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书》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两地书章节试读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ISBN:9787020058457
作者:鲁迅,许广平
页数:322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94页

想到论语的“乡愿,德之贼也”。
好好先生和稳稳先生,都讨人厌得很。然而,有时候又会觉得……不知不觉也在变成那样的人……唉~

《两地书》的笔记-第13页 - 三

但当我拆开信封, 看见笺面第一行上,贱名之下竟紧接着一个兄字, 先生,请原谅我太愚小了,我值得而且敢当为兄么?不,不,决无此勇气和斗胆的.先生之意何居? 弟子真是无从知道。不曰同学 ,不曰弟而曰兄,莫非也就是游戏么?
笑死。曰弟子是乱伦,曰同学过谦,曰弟过傲。唯有兄一字,英雄义气风流倜傥得很啊。何况,女子又怎可称兄。兄换成女称类似好姐姐好妹妹一类,进可攻退可守,赞。

《两地书》的笔记-第278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99页

广平仁兄大人阁下,敬启者:前蒙投赠之
海涵,免施
贵骂,勿露"勃谿"之技,暂羁"害马"之才,仍复源源投稿,以光敝报,不胜侥幸之至!
所以倘有近于议论的文章,即易于登出,夫岂"骗小孩"云乎哉!又,新做文章的人,在我所编的报上,也比较的易于登出,此则颇有"骗小孩"之嫌疑者也。但若做得稍久,该有更进步之成绩,而偏又偷懒,有敷衍之意,则我要加以猛烈之打击:小心些罢!
肃此布达,敬请
"好说话的"安!
"老师"谨训。七月九日。

《两地书》的笔记-第187页 - 第二集 廈門-廣州 六七

各式人等,各處都是,然而這種種不同,卻是一件巧妙的事,使我們見聞增多,活得不枯寂,也是好的。

《两地书》的笔记-第305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105页

广平兄:
我在船上时,看见后面有一只轮船,总是不远不近地走着,我疑心就是"广大"。不知你在船中,可看见前面有一只船否?倘看见,那我所悬拟的便不错了。
我写此信时,你还在船上,但我当于明天发出,则你一到校,此信也就到了。你到校后,望即见告
迅。九月四日夜。

《两地书》的笔记-第74页 - 二二

广平兄:
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
鲁迅。五月十八日。

《两地书》的笔记-第286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264页 - 一〇四

鲁迅前往中大之前,对景宋说:“你工作的地方,那时当然设法,我想即同在一校也无妨,偏要同在一校,管他妈的。”若不是那时候两人舆论环境恶劣,鲁迅也不至于如此。短短一句,恰是真性情。

《两地书》的笔记-第160页 - 第二章 廈門-廣州 五七

十月十四日的廣州,已預備要穿冬衣
和現在的氣候真的相差很遠了
雖然廣州一直四季不甚分明,可是以前總還算是能應季穿衣,不像現在,就只剩一個悠長的夏季和短暫的春秋冬季了
能自愛,才能愛人。首先還是得善自身,才可以想濟天下的事情呀

《两地书》的笔记-第26页 - 六

我想到了以前的南方周末和中国青年报的冰点,被墙的牛博,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反反复复修筑的GFW,就是如此陈旧伎俩。

《两地书》的笔记-第136页

广平兄:
听讲的学生倒多起来了,大概有许多是别科的。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了厦门。
迅。九月三十日之夜。

《两地书》的笔记-第47页 - 第一集:北京(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七月)十三

鲁迅师:
"尊府"居然探检过了!归来后的印象,是觉得熄灭了通红的灯光,坐在那间一面满镶玻璃的室中时,是时而听雨声的淅沥,时而窥月光的清幽,当枣树发叶结实的时候,则领略它微风振枝,熟果坠地,还有鸡声喔喔,四时不绝。晨夕之间,时或负手在这小天地中徘徊俯仰,盖必大有一种趣味,其味如何,乃一一从缕缕的烟草烟中曲折的传入无穷的空际,升腾,分散••••••。是消灭!?是存在!?(小鬼向来不善于推想和描写,幸恕唐突!)
小鬼许广平。四月十六晚。

《两地书》的笔记-第37页 - 九

这是个问题。似乎回信中鲁迅也没有回答。

《两地书》的笔记-第150页

人亦何苦因为别人计,而自轻自贱至此哉!

