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自传集

出版社:江苏教育
出版日期:2005-04-01
ISBN:9787534364365
作者:沈从文
页数:241页

内容概要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著《沈从文论》)的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国公学任讲师,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讲师;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侯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拔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书籍目录

从文自传  我所生长的地方  我的家庭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辛亥革命的一课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书  预备兵的技术班  一个老战兵  辰州  清乡所见  怀化镇  姓文的秘书  女难  常德  船上  保靖  一个大王  学历史的地方  一个转机到北平初期通信  郁达夫: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沈从文:致唯刚先生从文:致唯则先生从文“文化大革命”家书选  给在工厂的次子夫妇    之一    之二    之三    之四沈从文的三个讲演  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在湖南吉首大学的讲演附录  团聚

作者简介

自传集,ISBN:9787534364365,作者:沈从文著;刘一友,向成国,沈虎雏编选

图书封面


 自传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过去极其不喜欢看本国的作品,总觉得电视、课本等接触着够多了。何况小时候非常不喜欢悲剧,显然近现代中国是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事。近几年才渐渐有的改变。  其实民国时期的作品还是具有相当的水平的。沈从文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说实话,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他的作品。虽然他只写到二十多到北京为止。但内容已经相当吸引我了。  作者的文笔相当高。那小时候的生活(特别是在苗汉杂聚处),写得非常引人入胜。既有着小孩的本真(与鲁迅相对照来看相得益彰),又有着独特的魅力。一群无忧无虑小孩子的生活。  但又有出乎意料之处,如那辛亥革命与作者当兵时杀人的描写,虽然感觉不到恐怖,可是回想起来也令人不忍,也许这就是作者以后远离政治、远离权力的根源吧。我还真不知道沈当过兵。想想民国时期的生活还真是五光十色。人的命运也莫过于此吧。  此书相当可读。
  •     这次好像是第三次读《从文自传》,一直很喜欢。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重温那朴实真切的文字,沉浸在那一片“湘西”的世界(湘西,在这里,是一个形容词)。那些四野的乡民,军人,土匪,他们的生命,或许有人认为轻如鸿毛,但是,他们的生活,才是如此的真切,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没有虚伪,没有做作。互相看不顺眼的,出去干一架,用扁担或者单刀,直到其中一方爬不起来;喜欢的,就直接的表达。乡民被砍头,如草芥般。他们有的,是血性,纯真和原始。下次回去把金介甫的《沈从文传》弄来看看。
  •      忽然恋上了沈的文字,喜欢他那种淡淡的,静雅的感觉,他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流淌过心间,还有隐藏在背后的淡淡的忧伤。同样面对砍头,鲁迅的文字充满了愤怒和激烈的批判,但沈不同,他如同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般看着这个场景,也许他并没有太多的感觉,没有太多的道德批判,只有隐藏在背后淡淡的无奈吧。也许是自传的缘故吧,沈的文字总带有一种回忆的感觉,还有那回忆之下的沉重感,那种莫名的感觉攥住了我,他的文字读来真如品茗一般,清,淡,还带有略微的苦涩。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初识是在大学图书馆。后来在广州路校门口边上的书店,带着艳羡看到人家把一套买回去。在上海遍寻而不见,前几天回南京,急奔先锋五台山店,故地重游,竟然见到这一套,买了三本,还有《萧萧集》和《湘行集》。 生命的真正的质量,确不在一二结论或是原理,那纵可给人激励或希望,想来也是不可缺少,但一己的情感上的体验,实是命门所系,乃最终的归宿。
  •     一个人的自传
  •     沈从文的文笔那个叫好啊~~
  •     看了又看,不厌倦。
  •     20岁的时候,为什么我不能给自己写一本自传
  •     我忘了当初是因为哪个确切的原因买的这本书,也许是因为去了凤凰回来。
    刚开始,我很不习惯,很难进入这个书门。看了搁下,看了又搁下。直到发现香港中文大学的推荐书目单里有它。我才横下心看。呵呵,原来我看书是这么带功利心的。【真无奈。】
    幸好,有个利头在前引我入门,让我发现了沈老先生年轻时的生活-----丰富,经历的丰富,所看所听所嗅所感,都较常人不同;细腻,也就是他运用身体的多种感官在感受生活;新奇,那个战乱的年代,物质匮乏的年代,给现代的我很多新鲜的感受。而,带给我触动的是那样的一句话,即使过着闲置无聊的日子,也要把生活过得有热有光。【原话不是这样的。】因为我正失业在家,这样的一句话就像一盏明灯那样慰藉着我的心灵。
    很感谢。。。呵呵,不知感谢谁才合适,觉得自己幸运,又遇到了本喜欢的书。
  •     似水流年
  •     二十岁前的沈从文
  •     还图书馆了...改日再看...
  •     至今仍记得很多段落,历历在目,非常棒
  •     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读一本大书
  •     调皮的你我、
  •     一本大大的书
  •     “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
  •     从生活中来才能深刻
  •     2008年9月在飞机上读完~ “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一些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力气,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儿病死或无意中为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     内容:一开始一般,到后来越来越好看,尤其是最后一篇《团圆》是整书精华所在。
    印刷质量:从书的纸张看应该积压在仓库里有段时间了。
  •     从文先生永远是我的指路灯。本书敬上
  •     语言朴素,让人感受自然之美。 我们不大关心钱的用处,为的是我们正在生活,有许多生活,本来只需要我们用身心去接近,去经验,却不必用一笔钱或一本书来作居间介绍。 但大家就是那么各人守住在自己一份生活上,甘心尽日月把各人拖到坟墓里去吗?可不是这样。我们各人都知道行将有一个机会要来的,机会来时我们会改造自己变更自己的,会尽我们的一分气力去好好作一个人的。应死的倒下,腐了烂了,让他完事。可以活的,就照分上派定的忧乐活下去。
  •     世人多记得沈从文与他的湘西他的边城他的凤凰,抑或是那个错失诺贝尔奖的故事,于我而言,倒是《从文自传》里这个二十来岁意气风发的翩翩少年,倒是更鲜活些。
  •     人情世事皆为美。
  •     我们花了四年的学费,学到的不过是你在图书馆花几毛钱就可以看得到的东西。 沈从文,非学院出身。大量的事实证明,中文系的人是培养不出作家的。
  •     沈从文为人勤奋坚韧,文字看不到一丝丝的矫情和做作,我的偶像。
  •     一个转机。
  •     少年爬上城墙看杀人,却看出动人和慈悲。
  •     就是一种淡淡的感觉。
  •     喜欢他
  •     很美。
  •     少年不识愁滋味。说是无忧无虑的欢快乡土生活,却也是惊险异常的大变动时期。涓涓细流中的汹涌澎湃
  •     社会是本大书
  •     他让湘西像个谜
  •     还要仔细看,仔细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