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史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小说史略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807613138
作者:鲁迅
页数:209页

章节摘录

今所见汉人小说现存之所谓汉人小说,盖无一真出于汉人,晋以来,文人方士,皆有伪作,至宋明尚不绝。文人好逞狡狯,或欲夸示异书.方士则意在自神其教,故往往托古籍以街人;晋以后人之托汉,亦犹汉人之依托黄帝伊尹矣。此群书中,有称东方朔、班固撰者各二。郭宪、刘歆撰者各一,大抵言荒外之事则云东方朔、郭宪,关涉汉事则云刘歆、班固,而大旨不离乎言神仙。称东方朔撰者有《神异经》一卷,仿《山海经》,然略于山川道里而详于异物,间有嘲讽之辞。《山海经》稍显于汉而盛行于晋,则此书当为晋以后人作;其文颇有重复者,盖又尝散佚,后人钞唐宋类书所引逸文复作之也。有注,题张华作,亦伪。南方有甘蔗之林,其高百丈,围三尺八寸,促节,多汁,甜如蜜。咋啮其汁,令人润泽,可以节蜕虫。人腹中鱿虫,其状如蚓,此消毂虫也,多则伤人,少则毂不消。是甘蔗能灭多益少,凡蔗亦然。(《南荒经》)西南荒中出讹兽,其状若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原注,言食其肉,则其人言不诚。)一名诞。(《西南荒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圆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日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西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西王母岁登翼上,会东王公也。(《中荒经》)《十洲记》一卷,亦题东方朔撰,记汉武帝闻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凤麟洲、聚窟洲等十洲于西王母,乃延朔问其所有之物名,亦颇仿《山海经》。玄洲在北海之中,戍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万里。上有大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风山。声响如雷电,对天西北门。上多太玄仙官宫室,宫室各异。饶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处,甚肃肃也。征和三年,武帝幸安定。西胡月支献香四两,大如雀卵,黑如桑椹。帝以香非中国所有,以付外库。……到后元元年,长安城内病者数百,亡者大半。帝试取月支神香烧之于城内,其死未三月者皆活,芳气经三月不歇,于是信知其神物也,乃更秘录余香,后一旦又失之。……明年,帝崩于五柞宫,已亡月支国人鸟震檀谷死等香也。向使厚待使者,帝崩之时,何缘不得灵香之用耶?自合殒命矣!东方朔虽以滑稽名,然诞谩不至此。《汉书·朔传》赞云,“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儿童牧竖,莫不眩耀,而后之好事者因取奇言怪语附着之朔。”则知汉世于朔,已多附会之谈。二书虽伪作,而《隋志》已着录,又以辞意新异,齐、粱文人亦往往引为故实。《神异经》固亦神仙家言,然文思较深茂,盖文人之为。《十洲记》特浅薄,观其记月支国反生香,及篇首云,“方朔云:臣,学仙者也,非得道之人,以国家之盛美,将招名儒墨于文教之内,抑绝俗之道于虚诡之迹,臣故韬隐逸而赴王庭,藏养生而侍朱阙。”则但为方士窃虑失志,藉以震眩流俗,且自解嘲之作而已。称班固作者,一日《汉武帝故事》,今存一卷,记武帝生于猗兰殿至崩葬茂陵杂事。且下及成帝时。其中虽多神仙怪异之言,而颇不信方士,文亦简雅,当是文人所为。《隋志》着录二卷,不题撰人,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始云“世言班固作”,又云,“唐张柬之书《洞冥记》后云,《汉武故事》,王俭造也。”然后人遂径属之班氏。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年四岁,立为胶东王。数岁,长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不?”胶东王曰,“欲得妇。”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末指其女问曰,“阿娇好不?”于是乃笑对曰,“好。若得阿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上尝辇至郎署,见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江都人也,以文帝时为郎。”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七月七日,上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上问东方朔,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气。有顷。

前言

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听者或多不僚,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省其举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然而终付排印者,写印已屡,任其事者实早劳矣,惟排字反较省,因以印也。自编辑写印以来,四五友人或假以书籍,或助为校勘,雅意勤勤,三年如一,呜呼,于此谢之!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严,可以替我们研究文学史的人节省无数精力。  ——胡适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毫无疑问,是中国文艺史研究上的双璧。不仅是拓荒的工作,前无古人,而且是权威的成就,一直领导着百万的后学。  ——郭沫若