《两地书》的笔记-第39页 - 第一章 北京

一到辯論之文,尤宜看出特別。即歷舉對手之語,從頭至尾,逐一駁去,雖然犀利,而不沉重,且罕有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者。總之只有小毒而無劇毒,好作長文而不善於短文。
魯迅評女子作文,犀利不沉重,的確是

《两地书》的笔记-第216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295页 - 第一二零封

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然而也不喜欢托人带出去,我就将信藏在衣袋内,说是散步,慢慢的走出去,明知道这绝不是什么秘密事,但自然而然的好像觉得含有什么秘密性似的。待到走到邮局门口,又不愿投入挂在门外的方木箱,必定走进里面,放在柜台下面的信箱里才罢。那时心里又想:天天寄同一名字的信,邮局的人会不会诧异呢?于是就用较生的别号,算是挽救之法了。这种古怪思想,自己也觉得好笑,但也没有制服这个神经的神经,就让他胡思乱想罢。当走去送信的时候,我又记起了曾经有一个人,在夜里跑到楼下房外的信筒那里去,我相信天下痴呆盖无过于此君了,现在距邮局远,夜行不便,此风万不可长,宜切戒之!!!!(还记得那个在女子师大时期个性张扬刚强的景宋么?爱情与岁月渐渐将这些抚平,或者说收敛,多了小女人的味道。而接触两人书信之前,我们如何定义对他们的印象呢?但凡留名于史的人,其生活与情感,更多地被了解,其生命才能更全面细致地理解。这也是我喜欢传记、日记、书信的原因之一。)

《两地书》的笔记-第147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19页 - 四

毛骨悚然。

《两地书》的笔记-第275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122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89页 - 第一集 北京

可是據我看來,要防一個不好的結果,就是白用了許多犧牲,而反為巧人取得自利的機會,這種在中國是常有的。
時至今日亦然

《两地书》的笔记-第174页

《两地书》的笔记-现在 - 现在


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鲁迅《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两地书》的笔记-第13页 - 第一集 北京

一、走“人生”的長途,最容易遇到的有兩大難關。其一是“歧路”,……但我不哭也不返,先在歧路頭坐下,歇一會,或者睡一覺,於是選一條似乎可走的路再走,……
有點像西方的凡事等三天

《两地书》的笔记-第54页 - 十五

广平兄:
普通所谓考试编辑,多是一种手段,大抵因为荐条太多,无法应付,便来装作这一种门面,故作秉公选用之状,以免荐送者见怪。其实却是早已暗暗定好,别的应试者不过陪他变一场戏法罢了。
鲁迅。四月二十二夜。

《两地书》的笔记-第42页 - 十一

鲁迅师:
所以小鬼之意。以为对于违反民意的乱臣贼子,实不如仗三寸剑,与以一击,然后仰天长啸,伏剑而死,则以三数人之牺牲,即足以寒贼胆而使不敢妄动。为牺牲者固当有胆有勇,但不必使学识优越者为之,盖此等人不宜大材小用也。
伹非镜无以鉴形,自勉之外,正待匡纠,先生倘进而时教之,幸甚!
请先生的朱笔大加圈点罢!----也许先生的朱笔老早掷到纸篓里去了。奈何!?
(鲁迅先生所承认之名)小鬼许广平。四月十日晩。

