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个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一个一个人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540456764
作者:申赋渔
页数:219页

关于昔日的一切

阿眉其实有时候觉得,请朱赢椿设计自己的书,是件挺需要勇气的事儿——当然朱大师也不是随便能够请动的人。这位作品曾在莱比锡书展上获得“世界最美的书”奖项的装帧大师在一本书的种种细节上几近走火入魔的极致追求,会对这本书的内容形成强大的压力:这样美好精致的书双手捧出的,究竟是不是同样美好深刻的思想和文字?申赋渔先生是位迎难而上的作者,这本《一个一个人》已经是他和朱赢椿的第三度合作,而这本书乍眼看去岂止用不上“美好精致”这种形容词,简直就是一本残旧不堪的书:书脊脱胶剥落和胶带修补的痕迹,残破的封皮封底,发黄的纸张……要拿在手里细看才会发觉,所有这些足以乱真的细节,都是做出来的。因为这本书的主题是回忆,是昔日,是昔日里作者所遇到的,一个一个人。一个人自婴儿始一年年成长,终于形成的个性、情感、习惯、爱好,一部分来自天赋,一部分来自个人的修养,还有非常重要一部分是:这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人。这些人包括亲人老师同学同事,也包括偶然邂逅此后再无交集的陌生人。遇见的每个人,都会让这个人有所改变。有的遇见犹如电击,有的遇见像风、像水,像风中和水中的沙砾,像冰、像火,一点点把一个人打磨淬炼。申赋渔在这本书中写了三十个人,回忆的起点从童年的1979年开始,直到2008年,三十年里的三十个人,三十个故事和回忆。每个人都改变了他一点点,有的多些,有的少些,有的像阳光给过他温暖,有的像利刃深深地伤害过他,而他在描述后者的文字里,却满是悲悯。而在这一行行悲悯的、静水深流的文字间,有红笔画的横道,圆珠笔画的星星,有手写的文字,那些字迹细致到分出了钢笔蓝黑墨水的、圆珠笔的、黑色中性笔的、水彩笔的……书页里不时会看到夹着的磁带封皮、发票、许久没见过的“大前门”烟壳……都是做出来的,然而却足以乱真。所有这些细节,和书中的每一行文字,恰好用得上那句滥而又滥的套话:“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那些极富存在感的装帧在这本书里不是抢镜,而是完美地衬托了文字——那些娓娓道来的,怀旧的,惆怅的文字。而读过这些文字就会知道,如果时光倒流,书中夹着的每一张入场券、电影票,都曾经再真实没有,而更真实的,是那些流浪、遇合、离散,那些狂喜、思念、悲伤……以及以路上遇到的,一个一个人。读完整本书随手往回一翻,这本书第十五页的页角,是用蓝色水笔写过字又被水湮开的痕迹,从那一页的内容判断,该是泪痕。这滴足以乱真的泪痕几乎就代表着我读这本书时的心情。发黄的纸张上每一行文字,每一页里几可乱真的涂鸦、发丝、水渍、收据、折起一角的日记本里撕下的纸……这些细节让我在阅读中先是恍惚,继而哀伤——所有对昔日殚精竭虑的描述和还原,都无法让昔日重来,像书中那个伤感的句子:“阅历与年岁的增长把人变得越来越不动心。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能发生点什么,让我能像那天那样,像疯了一样地快乐,哪怕一次。”

一个一个我

为什么去影院看电影,去餐厅吃饭。因为这是一个嘉奖物理主义的时代:人人都乐于倾听“心理”的物质需求,而它又越发好懂。为什么喜欢跑步。因为跑步鞋、防风衣,踩在脚下,飘在身上,在阳光中鲜亮,在月色下闪光,那种心理的物质感,太爽了。在内啡肽到来之前,这些物质感,就好像老式拖拉机的摇把,给人最初的动力,延续到后面长久的甜头里去。为什么买书。因为书首先是一坨物质。这是一本新的旧书。新得在这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是那乱写的钢笔字,凑合的透明胶条,瓜子皮,烟盒纸,水渍霉斑,借书卡……心理的物质感一下子被锚定去了二三十年前我的童年。被诱惑得买了,而且竟然开始看——看我一贯并不会去关注的“文学散文”。然后发现,这“一个一个人”,不就是我吗?尽管他比我年长一个时代,尽管他生于辛苦的田间——但那份蒙昧时代小人物家庭中孩子的委屈、绝望和刚强,愚蠢心灵缠绕的环境中奇迹般的外来温柔,正是那些旧旧的印记作为符号一直记录了的。这时我说,这真是一本好书,好像写我的,好像我写的,好像我的。——而它就是我的,因为是我买的。起于影院的暧昧氛围和刺激视听,至于冬夜风中一丝愁绪感动。起于好玩的纸艺,至于一份自己孤独地专享着的普遍记忆。怎么想都觉得,花钱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一个,一个,每一个

在豆瓣上查书时无意看到此书,一看简介及评分都还不错,觉得是终于碰上了一本好书了,肯定爱不释手。其实到手后,刚翻阅时,确实觉得不错不错真不错,看看前言,写的也是很好啊,装帧啊别有用心,是确确实实花了心思做的。但开始慢慢读,慢慢翻,就觉得和期待中的感觉就出现差距了。作者文字倒是挺实在的,但是人么,也许就多少有些自恃清高了,所谓的“一个一个人”,本以为是在这个时代跨越中的一个一个不同的人,谁不知作者也的全是他自己再这个时代里的变化和过渡,多少觉得有些自恋和狭隘了啊~~再说装帧,我看有人评价说,装帧的人有些走火入魔的节奏,不能赞同更多啊~~定好的设计方案是撕了又做,做了又毁。书的每一页几乎都是不同的设计,其实,还是过了。对一个作品有高要求固然好,但就此书而言,我觉得设计的分量已经超过了文字内容本身(或者说作者你的文字被设计压过去了,有些遗憾……),所以到读者手上,必然会有更深一层的失落。作者和设计者都是太自我的人,其实多少有些忽视读者的成分在里头,应该对市场多作些考量。

关于这本书的设计,我的感受是:

好些人都在夸赞这本书的设计,但我觉得,里面的文字更好。申赋渔先生在书中按照年头写下了三十余年来与之有关的人和事,从1979年到2012年。文字朴素、真诚,没有丝毫的炫耀或怠慢,故人与往事,都静静地显现。申先生通过讲述身边的人,诚恳地梳理着自己的人生,让我看到一个贫苦的农家孩子艰难地一点点长大,孤单地去面对着中国现实。关于这本书的设计,我的感受是:1 封面。书中文字记载的是一个人三十余年的记忆和感受,这样,在设计上,朱赢椿先生选择了“怀旧”与 “痕迹”的概念就很自然了,这些从书的整体设计上看得出来。“怀旧”与“痕迹”我认为很好,但我觉得是不是还可以做得再“过分”一些?再“真实”一些?不 把这些残旧与破损的感觉用机器“印”出来,而是用手工“做”出来。用“UV”做透明胶布的效果很好,但纸张撕开的痕迹是四色印出来的,这个效果就很假了,即使是海德堡和进口油墨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我看到它时的第一反应是——“伪饰”,而当我读完了申赋渔先生的文字后,太不幸了,“伪饰”所产生的含义正好与申先生的文字立场截然相反。书脊的处理也是一样的,如果真的用另外一种皱裂老旧的纸粘上去,无论是层次感还是真实性,效果都会更好,正如朱赢椿先生先前设计的同样是申赋渔先生的文字——《不哭》一书,用纱布直接粘上去,那种真实,是触觉的,而不是被欺骗了的视觉的。2 内文用纸。内文纸的旧黄色同样是四色印出来的,如果开始就确定了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纸张的质感,那么朱 先生在用纸的选择上,一定考虑了四色印刷的因素而选了现在这种“光”而“挺”的密度较大的轻质纸。但是,经过八十年代的读书人都知道,那时文字书的用纸是 很薄很软的胶版纸,手感粗糙,而且铅字印上去都是“透连”的。所以,真正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手里摸着光滑挺实的纸张,眼睛看到的是被印刷做旧的泛黄的“老 纸”,这种感觉,多少会有些不适应。3 文字。书中的开篇年代文字与标题字和正文字始终贯穿全书,但整体感觉文字在视觉上的分量不太够,感觉有些“轻”,这或许是因为做旧的纸面“含量”太大,它所形成的冲击力度使得内文文字有些单薄脆弱。虽然申先生的文字平和安静,但内里的分量明眼人都知道有多少。4 彩色“物件”。这要说的是内文中夹杂的票根、收据、照片、磁带皮、书皮、烟纸、小画稿等这些“彩色”的物件,这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要是采用单独一套8开单面四色版来印刷和裁切,在装订的时候单独夹订或粘贴在内页上,我想真实感要比现在直接与文字印在一张纸面上会强烈得多,而书的形态也会更加有趣。这些“物件”,一个8开单面应该可以容纳下,这样算下来成本也不会太高。最后,我想说的是——内文纸能不能采用特别定制的纸张或接近“老纸”的廉价的双胶纸,这样的 话无论是手感还是颜色都会更加真实,而且可以规划出绝大部分印张为单色,完全不用大面积的四色满印,这样,既可以保证纸张颜色的统一性也会降下制版与印刷 的费用,而四色的印张只需安排那些极个别无法单独印刷和裁切的彩色内容即可。我知道,这些想法在目前我们的出版机制和图书市场环境下,要想实现确实有些困难,也可能朱先生早已想到,经过努力试探与权衡之后才落得如此,我其实除了有感而发以外,确实是想看到朱赢椿先生做出更加果断与美丽的图书。

一个一个人,很真实

特别喜欢书的设计,本书读完后已经赠给了一位朋友。读到部分故事,会隐约觉得身边有这么个人,但是又很模糊的。以其说作者在讲一个一个人,不如说他在讲他自己,很喜欢作者在图书馆那段。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本该如此。

不是书评

翻每一页都要轻轻的,实在怕手上有油脂弄脏了它。看完也没法用看完的情绪,但也没法给他写评论,真正的朴质,是最好的评论。1.死亡,揭露了生命原来的本色。一阵心酸涌上心头,这是我自己都无法理解的。2.我与筛子在花生地的田埂上相遇,是过了二十年,我们第一次见面。几次回家,他都不在,终于见到了,可是我们的关系又好像退回到了普通的乡亲,仿佛我们从来不曾有过那无锡的那一段共同经历。他快活的跟我说话,一如对隔壁的邻居。3.我只能在半夜里不停的写诗,写了又撕。我当然知道,她不理我,不是因为我穷,而是因为她看不到希望。4.1995年,一个后来回想起颇有曲终人散,暧昧怅惘的年代。我读了大学,虽然只是作家班,毕业了当然不能去做多年来一直做着的苦力,但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又遥不可及。我在一家杂志社实习,留下来的希望很小。因为一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只好呆着。社会状态下的我、我内心的我,分裂开来。这比以前的不认命,还痛苦。5.1996年,我从南大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工作。又想起离开珠海时的想法——到北京漂去。为什么都用“漂”这个字?北京是大江大河,我们是水里的鱼,漂着漂着,就遇见了同类,或擦肩而过,或同行一段。然后,一些人从此相忘于江湖;另一些人,再次相见,沧海桑田。6.时光雕刻的,不仅是容颜。我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来自于这两年遇见的一个一个人。几年、几十年下来,原来的形象被一层层覆盖,看不分明,却又明明还有印迹。于是,面前的人失去了清晰度,变得柔和而模糊。这不免让人感伤,感觉类似看了一场旧电影。哪怕是最最空洞的旧电影,也总会让人伤怀的吧!7.我不知道狂放不羁的胖子在澳大利亚到底经历了什么,竟变成了一个绅士。8.1997年,老狼失去了女友。一段爱情对于某些人而言,就是一生。1997年,我失去了工作。直到现在,我还常常会从梦里惊醒。我总是梦见,我落魄而无望的走在街头,生活是无底的黑洞。9.历史的大剧面前,个人的起起伏伏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却偏偏因为宏大背景的衬托,更加难以忘怀。有人说:小狗追自己的尾巴叫有趣,大狗追自己的尾巴就叫无聊。理想真就像那个永远逗着你转的尾巴。聪明的狗作罢了,跟猫儿抢食,躺在墙角晒太阳,于是成熟了。执拗的狗,总被面前摇晃的影子弄得寝食难安、激动不已,竟然抵抗了衰老。各有各的选择,人生只有一次,因此谁也不知道正确答案究竟是什么。10.行果一直有理想,可是经常又把理想放下来,一头扎进生活。扎一阵子,又想要理想。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到底要什么。11.激情敌不过生活,也会让我倍觉伤感。那些“那青春赌明天”的哥儿们,你们在他乡还好吗?12.校园无情。“前门接客,后门送客”。校园里满是稚嫩的面孔,一如自己当年。多少有些钝的心竟有片刻的绞痛,这如空穴来风般的绞痛让叶林有一阵回不过神:这痛来得奇怪,三年来,累过、苦过、穷,都是有根有源的,惟独没有没来由的痛。校园的空气怪哉。其实,过后才会发现,平凡人写不出传奇。建立在试卷上的信心瓦解起来摧枯拉朽,一个叶林倒下去,另一个叶林从倒下去的人形中站起来。12.这个城市每天都在变脸,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类人越来越多,从城郊结合部到繁华地段却同样不为人知的小街小巷,渐渐,他们的表情少了惊慌,拘谨,多了些夸张的满不在乎,像是在说,这里不仅是你的,也是我的......而打工的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总会有积分熟门熟路的亲切感:自己就是城市的一员了。事实上,这也没什么错。13.年轻时容易轻信,年纪大了容易多疑,这种现象与生理无关,似是与社会阅历有关。而当下社会民意也往往这样,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摩一切。人与人群,互为因果,于是,都“变态”了。当年北岛高喊“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今天,更需要展示”相信“的力量,只有相信世界美好,世界才能更加美好。

