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莫凭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古诗词 > 独自莫凭栏

出版社:天津教育
出版日期:2008-6
ISBN:9787530952719
作者:姚敏
页数:183页

章节摘录

  独自莫凭栏(书摘)  词话南唐后主李煜  姚敏著  往事已成空  人生愁恨何能免?  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子夜歌》  “子夜歌”三字,首先让我想起的是《三国演义》里一段歌词: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乐府歌辞,朗朗如明月清风的欢爱之音,真是有说不尽的欢喜。  《子夜歌》是乐府清商曲辞之一。相传为晋代女子子夜所作,主要在吴地流行,所以也称《子夜吴歌》,多是描写男女恋情的。后来衍生出《大子夜歌》、《子夜四时歌》等曲。李白、南朝梁武帝萧衍都曾填过此曲。李煜将此拿来做词牌,想来为的只是取其“子夜”之意吧,在异国冰寒彻骨的子夜,孑然只影,对一盏孤灯恹恹独坐,魂兮魂兮归故乡,又回到了千里鹦啼绿映红的江南,又见到山川如画,美人如玉,车如流水马如龙。瑟瑟冷风里惊醒起来,桌上却仍只有一灯如豆,自己仍是那被囚禁于苦寒北地的“违命侯”。千里江山一梦遥,父兄功业今何在?惟黯然销魂,垂下两行清泪而已。  五代十国是乱世。乱世,是出英雄的时代。  我素爱“乱世”这个词。在四川话里,这两个字的音节尤其好听,在舌尖上绕了两转,有种缓慢绵长的荒芜,仿佛废弃的城墙底下长满没人的高草,日色昏瞑,暮鸦归巢,孑然一身的天涯倦客,如石头般静立于长草间,眼神冰冷如刀锋。手中长剑泛着森森寒光,一滴暗红血液沿剑刃缓缓滑落。  这是我少年时代的英雄梦。  有一天,一个人对我说:你的心,就是一场乱世。  突然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其实,只要有人心,就有乱世。不然,又何必需要秩序呢。律法,教化,不过是一根一根的绳子,要把那些些乱了的人心五花大绑捆回来。  可惜,真乱了的人心,是绑不回来的。  五代十国,就是这样一个人心已乱的乱世。  依靠黄巢起义起家的朱温出卖了起义军,投降唐王朝,被赐名“全忠”,而这个投机分子可并不想为唐尽忠,羽翼丰满之后,就杀掉了唐昭宗,立十三岁的李拀为傀儡,是为唐哀帝。很快就又废掉哀帝自立,建立后梁,并于次年将已被废为济阴王的哀帝毒死。至此,立国290年,传帝20代的唐王朝宣告彻底灭亡,一个真正的乱世开始了。中国进入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又一次大分裂时期:五代十国。  这是与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与英雄辈出的魏晋南北朝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真正的乱世,贼匪横行,流氓当道。朱温篡唐极大地鼓荡了乱世人的野心,贩夫走卒、引车卖酱之流,只要有野心,尽可以在混乱局面中放手一搏,“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自己爬上去坐几天过过瘾。所谓英雄不问来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在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政权屡屡更迭,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此时南方还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和北方的北汉十个割据政权相继存在。真是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啊。  李煜祖父李昪,就是在这样一个狼奔豕突的局面中乘势崛起建立了南唐国。  人说李煜是传奇,其实,乱世中的李昪,才真的是一个传奇。在那些安详平静得似乎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史料里,藏着那么多惊险、血腥、心机和韬略。每次,似乎他都能处理得不动声色,那是真正的武林高手做派。历史的宽袍大袖也如同心怀悲悯的隐世高人,看惯世间起伏纷扰,任他如何搅成一锅粥的混乱,只需轻轻地一拂,便剩下一派朗朗乾坤。乱世,不过是安静书页里一点轻轻洇开的淡淡墨痕,很快就被风干了。