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罗文学关系史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史 > 中罗文学关系史探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8月
ISBN:9787020066506
作者:丁超
页数:290页页

章节摘录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东欧国家对华关系。1966年3月,中苏两党关系中断,稍后我国“文革”开始,苏联及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保加利亚等东欧五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实际中断,但罗马尼亚与中国的关系则一直比较稳定。60年代罗苏矛盾公开化,罗马尼亚开始批评苏联推行经互会的经济一体化政策。1968年8月苏联以华约名义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后,罗共中央总书记齐奥塞斯库坚决抵制苏联利用华约干涉别国内政,在国内广泛赢得民心,在国际上也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持,在对外关系方面是非常活跃、备受瞩目的一个时期。中国对罗马尼亚反对苏联的立场给予了坚决支持,两国的政治关系和各方面的交往得到不断加强。所以,在罗马尼亚并没有像在有的东欧国家那样,出现汉学家失业、改行现象,更没有追随苏联官方反华政策,相反,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充满勃勃生机、成果不断涌现的旺盛时期。  不断上升的双边政治关系是这种文学关系发展的外在驱动力,汉学队伍的逐渐成熟则可以满足内在的文化渴求。60年代中期以后,无论是罗马尼亚还是中国,所培养的语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也为从源语国直接译介和研究对方国家的文学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1966年,罗马尼亚世界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黄英》(Duhul crizantemei.菊花精)一书,所含的短篇全部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译者是布加勒斯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东方语言系的汉语教师托尼.拉迪安(Toni Radian,1930——1990,中文名字江冬妮)。这是《聊斋志异》的第一个罗马尼亚文译本,也堪称罗马尼亚人独力直接从中文翻译文学作品的开端,因为在此之前,卡米拉尔与裘祖逖译介中国文学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卡米拉尔并不懂中文,而江冬妮不同,她属于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罗马尼亚汉学家。她的这部译著,在罗马尼亚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译介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前言

  作为罗马尼亚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祝贺本书的出版,因为它是我们牢固的双边关系的明证,是折射罗中人民长期致力于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的明镜。同样,阅读这部信息甚为丰富的书籍也是一种特别的愉悦。它富有教益,感人至深。它通过翔实的文献表明,文学是使不同的人们彼此了解和亲近的重要资源与途径之一。丁超教授的著作深刻地昭示。罗中文学关系史是我们两国跨越遥远的地理距离,走向亲近与紧密团结进程中的组成部分;它在我们可以称为双边关系历史全景中,是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历史自然也包括1949年10月5日建立的持续发展的外交关系。在罗中当代关系之前,两国人员之间已经有过交往和相互了解,两国也曾翻译和出版过文学作品和历史著述,虽然其中带有偶然性,但总是惠及读者,受到欢迎的。  由于对这种丰富的文学关系历史知之甚少,我怀着兴奋和迫切的心情浏览了全书,感到一种满意的回报,获益良多。丁超教授成功地将他长期积累的教学科研功力及成果汇集于书。多年的教学工作使他掌握了细致和专业的分析与综合方法。通过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讲授罗马尼亚语言,丁超教授也探索并洞察了罗马尼亚文学的奥秘。通过坚持不懈地查考文献,他不仅敏锐地感悟了罗马尼亚文学的整体价值,而且厘清了中国文化要籍在罗马尼亚的译介出版,以及中国文学相应接受罗马尼亚作家的情况。  阅读此书,可以看到它具有结构均衡、论述系统、文献扎实的优点:将中国文学与罗马尼亚文学的相互接受情况分为上下两编排列材料,从方法上来说颇具创构性和展示力。对浩繁的文献资料按照价值标准精心取舍,不仅反映了丁超教授的水平,而且也体现了他为发掘代表性作家和有影响的作品付出的努力。  当然,令我感到荣幸的是,在书中我本人也与许多德高望重的罗马尼亚学者和汉学家被一并提及。本人贡献微末,著译寥寥。