生来一副有故事的样子

我在微博上关注了随园书坊、和风书院、新青年之类的书店微博。这是我一部分阅读的参考来源。大概是从一个月前开始,大家频繁地提及《一个一个人》。周云蓬出《绿皮火车》时,在微博里面写到过,出版商很尽心,因为老周是盲人,所以在制作书面时,选了好几种纸张让他感受,他最后选了一种有纹路的纸,就是我们买到的那种。现在书店里那么多书,谁知道要看哪本?一个好书名很重要,一副好装帧也很重要。作者真得感谢朱赢椿。我猜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是被书面吸引。忘了在哪看到别人对它的评论——生来一副有故事的样子。《一个一个人》写的是别人,其实是作者自己的个人史。作者是七十年代生人,还很年轻。我把他的故事分做幼年、青年、壮年三部分。我喜欢那些小时候吃过苦,并且愿意把那些经历直接简单描述出来的作者们。申赋渔在写他的幼年故事时做到了这一点。“送他回家的路要经过一片广阔的蓖麻地,我们走在里面,几乎晒不到太阳。”读这一句时,几乎都能闻到几十年前,那片田地里植物的清香。作者有着非常好的记忆力尤其是对细节的执着,以及准备好了随时对生活发表感慨。记忆力好、尤其是细节、随时准备好对生活发表感慨,归结为一个字就是——酸。他在写青年时期的故事时,是有点酸的。有一点自恋,还有年轻人最要不得的,过分的自尊心。青年时期的故事,让我觉得特别难受。大概因为我自己也是处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这是一段想的很多,却什么也没法拥有的年纪。壮年故事,大概就是这几年的故事。可以看到作者有了妻子、女儿。男人到了这个年纪上,走路开始有样子。作者写了好多女儿的事,像大部分中年男人一样。但是写作的人,和普通人总有些不一样的。鼻炎手术的故事就能看出,作者仍旧是个敏感、神经质、自尊心强、不肯妥协的中年人。大部分故事挺有意思,但有些只有发展经过没有结果,像是为了凑故事而写的。可以读一读。多半星给装帧设计。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一个一个人

相信每个人,在翻开这本“旧书”的时候,都会像跌进兔子洞的爱丽丝一样,一下子被卷进记忆的漩涡里。这是一本为最普通的人写下的纪传体断代史,从1979-2008,现代中国历史上狂飙突进的二十年,无数的传奇被写就,早已无需赘言。而申赋渔笔下的主人公,用时髦的话讲,大抵都是些“loser”,都是在时代的浪潮中灌下苦涩的咸水,被浪头拍死在岸上的人,他们是那么的亲切和熟悉,我们的身边似乎永远不缺乏这样的人。又或许,那都是我们自己。当我摩挲着这本“没有”封面和封底的书,书脊上还有特意设计的透明胶带黏合的痕迹,看着那仿佛旧书一般发黄的纸张,书页里时不时能看到涂鸦、照片、票根、磁带封面……甚至,还有夹死的蚊子的尸体,不由得感叹朱嬴椿先生的匠心,像,太像了,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旧书的模样,那都是爸爸,甚至是爷爷们留下的书,盖着各式各样的单位或学校图书室的印章,随着时代变迁渐渐就辗转流落到了我的手上,而我,常常把翻开旧书当成一种冒险,那些在书中遗落的印记,总是让我浮想联翩。还记得最喜欢的一套旧书,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本书异曲同工的是,这也是一部以最普通的人为故事主人公的书,我在初中和高中的时候读的时候,都写过读书笔记,可是,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孙少平、申赋渔都是喜欢读书、喜欢思考的农村青年,我把他们都划到文艺青年这一群体中,我觉得初中时代的我,也是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我想自己读了那么多书,有着远比同龄人成熟的思想和见识,我理应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更好的生活,一纸大学文凭难道就把人分成三六九等么?所以我认为路遥把田晓霞写死,把少平写毁容,并安排他拒绝金秀的爱情,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他应该为少平编织一个更光明的前途。可是到了高中重读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对现实的妥协,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任何大团圆结局和琼瑶式小说的浪漫爱情,都是超现实的,只不过是我们自欺的美梦而已。就像《一个一个人》里面描述那些人的故事,一个个看似光明美好的开头,都拖着一个颓唐潦草的结尾。当年同为学校文体骨干,写得一手好字的志远,终于回乡结婚,操持起了卖肉的营生,不过,总是在卖肉的摊子旁支个书案,得闲了就写几笔书法;当年一心想当摇滚青年的筛子,和女友在田间一遍遍录崔健的歌,现在开着电动三轮车,载着老婆(并不是当年志同道合的女友)去田里挖花生,不过,会和着车上的劣质音响,动情地唱刀郎《冲动的惩罚》。读着这些或悲或喜的故事,我的脑海中泛起了一个人的形象。上大学的时候,随爸爸去拜访过他的高中老师,当天屋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大概40多岁,满脸横肉,脸膛黑紫,梳了个大背头,头发油腻腻得发亮,穿着紧身的黑色T恤,露出的手臂上有一些拙劣的纹身,线条不流畅,也不美,像是自己用墨水给纹上去的,一副老流氓的架势。爸爸只是让我唤他做“桂叔”,他倒是很恭敬地叫我爸爸“李大哥”,不一会儿就带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走了,小女孩唤他“爸爸爸爸”,要闹着骑马马回家,他笑着应了,没想到他笑起来倒也不那么吓人了。等他走了,爸爸才告诉我,桂叔也是老师的学生,比爸爸小几届,当时才16岁就考上了厦门大学的中文系,文笔相当好,喜欢写诗,算是年少得志。上大二的时候,跟班里的同学因为一些诗文之争,打了起来,两边互有人帮手,打起了群架。把那同学给打伤了,但也没有大碍,可是当时适逢严打,受伤的同学又是当地人,就闹大了。和桂叔一帮的打了人的同学,居然都被枪毙了。桂叔当时还差几个月才满十八岁,幸免于难,被判了无期,后来又陆陆续续减刑,也差不多坐了二十年牢才出来。等他出来的时候,父母都没了,他也再不是那个天之骄子了,过去这二十年只认识牢里的人,出来只能跟着那些人做混混,帮人看麻将场之类的,娶了个年纪比他还大的寡妇,可是女方已经不能生育了,便领养了一个小女孩当自己亲生一般的宠着。后来熟稔了之后,我也曾经问过桂叔怎么会变得像现在那么凶,他只是笑,说:“在牢里你做书生就要被欺负,只有装的够凶狠,别人才会怕你,不敢欺负你。这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啊。”“那你怨不怨?”“怎么不怨!那时候觉得还不如毙了一了百了,省的受罪。可是二十年啊,整整二十年,我后来只是想,能让我出去,过几天正常人过的日子就行。”前几天还听爸爸提起,桂叔攒够了钱,自己开了个小饭店,终于过上了他最盼望过上的,普通人的日子。除了理想,我们总还要过日子。坚持梦想的人值得喝彩,可是更多的,因为时代、家庭等种种原因,不得不把梦想埋在心底,努力地把日子过的舒坦些的人,为我们揭开了这个时代的另一面。桂叔、志远、筛子,他们可能是时代的弃儿,可是在他们的身上,又分明体现出一种强韧和乐观的精神,让我们的心灵为之震颤。申赋渔在后记中写到:“我希望能打捞一些遗落在时光之流中的诗意贝壳,它的力量能让异化并麻木了的灵魂重拾感受力,让原初的生命力重新起身,最终能把一颗完好的心——我们这些行走在星空底下的人的心,安放到一个妥帖之处。”希望,每一个不想失去感受力的心灵,能真正用心去品读,这平凡如你我的,一个,一个人的故事。

记忆里的那一个一个人

原来学书装设计的时候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我们那位胖胖的李老师很喜欢这本书,我也是。申赋渔、朱赢椿,这两人身上都带有传统文人的味道,安静、随缘、温文尔雅、爱观察、爱思考。申先生的文字很有画面感,将过去的点点滴滴如过电影般呈现在读者眼前。朱先生的设计更妙,直接用一本承载生活碎片的旧书放在读者手中,老旧的纸张、稚气十足的涂鸦、星星点点的茶渍水渍、蚊子、老发票...如何来传达一段历史?直接把属于那段历史的东西拿来好了。这书读了几遍,每一回都在不觉中沉醉其中,这是本好书,不论是文字还是设计;这也是本大胆的书,文章和设计形式可谓不入窠臼;这是本适合捧在手中安静的读一下午的书,作者记忆中的一个一个人,有种在自己的生活中曾经出现的感觉。

我们生命中的大多数

  也许是因因为轻微的强迫症,对不按规矩包装的CD深恶痛绝,书的开本根本没法统一,但是我的要求就是好翻,书脊不易脱落,最好不是硬皮的,躺在床上看硬皮书很难受,也许硬皮书更适合那些精典公斤地放在桌子上读。  书的设计有新意,有意思,让人不自觉得把玩一下,这种感觉,就像是小时候,在别人家的柜子里找到邻居家大哥大姐的书一样。但也仅仅是这样。  书的内容,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生命,说实话,看过两天后,没有几个让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其实,这些人就像我们生命中的许多过客一样,在生命的某一点有些交集,然后一扭头,就再也没有见过,只是在某一天,突然又想起了这么一个人,或是感叹或是会心一笑,仅此而已,而这些人,才是我们生命中的大多数。  不过百度了一下作者名字,怎么也没法跟书中那种有些伤感的形象联系起来,比如“2001年4月,《周末》报社为申赋渔召开其个人”大特写作品研讨会“,江苏新闻界的专家,南京大学新闻系主任、中文系主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系主任等教授、研究者从作品的题材、思想、风格、写作特色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周末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对此加以报道。”  我只能说,呵呵。

