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沉默的大多数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1
ISBN:9787561347232
作者:王小波
页数:492页

沉默是金?还是金?

开篇即提到龙应台,也恰好我是读完野火集接下来看的此书,衔接正好。就语言风格来说小波同志语言更为风趣幽默,而龙大侠就较尖锐处处透着民族的忧患意识。其实是关注到李银河才偶然知道他的老公竟然就是王小波,两人果然是中国大地的一对名副其实的“明星夫妻”。李银河也有着龙大侠类似的遭遇,领导谈话,文字面临着和谐被禁止发行,这是多大的困难但是他却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爱戴尤其是一些特殊人群。至于她以后看了她的具体书籍再议。 女人最大的心愿是有人爱他,知识分子的不幸是生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指伽利略低头承认地球不转,拉瓦锡上断头台,茨威格服毒自杀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马基雅弗里分子:无神论者 知识分子可以干2件事:1.创造精神财富2.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 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人家恭维我一句我就骂起来,这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我知道我也是经不起恭维的。 用不着花很多钱受很多罪跑好远的路,洗耳恭听听别人说你是傻X自己知道就够了。 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所有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他就是为你而鸣。 《廊桥遗梦》 《情人》王道乾译本 《我们的祖先》卡尔维诺 《看不见的城市》 伍迪艾伦《傻瓜》 《黑色通缉令》 末代皇帝 美国往事 国产《红粉》 红高粱 霸王别姬 情殇(冯小刚) 一个人的战争(林白) 《罗马十一时》——意大利电影 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 维纳(控制论的奠基人):人可以通过一条线传输,但困难之大超出我们的能力。  罗素先生曾言,人人理应平等,但实际上做不到扫(本书屡次提到),其中最重要的是人与人有知识的差异可以产生权利。 乔治奥威尔《1984》,无知即力量。 辜鸿铭:既赞成妇女缠足也赞成男人留辫子。 弗洛伊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点歇斯底里。 费孝通《江村经济》 既不诚实也不虚伪叫 浮嚣 王朔、伍迪艾伦基本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附注:王朔最近作品《红樱桃》,虽披了一层主旋律的外衣,其核心内容和美国电影《九周半》还是一类。 王小波:我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人类在与无限度的斗争中成长,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才是平庸的人。 一个人在20岁时如果不是激进派,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假如他到了30岁还是个激进派,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们仍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