此所谓“春秋笔法”,确是微言大义啊。不经意读去,自可以云烟过眼。认真起来,每一个平平无奇的汉字下面都藏着一段惊涛骇浪。  故事的开始,他不过是唐末乱世一个贫苦无依的孤儿,流浪中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拣了回家,却不见容于杨氏诸子。杨只得将其托付给亲信徐温。于是又成为徐温的养子,改名徐知诰。也许真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知诰,就显露出来良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九岁就能将徐家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这聪明能干的孩子很得徐温夫妇喜爱,自然又被徐家诸子嫉恨上了。尤其是徐长子知训,更欲除之而后快,安排了好几次暗杀行动,要拔除这个眼中钉。有一次召他饮酒,在帐中埋下剑士。行酒吏刁彦能察觉了,倒酒时就暗中掐了他一把,他赶紧找了借口脱身,算是逃过了一劫。另一次是他去润州觐见,知训又在山光寺安排下鸿门宴,幸好徐知谏于心不忍,提醒了他,于是赶紧逃跑。知训不甘心让他再次走脱,授剑与刁彦能,命去追杀。刁放过知诰,回去复命只说没追上。后来李昪立国,用刁为抚州节度使。  古来传奇中多有刁彦能这样危难之中慨然相助的义士,甚至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未必是能草莽识英雄,为日后富贵发迹。只因为一点正义感,不愿意为虎作伥。由此也可以看出李昪已是颇得人心。自助者,天助之。每次都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并不全是老天爷的特别眷顾,更多的是他自己救了自己。  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秉性、修为,的确是可以自少小即可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来的。战乱中,李昪这样的孤儿该是成百上千的吧,如何偏偏就他一眼就被杨行密看中?史书中只有简单的四个字“奇其状貌”。不知道这个小小孩童的长相,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杨青眼有加。想象一下,彼时他不过一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流浪儿,相貌生得再端正也称不上美少年的吧。按照我的想象,最能于惊鸿一瞥之中打动人的,往往是一个人的眼睛。在那样的乱世当中讨生活的孩子,眼睛里一定有过人的机警、敏捷。那清澈若水的光芒是外表的邋遢肮脏遮掩不了的。而杨行密自己也是自小孤苦,深谙其中艰辛,所以才会对这个孩子格外垂青的吧。  说到长相,且宕开一笔来说说闲话。在史料记载中,南唐三代国主均是骨格非凡,相貌堂堂。烈祖李昪,《南唐世家》说他“身长七尺,广颡隆准”。中主李璟,《江南野史》说他“音容闲雅,眉目若画。天性儒懦,素昧威武”。后主李煜就不必说了,生下来就是“广额丰颊,骈齿重瞳”的富贵之相。李煜的兄弟、儿子,也都相貌不俗,大多是堂堂的美男子,甚至朝中大臣,也都风雅清俊,如徐铉徐楷兄弟、韩载熙等等,都丰神隽逸,仪表不俗,与江南如画的山川相映生辉。要是画一卷历朝历代的帝王士大夫风情画卷,应该再没有能与之比肩的整齐好看吧。除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原因,人说貌由心生也是有道理的,常见有少年时生得好样貌的人,稍上一点年纪就委琐邋遢起来。而一些年少时并不出众者,却能在成长中越来越闪耀光芒,那是内心智慧对容貌的修正和雕刻。平庸和鄙俗,真的是会消磨一个人的内心的,最后就会形于外了。所以,内心的修为真的非常重要。  长相如此清俊脱俗的三代君王,人也自然非寻常流俗之辈,虽困于乱世,政治上每况愈下,但文学造诣却是一代更胜一代。  李家男儿都早慧,也大多短命。李昪九岁作《咏灯》:“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借以向养父徐温暗示自己的价值,盼望得到关注和重视,分明是心怀鸿鹄志向,虽寄人篱下,终非廊檐下的燕雀可比。李璟十岁做《新竹》,中有“栖凤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之句,其襟抱气度,哪里看得出是一个孩子所作。李煜也是七岁就能背曹植《燕歌行》。李璟次子宏茂“雅言俊德,宗室罕伦”,简直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却未及弱冠就一病归西。