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汪曾祺散文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020050345
作者:汪曾祺
页数:285页

内容概要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书籍目录

我的家乡
文游台
观音寺
午门忆旧
一辈古人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新校舍
泡茶馆
跑警报
自得其乐
自报家门
随遇而安
多年父子成兄弟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金岳霖先生
老舍先生
国子监
钓鱼台
水母
城隍·土地·灶王爷
老不闲抄
胡同文化
我是一个中国人
故乡的食物
吃食和文学
宋朝人的吃喝
葵·薤
五味
寻常茶话
食豆饮水斋闲笔
韭菜花

果园杂记
葡萄月令
翠湖心影
昆明的雨
湘行二记
泰山片石
北京的秋花
林肯的鼻子
美国短简
香港的鸟
谈风格
谈谈风俗画
“揉面”
《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
关于《受戒》

编辑推荐

  《汪曾祺散文》经再次遴选,本丛书不仅每册新增加五万余字,而且每册还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四十余篇散文,包括《我的家乡》、《文游台》、《观音寺》、《午门忆旧》、《一辈古人》等。

图书封面


 汪曾祺散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3条)

  •     汪先生的文字是平淡的,平淡而优美。看他的散文,似在夏日晚间,泡一壶清茶,听阅历丰富,学识渊博的老人将平生故事与感悟娓娓道来,不亦快哉。这本集子里收录谈吃的散文颇多。记得最早看到的汪曾祺散文就是关于云南的菌子,读来不禁舌底生津。现在重看,还是如此。你看汪先生津津乐道于各种吃食,还乐于下厨亲手尝试,你会觉得——用一个俗套的说法——汪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论是西南联大的清苦学生生活,还是当了右派下放劳动,都能安之若素,苦中作乐。有两篇文章的题目正好反映汪先生的人生态度: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汪先生很欣赏《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汪先生自陈写不了“大江东去”,只能写“小桥流水”。确实如此,汪先生行文如同涓涓细流,不见大起大伏,然自有一种隽永味道。《花》这篇散文中有《荷花》一节,文字平实,然而读来有一种说不出的美,并流露出一种天真的童趣,真是难得的美文。忍不住抄录下来,与大家分享。荷花我们家每年要种两缸荷花,种荷花的藕不是吃的藕,要瘦得多,节间也长,颜色黄褐,叫做“藕秧子”。在缸底铺一层马粪,厚约半尺,把藕秧子盘在马粪上,倒进多半缸河泥,晒几天,到河泥坼裂,有缝,倒两担水,将平缸沿。过个把星期,就有小荷叶嘴冒出来。过几天荷叶长大了,冒出花骨朵了。荷花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很多很多花蕊。清香清香的。荷花好像说:“我开了。”荷花到晚上要收朵。轻轻地合成一个大骨朵。第二天一早,又放开,荷花收了朵,就该吃晚饭了。下雨了。雨打在荷叶上啪啪地响。雨停了,荷叶面上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一阵大风,荷叶倾侧,雨水流泻下来。荷叶的叶面为什么不沾水呢?荷叶粥和荷叶粉蒸肉都很好吃。荷叶枯了。下大雪,荷花缸里落满了雪。本来应该是“力荐”的。可惜这本散文集名为“插图珍藏版”,其实只拿了几幅照片充数,封面设计也乏善可陈。本来汪先生书画俱通,文中也常提到赠字画与人,既为插图珍藏版,何不结合文字选登几幅,“以飨读者”?编辑太过偷懒。
  •     只闻其声,仅见其文,便识人品,散文师从沈从文,却青出于蓝胜于蓝,精神如此延续,祺文可见一斑,何为而何不为,吾等内心黯然
  •     他的作品中关于饮食、地方描述的一些文字,读起来很有趣味。既有人间的气息,又脱离了生活的俗气。看他的作品,文字不急不火,对生活充满了无限的乐趣。他体验生活记录下感受,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回味出一种清新的生活。他是江南人,是那块土地滋养了他的性灵。那种细腻的、温和的生活艺术,多么有个性。艺术中个性的保留是多么的重要。这点我有了些体悟。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纸质排版都不错。还是老作家们的散文写得有味儿
  •     我推荐大家多看看汪曾祺的散文,平淡又风趣,一花一草一虫都是趣味,同时又表现出个人超脱,“不在乎”的那股劲儿,很适合浮躁的当代人看来治治病。
  •     汪曾祺