光阴的故事

在新书推荐书架上,这本古旧的书看着乍眼,我初以为是管理员放错了位置。书页是陈旧的沧桑的黄,连封面也是。确切的说,它没有封面,所谓的封面也不过是黄黄的书页上多出一个一个破烂不堪的名字,就像书中提到的这一个一个人他们各自的人生。“它们应该写在一张破碎的、贴了又撕掉的、积了好几层的、贴在广告栏的纸上。那一个一个人的名字,要写在这一层一层的纸上才好。”这是本书的设计者朱赢椿在谈及设计灵感时说的。设计前他看过全书的内容,很是喜欢。“喜欢的书才能设计出感觉。”这本书的名字也是他取的。他沉思良久,“我们做一本旧书。这些人不都是过去时光里的么?我们让历史和时间来说话。”书里收藏着七十年代的饭票、电影票,插绘着儿时的小人书。不读内容便知道,这是本精细的书,“一眼就看到黄黄的内页,一眼就进去了,立即进到这本书的氛围当中。”一本书,是一种氛围。书的内容是按年份排的,从1979年写到2012年,每篇的标题采用相同的句式:一个撕光小人书的人,一个想当诗人的人,一个变成了绅士的人,一个找寻小喇嘛的人……初读觉得普通,再读便体会到作者的用心。这一个个人,从作者自己写到作者的父亲,再到作者的朋友、同事、一面之缘的过客,乃至素昧平生的路人……有些人赋予他善念,有些人给予他援手,也有些人留下的是欺骗、背叛。作者用这些人和故事串起自己的人生轨迹,写遍人生的真善美,险恶丑。作者用“漂”来形容自己,他说,“我们是大江大河里的鱼,漂着漂着,就遇见了同类,或擦肩而过,或同行一段。然后,一些人从此相忘于江湖;另一些人,再次相见,沧海桑田。”每一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背后都藏着一段鲜活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是截然不同的人生。而这些千奇百态的人生构筑出繁复纷杂的社会,浓缩成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本书,是一段故事。后序是这样写的:“恰如这本书的纸张,从陈旧的黄,渐渐变得明亮。这是时光的逼近。这是历史往当下的延伸。然而书中的心灵史,却与之相反。早远时的心,是那样的明亮。真诚。充满希望,一点妥协的气息也没有。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心灵却开始变得沉重。扭曲,甚至变异。这就是为什么最后一篇是《一个自以为变态的人》了。”这本书,记录一个时代,也记录一代人的心灵。年轻时的作者为要看一部戏激动一整夜,痴痴地雪夜里等待爱慕的女生,潇洒的背起行囊远行他乡。他用行走追问人生的意义。他喟叹“人生是无底的黑洞”,他也倾诉“人生的意义,根本不在于形而上的精神领域,而在生活中的坚守与坚持。”正是在岁月的打磨中,他得以看清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骨子里的年轻气盛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成长就是如此,你从中收获也从中失去。“阅历与年岁的增长把人变得越来越不动心。”一本书,是一种心境。“我希望打在泛黄纸张上的文字,能打捞一些遗落在时光之流中的诗意贝壳,它的力量能让异化并麻木了的灵魂重拾感受力,让原初的生命力重新起身,最终能把一颗完好的心——我们这些行走在星空底下的人的心,安放到一个妥帖之处。”生命之本色,莫过于遍数岁月嘈杂和时光哄闹后的初心未止。2013.3·珠海“理想”二字,是小狗不停地追着影子里的尾巴。

那些忧伤的老年人

2016年读完的第51本书,申赋渔《一个一个人》。很吃惊申赋渔会在这本书里多次提到我熟悉的无锡江南大学,原来至少92年前学校里还有一个叫江南书屋卖书的地方。里面提到的无锡和南京的一些地方因为熟悉就觉得亲切,河锊口,惠山,沿河新村,江宁,鸡鸣寺,明长城…做为一个在南方生活过几年的人,几次被书里记录的细碎片段掀翻记忆,只要有机会,总会找时间每年都要去南方,这种情感就像挂念老朋友一样惦记着,不需要天天见面,但一年能见一次总是喜悦。终于我还是选了一个梧桐树很少空气干燥没有海的城市生活,所得所获和过去并无二样,我们这里没有石板路,没关系啊,我们这有琉璃瓦,没什么不同,不一样的只有年纪,我不欠自己什么交代。不对,也有不同。以为我特别爱写一个一个人,一个接一个的写能不打磕巴儿,现在也爱写,但是…我的记忆力不行了。所以,哼,看到“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样的字句就来气,年轻人有什么好忧伤的,老年人才需要的忧伤的好不好。

我所遇到的这些人,是我内心强大的唯一来源

首先,不免俗地说一句。很喜欢很喜欢这本书的装帧,我相信每个爱看纸质书籍的人,看到这本书都会爱不释手的。喜欢它的古味,喜欢设计的用心,喜欢那种让人能够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感觉再也不会看到一本向这样装帧的书了,但是我还是希望有人能够前赴后继。再来说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想到一席。所以标题就用了这句话,不是原话,也就那意思了。很久以前看到一句话,看风景是最肤浅的旅行,看人才是旅行的最终目的。所以我很在意看到的,遇到的每一个人。时光雕刻的,不仅是容颜。我对人世沧桑的感慨,来自于这两年遇到的一个一个人。书里的一句话。作者还很有意思地把遇到的人比喻成了一颗颗星星,我感觉很浪漫,很有诗意。文章写得很朴实,又很生动。刚考完中口,在这时能够看看一个从农民到民工,到看书店的,到记者,到作家,这么多曲曲折折的故事,我知道其中还有很多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酸。通过这一个一个人慢慢地见证着,感觉很特别。要想了解一个人,就应该细细品味他所交涉的每一个人。

没有英雄的时代

昆德拉说,受迫害者并不比迫害者更高贵。事实如此,成为迫害者或是被迫害者往往由很多偶然的历史因素所决定。但是,如果一个受迫害者在被迫害之后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这样的人,无疑是高贵的。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的时代,少有这样的英雄。我们有的是不需要去或拒绝去认清真相的人,或者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对生活百般诅咒的人。申赋渔是一个例外。在多年的漂泊和打击下,他依然真诚地爱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这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本雅明说,认识一个人的唯一方式是不带任何偏见地去爱他。如果我们不爱一个人,我们是不可能去真正了解这个人的,即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再地受伤。梭罗说:除了更深地去爱,没有什么能够医治爱的伤痛。难道不是这样吗?自然,这都是一些陈词滥调,毫无新意。然而,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有两种陈词滥调,一种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另一种之所以会沦为陈词滥调,不是因为那些话语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去做过。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说:当别人打你的左脸,你要把你的右脸伸过去,让人打。古今中外,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如果大家真的把这些话放在心里,会有那么多阴暗、邪恶和争斗吗?诚然,有人会说人之初性本恶,人有暴力的原始冲动,有人会说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我自然说不过这些伟大的理论,我只想说,我喜欢申赋渔这个人,我喜欢这本《一个一个人》,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书,我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人。

精装定价比较高但装帧有特点,内容有些意思

此书的装帧设计很有风格,有一种怀旧的气息,我很喜欢这种纸张泛黄、带有水渍、铅笔道、钢笔留言等等印迹的感觉,虽然明知这并非真的是一本旧书,但还是受到它这种岁月感吸引,所以才读了这本书。因为时间起始较早,并且从农村生活开始,很多事无法体会,比如因为一块肉而引起的纠纷。可见书中文章体现了当时那个时代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境况,以及随着时光流逝和社会发展,以后可能不会再遇到的种种情景。读的是精装版,定价高达58元,220页内容,作者回忆往事的散文。或许同时代的人会有一些共鸣吧。

一个人,一代人

 1  80后都有同样的记忆,就是当家人聚餐时,父母辈总是能突然把话题转到“想当初”的时光里。大部分我们没法感同身受的“忆苦思甜故事会”里,也有一两段能停住我们的筷子抓住我们心的故事。  例如,当我从母亲口中听到一位穿着喇叭裤,留着大背头,看起来有些时髦有些不良的青年,经营着一家酒店。某天深夜酒店下班,因为担心夜路危险,青年执意要送两位本地女服务员(当年没有外来务工人员这个群体)回家。甲姑娘的家比乙姑娘远,青年先和甲姑娘把乙姑娘送到离家不远的路口,再陪着甲姑娘一直走到家门口,看着她走进家里为止。  其实青年是中意甲姑娘的,只不过喇叭裤和大背头的行头以及每日过着社会上的生活,让他骄傲的同时,也有些自卑,所以他不想让甲知道他喜欢她,所以他一次送两位服务员以避嫌,所以他先送乙姑娘,因为这样他就能陪甲姑娘走更多的路,聊更久的天。  这样送两位姑娘回家送了半年多,送到两位姑娘的家长都认识了青年。甲姑娘的邻居比她的家长更熟悉青年,是邻居偷偷告诉甲的父母,这青年很正派,从没有牵过你女儿的手。甲的父母对青年的印象由不良转变到优良,终于,青年可以把甲送进家门,还坐着和甲的家长聊聊天。  这位青年就是我的舅舅,他坚持不懈地送甲姑娘回家,终于把她送成了我的舅妈。  整个故事,在母亲讲述时就已经在我脑中放映成一个短片,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表情,虽然和我的时代毫无关联,但因为看过侯孝贤的老电影,所以毫不影响效果,都是近在眼前。然而最有意思的不是这个脑中的短片,而是当母亲讲完故事,全家人对着舅舅、舅妈起哄,我看着舅舅憨笑的脸,“不可思议”这个成语在我脑子里反复复读着。  想起来很灰色的上一代人的生活,浪漫的事情却比我们这一代多得多。在申赋渔的这本《一个一个人》里,浪漫是一杯混合着残酷、屈辱、忧郁、愤怒、绝望、毅力的酒。天生缺少跌宕起伏的80后,怕是没这个酒量喝,估计更多的,也没兴趣喝。不过对过去的中国非常感兴趣的年轻人,和快要忘了自己年少轻狂过的中年人,喝完这杯酒,一定会醉。  奈何酒那么好,徒恨人生这么糟。  2  这本书是申赋渔把自己当引子,穿梭在1979年至2008年这29年遇见的人与事之间。因为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农村文艺青年,所以他的主观感受虽然比主流同龄人更细腻、多情,但他记录下来的情绪,则一定是同代人心里有但说不来的。  因为我对母亲、舅舅们经常讲述还不时重复的故事格外留心,所以申赋渔的个人回忆,给了我异样的亲切感。例如他童年时一旦被邻居或其他家长告状,他父亲不分青红皂白就抽一个耳光,甚至抓起头发来就往门上撞的回忆,和我另一个舅舅的童年回忆完全契合。  我舅舅回忆因为和邻居小孩打架对方家长来告状,他还来不及解释是对方先动手的,已经被外公一个耳光抽到地上,他用闽南话的叠词形容道:“鼻孔血就喷喷出来!”而让他更痛苦的是,外公面无表情地问对方的家长:“这样可以了吧?”  那一代人,小时候捱过太多没有道理的耳光,不过就像舅舅一样,虽然那记耳光非常痛苦,但他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因为他知道外公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做人如履薄冰,肩负着公社船老大的职责,扛着一人养全家的压力,他知道外公是没办法对孩子有耐心的,何况外公本身也是挨着太公没道理的耳光长大的。  但是申赋渔是一个不一样的70后,在他的序里,他说自己从小就觉得自己是天上的某颗星。与生俱来的敏感,让他挨过没有道理的耳光之后,在心里种下了反思的萌芽。  他挨打是因为邻居误认他偷了他们的肉。后来肉找到了,他也挨了打,邻居送来了一碗盖着两块肉的饭以表歉意。  我想,换成我舅舅,大概会恶狠狠地把这碗饭吃个精光,边吃边在心里骂脏话。因为那个年代孩子们对肉的渴望,是会压过其它情绪的。但申赋渔在睡梦中被奶奶摇醒,面对一碗热气腾腾的肉盖饭,却把头蒙到了被子里,说了句:“奶奶,我不吃,我要睡。”接着,他在被窝里流泪。  在书的右下角,印着刻意模拟孩子笔迹写的一句话:想吃这块肉才怪呢!  这句天真执拗的心里话,没有时代局限,它让我想起了童年那个爱哭鼻子但脾气很大、心思很密的自己。我想,大概敏感的孩子,都是不招大人喜欢的吧。  在申赋渔由童年过渡到青年、中年的故事里,他写了一个又一个个性斐然,有着各种各样不幸的人与事。这些小故事,酷似吴念真写的《这些人,那些事》,他们的不幸,不是作者刻意强调的,而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是不幸的。  如今很多人对“你幸福吗”嗤之以鼻或义愤填膺,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把造成这种心态的事件、回忆像申赋渔这样记录下来。记录下来,是对不幸、不公、不忿最好的回敬。  总有人在寻找、在发现、在珍藏这些宝贵的记录,一个一个人的遭遇,不该被遗忘。  3  最后,想说一下另一个此书值得珍藏的理由。全书别出心裁的装帧,让每一页纸都成了回到过去的任意门。里面有小人书碎片,有奖状,有照片,还有每一段故事开始前手写的年代字样。  一本装帧有创意的书,远比所谓的精装版的书要有意义。因为优秀的装帧,消费的是时间和情谊,而不是宣传经费、作者人气。书籍本就是让人沉淀思想的载体,一流的书籍,永远不会被信息爆炸的环境所左右。一流的书籍,有被人珍藏到未来的生命力。已于3月31日发表于《台州晚报》