李煜幼子仲宣,三岁就能诵孝经不遗一字,可惜也四岁就早夭。即使李煜长兄弘翼,貌似有着那样强悍生命力的人,也没有等到坐上皇位就凋落了。也许太出众的人,总是容易遭老天妒忌吧。  回来说李昪。我总觉得李昪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小小年纪,就懂得如何自我展示才华,但同时又很懂得韬光养晦,仿佛那样的乱世,正是他的鱼塘,满塘淤泥,他却可以在其中悠游自若。自幼失牯的孩子,寄身于人,并不争风,处处退让,却总比别人亲生的还能得宠爱信任。却又极懂分寸,进退合度,即使大权在握之时,也毫无骄矜。史书说他对养父甚孝谨,对曾屡屡欲加害他的徐氏诸子也都仁至义尽,是知恩图报的人。李家三代君王,都有“谦谦君子,温其如玉”的书生风度,内心都是良善仁厚,无论对大臣,士卒,百姓,都能礼贤下士,体恤爱护,所以深得人心。也许正应了一句话吧:得民心者得天下。野心,是有一点的,但是顺应天命的成分,似乎更多。  朱全忠曾大举南侵,却被杨行密败之于清口,自此轻易不敢招惹江南,此后数十年间,南北遂成分裂之局。杨行密割据江淮,奠定了十国中吴国的基业。但他在位时并未称帝。杨行密去世后,徐温拥立杨隆演建立吴国,杨隆演去世,群臣中有人提请徐温继位。徐温因忌惮杨行密旧将,不敢接受,于是立杨溥为王。徐温病死,李昪逼杨溥称帝,杨溥死后,其子杨渥继立,而军政大全实际上全由李昪父子把持。  李昪立国,与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有异曲同工之妙。《南唐世家》载李昪有一天照镜子见到自己几缕白须,就看着老臣周宗叹息到:“功业已就,而吾老矣,奈何?”这个周宗,就是后来李煜的两任国后大小周后的父亲,估计是个很懂事的老头。听出了李昪的意思,立马赶到广陵去会见和他要好的权臣宋齐丘,密谋禅代的事。但宋齐丘却有自己的小算盘,非但不肯配合,反倒专门赶回金陵状告周宗欲谋不轨,请求李昪斩周宗以谢吴人。李昪只好把周宗降职贬去驰州。取杨氏而代之的计划,只好缓行,并转入暗中。欲得天下,要先得到天下人心,人心得到了,还得要堵住天下人的嘴。书生谋国,顾忌甚多,总是比别人更多谨慎,方式上也更温和,尽量不能太露骨,这是和赵匡胤在行军途中演出“黄袍加身”,立即轰轰烈烈回去逼宫的武将作风截然不同的。所以李昪要一直等到后来吴越诸国遣使劝进,各地官宦也都上表坚请的形势下,才顺水推舟地取吴代之,坐上了帝位,连恢复李姓,改国号,也表示自己不敢忘徐氏恩,让百官去议,百官皆请,才正式复姓并改国号为“唐”。“昪”这个名字,就是这时候改的。  南唐三代皇帝坐上皇位后都改名,估计都是想取个好兆头。“昪”字日字头,太阳高高在头顶升起,想来烈祖是希望自己这颗太阳升起就永不落,希望南唐的国运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世世代代将江南的繁华延续下去吧。元宗李璟,初名景通,后改名景,即位时,再改为“璟”,加了象征美好的玉字旁,希望南唐国运在自己手中能像美玉一样大放光芒,也像玉石一样质地坚固吧。可惜他似乎忘了,玉石品质虽坚,却易碎,不堪碰触,所以在他手里,他屡用这块玉石去碰人家的石头,本意是想要开疆拓土,扩大南唐这块玉石的版图,可惜事与愿违,最后反倒是将这块玉石一次又一次掰下来送给别人,以至于交到李煜的手里时,几乎只剩下了一半。李煜也仿效祖父、父亲,将从嘉的名字改为“煜”,希望能借着这个字的光芒,让这半块破碎暗淡的玉石在自己手里重新泛出异彩。岂料玉石非坚金,一淬火,光芒反而愈来愈暗淡,最后连半块玉也没保住,反倒连燎玉的手,也让人砍了去。  唐国既立,李昪的人生理想算是尘埃落定了。他自小孤苦,一生久历兵乱,自己本就是战乱的受害者,深知百姓厌倦战争。所以在位七年,积极致力于与闽、汉、吴越、契丹远近诸国和平外交,约定互不犯境,始终不妄动兵戈,让民众在连年征战后能得以休养生息。乱世当中的江南赖以有这样一段桃源短歌,也算是功德千载了。  烈主李昪有一位贤明的皇后,对他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颇有助益。元敬皇后姓宋,小名福金,幼时流离于乱兵中,为升州刺史王戎收为养女。李昪原是娶的王戎亲女,王氏生子李璟,但早卒,徐温就让李昪续娶宋氏为继室。宋氏为人严谨,不苟言笑,治家有方。徐温去世,李昪打算去奔丧,宋氏阻止了他,分析此去凶险,徐氏诸子很可能于他不利。可见宋后亦非寻常女流,在乱世中成长起来的孤女,同样胸怀谋略。李昪立国,她对他也常有帮助。宋后心思敏慧,李昪对她也很敬重。曾对大臣说,有些事常常自己还没想到,宋后已经先考虑周全了。李昪晚年迷信,服用金石药延年,导致性情暴怒,大臣一不小心就触怒龙颜,全赖宋后从中周旋。