  •     汪先生一定非常热爱生活 美好可爱
  •     有趣。谈西南联大(新校舍泡茶馆跑警报)谈人(沈从文金岳霖老舍)谈吃(五味,果园杂记,葡萄月令,食豆饮水斋闲笔)。
  •     文笔像水一样汩汩地从我的心上流过。那么自然,那么流畅。很喜欢。就是晚上看容易饿。看着书里提到的吃的,真的好想尝一尝。
  •     汪曾祺的好尤其在于书中的生活趣味,作为苏北老乡更加偏爱。
  •     得静下心来慢慢玩味~
  •     一女友推荐,说其笔风清新自如,正合我意。首先他的作品古风足,寓大义于花、鸟以及食物等等,看到文章末了会觉得,原来这个意思,妙哉!其次我认为他并不是豁达无比的人,只是寄托在随遇而安上,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理解。最后,喜欢金岳霖,喜欢那样的大学,只是现在看来,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了,一声叹息。
  •     好像是,喝了一碗清汤
  •     值得读!汪曾祺先生是生活的艺术家,善于发现美,美学家!一丝不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     看汪曾祺的散文,你不可能觉得累,相反,你会被吸引着一直读下去,不忍释卷。各类地方小吃,杂耍,风俗,历史记载,一一铺陈开来,娓娓道来,读罢唇齿留香,这就是汪曾祺。
  •     清晰的文字,和风霜里有趣的人。
  •     散文无出其右
  •     喜欢前半部分的散文多些。
  •     汪曾祺的文章都不长,每篇不过一、两千字,最长的也不过七八千字。笔墨洗练至极,如古代文人画中的水墨意趣,寥寥数笔,不着余墨,勾画的却全是世事人情的肌理,意境悠远,十分传神。但他的文章并不拘泥于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他能跳出来,如同他当年走出大淖,行历全国各地“觅我游踪五十年”一样,把笔墨“荡”开去,寓哲理于自然,寓凄婉于幽默,描绘出一幅幅人景及风俗图画,令人生出无限的怀想和慨叹来。余光中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想汪曾祺笔下的“蓝墨水”的上游应该是他的家乡高邮湖水,是大淖之水吧。高邮是水乡,人杰地灵,千百年来伴着高邮湖和古运河水流淌着的是风流蕴藉,这一脉的灵气也注入了汪曾祺的心灵和笔管。水乡自然水汽丰沛,这水汽不仅滋润了汪曾祺的一生,也氤氲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他说过“记忆中的人和事多带有点泱泱的水气,人的性格亦多平静如水,流动如水,明澈如水。”这水汽也流到了读者的案头和心头了吧,滋益身心,润泽心灵,在日益浮躁的今天,这样的体验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
  •     写食主义
  •     好书就是要果断收
  •     看完汪老的散文,发现现在的文章都是俗,要么名要么利,要么就是无止境的控诉……这份纯真的美很是稀缺。
  •     大家之所以为大家
  •     以有趣之心待无趣之物,把平平淡淡的生活写得很有意思。
  •     我订购这本书的时候没有提示缺货,结帐的时候也一并结了这本书的钱。可是收到书的时候却没有这本。为什么没有任何解释,没有任何提示?
  •     发现了人性的真纯和美好!
  •     我自己很喜欢他和沈从文的散文与小说。
  •     汪老是我的同乡,从离开家读书开始我就一直带了汪老的书在身边,汪老的文章不做作,很真切,行文有古诗词的韵味,特别是围绕在文中的那种水的感觉,让我觉得特别亲切。这本书的选文质量和印刷质量都还不错,向大家推荐!
  •     很有趣的前辈
  •     上半年看的书之一,看的体验倒是很好,但文学素养低如我就不瞎几把附和了ry反而是记下了归有光,项脊轩志的结尾可能是我在娜娜的语文课上记得最清楚的一个片段了…
  •     文艺界中的一股泥石流。
  •     实至名归
  •     书还行,包装不行
  •     书的装帧和纸张都还不错,还没有发现什么错别字,文章很不错,闲闲的味道,适合对茶品读。
  •     汪老的作品膜拜
  •     配以大量作者珍贵历史照片,适合收藏!
  •     睡前读,会睡得很香
  •     作品像耐看型的女人
  •     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有些你平时想到的表达不清的,借他之笔写了出来,他的散文对胃口。
  •     鸭蛋!
  •     汪曾祺笔风风趣,看着看着,就会不自觉笑出声来。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篇是《跑警报》,风趣幽默极了!一口气读完,被西南联大的师生的才智折服!