后记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先生编撰的中国第一部小说史专著,被誉为“是一部开山的创作,搜集甚勤,取材甚精,断制也甚谨严”(胡适《白话文学史》),是20世纪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本书是鲁迅先生1920年至1926年间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授小说史时的讲义,先曾有油印、铅印本供内部使用.1923年12月至次年6月,始分上下册由北京大学新潮社正式出版,书名已由讲义名《中国小说史大略》改为《中国小说史略》。1925年9月,作者稍加修改后由北新书局合为一册印行。1930年,又对其中3篇作了修订,再版重印。1935年第十版时又作个别改订,以后各版均与第十版同。此次再版,以北新书局1927年第四版为底本,尽量保持民国旧籍原貌,除对明显错别字进行修改,一般不予改动。

内容概要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他名著还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专集,都表现出作者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特色。其中,发表于1921年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第二篇  神话与传说第三篇  《汉书·艺文志》所载小说第四篇  今所见汉人小说第五篇  六朝之鬼神圣怪书(上)第六篇  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第七篇  《世说新语》与其前后第八篇  唐之传奇文(上)第九篇  唐之传奇文(下)第十篇  唐之传奇集及杂俎第十一篇  宋之志怪及传奇文第十二篇  宋之话本第十三篇  宋元之拟括本第十四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第十五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下)第十六篇  明之神魔小说(上)第十七篇  明之神魔小说(中)第十八篇  明之神魔小说(下)第十九篇  明之人情小说(上)第二十篇  明之人情小说(下)第二十一篇  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第二十二篇  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第二十三篇  清之讽刺小说第二十四篇  清之人情小说第二十五篇  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第二十六篇  清之狭邪小说第二十七篇  清之狭义小说及公案第二十八章  清末之谴责小说原书后记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之名,昔者见于庄周之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庄子·外物》),然案其实际,乃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与后来所谓小说者固不同。桓谭言“小说家合残丛小语,近取譬喻,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李善注《文选》三十一引新论)始若与后之小说近似,然《庄子》云尧问孔子,《淮南子》云共工争帝地维绝,当时亦多以为“短书不可用”,则此小说者,仍谓寓言异记,不本经传,背于儒术者矣。后世众说,弥复纷纭,今不具论,而征之史:缘自来论断艺文,本亦史官之职也。

作者简介

《中国小说史略》叙述中国古代小说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是中国第一部小说专史。《中国小说史略》将各种类型的小说及其发展,放到当时各种社会条件下进行考察,勾勒出一条脉络清晰的数千年中国小说“进行的线索”。为撰此书,作者辑录汉至隋之古小说36种,搜集宋至清末小说41种的史料,并参考明清人所撰著作70余种。《中国小说史略》以言简意赅之笔法,公允平当之态度,评判历代小说之思想、艺术,许多见解,至今仍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指导性意见。《中国小说史略》代表了一个时代中国人研究中国小说史的最高水平。

