的大多精力都放在从书中索取,这个做法无可挑剔,也应该继续保持。但我的问题在于,索取之后应该如何将它传递给别人?如何总结汇聚成精华之后再传递给别人?这是读书的另外一半重要的意义,争取做到承前启后,这是读书道德水平和责任感的体现。需要花些时间去好好思索,也是我在这本书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价值,希望可以升华到一个新的读书高度。随着读书数量的上涨,结合个人感受,进行如下总结:读书在个位数的时候,是自娱自乐,悄悄的在书中寻找自己。读书在十位数的时候,迫切的想与人交流,在现实中寻找志同道合。读书在百位数的时候,想着如何把自己的所得,交给更多的人,传道授业解惑。读书在千位数的时候,,,我还没有做到,我只想尽量坚持,尽量多读书。

季先生是个老实人


从留学前的经历看出,季先生是个老实的乖宝宝,类似于学校里坐前排听话老实的学生,花花肠子比较少,说话做事一板一眼,干好手头的活。这种人研究巴利文、吐火罗文这种死文字再合适不过了。别指望他成为思想大家。本书前一部分是季先生对自己读书、治学生涯的回顾,从私塾写到在清华担任教职。
其中留德回国之前的部分,在《留德十年》中有更为详细介绍。
本书后一部分是谈人生,与季羡林研究所整理的《谈人生》多有重复,后一书已经看过。
迄今为止,季羡林先生的书,看过四本:《留的十年》《读书与做人》《谈人生》《牛棚杂忆》季先生的文风一如既往的诚朴,娓娓道来,平滑顺畅,很少用激烈的形容词,极端的词汇也很少见。可见,佛家无嗔无痴的智慧已经融入其思维和个性。
个人认为可读性最高的是《留德十年》,语言平实真诚,不失幽默,大开眼界。从中颇能窥见季羡林先生青年时期的经历和个性特点,我自身也很受教益。正如前文所言,这种老实巴骄的学生,不可能对法西斯何以在德国壮大的问题发生兴趣。幸而又选择了东方学这么一个注定坐冷板凳,拼体力和寿命赢了注定吃冷猪肉的专业。活到21世纪,名满天下。正所谓凡事皆有两面。季羡林先生一生都在研究巴利文吐火罗文和无常出世的东方学。前者是古老的死文字,属于技术活和体力活;后者是与世无争。这些东西极大的限制了季先生的思想深度,不是个思想大家。

