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小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红楼小讲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200076394
作者:周汝昌
页数:251页

章节摘录

  曹雪芹以一生的心血,写出了一部小说,到乾隆十九年(1754)把几经变改的书名,最后决定还是叫做《石头记》。当时,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书稿只来得及初步整理出八十回的清本,就传钞流布,“问世传奇”了。这种八十回钞本被人视为枕中之秘,要花几十两银子的高价才能求到一部。传写买卖,也不是真正公然“摆摊”“列架”,而是秘藏内售。既然价钱那么高(等于中产人家一年度日的费用呢),可知早期读者限于富贵人家,但他们深知此书甚有关系,有其“禁忌性”在,所以不但偷偷地买,也是偷偷地看。这样的情形足足过了三十年的光景。  到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忽然有一部印本出现了,不但印刷整齐,而且比八十回多出四十回书来,前面有序文,说是多年辛苦搜访的结果,获得了原书的残稿,因此编缀而成为“全璧”,使读者称快称幸,所以刊印“以飨同好”云云。这部印出来的百二十回本的小说,已经不叫《石头记》了,正式改题为《红楼梦》。此本一出,风靡天下,堪称盛况空前。  但是,这部《红楼梦》印本并不是曹雪芹的真全稿,只不过是由程伟元、高鹗等人伪续了后四十回书,而托名号称“全本”的。而这个伪全本的炮制和印行,本是有政治背景后台的,并非一般文人好事者的偶然“遣兴”。这个事实在清代原是有不少人知道的,可是“印出来”的“成本本”的书,那势力影响是极其“可怕”的。久而久之,大多数人反而信印本是“全”是“真”。  因此,今天有少数非常严格的学者,当他称用《石头记》一名时,是指雪芹原著,而称用《红楼梦》一名时,则是只指百二十回伪全本。我想,这种严肃认真、论事不苟的精神确是值得效法,应当提倡。  八十回钞本,本来附有批语,批者署名“脂砚斋”,是雪芹撰著的亲密协助者,所以现在有了“脂批”、“脂评本”这种名词。脂批对我们理解雪芹小说的帮助很大。而百二十回假全本是个白文本,没有批语——印书时早被删净了。为何要删净?很明显,若连脂批一齐刊印出来,不但大费工本,还会把伪续托名原本的马脚全然泄漏出来!因为他们的伪续,与原本大大不同。程、高之辈,既要以假乱真,迷惑世人。岂能那么傻瓜,他们十分狡猾,玩弄了不少花招。  伪全本不但假托雪芹的名义造出了后面的“残稿”,而且还偷偷地(实质又是放肆地)将前面八十回的原文大加篡改!  由于印本流传既快且广,钞本渐渐湮没无闻。清末民初,上海有正书局石印了一部“戚序本”,却无人知重,只有鲁迅先生作《中国小说史略》时引文都采用此本。可见先生识力之高。这就是说,当别人见了这个八十回本的印行还在疑疑惑惑、糊糊涂涂的时候,先生一看就明白这才是较为接近曹雪芹原文的一个本子。先生是一贯反对过去那种乱改他人著的,而且这一部分位居最后,是收煞全书的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么一来,不论它的内容还是文字,都是一个真伪搅在一起的混杂体。这样的一部书,说它与众各别,很不好读,大约不是故意耸人听闻的吧?  既然如此,很明显,我们就应该以上述的三种难点为线路,来讲《红楼梦》,而如果能将三点结合起来讲,那就更是极妙。  《红楼梦》的本名《石头记》告诉我们,它是一块石头的故事。书的开头,也像《水浒》一样,有个序幕,在我们传统戏剧小说中叫做“楔子”,内中叙的是这块石头的来历,它如何出现、如何下凡的一切经过。所以曹雪芹的原文说的本是“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人世,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这就明白确切地向读者宣说了这部小说的主题、本旨。可是,伪全本却首先把这几句关键性的话改了,改的是:“原来就无材补天、幻形人世,被……携人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本书插图选用清代王墀增刻《红楼梦图咏》——编者注)读者务必细心留意体察识别那原文与改笔之间的重大差异。

前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内容概要

周汝昌,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1918年生,天津人。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毕业。曾任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资深红学家、古典诗词研究家。著有《红楼梦新证》《书法艺术答问》《曹雪芹小传》《献芹集》《红楼小讲》等多部学术论著、随笔集,主编《红楼梦辞典》,并编注《杨万里选集》《范成大诗选》等。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讲  《石头记》与《红楼梦》  副篇  版本异同 第二讲  《红楼梦》不好读  副篇  张爱玲眼中的《红楼梦》第三讲  女娲补天  副篇  注意三个问题第四讲  石头下凡  副篇  几大课题第五讲  宝玉降生  副篇  衔玉而生第六讲  两大主角  副篇  两大奇迹第七讲  正邪两赋  副篇  令人神往的人物第八讲  甄英莲——真应怜  副篇  有命无运第九讲  薄命女——香菱  副篇  《红楼梦》一百零八钗情榜第十讲  秦可卿  副篇  家亡人散第十一讲  第五回  副篇  贞淫美丑第十二讲  千红一窟 万艳同杯  副篇  笔端隐现第十三讲  象征手法  副篇  饯春之节第十四讲  落红成阵  副篇  西厢警句第十五讲  精密的章法  副篇  结构奇迹第十六讲  刘姥姥  副篇  伏线千里第十七讲  一笔多用  副篇  手挥目送第十八讲  赵姨娘,坏女人  副篇  《红楼》写人第十九讲  结党为奸  副篇  几个大关目第二十讲  贾环  副篇  “二老爷”这边的侧室第二十一讲  谗言  副篇  王善保家的,费婆子,夏婆子,秦显家的第二十二讲  赵姨娘一伙儿  副篇  暗线·伏脉·击应第二三讲  史湘云  副篇  《红楼梦》中的女性美第二十四讲  贾府事败的根由  副篇  双悬日月照乾坤第二十五讲  清虚观打醮  副篇  双星绾合第二十六讲  一喉两声  副篇  戚蓼生赏《红》  第二十七讲  张道士  副篇  宝玉的“三王”号第二十八讲  怎么写宝玉  副篇  从衣饰到神采第二十九讲  史太君定婚  副篇  胃烟含露见颦颦——黛玉的眉和眼难倒了雪芹第二三十讲  贾元春  副篇  元春之死第三十一讲  鸳鸯第三十二讲  太虚幻境第三十三讲  幻境“四仙姑”  第三十四讲  绛珠草第三十五讲  莫把怡红认赤瑕第三十六讲  十二官第三十七讲  “一僧一道”索隐第三十八讲  青石板的奥秘第三十九讲  《红楼》花品第四十讲  甄、贾二玉《红楼梦》导渎后记

