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535435545
作者:孔庆东
页数:369页

章节摘录

  导读 武侠小说的第一要素是“武”,也有人根据这一点把“武侠小说”叫作 “武打小说”。中学老师常常会没收学生的武侠书,说“武打小说”会影响 学习,可见,“武”这个字是很引人注目的。“武”这个概念如何翻译成外 语,这是一个难题,中国历史很悠久,很多中国文化中的概念,形成在上古 时期,那时候其他文明还没有达到类似的程度。“武”如何翻译呢?是所谓 的暴力吗?战争吗?打架吗?搏斗吗?都不对。“武”的真正含义是“止戈 ”。“止戈为武”,但“止戈”首先要有“戈”,有武器,然后放下武器, 所以“武”本身就包含了“战争”与“和平”两个要素,它们问的对立统一 就已经被“武”这个字所包含在里头了。这里面既有搏斗,又有停止搏斗, 所以如何正确理解好这个“武”字很重要,理解不好,就成了“武打”,那 就是代表暴力了。那些不好的、粗制滥造的武侠小说,就很容易成为武打的 教科书,成为打架斗殴的示范书,也确实会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这便是武 侠小说被很多人看不起的真正原因。 如果有人说自己不喜欢武侠小说,那是可以理解的,确实大多数武侠小 说如王朔批评的那样:上来就乱打一气。那么金庸武侠小说的与众不同之处 究竟在什么地方?我们只从“武”这个角度来看,他和别人是不一样的。概 括来说,是“武戏文唱”,这是一个京剧的术语。试想武戏如果武唱是不好 看的。金庸的这个“武戏文唱”具体来说就是把武打给艺术化、道德化、观 赏化了。今天我们借助视觉艺术的术语,可以说它具有了视觉美。所以很多 人阅读金庸作品里的武打时,感受到的不是暴力的气氛,不是怂恿你去打架 ,而是觉得这是在欣赏美。你阅读时不会有生理上的反感,没有生理上的不 舒服感。这一点和古龙等人有区别,古龙写武打时,有时会故意渲染一些血 腥场面,带些血腥之气——这未必是不对的,其中有古龙自己的考虑,他就 是要让别人看见这“一剑”是如何刺进去的,这“一剑”又是如何出来的, 他如此描写一番,是有自己的审美考虑的。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是不 习惯这样描写的,包括中国的电影,写到血腥场面时常常是省略或者带过去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不论是写好人打坏人,还是写坏人打好 人,那个真正打的场面是不去加以渲染铺张的。比如好人打坏人,一枪打过 去,坏人就倒了,也就完了,不会有一个特写镜头去看着那个弹孔、那个胸 膛是如何炸开的。而其他一些民族的艺术,是有这样的倾向的。很多民族是 要渲染这些使人生理上不愉快的部分的,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不是这样的。金 庸这样的武打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的。 