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的落叶》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英格兰的落叶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4-07
ISBN:9787108020871
作者:吴蓓
页数:314页

《英格兰的落叶》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留学日记。作者是一位40多岁的大学物理老师。在英国留学三年学的是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体系的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Rudolf Steiner 1861-1925)认为:人在0-7岁追求善,7-14岁追求美,14-21岁追求真(63页),这个教育体系的目的在于引导孩子成为一个身、心、灵完全自由的人。大家对这个教育体系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了解更多的信息。以作者这个年纪,以及其从小所受到的僵化教育,来英国学习这样的教育系统,文化和思想上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冲突是非常大的。经过了这三年,作者有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看待事物的方式还是观点。虽然仍然还有很多难以改变的地方。从她的不少观点和视角仍然看到一些局限,以及我个人不认同的地方。然而最难得的是:作者的真诚。她可以坦诚的把自己日记里记录的很多东西都公布于众,无论是体会感受还是现在看来不太全面的观点和做法。这是我深深敬佩的。阅读这本书,你可以得到什么?从作者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和心路,你不仅仅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还有这个教育体系给作者带来的艺术的感知,对人与自然、社会的思考。如果你对这些关键字感兴趣,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以下是我摘录的部分读书笔记,只是只言片语,没有连贯性,括号里是我的注释:虽然这人是基督徒,但他从不讲基督教道理,而是用行动去做。(我喜欢这个人)在菜园干活,我常看看四周的风景和天上的白云,昨天我突然感悟到,在田野劳动使人心胸开阔,周围的空间无边无际,向我们的心灵常开,也召唤我们向大自然敞开心灵,我可以把烦恼和焦虑扔到远远的地方,消失得无影无踪。(农活是这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想如果人们吃的蔬菜是自己亲手种出来的,他们就不会随便乱扔剩饭菜。。。他们对食物没有感情。。在他的传记里,没有英雄气概,没有战胜、征服、等词,有的只是服务、服从、献身、祈祷。有的只是给予、赤贫、朴素、谦卑。(还记得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路人脱掉棉袄的故事吗?)“黑暗不能驱赶我们的黑暗,只有光才行,仇恨不能驱散仇恨,只有爱能够做到。”——马丁路德·金我问关伦尚什么是武士道精神?他想了一会说:物质主义什么也不是。体力劳动有助于人的谦卑、沉静,回归本质。现代社会不断挑逗、刺激人的某些欲望,人被激发出的欲望控制,兴奋、快乐、激动,一旦他从刺激中暂时摆脱出来,他找不到他自己。他已经丧失了纯然天性的”我“,于是他仍要去寻找刺激,以感觉他的存在。100年前习武的人,老师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日常饮食都有许多规范要求。。。。我理解所有的规范要求,都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来防范内心的松懈。佛陀认为欲望是人痛苦的原因,欲望暂时满足后,往往激起下一个欲望,若不能满足也痛苦。。。对于普罗大众,灭绝欲望不可能,放纵欲望又在毁灭自己。我想第三条路可能是艺术,把人体中的欲望转化为艺术表现,通过唱歌、舞蹈、绘画、雕塑、陶艺、故事、园艺、手工等艺术形式,人的精神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和升华,不至于过分追求感官享乐。(以上的艺术形式都是华福德教育所采用的方式)“我是穷人,一无所有,我献上我的一颗心。”——圣·方济镇江金山寺后面有个码头,皇帝访问时,问一位和尚,”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只?“和尚答:”两条!“皇帝困惑不解,和尚说:“一为名,二为利。”印度安部落的一位巫师拒绝把他的故事印成书,除了不愿把故事变成商品外,还希望通过口述的形式保持故事的鲜活性。故事不是用来读的,听者与讲者之间有一种现场的交流,有一种特殊的氛围。不发展给人的印象是落后,愚昧、迷信,但却是可持续的生存方式;不断发展的现代文明,似乎进步、繁荣、强盛,但却易毁灭人类的生存环境。“努力保持警觉,让事物顺其自然。你的心灵会在周围环境中变得平静,象林中的一汪清泉,各种奇妙的事情将会发生,珍稀动物来到池中饮水,你会看到所有事物的自然天性。你会看到许多奇异美妙的事物来来往往,但你始终安宁。这就是佛陀的幸福。”——Ajahn Chah (泰国佛教导师)2006年1月12日 于广州14楼http://huiyu.folo.cn/blogview.asp?logID=300