杂的念

#收获#吴喆-《沉默的大多数》P09-P31,共三章,用时1h左右,-20150801今早起来准备读书,无奈笔者是个“不动笔头不读书”的傻蛋。要动笔这一写一划的又怕吵醒熟睡中的室友,遂像偷儿时迁似的,蹑手蹑脚拿好东西到小松林去看。在未看《沉默的大多数》一文前,我就有王小波这种体会,即有些很正常的行为,在现实世界却被禁止或不好表达,那么这些行为的主体唯有独立思考去自娱自乐,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看过沉默的大多数一文后,我统计了一下数字:page 09-23、6篇短文、用时0.5h左右、不下10次笑声、拍死6只蚊子(小松林的阴蚊子貌似对我这个新来的阳客很感兴趣)。看完此文,也让我想起了HR问我的一个问题——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当时还是有点紧张,说是有很多,但答了《傲慢与偏见》里的男主,现在冷静想想,王小波也算很多里的一个。虽然前者虚拟,后者实体,但依然改不了其共同的特质——闷骚,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本篇文章讲的就是,从小到大的王小波对待”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的看法,妙语连珠令人拍案叫绝。如他小时候记事开始,用沉默思考嘲讽话语权力。喇叭里播放土平炉可以炼钢,而土平炉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像一窝飞行的屎壳郎。那一年他六岁,他这样写道这件事:”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当然,广播里放的不仅有炼钢大产量,还有亩产30W斤粮的”人有多达胆,地有多大产“消息,但王小波骨子里就是不信,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怀疑,对后者,他这样总结道:”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道理。“再看他念大学阶段,用沉默思考出人性光辉。讲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说是两大学生掐架,一人受伤被抬走,被打的学生血肉模糊,有一只耳朵的一部分不见了,在现场也没有找到。要是福尔摩斯到现场了,发现打手是个脾气暴躁爱咬人之辈,肯定能判断出,证据在打手的嘴里,倘若他还没有吞下去的话。故事的最后,打手还是突出了那半只耳朵,王小波却称之为人性的教师,且看他的逻辑:”一个脾气暴躁、动辄使用牙齿的人,尚且不肯吞下别人的肉体,这一课看起来更有力量。“还说一个他在大学里任教时,有关于沉默和话语的评论。说是会议发言和写会议稿,王小波也打破了自己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习惯,参加会议有时也发言,有时还写稿。虽然王小波有些失落,但他这样评价这件事:”但是按照我的标准,那不叫说话,而是上着一种话语的捐税。我们听说,在过去的年代里,连一些伟大的人物都’讲过一些违心的话‘,这说明征税面非常的宽。“虽然笔者还不至于王小波这样沉默,但对于他将发言视为捐税的说法,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很认同的。以上只是我截取的小片段,王小波的幽默与智力很是吸引我,大家如果喜欢直觉又思考型的文字,可以找到这篇文章看看,且不说收获很大,让你大笑几遍是肯定会的。杂文的魅力就是这样,见血封喉,让人觉得背部一凉。但按着作者的逻辑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就如电影《黑客帝国》里被机器人利用的人类一般,身上插满管子为缺乏能源的机器提供生物电能,而王小波这类洞察力和文字表达力极强的作家,就如黑客Neo一般,能觉醒并带引我们一起觉醒。背部发凉了吗?别担心,那只是Neo来帮你拔管子来了。#收获#吴喆-《沉默的大多数》P31-P58,用时1h左右,-20150802今早起来准备读书,无奈笔者是个“不动笔头不读书”的傻蛋。要动笔这一写一划的又怕吵醒熟睡中的室友,遂像偷儿时迁似的,蹑手蹑脚拿好东西到小松林去看。在未看《沉默的大多数》一文前,我就有王小波这种体会,即有些很正常的行为,在现实世界却被禁止或不好表达,那么这些行为的主体唯有独立思考去自娱自乐,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看过沉默的大多数一文后,我统计了一下数字:page 09-23、6篇短文、用时0.5h左右、不下10次笑声、拍死6只蚊子(小松林的阴蚊子貌似对我这个新来的阳客很感兴趣)。看完此文,也让我想起了HR问我的一个问题——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当时还是有点紧张,说是有很多,但答了《傲慢与偏见》里的男主,现在冷静想想,王小波也算很多里的一个。虽然前者虚拟,后者实体,但依然改不了其共同的特质——闷骚,属于沉默的大多数。本篇文章讲的就是,从小到大的王小波对待”沉默“和”话语“两种文化的看法,妙语连珠令人拍案叫绝。如他小时候记事开始,用沉默思考嘲讽话语权力。喇叭里播放土平炉可以炼钢,而土平炉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像一窝飞行的屎壳郎。那一年他六岁,他这样写道这件事:”以后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当然,广播里放的不仅有炼钢大产量,还有亩产30W斤粮的”人有多达胆,地有多大产“消息,但王小波骨子里就是不信,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怀疑,对后者,他这样总结道:”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道理。“再看他念大学阶段,用沉默思考出人性光辉。讲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说是两大学生掐架,一人受伤被抬走,被打的学生血肉模糊,有一只耳朵的一部分不见了,在现场也没有找到。要是福尔摩斯到现场了,发现打手是个脾气暴躁爱咬人之辈,肯定能判断出,证据在打手的嘴里,倘若他还没有吞下去的话。故事的最后,打手还是突出了那半只耳朵,王小波却称之为人性的教师,且看他的逻辑:”一个脾气暴躁、动辄使用牙齿的人,尚且不肯吞下别人的肉体,这一课看起来更有力量。“还说一个他在大学里任教时,有关于沉默和话语的评论。说是会议发言和写会议稿,王小波也打破了自己为沉默的大多数的习惯,参加会议有时也发言,有时还写稿。虽然王小波有些失落,但他这样评价这件事:”但是按照我的标准,那不叫说话,而是上着一种话语的捐税。我们听说,在过去的年代里,连一些伟大的人物都’讲过一些违心的话‘,这说明征税面非常的宽。“虽然笔者还不至于王小波这样沉默,但对于他将发言视为捐税的说法,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很认同的。以上只是我截取的小片段,王小波的幽默与智力很是吸引我,大家如果喜欢直觉又思考型的文字,可以找到这篇文章看看,且不说收获很大,让你大笑几遍是肯定会的。杂文的魅力就是这样,见血封喉,让人觉得背部一凉。但按着作者的逻辑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原来我们就如电影《黑客帝国》里被机器人利用的人类一般,身上插满管子为缺乏能源的机器提供生物电能,而王小波这类洞察力和文字表达力极强的作家,就如黑客Neo一般,能觉醒并带引我们一起觉醒。背部发凉了吗?别担心,那只是Neo来帮你拔管子来了。#收获#吴喆-《沉默的大多数》P31-P66,用时1h左右,-20150802又看完王小波的四篇杂文,分别是《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知识分子的不幸》、《花剌子模信使问题》和《积极的结论》。前三篇都有提到知识分子,于是本次读书总结,想小谈知识分子。首先,如何定义知识分子?按照学者态度来看,肯定得回溯历史。在中古或古希腊时期,就有知识蔚然成风,那个时期有着知识的人自然被称作知识分子,如孔孟墨、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这些人都做学问和关注社会,这是知识分子的特征。其次,知识分子都具体在做些啥呢?或从做学问和关注社会来看,知识分子都在干什么?做学问方面,中国知识分子较为纠缠于道德,而国外知识分子以科学为基点,关注未来,讨论道德时,也以理性的基础展开。而社会方面,中国知识分子经常用自认为“高深的”理论轻蔑别人,并借此来标榜自己。在批判社会问题上,不敢直视权威,那就往下走,批判同类或学生,保留了自百家争鸣后的中古遗风。欧美的知识分子则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立场,从理性的立场,把价值的立场剩给别人选择。再说,知识分子的不幸,分继承中古遗风的知识分子和真实的知识分子来说。继承中古遗风的知识分子是很不幸的。因为在现代社会,本来中古道德体系就不完善,什么“忠孝礼义”都有很多迂腐的成分,值得大力批判,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却要去维护或继续弘扬所谓的“国学”,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只能说太传统,活在过去。那真实的知识分子如何呢?他们其实也是很不幸的,不幸活在一个不理智的年代。像布鲁诺、拉瓦锡、老舍等,都是在不理智年代自杀的先例,这群知识分子是可悲的。而年代或说社会的不理智问题出在哪?来源于价值观或信仰的缺失,当然还有狂信。像誓死效忠天皇的武士,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刽子手等,他们因为狂信,所以不讲理,所以可以多数人赢过少数人。接着,谈谈知识分子的功能。本来知识分子应该是个信使的角色,事实是怎样,就传达成怎样。可惜的是,皇帝并不希望看到多半是坏消息的信使,这会妨碍他们继续用“高贵的谎言”引诱民众前进,所以有了各种打压知识分子的措施。像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就因不符当时局势而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因此,就有了传递“受欢迎的消息”的知识分子的存在。有的人从真实信息中筛选过滤,有的人对信息加以改造,有的人干脆捏造,一大批被扭曲的学术造假有了源头,这个对于人文知识分子尤为过甚,因为太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了。最后,说点知识分子的积极心态。真实的知识分子是较为理性的人,会更为清楚地看到事物本质,如果本质并不如事物外表那么美好,那就容易导致悲观和消极。然而抛弃理性,让自己假装相信不美好的本质等同于美好的外表,那就等于失去了贞操,这玩意儿失去了就不再有了。假如让你穿越回到布鲁诺要被烧死的场景里,你于心不忍这样,那会选择跟教皇求情,还是劝布鲁诺别犯傻乖乖认错?不论选择哪个,都不是理性的答案,因为理性的答案是勇敢地站出来维护布鲁诺,然后自己也被绑在柱子上被烧死。既然理性容易导致悲观的结局,那我们如何乐观起来,拾回珍贵的积极心态呢?我想唯有幽默,更准确地说,是黑色幽默,方可弥补缺失的遗憾。#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67-P102-用时1h-20150803今天早上又看了王小波的几篇杂文,分别是《跳出手掌心》、《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论战与道德》、《道德保守主义及其他》、《“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极端体验》和《我看国学》,看完觉得有收获,不只是信息上的,更是价值观上的。套用王小波本人讲的一句话:“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我看是应验到了我身上,并想像小波同学一样,做个有智慧的人。那么,对我的价值观有何影响了呢?且听我一一道来。首先,《跳出手掌心》一文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学枯萎的缘由。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废都》在法国拿了大奖,放在国内就被断为情色小说。笔者抱着好奇心,在念初中的时候买过一本,当时还偷着掖着,怕旁人瞅见惹嫌疑,抱着回家翻开一看,结果全文多处出现“此处省略N个字”。如果说早年我国还算羞涩,那现在读大学的我听到电视剧《武媚娘传奇》被广电剪辑成大头贴,万万是不能理解了。针对这两件事,我只想对“剪刀手”说,请先练好审美的能力,别自己看着心潮澎湃,就否定不让别人欣赏。你们当你们的如来佛,知识分子不能做跳不出手掌心的孙悟空。再看“道德三篇”,这些文章让我感到了道德压迫带来的无理取闹。在这里,聪明机智的小波同学用“OK,Let's pee !”这串英文,生动传神地暗喻了道德压迫的可笑。当第一眼看到“OK,Let's...”这个口号时,肯定让人振奋,因为这句带有积极乐观的语调,这也正是我们想听到的。但是pee这个词,也得要明白,这样才能弄明白在干什么。而众所周知,我们已经过了要人催尿的年龄,在小便这件事上无须别人的鼓励。空喊口号的道德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很可惜听众都没搞清楚口号是要我们干什么。要干的东西价值取向对不对,取向上会不会有成就。当然,要去考虑这些问题很费脑,指不定还有被戳脊梁骨,说破坏集体和谐的风险。要是任凭别人指挥,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还会干得风生水起,这样多好。这样一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黑客帝国》电影里的那个后悔吃下蓝色药丸的叛徒。当队长把他从程序世界解救,带到真实世界时,叛徒却说自己受够了真实世界穷苦心酸的日子,还是想要回到程序世界去,让程序把自己设计成一个大富翁,为此背叛了大家。这其实就和上文说到的“躲避思考,节省精力”的群体一样,是一群脑袋空空,任凭他人驰骋千里的躯壳。最后,看看“行货感”、“极端体验”和“国学”三篇。“行货感”这个词好啊,小波同学引自《水浒传》,说是宋江在牢狱里被当成行货对待,狱管才是货主。这个故事其实挺让人觉得悲惨的,倒并不是说宋江掉了价,而是说宋江成为了一件货物,这一不幸的事实。联想及己身,我们也必须像小波同学样有个立脚点:“我必须证明自己不是行货——身为行货,批判货主是不对的。”“这是因为,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假如连这一点都不懂,他就是行尸走肉,而行尸走肉是不配谈论科学的。”“极端体验”说的是啥呢?哎,这个故事太不文雅,分享出来不大好,还是不写感悟了。“国学”,老生常谈。在这里,作者给出了对国学的态度——“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地嚼。”为此,小波同学还批判了钻研于老书,看不到未来的精神。我自己对国学的态度如何呢?整体上来讲,那是旧社会为维护统治者稳定统治社会的产物,现在是新社会,已大不像前,应有接收新鲜血液的胸怀,要承认别人的优秀,而非固步自封。当然,国学里面还是有些好读物的,可以看看,尤其是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看,会大有收获。嗯,我指价值观上的收获。智慧来源于思索的深入,对问题不止的好奇心。我要我的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愿做个有智慧的人。#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103-P139-08.04-用时1h今日上午又看了几篇小波同学的文章,分别是《智慧与国学》、《理想国与哲人王》、《救世情结与白日梦》、《百姓·洋人·官》、《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考证》和《人性的逆转》。这些篇章,都肯定了我对理性和智慧的追求,正如文中所言“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一篇一篇来看吧,原谅笔者还不能总结糅合到一块来输出。首先,《智慧与国学》。为什么要追求智慧,而不是装“难得糊涂”地做个好人呢,就像大多数的国人那样,老好人都是大家爱交往的朋友。就笔者做老好人的经历而言,这其实不是长远的目光。因为如果一件事有问题,你不勇敢地指出,充当老好人敷衍过去,那这个问题就还是没探究出来,不论哪方下次遇上,准还是迷惑。所以,你又要去扮老好人,enough!一个一次性可解决的问题何必循环?可不能当个笨蛋,怕就怕太顾及别人感受,忽视客观事实。再看,《理想国与哲人王》。讽刺,讽刺那些“五谷不分、六体不勤”的“夫子”们,企图设计一整套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让大家在其中幸福地生活。罗素先生以为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如果“价值观”、“生活方式”都被设计好了,整个社会人都做一样的事,说一样的话,过这样没有多样性的生活,还是下地狱吧,那里更刺激。继续,《救世情结与白日梦》。救世情结和白日梦有时就是一回事,把不会发生的事在脑海里意淫一遍,然后瞎浪漫说是要去拯救苍生,和“扶老奶奶过马路”一样,“解放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就是在瞎浪漫。所以,当务之急,不是要怀揣天下为己任,而是搞清楚问题到底有没有,有多严重,以及自己能干些啥。然后短三篇:《百姓·洋人·官》、《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考证》。第一篇讲了个笑话,官员不管百姓死活,百姓怒而找洋人,在洋人的压力下,官员才履行其责任。这个故事暗讽中国官员的有色眼镜也好,国人没有骨气抗争也好,办事多此一举也好,让人感到一丝丝不舒服。第二篇这文章居然出版了没删!小波同学梳理出了狭隘民族主义盛行狂热的原因,其一蛊惑的话语是撒酒疯的假话易使人降低思考;其二蛊惑可以给人带来一些快感;其三蛊惑能得逞是因为正派人士太宽容。第三篇嘲讽“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些话语,让国人学会了“忍气吭声”,活着就好,无论为奴为婢,用成吨的体力辛苦换取一丝的脑力消耗,实不可取。最后,《人性的逆转》。小波同学给出了逆转人性的三个因素:1.无价值的劳动;2.暴力的威胁;3.人性的脆弱。弗洛伊德对受虐狂也做出了如下的解释:假如人生活在一种无力改变的痛苦之中,就会爱上这种痛苦,把它视为一种快乐,以便使自己好过一些。最近刚好笔者在看美剧《斯巴达克斯:血与沙》,里面很详细地描述了罗马国奴隶们的生活,整日过度消耗体能,格斗失败还可能会失去生命,有的奴隶还把自己钝化了,觉得拿了格斗优胜是荣耀,是快乐。这就是人性脆弱的表现,唯有斯巴达克斯不同,即使在爱情和种族信仰破灭后,找寻到了更高的信仰——为奴隶们的自由而奋斗,这是人性强大的表现,为此千千万万,直至彼岸。#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140-P175-08.05-用时1h今天读到了王小波著名的一篇文章,叫《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但相比之下,笔者更喜欢《皇帝做习题》这篇文。原因如下:其一,笔者已不再那么狂野如黑猪,对于“独行猪”唯有佩服,谈不上学习;其二,笔者不正经做习题已多年,渴望解题带来的快感,那是一种智力上的满足,这块要狠狠学习。罗素说过一句话,“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刚开始觉得有歧视人智商嫌疑,但仔细一想,凭智力吃饭就是社会公平的大前提,基于这种前提,才能推导出各个知识层次的人,处在不同的等级各司其职。因为智力这种东西获取起来最为廉价,也最为难得。尽管富者获取智力的资源相对来说多于穷者,但穷者一步一步也是可到达更高的智力的,当然付出的努力要多些。所以,罗素这句话说得很实在,最大的不平等不在于出身富贫,而在于智力高低。在《皇帝做习题》一文中,小波同学讲了解几何题和编程序的体验,二者都是对智力的考验。解对了一道题或编对了一段程序,那就如大便通畅似的痛快之感。假如皇帝也能如学者一样,能解解题,那就有了和学者共同的体验,不仅有了大便通畅之感,还觉得自己在变聪明——“人活在世界上,需要这样的经历:做成一件事,又做成一件事,逐渐地对自己要做的事有了把握。”怕就怕皇帝干嘛?他没做过什么习题,也没有编对过什么程序,只是突然间想通了一个大道理,觉得自己对,凡不同意自己的都是禽兽,没错,说的就是孟子那类的人。“这种豁然贯通之感把他自己都感动了,以至于他觉得自己用不着什么证明,必定是很聪明。”但不管怎样,什么口号、浩然正气都不如这种做习题的“共同体验”。因为“要建成一个近代国家,有很多技术性的工作要做,迂夫子是做不来的。要是康熙皇帝来领导,希望还大些——当然,这是假设皇上做过习题。”#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176-P209-08.06-用时1h今日听小波谈到的话题我喜欢,是教育。先是看《谦卑学习班》一文,看完我的感触就是提防“大师”。“这道理是这样的:用不着花很多钱,受很多罪,跑好远的路,洗耳恭听别人说‘You are an asshole!’因为,自己知道就够了。”最近王林神棍伏法,释永信“大师”传言腐败,南怀瑾被批斗,之前还有很多江湖术士就不一一细说了,这些曾经的“大师”们,都是群众无知信奉的表现,没有逻辑支撑仅凭情感去膜拜,很容易滋生迷信。接着《高考经历》,小波很反感背诵,讽刺说是文科鼻祖孔子“名正言顺”的流毒,长期如此,禁止学生批判性思考,会把人教傻考傻。《科学的美好》则充分表达了他对科学的追崇,虽然他自己不是任何科学家,但却被科学里的自由和平等所吸引,正如罗素先生所说,“近代以来,科学建立了一种理性的权威——这种权威和以往任何一种权威不同。”因为科学不以等级胁迫人,是骡子是马,让人做实验测试一把,并不像伦理学的孔孟那样被人捧上天,未经测试就上市的产品,怎么轻易享用?《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一文讲了个故事,自己怎样成功说服在清华学电子工程的外甥不要搞摇滚音乐。说服的过程倒不让我感兴趣,喜欢的是小波同学由此想到的一个创意——开辟第二职业——职业思想工作者,要把正面说服和黑色幽默结合起来,马上就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嗯,给我指明了另一条职业道路。《我为什么要写作》,因为:“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学才能,我应该做这件事。”《用一生来学习艺术》,很喜欢文中理科老师对艺术的阐释,“怎么做对是科学,怎么做好则是艺术;前者有判断真伪的法则,后者没有;艺术的真谛就是叫人感到好,甚至是完美无缺。传授科学知识就是告诉你这些法则,而艺术的修养是无法传授的,只能够潜移默化。”而对于文学,必然少不了谈及文字,小波从王道乾的译本《情人》和查良铮的译本《青铜骑士》里知道了一个简答的真理:文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看的。通过今天的阅读,让我知道,小波是一个写得了文、编得了程序、修得了电脑、品得了艺术、养得了猪的集异璧之大成者,更为重要的是,他完全是自学成的才,这点很吸引我,让我看到了未来之无限可能。就像王小波一样,人不能停止对自由、平等和智慧的追求,放弃自由,失去生命的五颜六色;放弃平等,降低自己为人的尊严;放弃智慧,沦为被人蒙骗的傻子。Let's pee ! But in a proper place.#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210-P255-08.07-用时1h10min今日阅读的几篇文章过去看过,收录在《我的精神家园》一书中。文章话题集中在艺术与文学的讨论上,笔者就此谈一小点收获。《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该书中提出“媚俗”一词,本词也被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拿来与儿子安德烈讨论,不过王小波在文章《关于“媚雅”》和安德烈对这个词的理解有点不同。王小波是说,自己欣赏不了高雅艺术,就别瞎凑热闹,满足虚荣心地媚雅;安德烈是说,不要一味地喜欢些僵化、刻板的假艺术,尤其是为了取悦大众而放弃格调的艺术,比如:雷锋帽、毛主席画像、样板戏等。就笔者而言,认可安德烈对媚俗的理解,而不太认同王小波。因为,笔者还年轻,高雅艺术的欣赏目前是不懂,但有理解的渴望,不否认有虚荣心的成分。在未曾尝试去做一件事,就断定自己不在行,这个笔者不能接受。《欣赏经典》一文提出了小波对反复品尝经典作品的理解。第一个阶段在欣赏艺术;第二个阶段在欣赏科学;第三个阶段在欣赏哲学。对此,笔者想到了一个词“熟能生巧”,但该词只能到达第二阶段,属于技术层次的理解,用另一个词“庖丁解牛”,更能符合哲学层次的理解。感谢庄子讲了一个好故事,让笔者能找到论据。谈完艺术谈文学,尤其是杂文和小说。小波在《小说的艺术》写到了杂文和小说。对此,我的理解和他颇为相同。杂文就是讲理,小说虚构颇多。前者有道义上的责任,看到了不爽不能憋住不说,径直地撸下去;后者委婉点就有了隐喻,掖着藏着,只让明理人看。在《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一文中,谈到了小波创作《黄金时代》的动机和内容。动机是啥?”我们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他妈的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做黑色幽默。“内容为何含有性?对此,小波给的论据不得不让我信服——“众所周知,六七十年代,中国处于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里,性才会成为生活主题,正如饥饿的年代里吃会成为生活的主题。”对于流行的“幽闭型小说”,如张爱玲、郭敬明之辈,王小波是持批判态度的。因为,那种唠叨的话语就是证明自己不行,而小波呢?“我原是学理科的,学理科的不承认有牢不可破的囚笼,更不信有摆不脱的噩梦;人生唯一的不幸就是自己的无能。”对此,我颇表认同,现实很残酷,哀怨改变nothing,请调用改造世界的思路,摆正好心态。多谢“不读书会shi”小组的陪伴,近来不仅读书,还写点东西。不说读的质量或写的质量,但渐渐有一个认识,当你长期与更复杂、更深刻的系统(广义,任何一件事都可看做一个系统,出自笔者最近读的书《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打交道,有够长沉浸入此系统的时间(如本次的读书投入),等你跳出来时,会发现身边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借用之前的系统得到解释和掌控,尤其是当新系统的层次低些,属于简单的系统时。比如,笔者看美剧(也是一个系统),以前不能脱离字幕,甚至不能给说话人断句,但借用读英文书的系统,阅读不需要全懂,抓住关键词,每天坚持阅读0.5h,读完写一小点总结;看简单的美剧系统,就会是:听力不需要全部听清,尤其是听重音,作为完成事物(某复杂系统)奖励,每天看1-2集,看完一集输出点感想。这样坚持了小半年,发现读英文原著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花的时间会多些,分解为一天一天就好;不是太难懂的影视,字幕基本可以去掉了,这样的学习体验真是大喜的。#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256-P293-08.08-用时1h10min小波开炮中国电影,道出文化艺术枯萎的状态,并给出了自己思考的原因。《外国电影里的幽默》。在美国,那些上层人物,由于各种因素制约,经常犯假正经的毛病,所以成为嘲讽的对象。小波问了个好问题:这种幽默为什么中国没有?大家都喜欢看赵本山的小品,看到本山嘲讽瘸子胖子等下层群众,就笑得乐呵呵,怎么就不见其小品里去嘲笑江泽民?如果江泽民不好说话,那就嘲笑下我们和蔼的小平同志好了,也不见得有这段子。那么,“中国为什么没有这种幽默,道理明摆着:这里的权力不溶于幽默,只容许假正经......直到现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政治漫画的国家。于是,幽默在这个个国家就成了高深莫测的学问。”前阵子恐怖分析枪杀了某政治漫画家,动机是该漫画家“丑化”了他们。这把全世界政治漫画家气得,立马就出来个各种漫画作品声讨,用笔杆子做枪杆子斗争!这事放在中国恐怕没戏。《我对国产片的看法》。小波多次批评《庐山恋》,只因为“男女主人公在庐山上谈恋爱,狂呼滥喊:‘I love my motherland!’有如董存瑞炸碉堡。”这等教育民众的电影,不得不说编导良苦用心。还有就是针对陈凯歌和张艺谋的好片,拍得都很悲惨,仿佛给人一种中国是个地狱,全世界1/3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感觉。《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这文问得好!对当时电影界情况,小波给了三层解释:其一,专业化教育的大学让未来的导演毫无科学知识背景;其二,没有知识背景,想象力谈不上;最重要的一层解释是:如果要搞《侏罗纪公园》那样的电影,“我怎么跟上面说呢?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最主要的问题是,我这部电影是怎样配合当前形势的?”《有关爱情片》一文里有一段小调侃国内武侠片的,觉得很有意思,摘录至此。“在武打片里,人们在天上飞来飞去,随手一挥,就放出一片UFO出来,打到哪里哪里就爆炸——可就是炸不死对方。那些侠客就这样浪费自己的神奇武功,却不肯用这种能力去开山辟路,造福人类。”这不得不使我想起徐克的《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那二李在天上飞的炸的,让人感觉在玩儿时的雷霆战机诶。《承认的勇气》文章结尾讲了一段比较有哲理的话,也分享一下。“我现在有了一种二十岁时没有的智慧。现在我心闲气定地坐在电脑面前写文章,不会遭到任何人的愚弄,这种状态比年轻时强了很多。当时我被人塞了一脑子的教条,情绪又受到猛烈的煽动,只会干傻事,一件聪明事都办不出来。有了前后两种参照,就能大体上知道什么是对的。这就是我的智慧:有这种智慧也不配叫做智者,顶多叫个成年人。很不幸的是,好多同龄人连这种智慧都没有,这就错过了在我们那个年代里能学会的唯一的智慧——知道自己受了愚弄。”#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294-P330-08.09-用时1h今天的几篇杂文给我一种感觉:想出去走走。小波于美留过学、打过工、到欧洲旅过游,这是实在的与外界文化接壤过,而笔者本人就傻宅着,内心还很恐惧出游带来的不确定性,就笔者建构的知识网络体系里,“修养身心”文件夹下面的“旅游”就一直空着,有几本关于旅行的书也懒得看。“这种现象使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我认为从书里了解文学、历史、社会、政治、商业是成本很低廉的手段,虽付出时间较多,但也活跃脑子。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此且不考证命题的真实性,但广义看“行万里路”就是实践调查,笔者自己的座右铭“实验、思考、方法和爱,缺一不可”也把“实验”放在首位,这是个人成长总结出的经验之谈,可见对实践是很重视的。然而,“知行合一”却未必如愿。为什么要出去走走呢?袁岳在《趁年轻折腾吧》一书里表露出,书里的世界和外在的世界不是那么贴切,旅行让我们更接近真实。我个人理解起来就是,书里的描述给我们提供的是直觉印象,“哦,印度的牛很神圣,杀不得... 嗯,维也纳是音乐之城,街头乐队无处不见...”,而实地考察能给我们提供感知印象,看到的实景,听到的声音,摸起来的触觉,闻到的味道,与真人沟通的对话等,这些才是证明我们存在的痕迹。所以,多出去走走,可丰富自己的感官认知,尤其是面对新鲜事物,感官才能得到充分的历练,也可完善心灵上对真善美的诉求。如何做到出去走走呢?这一块是我的心痛处,弟弟都快把全国走遍了,我却根本没去过别的地方,说到底还就是怂。但想着就是一切从爱出发,唯有热爱能换来价值。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挑出自己想去的地方,自己规划下大致去处,想做的事,然后背个包就走了。可控与不确定的状态自己要理清,道理与感悟都值得学习,一根筋就傻了,认识决定行动,希望今后有所行吧。年轻人,心态还是应该放开些,内向没啥错,封闭就出问题了,应该多出去走走。#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331-P380-08.10-用时1h今天看小波的文章,谈及的话题到了尊严,尤其是成人应有的尊严。《个人尊严》一文道出了“国外尊严”和“国内尊严”的不同,国外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有国家尊严和个人尊严之分;国内的个人尊严就像没有一般。罗素、费孝通、龙应台和三毛等人无不对“中国制造”大番感慨,有过国外居住经历的人自然懂得中外差别。为此,小波分析了“中国制造”的尊严算法:中华是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上定义,脱离了单位、家庭的个体就不算是一个人,而是一堆肉。小波给出的算法是:一个人就算独处荒岛也有尊严,可以好好活着,个人才是尊严的基本单位。如果大家都相信这一点,排队的事就不会乱套了。国内外尊严这块,笔者最近刚好看了两部电影,《英雄》和《星际穿越》。按理说,两部电影的男主都是“为国捐躯”的典范,但却给笔者不同的感受。李连杰那是为集体主义献身的好例子,明明最后可以不死,还是被秦王下令射死了,无尊严可言。秦王身边的百官,那真是长得一模一样,没仔细看还以为是鬼灵护体,更无个人独立的尊严之言;再看老美的宇航员,人家起初就是不想去探索太空,就是要留自己女儿身边,NASA也拿他没法子,充分尊重他个人意愿,若不是说明不去救不了他的亲人,男主最后肯定是stay家里了,这才是有尊严的体现。《君子的尊严》一文引我反思。文中说的是君子的尊严有缺点:太文弱、窝囊、受人欺负,而绅士的尊严是:不在危险面前止步,拳打流氓是必须的。回想自己,在碰到不公正之事时,有时还是会选择息事宁人的态度,不能怪周围环境都这样,只能说自己骨气还不够硬。当然,硬骨头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块也提醒大家权衡。匈牙利小说《会说话的猪》故事的结局是相当有教育意义的:“那些发牢骚的种猪都被劁(qiao1)掉了。”《苏东坡与东坡肉》一文接连讲了好几个笑话,让笔者忍俊不禁。文中的两个观点也很有意思:1.对研究某种学问这件事感兴趣(个人理解偏学术)和对这门学问本身感兴趣(个人理解偏实用),可以完全是两回事;2.东坡肉炖得很烂,肥而不腻,的确很好吃。但只为东坡肉来崇拜苏东坡,这实在是个太小的理由。所以,希望自己在“实用”和“精华”上多多领悟,形成自己的理解。《摆脱童稚状态》,这篇文章好。说的是在处理“性”这一方面,政府要求每个作家把读者假想成16岁的男孩子,而且这些男孩似乎还是不求上进、随时学坏的那一种。进一步说,我国的出版事业一直就低不就高,一本书的价值不是由有艺术鉴赏能力或有专业知识的读者决定的,而是由没有鉴赏能力或没有专业知识的读者决定。这简直是对成年人人格的侮辱,“现代社会的前景是每个人都要成为知识分子,限制他获得知识就是限制他的成长”,孙隆基指出中国人面临的知识环境还是一种童稚状态,处于弗洛伊德所说的肛门时期。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暗讽“无知即力量”,培根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吴军老师说“知识带来自由”,各位名家都告诉笔者一个道理,没有知识的成人,谈不上成长完全,成人的尊严也就谈不上来。#收获#《沉默的大多数》-吉吉-P381-P492-08.11-用时2h今天一怒之下,看完了本书。因何起怒?假期来临,笔者活力满值,全身打了鸡血般,脑子停不下来思索意义上的东西,然而又思索不出个所以然,遂强行看书,希望通过媒介得到解脱。当然,当一本书快看到结尾的时候,你内心也是很想把它看完的,就像笔者跑马拉松,跑了30多公里,人累瘫了,但想着就剩10公里了,咬咬牙就继续跑了,这和看书是一个心态。看完笔者想写写诚实。在说诚实之前,我想先讲讲事实和意愿。看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小波分析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具备做学者的诚实,能客观地道出中国农民的生活事实,而非为迎合上级吹出来的意愿。所以,诚实应该是要和事实耦合,而且要有辨别意愿的能力,否则就容易颠倒二者关系。比如,因为生活巨大压力,中国的文革也好,德国的集中营也好,退一步讲,现在发达的工业社会也好,许多人会走投无路,其精神状态近于崩溃,这种状态下,就很难辨别事实和意愿,因而诞生迷信,拜倒在歪风邪影中。“虽然原因让人同情,但放弃理性总是软弱的行径。”这其实不是能诚实对待自己的行为。再比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大家都像孔融那样奉献爱心,那关键来了,全社会找谁来接受爱心,接受爱心的人可是要被马克思主义认为是私欲的表现啊!既然这本来就是悖论,是“高贵的谎言”,那人就更应该诚实问问自己,事实到底是自己想吃梨,还是虚伪地满足意愿上的自己不吃梨。因此,我们都是自私的。从利益角度考虑,如果知道了什么是诚实,那做到诚实会有什么好处呢?笔者认为,物质上,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告诉我们:自私是经济繁荣的源泉。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精神上,更能“随心所欲”,不为外物所拘。中国改革开放,抱着私欲的民营企业为经济带来多大贡献就不多说了;《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也是诚实地忠于自己的理性,该与大鱼、鲨鱼做斗争时绝不屈服,即使自己双手磨出老血,无疑强壮了自己的灵魂。老人的坚韧劲儿,很值得我们借鉴,这能帮助我们保住心中的诚实,获得健全的精神。诚实对待自己吧,即使生活并不如意,压力如山来袭,但总不能蒙蔽自己的理性,掰弯自己去迎合非价值观上的事物。要做个独立的人,请先做个诚实的人,对自己诚实的人,这样会比较快乐。