李昪去世后,中书侍郎孙忌担心李璟即位后魏岑、冯延巳等东宫旧臣得势,暗中献计宋后,要她托烈主遗诏临朝听政。宋后断然拒绝说,这岂不是效法前朝武后故事吗?我怎会这样做!  李昪称帝,家人子女自然鸡犬升天,却也有遗憾,竟没有得到自己女儿的原谅。史载烈主有一女,嫁与吴睿帝太子琏。烈主受禅后,封为永兴公主。但是这位公主却性情刚烈,始终以吴国亡国妇人自居,深以国为自己父兄所灭为耻,每听别人叫她公主,就痛哭流涕。烈祖也因之羞愧,于是封杨琏为中书令,池州节度使。但杨琏不久就死了,公主也因为常常哀哭,竟至于哀伤过甚而死。  江淮连年丰乐,国力强盛,在南方诸国中日渐崛起为大国,群臣中有豪杰之士劝李昪乘势而上,开疆拓土。李昪叹息到:“我从小在军旅,亲身体会过战争对于百姓的祸乱之深,种种惨景都不忍心再提起。使别国百姓安宁,我国百姓也才能得享安宁。”这番话,放到今天来看,都是不无远见卓识的言论,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升元六年,吴越大火,宫室、府库、兵器等等都被大火烧尽,诸将帅认为这正是消灭吴越的天赐良机,纷纷请求出兵攻打。李昪却一概不听,还派使臣前去慰问,并带去大量钱帛帮助吴越度过困境。所谓“仁者无敌”,在这点上,李昪真是要让当时许多枭雄脸红的。南唐书说他“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焉”的确不算溢美之辞。  往小一点说,他只是想把吴国旧地经营好,不愿再打打杀杀了。  也许,他真是想要歇一歇了。这一路走来,外人看似顺利,其实,想他从一个孤儿,一步一步坐上这个帝位,其中付出的艰辛必不是外人能看得见的。在遍地荆棘与狼犬的乱世,每一点胜利都是需要全力拼杀出一条血路来的。但是,在史料里,我始终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血腥气。现在我明白了,那是内伤。此后的几年励精图治,积弱的南唐,终于在他手里慢慢恢复了元气,而他自己的元气,却很快就要耗尽了。于是他开始愈加虔诚地信佛佞佛,大量服用丹石,希望能凭借神仙道术养好内伤,结果反倒受害于这些丹药,终于背发痈疽,眼见得沉疴难治药石无效了。临终前,他拉着长子李璟的手说:“德昌宫储藏的兵器、金银财帛,大约还值七百余万,你要切记以守业为重,和邻国友善相处,好好保住社稷。”谆谆嘱咐其守国,要留心北方强权,不要轻易发动与南方诸国的战争,激动中竟将李璟的手咬出血来。可惜,后来的中主李璟并没有完全领会到他的苦心,还是将南唐带入了战火,并且最终只留给他的儿子一个烂摊子。  《玉壶清话》载《先主传》:“数载前有渔者持蓑笠纶竿,挈短板,唱《渔家傲》,音色清越悲凉如烟波浩渺。自号‘回回客人’,有人说他就是仙人吕洞宾。唱词道:‘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无主。一个鱼儿无觅处,风和雨。玉龙生甲归天去。’”有人给他钱,他却不接受。这样在金陵唱了整整半年,里巷村落之人都听会了,却并没有人悟到什么。而后烈主李昪果然于二月崩殂,鱼儿,就是指鲤鱼,原来歌中尽是谶语。  李昪升元七年二月死于金陵,年五十六岁,虽不算长寿,在大多短命的江南王室,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冯延巳曾讥诮李昪说:“田舍翁安能成大事”。这话显然不公平。我想李昪立国后志在守成,也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他早期的作为来看,他绝非冯延巳口中胸无大志的“田舍翁”。也许李昪一直是清醒的,他早早就看到了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一个南方小国的气数。所以,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轻徭薄赋,发展农桑,拓宽贸易,南唐在他的手里逐渐繁荣起来。到他去世时,府库充实,四海安宁,简直可以用国泰民安来形容这一段好光景。  历史本来就是有着正反两面的镜子,端看后世人怎么去看了。也许,李昪是乱世英雄还是“田舍翁”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南唐,让“绝代才子,薄命君王”的李煜,在祖先绘就的画卷里,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传奇,成就了一代“词帝”的辉煌,让我们在遥远的后世,还能沿着这些美好词句千年不散的芬芳,轻易地穿越时光风雨,回到江南烟雨如画的旧梦中。  历史是公正的。让我们闭嘴,听时间说真话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内容概要