时间负责变化,我们负责好好活着

这本书的“分量”着实不轻。无论是文字还是设计,都让你不忍一目十行,甚至是肃然起敬。总有些书,是在尊重“阅读”这件事。《一个一个人》,一个忽然将节奏放慢的书名,就这样将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流逝——时间——透映在了封面上。一个年代里,一个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与命运,在泛黄的纸张上如此鲜明。那个年代的气息滚滚地扑面而来,无论你是否感同身受,但你无法不回忆。然后在你心头重重敲上一笔的,是文章中一个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总有逝去的东西,也总有残留的东西,而这些往往是在最底层的生活里,才会凭着它们最真实的锈迹和最动人的光泽和所有摸爬滚打过人生的人有着共通语言。书的第一页写着“1979-2008”,横穿三十年,这三十年有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可让时间栩栩如生的,不是幕,而是一秒一秒将这三十年拈开来过的人。每一个人。这本书从作者小时候对父辈的印象开始说起,说着自己的耻辱感,说着自己迫不及待想要逃离的渴望,然后在自己的流浪里,用迷惑而清醒的眼神看着同样是一个个找不到归属感的人。三十年的时间里,有的人丢了爱情,有的人丢了理想,也有的人丢了现实……那些故事就像是作者小时候被爷爷从碎片修补起的小人书,是那么残破、狼狈而珍贵。“一路上,我碰到了一个一个人。我常常想,他们也是一颗一颗的星星,或明或暗,或近或远,或大或小,他们高高悬挂在天幕,构成一个星空——我们时代的天空。而那些星星,也照耀着我灰暗而平凡的人生。”人们带着天生的善良和希望,经受生活的大肆掠夺,再由昨日的残留和明日的到来,生出新的隐约恻隐和希望。“各有各的选择,人生只有一次,因此谁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作者只是记录者,他的记录并不冰冷,而是带着悲悯。故事里,有“一个卖肉时写毛笔字的人”,是作者年轻时一起油印文学刊物的朋友,一首好字,高考失利后以卖肉为生计,只是“一个卖肉的,还在肉案子旁边摆个桌子,没事写毛笔字……”。挥得动杀猪刀的手,握不起一支笔,这样的故事像一匹匹老马,拖着书里的三十年一步步往前走。那些泥土中扎人的玻璃碎渣,血迹斑斑,仍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书中的最后一篇名叫《一个自以为变态的人》,在时间里自省着自己如今的扭曲和异态。这很讽刺。因为开篇的时候,他明明说过:“只要离开这块沉闷贫瘠的土地,有什么不可以舍弃的!”这是当下人的一幅图景:过去太重,急于逃离;而未来太轻,什么也看不到。时间只是时间,时间只负责变化和流逝,给我们卑微和琐碎,却不会给我们归处和去处。所以,由我们负责在时间里好好活着。迷惘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就不该是惶恐和堕落的借口。“那么写这本书的意义呢?记录一个时代,记录一代人的心灵……还不止这些,更准确的是,我希望打在泛黄纸张上的文字,能打捞一些遗落在时光之流中的诗意贝壳,它的力量让能让异化麻木了的灵魂重拾感受力,让原初的生命力重新起身,最终能把一颗完好的心——我们这些行走在星空底下的人的心,安放到一个妥帖之处。”在时间里洗刷和重获,也不枉那么多一个一个的人曾用自己的坚持和破灭,共同建立过那么个年代。最后一定要说的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朱迎春为此是走火入魔,定好的设计方案是撕了又做,做了又毁。书的每一页几乎都是不同的设计,从颜色到元素,都让这本书的时间感有了必须经由读者亲手抚摸的要求。是的,我没说错,这是一本可以凭着自身的价值,对读者提要求的书。只有当你尊重对书的阅读时,手上的这本书才会愿意为你打开头上的星空。

夜空中最亮亮的星星

同事借我看的这本书,她说因为那天我发了一朱赢椿在一席的演讲《慢慢慢下来》。《一个一个人》就是朱赢椿设计的,得了2012年最美图书奖。起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她看旧了,弄破了,书而的泛黄的,卦很杂乱的有许多字,看起来像是经过无数人的手摸过的一样,是脏脏的感觉。再来认真看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它是去年才出版的,十分好奇,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仔细的从头到尾翻了一篇,才发现了其中的缘由,作者以时间为主线一步步推进于生活,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写一个个在他身边生活的人,一个一个找肉的人,一个一个谈恋爱被开除的人,一个一个卖肉写毛笔字的人。。。。。。看起来似乎都没有关联,却构成了作者的完整的一生,也是那个时代的小人物的缩影。里面没有用多华丽的语言,也没有多重大的事件,仿佛很平常地在说过去一段故事,心酸看不出心酸的词,快乐也没有幸福的感觉,一切都很平常,也就是这样的平常,让我看出了真实,也明白,这就是生活。如若在前几年还是文艺理想范特重的我来看这些内容,那定是看不下去的,但随着年纪的渐长,阅历的增加,如今来看这些小故事,却有感同身受。想起小时候,一起在村里长大的伙伴,十几年不见,小时候一起偷过的黄瓜,一起说以后要干嘛干嘛,都如昨天,现在去年见到某女子,在麻将桌上忙前忙后,互相打招呼后竟无语可说,时间带走了所有。也想起年少出去打工,白天黑夜的加班,一起加班加到哭的姑娘,我们一起努力改变当时的环境,一起梦想以后的光明前途,现在,却再也联系不上了。想起佊时爱过的人,哪些心动的感觉,哪些痛心的时刻,却再也想不起他们的样子。。。。。。这样的一个又一个的人,也构成了我的前半个青春,还有成就了现在的我自己。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设计及弄出来的怀旧的感觉比这本书的内容更能吸引我,因为怀旧,不是说过去的时光有多美好,而是,过去的我们正青春。那个时候一切都有可能。我想,有一天,我是不是也可以静下心来给我的前半个青春里出现的人写一些回忆,这些年的只字不提过去发生的事,是时候该跟自己说说了。是的,是时候了。申赋渔说,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我们都挂在遥远的天空,看着现在的自己。而我想做最亮的那一颗,不光照亮现在的自己,还要照亮身边一起前进的一个一个人。PS:昨晚在李峙的新不老歌里听到的一首歌,很好听,许久未有的触动夜空中最亮的星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听清那仰望的人 心底的孤独和叹息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记起曾与我同行 消失在风里的身影我祈祷拥有一颗透明的心灵 和会流泪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 越过谎言去拥抱你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走出去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否知道那曾与我同心的身影 如今在哪里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否在意是太阳先升起 还是意外先来临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给我再去相信的勇气越过谎言去拥抱你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 请照亮我前行

一个人

很久没有遇到喜欢到想读又不愿太快读完的书。《一个一个人》是一本。都是平凡的人的事件,有的是作者的偶遇,有的是身边的人,短短的篇幅从事件里竟然可以写出一个人的大半辈子。书的最后一章 作者申赋渔写他想将书名起作《文青年代的流浪手记》或者《擦肩而过的人们》而书的设计者朱赢椿说,就叫《一个一个人》。《一个一个人》多好的名字。 我们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个体生活着,身边又围绕着一个一个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生活着。小的时候常一个人坐着看人群,猜每个人背后会有怎么样的故事。然而究竟是陌生的。申赋渔写了他那个年代的故事,那些年代里的人,我不曾经历过却也听过。以前午饭的时候妈妈总会跟我说她以前的故事,说拿牙膏皮卖了换麦芽糖,换花生米装满一口袋正好可以从家吃到学校的事。说她看过的小人书,跳皮筋,自己做玩具玩。我就想象着还是小孩子的妈妈蹦蹦跳跳的吃花生米的样子。她只是一个一个人里的一个人,却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个人。妈妈出生在军人家庭,从小就属于聪明机灵的那种,漂亮成绩好,人瘦瘦小小的却是班里的“孩子王”。从小就很懂事,其实更贴切的说法是懂得“见机行事” 她说这叫“有眼色”。这让家里有五个孩子的脾气暴躁的外婆也不怎么跟她发脾气,老师也很喜欢她。这让我第一次看《射雕英雄传》时就对黄蓉有莫名的好感觉得亲切。觉得似乎看到了小时候的妈妈。长大后的妈妈还真找了个“郭靖”,小时候问的最多的问题几乎就是妈妈为什么会看上爸爸,爸爸那时候是个农村小子又黒又瘦,脸上架着副眼镜看上去有点木讷。妈妈说她喜欢爸爸爱读书这一点,一个人只要好学就行了。小时候不懂的事到今天似乎明白了点。夏天的时候翻她以前的照片,有黑白的有彩色的。妈妈是个爱美的姑娘,有空就拉着朋友和小姨去照相馆拍照。照片把妈妈最美的样子留在了时光里。记得以前一起看的时候她让我猜她那时候多大。我记得照片里的妈妈穿着一条黄色的裙子在河边,我说这是16岁吧?她就笑了,说那时候都有你了,你在我肚子里两个月了。我就对那张照片印象很深,觉得里面有我的痕迹。 后来我拿着她的照片去学校炫耀,看这是我妈妈,你猜这时候她多大?有个漂亮妈妈的确是值得炫耀的事。后来我翻她照片的时候想的是,照片里的漂亮小姐怎么就一步一步成为我的妈妈了呢?她会有白头发,会有皱纹,手上会有茧。她从不会做饭到一小时内变魔术似的变出一桌菜。每天在家里忙忙碌碌的。家教老师告诉我,你的妈妈有种妈妈的气质,就是她最像妈妈。当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评价,现在我知道了。这个人会在乎我每天是不是吃饱穿暖,因为起晚赶去上学来不及吃早饭而跟我生气。这个人会每天陪我写作业,文曲星里的游戏都被她玩通关了,只为了等我写完作业她去为我热一杯牛奶。因为不喜欢喝牛奶,她就在里面加上蜂蜜,因为要营养就再加上蛋白粉。有时候第二天起来她看见我忘记喝就会生气,我陪着笑脸逗她开心。有时候看着忘记喝的牛奶,心里有个声音告诉我,你会后悔的。嗯。会后悔。这个人因为怕我中午放学忘记吃面包特地给我朋友也准备一份,“她吃的时候你就记得吃了”她是这么说的。很不幸,她没有像黄蓉那样有聪明的孩子,她有个笨孩子。我长得不像她,虽然从小谁说我不像她我就哭,但长大了也就接受这个事实了。从幼儿开始就胆小,不喜欢出头,完全不像小时候的她。这让我知道母爱是多伟大的事,你生下一个人,从此爱这个孩子一辈子。无怨无悔的。 这个人更像是我的一个朋友,从小到大什么事都跟她说。没有秘密。我喜欢逗她笑,妈妈告诉我宝黛的故事于是我去读《红楼梦》她告诉我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我开始读宋词,她告诉我徐志摩的故事,我开始看他们那些人的书,民国的故事然后说给她听。忙于工作的爸爸和我交流不多,我也习惯了妈妈当我们之间的“传话筒”。后来我去外地读高中,她也陪着去,进不去学校就在当地的亲戚家借宿了三天。看我完全适应才放心。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其实她也在依赖我的。后来走的更远了。知道我不在家,爸爸也不在家吃饭的时候她就会应付自己,最不放心这个。那时候没有想过,每天习惯跟我聊天的她,会不会觉得寂寞呢?小姨说,出国以后如果哪天跟我视频过了,她就会很开心。但又怕视频耽误我学习。 听到这个我就故意多出时间跟她视频。我努力长成不需要她担心的人,因为有她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有家就有一切,什么都不用怕。这个人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了家庭里,而又是快乐满足的。妈妈总说自己很幸福,我就看见了幸福的样子。真的,幸福是有样子的。我把她笑起来的照片带在身边,想她的时候就看看。 没有人会像她那样爱我,没有人会做出她一样味道的盐水虾,没有人会像她一样看出我任何一个情绪的变化⋯⋯她是我妈妈。我最高兴的事就是我从不吝啬的对她说我爱她。 开始于每天的早餐前,“妈妈妈妈,你喜欢我吗?”“你说呢?当然喜欢,那你喜欢我吗?”“我不喜欢你”“啊?”“我不喜欢你,我爱你”妈妈妈妈,今天是除夕了。觉得特别特别特别的想你。妈妈妈妈,我爱你,每天每天,永远永远

