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卷长留天地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诗卷长留天地间

出版社:张英洪 九州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0
ISBN:9787510817779
作者:张英洪
页数:20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借助这些真切感人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身处沦陷之地的诗人,日日盼望着能得到从肃宗所在的凤翔传来的消息,然而,音信始终是空无。于是,深爱着国家的诗人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出逃了。他也不知道这一路上是生是死,然而,国君所在的地方就是国家的希望,他要奔着希望出发,哪怕会遇到死亡的威胁!出发的路上。不只有艰辛,更多的是随时会面临被叛军抓获并处死的危险。可是,往落日所在的西方奔去,是诗人唯一的信念,即便没有生还的希望。因为不敢走大路。只能远远地凭着雾蒙蒙的驿道的树木前行;前面的山岭连绵不断,远远望去,似乎无路可通,可走着走着,竟忽然发现有路铺开。就这样,一路担惊,一路受怕,一路逃难,终于见到了熟悉的面孔。亲人为杜甫又老又瘦而震惊,哪里知道诗人这一路逃难的辛苦呢? 诗人不由想到自己在沦陷地的情形:每逢听到傍晚时胡笳声起,就会有无尽的忧愁煎迫着自己的内心,春天已到,可是曲江、南苑这些曾经如此富丽的宫苑,却只能带给自己无尽的凄凉;不过,总算是活着回到自己的国土上了,回顾从小路逃亡的情形,真是说不准什么时候会被叛军捉住处死啊!现在,来到肃宗所在的凤翔的诗人,看到了唐王朝的新规模、新气象,不由喜极而泣,呜咽不已,泪沾巾帕。 在这充满复兴希望的新朝廷里,诗人还是忍不住会想到那段惊险的逃难经历:如果真是不幸身死的话,谁会知道自己的下落呢?能回来真是太不容易了。诗人觉得自己还能够看到太白山,看到山上的积雪,还能够回到朝廷所在地,能静静立于朝官行列之中,真有一种重生之感。所以,他深切地祝福自己的国家,能够再度繁荣昌盛。 这三首五律诗,就这样记录了一位顶着死亡的威胁不避危难唯愿尽忠于国的诗人的心路历程。 四年之后,上元二年(761)秋,飘零到四川居于成都草堂已五十岁的杜甫写了一首题为“野望”的七律,在这首诗歌里,诗人依然深切地表达着自己对国家的无尽深情。诗的内容如下: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在成都将家室安顿下来的诗人,却总是无法将自己热切地关注国事的心安顿下来。想到兄弟分离之痛,想到战乱给国家及百姓带来的苦,诗人的心如何能够平静?跨马而出,奔到郊外,放眼远望,诗人看到的只是西山上让人感觉到森森寒意的白雪,雪山上边防驻军的城堡。这城堡也许让诗人想到了战争的残酷,想到了国事的衰颓。想到了被战乱阻隔的亲人,想到了自己的飘零,于是,诗人不由将目光转向了南边的清江。清清的锦江水啊,绵长悠远,阻隔深重。想到国家多难,而自己又远隔天涯,一身多病,已到知天命之年,却依然没能给朝廷给自己的国家以丝毫报答,诗人必定感到了无尽的失意与煎迫,于是,这沉重的忧思与痛苦向他袭来,使得诗人不能自已,涕泪纵横……在这样情不自禁的泪水中,我似乎听到了年老多病的诗人剧烈的爱国的心跳。