内容庞杂无系统,重复太多

我并不是对季羡林的文笔或文章的内容有什么意见,我只是对这本书的编排很有意见。我觉得实在不应该出这么一本书,拼凑的太厉害、太牵强。这本书是把季老读书、学习还有一些其他讲人生道理的散文归集成册出版的,但问题在于,季老在很多文章中都会重复某些观点,在不同场合发表倒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归集成册以后,看的时候就会经常看到重复的内容,并不是很愉快的体验,让人感觉啰嗦。这实在不是季老的问题,而是编辑的问题。另,我看的是Kindle版,校订非常不认真,引文跟正文傻傻分不清,不是翻译的书居然还有错别字,实在讨厌的很。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总体说来这本书并不优秀,文中收录季羡林先生对读书、治学生涯,对平生师友的回忆文字,以及探讨做人处世之道的散文、随笔共计六十余篇。因为收录的时间和原本写作环境的原因,这本集子文中有很多重复赘述的地方。文字朴实平易,对治学时的苦难一笔带过,但毕竟是战争时期,其中种种更是显得其为学坚定,孜孜以求。德国的留学经历磨砺出严谨的研习精神,年老笔耕不断的态度和在语言学上面的贡献都让我尊敬和佩服这个老人。摘录:《公正报》 :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2011.09.09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今天早上吃小馄饨的时候读完《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的最后几页,边吃边看,同时满足口腹与精神之欲真是不一般的享受。如若每个早晨都可如此,那人生也算一大满足了。季老先生身为一代学术宗师,想来凡中国人自忖略读过点书的应该都听说过,可是这些人里恐怕没几个人能明白季老先生的学问所在。这不怨我们,当然也不怨季老先生,对于普通人而言,季老先生所专科目忒过冷僻。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景仰,正如所有略有文化的人对文化大家的景仰一般,正如不识寸丁的人对读书人的景仰一般。爱知识,爱有知识的人,正式文明社会的标志。好在这一本书,并不是学术专著,否则我也不会勉强自己去借来阅读的。这是一本记述了一位九十岁的有德老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见解总结出来期望对年轻后进们的有所助益之书。老先生将其一生最看重的两件事拿出来讲,一是读书,一是做人。可以想见,能够在学术领域有如大成就之人,必是大智慧者,也必是心性单纯者,否则不能耐住寂寞,不能潜下心境,也就不能成就一世泰斗,令人仰之弥坚。季老先生在读书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其求学、治学以及读书、爱书的经历,在做人这一部分重点就人的基本素质、社会道德标准进行了个人见解的阐述。文字浅显,娓娓道来,如春风沐面,似慈长谆谆,让人颇有收获。季老先生是研究语言的,他向我们介绍了一种从未在学校里学到过的学习语言的方法。季老先生讲到,德国的外语教学与中国截然不同。中国是慢吞吞地循序渐进,学了好久,还不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读原著。而德国正相反,老师只教最基本的读音和词性变化,就立即让他们读原著,让学生自己查字典学习单词,对照语法书学习语法,而在课堂上,老师只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从而完全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不但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更多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实践也证明,这一以实用为主要目的,以阅读为主要手段的外语教学法是相当有效的。对此,我个人深以为然,并且我以为,不仅学习外语应用此法,连学习本国语文也应如此。反观我们所接受过的语文教学,有多少人是因为语文课的学习,领略到中文之美,从而爱上本国文字及文学的。为什么呢?以季老先生所述,东西方文化最基本的差异的根源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主综合,西方主分析。而语言正是思维的外在表现,中文最是符合季老先生所说的综合性思维的特点。中文讲究的是意境,讲究的是氛围,讲究的是字面之后的蕴义,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组中,不同的语境中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这样的文字写成的文章、小说,怎可用西式实验室解剖般的方法去解析?那些个名家美文怎经得起如此的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呢?这种教学法,只能让文字的美感尽失。再美的文章、再精巧的小说,经过这样条分缕析之后,还能剩下些什么呢?况且,这样的做法对于学生领略文学之美又有什么帮助呢?倘不惹得人想吐,已经是万幸了。这也尽是作者的功劳,而非教师剖析之力。而文学,一旦失其美,又拿什么来吸引人?故此种教学法实为中文教学之大害。再观中国学校对于外语的教学法,从小学到高中,长达12年的英文学习之后,又有几人能读通通俗的英文原著及报章杂志,又有几人能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学习的沟通交流而毫无障碍?这样的教育不是在浪费生命吗?更别提现在儿童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进了大学还得学4年了。笼统算下来,近20年的外语学习,难道不应该象使用母语一样使用英语了吗?可是,是否人人都能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呢?遗憾啊。我们的教育总是忘记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而非制造应试人才。可是,一切都变了形,一切都走了样。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如若季老先生晚出生个5、60年或7、80年,正在当代出生,或许,对中国学术界将会是一大惨重损失。怎么说呢?我想,以季老先生数学十几分的成绩,他必连个最差的三本也考不上,遑论北大、清华同时录取了,而彼时名牌大学的录取率之低非今日所能想象,更不会被高中三年六次考试全部得到第一名了。再看解放前清华大学的新生,都是录取后选系,读一阵觉得不合适还可转系。对比如今的大学,那就不必多说什么了。再看彼时清华大学的教授构成,中国人、外国人都有,可能老外还更多,教学基本是全英文,即使中文教授也常常用英文教课。再看看今天大学里外教的作用,仅仅是为其语言而设了;而今天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说听懂专业英语授课,单单能通读英文报刊杂志通俗小说都很了不起了。而彼时大学教授的工资水平更让今日教授们所眼红不已,季老先生提到他的一位德国教授,用英文写书,用英文教课,工资极高,孤身一人,租赁当时辅仁大学附近的一座王府,自住银安殿,雇几个听差和厨师,收藏很多中国古代名贵字画,坐拥画城,享王者之乐。而另一美国教授,学生中流传的轶闻之一就是:他穿着500块大洋买的大衣(东郊民巷外国裁缝店较平常同样呢料贵上5-10倍),腋下夹着10块钱一册的《万人丛书》(某老外在北京饭店租间铺面,以原价4-5倍的价格售卖西书),戴着80块大洋配好但镜片装反了的眼镜,倘佯在水木清华的林荫大道上,昂首阔步,醉眼朦胧。比对现在大学教授们的工资水平,谁又能埋怨教授们不安心治学,一心只与社会利益勾结出卖人格和学德呢?在我看来,每一时代都有自己先进与落后之处,又何必总是一棍子打死一个时代呢?罢罢罢,话扯远了,不题也罢。