一个一个人,一块一块肉,一本一本小人书

昨晚,一口气看完《一个一个人》,关于内容,没有太多话可说:很喜欢。我想多说两嘴的是,这本书是编辑、装帧设计的典范。它对怀旧、年代的追求,不是挂京剧脸谱戴熊猫帽子不是青花瓷不是打磨做旧,而是造了架时光机,直接回到过去——这本书就是时光机。数次,我都想把夹在书里的残破的小人书、写着诗的稿纸、小饭店的点菜单抠出来,翻开来,看看那上面,是否有“我"的痕迹,无果。就像时间,你想抓住,又奈他何。我喜欢设计者们的匠心,激赏他们的执着和坚持。最后絮叨一句申赋渔先生写的《一个一个人》,是1979-2012年的”路人甲“——我写的《路人甲》,是24000公里旅途上的《一个一个人》(高攀了,见谅)。我最早的模糊的装帧编辑设想,也是一本精致、素雅的小册子,但事不由己,我尊重我的编辑的想法。但看到《一个一个人》,又勾出了我最初的想法。还是恭喜申先生,以及朱赢椿先生,向你们致敬。

后半本属于南京 感觉你只要住在南京就会和那些印记扯上关系 只要提到某个地名就意味着某种氛围的诞生 哎 真是让人感怀 装帧也是用心 做书的人真是超感性 只是不知道有洁癖的人要怎么看 里面随时会有以假乱真的干枯的虫子尸体和头发丝出现 就像那些固执蹲守在你记忆中的事 冷不丁地被这样提醒出来 原来你一直都在

三十年记事本

随便抽了张明信片来当书签用,是小文从福州寄的,“三坊七巷”,老旧的感觉正和书契合。第一眼就被书的装帧设计吸引住了,朱嬴椿的大名是从设计体诗就知悉的。封皮的书钉和反着的标题字,以及透明胶和纸质不一样的材质,让我惊诧地翻来倒去。看过不少设计复古的图书,这一本,是绝对的用心和考究。书的设计和内容是一体的,正如作者申赋渔所说, “不动声色地融合在文字之间”。每一页,都被精心地算计过。他了解你的需要,了解你在那一刻的目光所及。他适时地递出一张老照片、票据、香烟纸、千纸鹤,甚至是油渍、蚊虫尸体或灰烬,便能引你会心一笑。有时我担心他做得太满太极致,但我仍能在不经意间被这些细节一一打动。有一次撇了一眼右页的发丝,以为是铅笔划痕,读到“半长不长的头发”,才心领神会。“从疑惑到了然”,与人的“相识到相知”,几乎是异曲同工,这是朱嬴椿特别懂申赋渔的地方。孤陋寡闻的我对作者申赋渔不甚了解。扉页的“1979-2008”,字是用红色圆珠笔写的,让我想到我那小学老师妈妈,批卷的笔迹是一样的颜色和力道。一本泛黄的书,像一个记事本,1797到2008,从单薄的童年跨到厚实的青壮年。1979年的申赋渔是个小孩,小孩的世界是单纯的也是单调的,因为能够够得到的东西太少,一块肉、一本小人书,都是无比重要的。青年间的失意得意再失意,壮年间的激情消褪勤于自省,生命里的人来了又去,一如书页上的人名般,深深浅浅影幢幢。“一个____的人”,用这样一个定语中心语,是带有定义的,也是赋予了想象力的。说实话,我并没有因为这定义而强化对谁的印象,相反,设计和内容其实是孤立的甚至是有反差的,朱嬴椿把他的阅读感受放进去,使得申赋渔作了二次修改,得到现在的目录和书名,设计感多了一些,但也容易跳戏。申赋渔的故事是流动的随性的,朱嬴椿拿了个有形的容器把它装进去,他的设计是计算过的精巧的。故事是第一颗眼泪,设计造出第二颗,它是书本更为张扬的呼吸。我有随手做批注的习惯,唯在这本书上不会,因为这种别样的设计,担心自己多一笔的痕迹会给日后看的朋友或是自己带来误读。我想我是喜欢的,它像一个友人多年的日记本,没有说教,只有一些他经历过的人和事,走了许多年,走到你跟前。

一个一个人的故事陆续演来,又好像是一个人的故事

要怎么说这本书呢?该是作者和设计者的琴瑟和鸣吧。可以慢慢细细的读,反反复复的读。申赋渔从1979说到2008,,以他强悍的充满细节感的记忆力娓娓道来,一年又一年,一个一个人。朱赢椿就从1979打磨到了2008,儿时抄过的歌词本、记忆里的大前门、曾经很费劲的港澳通行证……照片由黑白演变到彩色,连书页都逐渐由昏黄到清亮。已经流淌过去的时光就在阅读里扑面而来。我被这本书深深地带入,久远的儿时回忆和尘封到遗忘的过去,先是轻流后是骇浪,一幕幕的拍过来,时而拍清醒时而拍昏迷,呵呵。书中所讲的20多年,是怎样一个跌宕变化的年代自不用说,而人心在其中的蜕变更是难以言表。申赋渔和朱赢椿用了可以打动人的“讲故事”的方法,真好。馋肉小孩的窘迫和自尊;自诩能当官的碗小,30年后来做了搓澡工依旧满足;返乡的筛子,娶了不苟言笑的妻子,过着村里的日子,大多时间都沉浸在大声忘我的歌唱中,“除了喜欢高调地唱歌,筛子与村里人没有什么不同”;徘徊在雪地等待没有赴约的恋人的民工,“我当然知道,她不理我,不是因为我穷,而是因为她看不见希望”;写得一手好字的志远,后来卖了猪肉,也在肉案旁边写毛笔字,“志远走了以后,我的内心更加恐慌。我知道,他的路,就是我的路”;……书写的真实,好像旁观又好像亲历,感性深渗在理性里。记录着人人都要面对的生离死别,有抛弃,当然也有被抛弃。一个一个人的故事,串起来又好像是一个人的故事,如今的选择和生活,势必错失另外的可能和生活。我看着看着,看到每一种选择里都有的向往、坚持、挣扎、纠结、放弃和所得。似乎每个人都有念想,每个人又在变化遗失,变成另外一个自己。感谢这本书,让人想起来回头,看看原来那个模糊的背影。

一个人 + 一个个人 = 一个一个人

所谓人生阅历,大抵就是透过时空的滤网,把自己一个人的经历融入到周围一个个人的经验与过往中,积淀下来的记忆与所得。它们有时是甜蜜的,有时是苦涩酸楚的;有时是激情燃烧的,有时是平淡的;而更多的时候,它们就如同这个纷杂的世界一样,是五味杂陈的,在经历过后,它们更多的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最强烈的一种味道,而这味道是甜是苦,取决于你对生活的态度。从《不哭》到《一个一个人》,我之所以大爱申赋渔的文字,不仅因文字本身的平实质朴和动人,更因为他文字背后的生活态度。与很多作家一样,申赋渔的文字关注于苦难,然而他笔下的苦,尤其是在书写自己时,永远都是不植入过多感情的记录式书写,永远都是将视角放于更深远之处,永远都不会让你感受到那么那么地苦,更不会有入木九分几乎将树砍倒式的夸张、催泪与煽情刻画。也许就是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所说,当你真正经历过苦难,你笔下的文字反而就不会那么苦。还是在几年前读《不哭》时,我便百度过这位自己非常喜爱却不甚知名的作家,然而,直到翻读着《一个一个人》,看着作者年轻时的经历,才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当年远非“打工仔”几个字可以简单涵盖:寄人篱下,每晚回去被远房亲戚在铺板上放满刷洗厕所的工具;没有住处,只得在夏日的夜晚铺上席子露宿天台;找工作被骗,不交钱不让离开;不愿与黑心老板同流合污冤枉别人,就被老板勾结派出所抓去拘留,一连几日光脚踩在冰冷的水泥地上……也许这些素材放在其他作家笔下会是怨妇式的哀鸣或干脆把整个社会黑化,大书特书。然而,在申赋渔笔下,当年那位态度恶劣的远亲的举动他早已释然,反而是当得知这位远亲在家人都不愿照顾,不得不拖着年迈的身体在新年背井离乡去打工,最终客死他乡时,心底涌起了许多悲凉。不同于那种时局所限,无法言说却又觉得自己委屈不尽的欲说还休和颠三倒四,每描述一段苦难,申赋渔都只是清晰而简单地将事情的经过叙述带过,然后便将笔触落在对他好的人身上。就在看尽远亲白眼的同时期,他少年时的伙伴筛子常常让出自己的宿舍铺位给他,而自己却常常要和工友挤一张单人床;他的高中同学志远,闻之他睡天台,就赶去接他到自己的住处用生姜红糖茶驱散他身上的寒气;江南大学书屋的老师知道这个爱读书的贫穷少年买不起书,不仅从不撵他走,还在书屋替他找到了工作。珠海女孩妙妙,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爱上他,得知他被冤枉,第一时间让家人救他出看守所,不仅是妙妙,这个女孩的全家都对他这个穷小子那么好,而在得知他要离开珠海很难与妙妙成家时,他们没有责怪他一句,只是一如既往地对他好。不难看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是常怀感恩,而常常感恩的人都是善良的,他们的心是金子做的。只有一段是例外,那是在他新年离开广州时,他先是在火车站排队买票,窗口却不售票,他去询问被驱赶,接下来,火车站不让滞留,为了多省下些借来的路费只得露宿附近的公园,然后经同露宿的人指点去住旅馆,再多花钱从旅馆买票,好容易弄到票已是大年初一,而就在临上车前,票还被一个混混骗走,最终又花钱才赎回……就在思乡、委屈、疲惫到达顶点,周围再无人对孑然一身的他伸出援手时,无处感恩的他却又将目光放在了追着火车跑的一位年轻父亲身上,就是这位年轻父亲和他的妻女在前一天晚上指点他去住旅店买票的,而他追着车跑想必是与母女俩失散了。在拥挤恶臭的一刻,申赋渔将他悲天悯人的目光转向了车外,转向了比他承受着更多苦难的其他人。在他梦想得以实现,最终成为作家后,他的善良与悲天悯人继续延续着,延伸到了《不哭》中的流浪艺人、在阜阳开办孤儿院的老人、幼时被拐卖成年后再无法找到家人的无名人,也延续到《一个一个人》中的白血病女孩与新时代农民工的身上。这是一个心怀感激的人对社会的回馈与回报。“编年断代体”散文集《一个一个人》又不同于单纯记录苦难与感动的《不哭》,除了对苦难的关注外,作为记者的申赋渔还以时间为序记录下了一个个时代的剪影,梦想宏大不安于现状又一再失败的大学生,最终被现实招安的与周遭格格不入的驴友,乐于慈善的前大款……每一个形象都跃然于泛黄的纸页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这些经历与变迁构成了《一个一个人》,它既是对由一个个人所组成的社会的记录,又是刻画作者一个人经历的史诗,一个一个人就是一个个人加一个人。