金庸笔下的武打在很多场合,是艺术化或舞蹈化的。举一个例子,比如 说洪七公和黄蓉过招的时候,一个是老人,白发飘飘的;一个是青春红颜的 少女。两个人闪展腾挪地打起来,你看上去是武打,其实它的审美效果是芭 蕾舞,是一场芭蕾舞中的双人舞。前文介绍过,金庸本人是学习过芭蕾舞的 。那个场面,说是“打”,其实是“舞”,读者得到的是一种欣赏舞蹈的美 感。 还有很多的武功,在金庸的笔下唤起的是我们对人体的想象力。前文讲 过武侠小说为何进入二十世纪后格外发扬光大、格外突出武打。在古代的武 侠小说中,没有特别详尽的对武功的描写,比如李逵、林冲、关公、张飞, 写得都很粗略,没有讲他们是受哪家武功的影响,怎么盘膝打坐,一刀一剑 怎么怎么挥出去,写得是粗线条的。因为那个时候,人对自己的身体是自信 的,相信靠自己的身体就能解决很多问题,那个时候很多问题要靠人与人肉 体的接近、肉体的搏斗直接完成。自从人类的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以后 ,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变得越来越远,肉体不接触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甚至 可以不见面,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摁按钮,就可以毁灭千百万人的生命。 这个时候,人的身体才真正成为一个问题:人的身体还有什么用?人的身体 还能干什么?身体和生命的关系是什么?我们的生命真的是装在我们的身体 里吗?所以,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武侠小说,不自觉地展开了对人的身体极 限的探讨。西方是通过奥运会来探讨这个问题,奥运会的不断打破纪录,使 人对身体极限不断发生悬念:短跑100米,究竟可以快到几秒?曾经说是10 秒,但是出现了9.9秒,然后是9.8秒……结果是一次次被打破,于是人们 就产生了巨大的悬念:人体极限在哪里?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举多重 ……这些问题在武侠小说中以想象的方式表达出来。人体到底可以玩出什么 花样来,这中间包含着很多哲学道理。 王维扬只绕得两个圈子,张召重便知此拳厉害,不等他再转到身后,斜 步横抢,向他奔来方向迎了上去,劈面一掌。王维扬早已回身。张召重见他 脚下踏着九宫八卦,知他是走坎宫奔离位,双掌挥动,抢进乾位。两人这般 转了七八个圈,点到即收,手掌不交。这路掌法是王维扬熟练了数十年的功 夫,越跑越快,脚步手掌随收随发,已到丝毫不加思索的地步。张召重见招 拆招,起初还打个平手,时候一长,不免跟不上对方的迅捷,心念一动,如 此对转,势落下风,当下运起无极玄功拳以柔克刚要诀,凝步不动,抱元归 一,静待来敌。他脚步刚停,王维扬早欺到身后,“金龙抓爪”,发掌向他 后心击去。张召重待他掌到,左手反转回扣,向他手腕抓去。王维扬疾忙缩 手,一击不中,脚下已然移位,暗暗佩服:“此人当真了得,居然能闭目换 掌。”