姚敏,网民烟霞、烟霞旧友,生于70年代。做过教师、文秘,辗转蜀地,现居成都。有散文、随笔散件报刊。
将文字当作世俗人生转角处安静温暖的光亮;视书写为暗夜独舞,一个人的静修。

书籍目录

引篇:红尘误/1几曾识干戈/3    ——李煜【破阵子】卷一:乱世劫/9往事已成空/11    ——李煜【子夜歌】风里落花谁是主/20    ——李璟【山花子】天教心愿与身违/30    ——李煜【浣溪纱】金剑已沉埋/42    ——李煜【浪淘沙】回首恨依依/49    ——李煜【临江仙】世上如侬有几人/61    ——李煜【渔父】卷二:红颜殇/71重按霓裳歌遍彻/73    ——李煜【玉楼春】无言独上西楼/79    ——李煜【相见欢】教君恣意怜/84    ——李煜【菩莽蛮】人生长恨水长东/91    ——李煜【乌夜啼】喜光镇在人空老/g5    ——李煜【谢新恩】卷三:家国痛/103南国正清秋/105    ——李煜【望江南】算来一梦浮生/111    ——李煜【乌夜啼】梦里不知身是客/117    ——李煜【浪淘沙令】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127    ——李煜【虞美人】卷四:风流长/135山月不知心里事/137    ——温庭筠【梦江南】纵有笙歌亦断肠/144    ——冯延巳【采桑子】洛阳才子他乡老/155    ——韦庄【菩萨蛮】衣上酒痕诗里字/163    ——墨几道【蝶恋花】我是人间惆怅客/171    ——纳兰性德【浣溪纱】春祭(代后记)/180

编辑推荐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化人生,聆听李煜词的天籁之音 细述南唐史的悲欢之旅。  《独自莫凭栏》在图书市场古典文化热中,宋词备受青睐;作者对李煜词的性灵化阐释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和情感,极易引起读者共鸣;书中有整幅全彩《韩熙载宴图》;四色印刷,制作精美,极大丰富了对《独自莫凭栏》的视觉享受;

作者简介

《独自莫凭栏》是李煜的词,李煜的词,清丽谐婉、任性率直,虽用词平实,却字字珠玑,在后人中广为传颂。作者通过对李煜词的解读,按时间顺序串联起李煜的生平遭际、五代十国的风云动荡和作者对人世悲欢的深切体验。分为“乱世劫”、“红颜殇”、“家国痛”、“风流长”多篇。《独自莫凭栏》在赏读中对李煜作品中的珠玉之词多有分析,便于读者感受出其中的精雅。书的后部有冯延巳、韦庄、晏几道词的赏读。用这种浸润心灵的阅读,给忙忙碌碌的现代人一种停歇和享受。

图书封面


 独自莫凭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小時候,外公就會教我們誦唐詩背宋詞,不知道為什麼,什麽都忘記了,唯獨李煜的詞記得牢牢的。少女情懷總是詩,而李煜把自己的情懷都傾注在詞中,每一首詞都有它背後的故事,讀他的詞,就像在讀他的故事。他的心像女子一樣細膩,總是感覺他是悠遊寡斷的人,不適合當皇帝,而事實也擺在眼前。「一壺酒,一芊綸,世上如儂有幾人」----看到李煜的詞,很容易讓我想起那種神仙眷侶,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居於隱世,不問世事,這應該就是他想要的吧!可人生最是奈何,夢想是不能實現的理想,夢想就在他的眼前,一抓,就煙消雲散了。李煜有才華橫溢,卻沒有辦法發揮所長。看了這本書,我會感嘆:如果李煜不是皇帝就好了。就正如前幾天看報紙,豐田的新任董事對於近來豐田公司發生的汽車事件表示很無奈,看出來,他很不想當這個總裁,但因為他姓「豐田」,沒有辦法,然後再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了一句「出身是沒得選擇。」如果有來生,希望你不要再當皇帝,可以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吧。
  •     文章开篇和某些章节写的很好的 ~ 特别是作者选了一些不同的角度来写,不是将大家都熟悉的几首词写来写去了事~~ 对书里写的关于南唐的文人一章很喜欢~~ 有新意~但,觉得作者功力还是不行,仅仅“命运那翻云覆雨的手”这样一个句子在书里就重复了不下10次~~ 其他重复辞藻不赘述~ 也有些地方过于堆砌和矫情,有点流俗~~但总体来说,是我看过的 ,写李煜的评传(文学类)比较好的了~ 其他有几本,如《最是寻常梦》感觉庸俗的无法入目~~ 这本比之,好多了~