彼岸就是此岸

打折时顺便买到了作者早期的这本书。看过《请让我慢慢长大》,对于作者的思想观点基本有了大概的了解,而这本书是讲作者去英国学习华德福教育的情况。上本书我隐隐看到了作者曾经对中国文化和制度的轻视与厌恶的态度,在这本书,这个观点表现得一览无遗。我能理解,有很多她这样的年纪与经历的人对中国的文化,制度不是很满意,特别是我们的上一代。对中国文化严重缺乏自信,更因为不知道如何下手改造而处于绝望的状态,于是只能越来越厌恶,并把希望寄托在国外。我不想说是盲目崇外,只能说,当我们对自己的环境不满意而又无能有为力时,我们的目光自然会投向远方。可是当作者到了西方,才蓦然发现,原来彼岸的人也把希望寄托在此岸:他们也很厌倦抨击西方的制度与文化,而向往东方的哲学和制度。却没料到东方人也正在抨击厌恶东方的制度和文化。我们都在把希望寄托在幻想的另一方。可是当我们与彼此发生真实的遭遇时,才发现自己都成了对方的尴尬。这本书作者通过这种尴尬的遭遇,找到双方问题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并进行思考,不再盲目批评与向往,而是沉下心来认真冷静而又客观地进行思想。我喜欢这样的遭遇: 两种文化碰撞后,我们才能更好去了解对于同一事物,对方的观点是什么。而有了这种碰撞而带来的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和对方。我对于学佛的一个观点就是:彼岸就是此岸,此岸就是彼岸。不要把希望与美好寄托在远方。此时此地,你所拥有的就是你的全部,包括你的幸福与梦想。

回归自然,回归心灵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华德福的书。本来以为华德福的教育理念会有多么高深、多么难以操作,想不到实际情况竟然是这么简单。一切事情从头做起,用手、用脚、用鼻子等全身的感觉器官去感受世界。用我们祖先认识这个世界的原始方式重新去认识它。而现在的很多人与自然的问题就是由人缺少了解自然,与自然沟通所导致的。而作者的许多对此类问题的论断,对读过一定学术书籍的我而言,实在是不严谨,同时幼稚肤浅。哪有问题只经过粗略分析,然后“应该是——吧”就可以下结论的?而让我收获最大的反而是作者关于佛教智慧的解释。这种在共产主义征服全中国的时候被迫淡出历史舞台的智慧想不到竟是这么的强大。试举两例:在佛教中有些事是绝对禁止的,不是由于法律,而是“佛法”,心中的道德律令。在佛教中不能就是不能,没有任何借口。而我们现代人在以上两点上做得是多么肮脏和龌龊啊!!

有一棵植物从心中慢慢生出来

玫瑰是没有为什么的她开花因为她开花她从不注意她自身并不问人们是否看见她长到二十出头,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必多去在意其他。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就好,成为自己就好。做事情也是一样,写字就是写字,晒太阳就是晒太阳,专心去做一件事,心无旁骛,人就会变得快乐。习惯了一心多用的我,突然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像有一棵植物从心中慢慢生长出来。这是我看完《英格兰的落叶》最大的感受。最早是在douban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之后去图书馆的时候偶尔撞倒,便借了回来。作者吴蓓是一位大学物理教师,她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了自己在英国接受华德福教育——一种提倡自然、遵从人的天性的教育方式——两年多来的生活。最初看的时候说实话有些失望,感觉她的文字很幼稚,不像是一个已为人母的人,倒像是初出国门的女学生。但是一页页看下去,看她简单而快乐的生活,看她平和洁净的心境,竟觉出一种慢慢萌发的快乐。看这本书的时候,恰处于比较低潮的时候,为了许多问题找不到答案而迷惘,为了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而不知所终。但是这本书的文字透出的一种淡定,或者说作者所接触的这种新生活让我重新找到了快乐的理由。她说上课的时候有老师专门教如何呼吸,用嘴呼吸,用喉咙呼吸,用腹部、肺部,最后用腿、脚、全身呼吸,体会用不同的呼吸方式说“你好”。呼吸对于生命是最重要的,但是我们常常忘记它的存在,忘记怎样从大地吸取力量,温暖我们的心。我羡慕她在生活这样安定的年龄,仍然可以暂时抛开家庭、事业去国外体验新的生活。尽管我也一向喜欢新的体验,却常常舍不下一些牵绊,常常在需要决定的时刻害怕变化。不知道我在那个年纪,还有没有这样的勇气。作者自己也有过疑惑,别人都在努力做事业,自己却跑到国外来学习剪纸、跳舞、讲故事,还要在宾馆做清洁员谋生,是不是疯了,可是当感受到生命中那种真正的快乐时,她释然了。生活就需要有这样一段时间用来沉思用来体验,以免只顾跑却不知道目标在哪里。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很能感受生活的人,看这本书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已经脱离了最原初的快乐与生活。很久没有站在一棵树旁看树叶随风起舞,很久没有早上起来俯身看看草叶上的露珠,没有听过风的呼吸,没有留意西天的晚霞,这些似曾相识的生活。很多人都匆匆忙忙的低头行路,看到有闲情的人只会嘲笑他们浪费生命,然而生命大多是怎样浪费的呢?就是在那些没有边际的思考和嘈杂心态的行动之下丢失的吧。只有心情平静时候,做事情才更有效率,也更容易获得快乐。作者在简单的体力劳动里面感到无限满足,她懊悔以前都没有踏踏实实劳动过,没有长时间在户外拥抱自然。她忽然领悟到,人长期在房间里面被墙壁捆着,郁闷和愤怒发泄出去又反弹回身体,只有在广阔的自然里,不愉快的情绪才挥散得无影无踪。自然的无所求的生活让人心生平和,如同佛祖拈花的微笑,充满轻微的欢喜。接受现实,不仅是接受个人的现实,还有时代的现实,然后做自己能做的最好的一切。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更多的关注了宗教、信仰、东西文化以及社会等等问题,比前半部分有深度,但是我比较不喜欢了。还是更喜欢那些纯净的、天然的文字,也许还是与最近焦躁的心情有关。但是我承认书还是很好看的,很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很值得思考。有机会还是应该多到外面看看,站在异处的土地上感受那里最扎实最底层的文化。想要拥有返璞归真的单纯,找到自我存在的快乐。