原来张召重知道跟着对方转身,敌主己客,定然不如他熟练自然,眼 见他白发如银,虽然矫健,长力一定不如自己,于是使出“闭目换掌”功夫 ,来接他的游身八卦掌。练这门武功之时以黑巾蒙住双目,全仗耳力和肌肤 感应,以察知敌人袭来方向。临敌时主取守势,手掌吞吐,只在一尺内外, 但着着奇快,敌人收拳稍慢,立被钩住手腕,折断关节。这路掌法原本用于 夜斗,或在岩洞暗室中猝遇强敌,伸手不见五指,便以此法护身。掌法变化 精妙,决不攻击对方身体,却善于夺人兵刃,折人手脚。 《书剑恩仇录》第九回 文泰来这路“霹雳掌”的掌风喝声之中,隐隐蓄有风雷之势。言伯乾支 撑到此刻,已是全身大汗淋漓,双臂发麻,双环交叉,退后一步,他知文泰 来必定抢攻,果然对方毫不放松,踏步发掌。言伯乾双环“白燕剪尾”,右 环本来在左,左环本来在右,这时蓦地向两旁豁开,眼见敌人一条前臂便要 被双环砸断。哪知文泰来将计就计,伸掌直按向他胸前。言伯乾知道这一掌 如被按上了不死也伤,只得回过左环,挡在胸前,右环反砸敌肩。文泰来大 喝一声,五指一弯,已抓住钢环,跟着飞快绕到敌人身后。言伯乾呆得一呆 ,右环也已被抓住。文泰来用力扳转,言伯乾双手弯了过来,如不放手,双 手立断,只得松了十指,一对钢环已落入对方手中,疾忙向前纵出三步,方 才回身。 《书剑恩仇录》第十三回 陈家洛在四人中间如穿花蝴蝶般往来游走,存心戏弄,也不出手还击, 八个巨拳此起彼落,往他身上猛敲猛打,始终连衣衫也没能碰到。众人初见 陈家洛趋避之际,往往间不容发,俱都为他担心,但时候一长,都看出四个 巨人定然奈何他不得。四巨人连连大吼声中,突然嗤的一声,二虎的褂子被 撕下了一大片,众回人又是一阵轰笑。那使者早看出陈家洛是武术高手,非 四虎所能敌,连声叫道:“住手,不必打啦!”忽伦四兄弟打发了性,却哪 里止得住?大虎呼哨一声,倏然跃起,如一头猛鹰般向陈家洛扑了下来,同 时二虎、三虎、四虎一齐站到他身后,张开六条手、臂,截他退路。这是他 四兄弟猎兽时常用之法,纵然猛如虏豹,捷如猿猴,也是难以逃脱。众回人 一见大惊,许多少女齐声尖叫。 陈家洛见大虎扑来,正想后退,火光下见三个巨大的影子映在地下,张 开手臂,犹如鬼魅要搏人而噬。他身子微蹲,不再退避,待大虎扑到,左臂 快如闪电,突然长起,在大虎左胁下一拦,用力向外推出,大虎登时在空中 被他转了小半个圈子,这时他右掌也已搭上大虎左腿,粘着一送,一半借劲 ,一半使力,大虎一个巨大的身躯向前直飞出去,砰的一声,头下脚上,倒 插在一个坑里。这土坑正是他适才拔起白杨树所留下。树大坑深,泥土直没 到腰间,双脚在空中乱踢,哪里挣扎得出? 《书剑恩仇录》第十四回 这时关东三魔已被狼群赶上,三人背靠背的奋战,两匹坐骑早已给狼群 撕成碎片。三人虽用兵刃打死了十多头狼,但群狼不断猛扑。三人身上都已 受了七八处伤,眼见难支,袁士霄突然飞堕,双掌起处,两头饿狼天灵盖已 被击碎。他抓起哈合台往树上抛去,叫道:“接着!”陈正德一把抓住。袁 士霄如法炮制,把滕一雷和顾金标掷了上去,跟着两掌打死两头饿狼,抓住 死狼项颈,猛挥开路,冲到树下跃上。关东三魔死里逃生,见他杀狼易于搏 兔,手法之快,劲力之重,生平从所未见,等他上树,不住称谢。 《书剑恩仇录》第十五回P3-6