一个一个人

混豆瓣7年,标记“读过”的书有235本。却从不敢轻易下笔写书评,总觉得自己那点肤浅的见解实在羞于公之于众。今天在黄昏中合上这本《一个一个人》,实在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决定豁出去,献丑了。
买书是冲朱赢椿老师去的,看过他的《设计诗》之后就决定买他写的、设计的每一本书。虽然早已在网上看到过图片,拿到书之后还是被每一处精细的细节深深打动。朱老师这次设计了一本旧书,经历过岁月和时光打磨,接受过无数次翻阅,卷了边,破了页,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印记。于是便有了被撕去的封面,有了盖着斑驳的“江南大学图书馆”印章的封底,有了书脊上开裂和透明胶带粘贴的痕迹,有了书中不经意留下的墨点。
这是一本关于许多人的断代史,作者记录了从1979年到2012年的自己和朋友,更多的是生命中的过客。一个一个手写的年份,在泛黄的书页上,显得遥远而熟悉。从江苏农村那个被人怀疑偷了肉的童年时期的作者,到在大都市里倾注了全部爱心去养9只蚕的小女孩儿唱唱, 作者记录了一些平凡细琐的小事,一些不起眼的小细节,一些被时代和社会所吞噬的小人物,我们却可以从中窥得人性的美丑,生命中的苦难与温情以及沧海桑田般的社会变迁。1981年,父亲撕了作者千方百计攒钱换来的藏在米缸里的一百多本小人书,他一个月不与任何人讲话。于是古稀的爷爷用浆糊和木板把碎片一片片拼好,按页码排好,再用针线缝上。他一个月来第一次开口说话,叫了一声:“爷爷。”1999年,作者因一篇报道被人威胁,被迫休假,在去青海湖的车上遇到一位喇嘛,喇嘛毫无戒备地告诉他小弟子因为挨骂赌气出走,他已经找了三天,还主动拿出印着藏文的身份证明,并在半夜叫醒作者,为他指明青海湖边的不易找到的客栈,在作者下车之后打开车窗为他照了很久的路。2004年,一个打工者在讨薪回来的路上捡到了一张一百多万的支票,却在主动前往派出所交给警察之后在报纸上发现此事被毫无职业道德的记者给演绎成了 “神勇警察从天而降”,当场拦住 “神情格外怪异男子”的故事。于是他几次三番往返于报社和派出所之间,甚至用上了录音设备,为了他的名誉和尊严,住在100块一个月的出租屋里的他说他要和报社打官司。2010年,一个叫唱唱的城市女孩儿从老师那里得来了一张蚕纸,她和爸爸一起在南京城里艰难地寻找着桑树,最后还是无奈将蚕送至乡下,由爷爷代养,因为那里有城市里已难寻觅的桑树。不料9只蚕宝宝在唱唱回城的第二天就死了8只,原来桑树紧邻农田,叶子沾上了农药。爷爷精心照料着最后一只蚕,并在吐丝之际坐火车将蚕送给唱唱。最后她和同学恬恬将各自仅有的一只蚕茧挂在了紫金山脚下,并希望破茧而出的飞蛾能顺利产下新的蚕籽。一个星期之后,她满怀希望来一探究竟,却发现蚕茧不知所踪,于是和爸爸悲伤地坐在山下,直到太阳下山。这是书中最长的一个故事,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主角是作者的女儿,作者还在为唱唱失去的有桑叶可以养蚕、有桑葚可以饱食的童年而怅然吧。一个小姑娘,一心想的是如何将手中这张蚕纸上的小黑点养成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却发现在城市里找不到桑树,在农村找不到没有沾染农药的桑叶。因为城里人觉得桑葚会弄脏衣服和鞋子,而农村也再没有人养蚕。
在无锡,高考落榜的作者睡过楼顶,并因为只买得起最便宜的阳春面而失去相谈甚欢的女孩儿;在去广州的火车上,他目睹窗外卖煮玉米的爷爷被疾驰而来的火车夺去生命,手里抓着装玉米的竹篓的孙女就在旁边;在广州,被老乡威胁,他不从,说:“你们让我做的事,我一定不会做。只要做了一件,我这一生就完了。”在珠海,他因不肯做伪证而被关进拘留所,被好姑娘妙妙救出来,并最终辜负了她;在南京,一个下岗女工请他做家教,要求他在每周一次的两个小时里培养出女儿的“气质”。这是几十年来作者的命运轨迹,也是几十年来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命运轨迹,巨大的社会变革洪流中裹挟的是无数个渺小的生命。而正是这一个个渺小的生命,决定了洪流的流向。也许一个一个人就像书页中间随意夹杂的瓜子皮、飞虫尸体、年代久远的票根,置身那些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终究还是在泛黄的时光中留下了属于各自的独特印记。就像那个“在卖肉时写毛笔字的人”,也许在外人看来这是徒劳,可是在他心中,永远都有一两笔没写完的字,生命的痕迹也因此有了细微的不同。
封底写着书中人的名字,作者说这些人构成了时代的星空,照亮了他的生命。

一本充满回忆的书

一口气读完申赋渔的《一个一个人》,感到满足。作者在书中给我们分享了他人生中的三十三年,从1979到2012,申赋渔缓缓地讲诉每一年里的一个或两个让他记忆深刻的故事,这些故事平常至极,或许你我都有相似的经历,听完后让人充满回忆。1979-2012,这三十三年,我们生活的祖国经历了很多次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我们生活的城市每一天都在变化,或好或坏地变化着,我很欣赏作者只是从个人出发,书写个体的感受,因为个体的感受在集体中总是被忽视。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装帧,个性张扬,而且与书的内容相辅相成。书的封面是旧旧的,带着泛黄的霉菌,还被撕破了,用胶带粘着,里面的内页也延续了封面陈旧的风格,泛黄的纸张,提醒着读者这是一本充满回忆的书。随着故事的内容,内页里时不时插入图片,有照片,门票,香烟的包装盒,被蚕宝宝咬过的桑叶,,随意而写的日常小便签,涂鸦,甚至还有蚊子的干尸,头发丝,似乎不经意间夹在书中,被遗忘了好久。这些细节都让我佩服本书设计者的用心。

《一个一个人》一一捡拾遗落的岁月贝壳

这是一本非常独特的随笔;这是一段独具特色的个人追忆录;这是一部颇有意犹未尽的微叙事;这是一个引发我发自内心触动的作品。一段一个人的岁月印痕就此在《一个一个人》中表露无遗。本书叙事的同时其实更是激发你我追忆的过程。在那已逝的岁月中,有着那颗颗蕴藏特殊意义的星星照耀;在那已逝的年华中,有着那丝丝缕缕的青春写照------书写人生,感悟生命,更是在那无限的追忆中找寻曾经的人生足迹。时光易逝,青春永恒。恰似在如此的意境之中,你我共同跟随作者的笔墨一一捡拾那些遗落的岁月贝壳。说这本书独特,我们可以从很多个极其不同于常规的角度感知和聆听得到。极具创意的书本封面和内容布局设计,让整本书油然地蒙上了那层岁月的苍茫。封面之上是独特设计的有如撕去封面的装点;页面之上是使用泛黄的由旧至新的纸张构成;书中字里行间透露着那份由远及近的追忆气息;书中穿插着的插图情不自禁地引领着你我漫步入那久远的岁月-----一切看似那样地漫不经心,一切却又是那么地耐人追味无比。这便是此书相当引人关注的焦点和特色所在。尽管书中备注着此书还没有找到一个人推荐,但是身为读者的我却更是在不知不觉地陶醉此中,并且迷失了自我,沦陷于此中。不是为了推荐,更是为了那种分享;不是为了评判,更是为了那种潜移默化的心灵共鸣。全书按照事件为顺序,深入浅出地记录下了作者从1979年起到2012年为止的人生经历。尽管每个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都不同,但是每个主题都是紧紧地围绕着一个XXX的人展开。尽管我们每位读者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关注着这里记录下的“一个XXX人“的故事,但是我们却身不由己地由此及彼联想着曾经自己身上发生的那些故事。尽管时间已然逝,尽管青春已经不在,但是曾经的那些点点滴滴却依然会是那么地有如那些泛黄的旧纸般记录下我们当年的岁月。曾经的喜怒哀乐,曾经的家长里短,曾经的岁月印痕----不是不知晓,只是很少驻足去追忆。然而,跟随着这里的《一个一个人》一书,我们读到的不仅有着一个人的故事,更有着那个时代的故事-----是啊!在一同捡拾这些曾经遗落的岁月贝壳,身为读者的我们是不是也在为之而感叹着什么呢?岁月可以匆匆,想象的鸟儿不会衰老,我们依然振翅而前行。虽然前方的道路是那样地充满着期望,但是曾经发生在你我身上的过去同样也是我们难能可贵的珍贵财宝。伴随着我们成长,伴随着我们前行,伴随着我们一同老去。

绝妙的装帧

在一个· 文艺那里发现这本书的。刚拿到这本书是确实惊叹了一番这本书绝妙的装帧,尽管在买之前已经看过不少的介绍。随着各种电子阅读神器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电子阅读。读实体书的人越来越少,但我还是觉得,实体书有存在的价值并坚持读实体书,至少拿在手上很有感觉。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书的理解,书居然被装帧成这样!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实在是太逆天了!这是一本“没封面”的“旧”书,第一页上的文字是背面透过来的。咋一看这是一本尘封已久的旧书,连个封面都没有,封底还剩下一截,居然有个图书馆的印章!翻开版权页还有个新华书店“购买留念”的印章!内页泛黄,并越来越明亮,与文章相关的物品巧妙的镶嵌在文字中。为了配合文章内容,有时候你会看到墨汁,甚至血迹。因为这是一本旧书,当然会看到虫子,蚊子,还有一些手写的字迹。内容就不剧透了,每一个故事都很好。

个人编年史,社会断代史

——读申赋渔《一个一个人》知道有申赋渔这个人并且记住,是在年前。那时候正值春运,我坐在一辆“搭载”了厕所的长途客车上往家里赶。厕所的味道影响了一车人的旅程。由于是白天,坐着卧铺也睡不着,也不能就着没冲洗过的厕所味嗑瓜子吃零食,时间特别难打发。带了一本书,也不想看。前排中间下铺有一个大人带着一个小孩,那是一个小女孩,大概三四岁,特别漂亮,也特别可爱。她老是望着我。我就拿手机拍了她很多照片。早先我就看见那个爸爸一直不理他的小孩,在看他的杂志。我看到了,是两本《读者》。给小孩拍完照片,我犹豫很久,最后实在忍不住,就跟那个大人说,大哥,你的杂志能借来看一下吗?他正好没看了,在闭目养神,就把两本读者都给了我。好久不看读者,乍一看也看得津津有味。拿起其中一本,随着兴趣,好看的就看得仔细,不感兴趣就跳过,好歹也杀了个把钟头。其中我给两篇文章拍了照,想上网的时候查一查,一篇叫《外婆菜》,一篇就是申赋渔的,叫《一个没有赶上火车的人》。里面有一段讲他小时候家里拜年的事情,语言特别简练,但是内容又特别有趣,也特别传神。过完年回来,翻手机照片,看到这篇文章,就上网查了查。看完也没多注意。后来在卓越一次促销活动中,因为一直凑不够满减的金额,就到活动专区里一本本的看起来。读书才知买书苦,为了省几个钱多不容易。翻了大概有几十页时,看到了一本叫《一个一个人》的书和申赋渔的名字。所以就打开很仔细的看了,又到百度去看,又到豆瓣上看,终于决定买下来,而且心里有个预感,这本书一定不错。书到的时候,我正好起了个大早,当时就拿起来看,两个小时不到就看完了。内容不算很多,在书的介绍里的目录就是完整目录了。正如书名所言,一个一个人,书的内容每篇都是“一个xxxx的人”,很有意思。每篇文章前面有简单的相关介绍,也对应有年份。从作者小时候一直到最近的年份,文章到2008年,后记则写明了去年即2012年出版和设计这本书的一些细节。文章里还有的地方安插有照片,旧纸片等等,乍一看看过去,还以为是夹在书里的。书的封面是撕裂的旧纸片效果,内页也是黄黄的,它们和书里面除了文字以外的所有部分,都是对书本身的设计,很完整。我想这对卖书有益,不过内页夹在文章段落当中那些像纸条其实是照片的部分,觉得有点太多了。虽然如此,还是不影响书的内容。也许是常年当记者的缘故,作者的文字很简练。多短句。没有什么废话,也不刻意煽情。但还是被感动。最先被感动的,是一个撕掉小人书的人那篇,说因为一次“冤情”,他收集的小人书被他爸爸撕了,他一声不吭过了一个月,最后发现他的爷爷正在替他粘小人书——被撕掉的有一百多本。看到这里,我想起以前一个高中同学写的作文,题目很常见,就叫《母亲》。她说她小时候一直住在外婆家,后来住回自己家以后,还经常一个人去外婆家玩,而且总觉得妈妈不爱她。有一次从外婆家回自己家,结果一直没有到家,但是两边都不知道,耽搁了大半天。后来她终于回家了,才知道她的妈妈差点急疯了,为了找她,拿着一根竹竿把一路上的水塘全部“探查”了一遍……这篇作文我一直记得很清楚。这两篇有什么共同点吗?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亲情吧。书里的内容,既是一个一个人,也是作者从小到大的一部成长史。我觉得这种编排很有意思,本来内容是一篇篇的散文,内容上已经是连续的(只是某些开头结尾略有重叠),再加上年份的记录,就形成一个很完整的整体,让这本散文集有了不一样的面貌。总说散文要形散神不散,它是貌似都散了其实散或不散都恰到好处。它对于散文的形式的新鲜,就像看小说看到辞典式的《哈扎尔辞典》和《马桥辞典》的那种新鲜。而内容上的时间连续性,既排除了个人回忆的局限,也能够很好的从个人的回忆当中,理出一条社会和环境变迁的脉络。唯“二”有异议的是,一是里面某些斩钉截铁的反应,是真的吗?还是只是为了情绪的完整作了涂改?二是最后三四篇写的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对于整本回忆史来说有点跳出来了,虽然文字依然,只是已经从过去到了现在,书的设计也许就不用太刻意做旧。后记里说,书的设计,从前面到后面,从颜色上是慢慢变亮的,我没有看出来。也许这也是作者本人的取舍吧。