《两地书》的笔记-第159页

《两地书》的笔记-第9页 - 一

先生,你自然是只要放下书包,洁身远引,就可以’立地成佛的。然而!你在仰首吸那醉人的一丝丝的烟叶的时候!可也想到有在虿盆展转待拔的人们么?
许广平的文笔是好的,思想却颇有几分稚气。
掩卷而思之,若我是先生,大抵会这样回答:
学校建在深山老林中自有它的妙处,学风会淳朴许多。虽然如此一来学生踏入社会时难免会经历更强烈的反差阵痛,只是,有那样一段不向世俗低头的少年时光做基础做回味,路子总会坚持走得直一些久一些。
当然有无缘无故喝苦茶的人,爱喝苦茶的人。习惯就好。若苦茶是必不可少的食粮,苦亦可以是甘甜的。人生种种不得已,何尝能像苦茶一般由人选择喝或不喝,不过是身不由己、苦中作乐罢了。

《两地书》的笔记-第十一章 - 第十一章

版本问题 发在小组里被审核了,先发在这里,求解答
昨天买了人民出版社的《两地书》,今天开读,为了方便做笔记,我又在新浪爱问里下了青年出版社的《两地书 原信》,今天读到第十一封信时,发现有些出入,不知是否是人民版有所删节
青年出版社版:
攻打现时“病根的工作”,欲“改革最快的”,“使有效”而不“很迟”的唯一捷径,自然还是吾师所说的“火与剑”。自从二次革命,孙中山逃亡于外时即已觉悟此层,所以极力设法组织党军,但是军人中头脑较新的,自然在中山帜下,但是其中可有多大建设?多少成绩?一团糟的五十步笑百步!即有清醒者,一投入黑越越〔魆魆〕的帐幕内,便尔暗沉沉昏无天日,找腊〔蜡〕炬来寻光还来不及,何况还想他分光去照料他人!而且现时所最急切的问题待解决者正刻不容缓,如果必俟若干时筹备,若干时进行,若干时收效,恐索国魂于枯鱼之肆矣,此杞人之忧也。小鬼有虑于此,故急不择言,诚思得若干同志,暗中进行博浪一击,对于将签字于金佛郎(金佛郎问题曲解法律且一惟武人马首是瞻,以决从违而不采纳民意,是可忍孰不可忍?),及违反民意的乱臣贼子,仗三寸〔尺〕剑,杀万人头,饮千盏血,然后仰天长啸,伏剑而殉。虽碌碌诸子或且不足污吾之剑,然以此三数人之牺牲,足以寒贼胆使有所畏而不敢妄为,然后迫得他不敢不稍从民意,此时再起而联络国中军民各界,昭以大义,振以利害,加以舆论鼓吹,缓急先后或取于此。自然去牺牲的人,要有胆有勇,但不必取学识优越者,盖此辈人不宜大材小用。如小鬼者,窃愿供牺牲——实则无所谓牺牲,反过来说,也许是胜利——此举虽则有点粗急,但现在这种麻木状况之下,不可无此项举动。五四一把火,可以令卖国贼销声匿迹数年,惜乎当时人多牺牲大。如其有勇士给他任何一个人,送他一个黑饼,就算两三个拼一个,也是怪有意思的。在太平洋会议时学生适在天津女师肄业,曾建议举行此种组织于十人团中,未见采择,或者未能以身先之,致不见用欤?抑谋之不臧欤?
青年急待攻击,较老年为甚——尤其女青年——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中间媒介者,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而他们的确能有几分觉悟?不要多题〔提〕起来吧!实在气煞人!想“鼓吹改革”他们,一方固然为国家人材根本计,然而假使缓不济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亦杞人之忧也。小鬼以为此种办法可列于次要,或者与上述的双管并下,现时不妨起头“试他一试”,见得到,做得出,愈速愈妙,今其时矣。 (此为两段)
人民出版社版 :攻打现时“病根的工作”,欲“改革最快的”,“使有效”而不“很迟”的唯一捷径,自然还是吾师所说的“火与剑”。自从二次革命,孙中山逃亡于外时即已觉悟此层,所以极力设法组织党军,然而至今也還沒沒有多大建設。況且現時所急待解決的问题,正是刻不容缓,倘必俟若干时筹备,若干时进行,若干时收效,恐索国魂于枯鱼之肆矣,此杞人之忧也。小鬼有虑于此,以為對於违反民意的乱臣贼子,實不如仗三寸劍,予以一擊,然後仰天長嘯,伏劍而死,則以此三数人之牺牲,即足以寒贼胆而使其不敢妄動。為犧牲者故當有膽有勇,但不必使學識優越者為之,蓋此等人不宜大材小用也。至於青年急待攻击,實较老年为甚,因为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中间媒介者,国家的绝续,全在他们肩上的。而他们的确能有几分觉悟?不要多提起来了!想“鼓吹改革”他们,固然为国家人材根本计,然而假使缓不济急,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亦杞人之忧也。所以小鬼以为此种办法,可列于次要,或者与上述之法,雙管並下的。
这个差别太大了,就算内容一致的措辞也不一样,我想请教一下原因,如果不是删节的话,谢谢

