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印度文学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807617396
作者:许地山
页数:93页

章节摘录

非圣文学中要以佛教(Bauddha darsana)及耆那教(Jaini)文学为最著。佛陀生于公元前第六世纪,那时还没有纯正的雅语文学,却在吠陀文学堕落在仪式虚文,最坏最没趣味底时代。《奥义书》中含有诗歌及哲学兴味底著作,可以算是佛陀时代文艺底清泉,其余的只如枯涩的成湖。文艺在婆罗门教时期直像一泓死水,它底存留从空间与时间说,都是很久远和很故旧,一点新气象也没有。亚利安人在这个时期已经从北印度进展到殑伽河流域一带地方,吠陀被奉为圣典,一切的制作都不敢越出圣训,所以文艺也没有创作。在《赞诵明论》时代自五河流域,即今般遮普境以东和以南底地方,亚利安人都不知道。到了婆罗门教时代,印度亚利安文化底中心已经建立在殑伽河两岸,当时波罗奈已成为一个圣城。吠陀时代底西北部文化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而这第二个婆罗门文化中心底殑伽河流域诸地虽然还崇奉吠陀圣典,但实在的势力已经不在婆罗门人手里,乃在刹帝利人(Ksatriyas)或武士种姓底诸王手里。住在那些国土底人民并不十分注重习诵吠陀,婆罗门人也就不能居于首要地位。他们底思想自由,一切传统的习惯与信仰也就失掉他们底势力。    这个光景,一方面可以解释佛教和它底文学最初产生于东印度底原故;一方面可以指明在西北印度传统的思想及仪式的文学底环境底下也产生了一种反抗运动。东印度底佛教纯为反对婆罗门教底仪式主义而起。在西印度产生底耆那教和它底文学虽然也反抗婆罗门教的仪式和思想,但它始终未尝反对婆罗门教。这两大教派底文学紧接著净行书文学时期,正和尊圣文学底末期,所谓修多罗时期同时。这是婆罗门教底仪式主义发达到极点底时期,所以能够供给宗教文学上一种新精神和新发展。这种新的发展不出于婆罗门人底原故,在他们那时只注萤仪文和注解古籍,因此给了非婆罗门人所立底教派一种合宜的机会去发表他们底文学思想和宗教。    佛教文学底原型起于佛口亲说底教训。但现在所有关于佛陀遗教底经籍,是佛口亲说,抑是佛后底追记,是一个问题。如果是佛灭后弟子追记底,那么,他所代表底佛陀时代底思想和文学成分应有多少?从我们研究所得,佛底遗教确是口口相传,但写成文辞乃是后人底著作。这些后人著述底佛典,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确可以代表佛陀时代底情形。原始佛教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佛陀底教诫,其余关于僧团底律仪,和教宗底历史,多是后来的作品。    佛陀底教训最初现于文辞是用佛陀所生国土底俗语,巴利语(Pali)写成底。这种语言和从吠陀文学发展出来底雅语,所谓散斯纥栗多文,很相近。后来的佛教文学全用雅语写成,所以学者分佛典为《巴利》与《散斯纥栗多》两种。在文学上也有这两种分别。原始的佛教文学,即巴利佛教文学,所表现底佛陀纯与雅语佛教文学所表现底不同。佛陀在原始时代不过是一个贵人或大丈夫,到了后来,他便成为一个超人了。《巴利》佛典最初发现于锡兰岛,所以也名为《南典》,用来与北方底雅语佛典区别。我们名《散斯纥粟多》佛典为《北典》。P13-14

书籍目录

绪说
第一期 吠陀文学
一、《颂》
二、《净行书》与《奥义书》
三、《修多罗》或《经书》
第二期 非圣文学
一、佛教文学《毗尼耶藏》《修多藏》《阿毗达磨藏》
二、耆那教文学
第三期 雅语文学
第四期 近代文学
一、雅语文学
二、非印度语文学
三、俗语文学
甲、宗教文学
乙、地方文学
后记