  •     初识君,杨柳疏落,芳草尚浅。三月春风,沉醉江南。只因豆蔻多情,赏柳絮如飞,也似清忧。只道飘零可怜,君泼墨,再添凄凉。 纵览其词,似落花流水,终不知君愁。 再忆君,秋风萧瑟,落花轻薄。满园秋色,小楼深锁。可叹凄凉,如何堪锁?沧海横流,历历斑驳。胭脂褪尽,宫娥垂泪。花开花谢,方觉春风已过。纵三千里河山,亦四十年如梭,青丝染霜,愁亦似河。且怜君王之薄命,忍幸词宗之浮名?深寻其词,如春水东流,终浅尝君愁。又梦君,已是春秋数载。春江流水,年年相似;秋风抚叶,岁岁如陈。 红颜易逝,君亦是。风华谁堪留,古今终得休。半杯鸩酒,随千年世事沧桑,一江春水,寄多少浮生悠悠。半生恣肆,半生清幽。谁毁谁誉,何去何从?舍弃其词,终道: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生于七夕,死亦七夕。不知贺与悲悼。生于繁华,死于富贵。不知羡与多愁。毁誉休再问,只留得一处荒冢。奈何世之仁和,偏与君有如海深仇。为底英雄豪迈,不许后主恣肆轻狂?为底江山如画,不许南唐稍拾之量?为底情深至此,不许英皇携取鸳鸯?为底词可百姓,独不许这一代君王?生于帝王非愿,奈何前朝余孽,却惟伐与君? 何事莲花消瘦,秋风缘是恼人。清风皓月,只有冷眼。年年相似,不顾凄绝。芳菲如雪,相思如烟。黄金台下,应是不归来。落花流水,君已不在。为君和泪倚阑干,人间从此无春秋。忽而一恸,曰:思君之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然,奈何君不知。掩卷,泣如雨。 夜未央,风乱书页,泪墨交浊痕隐约。“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低吟之,俄尔,泪复如倾。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提到南唐后主李煜,很多人都唏嘘不已,李煜的神曲《虞美人》很多人都能背诵,但是李煜的一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李煜的下场是怎么样的,这本书有详尽的诠释,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李后主,丰满完整的大词人!
  •     能让人更进一步了解李煜。
  •     一个很有才情的女子。此前已看过她写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与情》,我喜欢的是作者总是能够通过一句或一首诗词来精准、传神地描绘出诗词作者写作当时的心理、情感路程,为我们展露诗词背后的一个个精彩故事。所以,我记得在此前读书笔记里曾经说过,她是懂得仓央嘉措的,的确如此。在这本词话南唐后主李煜的书里,作者通过对词帝李煜词作的赏析,为我们刻画了李煜坎坷一生的生活、情感经历,再现了五代十国朝代更迭的历史。除了李煜词作外,其间也穿插着许多著名词家的作品,并且在最后一卷里,还分别选入了温庭筠、冯延巳、韦庄、晏几道、纳兰性德的作品,并逐一介绍了这几位著名词家。毫无疑问,这是一本赏析中国古词的佳作,诗有诗的魅力,词亦有词的精神。在看到书中提到的《花间集》时,我才隐约想起自己似乎买过这么一本小册子,一翻书柜,果然,是1999年12月买的。当然,没全部看完,依稀几首有印象。唉,记忆已经不断在衰退。对了,书的后记《春祭》写得很精彩,作者的写作心里路程以及对爱的理解与追求。“凡有梦想处皆水草丰美”,然也。也正是有着如此孤傲性情、细腻情感、丰富精神的女子,才能读懂那些美轮美奂的诗词啊。
  •     对于已故的人,不管身份如何,我都静观之,默思之,要不误入歧途,只能多看,然后能安。
  •     不仅仅写了李煜,还写了很多关于李煜的人与事,文笔也很好,就是出场人物太多,有点乱,值得一看
  •     回首往事恨依依
  •     诗评不如淡说历史说得好,若是有想了解南唐时期历史而又不愿去读那些苦涩书籍的人可以一看。但诗评方面太弱,书名有点不符实了。
  •     李煜错生在了帝王家
  •     喜欢李煜的可以买
  •     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内心细腻得让人敬畏。还好在初中时代,就能读到他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借李煜词,说南唐史,最后一章讲到小晏、纳兰有些莫名其妙的,无需多言。。。
  •     也就年轻的时候会花钱看这种东西
  •     普及性质的~
  •     独自莫凭栏词话南唐后主李煜,很好的版本,内容简洁明了,了解了解吧,,,,
  •     我的李煜我的娥皇我那本只有三章的小说
  •     喜欢词
  •     李煜在词的修养上面千古一帝!!!