《两地书》的笔记-第12页 - 二

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无论指导得错不错,我决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渊,自己有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又怎么好?我之怕上讲台讲空话者就为此。很实在的话。不是好为人师的人啊。
记得有一种小说里攻击牧师,说有一个乡下女人,向牧师沥诉困苦的半生,请他救助,牧师听毕答道:” 忍着罢,上帝使你在生前受苦,死后定当赐福的。“ 其实古今的圣贤以及哲人学者之所说,何尝能比这高明些。他们之所谓”将来“ 不就是牧师之所谓 ”死后“么。 我所知道的话就全是这样,我不相信,但自己也并无更好的解释。
永恒的疑问。

《两地书》的笔记-第1页

全书生词好词
(序言)
燹xiǎn: 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兵~。烽~。
(一)
昏夜乞怜
虿chài:蛇、蝎类的毒虫的古称
蛊虿之谗:比喻恶人的谗言
如:虿盆(古代酷刑。将作弊官人跣剥干净,送下坑中,喂毒蛇);虿尾(蝎类毒虫的尾)
布达:
书信正文结束处用语。表示陈述如上的意思。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专此佈达,恭请金安。”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专此佈达,即请春安。”
(五)
性非如桮棬:
语出《孟子.告子》“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桮棬,即杯棬(读作bēi quān),古代一种木质的饮器,尤指酒杯。
及锋:ji feng
解释:称趁有利时机,果断行动为及锋而试。
出处:《汉书·高帝纪上》:“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九)
丘八:
对兵士的贬义旧称。
《太平御览》卷四○○引《续晋阳秋》:“ 苻坚 之遣 慕容垂 ,侍中 权翼 諫不听。於是 翼 乃夜私遣壮士要路而击之。 垂 是夜梦行路,路穷。顾见 孔子 墓傍坟有八。觉而心恶之。召占梦者占之,曰:‘行路穷,道尽也,不可行。 孔子 名 丘 ,“八”以配“丘”,此兵字,路必有伏兵。’”
(一〇)
萌蘖:ménɡ niè
萌,生芽、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喻指事物的开端:激扬新文化之波澜,灌溉新思想之萌蘖。
(一一)
诱掖:yòuyè
引导和扶持。
诱 : 诱(誘) yòu 劝导,教导:诱导。诱发。使用手段引人:引诱。利诱。
掖 : 掖 yè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掖。扶持别人:掖护。奖掖。古同“腋”,旁边。
冬烘:dōnghōng
1.迂腐,浅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放》载: 唐 郑薫 主持考试,误认 颜标 为 鲁公 (颜真卿)的后代,将他取为状元。当时有无名氏作诗嘲讽云:“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 颜标 作 鲁公 。”
2.见“ 冬烘先生 ”。 【冬烘先生】旧指塾师。常含讥诮其迂腐浅陋之意。 巴金 《春》四:“横竖在书房里跟着那个冬烘先生读书也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亦省称“ 冬烘 ”。
枯鱼之肆:
原意卖干鱼的店铺。枯鱼:干鱼;肆:店铺。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 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鱼之肆矣!’” 后因以为典,喻困境、绝境。
(一二)
踔厉风发: chuō lì fēng fā   
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中踔厉风发,常率屈其座人。”   
(一三)
既承锦注,便以奉闻:
锦注:敬称他人对自己的挂念关注。
鲁迅 《书信集·致谢敦南》:“令夫人极垂锦注,特先奉闻。” 郭沫若 《孔雀胆》附 杨亚宁 《来信之一》:“知关锦注,特先航禀。”
奉闻:
敬词。告知。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此事似已奉闻,或尚未,均已忘却,故更以告。”