编辑推荐

  继胡适、俞平伯等大师之后当代红学研究第一人以风流文采讲解·文采风流第一书。

作者简介

《红楼小讲》是周汝昌先生为广大普通读者讲解《红楼梦》的二部名作。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蒙作者慨允,本次得由中华书局再版,作者特为新版撰作小序,增写数篇讲《红》小文,并补入二○○○年在北京大学的演讲整理稿《(红楼梦)与中华文化》一文。全书深入浅出,不枝不蔓,辞采焕然,娓娓有致,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堪称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绝佳入门读物。
我们特为《红楼小讲》选配经典红楼插图四十馀幅,其中二十幅彩绘插图,更令全书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图书封面


 红楼小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9条)

  •     有些地方强说辞的感觉,不过总体挺好
  •     小小的书,小小的文字,让人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了解。很喜欢周汝昌先生对红楼梦的看法。谁解其中味。
  •     短小精悍
  •     我不觉得以曹公的水平会写这么刻意的悲剧,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可以看看的
  •     唉,完全就是……
  •     对红楼有了之前不知道的细节
  •     理科生读红楼入门书。
  •     当时读过类似甚少, 所以感觉很好. 这种东西, 若非专业, 还是不要看多了好---它会影响你自己对原著理解---是好是坏?
  •     小讲,已经讲得惊心动魄了。
  •     好是好,竟与程高续本苦大仇深至此 !
  •     文艺风范浓厚,细细品来到有些角度很有新意(本人观点与周先生不一致,但多了解一些其他观点看法无妨。周先生的小讲比较偏向个人化、文艺化、美学化,许多观点读者可自行判断)。不过由于体例所限,小讲篇章过于短小,信息纷繁芜杂不够系统,读起来比较晦涩难懂。
  •     文采太差,又唧唧歪歪的,拖了好久也没看完。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     我的红学启蒙是周老先生,小时候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他的文章,让人对红楼更添兴趣。读这本书,一方面为石头记的精妙而倾倒,一方面为周老对其的爱而感动
  •     导读性质的书,有点重复累赘,周先生的观点倒是别致。不太同意先生关于宝玉的身份和黛玉之死的推测~
  •     如看悬疑小说一般。
  •     四十讲加副篇,微微有些乱,很多点都重复说道。周先生很是真性情,极为可爱,读他的小讲好象看着一个老头在面前陶醉地"指手画脚"。红楼就无需多说了,恨死了高鹗。
  •     相当好的一套书!大家小书!
  •     书写得絮絮叨叨,特别是开始几章。而且周老私货夹得比较多,不少有争议的观点至少应当讲明,在这种入门级的书里斩钉截铁的讲就不太赞成了。
  •     大家之作,入门必读。
  •     老爷子对高程无比愤怒,动不动攻击一下,乐
  •     考证不错,情绪稍过
  •     不能完全赞同,但的确深受启发~
  •     我越来越觉得红楼梦其实是一部悬疑小说
  •     中学时代偶然看到的,到今天,说实话,依然有些东西不是很理解。一千个读者,心里自有一千不同的《红楼梦》吧?
  •     几乎把周汝昌对于《红楼梦》所有的想法都罗列了
  •     周先生果然是一肚子学问 一丝儿也没倒出来啊 三星给的辛苦星儿
  •     周汝昌的红学著作,令人敬重
  •     一个下午在图书馆读完,酣畅淋漓,大快人心。建议觉得红楼梦无趣的人先读这一本书,周老简直就是红学界的卷福
  •     非常有趣的小老头,通读间甚至可以联想到他指点文辞的可爱场面。一些细节的观点很有见地,分析透彻但又不生硬,不愧是名动一时的红学大家。又一次刷新了对红楼的认知。
  •     不读小讲,很多事是不知道应该去想的。
  •     半价购书
  •     周大师,收了神通吧。
  •     无事不要读解密红楼什么的。。。
  •     可能是看过刘心武先入为主了,感觉周汝昌名气虽大,对于神瑛侍者、真假宝玉的分析却不见得经得住推敲。作为红学的先行者,周先生把诗社的中心放在黛、湘尤其后者身上,对于湘云实在太过偏爱了。
  •     都忘记啦
  •     2010、4、17—5、17读过,先生今已逝,思想依旧留存,望后来的巨人可以看得更高~~
  •     周汝昌先生对高鹗的批判针针见血,看完酣畅,设问的结尾,引发深思,不仅仅讲红楼而已
  •     读过的周汝昌的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的红楼书。说起来,如果没有遇见这套大家小书,估计也不会看到这本和另一本《红楼梦人物论》两本红学专著。
  •     原来刘心武老师借鉴了不少去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