只有经历了才会产生共鸣

读了作者的《请让我慢慢长大》,再看到这本书拿起便读。可是读的过程中感觉微微有些失望。可能是日记体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无法去体验作者的经历而无法去深刻理解作者的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很浮躁,很浪费,很嘈杂,很不脚踏实地,可是,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逆转的规律。从英国回到北京的作者改变不了,甚至,无法坚持自己所喜爱的生活方式,我们也改变不了,我们能够做的,好像是很少的,积极些去看待,也许,只要我们做好自己能够做的那一点,也许,会使得必然的结果来到的晚一点。这本书作者在华德福学校接受培训的一年中根据自己的经历所记载的日记。书中的大部分内容并不是教条式的阐述华德福教育理念,更多的是作者在异国他乡的工作体验,以及体验与自己在国内做教师职业完全不同的宾馆清洁工打工工作的那种脚踏实地生存着的感觉,再加上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生活方式的反思。很羡慕作者,可以去体验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生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在土地上或者在宾馆里劳动,人确实只有在踏踏实实地工作的时候才会有深沉的睡眠,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距离土地太远了,踩在脚下的不是水泥楼板也是沥青,我们忘记了土地的自然芬芳,忘记了鸟儿的婉转歌唱,我们甚至来不及去想,就要奔赴下一个生活目标。踏实的生活是安逸的,安逸的生活现在的人已经过不习惯了。作者在这样的生活中,除了培训的日子,每天工作接近十个小时,所有的那种充实,踏实不去经历可能是无法体验到的。书中很多观点是来源于这种体验的,我感觉自己的失望更多的应该对作者那种生活的茫然无知。如果,如果有机会去过一过这样的生活,兴许,会与作者产生更多的共鸣。

见识各种各样的人生

这本书里看到吴蓓老师的成长历程。很有意思。她在不断学习。一直都放空自己,然后就能吸收更多。一开始的时候,吴蓓老师也有很多不足,比如不会唱歌、不会太极拳……在英格兰学习华德福的三年,我觉得学到什么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遇见和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生。

对现代社会的不满其实也是一种狭隘

你的自然主义拒绝机器拒绝科技拒绝先进文明心中只有大粪肥料和人力手工那不妨退回原始社会蓝天白云 身边全是野生动物狮子老虎各部族为争抢食物和自保残忍杀戮建立现代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不复存在人类平均寿命二十几岁你也许会过早地被自己不忍心杀死的动物给吃掉不过那没关系——因为你的“佛教”,你已参透——只要不杀生不吃红肉,被吃掉也死而无憾!