德国人学习语言的方法--整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

以前读季羡林,总是被他那朴实、孜孜不倦以及在学术良知上严谨负责的态度所感动。昨天看到这本书,却被季老学习语言的经历所吸引。 里面有段他引用了几次的话就很有趣 “据说19世纪以为大语言学家说过:学语言犹如学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推下水去;只要演不死,有用就学会了;而淹死的事是绝无仅有的” 结合季老学习德语和梵语的故事,再想想我英语真正提高的原因,忽然感受到生硬的背单词、学习枯燥的语法和机械地套用句型是多么劳而无功的事情! 而最能让语言学习者用心去领悟一门语言的方式,就是先学习一些简单的发音和语法,然后马上开始读原著,勤翻字典,这样又提高了主动性,又能把语法、句型和原汁原味的语言习惯在一点一滴中渗透。

人之美,桂“林”一枝

(《出版商务周报》《鑫报》特稿)今年以来已数次坐着火车在山东各地奔波穿行,每每望着窗外广袤的齐鲁大地,不禁自问:为什么这块土地总是能养育一个又一个的“大家”,以至于生在江南鱼米之乡的我竟从小就有了“山东情节”?刚泪别了仙逝的季羡林老先生没几日,便拿到了一本新出版的《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三百多页的一本书,似乎比任何书都沉,作为对逝者最庄重的祭奠与纪念,让我几乎情不能自已,也豁然间为以上不得其解的问题找到了答案——出生在山东临清市的季老,胸怀就像齐鲁大地一样旷博,境界就像泰山一样高峻,他的一生为“人杰地灵”一词作了最好的注解,堪称千万豪爽聪慧山东人的最杰出代表。作为一个民族的导师,他用学识和人格的魅力,给我们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精神却渐次荒芜的“贫血时代”注入了营养,他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至少给这个轻薄的时代增添了厚重的分量。因此,他的阖然而逝,让我们顿时失去了坐镇压台的主心骨,像初次离开父母远去他乡的游子,独行时总是心有戚戚焉,惶恐也无助,因为这个浮躁的时代不是一个产生大师的时代,我们是多么需要季老这样的大师来安抚焦躁骚动的灵魂!季老的力量,其实就是人格的美,人格的美,其实就是“桂林一枝”的境地!《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从“读书”与“做人”两个基本层面,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学术严谨、为人纯良的大师风范。这里面有他的读书心得,有对师友的缅怀追忆,有他对学术问题的深思,更有他对于现代人的谆谆教诲。近代以来,我们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逐渐融入世界大环境中追求所谓的“世界大同”,却在不经意时遗失了中华民族身上那些最为宝贵和迷人的特质。国学和传统文化并不是缺乏生命力,而恰是缺乏点燃生命力的助烧剂,让它焕发青春,从耄耋老人重新变成豆蔻少年。古语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像于丹之于《论语》,易中天之于《三国演义》,马未都之于收藏,安意如之于唐诗宋词,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事业上,他们扮演的就是这样一种“师”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季老就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大“师”。我看到回忆海外求学经历的《重返哥廷根》结尾处,季老标注了写作时间:“1980年11月在西德开始,1987年10月在北京写成。”一篇几千字的文章,竟然凝结了7年时间的思考和沉淀,这种气定神闲的态度和风范让我不禁想起近些日子屡屡陷入“捐款门”、“抄袭门”,惯于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的那些所谓学者大家,怎不让人心酸和汗颜。“我每次来到这里,空荡荡的六七间大屋子就只有我一个人,万籁俱寂,静到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试问偌大的中国学界,还有几人能承受这样的冷清与孤寂,还有几人可以建一个几万册藏书的私人书斋?我总以为:一种文明形态的传承,总需要某些火炬手,在某个特定的时段,甚至耗费毕生的时间、精力,以奋力点燃自己作为代价,去温暖并唤起那些渐渐泛凉、沉睡的情感和记忆。这就像万里长城的箭垛雉堞上,一道一道,渐次霍霍燃烧的烽火狼烟形成的震撼场景,既传递了十万火急的军机,也映亮了历史的莽莽天际。季老是朱光潜、陈寅恪、朱自清这些名家的高徒,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练积淀,让人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那或许是一种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魅力吧,令我们这些普通人始终像追着光亮飞奔的蛾子,又像绕着太阳生长的植物,心生敬畏,无比倾慕。我看着书籍封套上先生亲笔签名的落款日期是“09 7 6”,去日并不遥远,顿时像《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中写道的一样“‘他生未卜此生休’,我怅望青天,眼睛里溢满了泪水”。自然的宏大神力已把季老带往天国,但绝不会也把他的力量、影响一同带走。既然苦留不住,那就去发扬光大。合上书页,心里的崇敬、感言、伤痛、震撼仍然无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因先生有桂“林”一枝般的人格,独特绝世的美!