编辑推荐

《印度文学》作者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其主要著作除本书之外,还有《危巢坠简》《道学史》《达衷集》,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作者简介

许地山编著的《印度文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印度文学史专著,《印度文学》共分为吠陀文学或尊圣文学、非圣文学、雅语文学和近代文学四期。其内容丰富,并有着浓重的印度气息,对中国的印度文学研究和中印文学比较研究作出了开拓性贡献。正如季羡林先生评价的,“小说家和梵文学者许地山对印度文学有特殊的爱好……他的《印度文学》篇幅虽然不算多,但是比较全面地讲印度文学的书,在中国这恐怕还是第一部”。

图书封面


 印度文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第一期:亚利安人从西北部向东南侵入到现在的波罗奈城(Benares,也就是今天的瓦纳那西),此期主要为正统的雅语文学,即吠陀文学(尊圣文学)。(1)创造时代的《吠陀》本颂。(2)仪式时代的《梵书》,解释吠陀的仪式。(3)《奥义书》,探寻祭祀的哲学思想,诗体或散文体。(4)经书,偈颂体。a. 所闻经书,srauta sutras,司祝们应用的仪式。b. 家范经,grhya sutras,人生及家庭礼仪等,如童子从师礼、冠礼、婚礼、丧礼等。(感觉类似于中国的《礼记》一类)c. 法经,dharma sutras,风俗记集,法律与家教律仪。第二期:非圣文学西北部的吠陀文化过时,吠陀文学堕落在仪式虚文、最坏最没趣味的时代。恒河流域成为当时文化的中心。(1)佛教文学(2)耆那教文学,比较枯燥。第三期:雅语文学(1)教科书一类的雅语文学:六声明;六派哲学;天文学、算学、医学;(2)《摩诃婆罗达》与往世书系列、《罗摩衍那》与钦定诗系列;历史与地理;(3)寓言、故事(4)戏剧(5)兴体诗(6)雅语佛教文学:本生经,譬喻经与因缘经,记传,世记经,方广经,论藏文学,秘密仪轨文学。第四期:近代文学(1)雅语 (2)俗语与外国语此书初版于1930年,以语言作为文学分期的标准。反观60年代金克木的文学史,依社会阶段对文学进行分期,反映了不同时期意识形态的差异。金克木论文学的发展,往往以社会的发展作为主要动因,比较机械。许地山的著作虽然在前,但对吠陀文学过渡到佛教文学、再到雅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倒是有很精到的见解。在此意义上,金书虽然全面,但还是无法取代许书的地位。许与金的另一不同是:许书可以算作是一本印度文献史,即将许多没有多少文学意味的文献也纳入论述范围;而金书则仅仅论述文学色彩较为浓重的作品。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别看这本了。首先是成书时间很老了;其次,重印的这版,typo类错误很多,梵文转写的格式不统一(尤其是括号里的罗马字转写),比较不可信。文章本身内容的译名很多也很诡异,而且很大一部分跟MacDonell的A History of Sanskrit Literature差不多,有轻微plagiarism的嫌疑。
  •     许地山先生的《印度文学》虽然出版了80多年,却是中国人独立撰写的第一部印度文学史,内容简明扼要,至今读来仍有不少启示之用。
  •     ……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讲印度文学的书,那些译名太奇怪了,看上去非常陌生……如果不是每个译名后面都附上了原文我一定猜不出全部……Piṅgalācchandaḥ Sūttra, Śilālin, Kṛiśāsva等一些点是第一次见。好评~
  •     巨巨!
  •     佛祖底故事
  •     那個年代的人好厲害
  •     眼花繚亂,但《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真乃兩片揮不去的陰雲啊。只能當入門書單。各種拉丁轉寫錯誤多到令人髮指,煩請編輯回爐重造學習ctrl C + ctrl V。
  •     许地山的许多专著,篇幅都很简短,却能够芥纳须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