  •     李煜
  •     李煜是南唐后主,在政治上不成功,可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在词的历史上不得不提他~~
  •     开头几章节不错,从南唐开国写起,角度新颖,后面几章节总觉煽情味太重,总体四分,世事一场大梦,算来一梦浮生啊!
  •     李煜 词凄美
  •     关于李后主,作者写了不少自己的看法,有些甚至和大家以往的印象不一样,值得一读。
  •     还不错
  •     算是古诗词赏析里的上乘作品了。分析李煜的词,大部分作品都只是流于表面,矫情的说一大段风花雪月,鸳鸯蝴蝶,好像李煜就是另一个柳永。但他不是,他还有南唐皇帝这个身份。姚敏的文笔老练,用摆脱了儿女情长的文风来解析李煜儿女情长的作品,思想深刻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时局,给我们展示李煜做皇帝那一面,他,其实也并不是只忠于个人享乐和莺莺燕燕,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做过一位好皇帝。
  •     古代诗词的大家,最爱纳兰和李煜
  •     喜欢李煜“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逐深”。想要真正理解李煜对词的贡献,要从词早期发展谈起。纵观五代词坛,大多为伶工词。正如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所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烧之态”。
  •     写李煜算是不错的。
  •     大致一翻,觉得作者对李煜的解读颇有意思
  •     独自莫凭栏词话南唐后主李煜 这个不错哦
  •     一直喜欢李煜,这本书写了很多关于他的事迹。大多不是课本或者简单读物上有的东西。比较集中的表现出李煜的才学、政治能力、感情等待方面。如果你也喜欢李煜,不妨买来一阅。
  •     很多人说李煜是一个好词人,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觉去看待这个人君,让你认识不一样的李煜,他的词,他的国家以及他的爱情
  •     没看完,看历史。人生自有沉浮
  •     李煜.
  •     各种坑
  •     爱李煜
  •     本书内容讲的词是我喜欢的。作者的文字也有味道。书的纸质很好。但是封面效果略显脂粉气。2009.4
  •     李煜的词总透露着浓浓的哀伤,值得一读
  •     一直很同情李煜,写得一手好词啊,一生却这样波折。
  •     一直很喜欢李煜的词,这本书的装帧也很棒
  •     从这里开始了解李煜 虽然也止于此...
  •     值得一读的好书,李煜虽不是一代明君但其文学水平确实是一流
  •     这个商品不错,大爱李煜啊
  •     这本书使我重新认识了历史中的南唐后主——李煜,全书内容记录了李煜的一生却不显得单调乏味,很符合我的胃口,是一本佳作!!!
  •     对李煜有更深刻的了解,只是后面的内容有一部分不是李煜的词,搞不懂
  •     同学推荐,于是在网上看了几章,但最终还是坚持不下去。倒不是说这本书有多糟,但我就是厌恶这种类型的东西。
  •     本人很爱李煜,,哇哈哈哈哈哈~~~~~~~~~~
  •     准备暑假里好好看,因为喜欢李煜,所以先囤着!
  •     小时候就很喜欢李煜的词,通过这本书更深入的了解了他这个“词帝”跌宕起伏的一生!
  •     其实有点小失望~~~不过也还好啦,李昇李璟李煜的那点轶事我看得还蛮爽的~~~
  •     我爱这些短命且被左右命运的才子
  •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淥,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庆幸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否者这词谁来写。
  •     春日宴 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 一愿郎君千岁 二愿妾身长健 三愿如同梁上燕 岁岁常相见
  •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一道回过身去,倒越时间和空间,追逐李煜的行踪走到千年以前,重新认识这个集词宗与君主、天才与庸才、成功与失败于一身的矛盾性格组合的人物,考察他一生中“薄命君王”的悲剧命运与“绝代才子”的美学追求、错综交织的历史吧!词也销魂,人也销魂。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这本书通过对李煜词的剖析来剖析李煜的一生命运,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悲凉,我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尤其是他被太宗赐死,死的是那么的惨...但同样我也很喜欢他与大周后的爱情,很喜欢他们年轻时在一起谈论音律,诗词之类的,很有小夫妻的样子,可惜大周后死了,但也庆幸他死了,不然只会落得和小周后一样的下场...