【书摘】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季羡林)- 您在位置 #408 的笔记 | 添加于 2016年5月27日星期五 下午7:09:24读外文==========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季羡林)- 您在位置 #402-40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5月27日星期五 下午7:09:24你只需要找一位通德语的人,用上二三个小时,把字母读音学好。从此你就可以丢掉老师这个拐棍,自己行走了。你找一本有可靠的汉文译文的德文科技图书,伴之以一本浅易的德文语法。先把语法了解个大概的情况,不必太深入,就立即读德文原文,字典反正不能离手,语法也放在手边。一开始必然如堕入五里雾中。读不懂,再读,也许不止一遍两遍。等到你认为对原文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了验证自己了解的正确程度,只是到了此时,才把那一本可靠的译本拿过来,看看自己了解得究竟如何。就这样一页页读下去,一本原文读完了,再加以努力,你慢慢就能够读没有汉译本的德文原文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勤奋谦恭的学者~十分令人敬仰!传记叙述真实,娓娓道来,~坚持信仰、笔耕不辍的学者范儿~学到一个学外语的好方法:学会基础的字母及发音之后,直接备一本字典,去看、翻外语书籍去吧;想必,学会爬就学跑,这样即便跑不好,放低速度一样会走的很稳定罢!

爱读书,学做人

买了很久的一本书,今日才促读完毕,顿感神清气爽。季老爱书、读书、做学问、作文、做人都堪称典范。无论是做学问、写文章还是做人,但求一个“真”字。比如外语,一切奇技淫巧、速成法门过后,最终还是靠勤学。基本语法弄懂以后,就可以拿着词典、拿着语法书读原著了。(德国式的实践教学法)比如做学问写文章,拒绝一切空话套话、言之有物。最好能做到每一句话都有根据。比如做人,不要过分谦虚,人贵有自知之明,过分的谦虚也算得上虚伪了。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每一代人仅仅是历史上很微小的一环,虽然微小也有其价值和作用。总之,季老的文章,每一篇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次读起,都是一场愉悦的旅行。

读书与做人

很不错。文笔极好。有几点收获。一个是学习英语,简单了解熟悉后就可以开始原版的声音与阅读了,跟游泳一样,作于一代语言大师,这个一定是个好方法。另外就是人生,其主要强调传承意义,这个主要是从文化意义的角度,从生殖角度也是如此。另,有一段讲到多年后回德国学习的地方回访,短短几行文字已经让我有落泪感觉。人总是要往前走啊。

学习语言,没有御道

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在才理解到这一点或许有点晚。不过总比没有觉悟的好。印象最深的是季老先生在德国留学的那一段读书学习的经历,尤其是德国人学习语言的方法——老师只教授字母读音,其余的一概由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对于这一点自己深有体会。当初纯粹是兴趣爱好而学习了日语,在自己的能力还未达到二级的时候就试着挑战翻译了一下日语原版杂志,结果发现一大堆不懂的词还有句型,无奈之下只能暂且放弃,但还是从不断的查找字典和请教他人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的词汇,顺便了解了常用语境和用法。比起在高英课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这种自学的方法或许更适合自己,也不会觉得枯燥困倦。另外一点就是书中所提到的“考虑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这简直就是在说本人。翻来覆去地思考最终弄得自己走进死胡同。与其坐着不断地思考,不如脚踏实地地付诸行动;迷茫的话就先向前走,只有在走的过程中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第一次读季老先生的书,受益匪浅。学习语言需要持久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P.S:那时候的学生宿舍两人一间真幸福啊...