长着长着,就成了

成长是什么样子的呢?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成长呢?没有标准答案。限于每个人资质、教育背景、经历、所处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只能说,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成长着。赋渔老师的成长是一个传奇。《一个一个人》,被称为“最具个人特色的纪传体断代史,1979-2012中国微叙事”,是“三十年家国,一个一个普通人的当代史”。诚然,书中的31个故事,透过31个片段,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激荡变迁的三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命运被时代的洪流裹挟,在满含期待却又不知所措中急速前进。只是,抛开家国、时代、命运诸如此类的宏大主题,《一个一个人》讲述的是赋渔老师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人、经历的事,是一部个人传记。作为文学体裁的传记,最大的特点在于纪实性。《一个一个人》从1979年写起,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真实地存在、发生,都对赋渔老师产生震撼性的影响。爱面子习惯用拳头教育子女的父亲、情窦初开喜欢上自己的蓉儿、爱好文艺却以卖肉为生的志远、拾金不昧却被怀疑的何从陌、心怀慈悲却被误解的喇嘛、假慈善之名行不义之事的李总、渴望写作却罹患绝症的宏雅、因看不到希望而拒绝自己的子禾,余不一一。在赋渔老师生命的不同时刻,这些人来了又离开。来的时候没有招呼,离开的时候也没有言语,却都在赋渔老师的心头刻下深深浅浅的印痕。他们陪伴了赋渔老师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成就”了赋渔老师,以一种我们并不期待的方式。个人传记,既自传,最重要的是写自己。书中写的31个人、31个故事,其中有5个都是赋渔老师本人。那个“想当诗人的人”、那个“在雪地里徘徊的人”、那个“有气质的人”、那个“卷进碎尸案的人”、那个“自以为变态的人”,都是赋渔老师。这些化身,或是赋渔老师的梦想,亦或是遭遇。化身虽多,却有一根共同的主线——当作家。为了这个梦想,赋渔老师付出了很多。也正是这个梦想,支撑着赋渔老师走过那段长达十年的艰苦岁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赋渔老师用自己的故事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脚。成长,会长成何种模样?这是一道永远没有答案的难题。因为成长永远在进行。可以说,生命不止,成长不息。如此,怎样做才好呢?赋渔老师提供了一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途径:成长嘛,去长就好了,因为长着长着就成了。

尘埃不掩书

邂逅总是在无意中发生。初见时,它在袁家岭新华书店某一排书架的最底层静静竖着,小小的,旧旧的,尘埃满面的样子。却让我生出莫名的好感。再见时,它已经在我的书桌上。揭下那层塑料薄膜,惊讶地发现这是一本没有封面的书。或者说,它拥有一张实在不像封面的封面,淡淡的字迹还是从书页背面透过来的,几点污渍、一枚指纹、透明胶带修补的痕迹,让人感觉它仿佛已历经岁月沧桑。正红色竖版腰封上印着——“一个一个人”,也当真直白地把一个一个人的称呼、名字列在你的视线里:大舅、断指、清源、胖子、妙妙、宏雅、志远、铁头、行果、加措……另一面居然谦卑而坦荡地写着“本书还没有找到一个人推荐”,连少了两个字都是潦草地以加字符号补缀了事。于是我不断地惊讶,问自己:你见过这样的书吗?没有诶。所以,好想读下去啊。现在你知道了,它的设计者有多么聪明。你以为的轻率,恰恰是他的灵感和匠心。有一个点灯的老头儿,每每读到欢喜的书就要哇啦哇啦让很多的人知道,他想要大家都来到这盏灯下捧起这本书,不管大人还是小孩,他都想吸引了去。我许是受了他的影响吧,也向往了这灯光,读到好的一本书也藏不住了,也忍不住要哇啦哇啦。但是今天我不能大声了,只好小声哇啦一下,因为我怕惊扰了这本书。你看,它在这个春天的午后懒洋洋地半睁着眼睛,模样旧旧的,呼吸旧旧的,连给我讲的故事也是旧旧的……“1979年,我上小学三年级。因为顽皮,经常挨父亲的打。但我的确是很自尊的孩子。那时候,村里难得飘肉香……”这个顽皮而自尊的孩子,被怀疑偷了邻居家的肉,虽然后来真相大白,但心里蒙受的委屈岂是一碗饭能够安慰一块肉能够抹去的?“我翻过身,用被子蒙着头。奶奶走了。我在被子里,默默流着泪。”故事结束了,书页右下角出现一行蓝墨水手写字——“想吃这块肉才怪呢”,几滴泪痕模糊了字迹。这分明是那孩子撇嘴含泪写下的呀!我已经落到了故事里,真真地看见那景象了。“1981年,我上小学五年级。父亲撕光了我所有的小人书。多少年后,一群中年人聚在一起,说起童年,总是要提到小人书。那也算是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对于我个人,那记忆的色彩却不一样。”读至此,忍不住摸一摸那张只剩一角的碎片,是不是“我”小心翼翼拾起夹在书页间,藏在铁皮盒里,就这样静静穿越了三十年的尘埃?阅读时的呼吸更轻了。发黄的书页继续在讲述,讲述“我”生命里的一桩一桩往事,一个一个人。爱上鞋匠的、高调唱歌的、卖玉米的、没挤上火车的、在雪地里徘徊的、半夜起来喝酒的、在卖肉时写毛笔字的、变成了绅士的、找寻小喇嘛的、在轮船上聚了又散了的……都逝去了,如烟,如尘。留下来的是什么呢?老照片、瓜子壳、香烟纸、头发丝、油渍、墨汁、涂鸦、票根、用信纸叠成的千纸鹤、被蚕啃食过的桑叶、被夹在书里的蚊虫尸体……我在读一本怎样的书啊,前所未有过的,独一无二的。它不光靠文字牵引着你的思绪,还时不时让你摸到、闻到、真实地感受到某一段时光。在那里,曾有一个一个人走过、爱过、挣扎过、存在过。从1979到2012,随着年代的推移,纸张的颜色从黄变成白,从暗淡变成明亮,这些都是不动声色的。就像一个人不动声色地将一本日记写了三十年,一半已经老去,另一半依然年轻着。如今它被你轻轻捧在手上,忍不住也要问一问:你的1986在哪里?你的1997,精彩或是平淡?你的2004,又遇见了谁?三十年家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这样的一部当代史,都有着这样活生生的故事与记忆,但是我们不很习惯于留住和打捞。这本书让我怀念了。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微叙事”,我也遇见那么多的“一个一个人”, 原来天下无二,统统都珍贵。只是时光不停息,步伐快了,目光淡漠了,很多日常都变成看不见,历史亦不能落纸为安。著书者说,“我希望打在泛黄纸张上的文字,能打捞一些遗落在时光之流中的诗意贝壳,它的力量让能让异化麻木了的灵魂重拾感受力,让原初的生命力重新起身,最终能把一颗完好的心——我们这些行走在星空底下的人的心,安放到一个妥帖之处。”设计者说,“如果你想听我的故事,就需要有点耐心,否则的话你会连我的样子都看不清。我的书不需要大喊大叫,它就是让你在书店邂逅的一本书,它就是要让那些有慢的心态,能够和这本书产生一种缘分的这些读者看得见。”好,我的哇啦哇啦到此结束。哦,对了,这个讲故事的人叫申赋渔。设计这本书的人,叫朱赢椿。

不仅仅是一个一个人

一、关于作者申赋渔这个名字我在哪见过,很熟悉,但一点都想不起来。我去书店为同学买一本书和笔记本,当作结婚一周年礼物。申赋渔在书店做交流。他穿着鸡心领的黑色纯棉体恤,很薄的那种,软软的质地。头发长度刚盖过耳际,稍微有些弯曲。皮肤白净,面带笑容。我喜欢男生穿鸡心领的衣服,可以露出锁骨位置最性感的部分,又很有旧时的味道,对,现在叫v字领。选好要买的书,时间还早,就顺便看看申赋渔的书。一本《匠人》,一本《一个一个人》,《匠人》是一本黑书,图文并茂,装桢很有特色。书价66元,我想,设计过于突出,掩盖了文字本身;《一个一个人》的腰封上写着“这本书至今还未找到一个作序的人”。我想还是被他的鸡心领吸引了,我找了位置坐下来,听他在“客厅里”接待朋友。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讲起故事来并不是特有吸引力,不是才华横溢、哗众取宠的那种讲者,淡淡的。在几个鬼故事之后,他讲了姥爷拉瞎子的故事,莫名被击中,没想到这种只会在电视和小说中看到的事例,现实生活中还真有发生。真的有人会为了内心的救赎、为了心安会舍弃名利与富贵。随着他讲一个一个人,我忍不住到书架上了拿起了这本书,价钱是58元,只有13万字。我一边听他继续分享,一边翻看本书。二、关于此书这是一本做旧的书,讲述的是旧时里的人,插入了很多旧时的物什图片,发黄的书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明亮。第一次感受到书的装帧精美给人带来的美好和愉悦。申赋渔的文字非常简洁、考究,有点司马迁写《史记》惜字如金的感觉。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就把那些发生的事呈现出来,他几乎很少用形容词,少量的景情描写,就是故事和对话。用词简洁还能表达到位是一位作家最宝贵的才能。申赋渔有练过,在和我们谈到写作时,他说可以从模仿做起,模仿孟子、庄子、老舍、汪祯棋。此书的结构亦很独特,共讲了33年间31个人的故事。每一篇的标题都是一个**的人,每一篇章的第一页是用不同的笔写下的日期,第二页是背景带入或思想带入,第三页是讲一个一个人,阅读的时候甚至会忽略掉这一篇的题目是一个什么人。因为自己已经被申赋渔所要讲述的时代带走了,而关于这是一个找肉的、撕光小人书的人,还是找小喇嘛的的人好像都无所谓了。三、关于一个一个人申赋渔讲的都是身边的一个一个人的故事,每篇文章一个人,每一个人又不仅仅是一个人。申赋渔关注人,关注的又不仅仅是人,而是人的情感和灵魂,是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看似他记录的是一个人,其实是一个时代,是一个时代人在理想和现实中的呈现,是申赋渔自己对生命的思索和考量。我买下了这本书,虽然58元,但我觉得值得。在惶惶浩荡的大时代下,每一个人显得那么渺小,却又那么深刻。申赋渔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看到了大时代下这些几乎被淹没事实上一直在发挥影响的人们。一个一个人,似乎只是一个一个人,却又不仅仅是一个个人。那个找肉的人、撕光小人的人,是他的爸爸,也是我的爸爸,还是你的爸爸,那些或许无意的举动,都曾在你我的心灵里给过狠狠一拳,重伤甚至流血;那个被当成小偷、没挤上火车、有气质的人,就是我们这些被时代裹挟着,跟这时代狂奔,而又脚步错乱的人;那个爱上鞋匠、谈恋爱被开除、把我从拘留所救出来、在雪地里徘徊的人,就是我们曾有过的懵懂的爱情,这爱情是时代的爱情,无果又无奈;那个高调唱歌的人、想当诗人的人、卖肉时写毛笔字的人、故意被捕的人,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显得微弱,但又都燃起了火苗。还有很多个人,追问人生意义、安抚他人灵魂、捡了百万支票的人、设计这本书的人,我们都是作茧自缚的人,但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坚持着自己内心的信仰,虽生活不易,但仍有所追求。申赋渔是今年继李娟后的又一重大发现,拷问内心,叩击灵魂。现在,我懂了,好的文章里记录着真实,传达着信仰,或褒或贬都如此。人不做作,书就不装。

什么是一本好书

什么是一本好书?看完申赋渔笔著,朱赢椿设计,成公亮题词的这本“一个一个人”,我对以前所认识的一本好书的定义完全不同了。这本书是从亚马逊上买的,居然有人给了差评说这是本旧书,令人哭笑不得。作者身为70后,写出了自己的经历,更道出了那个时代,让读者的情绪慢慢回到了那个变革却痛苦的历史。除了文字,更是这样的设计,仿佛身临其境。一本好书,就像一部好电影,文字是对白,设计是镜头,再加上成公亮的背景音乐⋯⋯当然,文字的出色是最基本的,若干个一个一个组成了一种经历,字数不多,2个小时读完,最后却潸然泪下,或许是感动吧,仍意犹未尽。