图书封面


 中国小说史略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每多看一本鲁迅的书,就会对他多一重认识、多一份敬佩。原来大文豪鲁迅还有学者的一面,且造诣是这么高。学问是相通的,正因为曾经对古代小说下过这样一番考证功夫,为后来写作白话小说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全书以浅易的文言写成,不会对看惯白话的我们造成阅读障碍。至于内容,不仅翔实丰富,而且立论精当,对先秦以至民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小说创作第一次做了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功不可没。时至今日仍然保有它独特的价值,在学术界占据着一席之地。或许有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鲁迅会撰写这样一本书呢?答案可能是这样的,鲁迅自从弃医从文后,受了当时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影响,也逐渐对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感到小说在西方国家是如此的被重视,在我国却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于是便潜心搜罗古籍,详细考出了我国小说的源流及其演变。加之以科学的研究方法,读时有一气呵成之感。虽然历代小说繁杂枝蔓,但是看鲁迅先生的叙述,却条理井然,详略得当。水浒部分或许借鉴了胡适的研究,着墨比较多,对不同回数的水浒一一作了考订。评红楼梦的文字虽然没有水浒多,但是却堪称字字珠玑,一个字也不能放过。比如“正因写实、专成新鲜”、“悲凉之雾,已渐被华林,然呼吸领会者,独宝玉一人而已。”发人所未发,更兼醍醐灌顶的作用。(后一句中的宝玉我认为换成小红更准确,秦可卿固然明白,可惜早亡了,实在小红才是大观园里第一个料到荣华之后终将离散的人。第二个便是王熙凤,那年元宵节她所讲的笑话已经隐约透露出了这个意思,在座也只引起史湘云一个人的警觉。第三个才数到宝玉,虽然他机缘巧合,早早就看到了警幻仙子处的众钗之命册,但却未曾了悟,只是等到慢慢地经历的事情多了,繁华渐渐逝去,凭着他天生的敏感才有了些许实在的感触,整本书其实也就是在写贾宝玉从迷到悟的一个全过程,周围有少数几个比他敏锐的如小红,当然更多的是比他更迟钝的。)其他种种精彩之处,几乎俯拾皆是,随处可见,有时一章已经结束,却又在底下轻轻地加上一句话,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大有深意。只等你翻开书页,亲自去体会吧。
  •     小说家者,盖处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经史子集,小说则或为末流,隶属于子,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小说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最初从神话与传说开始,如同现在的我们了解远古的祖先,列举出来的大多是神话和传说的人物,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山海经》。汉代小说依托尧和伊尹,汉人小说《山海经》、《神异经》,讲的是山川道里和奇异事物。到了两晋南北朝,中国本信巫,汉代道教流行,到了南北朝小乘佛教传入。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佛教和道教同时盛行,反而儒教显得式微,两晋的士人多疏放、脱俗。《搜神记》、《世说新语》。唐传奇,小说如诗,至唐代而一变,叙述婉转而文辞华艳。传奇者流,源盖处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不同。元稹的《莺莺传》即元曲之《西厢记》。宋代收集诸国图籍,修书,成《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各一千卷。宋代的平话兴起,话本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也就是现代所说的“白话小说”。《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大宋宣和遗事》。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以讲史著称于后世,水浒故事以南宋以来流行之传说。水浒原本已不在,现存者最著者《忠义水浒传》,罗贯中编辑。明崇祯末与《三国演义》合刻为《英雄谱》。明代讲史之《三国演义》,总揽二十四史通俗演义。三国群雄逐鹿,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魏吴蜀三国英雄粉末登场,从英雄雄姿英发直写到英雄迟暮,是非成败转头空,最终曲终人散,司马氏夺得天下。明之神魔小说《四游记》,八仙东游、天帝华光天王南游记、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即北游记、西游记。吴承恩版《西游记》最著,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意即开颜欢笑)之事,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封神榜》欲与《水浒传》、《西游记》三足鼎立,但不过假借商周之争,自写幻想,较《水浒》固失之架空,方《西游记》又逊其雄肆。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另一部则是《金瓶梅》。