  •     作者底蕴不是一本书能展现的,但却是可以通过一本书体现的
  •     李后主,误入红尘,才子,佳人,南唐话凄凉。
  •     写最喜欢的诗人李煜的,当然要买了,很久以前看的了,看过很多遍。
  •     感觉顺序有点零散,不过这类说话的方式我一直都挺喜欢的~不写作文许久都生疏了。。。当年写作文用这种语气简直棒棒哒(大雾)
  •     传说中的漫漫古典情系列=-= 讲南唐李煜的哟
  •     很喜欢李煜的词和画,也很同情李煜,今天收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最吸引的是在书中的插图人物,很大,很清楚,可以照本绘画。
  •     质量很高的书南唐后主遂做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     不错,文艺小生必读
  •     喜欢李煜,所以爱读他的作品和关于他的书籍文章,很凄美!
  •     该书从李煜的祖父开创后唐基业写起。后介绍到李煜的父亲和兄弟之间的帝位之争。在写到李煜的出生和成长过程。成年后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以及和妻妹小周后的缠绵爱情故事。后来的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人生。,最后命归黄泉的凄惨一生。读李煜的人生最能体会【何必生在帝王家的感慨】.书中把李煜的佳作尽收一次。强烈推荐爱好诗词历史的读者购买、。买来一定让你爱不释手
  •     除了李煜,后面还有纳兰,温庭筠,晏几道,的词。
  •     李煜的词,向来喜欢到一个不行。
    课本上讲的背下来了,课本上没有的,也差不多了。
    评的还好,看看就行,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李后主。
  •     喜欢李煜,本书印刷很不错
  •     李煜真的是很好的词人 奈何命运弄人 偏偏生于帝王之家
  •     刚刚标完了高中看过的安意如的书,基本两星留给情怀,当时觉得观音还不错,这本书写李煜,倒是给了我极大的兴趣,如果要看既哀且艳的发之聊赖的诗词随笔,那在这个糊弄人的圈子里,这本是中上品。
  •     很早就喜欢了,趁减价买了,喜欢李煜的看看。很有意蕴
  •     南唐后主李煜,一个风华绝代的男子,在几多艳花中最终沉沦。读罢此书,淡淡忧愁蒙住了我的心,让我随他在这个冬季一起伤感。
  •     不太读古诗词 但李煜除外 这本书翻了四五遍了不下。
  •     怀着对李煜诗词的热爱读了。
  •     有专业性,不过我本人很喜欢宋词,尤其是李煜的
  •     很喜欢李煜这位颇富争议的词人
  •     把李后主的故事写的很唯美。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 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     喜欢李煜,所以买了这本书来看。呵呵好像是通过他的词句来述说他的一生~~~~~茶余饭后闲时读也是另种风情~~~
  •     我很心疼作为南唐后主的李煜。
  •     翻案翻的有点过了。。。
  •     这本书在介绍词的同时也介绍了时代背景 ,融入了不少故事情节,让人给容易理解,是一本不错的书。李煜的词一向偏爱,如果是李煜的词迷,此书非常适合~
  •     李煜是一个文学家,可惜做了皇帝。
  •     喜欢李煜的词,点评也恰到好处
  •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一蔬一饭,他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     后主的词实在是太好了,,只是姚敏似乎不适合写这种书,,感情少,,我感觉甚是像在读一本历史而不是一本赏析的书了..
  •     讲了很多南唐的历史,可还是觉得李煜的悲剧就是因为他蠢。。。不过这和他的诗词造诣没直接联系就是了。。。
  •     读李煜的词是一种享受。每当读他的词的时候,总不自觉的陶醉于其中,仿佛经历那些细致而入微的情感的自己,会深深的陶醉于其中。独自莫凭栏是解析李煜的诗中我比较欣赏的一本,能让人较好的体味到诗人的情感
  •     写后主的书,总是会觉得作者欠功力。
  •     更了解李煜了!!!很喜欢李煜!!
  •     一朵烂掉的花
  •     最喜欢的就是李煜,可能是关于他的书看得太多了吧,觉得没有多少新解了,不过对于第一次买关于李煜的书籍,这本书还是值得推荐的
  •     曾经的李煜粉
  •     南唐后主李煜才华横溢,可惜生错了地方,做皇帝我觉得他不合格,但是做为词人是伟大。
  •     说词无法绕过的便是这位南唐后主,果断收
  •     高中看哭过 现在不记得了
  •     不仅从诗词本身出发,而且还借鉴了同时代其他诗词来展示李煜的一生,语言也很优美,几乎面面俱到,可以当作一本南唐史书去读去学习.真的很好~
  •     很喜欢李煜,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理解是我心中所想。
  •     千古一帝..
  •     无限江山……
  •     喜欢
  •     赏的很好,读着没有枯燥无章之感.
    只是书中所写,南唐败只是因为"几曾识干戈",不大同意.后主次才不错,但不值得附会其政治能力有得一观.
    也罢,终究是薄命为君王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