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诗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中国山水诗研究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8
ISBN:9787101057621
作者:王国璎
页数:358页

书籍目录

绪说第一部分 中国山水诗的发展一、中国山水诗的渊源——先秦至两汉第一章《诗经》中的山水景物  第一节 《诗经》的山水观 第二节 《诗经》对山水景物的描写第二章《楚辞》中的山水景物第一节 《楚辞》的山水观第二节 《楚辞》对山水景物的描写第三章汉赋中的山水景物  第一节 汉赋的山水观第二节 汉赋对山水景物的描写二、中国山水诗的产生——魏晋时代第一章 求仙与山水 第二章 隐逸与山水第三章 游览与山水三、中国山水诗的流变——南朝至晚唐第一章 山水与庄老名理并存第二章 山水与宦游生涯共咏第三章 山水与宫廷游宴同调第四章 山水与田园情趣合流第二部分 中国山水诗的特色一、中国山水诗的形象摹拟第一章 意象的塑造  第一节 语法条件 第二节 静态意象第三节 动态意象 第二章 对比的运用 第一节 空间意识第二节 整体画面二、中国山水诗的物我关系 第一章 美感经验第二章 物我关系第一节 物我相即相融第二节 物我若即若离第三节 物我或即或离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山水诗的渊源、产生与流变,以及其特色,作较为深入的探讨,企图对山水诗这一文类有全面性的了解。第一部分论山水诗的发展。先以《诗经》、《楚辞》和汉赋中出现的山水景物为例证,探索山水诗的渊源。接着论山水诗的产生,则以道家思想的中兴为出发点。继而论山水诗的流变,以山水诗本身的风貌与内涵为重点,探索其自南朝至晚唐期间,如何在文学环境、创作风气改变的过程中,随着诗歌的逐步发展,乃至产生了不同典型的山水诗。第二部分论山水诗的特色,则以山水诗这一文类所呈现的共同特征为重点。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本书针对山水诗的渊源、产生与流变,以及其特色,作较为深入的探讨,企图对山水诗这一文类有全面性的了解。第一部分论山水诗的发展。先以《诗经》、《楚辞》和汉赋中出现的山水景物为例证,探索山水诗的渊源。接着论山水诗的产生,则以道家思想的中兴为出发点。继而论山水诗的流变,以山水诗本身的风貌与内涵为重点,探索其自南朝至晚唐期间,如何在文学环境、创作风气改变的过程中,随着诗歌的逐步发展,乃至产生了不同典型的山水诗。第二部分论山水诗的特色,则以山水诗这一文类所呈现的共同特征为重点。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图书封面


 中国山水诗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作为研究山水诗的参考本
  •     较为全面、集中地讨论了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及其特色,二十多年前出版时,对山水诗研究有开拓之功。现在读来,第一部分讨论山水诗发展较为平实简要,第二部分讨论山水诗的特色还有一定的启发性。
  •     六朝时期,山水文学大量涌现,生动地反映了山水与文学结合之文风趋势。士人对于山水之审美观感转为畅神,凡生存在于此空间环境之草木虫鱼、飞禽走兽、与大自然的云雾雨露等,皆为山水之组成。魏晋南北朝诗尽管在形式美感的追求上下了很大功夫,但还较为质实,缺乏空明灵动的神韵。而盛唐诗之所以被推崇,很大程度上是因其有了这样的诗境。严沧浪谓:“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贵曲诗易淡,淡的诗风是禅所达到的,并非事物本身,而是禅本体,但它不略脱事相,而是即物超越。禅宗有“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要旨,所谓“无相”,并非完全剥离“相”,而是“于相而离相”,也就是寄寓于“相”而超越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