前言

当夜走近,会有满天星光照临。当历史成为过往,会有无数俊杰成为天上的星辰,闪烁着仁爱与智慧的光辉。在如此璀璨的俊杰的星海中,有一颗星深深地触动着我心。这颗星被后人称为“诗圣”,而诗圣在人间生活的那些年,只是以“杜甫”的名字走过无数的艰辛。是的,在大唐盛世,在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杜甫只是大唐帝国无数臣民当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位臣民罢了。可就是这样一位在人世间仅仅走过五十八个年头并且在当时饱尝贫贱之苦的诗人,却成了文学的天空中一颗极为明亮的巨星。沐浴着巨星的光辉,今世的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迪呢?诵习着杜甫的诗句,我经常感慨于杜甫坚定不移的报国志向,宽广无边的大爱之心,深挚热切的真诚之情,百折不变的坚毅意志,以及他对自然界中美好的事物及美丽的景象敏锐的捕捉能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表白他志向的诗句,是他于天宝七载困守长安时向当时的尚书左丞韦济赠诗时直接倾诉出来的。时年,他三十六岁。正值心性成熟、智慧明达可以大有作为的壮年时期,却遇不到可以让他一展抱负的圣明之君。其内心的沉重可想而知。然而,此前此后,他的这份忠君报国之志无论遇到怎样的磨折与打击,却总是在他心血凝就的诗句里顽强地显现着,如不倦的海波般澎湃地涌动着,激昂着……他就是有这样一种豪迈高远的志向之人。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在奔波中感受过“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痛苦,品尝过“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的落魄,体味过“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的不幸。然而,无论他处于怎样困苦的境地,他都不仅仅记挂着自己的悲苦,他宽广而博大的胸襟中还装有多少人世间的悲苦啊。后人以“忧国忧民”来形容诗圣的形象,我却宁愿评价他为有深广博大之爱的诗人。他还是有着深沉凝重的真情的诗人。他的真诚表现在他对朋友深挚的情怀上,“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里融入的是对李白的深深挂念与关切之情;“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里浸透的是对久别重逢的老友卫八处士深厚的感念之情;“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里深蕴的是对亡友高适深重的缅怀之情。他的真诚表现在他对妻儿兄妹的深厚的情思里,“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在想象中,他让我们看到了夫妻团聚的美好画面;“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在抒怀时,他让我们感受到了慈父仁爱的包容的情怀;“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在他于同谷县所做的歌行体诗中,他让我们体会到了思念弟弟与妹妹的真挚的痛苦的情怀。他的真诚还表现在他对受苦的芸芸众生的关爱上。石壕村里夜久幽咽的泣声,新婚之时即别离之初的少妇,青海头无人收埋的森森白骨,普天下没有不漏之房可居的寒士……在在都牵系有他真诚的悲悯之情啊。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豪迈高远的志向,宽广深厚的大爱,深沉凝重的真情,才使诗人有了百折不挠的意志,无论怎样的病痛、艰辛,无论遭逢怎样的苦痛,他都心心念念不忘国家的前途与命运。“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云白风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这些诗句同样见证着他坚韧的意志。他还是有着敏锐的感悟大自然美好事物的心灵的诗人哪。翠绿色的柳枝中鸣啭的黄鹂鸟,蔚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的一行白鹭,西边远远的山上似乎千秋都不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的经行万里的船舶,黄四娘家铺满小路的千朵万朵的鲜花,花上飞舞的似在游戏的蝴蝶……这些美丽的景象也鲜艳于诗人的笔下。也正是这样的大手笔,让这样的美丽光彩永存。本书就是从这五个视角走进诗圣,感悟他厚重的人生。是为情志篇。一己之思,一己之见,不揣浅陋,而竟欲著书立说之故,首先是源于对诗圣深深的敬重,并为其诗作深深触动,此为写作缘由之一。其次,反观我们今天的社会,当不少人被物欲驱使,奔走于利禄之途的时候,当不少人只顾一己之私,漠视大众利益的时候,当不少人被利欲熏心,作出伤天害理之事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想到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有一位身处艰辛而不忘家国安危,饱受磨折而有悲天悯人情怀的平民诗人曾经在我们这块华夏大地上生存过、行吟过、热爱过、关心过……不是会有一股暖暖的热流从心间滑过么?杜甫是可以作为我们做人、行事的世范的,此为写书缘由之二。一介凡人,也可以成就千古伟业。杜甫不就是这样的人么?杜甫的一生是可以给普通人以深切的激励的,此为写书缘由之三。故将追慕之情化入此书字句之中。是为序。

内容概要

张英洪,出生于湘西农村,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尤其关注农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尊严。主要著作有《给农民以宪法关怀》、《农民权力论》、《农民、公民权与国家》、《认真对待农民权利》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志向有多高,人生有多高 第一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青年时壮志凌云 第二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壮年时志在理国 第三节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老年时守志不渝 第二章胸襟有多广,爱就有多广 第一节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爱国之心恒不变 第二节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情系于苍生疾苦 第三节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爱濡及自然生灵 第三章仁心动天地,情感自真淳 第一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对妻儿情笃意深 第二节干戈犹未定,弟妹各何之——对弟妹情挚意切 第三节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对朋友情厚意长 第四章意志如山坚,方能行得远 第一节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志向何曾磨灭? 第二节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大爱至死不变 第三节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真情始终如一 第五章心地素绢净,万象美自呈 第一节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游赏怀古壮美长存 第二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自然之美永驻人心 第三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有感而喜喜亦动人 跋 附录一:杜甫诗歌精选 附录二:课外阅读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诗卷长留天地间:品读诗圣杜甫》由张英华编著。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离你很远,也离你很近。走近他,你会感受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你会产生一种深切的人生体验,你会受到他深深的影响与陶冶,你的人生也许会有崭新的走向,有强大的动力,有更为美丽的乐章……这位诗人就叫杜甫,走近他,便走近了一种永远散发着魅力的诗意人毕。

作者简介

《诗卷长留天地间:品读诗圣杜甫》内容简介:诵习着杜甫的诗句,我经常感慨于杜甫坚定不移的报国志向,宽广无边的大爱之心,深挚热切的真诚之情,百折不变的坚毅意志,以及他对自然界中美丽事物及景象敏锐的捕捉能力。《《诗卷长留天地间:品读诗圣杜甫》》以杜甫的诗歌为线索,从志向、大爱、真情、意志、美丽五个视角走进诗圣,感悟他厚重的人生。

图书封面


 诗卷长留天地间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