  •     书到时是全新的,没有一页脱落,看来做工很精致。封面为古铜色,有一种古朴的感觉,并且不花哨,简单朴实。整本书摸起来很舒服,纸质虽不是特别好,但刚好符合全书的基调,也是一个优点。校对很认真,全书没有一个错别字,也没有不清楚的字,只是作者本身写了一些不太常用的字,阅读时建议常备字典!文字很平实,汪老从容地娓娓道来,不时透出一种淡淡的幽默,不会使你开怀大笑,但会使你心情愉悦。汪老生在水乡,所以他的散文有一种水的感觉,读来让人如临仙境,飘飘然仿佛仙人一般,浑身水汽,顿觉神清气爽。当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如此。写吃的文章我不太喜欢,因为本人并不贪吃,啥吃的在俺看来都是好吃的,所以读来并没有口水直流。不过汪老很有雅兴,把每道菜都写得很详细,爱吃的朋友和爱做菜的朋友都可以看看。记得其中的一段描写,汪老写清香是这样的——“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张的春水的气味”。想来也是很美的,都不用吃了。汪老写景几乎不用修辞,更不用华丽的语句,还是从容地娓娓道来。可我认为他写出了意境,比如他说:“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就让人浮想联翩。缺点也有,就是引用的古文比较多。看来作者看的书很杂,记忆力也非常好。我最不喜欢的是《城隍。土地。灶王爷》。汪老的散文没有高唱爱国论,但总让人觉出中国人的骨气和不服输,比如《跑警报》。
  •     听朋友介绍的一本书,清新的文字.
  •     汪老的文字恬淡平和,处处流露出生活的小美好
  •     一直觉得汪老的美食散文最赞
  •     “汪曾祺”三字向来在我必读名单内,有味,哪怕无情结,单单文字就能吸引人读下去。
  •     汪老头真好玩儿。要成为一个有趣的老太太啊。
  •     我是个大俗人,最服气的小资型散文大家就俩,一个梁实秋(人家是真小资),一个汪曾祺。汪老经文革动乱,几十年吃货大旗屹立不倒。写出的很多的散文更像实用性厨房操作指南。大晚上的听他的书都听饿了。这本书随身携带更合适。
  •     很早想买,终于入手,成功在望
  •     很不错。收藏了
  •     随笔类的我非常喜欢,汪曾祺和林清玄的风格都是我爱的,文字平和却引人入胜,有一种细水长流的平淡
  •     一篇《多年父子成兄弟》让我成了汪老的粉丝
  •     雅,而且美。文章都很美,描写的很好,我喜欢。非常喜欢,相见恨晚呢。
  •     汪老生在江南长在江南,求学在西南联大,真是幸福,在那样一个百家争鸣的年代,在那样一个充满自由的求学氛围里,文字里既刚且柔,既平淡且激越,喜欢汪老,喜欢那个年代。
  •     西南联大的故事有好几个版本
  •     读汪曾祺的书更多地是在读一种悠闲、淡泊的生活情趣。读他的书时发现,无论生活变得怎样,无论是战争还是和平,总是可以在平常生活琐事中发现一种诗意和情趣。文笔自然,完全不需要用读“名著”时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去看这本书,而是像在和一个平易近人的智者对话,从那些平实的话里学习到怎幺诗意地栖居。书本无论是内容还是包装都像一杯清茶,有淡淡的香气。文章都不是很长,却生趣盎然。无论是专门用一个温暖的下午,还是利用等待时的空余时间来看这本书,都可以看得津津有味。即使是在嘈杂的大街上,读者他的书,心情也会慢慢平静。我想,在这样的时代,是需要读一些可以减轻人的浮躁的书的。
  •     很清新美好
  •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水浒,减肥不读汪曾祺……
  •     肥肠可爱
  •     汪老真是个顶有趣的人。写散文写小说做饭,看到菜谱好想实践有机会要试一下。◕‿◕。看散文看得心情愉悦
  •     特别喜欢,舍不得一下看完
  •     但相对而言,汪曾祺还是小说写的比较好
  •     很喜欢汪老人家的文章。呵呵,反正是他的书都好看。:)
  •     我喜欢他文字的澄澈♡
  •     这一系列的书都不错,林语堂啊,汪老等人的,书的质量装桢都不错~
  •     语言不只是形式 本身便是内容
  •     值得一看。
  •     因为他爱上昆明,梦到翠湖
  •     隽永,古典,文人气息。
  •     汪老的文字啊,形容不出来的感觉,是水吧,是云啊,自由又活泼,平淡而隽永。挚爱
  •     就是喜欢这种感觉,清新的感觉,自然的感觉
  •     一直是喜欢汪曾祺的做品的,
  •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我忘不掉这段了
  •     大白话
  •     写悠闲派的作品,也就是众人所说的风花雪月的小资的作品的作家在我看来最著名的便是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汪曾祺了。三人中,周作人的文章往往带有强烈的人文情怀,这点应当是毋庸置疑的,连鲁迅先生也亲自说过的,梁实秋,林语堂先生则是真正的道家所谓的真正的逍遥与超然,汪先生则是普世价值。
  •     那种很有生活气息的美好,啊我好喜欢汪曾祺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