《读书与做人》:做人的好处

这几日,借了友人的一本书《季羡林:读书与做人》来读。读得很快,不求甚解。恰好今天翻阅到另一本书《毛泽东的读书人生》,两相印照,不觉很有感触。想想,做人和做动物的重要区别就是,人可以读书,而动物则大部分没有这个好处。季那本书的自序的题目就是《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他很幽默,他说“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人借着书籍,这种进步的阶梯,就可以不断前进。还有一篇文章《丢书之痛》,写于1999年,季老先生说“我过于相信别人,引狼入室,最近移搬书籍,才发现丢书惨重”,他慨叹“斯文中人竟会有这种行为”,他还说“孔乙己先生说:偷书不算是偷,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要同他商榷的。”不知道他知道前两天自己的藏书悉数被盗,是否会气得“死去活来”了。毛主席也是如此,看书、爱书,一生都是选择的做笔杆子,国民党一大后,他做了国民党宣传部的部长,蒋介石做了黄埔军校的校长,两个人一人抓了笔杆子,一人抓了枪杆子。季羡林在书中强调自己别无所有,唯有藏书甚丰,确实他是北大藏书最多的教授了,满满七大间屋子全是藏书,有很多都是珍品或者孤本,毛泽东也是如此,他的藏书也很丰富,有一天开放我们能到中南海毛泽东故居去看看就知道了,1961年开庐山会议,算是毛泽东的出差,他竟然带了一卡车书。季羡林和毛泽东,有相似之处,就是国学深厚,读《读书与做人》,时刻感受到季老的文雅风气,譬如“不刊之论”“浮一大白”“灾祸梨枣”“踵事增华”“不赞一词”“羚羊挂角”……等等不常用的词汇频频出现,查一下多出自汉唐古书;毛泽东也是如此,古文、诗词、楹联、方志,随口吟诵,信手拈来,潇洒文人轶事不胜枚举,有一次一位郴州来的同志向他汇报工作,主席问他:你知道郴州有一个三绝碑吗?那位同志立马晕菜,说不知道。主席谆谆跟他讲了三绝碑的故事,宋朝年间,词人秦观被贬于郴州,郁郁寡欢,做词一首“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毛泽东说:“这首词在文学艺术上是很有价值的。苏东坡很喜欢,特别喜欢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把它写在扇子上,天天看它读它。秦少游死后,苏东坡非常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少游己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的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下来,传到了郴州,郴州人为了纪念秦少游,把秦词、苏跋、米书刻在碑上,史称‘三绝碑’。”真厉害呀,我也有一个郴州的朋友,但是从来没有提起过三绝碑的故事:)其实,这两个人也有很大的差异,就是季羡林读的书比较文学、比较日常,他的书里有一篇文章是推荐书目,列了中国的十本书,《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诗、李白诗、杜甫诗、李煜词、苏轼诗文、纳兰性德词、儒林外史、红楼梦;粗粗看来可以说除了《史记》外,尽是“休闲”书。大抵一个大学问家(梵文、佛学家)在业余或者业内喜欢读这些书,也是一件乐事。毛泽东呢?他很小的时候就看了《资治通鉴》(据说初读用了三个月,此后一生读了17遍,《红楼梦》他也读了至少5遍)、《贞观政要》、《孙子兵法》等书,而我是大学毕业了才知道有《贞观政要》这本大牛书的(汗死),然后小时候还读了《左传》、《论语》、《三国》、《西游》等古典小说,后来的《新青年》、《共产党宣言》blabla……,古诗词、字帖就跟不用说了,他本身就是个大词人、大书法家,而且他还很喜欢读地方志,打仗的时候,每攻克一个地方问自己的部下“有没有战利品?”的意思就是问“有没有县志地方志来看?”总之,这两个牛人呀,一个学贯古今,一个功业千秋,都是痴迷的读书人,还不能给咱点启发吗?

年壽總不及文章:讀《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這篇讀書筆記被擱置了很久。究其原因,或有此三:其一,客觀存在的春節,慵懶太多了的自己。其二,這是一本需要正襟危坐耐心讀的書,不比快餐或小說。其三,季老的境界,尤其在學者一塊,遠超出吾輩,並且這是一本帶有強烈個人色彩和時代背景的文章合集,共鳴度沒有那麼高。好比一個看慣了偶像劇的人去看紅樓夢,沒什麼可以談論的,只能管中窺豹,處處和人爭辯賈寶玉最後到底會和誰在一起。雖然如此講,無可否認,其中還是有許多“於我心有戚戚焉”的片段的。比如他的讀書經歷,我們習慣了對許多耳熟能詳的歷史滔滔不絕如數家珍,但小人物在大的歷史長河中漂浮,總有些很不一樣的風景。尤其是那些黑暗的篇章裡面,顛沛流離中的堅持,獨處異響里的孤寂,在看上去只有不停的戰爭與動蕩的時間中,那些似乎愚鈍的歲月中,人們是如何敬畏知識、相信未來。比如他是怎樣的愛書,勝過所有。仿佛世界所有的樂趣,都在讀書的時光里。再比如他是如何對待學問,對待所做的事情。在德國的十一年里,他在一座完全陌生的小城里學習梵文,對外面的事情處於完全隔離的狀態,而老師的學生都甚至只有他一個。還有他的那些老師,如何在學生心中種下美的種子。誰還能否認文革破壞的不是幾千年這塊古老土地上小心翼翼堅守傳承的東西?以及對待人生,對待自然的敬畏。……就文學性而言,這本書有些絮絮叨叨,閒散到有些雜亂。季老也確實不是一個好的作家,更大點說,一個有許多創造精神的先驅。但毫無疑問,他是一個偉大的學者。簡單、真誠、刻苦。他這樣評價人生,“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在這點上,他堪稱無懈可擊。