前言

  语到极致是平常 金庸是公认的“武林盟主”,侠风盖世。然而他的语言,却似乎很不“ 侠”,很不“武”,既没有梁羽生的英拔潇洒,也没有古龙的简劲飞动。梁 羽生多秀文隽语,古龙多格言警句,要从他们的作品中摘编几本《梁羽生豪 言》、《古龙妙语》,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俯拾即是。可偏偏轮到金庸, 想编一本《金庸侠语》,竟是难乎其难。直把“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 倚碧鸳”翻了个遍,也没找出几段“掷地有声”的话来,教人顿生“二句三 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 非常奇怪,金庸的语言,细看每一句,都很平常。不论词汇的搭配,还 是句式的选择,都很少标新立异,出人意外。那些话,你也能说,我也能写 。但就是这些话,让无数少年着魔,青年落泪,中年搔首,老年捻须。技痒 之下,试着把那些感人的段落摘下来,却反而发现这是一种“残忍”,仿佛 是砍断杨过的臂膀,挖下阿紫的眼睛一般。这时方领悟到,金庸的语言像一 切超一流的伟著一样,是“浑然不可句摘”的。离开了上下文,离开了整个 小说的肌体,这些段落就成了失去生命的标本。标本虽然也具备一定的观赏 价值,但毕竞远不及活生生的原态。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 妙句,但人们却记不得全诗,甚至记不得作者。有时找到了全诗,才发现全 诗平庸得很,精彩的还就是那两句,说不定作者就是为了那两句,才勉强凑 出了一首诗。唐诗专家袁行霈先生称这种现象是“有句无篇”。这种现象在 诗歌艺术之外也普遍得很,因为“有句无篇”毕竞要胜于“无句无篇”嘛, 于是就出现了“一本书主义”,“一篇文章成大名”,“一句妙语惊天下” 等等奇观。通才全才越来越罕见了,能以平常心说平常话的人也越来越罕见 了。杜甫虽发誓“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他的“惊人之语”不在一句两句, 而是十篇八篇,是浑然一体的“重、拙、大”,是不可拆分的“沉郁顿挫” 。金庸的语言也是如此,合则如星辰互照,通体生辉,分则如彩灯断线,明 暗不齐。初看上去,这似乎不是第一流的境界,为什么不能每字每句都漂漂 亮亮,可以抄录到中学生格言本上呢?但这又正是第一流的境界。福楼拜说 :“杰作就像大动物一样,它们有平静的外貌。”苏东坡说:“平淡乃绚烂 之极也。”金庸的语言便是绚烂之极的平淡之言也。 这种平淡,表现在不以小说作为炫耀自己才华的工具,决不到处发表自 己的人生高论,也不趁机搭售自己的诗词歌赋,更不把作品中的人物当作宣 传自己思想的传声筒。金庸的人物语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运、处 境、心态,“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金庸的叙述语言,必定是合乎所 描写的客观对象的性质、形态、神韵。他不直接上台表演,他活在每一个自 己所创造的角色中。如刘熙载《艺概》所云:“其秘要则在于无我,而以万 物为我也。”正像上帝无所不在,佛性无处不存,金庸在哪里?在他文字的 每一个跌宕起伏里,在他人物的每一个音容笑貌里。金庸很少直接抒情议论 ,他充分相信读者能够领会作品所蕴涵的妙谛,用不着作者亲执教鞭,在一 旁耳提面命。他只在那些平淡的语言背后拈花一笑,谦虚地说:“我只是个 说故事的。” 严家炎先生指出:“金庸的语言是传统小说和新文学的综合,兼融两方 面的长处,通俗而又洗练,传神而又优美。”① 陈墨先生认为:“金庸小说的语言,之所以看起来没什么突出的特殊, 那是因为作者并不追求风格的单一性,而是进行不同方式的叙述探索,不断 改进和创造自己的叙述方式及语言风格,同时不断地拓展语言的疆域,丰富 小说的形式美感。”② 陈墨先生还从雅语与俗语,景语与情语,官话与方言,古典与现代。规 范与独创诸方面论述了金庸语言的博大精深,无体不备。实际上,正是因为 在各个方面都达到或是接近了“极致”,所以在整体上才英华内敛,渊停岳 峙,毫无剑拔弩张,邀人喝彩之态。前人论杜甫是“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 人人之所独专”,此言用于金庸也并不过分。金庸写武打,有“赤手屠熊搏 虎”之气魄;写情爱,有“直教生死相许”之深婉;写风景,有“江山如此 多娇”之手笔;写历史,有“一时多少豪杰”之胸怀。正像《神雕侠侣》中 的独孤求败,剑术登峰造极之时,便不再依赖任何宝剑,飞花摘叶,皆可伤 敌。在武侠小说中,无招之招,是最神妙的武功。在艺术创作中,无技巧的 技巧,则是最高的技巧。金庸以他打通儒释道的艺术境界又一次印证了这个 充满辩证法的哲理:语到极致是平常。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学者骚客不但达不到这个平常,而且理解不了这 个平常,还自以为语言奇丽,用词怪异,才是读书人的风采。有感于此,笑 引一则民间字谜结束此文:“道士腰间两个蛋,和尚肚下一根筋。平平常常 两个字,难坏多少读书人!”(谜底下个世纪公布)

内容概要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坛主,新浪文化博客首席博主。祖籍山东,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98年以《47楼207》风靡大江南北。 十余年来,孔庆东持续写作当下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痛快文字,近作有《匹马西风》、《笑书神侠》、《千夫所指》等。

书籍目录

序言:语到极致是平常一、赤手屠熊搏虎——拳脚二、金戈荡寇鏖兵——兵刃三、流星电光石火——暗器四、天雷鬼斧神工——奇功五、直教生死相许——爱情六、人心各如其面——仪表七、一时多少豪杰——政治八、骗了无涯过客——历史九、江山如此多娇——风物十、凤头熊肚豹尾——首尾