《金瓶梅》在诸“世情书”中最有名,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故世以为非王世贞不能作。《玉娇李》云亦出《金瓶梅》作者之手。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冯梦龙之“三言两拍”。清之拟晋唐小说及其支流,专集之最有名为蒲松龄之《聊斋志异》,虽记神仙鬼狐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另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模糊、混沌),知复非人。另一为纪昀之《阅微草堂笔记》虽“聊以遣日”,而立法甚严,举其体要,则在尚质黜华(革除浮华),追踪晋宋。清之讽刺小说,至清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之后才有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儒林外史》之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清之人情小说,《石头记》即《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清之侠义小说及公案,时势屡更(时代不同),人情日益与昔,赞美勇侠、粗豪,不背于忠义二字。一种缘于文人或有撼于《红楼梦》,其代表为《儿女英雄传》;另一种缘于民心已不通于《水浒》,其代表为《三侠五义》。清鸦片战争始,欧洲已经开始入侵中国。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才子佳人小说,雍正乾隆以来,文字狱,清代文人避史事不道,而研究考据,小说更是式微,尚有李汝珍之《镜花缘》。清谴责小说,盛于光绪庚子后,甲午战败、维新失败和义和团之乱其小说命在匡世,似与讽刺小说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而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种文艺都有其历史,而历史中某一朝代它又达到鼎盛。小说自然是明朝和清初,明代的四大奇书,《水浒》、《三国》、《西游记》、《金瓶梅》,清初的《红楼梦》又被民国的大师们将其替换掉《金瓶梅》,总称为四大名著。前段时间,特别喜欢听《锵锵三人行》13年春节,一周时间,窦文涛、梁文道、许子东三位老师谈论的四大名著外加《金瓶梅》。深感,没有读过《金瓶梅》是种缺憾,对四大名著看的也相当肤浅。三观可能是“尽毁”。《水浒传》直来直去已入禅宗境界,水浒意即水的边缘,水浒的英雄他们落草为寇皆因他们本身就是社会边缘人物,民间底层百姓喜欢这些英雄,皆因他们和英雄一样处于这个社会的边缘,亦或是因为本领高超的他们可以不受礼教和制度约束。最后英雄们又因为要回归到社会的正统,与其它起义军相残,最后的结局又是战死的战死、病亡的病亡、远走的远走他乡、出家的出家和被害的被害,水浒梁山空荡荡只留下个英雄冢。《三国》三国英雄辈出,动荡的大时代却令人热血澎湃。三国也成为东亚文化,传说当年清军入关,每人怀里揣着本《三国演义》。智谋、阴谋和政治斗争,《三国演义》是每个少年最喜欢看的。北魏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握有天时;东吴孙权继承父兄的江东基业,享有地利;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乱世中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他们打的自然是剩下的人和牌。少年时代最喜欢关羽、诸葛亮,自然对蜀国更多同情,而长大些,多少觉得刘备常哭似伪,曹操才是真正枭雄和霸主。《西游记》荒诞中却处处显人情世故,神魔鬼怪活似生活中人。历经磨难西天取经,取经如此严肃之事,临了却依然少不得疏通和关节费。荒诞中的黑色幽默,呵呵,滑稽到极点,却活似发生在现实中,现实中的荒诞还在不停上演着。《金瓶梅》没有看过,毛主席说它是《红楼梦》的祖宗,它可能是世情小说中最好的,世人皆以为它写情欲,却不知它实际上写的是“金”,明朝时期的经济社会,现实的社会到了如今也一样,“少不得上下打点”。《红楼梦》贾宝玉走出了大观园,来到现实,要么出家,要么就成为西门大官人(许子东教授所言)。大观园是虚构的,一砖一瓦却是精工细雕,真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想起以前看过纪录片中的西藏沙画,繁华不过一捧沙。除了上述五本古代最辉煌的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言两拍》也是永恒的经典。许子东教授又言,如今的世界也未离开这五部小说,国际新闻看似如《三国演义》风云变幻,国内新闻却似《水浒传》打家劫舍、杀贪官;博客如《红楼梦》每日叹息、每日怜花,而论坛则不再怜惜自己羽毛,揭发他们,别人都是《金瓶梅》;网络文学则要么盗墓、要么穿越,如百鬼夜行,《西游记》。听完了《锵锵三人行》,由此想到看此书,这些名著闲时还想细细看几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也对现实也多些理解和了解。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不可被超越的经典
  •     鲁迅稍一用心,以后写小说史的都未能超出他,足见此书的分量。
  •     鲁迅这本书向往已久了,总算买到,一定要好好读读。
  •     完全就是一份考证+书单+衍生分析+评论。
  •     内容不多述,版本算好,纸张、印刷都不错
  •     书皮不是很好看。。但是内容不错~纸质也好~
  •     不怎么样 和我同学买的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差多了