荷戟独彷徨

福柯曾说:话语即权力。王小波先生认为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我们一生都在话语与沉默两种文化中选择。王小波认为,话语是阳的世界,掌握权力,而掌握权力的人就如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设置别人生活的人”,王小波戏称其组成的圈子为“话语圈”。想跻身话语圈并不很难,而权力又人人向往,所以在那个年代,有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话语权”。王小波却自愿放弃。年幼的经历、家教和天性谨慎,让他选择沉默。沉默是阴的世界,是被设置生活的弱势群体,也是在那个年代人性尚存的地方。龙应台女士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心直口快,并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她回国后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王小波不同意她的观点——沉默有时是力量,而话语有时也像捐税。“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我被这句话击中。古往今来大大小小的弱势群体,就如同王小波笔下的沉默的大多数。以同性之恋为例,我至今仍天真地以为世间若有真爱,则可能突破一切藩篱。出身是藩篱,家境是藩篱,性别也是藩篱。当我们还不谙世事的时候,我们尚不会因为出身或家境的因素而拒绝情感的自然生发,性别呢?我后来意识到是传统道德掌握了话语权,同性恋者无法发出声音,只好沉默。人们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人没能力,有些人没机会,有些人有难言之隐,有些人有厌世之情。王小波属于最后一种,但他又那么真实与热烈地热爱生活。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我们难以想象,假如话语圈向他投出的一颗又一颗精神的原子弹在他的生命中尽数爆炸,假如那些园丁、灵魂工程师对他的期望得以实现,他怎能不嗜杀成性,怎能不残忍,或者说,怎能人性尚存。他将其归因于在沉默中学习。他要发出声音,所以借助文学——一个可以接受他古怪想法的地方,一个可以由他找到立足点的圈子。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立足点,他就可以攻击话语圈,攻击整个阳的世界。这其实是一种狡猾的说法,但狡猾之中透露着他的诚恳。因为从他踏入文学领域的那一刻起,他已脱离沉默的大多数,他开始以自己的方式发出声音,后来他甚至统领着九十年代国人思想的千军万马,向那个掌握权力的话语阶级挥师前行。他曾是最沉默的基层工人,如今却也是最能熟练运用话语文字的思想导师。身为矛盾的焦点,除了荷戟独彷徨的英雄悲叹,他往往自我否定,自我嘲讽,甚至自我毁灭。我们向来的思维习惯是阵营决定立场,唯独王小波能在阴阳两界、话语与沉默两个阵营中来去自如。他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做出了凌驾于阵营之上的立场选择。这便是属于王小波的沉默的力量。