读大师文章,受益匪浅

本书分为两部分,如题,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季老“读书与学习”的经历与感悟,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做人与处事”的态度与精神。第一部分对于季老的读书精神及治学态度,在下实为叹服。文中季老虽无惊人之语、骇听之言,但字里行间、文墨深处无不彰显一代大师笔书不辍的研习精神及孜孜以求的学术素养,书中季老对求学经历的描述朴实平易、感发真情;对治学之道的阐述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在看似素简的语言中屡屡道出实言真语,给人以彻悟之感、发人深省,甚至令人心向往之,篇篇皆佳文。第二部季老以学者自居,梵学成就近乎泰斗之尊,国学修养等同大家之范。但海外求学、十年浩劫的重大人生事件,使得季老不但心胸豁达,而且洞察世事、率真性直。听季老论人生,信笔拈来,娓娓道出,以近于期颐之历练与心态,平和面对人世问的种种苦难,深于情,而不矫揉造作;明于理,而以平实朴素笔调发之,给人以启迪与心灵的抚慰,实为当今世人之典范。对于一个人来说,精神领域的归宿原本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关乎心灵和信念的方面内涵似乎被淡化了。社会到处充斥的拜物欲和贪享欲,并正在同质化一批又一批心智不坚的人们。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许不具备传播道义和维护真理的能力,但至少自己应有所认识和警醒,做到洁身自好、出淤不染。读过季老的书后,灵魂仿佛得到净化和升华一般,使我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重新的审视。季老的研读精神和人文风骨深深的打动了我。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提升,以致于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就以一首季老书中引用的诗来描述吧: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让人心静的书

读大师之作的确有静心养神的作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得到作者的宽大的心胸和淡定的心态。文章词句并不优美,但是却句句考究,言简意赅。读完这本季老的书,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语文功底真是差的很,主要是这几个方面:条理不明,言不简且意不赅。虽说大学不在强调语文的水平,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汉语的功底还是要练习的。季老在书中提及科研工作者要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专业知识,知识面,外语和汉语。这对我也是由很大的启发的,做科研事业,专业知识肯定是必备的,广泛的知识面也是要有的,智慧产生于不同思想的碰撞,只搞一门是不行的;然后是外语,季老也十分敲掉了外语的重要性,不会外语,就无法和国外的学者进行交流,就研习不了国外的相关著作,做不到这些,就无法开阔眼界,没有眼界,又怎么能够推陈出新呐?还有一点是汉语,我感觉这一点自己是忽略了的,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进行语言的交流,说话也好,写文章也好,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才能做到言简意赅,别人看起来听起来理解起来也容易,我想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书中,季老还谈了成功、道德、人生价值、如何学外语等等。在这些问题中,也是分为了两个层次,如书名-读书与做人。对于学外语,季老的建议用了一个德国老师的活:学外语有如学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一推下去,只要淹不死的,游泳就学会了,而淹死的事是绝无仅有的。学外语没有捷径,只能“勤捉”。季老建议尽快解除英语原文,一点点的读,常查字典,一遍遍的读,知道读懂为止。如此看来,学好外语,只能下苦功夫,坚持不懈,以勤补拙。关于做学问,书中季老提到了他的两个老师,一个是德国老师,一个是陈寅格老师。读完之后,深深的感受到了大师的严谨精神,这对自己也是一个告诫,做事应该有着严谨的治学精神,马虎不得。在做人方面,季老也探讨了许多问题,读完让人心胸敞亮,读名家之作,就如和名家交流,受益匪浅。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