  •     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一本好书,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做了史传,文白参半,干净利落,概括有力,见解独到,堪称“中国小说第一史”。这一版本的书还是图文并茂,给原本干涩的著作增添了活力与质感。上大学时买的卓越网的《中国小说史略》,至今是我较为喜爱的一本书,对学习工作都有帮助。
  •     真是不错的书 印刷质量很好,书的内容也很好 。
  •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
  •     薄薄的一册丝毫不输给有些洋洋万言的“大作”。
  •     很经典,版本也很好。
  •     先生就要退出中学语文教材了,这是何等的文化浩劫。。。文化的直流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腐蚀了一些人的头脑。。。。。
  •     书的质量很好,但是匀速太慢了,且包装太差,书都被压得变了形,一直对当当印象比较好,所以这次的评价是四分,希望以后会改进。
  •     中国人看小说啊,不能从鉴赏的角度去欣赏它,却自己钻入书中,硬去充其中的一个脚色。。。
  •     虽然还没细读,但感觉很不错,觉得值得
  •     鲁迅佳作 值得收藏 推荐之
  •     初中时读的书,感觉写的很客观到位
  •     清代及以前的小说,从哪里看起,有哪些写的不错的,这里都有介绍。
  •     大师经典之作,值得一读,开卷有益
  •     先生到底是读过多少书啊。。。
  •     大致地翻了翻,基本满意。
  •     看完后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小说
  •     写论文的时候有很大的用处
  •     我有一本75年人民文学版的,对了,文字基本感觉准确,这个电子版的有点注释的,不错。推荐复读,很简明扼要的文学史专题,快餐也吃有营养的。软件阅读背景希望做得再丰富多彩些,主要增加色度亮度变化梯度。不同设备屏幕对软件设置参数反馈效果不太一样,是硬件问题。
  •     作者简介里以下内容请考虑删去。谢谢。更多 合作编辑者:文墨网、ksdhfk、yichunwei、双子皇帝_R、紫轩0o炫舞、我是冰霜巨龙、飘灵之雨、绿山绿水、凌紫々、雪山飞狐6666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 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词条统计浏览次数:约 1421412 次编辑次数:682 次 历史版本最近更新:2天前创建者:RobinLiang最新动态百科活动:校园百科编辑赛活动快报:快来添加校园趣味词条!校园团队编辑大赛开始啦查看全部125个校园百科任务
  •     太像救赎了,压皱了,很皱,而且很灰,心碎
  •     大师级的经典著作,可惜是由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的语言写成,看的时候有些吃力
  •     书的质量不错,内容如下评论
  •     1故意 做厚。导读尚可。上海古籍社的这套书 有故意做厚的嫌疑 。不过价格还算公道 。 要看小说史,鲁迅的这部大作无法逾越。2.个人以为,鲁迅是以此书奠定文学史学术地位的。3.有很多观点,是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第一次被学人提及,这才是本来的鲁迅,没有被混同政治的鲁迅。
  •     这一版在很多地方都买不到了。终于得偿所愿。包装得很仔细
  •     开山之作,值得一看!
  •     鲁迅在现当代文学里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但是他对于古典文学同样造诣很深。这本书写得很好。
  •     不是大众型的,文言文比重挺大,中文系的大概必须得看吧。
  •     还那么贵,非常不利于翻阅。打消了人看书的念头。包装真的不配这个价钱!
  •     虽然鲁迅要渐渐退出学生课本,但是鲁迅的学识和思想值得我们去探究
  •     我怎么觉得这学期我一直在读中国小说史略。。。看了好几个版本,鲁迅研究课要讲,明清文学史也在讲。。。
  •     寒假阅 看得太痛苦
  •     当真不喜欢鲁迅的文字
  •     看看鲁迅是怎么看书的!不错~
  •     所以果然是这个跪着看系列。
  •     民国的学术文
  •     编辑收录都很好,鲁迅的书,内容是不用挑剔的,书的印刷,纸质都好,不愧是中华书局
  •     书又没了。。
  •     鲁迅先生太厉害,而且还是蛮好看,一点没有文学史的枯燥感
  •     鲁迅先生的书~~想说不好都难封面简约而不简单!!设计很好,书也很新
  •     岳麓出版的小说史略还是很好的
  •     商品不错,发货很快,满意
  •     此书可看出鲁迅先生研究用力之深,是对倒鲁派的最好答复!
  •     这套书都非常的好,已经买了好多本了
  •     可惜买重了,不过值得,
  •     自有书。字字珠玑
  •     其实这一代人写文章还是不如做学问成就好,只是后来没人能再写出当时随手拈来的文章,而他们也几乎成了目前为止最后一代认认真真做学问的人。
  •     鲁迅很好的学术专著
  •     仅作目录
  •     书好像不是新的,有点旧,快递也有点慢。
  •     迅哥儿的学养不是吹的呀,喜欢
  •     很喜欢这本书的版面设计,书的内容也很好,价格也很实惠,物美价廉啊。唯一的不足便是纸张略薄,可以看到背面的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