善于自慰的民族

看了这本书的大概四分之一了,王小波的文笔确实比较给力,整个看下来的感觉促出充满了对当时现实的批判和现实的不满,这种思想在当时能活下来也是个奇迹。但是字里行间的启示也很多,想了很多成语,突然觉得我们的民族是个善于手淫的民族。无论发生什么样得事情总有一套理论或者成语来进行说教你让你心安理得的这么做。比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让你努力,然后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又有“车到山前必,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话让你没关系,这个时候就不用努力了顺其自然。意淫的思想又占了上风,万一悲剧了,然后又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成语告诉你现在还能继续,然后又如果“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样的成语安慰你,反正就一直有安慰有安慰。鲁迅先生写过阿Q正传,大家看的以后笑笑就行了,但是现在看了我们的中华民族貌似很多人多有一种天朝大国的一种莫名自信,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认为其他的人为蛮夷。接受你们的科学,然后假装的接受思想,然后以国庆为幌子自己继续搞那一套。其实这就是自慰吧。自慰自己,意淫世界,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的一套。小的道理貌似都知道,坐井观天,乌鸦取水,各种这里,但是成人说那个是小孩的玩意,大都更喜欢看一些抽象的什么各种主义各种主义。要我说,弄懂一个寓言故事一个这里,这个人就可以称之为智慧了。只不过我们太飘,太不定,太好高骛远,太不知所为。

逃出手掌心

一、思维结构-------乐趣、逃脱、个人空间为何要逃脱?逃脱何物?逃往何处?可以明确看出,王小波不仅试图逃出文革时的愚昧,还在努力逃脱中国千年思想的贫乏。于是前一种逃脱指向智慧,后一种则向往乐趣。不过再审视一番,不难发现,所谓智慧,在其笔下是一种求知欲,思考欲,而这也是以乐趣为核心的。那么,何为乐趣?乐趣为一种追求,向往无限可能性,超越现实却符合理性,并且是行动性的,非胡思乱想。无限可能性在书中多次提到,王小波毫不掩饰自己对其的欣赏与赞美。它是对于单一真理的否定,以个人想像力为基础。因为反对单一、僵化,自然可以为逃脱提供帮助,但其魅力却不限于此,因为根基是个人,便足以显示个体之个性,看来是符合人性,天经地义了。超越现实自不用说,符合理性却难以理解。他拒绝道德、思想上的约束,宣称在这一领域,人是自明的,人有理性,自己可以管理。不做荒谬之事,说真情实感便已足够,更高的方面的规定一律排斥。这些理论乍看这下十分简陋,但王小波并不意在构筑自己的体系,而是反对僵化的现实,这一点,做到了。因为反对集体,反对传统或道德对人的压迫,便把信心寄托在了个体的人之上。他似乎认为,当枷锁卸去之日,人们会自由地去拓展自己的边界。可说到底传统、道德、集体仍是个人日积月累造出的,要卸枷锁,恐怕还是着眼于个人,唤起个人对自由、未知、可能性的向往是全书中心所在。这并不是理论性的学术论著,这本书只是一个文革的受害者在宣告,宣告他个体的觉醒,不再置身浑浊的时代中了,并且试图去唤醒他人,意识到僵化之可怕与个人思维之价值便是本书的意义了。然后要求一点个人空间。他更像诗人,不是思考者。二、那个时代------反思因为家庭出身,被打为右派,当了十年知青,后又考上大学,再到后来去美国留学。王小波个人的经历是标准的时代写照。正因如此,书中的俏皮话和抒情背后都有一股厚重的历史作为支撑。前文已提过,他所反对的不仅是文革,更是千年思想僵化,倒像鲁迅,不过与鲁迅不同,他指明了个人觉醒这条路。文革只是荒谬与妄想,以常识与思考便足以解决,但更重大的问题却是这僵化的思维方式。他试图以思维本身的乐趣带来反思,逐步化解。正是改革开放,历史的三峡口,他代表着一代人的反思。先有反思,才能规划接下来的建设,可惜,英年早逝,他未走到这一步。到现在,我们似乎还停留在王小波的反思时代,批判仍占据主流,只是没什么乐趣可言,建设也无从谈起。若王小波能活到现在,他又会是什么态度呢?这个好不容易摆脱僵化思维的民族,却只是乱嚷嚷,叫唤,自己的东西,未建起来。说起来这个状况,王小波也许要负些责任呢,他排斥了集体、道德,也在无形中排斥了交谈与共识,社会交谈越来越困难,我们都是特立独行的猪,谁也不理谁,个人的空间有了,然后呢?发发微博,各抒己见,忙着自己的"乐趣",仅此而已。谁来继承那一代人,我们如何建筑这个时代的共识。逃出了手掌心就是终点吗?对极权时代的恐惧竟摧毁了人与人的信任,未来将向何方呢?

2012-5-6晚22:00沉默的大多数记

早就听说过这本书,看到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都非常高,很多人都非常推崇王小波。其实我以前看过他的《黄金时代》,是在一本中篇小说精选集里,里面很多都是讲文革的回忆,包括王安忆、铁凝等的作品,我觉得都很好,也没觉得王小波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过人之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我真的就是一般般,但是我也觉得王小波应该被主流文坛承认。或许如某个人所说,这本书适合那些讨厌语文的学生读,可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承认书中很搞笑,所举的例子都很好玩,王小波的文字很有趣,但是正如王小波在这本书的某一篇文章所说,一本书如果不能对我的人生价值观发生影响,这本书就不值得一读。很抱歉这本书只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一点很小的影响,书中大部分讨论中国的知识分子、文艺作品,似乎离我的生活太远,没有让我看到一般好的文章所有的美学或思想启示的作用,只是很多地方充满了调侃,让我知道文章可以有这种好玩的写法。同时我又想到死亡真是一种深刻的美,或许人们推崇王小波正是因为他已经不在了,正如人们怀念李小龙、邓丽君、张国荣、海子等等。我敢保证如果林青霞芳华早逝必定引起人们疯狂的怀念,当然我不是咒林青霞早死,也不是说王小波其实没有多大水平,因为至少他比我的水平高,按照书中所说他精通电脑,写文章的程序是自己写的,这可是我没有达到的水平,同时,他看过的许多书我闻所未闻,譬如我从他的书中才知道卡尔维诺。王小波肯定是有意义的,作为一个业余的读者,我认为他应该得到文坛的认可。但是我也认为,这本书真的只是一般,没有达到史铁生《灵魂的事》或《上学记》的高水平。

读不出杂文月刊的感觉

遇到王小波全集里的杂文篇,有一定批判的犀利感,但硬着头皮读下来,还是不太入味,读了一大半坚持不下去了,实在读不出当年《杂文月刊》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描绘的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文革时期的点滴,或刚改革开放时期,距现在较为久远,主要是脱离了自己所处的生活年代,无法深入体会,入不了味儿,与其硬着头皮下去,不如就此作罢予以了结,也算在领略了王二的小说篇后,再感受一下他的杂文特色,对王小波的认识就至此吧。

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最早读的王小波的书是《爱你就像爱生命》,高中时不知怎么的就买了。其时完全不知道书里面那个长得特磕碜的人到底是谁。也没读完,觉得实在是淡出鸟,我甚至以为李银河是个韩国人。大学毕业后又读了一遍,一时间王二翻身农奴把歌唱。时至今日,我无数次引用其中一句做为我自己的签名:一切不能令人满意的东西,不值得我们屈尊。之后,王小波同志一直以一种神圣的语录体存在于我的生活中。时不时我就拎出来一句教训别人,并表达自己。每每此时不得不由衷感叹:说的真到位啊!省了我好多事啊!每到年末大家争做年终总结时,我总会把《沉默的大多数》再读一遍,然后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自己过得还算不赖,仍旧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之中做出选择。“当一切都趋于平淡,人类进入了哀乐中年。”高中那会儿不喜欢王小波是有道理的,他探讨的更多是哀乐中年的话题。当你像《三十而立》里王二那样,娶了或眼见别人娶了个母夜叉,找了份哭笑不得的工作之后,要么你会对王小波另眼相看,要么,你早已无所谓了。后者大可不必去读王小波像论文一样的杂文集,那实在无趣极了。他喜欢翻来覆去论证,“我是学计算机的”“我是学理工科的”“你要说***,那也不见得”。有人评论他的口头禅是“大神罗素说过”,那也不见得,我只记得他喜欢引用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而后者这群人,往往坚定认为别人跟他不一样,就是极大的罪孽。如果你决心做头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的作品倒是有一定指导意义——他实践了平淡生活中,如何通过思维的乐趣来无视生活的设置,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这种有趣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研究,而是诚恳又生动的基本常识普及,不管是热爱真理那种知识还是性知识。且看《黄金时代》的结尾是如何使一篇色情小说实现了伟大的升华——陈清扬被王二拦腰扛在肩头,屁股被他结结实实打了两下,火辣辣的感觉在风中飘散的那一瞬间她爱上他。做过这事和喜欢这事大不一样。陈清扬最后这么交待,我想也可以用这句话来体现王小波的不一样,并足以让知道分子们面红耳赤。而至于王小波之死——看,不肯屈尊的结果就是他跟自己较劲,最后累死了。哎,算了吧,对于一个早就认识到“人生是一条寂寞的路”的人来说,真相就是我们无非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做出选择,而不是默默无闻与出人头地。“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我想王二早有这个觉悟。别看他在《爱你就像爱生命》中低到尘埃里,仅开头那一句,就暴露了他内心对自己智慧与品位的骄傲之情。他会以此为荣,对于那些感叹“这可不是什么好下场”的人——“有些人配操我,有些人就不配”,他会借我最喜欢的《三十而立》里,我最喜欢的小转铃的话如是说。一些摘抄:如果一个人不会唱,那么全世界的歌对他毫无用处;如果他会唱,那他一定要唱自己的歌。人生是一条寂寞的路,要找一本有趣的书来消磨旅途。——《三十而立》我相信,总有些人会渴望有趣的事情,讨厌呆板无趣的生活。假如我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是:这是我对生活主要的要求。我常听人说: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人对现实世界有这种评价、这种感慨,恐怕不能说是错误的。问题就在于应该做点什么。这句感慨是个四通八达的路口,所有的人都到达过这个地方,然后就此分手。我所说的一切,无非是提醒后到达这个路口的人,那里绝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四通八达的。你可以做出选择。——《沉默的大多数·关于“给点气氛”》见到一种差异,就以为这里有优劣之分,这是一种市侩心理。我承认男人和女人很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别的:既不意味着某种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优越,也不意味着谁比谁高明。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追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沉默的大多数·我是哪一种女权主义者》一个法国政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20岁时如果不是激进派,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假如到了30岁还是个激进派,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我们这样理解他的话:一味地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沉默的大多数·写给新的一年》

激起涟漪的石子

挑着这本书看得懂的几篇翻翻。这本杂文集里的一些段子,嘲讽地入木三分,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也有一些不敢苟同,可能是时代所限,他没能了解现在这个时代的一些理念;也可能是我思想跟不上他的步伐,还要有更深的阅历才能懂。但不管怎么说,王小波的杂文能让人思考很多问题,就像扔进湖水的一颗石子,激激起层层涟漪。给人一个思想的切入点,让读者去思考那些人和事,这份价值就很难得。有关读与写。王小波看的书自然很多。自己虽然不当文人,但也要向他学习,至少以后要把他极为推荐的《情人》和《我们的祖先》看看。至于写,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都是有限的,王小波也不例外,所以书中举的例子也常有重复。这并不妨碍多数文章的可读性。所以说写东西不怕重复,就像拍照一样,一个pose多拍个几张,可以从中挑选最好的贴在网上。而那些不好的也不必删去,可以留着给自己和亲近的人回味。有关历史感。《北京风情》中写道,“能见到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这种感觉就是历史感。现在的年轻人读到‘似曾相识燕归来’,大概也读不懂了。所幸的是,北京还有故宫,还有颐和园。但是没有了故宫,没有了燕子,总是一种遗憾”。我喜欢有“历史”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有上百上千年历史的文物古迹,也可以是建造于几十年前在雨水滋润下墙壁布满青苔的旧房子。以前总感觉被人用过或是被自然侵蚀过的旧物都有一种“灵”的存在。可是“灵”是一种虚幻的东西,说出来连自己都不能信服,而王小波这句对“历史感”的阐述,让我顿悟;他比我说的更清楚。原来像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也都是一种历史感。美哉!就拿雨天举例,“夜阑卧听风吹雨”、“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之类,古人今人在同一种情景中,能够体会到同一种心境,这种跨越时空的感觉,就是历史感。可惜,被破坏的越多,我们和我们的后代能够感受到的也就越少了……王晓波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感叹美国人总爱跑去欧洲度假,因为欧洲比美国更有历史,“历史这种东西,可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呀”。可是在有些地方,“历史”确是想破坏就能破坏的。sigh……有关贫穷和文化。王小波在《有关贫穷》中吐槽邻居老大爷:不是特别缺钱,但就是把捡垃圾作为自己的爱好,还爱往捡到的纸板洒水——这样可以压秤。于是王小波每天都要看垃圾堆,闻霉臭味。他在文中说“贫穷是种生活方式……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够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的;人就会在这种兴趣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在这一点上我很矛盾,我有着和王小波一样的想法,认为生活应该去追求美的事物;最近一次的社会心理学上,陈志俊老师也讲,文化都是朝着美的方向发展。这证明追求美这是没错的。可是如果老大爷这种生活方式也算是一种文化的话,那我们有必要去帮助他改善吗?很显然,文中老大爷的行为已经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是有必要改正。但是如果老大爷是一个人生活在郊外,方圆几里都了无人烟,我们帮助他改善吗?追求美是好的,然而现在的老大爷也很快乐,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之中,若是不让他去做这些事情,他反而会难过。若是让他去做这些事情,这“文化”可就越来越糟糕,没有精力去追求美,反而把时间花在捡垃圾的细节上。如果老大爷只是邻居,你可以选择不管;可是如果你家人中间也有像老大爷这样的人,你又该如何对待? 思考这些问题都会让我陷入矛盾当中,只能用“选择一个平衡点”之类的话来暂且安慰自己。不过我知道,反正如果我是老大爷,绝对不会让自己生活在一个那样的环境当中。贫穷是一种生活态度,整洁也是一种态度,有钱时是有钱人的整洁,没钱时事没钱人的整洁。就像王小波在《域外杂谈•住》中所谈,“这方面的事和贫富没什么关系,主要看你喜欢住在什么地方”。