最美的书 最真的情

  这是一本凄惨的书,书皮多处破损,贴着旧纸条和透明胶,纸张泛着发黄的水渍,内页里夹杂着划痕和烟烫的小洞。一些朴素甚或有点怪异的名字,毫无章法地散在破旧的封皮上,让人有些不明就里。这本叫《一个一个人》的书,难道要以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人做主人公吗?  是的。这本破旧的书,准确的说是怀旧的书,就是记录1979至2008这30年间,一些卑微人的卑微而苦难的历程。作者申赋渔,生于1970年,长在农村,从小生活贫困,却极度热爱阅读和写作。这样一个怀着作家梦的孩子,不畏惧贫穷的磨难,流浪的辛酸,在高考失败后,辗转于乡间乃至好几个省市,为梦想寻找渺茫的机会。就这样,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副变革时代的浮世绘,在他的复杂经历中慢慢展开了。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终,是作者着笔最多的部分。在这段时间里,他游走于南京、广州、珠海、北京等地,一边做着民工,一边寻找希望。民工的身份,让作者吃尽苦头。他曾深陷招工黑窝点,被黑帮威胁交出所有的盘缠,而引他上钩的人,和他操着同样的乡音。为了保卫仅有的家当,他用自己的遭遇打动了陷害他的老乡,并在他的帮助下脱险。我们在这个令人险恶的老乡身上,看到了良善的闪现。不过,人性并不总是在关键时刻光顾。在珠海,作者在一家培训公司打工,女老板为了整走他的上司,要他做伪证指认上司偷窃公司财务。他拒绝,因而遭到了女老板的报复。女老板和派出所长坑瀣一气,他被所长拘留起来,如不就范难获自由。为了不做小人,为了不因一个污点丧失当作家的资格,他绝食抗议。最终,在女友的救助下他重获自由。而陷害他的女老板,却对他的正义控诉报以轻蔑的嘲笑。卑微的身份,使他所有的抗辩显得异常无力。  后来,作者考上了南京大学的作家班,而歧视,并未因交往者是知识人而彻底结束。求学期间,大学发生了针对女学生的杀人碎尸案,人们怀疑是情杀。他因在学生中的特殊背景,成了重点疑犯。当时,作者在一家杂志社兼职,案发后遭到总编一遍遍猥亵地盘问。学校当局也到他的宿舍盘查,对他另眼相看。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在那家杂志社,那间宿舍。  一路走来,我们在作者身上看到了改变命运的艰难。也通过他的眼睛,看到了时代演进中形形色色的个人。他们有的被命运主宰了,放弃了最初的梦想,继续祖辈们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虽然没有了跌宕起伏,但也朴实、安稳。有的被命运扭曲了,为求富贵名利,丧失了做人的底线。所以,当作者成为记者,有了稳定的工作、相配的身份,其所见所感却并未因之一片光明。虚伪的慈善家,觊觎美女的狂狷文人,他们生活虽不苦难,但精神的空虚、萎靡未见得好过底层百姓。  虽然写了很多人,但作者的笔调始终是克制的,不对任何人评价乃至审判。这非但未使作品粗浅,反而在简洁中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可能,就是这份真,打动了著名设计师朱赢椿,他量身打造的设计方案使这本新书散发着浓重的怀旧风格。而这本故意做旧的书,也获得了2012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的殊荣。形式上的美,内容上的真,将30年间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挣扎、彷徨、奋争、成长乃至命运,定格于作者的心灵底片上,并在读者心里激起层层涟漪。

一个一个人

没写书评有很久了,一来最近看的书越来越少,其次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时间也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来记录阅读的感受。而手边的这本书着实有些特别,竟让我有了那种抑制不住的冲动想要写点什么。书的名字很别致,一个一个人,极简,却又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书的主要内容。一个一个人,也许就是天上那一颗一颗星。而我们的人生,恰恰就是由身边的一个,又一个人所组成的,或亲或疏,或长或短,或喜欢或讨厌,他们就在那儿,想赶时赶不走,想留时却也留不住。合上书,眼前不时浮现的一会儿是那个卖玉米的爷孙,一会儿又是那个边卖肉,边写几笔毛笔字的汉子,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想到余华的《活着》,两者同样是描述社会最底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同样是朴实无华的叙述,同样却又那么地直指人心。

很多很多人

前不久不知同事在哪买了本<<一个一个人>>起初还以为他在哪个旧书摊淘到的应该标价一两块钱的古董老书,整本书设计的像极了六七十年代的出版风格,黄黄的书页,有钢笔渍,污渍,书皮像被撕去一样,破的地方用透明胶粘着,书里面有的书页有被烟头烫坏的痕迹,还夹着那个年代的电影票啊,发票啊,甚至还有边境通行证啊等等。当时随便翻看了些书中的内容,文字写的很近人,不太喜欢有的书的作者写的文字很拗口。于是便借了回来,用一晚上时间就读完了。内容像散文形式的自传,描述了他从小到大自己经历地人和事,每一年一章,从七九年到一二年,让人体会到作者生活的坎坷与不易,让人体会到那个时代中国的变迁。

孤独的一个人

我开始以为一个是为了强调一个人的孤单,好奇的想知道会写出怎样的道道来,看完了才明白一个一个人,另外一种新奇。通过久石让让我意外,高兴的了解了北野武,通过这本书我也许会去知道周赢椿,不希望超过那种感觉,但是我希望能尽量靠近那种新奇。

一个一个人,走在生命的大街上

朱赢椿说,每读一次感动一次。这也不是我说的,是作者在后记里写的。我之所以买这本书,是因为看了一个中德最美的书的展览,这本书封面内里的装潢太怀旧太棒了,把人的眼球吸引得没法动弹。从展览回来之后我就买了它,所以总体来说,我是因为它的外表把它收入囊中。买了之后很久才翻开来看,因为同时买了的另一本的内容更为吸引我。实际上我是在两次去出入境办理台湾通行证的空档时间把它看完的,不知道这里的槽点到底是出入境排队太多人还是这本书太好消化。我很喜欢作者一开始说的每个人都是天上一颗一颗星的信仰,我愿意去相信,至少爱的亲人离开时我可以有一个念想。其实这本书打动我的就两个故事,分别是“一个一个找肉的人”和“一个找寻小喇嘛的人”(←这时候写论文的习惯性语气又来了,感觉好无力)。我站在办通行证的队伍里打开这本书,第一个故事结束的时候,看到了小泪珠和那行“想吃这块肉才怪呢”的别扭文字,就忽然想到自己小时候被妈妈误解了没处说默默抹着小眼泪的黑历史,一瞬间就被打动了。而“一个找寻小喇嘛的人”,则是我在回来的地铁上看的,看的时候我泪水涟涟的,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触到了什么样的心事。看完以后我在后面加了一段话,“有一个人他会看出你所有的隐藏,真的假的,愉悦或者悲伤,但他包容你。这样一个人,如果不是大慈大悲的善良人,便是把你捧在手心中珍视你的温暖人”。那个喇嘛大约真是有一点动人的禅意,但是我在禅意里看到了我渴望的爱情。现在想来大概是因为那天的心情太糟了。“怀旧”是最近十年的风尚,我猜想我定下的这“十年”究竟是因为自己长大了更理解这份怀旧情感还是因为怀旧的主流人群成为了八零后更触动了自己,总之“怀旧”这货触动人心并且甚合众人口味。同感是一本书进入你内心最直接的方式,不得不说,这一个一个人里,总有那么几个带着他们的笑,他们的无奈以及他们的生活,一步一顿地走近你内心。不管怎么说,这书写过遇过的一个一个人,总能和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一个人相符,让你看到自己的生活。或是动人,或是伤感,或是美好。挺好的。

想起一件事

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关于小人书的故事,看到书被父亲撕成碎片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在看到爷爷拿浆糊一页一页粘书的时候有种想哭的冲动,当时在上课,于是忍住鼻头酸了下就过去了。是因为太感性吗?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我是跟着二伯家的哥哥长大的,小时候摔跤、捉蟋蟀、叠纸飞机都是跟着他学的,还包括象棋。刚开始在旁边看着他跟别人对战,然后他让我车、马、炮,等到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能在他让一子的情况下偶尔打成平手或者十局里面侥幸赢个一两场。哥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伯伯和伯母总是说他贪玩成性,象棋在他们眼里当然也是不误正业。然后有一年冬天,外面下着大雪,但屋里因为烧着炉子很暖和,伯母在拿到哥哥的成绩单后一气之下把我们玩了几年的象棋扔进了炉子里——当柴火烧了。那时候,哥哥一句话都没说。今天那种同样的旁观者的心情似曾相识。可惜没有那样爷爷存在,替他把破碎的东西再粘起来。前几年,最疼爱哥哥的奶奶也去世了,之后他谁的话也不听了。和一群人混网吧、抽烟……然后有一天突然听说他有了个孩子了。最近几年也很少见到他了,偶尔见到我,只会傻笑笑,叫着“老大老大”(因为我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可是象棋什么的再也没跟我玩过了,我始终还是得他让个一子。从这点看,他倒是赚了。象棋被烧掉的那一刻,我是恨着我的伯母的,倘若我处在哥哥的位置我一定会报复,而孩子的报复手段其实很多是在折磨自己吧,那时候的叛逆心是很重的。

封面抢了内容风头

一本书对我的吸引力是从封面开始。我在琳琅满目,各种装订花俏的书籍中,一眼就发现了这本书。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有吸引力。第一眼看到封面,会以为这本书被太多人翻阅,以至于有些破损,用发黄的透明胶带粘贴着,手写的1979-2012,可能是某个没有“素质”的人写的,封底有一张借书登记卡。所有的这些都经过精心设计,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就会误以为这本书已经被人破坏了,即使想买,也会让售货员拿一本新的。开始阅读后,书中夹杂着作者收藏的一些私人物品,比如某年吃完饭的单据,某年的照片等等...作为一名才入行的设计师而言,这本书的设计足够有创造力和吸引力。但是,通篇阅读完以后,会有一些失望。整本书描绘的是作者遇见的不同类型的人,说实话,读完这本书还没过三个小时,没有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和别人聊起这本书,我可能会说,这本书的设计很好,也就仅此而已了。书毕竟是用来看里面文字的,太费心的设计可能需要更好的文字才能不被喧宾夺主。可惜,这本书并没做到。

时光纷纷

经过时光沉淀而在记忆里盘旋不散的人和事,具有别样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一个一个人》读后向来不喜欢太刻意为之的东西。但是,倘若遇到足够别致惊艳的创意,来打动我、征服我,依然会义无反顾地被吸引住。泛黄的书页,书中随处可见各色笔做的标记,一个个手写的年份,墨迹、水渍,夹着的旧照片、旧票证、磁带封面、磨损的字条,粘着的胶带,偶尔可见的小虫子的尸体……恰恰是,一本30年前的书放到今天的模样。也是淡淡的笔墨,平静的语言下,是这几十年中,人事与命运的暗流汹涌。小人物被遗弃、被损害的命运。生之苍茫,死之轻易。梦想与不甘,造化与捉弄……照片,从黑白到彩色;书页,从泛黄到本白,见证了时光的纷纷然。站在旧时光面前,仿佛有万语千言,却终究什么都没能说出口,只是叹息着微笑着放下了书。总之,设计上令人惊艳的一本书,欣慰于这样的用心。书,本来就可以如此美好,如此引人。内容也不差。只是仍有遗憾,恰如见过女子无比美丽的纤手之后,抬头,看见面容,也是美的,却不免觉得,这样的面容,配不起那双手带来的惊艳。

很多个一个人

这本书将一个还在前行中的生命所走过的路娓娓道来,通过讲述自己和他人的故事记录了一个时代,记录了心灵成长的历程,是以小见大的不多的作品。在有空的闲暇的午后,到可以再次翻开这本书,重新读来,应该会有新的别样的感受。

每个人生命旅程中的一个一个人

不可不说的是这本书的外形,排版,美工真的很有新意。作者生命当中遇到的一个一个人也是在我们生命当中可能遇到的一个一个人。从作者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一个奋斗青年的人生道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分割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的朋友,或因钱绝交的,或在最困难时期依旧伸出援手的,或儿时是形影不离此时咫尺天涯的,都让我有所感触。可遇不可求的是走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的朋友。~~但是这本书也有让我失望的地方,作者把人生中遇到的一个一个人写下来就是一本书那么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出本书了?书中再有些深刻的感悟是再好不过的了。当然,领悟还是要靠自己。


 一个一个人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