编辑推荐

  《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在手,饱览金侠小说的经典风景,堪作金迷枕边书。

作者简介

《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作者孔庆东,金侠小说精华与醉侠会心品读的完美组合,浓缩一代武侠宗师金庸经典小说的华彩篇章,由北大醉侠孔庆东精心编选、导读,从拳脚、兵刃、暗器、奇功、爱情、仪表、政治、历史、风物等方面尽现武侠大师“语到极处”的风范,金侠醉侠双侠合璧,大师语言锦上添花。

图书封面


 孔庆东品读金庸侠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首席文化博主的捧杀言论知晓后一看到金庸就想起首席坛主的酥麻麻腔调,对北大中文系副教授的水平产生严重质疑。诶,我对金庸的强人印象就给这厮毁了,老跟笨蛋联系到一起。大概孔大侠这几本书都是严重喝高的情况下怀着不恶心死金庸迷不罢休的初衷写出来的。
  •     其实我没读过什么武侠,至于后面很多人说”每个少年都有一个侠客梦“!我的童年,好像是一片空白,不过幸好,读大学读了他评论金庸武侠的书,关于金庸武侠的深度和对爱情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最重要的是看了这本书之后,你会去了解金庸的详细,去了解当年什么”金王论战“之类的东西。对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层面的东西很重要。也就是说,你的知识体系会不断丰富,你的人生才会饱满,有点好为人师的感觉啊!
  •     买书的时候没有仔细看,读的时候才发现孔老师的读后感写的太少。厚厚的一本书大都是摘选的小说段落。但孔老师从各个方面解读了金庸小说,虽然仅是一本“文选”,也值得金庸虾米们收藏。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北大醉虾的侠骨柔肠
  •     从深一层的角度解读金庸
  •     读金庸的最初原因
  •     地摊上买的,几块钱,但还是觉得不值。说是“品读”,其实是“摘录”。
  •     孔教授看来真是有时间 难为他为我们挑了一本语录
  •     有点骗钱的了,无聊
  •     读过。
  •     一般般吧。
  •     牛!
  •     留下您对这本书的简短评论吧
  •     打发时间的不错选择
  •     书摘需要给原作者版权费么
  •     这本完全就是摘抄
  •     高中时看了孔庆东评的金庸后把金庸原著都找出来看了
  •     大家评价一般,我感觉不错。
  •     全书36万字,是孔庆东自己原创评论的寥寥无几,其他全部都是对原文的摘抄……书名应该叫《金庸小说精彩片段节选集》
  •     看完完全没有印象了
  •     雷
  •     孔大侠读的好深刻……不像我,看过如浮云。
  •     评论太少
  •     小时候觉得蛮好看的,后来想明白了,我干嘛不去看看原著,来看他的评价
  •     。。。
  •     虽然书中摘录的原著比作者自己写的多了去了的多,但作者的评析还是灰常的独到,话语也风趣诙谐!好看!
  •     这TMD是什么东西,作者原创部分能有一万字?我眼睛瞎了买了它……
  •     这本书现在的主人,你过得还好吗
  •     孔庆东评价金庸和鲁迅的都还行。
  •     几乎全部是摘抄金庸原文,你怎么不去抢!
  •     不值得看,还不如我来给你们说说
  •     剪刀加浆糊的巅峰之作
  •     翻过,基本就摘抄
  •     孔庆东自己写的不到十五页
  •     孔先生这厢品读有些浅了,私以为金庸还可以被读得更深些。
  •     这货就是一书摘。
  •     挺有意思的
  •     拳脚、兵刃、暗器、爱情、奇功、历史、仪表、首尾。品读少,要读者自相体会。孔和尚果然是中国著名坏人。金庸的文字不让人失望,只是笔下女子美得有些单薄,都来人间极品,清极白衣,哪里消受得了。
  •     不想说了,出了名就开始压榨别人
  •     有点意思
  •     写的什么玩意儿,大陆货,妈的一本书三百页,一百页是引用,真没见过这么抢钱的……
  •     觉得孔庆东的确算是国内研读金庸和鲁迅的前沿之人了
  •     一般
  •     要是书都这样写,也太省事儿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