一个天真的王小波

前些天看完了这本书,说句实话第一次读王小波,果然字里行间透露出孩子的天真,这种天真是见惯世事,却坚持自我的可爱,所叙述之事都是那段大浩劫的事情,王小波没有愤世嫉俗的去批判,只是既从当事人的处境看,又从局外人的角度写,写十年间民众的愚昧,写苦中作乐的趣味,没有一个人会怀念十年,但这足以撑起王小波思想的十年历程。冲着这率真调皮的文字,我再买几本小波来看。

没有王小波了

这书是在卓越上买满99元送的,真是太划算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套王小波很好,计划收齐。杂文集精选,开头的二十篇左右是有些学术性的,于是从后往前看。正如王小波说的,对知识的追求可以让人获得无穷的乐趣,他的杂文也让我获得了,虽然他喜欢絮絮叨叨的东扯西扯,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个天才。他讲的那些,用今天的话说是常识,可在王二的笔下,为什么就写的那么好呢。为什么他死了,45岁就死了。没有王小波了。

向王小波道个歉

我着实误会了王小波好些年,在我的意淫里一直将他描画成老学究。于是这本《沉默的大多数》在我的书架上便足足沉默了一年之久,终被临幸是因为我实在是闹书荒,可待读完第一篇我便为它的沉默暗自心痛。我在这里实在要抒发一下我对语文课的不满,以及自己它对我的残害,若不是当年那一篇篇枯燥的课文将我跳动的文学细胞毒害殆尽,我可能早已经成为一名标致的文艺女青年了。也就不会将我国这些著名的作者都意淫为老古董、老学究了。最近看的韩国电视剧《信号》里有这么一个情节,生活在1986年的刑警问生活在2016年的男主角:“你那边不同吧?过了二十年了,总会不同了吧?”这本在1997年出版的书,也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时光,可作者在书中的所抒、所议、所争、所抗在如今读来却毫无年代感,似本就为现时现世的你我所写一般。愿当我的孩子翻开这本书时,不再有我此时的感受。一种学问,一本书,假如不对我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就不值得一学,不值得一看。——由此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

《沉默中的大多数》个人见解

两周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刚开始的读的时候,总是读着读着就出来了,慢慢的也就读进去了。沉默中的大多数,其实感觉和这本书的主旨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纪实和王小波的思想,一本书,一个人,一个故事,都造就了作者的思维体系。看过以后收获很多,但是要去说的话却讲不清,道不明了。还是交给时间吧,有一天会豁然开朗的。

追求对自己来说的完美

  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假。我看豆瓣书评的时候,就发现里面藏龙卧虎,高手如云。许多评论文章其实是质量上乘的随笔,远胜于那些所谓的名家手笔和炒作的畅销书。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任何一本书(请注意,是“任何”),总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嗤之以鼻,叫绝与口水齐飞,好评共差评一色。于是,我在心里暗暗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没有什么所谓的“完美”。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站在地球上凭空把自己拔起来,这种事情早晚会成为现实,但我同时也坚信,写出一本获得“一致好评”的书是绝无可能的。  搞写作的朋友们都说,自己满意的作品也许是“下一本”。就像“明天”是一个永远也不会被兑现的词一样,“下一本”也是一个让人绝望的词。朋友们这么说的时候,我还觉得他们虚伪而矫情,心里窃窃地以为,功夫下足了,难道就写不出一本让自己感到满意的作品吗?后来我明白了,这确实做不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总会生发出新的想法和情感,看到以前写的文章,总忍不住东删西改,而且这是一个不可能结束的过程,今天的完美作品,在明天看来,很可能就有瑕疵。  于是,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永远也写不出令自己、令所有人满意的东西。我感到挺失望的。  我后来读到王小波写的一篇文章,这个有趣又真诚的家伙在这篇文章中谈到自己写小说的一些经历。有一篇小说,他写了七年,数易其稿,终于觉得完美了,完美得不会再修改一个字了。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这说明小说有这样一种写法,虽然困难,但还不是不可能。这种写法就叫做追求对作者自己来说的完美。”我被这家伙的这个说法感动了,而且很受鼓舞。假如一篇小说,融进了作者七年间对生活的思考和感受,我想,这作品已经够份量了,再多的话,读者解读起来就要费劲了。  我的念头陡然一转,心想,因为众口难调,所以根本就不要妄想写出让所有人喜欢的东西,我们能做到的,其实是让自己满意;因为自己是变化的,对自己作品的挑剔是永无止尽的,所以也不要妄想写出让自己一直满意的东西,我们能做到的,其实是让自己在某一段时间内感到满意。如果这么来定义“完美”,那么,这样的完美是可以创造的。  这不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低标准,而是我们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我当编辑的时候,不少作者把他们的文稿发给我。他们总不忘留一句话:你先看看,觉得可以我再完善。我不敢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一篇篇打开,却发现文稿格式凌乱,标点不准确,不时出现错别字。我实在不想浪费时间看下去。记得有位作家在回忆录里说过,他在电脑上写文章有个习惯,就是不喜欢让标点符号放在最后一格,每次碰到这种情况,他都要调整字句,把标点符号换个位置,虽然他明明知道自己写的文章出版的时候还会被重新排版,标点符号的位置还会重新变化,但他依然那么做。这种近乎洁癖的习惯,本质上体现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一种高标准的追求。我相信,出色的写作者都患有文字洁癖症,而一个随便对待自己文字的写作者,我不敢对他们的东西有过高的期待。有些作者追着我,问审稿的结果,我委婉地告诉他们:请再完善一下,先说服你自己,然后再来说服我。他们“哦哦”地答应着,可惜,真把这些话当一回事的人却没有。  我想,这个道理,其实有着更广泛的适用范围:当你试图说服别人的时候,请先说服你自己。如果连你自己都不觉得完美,那还怎么敢奢望别人会喜欢呢?文:咸泡饭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anwendi

沉默的王小波

感觉结集出版的杂文连着读起来有点奇怪,因为总是在重复交待“我年轻时在云南插队”,或是重复引用“大贤罗素说过,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小波在作品中透露了很多自己的品味,这有点像村上春树。身为作家,却在似乎不相干的领域(编程)极其专业,这有点像韩寒(开赛车)。非常喜欢罗素,非常推崇杜拉斯的《情人》,喜欢文艺电影,喜欢写小说,喜欢科学,喜欢推导证明讲道理,总是批评孔孟,非常在意文革这一段。由于写文革写的太多,在看到“好莱坞电影”,“盖茨”,“Internet”,“现在中关村花二百五十块钱就可以买到八兆内存条,便宜死了”时,才意识到小波是个现代人,如果还在世,也不过六十几岁,不算老。最引起我思考的一点是,小波对知识的那种热爱。物理学,化学,数学,逻辑学,计算机,只要是讲理的,就热爱。但从小到大大家似乎都不喜欢学习。学校的课程,是最经典的科学,推理既容易理解又精妙。老师最应该教的,是这种精妙。最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对计算机很有兴趣,对编程很在行——“我用的软件都是我自己写的”。所以说写文章和写代码其实是一样的,文章用中文写,代码用编程语言写。罗素又说了,“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的工作”,所以写文章和写代码都是在享受建设的幸福。最可怕的是,小波常以荒诞制造幽默,而很多荒诞却是真实发生。如《肚子里的战争》,《写给新的一年(1997年)》中的“找阑尾”,“超声波热水”,“打鸡血”。书中表明小波对写小说是真正的热爱,有特殊的追求。不说了,看小说去了。

被这本书征服了

我忘记了看到什么杂志还是网络推荐我就买了王小波的书《沉默的大多数》。我其实以为这是一本他的小说,我也没有准备看小说的,因为我觉得读小说有点浪费时间,但好的书我还是不愿意错过。但是拿到书看到内容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一本杂文,大多数是关于他经历之后的感悟,或是一些个人的胡思乱想。我的一个爱好文学的朋友看到我在读这本书告诉我《黄金时代》比这本书好看多了,我当时就有点郁闷我应该买一个作家最好的书读呀,我却买了这本。后来读完《沉默的大多数》看评论后才发现很多人都更喜欢看他的杂文,而不是小说,而我感觉我对他这本杂文热爱至极。不过王小波又说过看杂文和评论是不了解真正的小说的,按照他的道理像杂文里面表现的正确的价值观和说理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所以《黄金时代》还是勾起了我很强的欲望。我读这本杂文感触最大的是为王小波的个人魅力所俘获,仿佛在读关于他的内心世界。他下乡、他在大学期间的学习、他和李银河的对话、他去各国旅游、他在美国留学,我觉得自己在跟随着他游历他的人生。喜欢他的杂文,是因为里面处处流露出了对于人生的思考。而且都是直言不讳的,正如这本书名实际上大多数的人属于沉默的,但每个人非常渴望看到别人的真实想法,却不愿意去透露自己的想法,有一种偷窥的心理。也是因为太多事情让我们怕了,我们不太敢过度的去暴露自己的内心。他的杂文吸引人一部分是我们也所了解的生活,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去那样思考过。或者我们那样思考过,却从来没有那样的呈现过。而且在阅读时真的深深被他的幽默感和智慧感所折服,阅读完此书我完全被他的个人魅力征服了。虽然我具体已经记不住书中的内容,但是他的那种强大的人格魅力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我更加期待看他十年时间磨出来的《黄金时代》,看小说才能了解他真正的艺术。

智慧,理智,尊严,自由。

虽然非常不喜欢被别人指导人生道路什么的,却希望被书籍指导。这大概是我开始读书的原因。近两年有很多事情搞不懂,越来越多,都有种退化了的感觉,一件事情该怎么做,甚至该怎么想都不知道了。这一点在王小波的书中也有讲到。跟成年人相比,孩子更能明辨是非。道德准则总是比真理好找。知之甚少的人反而更容易做出裁断。而我却越来越糊涂。别人给我说不明白,也没法让我信服,所以开始在书中寻找,希望哪天会有种突然开窍的感觉,恍然大悟直接飞升(不对)。毛姆说过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所以我想应该有很多本,对我来说,《沉默的大多数》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时候并不是非要找到答案,看到我的困惑有人写出来,脑子也能清楚些。第一本给我这种感觉的书是《1984》。然后是《月亮和六便士》。再然后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杂文我感觉就是讲述一个人的观点,王小波的观点我也不是都能接受,但是还有一些是对我,对很多人都非常有益的。比如说,我曾经认为善良是最美好的品质之一,虽然遇到的很多人开始让我困惑。但现在被王小波说清楚了,恰恰是单纯的善良的人可能做出最残忍的事。而智慧和理性,或许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世界能拥有的最可贵的东西。
尊严和自由这两点,在这本书里也讲得清楚,我自己的感觉却说不清楚,目前我这个状态,说来也是空话。
现在我处的环境,可能是有生以来最艰难的。不是说物质方面,是说精神上。一切跟开始想的不一样,慢慢显露出来,让我寒战。想到还有着这么可贵的美好的东西可以追求,并且可以被追求到,就觉得满心希望。
还有很多问题这本书里还没有办法给我答案,毕竟这好像是一本知识分子写给知识分子的书,而我现在并不是。比如说,王小波说的“聪明”与“智慧”在我这个世界可是有太多的定义了。

道德之后,明辨是非。

思想地震。边看边笑,但同时在深刻反省自己,所以眉头可能也常常皱着。作者清清楚楚地说了,不要只做个善良的愚蠢人而已,要学会明辨是非;道德固然重要,但是道德不是一切。事实是,思维比固守成规的道德更重要---要清醒,聪明,明辨是非,而不是传统提倡的讷于言,四平八稳(虽然我觉得有人的性格就是这样,也没什么不妥;但是如果非把自己往那个方向推,就有问题了。就像我小时候看“笨鸟先飞”的课文,老担心自己不够笨,就失去了先飞的资格,就不能做那只被老师夸奖的鸟了。)看重思维的力量,不盲从善良、道义、信仰、伦理,与我好久以来看到的书的核心思想不太一样。心里又地震,待我再琢磨。感觉几乎篇篇都在打脸;不要活得浑浑噩噩,自己把自己朝变笨的方向推。多思考,无论是面对社会重大变革关头,危机个体自由的时刻,还是平常生活中任何评判,而不是脑内空空。不将国学看作神坛之物(国学不是只有孔孟二程朱子),观点独特;因为《论语今读》看得开心,我想维护一些提出反对,开始不知该说些啥,晚上又继续看了几篇《论语》,想了想,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1.或许孔子说“德”,多是对领导者的要求?而其中享受生活,活出些在世为人的道理来的才是对普通人的希冀。2.孔子也并不提倡做一个只剩道德,只重道德的迂腐之人。管仲还是深得夫子心的。(管仲本来支持公子纠,公子纠的哥哥齐桓公杀掉了公子纠,管仲没有以身殉难,反而做了桓公的宰相,辅助他称霸诸侯,统一和匡正了天下。)“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就是孔子觉得,没有管仲的话,恐怕我们(当时的人们)要披头散发穿左开襟衣了。所以他怎么能像个小百姓那样守着那些小信任,自杀在溪沟里,谁也不知道呢?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可见《论语》也并非倡导以己所长教训别人的。而在于改进自己。”就改善你自己好了,”后来维特根斯坦也对许多朋友说,“那是你为改善世界能做的一切。”4.也并非完全否定,或者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批判的是假道学,虚伪的道德,宋明理学之类?而论语倡导的真正做人的底色不在批判范围。5.所谓知识分子,道德之外一定还术业有专攻,并非只是一个道德标本,甚至做道学先生,管教别人而已。孔子本来也不赞同去多事管教别人嘛。沉默不是懦弱,万言当言,不如一默,用沉默的空隙去静置一些东西,头脑才清楚。“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为此也要去论是非,否则道理不给你明白,有趣的事也不让你遇到。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数

