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守护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理论 > 灵魂的守护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09-10
ISBN:9787807624004
作者:姚晓雷
页数:308页

章节摘录

  事实上,我们都无法设想一个没有灵魂的时代。我想这也就是文学和批评至今都还活着的最根本理由。这种活,其实也是一种不得不活。因为不管承认不承认,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一种超越动物本能生存的精神性需要,在特殊的时期它可以被蔑视,可以被无理对待,可以被熟视无睹,但不可以被彻底根除和摈弃。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它就像经冬的野草一样,将自己最精华的根子深扎在大地里,春天一到就会重显一派昂然生机。这自然也是作为人精神的最重要载体的文学所必然面临的命运。  所以我坚持相信,当前严肃的文学创作和严肃的文学批评,都是一种对自己精神和灵魂的不放弃、不抛弃。当然,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时代里,不同人之间的生活方式、价值方式也千变万化,每个作家和研究工作者所能做到的也只是通过自己的精神触角来抚摸这个时代,以守护自己精神和灵魂的方式来守护时代的精神和灵魂。这或许多少有些虚妄,但却事实如此。

内容概要

姚晓雷,男,汉族,1968年11月生,河南渑池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教育部2006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实施计划入选者。曾在《新华文摘》《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等一系列权威或核心刊物发表中国当代文学方面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有《世纪末的文学精神》等著作,博士论文《“民间”审视下的新时期河南乡土类型小说》曾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辑 中原文学研究  “侉子性”——河南乡土小说呈现中的一种民间个性  刘震云论  张宇论  开在边缘世界的一组梦之花——从阎连科近三部长篇小说创作谈起  写作是因为对生活的厌恶与恐惧——与作家阎连科的对谈  “绵羊地”和它上面的“绵羊”们——李佩甫小说中“百姓一族”的一种国民性批判  乡土呈现中的一种知识分子批判——李佩甫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主题解读  试论李佩甫笔下的反叛一族  关于几个河南籍作家的诗评第二辑 作家作品研究  金庸:都市民间虚拟舞台上的一种欲望舞蹈  当下市民文化精神的两种演示——王朔笔下的“顽主”与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形象之比较  萧峰论  乏力的攀登——王安忆长篇小说创作透视  余华:离大师的距离有多远  落日时代与古典守望——蒋韵小说的一种主题解读  关于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艺术缺憾的一些看法  莫让“猪气”成为一种文学时尚——从当前流行的一部网络小说谈起第三辑 理论视点  民间理念:逃避启蒙还是延伸启蒙  从地域视角到民间视角——关于20世纪末文学话语范式转变的一种思索  从参与社会角度看当代文学的价值  发掘被时代遮蔽的另一种人性诗意——试论董之林《追忆燃情岁月》的理论建构  从“萧也牧事件”反思文学政治追求与审美品格的复杂性——兼谈当代文学研究应注意的一个原则附录  好人好文姚晓雷  尖锐的“刺猬”的沉思——关于姚晓雷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后记

编辑推荐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报送姚晓雷所著《灵魂的守护》书稿(1册,24.9万字),是一部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的学术专著。经专家审读,该书稿体现了作者对“中原作家”研究有一定深度,对金庸研究亦有自己的特点;《毛泽东一词艺术缺憾之我见》一文应删去。总体适宜公开出版。

作者简介

《灵魂的守护》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教授姚晓雷的论文集,收录的主要是作者近几年发表的有代表性的部分学术研究文章。里边的文章分为三辑:第一辑主要是中原作家和文学的研究专辑,是他对自己乡土的一种凝视和关注;第二辑主要是对当前一些有影响的作家作品现象的研究;第三辑主要是自己关于理论话题以及思潮性现象的一些探索。姚晓雷的文学批评具有立足于学院精神、对现实保持着密切关注,将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强烈的现实关注融为一体的特色。《灵魂的守护》字里行间处处可以体现这一点。他对河南文学以及河南籍作家刘震云、李佩甫、阎连科、张宇等的研究由于容纳了个人生活经验,既是理性的,又是感性的,即有睿智的分析和概括,又有真切的灵魂的闪光,它带给我们的往往不是文字本身,而是蕴涵在文字背后的象外之象、言外之意;他对金庸、王安忆、余华等的研究都能道人所未道,体现出真知灼见;他对当代的一些理论思潮如民间等的思索也富有深度。全书行文严谨而不失活泼,对学术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图书封面


 灵魂的守护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该作者的文字相对较水,不及其他学院派那样精致严谨
  •     倦来且卧一床书之三,不过躺着读这本书有点不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