(一五)
以辞害志: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翻译为“《诗》之文章,即辞之文采也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 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一七)
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英文:Anarchism)
(一八)
飨以毛瑟:
飨 通 享xiǎng 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会。~宴。~客。
毛瑟(德语:Mauser)是一个德国的枪械制造商,这里指枪。
“何物老妪,生此宁馨儿”:
宁馨儿的典故出自《晋书》:“王衍,字夷甫,神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就是说,王衍还是个小孩(总角一般指未成年)的时候,曾经去拜访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涛等这个小孩走了后,评价道:“是什么样的老太婆,生下这个小孩啊。将来误天下百姓的,说不定就是他。”
(二六)
齐东野语:
齐东野语—齐国东部地区乡野鄙俗之语,孟子认为此地的传言多属不实。语本孟子˙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比喻没有凭证,荒诞不经,不足采信的言论。
(三〇)
发韧:
发轫:拿开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四六)
撙节:zǔn jié
1).抑制;节制。《礼记·曲礼上》:“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孙希旦 集解:“有所抑而不敢肆谓之撙,有所制而不敢过谓之节。”《南史·颜延之传》:“恭敬撙节,福之基也。骄佷傲慢,祸之始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年》:“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   
(2).节省;节约。《新唐书·柳公绰传》:“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钧。”《明史·周经传》:“滥费无纪,至帑藏殚虚,宜大为撙节。
(3).调节;料理。《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人心性渐渐的没了正经,饮食不知饥饱,都是别人与他撙节。”《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须先生出个方儿,把这几桩事,撙节得长远些,享用着安稳些便好。”
(六九)
补苴:bǔ jū
指补缀,缝补。语本 汉 刘向 《新序·刺奢》:“今民衣敝不补,履决不苴。”引申为弥补缺陷
常用成语补苴罅漏bǔ jū xià lòu。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主用于文章、理论)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声势日蹙:
日蹙rì cù
1.一天比一天紧迫。
2.每天减缩;一天比一天减缩。
(七四)
嗾使:sǒushǐ,类同唆使,教唆指使
仇雠:chóu chóu
雠(仇的异形体,与仇同义)仇恨;仇怨。仇敌。
(七五)
嗾使:sǒushǐ,类同唆使,教唆指使
仇雠:chóu chóu
雠(仇的异形体,与仇同义)仇恨;仇怨。仇敌。
(七五)
噉饭:
噉,同“啖”。dàn,意为吃或给人吃。
(八四)
骂詈:mà lì
詈,骂,责骂
(一一二)
谣诼:yáo zhuó
造谣毁谤
力求清宁,偏多滓秽

《两地书》的笔记-第382页

独孤求败,只求可以一战的对手。

《两地书》的笔记-第81页 - 二五

鲁迅师:
所以我佛悲苦海之沉沦,先儒惕日月之迅迈,不安于“死”,而急起直追,同是未能免俗。
小鬼许广平。六月一日。

《两地书》的笔记-第176页

敬酒、吃饭、应酬

《两地书》的笔记-第239页 - 第九十一封

景宋为鲁迅刻一印章,鲁迅为此托人于上海买印泥,景宋回信:“傻子!一个新印章,何必特地向上海买印泥呢,真是多事。”呵呵,写信这位恐怕心里偷笑着呢~

《两地书》的笔记-第139页

许:广东水果现时有杨桃,五瓣,横断如星形,色黄绿,厦门可有么?(139页)