“让我们来检查一下自己,看看傻不傻,疯不疯?有各种各样的镜子可供检查之用:中国的传统是一面镜子,外国文化是另一面镜子。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关于这本杂文集,可写的感想实在太多;但是我,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之一,又有什么资格评论?岂不是很傻、很疯?但我还是说几点感想吧,全当我思想肤浅的证明。关于沉默的大多数:“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沉默来自畏惧,来自压抑,来自自卑。但是被压抑的东西总是要发泄的,不能光明正大地说出来,就只能转为卑鄙的地下行为。因此中国人沉默,表面上是和谐,和谐的底层却是卑鄙。在我们这个国家,有话语权的人总是少数之少数,这些话语摆布欺骗着人们的思想;而大多数的人,在强权之下,从来没有话语权,只能任其摆布,这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关于人本主义:“人该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不是别人手里的行货。假如连这一点都不懂,他就是行尸走肉。”可人偏偏是软弱的、盲从的。有史以来所有的乌托邦,即少数自以为是的人为全人类设计的一套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就没有成功的。但这种乌托邦,却又总能引得人们为其摇旗呐喊、流血牺牲。也许这就叫“乌合之众”吧。关于国学:“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中国人总有种自大,觉得中国的文化能拯救世界;现在的世界是西方文明主导的,早晚有一点要轮到咱们。至于说什么中国老祖宗的东西无所不包,人家的成果统统可纳于咱们麾下,这更是荒唐而可笑。西方人思想里的分析归纳、模型抽象、理性实证,中国人是没有的;中国人思考的问题,都是极其切近实际而功利的,因此中国人的学问“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关于传统文化:“我认为中国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都说中国人勤奋,但这种态度,到底是一种勤奋,还是一种懒惰?我们无法解决生活中的困苦,却提倡人去吃苦,并把这种吃苦耐劳的品质奉为典范,提倡这种“家畜的品质”。这其实是一种态度上的消极,智力上的懒惰。关于幸福与崇高:“幸福的来源,就是不计苦乐、不计利弊、自然存在的需要。”“真正的幸福就是让人在社会的法理、公德约束下,自觉自愿地去生活。”“人所受的苦和累可以减少,这是一切的基础。假设某人作出一份牺牲,可以给自己或他人带来很多幸福,这就是崇高。”关于人生观:“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中国人习惯有一种“奴隶的生活观”,即认为只要能活着就是好的。我说它是“奴隶的生活观”,是因为这种人完全沦为了生活和现实的奴隶。因为社会的原因活着自身的原因,不能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不能改变现状,所以只好聊以慰藉,曰“活着就好”。另:本书内容庞杂,但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中国文化、知识分子、文学与写作、电影杂感、生活评论、书评和域外杂感。个人认为精华集中于前四十篇。

沉默了十五年 还在继续吗

沉默了十五年 还在继续吗读到王晓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最开始是一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因为觉得名字有趣就读了,结果发现原来不是猪,是什么呢。那种感觉,就像是看火影里的鸣人,从来不按正常人的思维去走,又像是鹿丸,让人想要亲近,并且希望他能够按照他的路来走,就这样。可是偏偏有人不愿意,所以ta长了獠牙,不让我靠近。那些知青喜欢ta,是我,我也喜欢。说的远了,这本杂文书,我看到中间的时候,就翻看它的出版日期,是2009年7月第一版。但又觉得不对,我隐约是知道王先生已故,又知道他在文中说过多次那个时代的电脑,我成长与世纪之交,好歹也是和电脑更新一起长大,觉得不对。百度之,果然,是1997年的时候,王先生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出版了。十五年后的今天,才发现原来真正看透的人是真的能看透。比如沉默,大多数时候网上有人不断的回帖、置顶,别人怎么样我不知道,我是沉默的,或许偶尔我会吐槽,会恶心下,但那都是无伤大雅的。一则我本来就不善于激烈,二则我确实觉得当你想要改变一个人的看法时,真的要引经据典,况且这个人还很顽固,即使你是对的,他或她还是坚持自己。一方面我欣赏这种固执己见,一方面我知道是ego在起作用,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思想是对的,因为这是建立在自己已有的价值体系上的。倘若这个看法被人推翻,那么他的一系列的思想的线都会被动摇,就像一个人本来站在自己的凳子上,觉得俯瞰世事都有自己的经纬,结果有人说你凳脚有个是坏的,是不对的,你心理上就有点讪然,害怕跌下去。这时候,就要坚信我挑的这把凳,绝对是对的,然后用以往来力证。这样的话,我觉得很累,他也觉得累,相安就好。这是我沉默大多数时候的原因。王先生用(一)、(二)、(三)、(四)、(五)、(六)来说这个事情,说到沉默和言语,既然上帝要给我们一张嘴,除了吃,就是说。大概都可以看一下,我看完后觉得自己有点乱,有时候的说话,是不得已而为之。比如出于礼貌,出于所谓的话语捐税,王先生书中所言。十五年后,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原来还是如此。对于沉默后,大多数时候能够思考,这于我来说是不错的。看书的时候,我就是沉默的。书是杂文,说是精选,但我觉得如果这也是精选的话,那么王先生是写了多少啊,精选都这么多。我承认我看的比较久,看了一个星期,所以觉得精选一词,可以商榷。书里,说到很多的问题,很多的关系,林林总总。比如对于国学,对于写作,对于精神,对于工作,对于小说,对于艺术,对于北京及北京的风情,对于一些书的感悟和看法,最后的男女文化、域外杂谈关于衣食住行盗贼等等,这样说起来,好像都是文化的下项。王先生自以为原本被认为是知识青年,后来上山下乡,高考,读书,出国,学计算机,都不是特别认可说自己是个文化人。文化人的定义我不知道,前清的进士大概能被称谓文化人,毕竟很难考,考到还能当官,有机会的话。前几天看到关于自残系和治愈系的帖子,我目测王先生是自残系的高手转化为了治愈系的高手,是所谓的物极必反系列。也许是在特殊年代的特殊经历,我想如果让我在我十六岁,当时我在读高中,经历着最平常中国高中生三点一线的生活,让我去割草让我去喂猪,很难做到。幸好王先生没有反社会,没有自残到极点反自己。说明内心足够强大。我还没看完他的三个时代,据说有点重口味。书里也有对于心理和性的阐述。97年时候的中国是那样的情形,十五年后,至少在我的周遭好像正统的没有发生怎么样的改变。学校还是三点一线,还是照本宣科,有点改变的是网络,至少还可以翻墙,至少还可以在删帖前看到一点不是真相的真相。(要吃饭了,先写到这,后来补上11:40,2012.08.16)

话语权的沉默

看完《沉默的大多数》已有两三天时间了,每一次读完一本书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心得体会,这让我很恼火,觉得读了书还是一无所获,可是又为什么要去读呢?也许重点在于读书的过程,即便只是打发时间,但有句话说“生命中再无聊的时光也都是限量版”,所以对于已过去的时间以及在过去的时光里存在的那个过去的我应该都是无可追究的。这让我想起开题之初的那段纠结的时间。S说要看的书基本看了,他没说但想让我自己主动去看的我也没看。重点是问我看了又什么收获,我通常都说不上来。比如它对我的论文有什么可借鉴之处(除了形式?)?它对我自身的心灵感受?前者可以模拟,后者只在过去,在读书时候的瞬间。几天前S回来(现又出去调研)貌似听了师妹们的陈述说我有进步,进步的地方是我还是比较能说话的。这种看似表扬的话并不会让我高兴,只能说作为导师对学生的不了解。我知道其实我一直都是这样,所谓“交流有障碍”那只是看对于什么人。王小波说了,“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想我还是有权利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虽然在访谈的时候我必须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如果说真有进步的话,我能肯定的是我还在坚持看书,尤其是课外书,比如《沉默的大多数》《灿烂千阳》《废都》《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青春》以及将要准备看的《一九八四》(其实以前在图书馆已经看过了)。本来是要写关于这本书的东西,最后又扯到自己了,大概是太自我中心了?这本书总体来讲是我比较喜欢的黑色幽默型,饶有趣味,把很多沉重的话题用诙谐的笔调写出来,同样让人深思,甚至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如“文革”,权力等或许已不太敏感的敏感词,因为大家都已接近麻木了。他说“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以为这个年代还在延续,并且更甚:活人都被活埋,死人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当然有些话是我不能同意的。到现在我还不确切知道王小波先生是何时去世的(经查确认:王小波1952-1997),只知已经过去好些年了。他所处时代虽与现在也差不离二三十年,但是变化已经无处不在了。他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从进来的某些事件看来,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并不是弱势群体,相反,而是那些强势群体,说出来怕把自己变成弱势群体的人。而他们没有说来的事实真相太多了。《沉默的大多数》大概是些了大多数沉默的人想说又不能或不敢说的话吧。现在沉默的大多数在抗争,试图发声。而某些人却将沉默成功的演变成一种掩盖事实的方式,当然他们依然有权,“因为话语即权力,权力又是个好意思,所以的确有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话语权’”,在他们拥有能够控制话语的时候当然也能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的沉默。 --2011.07.29

沉默的大多数

读了很久很久的一本书,读完了,长舒了一口气。对于王小波不了解,这是第一次读他的作品,但是觉得还不错,以后还会继续读其他作品,到那时,我想我才有资格来评价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作品又在诉说着怎样的故事。看了很多人写的书评,觉得我肯定写不出来,其实也没有写书评的习惯,但是觉得用了这么久看完的这本书,还是要写点东西来纪念一下。书很好看,是肯定的,但是其中很多东西也不是很赞同,还有相当多的东西根本就看不懂,比如那些书评之类的,因为根本没有看过那些书。想说的大概就那么多,这大概是很没用的书评,但是对自己却很重要。节选一些自己觉得对自己启示很大的句子:听到别人说我们多幸福,多么神圣,别人在受苦,我们没有受等等,心里老想着:假如我们真遇上了这么多美事,不把它说出来会不会更好我忽然猛醒到: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现在的我们,有很多话都不可以说,忽然醒悟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弱势群体。)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

能让我继续思考 就已经很棒

对我来说,有两种作者很牛逼,一种拥有严密的整体思维系统,带你进入一个新世界,而另一种只是提出一些问题,尽他所能地诠释,然后引发我去思考一些平时不会去想的问题。我觉得王小波是第二种,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阅读的最大趣味,就是引发我新的思考啊。

看待这个世界,不用太认真

终于把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看完了,花费了我大概半年的时间,走走停停,直到最近,才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王小波的文笔风趣幽默,平实的语言下面隐含着毒舌和腹黑,往往让你会心一笑,并且越想越想笑。前面的部分,我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可能生活的年代不同,90后的我并没有经历国家刚起步、动荡和文革时代,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感觉。但在王小波的笔下,我还是看到了当时很多人愚昧、盲目跟风、人云亦云、罔顾科学的状态。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后面写域外杂谈那一部分,把很多中国人走到国外窘迫、奔波于生计的面貌刻画得生动有趣,令人忍俊不禁。从他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小波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从来不会太认真,带着玩味,或许这才是睿智,有智慧的表现。毕竟,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有很多我们无法理解的事情,如果一味地较真,一味地深挖,只会让自己活得如背重负,根本享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倒不如,带着玩味看待这个世界,这样也会更轻松、更豁达。看待这个世界,从来不必太认真。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时候,我们知道就好,了解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玩味地看这世界,能更加轻松和豁达。

虚幻的大多数

偶然了解到有王小波这样一个人,搜了一下他的书,《沉默的大多数》评分居然是9分,这真是高得跟贼一样了。等到如愿以偿翻开这本书后,发现第一篇是讲文革的,也罢,中国文人写文章大都喜欢回忆往事。继续看发现第二篇也是讲文革的,第三篇还是讲文革的,一连看了四十多页,全部都是在讲文革。这是伤痕文学吗?这题材也太单一了吧,我也不需要你给我讲文革,讲得比你好的人海了去了,况且我对文革不感兴趣。前面四十多页的杂文写得都好乱,没有什么逻辑性。写得毫无逻辑性的杂文一般情感表达得很真挚动人,韩寒早年的杂文就是这样的。但是我就不知道王小波想表达什么,难道就是反思文革?相比之下还不如《通稿2003》,虽然我不认同那里的观点,但是它的目的明确。豆瓣上那贼高的分数是不能信的,然而所有的评分网站都是不能信的。因为我是我,他们是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有独立思想的。《三重门》卖了五百多万本,但我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看之处;《零下一度》是我至今为止读过的最好的杂文集,然而豆瓣只给了7.6分。我唯一认可王小波之处在于:“ 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说话的人数越是多,我越是不信,其中不乏乌合之众,也不乏虚幻的大多数。