内容概要

丁超,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山西高平。1978年3月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罗马尼亚语专业,1982年1月毕业留校,长期从事罗马尼亚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1986至1987年在布加勒斯特大学访学,1991至1993年在中国驻康斯坦察总领事馆工作,1997至1999年在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任教育组负责人,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教授。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绪论 在人类文化长河中探寻中罗文学的交汇第一节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一罗马尼亚历史与文学的基本脉络二中罗文化交流中的文学关系三本课题的学术追求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文献基础一课题的学科特征二影响研究为主的方法三课题史与研究现状上编 中国文学在罗马尼亚第一章 罗马尼亚先民对东方和中国的早期认识第一节 古代的遗存、想像与推测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史实与文献二东亚与东欧的民族碰撞和交融第二节 中世纪晚期罗马尼亚诸公国关于东方的知识一史书中.对“中国”的最早记载二宇宙志类著作中对中国的介绍第二章 米列斯库与中罗文学关系的发端(17世纪)第一节 摩尔多瓦的饱学之士一从雅西到君士坦丁堡二步入莫斯科外交界第二节 康熙初年的俄国使臣一出使清廷始末二成果、流传及评价第三节 中罗文学关系的开启人物一米列斯库使华著作的文学性二对中罗文学关系的影响第三章 19世纪中国文化在罗马尼亚的传人和影响第一节 中国文明传入的肇始第二节 “青年社”与中国文学一马约雷斯库译中国小说二波戈尔译中国诗歌第三节 阿列克山德里的中国山水诗第四节 斯拉维支对孔子的景仰和摄取第四章 20世纪前半期的汉学初步第一节 政治关系的萌发及演变一外交关系的建立与中止二报刊对中国人民革命的声援三参加中国抗日战争的罗马尼亚医生第二节 约尔卡:史学家对中国的著述第三节 考什布克:用诗歌演绎中国传说一《石头狮子》二《皇位之争》第四节 有关中国的志书与游记一伯伊里亚努的《中华文明简编 》二内格鲁的《中国文明与思想举要》三旅行家笔下的中国第五节 翻译与创作的文学中国一文苑《玉笛》——中国诗歌的翻译二萨多维亚努作品中的东方图景三克林内斯库的“中国历史剧”《舜帝》第六节 对中国的文化阐释一布拉加:中国文化的坚定护卫者二埃里亚德:与生俱来的东方情结第五章 人民共和国时期对中国文学的接受(1947-1965)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二中国古典文学第二节 罗马尼亚作家访华及有关著述情况第三节 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和综合国情的介绍一文学和哲学研究类的著译二政治著作和文献翻译三历史著作的译介第四节 其他形式的文学和文化交流第六章 社会主义共和国时期对中国文学的接受(1965-1989)第一节 主要汉学家及其成就一罗明家族二江冬妮三杨玲四鲁博安夫妇五维珊第二节 中国翻译家单独或与罗人合作的翻译活动一李玉珠二李家渔三杨学莒第三节 罗马尼亚作家访华及有关著述情况第四节 罗马尼亚诗人的中国情缘一马林·索列斯库二米拉·鲁贝亚努(鲁美娜)第五节 其他形式的文学艺术交流一鲁迅百年诞辰活动二中国电影和话剧的映演三文化艺术书籍的出版第七章 转轨之后的失落与重建(1989-2006)第一节 文化随笔与改革开放的中国一各界人士看中国二新作联与中国作协的友好交往第二节 翻译:文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一纯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二对中国文化传世经典的译介三对欧美华人文学的引进第三节 罗马尼亚版的《赵氏孤儿》第四节 中罗双重文化语境中的小说新作下编 罗马尼亚文学在中国第八章 历史的透视与辨析(1949年以前)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近代对东欧民族的认知一明清之际来华的东欧耶稣会士二从明末传教士到近代国人编 撰的舆图地志与东欧国家三晚清出使大臣曾纪泽和薛福成日记中的罗马尼亚四吴宗濂、郭家骥译《罗马尼亚国志》第二节 20世纪上半期东欧文学在中国的传入一萌发时期(1906-1919)二上升时期(1920-1937)三趋缓时期(1937-1949)第三节 最早进入中国的罗马尼亚作家和作品一沈雁冰和《小说月报》对罗马尼亚文学的介绍二朱湘与《路曼尼亚民歌一斑》三短篇小说翻译第九章 新中国之初对罗马尼亚文学的引进(1949-1976)第一节 建国初十七年罗语文学的翻译一小说二戏剧三诗歌四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第二节 罗文学和文化的其他接受方式一《世界文学》对罗马尼亚文学的译介二中国作家访罗情况三对罗马尼亚文化的宣传四高等院校罗马尼亚语言文学专业的创办第三节 “文革”期间对罗马尼亚文化的引进第十章 新时期的繁盛与辉煌第十一章 后新时期的困厄与调适结语回眸后的思考与展望

作者简介

这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考察和论述中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之间关系的专著,它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通过原典实证的方法,首次以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野对中罗之间相互认知、两国文学互相接受的历程进行双向梳理和现代阐释,展示中罗文学关系丰富多彩的全貌。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凡十一章,时间跨度自古代(17世纪下半叶)至2006年。对此间有关作家与作品、译家与译著、版本与流传、翻译出版媒介及其他形式的文学和文化交流互动史实,都做了考述评析。力求揭示文学在沟通不同民族精神世界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探究文学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及其规律,同时回应和纠正学界在对中罗文学与文化关系认识和评价方面某些已成定势的偏误。
本书在中外文学交流史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的拓荒意义,对于中国与欧洲效果文学和文化关系研究,亦可资借鉴。

图书封面


 中罗文学关系史探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