鲁:我在此常吃香蕉,柚子,都很好;至于杨桃,却没有见过,又不知道是什么名字,所以也无从买。鼓浪屿也许有罢,但我还未去过,那地方无非像租界,我也无甚趣味,终于懒下来了。此地雨倒不多,只有风,现在还热,可是荷叶却干了,一切花,我大抵不认识;羊是黑的。防止蚂蚁,我现也用四面围水之法,总算白糖已经安全;而在桌上,则昼夜总有十余匹爬着,拂去又来,没有法子。(140页)
鲁:我很想尝尝杨桃,其所以熬着者,为己,只有一个经济问题,为人,就只怕我一走,玉堂立刻要被攻击,因此有些彷惶。(182页)

鲁:伏园带了杨桃回来,昨晚吃过了。我以为味道并不十分好,而汁多可取,最好是那香气,出于各种水果之上。又有“桂花蝉”和“龙虱”,样子实在好看,但没有一个人敢吃。厦门也有这两种东西,但不吃。你吃过么?什么味道?(192页)

许:杨桃种类甚多,最好是花地产,皮不光洁,个小而丰肥者佳,香滑可口,伏老带去的未必是佳品,现时已无此果了。桂花蝉顾名思义,想是香味如桂花,或因桂花开时乃有,未详。龙虱生水中,外甲壳而内软翅,似金龟虫,也略能飞。食此二物,先去甲翅,次拔去头,则肠脏随出,再去足,食其软部,也有并甲足大嚼,然后吐去渣滓的。嗜者以为佳,否则不敢食,犹蚕蛹也。我是吃的,觉得别有风味,但不能以言传。(210页)

=========================================================

鲁:听讲的学生倒多起来了,大概有许多事别科的。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邪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了厦门。(136页)

许:“邪视”有什么要紧,惯常倒不是“邪视”,我想,许是冷不提防的一瞪罢!记得张竞生之流发过一套伟论,说是人都提高程度,则对于一切,皆如鲜花美画一般,欣赏之,愿显示于众,而自然私有之念消,你何妨体验一下?(161页)

鲁:邪视尚不敢,而况瞪乎?至于张先生的伟论,我也很佩服,我若作文,也许这样说的。但事实怕很难,我若有公之于众的东西,那是自己所不要的,否则不愿意。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知道私有之念之消除,大约当在二十五世纪,所以决计从此不瞪了。(164页)
=========================================================
鲁:我看这是确的,这学校,就如一部《三国志演义》,你枪我剑,好看煞人。北京的学界在都市中挤轧,这里是在小岛挤轧,地点虽异,挤轧则同。(169页)

许:舍监十九辞职了,由我代她兼任,已经三天,白天查寝室清洁,晚上查自习,七时至九时走三角点位置的楼上楼下共八室,走东则西不复自习,走西而南又不复自习。每走一次,稍耽搁即半小时,走三四次,即成了学生自习的时间,就是我在兜圈子的时间。至十时后,她们熄灯全都睡觉了,我才得回房,然而还要豫备些教课。现在虽在寻觅适当的人,但是很不易,因为初师毕业者,学生以其资格相等,不佩服,而专门以上毕业的人,则又因舍监事烦而薪水少,不肯来了。(173页)