一切都是沉默惹的祸

一切都是沉默惹的祸  最近花了4天的时间读完了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不知道是我的读书的速度加快了,还是王小波的这本书通俗易懂,又或是自己沉淀下来了。真的不好说,也说不清,不过这本书确实是我花最短的时间读完的。其他的不敢妄加评论,就文字本身来说,我个人觉得他写的很简单,没有什么冗长的词句,没有什么浮华的修饰,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就是那样的朴素实在,简简单单让人一读就懂。但是在这些简单的叙述之后,确是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涵盖着深刻的道理,隐藏着人性中最为阴暗的一面。  “《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小波批评的对象有些还活得好好的。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这是十年之前出版方的介绍语,但是当你细细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依然会发现其中的很多的思想与观点今天依然适用。我不知道是该敬佩王小波的先见的预知能力,还是叹息社会的原地踏步。就如书名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我觉得一切都是沉默惹的祸。  读完这本书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颠覆。一切的乱了,一切都混沌了,一切都不知所措。在没有接触到这本书之前,自己一直认为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最最灿烂的文化,因为他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呀,我们的先贤圣人在那么早的年代里就能提出仁爱,礼仪这样的学说。确实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每每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候总要竭尽全力的赞誉国学。哪怕与同学真的面红耳赤也要赞誉。可是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这个人为止癫狂了,一切都颠覆了。我此时的感受就仿佛武侠片中说描述的那样,当你最最敬重的师傅或是恩人突然有一天告诉你,其实他不是你最敬爱的人,而是你最大的敌人,因为他杀了你的至亲。我当时的感觉可能有过之。毕竟我们都是从小就被仁义,爱国,尊师重教等等的思想所教导,以至于占大了之后还是会对此深信不疑,当然这其中有好的东西,但是有些都已经是几千年的东西了,在现在的社会中早就已经不适应了,可是我们还是被迫的要接受这些知识。这无异于让我们越学越笨,越来越愚蠢么。很早之前就通道一种说法说泱泱中国居然几十年来无一人能得诺贝尔奖,当时自己还很是清高,认为那只是我们不懈与此而已。现在想想自己当时是多么的愚蠢与无知。这不是说想不想的问题,这更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如王小波说的我们都被中国的仁义道德所束缚着,根本没有什么创新的知识,文化,思想。整天只知道格物致知,只懂得明辨是非,还自以为厉害的不得了,其实我们什么都不是。  我现在也不会唯传统文化马首是瞻了,当然我更愿意取其精华去其槽粕的吸收传统文化。当然我更加的不会再沉默了,我已经沉默了十几年了,我要尝试着发出我自己的声音,哪怕这些声音不被别人所理解,甚至被别人所误解。但是我不想再沉默了,因为我已经被沉默,被欺骗,被愚弄了十几年。我讨厌这种感觉,被人玩弄于手掌中的感觉,没有任何的自己的声音,那无异于行尸走肉。沉默久了慢慢的发现自己已经不会呐喊了,已经没有勇气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了。这或许都是沉默惹的祸,既然现在已经醒悟,那就要重新找回充满勇气的自己,不再被别人的思想所影响,愚弄。不再被别人的言行举止,意识形态所感伤。突然之间发现自己长大了好多,看透了好多,不知道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哈哈,管他的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我已经在沉默中死亡过了,虽然不敢数在沉默中爆发,但至少我不会再沉默了,我会尝试着去拒绝,去改变,去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声音,感谢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让我幡然醒悟,感谢他让我不再继续沉沦沉默,感谢他让我再次充满了勇气,敢于去争取。  一切都是沉默惹的祸。别人是否还在沉默与我无关,我也没有能力去改变别人的想法,始于沉闷终于沉默,我能做的只是不断的强化自己,努力的去尝试,去争取,去打破沉默。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一切都是沉默的错,当然一切都还得从沉默入手。新的一天,新的开始,不同的是我已不再沉默!

话语随想

大学男生宿舍的主题,其实两个词就可以概括-“色情”和“暴力”。不过,正如没有色情暴力的男生宿舍不正常一样,全是色情暴力的宿舍显然也很不正常。这不,又读了一遍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以后,我顿时神游万里,想起大学时代我们宿舍在某个晚上居然讨论的不是AV女优,而是社会问题-什么是“弱势群体”。大家七嘴八舌,记得我当时给“弱势群体”下的定义是“缺乏话语权的群体就是弱势群体”-此言一出,童鞋们纷纷附和,认为这个定义精辟深刻入木三分醍醐灌顶如沐春风…自己也颇为得意…后来读了福柯的文集,发现原来自己是“定义领域”的“弱势群体”-人家福柯先生早就说了“话语即权力”……唉,咱这“缺乏话语权的群体就是弱势群体”显然比人家肤浅许多,只配给它作一个分论点的小注释之一……我能信谁?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话语的真实性往往和话语权的大小呈负相关。比如我吧,一介书生,人微言轻,于是咱能坐在这里写点掏心窝子的牢骚废话。倘若二十年后,我爬上了某某位高权重的位置,大家再碰见我大可以掩面捂耳而过,因为那时的我肯定是满嘴不对也不错的屁话,甚至是大谈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再比如吧,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报社一定是当地“强势”的“主流媒体”,很遗憾,手握强势话语权的“主流媒体”一般都不敢说真话。前段时间,某市XX花园小区的几栋商品房在城市改造开山爆破中,地基受到破坏,以至于被掏空,楼房墙体开裂,小区居民怒不可遏,把电台电视台报社记者都找来想曝光野蛮施工,无奈由市委书记强力推进的工程岂能曝光?经过若干天的交涉,报纸上终于登出了这条新闻,内容变成了“住户建议相关部门优化原方案”,中国最神秘的“有关部门”接到诉求后,自然“高度重视”,“多次请专家实地踏勘调查后制定出优化方案”,最终结果自然是“得到绝大多数住户的认可和支持”……怨气腾腾的居民都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和谐的情景!这还好,没有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没有认定受害住户是“一小撮别有用心的XXXX”,妄图破坏我和谐社会的美好图景……我等阿弥陀佛。生理反应我本布衣,不知道郭德纲系何方神圣,只是大学时代宿舍有个哥们下过几次德云社的相声MP3我们卧谈会的时候听。内容不大记得清晰,不过我只记得相声把我们笑得床上不停打滚,“抓栏杆、撕床单”,HIGH得不行了……无奈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夜之间风向就变了,报纸电视突然对郭先生开火,谁是谁非我不知道,也不想趟这浑水。不过我倒是听说郭先生以前从傍晚开始讲相声,能讲到第二天凌晨!还能有八九成的观众!毫无倦意!郭先生说“观众坐多久我就讲多久”……且不说人家这精神是真是假,是作秀还是真心,能讲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还有观众想听这就足够了。我听电视上的晚会二十分钟就差不多能睡着……在我看来,不困倦和笑滚床之类的生理反应从来比报纸电视的口诛笔伐真实得多。我发烧---说明“我病了”,不会有假,而我说“我生病了”则经常有假。就好像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半推半就进了房间,你是相信她呼吸急促面带潮红呢?还是相信她说的“你讨厌”“不要啊”“你坏蛋”?信手而作,就此罢笔。

沉默的大多数

经人推荐,读了王小波的这本杂文集,感悟颇多。有人说,王小波是70后的旗手,早已过时,我反问,读书还有界限?说实话社会越发展我越能反省自我的作家越少,引用王小波的那句话是,读精彩的旧书,不读无趣的新书。喜欢王小波,是因为其独特的视角,特别的语言,给人更像是现代的反讽……

漫谈王小波及此类

王小波,虽然睡在墓园里头,但是名字总是给人一种错觉,无法形容的错觉,因为就算今天,他的话还没有失去时效呢。说这个人是张狂的愤青(愤怒的小波浪?),的确有,但是他学不来愤青的狂,他是一个玩弄文字目的却是善意的聪明鬼。看完《沉默的大多数》,我觉得这人***就是个苏格拉底,而且更加痞一点。但说不准这也是他王小波式的反讽,借以讽刺那些看完只记得他的痞并借此抨击的人士。他有个性,这点毋庸质疑,就凭他敢把一些“正经”事情与屙屎什么的“荒谬”事联系起来,且讲的头头是道,我就不得不佩服他。他有胆。“正经”和“荒谬”在他的逻辑下,我们很容易发现有时候这俩词形容的是一个玩意儿。王小波很幽默,而且这种幽默很和大众的胃口(下流笑话和恶心事),虽然有时候我怀疑这也是为了让他真正想法扩散的手段之一—照他自己的话来说这是黑色幽默。当然能让读者边读边笑的作家不多,至少我就是这么笑着看完的。他不具有中国式的杂文风格,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文体”的问题。在我印象中,这种文体是必须用一连串的欧化词的,诸如“国家机构简化的必要性”,真是把中文的美感逼得走投无路。偶尔用是可以,但不能被它吞没了呀。少了这种文风,本身就让人轻松不少,再加上这个人阿美利加的经验赋予了他美国式幽默感,两者相加再结合上理科男的强大逻辑,就成了他的杂文。我相信他这人绝对不痞子,只是文风使然罢了。所谓的“黑色幽默”,让人既笑了个够,又轻易地懂了他的意思。有时候他的幽默是强有力的武器,他似乎没有正面攻击,但是让对手起了个半死。就像毒雾弹,而且混有笑气。说到此人的逻辑,我最佩服的是他能把之前那种故事与他讲的道理扯在一起。能找到旁人看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之间的共性是很了不起的!而这种逻辑,个人认为不但需要聪明脑瓜,也需要经验和阅读来支撑。举个例子吧,如果没有文革的经历,也没从段成式的书里看到秀才李赤的极端爱好(倒插粪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附插图),那么打死他也想不到这俩破事的联系。而且不光是将这些平行的事情联系起来,他还能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找到更深的逻辑。不扯其他,光说读完这本杂文集的感受就是,理性的逻辑推导出了荒谬的事实,严密得让人不得不信服。“道理”可不是哪个圣人的一句说教啊!我觉得他很像黑客帝国里自己从虚拟世界里觉醒的人,不过当然也是需要一些帮助的,在这里,那就是知识和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觉醒的,当然要看你的天赋还有你获取的帮助,那些是先人的智慧。让每个中国人都挺伤心的事情是,这家伙对中国文化的态度,极易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认同感。而对此我也有自己的看法。有时候我认为是这个国家不能够改变的原因,正是过于沉重的文化累赘。比如说,贪污的风气是从古至今就流传下来的,而如今竟把官场争斗也放入了诸如古装剧,文学作品之类的文化产品中,作为主题、特色来宣传,真是让人火大啊,伴随而来的还有失望。当然我扯远了,举个近点的例子吧。周围经常有同学炫耀自己X岁就把什么经背出了,还总是引起其他人的羡慕。据我观察,这种小孩呈增多趋势,其背后大多是“居心叵测”的家长。我觉得可怕。一种文化本身就在走下坡路,同时还成为了一种功利的工具让小孩子掌握以便应付这功利的世界,这真的是文化吗?这里的“文化”,也就是几千年来的那几本啊经啊的。我觉得是王小波让我觉察了文化不是那么口号的东西。他说的文化很具体,不像喊口号的。比如说北京的城墙被推了,北京人住的地方的狼狈样,单元楼里的垃圾堆该理理了……不像有些人,喊文化口号就知道孔夫子,饺子包子中国菜的,尽说些好话,滑稽的是,最近去附近的少年活动中心,宣传栏里赫然写着:“经证实,中国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后面的论证提到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中国已经不是古中国了,我认为一个国家老想起自己过去的事情,不就跟暮年的老人一样吗?诶,中国文化包揽的事儿还包括知识分子圈里的别样氛围,在读的过程中,就隐隐看出作者对其的不满意,但是具体一点又会招惹人,他已经够大胆了,所以挨了不少骂。但是至少有人骂,我觉得这很好啊,要是大家能骂在点子上,那就更好了。日本议会也就是打打骂骂出来的,据说有议员西装领带跳上桌子骂,嘿,哪天我们也能这样,那不是国家有希望有活力的表现吗?反正读王小波的作品时,我从来都觉得这是一个有智慧的愤青在说话。敢于说话的当然不止他一个,要是只有他一个那国家也完蛋了。之前看过陈丹青的《退步集》,然后突然觉得这俩人有共同点,都敢讲话,于是又拜读了后续的《荒废集》,但是后来却发现细想之下,他们还是不同,且看多几遍后越来越不同。碰巧的是《荒废集》里有一段答记者问扯到了王小波,记者道在给中国普及知识上俩人有共同点,丹青大爷道:“我说的话连常识都算不上。”这就自谦而显得自负了。我觉得这些答记者问里多了点自损的味儿,也没之前《退步集》激烈,我看过一段王小波的访问,还是仅有的一个,意大利人做的,他在里面乐呵呵的,完全没有自损以损人的味道,很谦虚,在丹青的答记者问里,那记者简直一个孙子,得了丹青大爷挺不羁的话大概就觉着是卖点了。读《退步集》的时候觉得陈丹青真他妈有想法,后来就走下坡路了,但还是被捧着。我觉着一旦某人不再被主流打击,甚至进入了主流,那他原本为人诟病的东西很容易就被看成褒义的“个性”,这人哪,也容易演出自谦式的自傲。臭屁也变成香的,作者也会安逸地拿不出东西来。一个处于赏骂参半中的作家,才更有可能继续纯粹地干。行文间陈丹青半文半白给人以圆滑之感,且有点喜欢欧化词,而王小波则更理性些,屁是屁,逻辑还是清楚地没话说,一层一层推进深处。相比之下陈丹青则更喜观察、感叹、批几句的平行式文章,要算谁能乱得,能千回百转地“挖”一件事儿,那还是小波浪厉害,当然理科出身和艺术家自然侧重不同的地方,陈丹青以画家敏锐的观察力发现的东西也是王小波没有的。王小波肚里的货基本上来自书和经历。他说喜欢卡尔维诺,法国新小说之类……说到底还是个知识分子。不过能做学问也敢speak out的知识分子大陆还真不多,都给吓得孙子似的。还好台湾保留了一些文化之根,龙应台、李敖,都是例子。李敖的书说实话有点看不下去,他就一行动派,而且大快人心,让人赔偿——就一块铜板——按着规定还得用支票付……台湾局子就怕被这厮整。至于龙应台,谈到她那一定地说《野火集》,很真实,细微至宝岛每一个角落,但是换了泱泱大国可能就行不通,也没当时“戒严”的背景。不过龙应台有豪侠风范,一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惊天动地,加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台湾人自身权利遭侵犯的意识大大激发了出来。阅读其间那种气盛是盖不住的,行文间那个年轻逼人啊。野火播种对了时间和地点,作家也是初生牛犊,所以如此成功。不过举了这些例子之后,我也想问为什么只有留洋归来的人才有胆站出来呢?这也是个问题。至于这个问题,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一文可能是挺好的答案吧,本文是谈王小波的,也由于作者惰性,你想听分析找答案,就去看看他的书吧。

男人都爱王小波,女人都爱周国平?

最煎熬的日子里,除了音乐,最坚持的还是阅读。什么都读,从不挑肥拣瘦,却又唯独对颇受争议的作者情有独钟。忘记了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么一句评论:男人都爱王小波,女人都爱周国平。呵呵,那么,我就算是个异类了吧。虽然对他们两位的作品没有达到钻研的地步,但是心里是真的喜欢的。王小波“尖酸刻薄”,麻辣犀利,让人酣畅淋漓;周国平 “特立独行”,真挚温暖,令人过目不忘。只能说,难分伯仲,各有千秋。我不是专业评论人士,不懂什么深刻的大道理,我只知道,能让我笑的,让我有所感悟的,都是好文字。看王小波的文会笑,是顿悟的,了然于胸的笑;看周国平的文会笑,是感怀的,若有所思的笑。阅读的目的是学习,另外阅读同时应该是段愉快的旅程。好的文字,“另类”的作者,不该被忽略。

在那个时代,少数没有被洗脑的人,恰好也是父母同辈人

看完這492页,不由得想到同为王小波先生一代人的父母辈。1952年出生的小波先生,这本书是他的杂文随笔合集,很容易展示一個人的心理,也容易走到一個人的心裡。那個年代走过来的人,有着极其無法想象的经历。有些人,大部分人,对那一些事沉默了。有些人,变成如今一些颠倒黑白的老妖怪。有些人一面慨叹今不如昔,一面破口大骂自己的子女"懂个屁,老子當年如何如何"。很少有小波先生这样的過來人,可叹97年就英年早逝。所以,這裡的很多文章都是多年以前,虽然杂文很有时效性,可,在此,你依然有受用之处。。对此书的亲近,可能是一本,有描写自己父母成长史的感觉吧。好在,我也覺得,父母亲,虽不如小波先生的学问与视野及成就。至少,也没有被社会主义改造工程洗脑,一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且影响了我。让我没有变成只能活在当下的傻子,并且浑然不觉,只觉无尽空虚寂寞冷。謝謝你们,爸爸妈妈和王小波先生,以及经过那個年代,还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历史,因为你们才不会歪曲。

有些人总是怪怪的

爱说话,但因为数学不好,所以找不到严谨的方法和人理论,就学孟夫子,骂和自己对着干的人是禽兽,以此证明自己才是对的。有媚俗这个词,那么也有媚雅了。我同意那个观点,就算是高雅的艺术,也有功力水平之分,总不能一入了高雅的门槛就是无条件的好。一个人的欣赏水平不够,随便什么较好的东西都能使他如痴如醉;可他有了鉴别能力之后,只有极好的东西才能使他追随,还不是发狂的盲目的那种。当然啦,假如我们重视格调高的东西,轻视格调低的东西,自己的格调就能提升,所以再怎么说,媚雅总还是比媚俗好的,只要自己能消受的住。从前常常被人表扬善良,因为听说漂亮的女孩会被人表扬漂亮,不漂亮的会被表扬可爱,不可爱的只能说智慧,连智慧也没有的就只能说善良了。其实让我浑身难受的,不仅是自己被划到了最后的等级,还有他们说这话时总有一副“你这个蠢孩子将来要吃大亏的表情”。将善良和愚蠢画上等号,这点我很不认同。我以为,善良是会思想多知达观,和它相反的邪恶是思想贫乏低知偏执,假如我变的更善良,那一定是由于我更聪明而导致的,而不是相反的。所以我一定是觉得自己还不够格被称为善良才感到难过的吧。昨儿个我读高一的表妹在微信上,发了张带血的数学试卷(手写得磨破了)的照片。外婆立马秒回: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上半句我还同意的,的确有激励作用,可怎么就偏偏是我不能理解的下半句呢。有人说,假设明末清初的皇帝当真做了课后作业,那么我们和皇帝就有了亲近之感,因为他就会知道,解几何题和干别的事不同,解对了自己能够知道,而且会很高兴,要是不对或者没解出来,可能会郁郁寡欢一整天。一个人解对了数学题,他的智慧就取得了一点实在的成就,虽然微不足道,但也绝不会毫无意义。虽然我和数学也没有缘分(它可以说毁了我的高考分数),可并不妨碍我喜欢数学,因为科学总是美好的,光是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很高兴。所以我觉得学习可以不必是艰苦的,毕竟我们已经离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的科举时代过了很久了。可能一直秉持“一门课学到要挨整的程度,就不如不学”的想法,且我也学的不怎么好,所以有幸没有因此毁了对学习的热情。但我还是始终认为,苦于量多而不是苦于学。有些人总是怪怪的,我也总是坏坏的。为了辩解我不是有感而发,故意打这些字的,我要说明我正坐在飞奔回上海的过山车上,无聊。

印象深刻的章节

思维的乐趣花剌子模信使问题理想国与哲人王救世情结与白日梦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好人电影承认的勇气卖场的人们有关“伟大一族”有关“给点气氛”虚伪与毫不利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话语权的沉默

看完《沉默的大多数》已有两三天时间了,每一次读完一本书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心得体会,这让我很恼火,觉得读了书还是一无所获,可是又为什么要去读呢?也许重点在于读书的过程,即便只是打发时间,但有句话说“生命中再无聊的时光也都是限量版”,所以对于已过去的时间以及在过去的时光里存在的那个过去的我应该都是无可追究的。这让我想起开题之初的那段纠结的时间。S说要看的书基本看了,他没说但想让我自己主动去看的我也没看。重点是问我看了又什么收获,我通常都说不上来。比如它对我的论文有什么可借鉴之处(除了形式?)?它对我自身的心灵感受?前者可以模拟,后者只在过去,在读书时候的瞬间。几天前S回来(现又出去调研)貌似听了师妹们的陈述说我有进步,进步的地方是我还是比较能说话的。这种看似表扬的话并不会让我高兴,只能说作为导师对学生的不了解。我知道其实我一直都是这样,所谓“交流有障碍”那只是看对于什么人。王小波说了,“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我想我还是有权利选择这样一种生活方式的,虽然在访谈的时候我必须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如果说真有进步的话,我能肯定的是我还在坚持看书,尤其是课外书,比如《沉默的大多数》《灿烂千阳》《废都》《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青春》以及将要准备看的《一九八四》(其实以前在图书馆已经看过了)。本来是要写关于这本书的东西,最后又扯到自己了,大概是太自我中心了?这本书总体来讲是我比较喜欢的黑色幽默型,饶有趣味,把很多沉重的话题用诙谐的笔调写出来,同样让人深思,甚至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如“文革”,权力等或许已不太敏感的敏感词,因为大家都已接近麻木了。他说“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我以为这个年代还在延续,并且更甚:活人都被活埋,死人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当然有些话是我不能同意的。到现在我还不确切知道王小波先生是何时去世的(经查确认:王小波1952-1997),只知已经过去好些年了。他所处时代虽与现在也差不离二三十年,但是变化已经无处不在了。他说“所谓弱势群体,就是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从进来的某些事件看来,有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并不是弱势群体,相反,而是那些强势群体,说出来怕把自己变成弱势群体的人。而他们没有说来的事实真相太多了。《沉默的大多数》大概是些了大多数沉默的人想说又不能或不敢说的话吧。现在沉默的大多数在抗争,试图发声。而某些人却将沉默成功的演变成一种掩盖事实的方式,当然他们依然有权,“因为话语即权力,权力又是个好意思,所以的确有不少人挖空心思要打进话语的圈子,甚至在争夺‘话语权’”,在他们拥有能够控制话语的时候当然也能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的沉默。--2011.07.29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2009.7. 2011年2月第2版第3次印刷(最新修订版)。

一本正经地毫不正经

大概十年前看黄金时代的时候,就被这本“奇葩书”逗的乐不可支,印象着实深刻。比起教科书推荐那些牛逼哄哄的名著们有趣太多。当然,这些只是那时那刻我的拙见罢了。后来看我也非常喜爱的余华,在细雨中呐喊,隐约觉得这两作者风格类似,黑色幽默贯穿全书但又让人感到彻骨的悲凉和荒诞。年少时候贪玩不爱读书,现在回忆的时候,印象深刻的书已经没几本了。这其中就包括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前阵子京东图书大减价,在cici的怂恿下,我也挑了几本心愿单里的书,三本减返完只花了20来块钱。有时候不得不感叹,纸书已经这么便宜了吗。大概我性格中固执的一面支撑着我总是看书喜欢看带质感的,实实在在的,厚重的一本,而不喜欢kindle之类电子书。虽然电子书是未来的方向,可是我还是坚持”非纸书不看“。这是个人习性,大概难以改变了,我也乐得其中。这三本书里,凑巧就有这本想读已久的《沉默的大多数》。通过王小波的杂文似乎才能更加了解这个人本身,他的杂文风格也是充满了不露痕迹的幽默风趣,一本正经地毫不正经。不过令我感到遗憾的总是结尾往往嘎然而止。因为对于每个话题,我还没听够呢,小波先生就不说了。于是这种心痒痒欲求不得的结束,反而增加了对于王小波文字的追逐感。干掉无趣,做个有趣的人。读有趣的书,读有趣的人写的书,会感觉生活变得突然有趣起来。然而我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有的人天生特质自带幽默光环,而有的人,是需要逗哏捧哏才能幽默的出来。我曾经遇到过非常默契的逗哏,那时候我感觉自己变成了信手拈来将生活过成段子的人。然而那个人离开后,我就好像丧失了这种能力一样。丧失掉这种有趣的能力,使我怅然若失。王小波的幽默并非无关痛痒,而是充满了批判的力量。这种力量让秉持”无所谓“态度的人看后也会哈哈大笑然后暗自反省。小时候的我是个会为了达到自己目标而付出最大努力和自制力的人,当然这目标绝非什么不义的事情。后来由于太过个性开始慢慢反思改正,变得相对而言的柔软。可是现在却发现,这种柔软让我变的随波逐流。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并不是尽全力去争取,而是得过且过。那种火热的渴望呢?那种拼命奔跑的执着呢?现在的我看到曾经失去的一切,最大的遗憾,是我并没有尽全力。生命中有的东西,云淡风轻就好了。可是还有些更重要的东西,必须要尽最大热情和努力去做,才能在回忆短暂一生的时间,感觉无悔。我不想再舒舒服服无所谓的活着,既然生活总会充满痛苦,与其被琐碎淹没,我宁愿引用王小波的一句话来结尾:我这一生绝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这本书翻了一下~

貌似是杂文集,收录了还不少。不知道是不是杂文全都收了........里面的插图不咋样...

善于自慰的民族

看了这本书的大概四分之一了,王小波的文笔确实比较给力,整个看下来的感觉促出充满了对当时现实的批判和现实的不满,这种思想在当时能活下来也是个奇迹。但是字里行间的启示也很多,想了很多成语,突然觉得我们的民族是个善于手淫的民族。无论发生什么样得事情总有一套理论或者成语来进行说教你让你心安理得的这么做。比如“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让你努力,然后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又有“车到山前必,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话让你没关系,这个时候就不用努力了顺其自然。意淫的思想又占了上风,万一悲剧了,然后又有“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成语告诉你现在还能继续,然后又如果“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这样的成语安慰你,反正就一直有安慰有安慰。鲁迅先生写过阿Q正传,大家看的以后笑笑就行了,但是现在看了我们的中华民族貌似很多人多有一种天朝大国的一种莫名自信,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认为其他的人为蛮夷。接受你们的科学,然后假装的接受思想,然后以国庆为幌子自己继续搞那一套。其实这就是自慰吧。自慰自己,意淫世界,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的一套。小的道理貌似都知道,坐井观天,乌鸦取水,各种这里,但是成人说那个是小孩的玩意,大都更喜欢看一些抽象的什么各种主义各种主义。要我说,弄懂一个寓言故事一个这里,这个人就可以称之为智慧了。只不过我们太飘,太不定,太好高骛远,太不知所为。

王二为什么就没有脾气呢o(︶︿︶)o

王二如果遇到海明威一定会被海明威干菊花。王二在强压之下以自己的沉默来对抗暴力,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还叨逼叨的写了一本书,居然还以沉默的大多数来命名,但是有句话不是说沉默就是帮凶嘛,我是王二的话,就要跟他们死磕到底。所以嘛,王二脾气不咋的,见识也不咋的深刻,卖弄点小把戏,这种书我是看不下的。


 沉默的大多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