鲁:我这几年来,常想给别人出一点力,所以在北京时,拚命地做,不吃饭,不睡觉,吃了药校对,作文。谁料结出来的,都是苦果子。……我早已有些想到过,你这次去做事,会有许多莫名其妙的人们来访你的,或者自称革命家,或者自称文学家,不但访问,还要要求帮忙。我想,你是会去帮的,然而帮忙之后,他们还要大不满足,而且怨恨,因为他们以为你收入甚多,这一点即等于不帮,你说竭力的帮了,乃是你吝啬的谎话。将来或有些失败,便都一哄而散,甚者还要下石,即将访问你时所见的态度,衣饰,住处等等,作为攻击之资,这是对先前吝啬的罚。这种情形,我都曾一一尝过了,现在你大约也正要开始尝着这况味。这很使人苦恼,不平,但尝尝也好,因为知道世事都可以更加真切了。但这状态是永续不得的,经验若干时之后,便须恍然大悟,斩钉截铁地将他们抛开,否则,即使将自己全部牺牲了,他们也仍不满足,而且仍不能得救。其实呢,就是你现在见得可怜的所谓“妇孺”,恐怕也不在这例外。(178页。省略号处有删节)
=========================================================
鲁:我到邮政代办处的路,大约有八十步,再加八十步,才到便所,所以我一天总要走过三四回,因为我须去小解,而它就在中途,只要伸首一窥,毫不费事。天一黑,我就不到那里去了,就在楼下的草地上了事。此地的生活法,就是如此散漫,真是闻所未闻。(135页)

鲁:楼下的后面有一片花圃,用有刺的铁丝拦着,我因为要看它有怎样的拦阻力,前几天跳了一回试试。跳出了,但那刺果然有效,给了我两个小伤,一股上,一膝旁,可是并不深,至多不过一分。这是下午的事,晚上就全愈了,一点没有什么。恐怕这事会招到诰诫,但这是因为知道没有什么危险,所以试试的,倘觉可虑,就很谨慎。例如,这里颇多小蛇,常见被打死着,颚部多不膨大,大抵是没有什么毒的,但到天暗,我便不到草地上走,连夜间小解也不下楼去了,就用磁的睡壶装着,看夜半无人时,即从窗口泼下去。这虽然近于无赖,但学校的设备如此不完全,我也只得如此。(179页)

鲁:你的工作的地方,那时当能设法,我想即同在一校也无妨,偏要同在一校,管他妈的。(264页)

鲁: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278页)
【称谓】

两人在恋爱中的表现恰为有趣的对照。我想这个句子也许可以形容他们的关系:许广平像是主动的猎物,鲁迅则像被动的猎人。试以两人称谓及自称管窥之。

许称鲁:鲁迅师/MY DEAR TEACHER

许广平这边的称呼是逐渐变化、日渐亲昵的,从第一信的“鲁迅先生”(9页),再变而为“鲁迅先生吾师左右”(15、20、92页),三变而缩为“鲁迅师”(25、32、40、47、49、56、63、69、72、75、80、84、87、95页),如果说这只是微妙的变化,那么翻到本书第二集,许在三十七信中的称谓已赫然写作“MY DEAR TEACHER”了(106、124、129、137、143页……),这应当也是本书中她对鲁迅用得最多的一个称呼。此后别的称呼还有:“先生”(111页),“迅师”(112、122、154、217页),“B.EL”(B.即Brother,EL为英文中大象Elephant之缩写。意为“象兄”。林语堂曾称鲁迅是白象,许广平故引为戏称。286页),“EL.DEAR”(287、295页),“EL.D”(294页),“D.EL”(300页),你觉得这些称呼令人眼花缭乱?Oh,Come on!看看这几个:“EL:L.!”,“D.EL.,D.L.!”,“D.EL.,D.B!”。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反正我不知道,注解也没说。

许自称:小鬼许广平/YOUR H.M.

起初:“受教的一个小学生许广平”(10页);“小学生许广平”(17页);“你的学生许广平”(22页);“学生许广平”(27、36页)。

转折:“小鬼许广平”(48、50、59、65……96页。这个和下面的应当是全书中许用得最多的自称)。

最终:“YOUR H.M.”(110、113、139页……H.M
.即“害马”之字母缩写,杨荫榆开除女师大学生会干事许广平等六人的布告中,曾有“开除学籍,即令出校,以免害群”之语,许、鲁用此为戏称。),此外是由此衍生的“你的H.M.”(112、122、125、131页)和“H.M.”(286页及此后)。

鲁称许:广平兄。鲁自称:鲁迅/迅

相比之下,鲁迅对许广平的称谓就极少变动、较为矜持,绝大多数情况下,他都以“广平兄”称呼对方而自称“鲁迅”,后来才减省为“迅”,偶尔亦写作“L.S.”(159、172页)、“L”(298、300、306),稍见亲昵。只有两种例外,一是某次老先生心血来潮,戏称许为“广平仁兄大人阁下”而自称“‘老师’”(99页);一是他在北平、许在上海时,据说此时许已有孕在身,十几天的时间两人竟通信二十余封,许既以“B.EL”(即象兄)呼之,他便以“EL”(290页)、“ELEF”(293、306页)自称,令人费解的则是鲁迅在这一阶段最后三封信的署名:“D.L.ETD.H.M”(318页)、“D.H.、D.S.”(320页)、“D.H.M.ETD.L.”(321页),大概恋人心中的灵犀非外人所能了然。

《两地书》的笔记-第77页

《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
溯本校不安之状,盖已半载有余,时有隐显,以至现在,其间亦未见学校当局
有所反省,竭诚处理,使之消弭,迨五月七日校内讲演时,学生劝校长杨荫榆先生
退席后,杨先生乃于饭馆召集教员若干燕饮,继即以评议部名义,将学生自
治会职员六人(文预科四人理预科一人国文系一人)揭示开除,由是全校然,有
坚拒杨先生长校之事变,而杨先生亦遂遍送感言,又驰书学生家属,其文甚
繁,第观其已经公表者,则大概谆谆以品学二字立言,使不谙此事始末者见之,一
若此次风潮,为校长整饬风纪之所致,然品性学业,皆有可征,六人学业,俱非不
良,至于品性一端,平素尤绝无惩戒记过之迹,以此与开除并论,而又若离若合,
殊有混淆黑白之嫌,况六人俱为自治会职员,倘非长才,众人何由公举,不满于校
长者倘非公意,则开除之后,全校何至然?所罚果当其罪,则本系之两主任
何至事前并不与闻,继遂相率引退,可知公论尚在人心,曲直早经显见,偏私谬戾
之举,究非空言曲说所能掩饰也,同人忝为教员,因知大概,义难默尔,敢布区区,
惟关心教育者察焉。
  马裕藻,沈尹默,周树人,李泰,钱玄同,沈兼士,周作人。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京报》。许广平在她所保存
的这一宣言的铅印件旁写有附注:“鲁迅拟稿,针对杨荫榆的《感言》仗义执言,
并邀请马裕藻先生转请其他先生连名的宣言。”

《两地书》的笔记-第16页 - 三

古往今来,人性如此,见怪不怪。

《两地书》的笔记-第74页 - 第一章 北京

犧牲為群眾祈福,祀了神道之後,群眾就分了他的肉,散胙
這種不強出頭,避免互相幫助的風氣的由頭從很早就種下了

《两地书》的笔记-第101页

广平兄:
在好看的天亮还未到来之前,再看了一遍大作,我以为还不如不发表。这类题目,其实,在现在,是只能我做的,因为大概要受攻击。然而我不要紧
我常想:治中国应该有两种方法,对新的用新法,对旧的仍用旧法。例如"遗老"有罪,即该用清朝法律:打屁股。因为这是他所佩服的。民元革命时,对于仼何人都宽容(那时称为"文明"),但待到二次革命失败,许多旧党对于革命党却不"文明"了:杀。假使那时(元年)的新党不"文明",则许多东西早已灭亡,那里会来发挥他们的老手段?
天只管下雨,绣花衫不知如何?放晴的时候,赶紧晒一晒,千切千切!
迅。七月二十九,或三十,随便。

《两地书》的笔记-第150页

双十节: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即辛亥革命)后,次年1月1日建立中华民国,9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决以10月10日为国庆纪念日,又称"双十节"。


 两地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