写满爱与困惑的日记

就在得到拿到此书的当晚,宿舍同学告诉我,他家乡那里的一家化工厂爆炸了,已经有3个人当场死亡(最后证实一共有7人死亡)。同学说,家乡的河水已经被无数的家化工厂严重污染严重,以前可以逮鱼抓虾,现在水都变质了。当地不少居民已经开始举家搬迁,实在受不了那里的环境。另外一方面,当地政府大举引进化工厂后,同学家乡的GDP高速发展,也光明正大地成了“全国百强县”。当然,环境的日益恶化也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但县长曾说过一句话,让我的同学印象深刻:“宁可被毒死,也不要被饿死!——化工厂照办!”在评论此书前,加上了这段小故事并不是随意添加。《英格兰的落叶》是作者在英国学习华德福教育的留学日记,书中记录了一年的学习生活。许多的篇幅都有提到环保问题,比如作者在当宾馆服务员的时候,把客人用过的肥皂带回去继续使用;拿那些废纸去写日记,去寄信;买一些二手衣服和物品……所以,当国内在大举建造化工厂,大面积地去砍伐开垦土地的时候,想必吴蓓女士也会极度地反对。我们生活的环境,天不蓝了,水不清了,长江里的白暨豚也难以发现了,长江上无数的大坝阻挡无数的生物繁衍生殖。但可悲的人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吴蓓女士作为民间的一个环保运动中一员,她用自己的日记记录下关于生活中环境保护的点点滴滴,值得人们去学习。也许我们不一定是“顽固不化”的环境破坏者,只是身边的人群并没有养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也难怪白岩松去日本采访,看见日本人把垃圾挨个分类摆放的时候,大为惊叹。我们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落后的太多了。在07年的中国,厦门的P X工程、北京的蓝天工程、三峡工程……似乎正强烈地告诉我们,环境问题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大问题。这是一本日记体的书籍。日记体的书籍在叙述的逻辑性和情节性方面有一定的不足,但思想性和真实性却来得异常深刻。吴蓓女士拉拉杂杂在此书中谈到了许多问题,上面讲述的环保问题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当然还有关键的教育问题。吴蓓女士结合自己当了十多年大学物理老师的经验,谈了不少她对于西方教育模式的认识。我认为教育是一个很伟大的事业。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受着教育:语言上的、行为上的、肢体上的……无所不包括,但慢慢地,我们走进了幼稚园,走进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发现我们的教育出现了许多怪现象。我们反省教育,发现中国的教育似乎是一个被灌输和被命令的过程。我们缺少一种平等而自由的学习过程,缺少对于人文素质的良好训练。于是乎,我们从西方大学中引入了通识教育,在大学中强制推行,而后发现通识教育让许多老师和同学措手不及,根本不好操作。效果很差,那些中国的教育学者从教师人手、师资水平、重视程度角度加以研究分析。但似乎忽视了教育的连贯性,我认为是我们从小的教育模式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最终导致通识教育失败的苦果。我们似乎要追根寻源,回到我们最初的教育方式中来。华德福,在我听来是一个新鲜的词儿,可它已经实践了80多年。主要是注重学生的综合性发展。当然,具体的教育方式,我不太了解,但我觉得华德福教育模式从基础教育开始,这绝对是解决庞大问题的最治本的方法。另一方面,似乎也预示着它的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事业。当然,不能完成指望华德福拯救中国教育的所有问题,但只要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努力地去改变、去影响一些学生,使他们能更健康更科学的成长,那么我相信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我们也不必苛求什么。胡适先生说,每个人都应该去写自传。我相信这样记日记也是一种自传的方式。这本书中记录了太多太多个人的内心挣扎与反省。吴蓓女士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接触到许多国家的同学,日本的、美国的、韩国的……这些同学身上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文化差异,也是此书的看点。作者一方面通过日记记录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言谈举止,也在不停地反思着自己,以及自己的国家。尤其是韩国和日本学生,他们保留了不少中国传统,他们对于孔子和庄子的热爱绝对不逊于我们,无不让人汗颜。我记得在日记中,特别有意思的是韩国人,原来只能给他们5分钟介绍自己国家文化的机会,韩国人一下子说了10分钟,占用了吴蓓女士介绍中国的时间,让吴女士好不生气。想来韩国人的不少风俗习惯来源于中国,所以相信他们那10分钟的介绍中应该有不少与吴女士将要介绍的东西相同,但韩国人似乎又喜欢把中国文化自私的认为是自己的。呵呵,有的中国节日竟然被韩国人变成自己的文化遗产。全书洋溢的是一种爱的味道。作者经常在日记中提到佛教,经常提到基督。这两种信仰背后都是有着一个个大大的“爱”字。作者想念在远方的女儿,怀念意外离去的日本同学,感激那个留给她1000英镑的女同学……在当下中国的环境中,自私是我们一种常态,一切向“钱”看,物欲横流、弱肉强食。我们对人不够宽容,容不得自己落后于别人,想着是怎么样挣更多的钱,怎么去住更大的房子……爱,成了奢侈品。更别提对于社会的爱,对社会和人类的责任。这是不是教育的悲哀?到底是作者太理想了,还是他们太现实了?我经常会困惑,我不知道我周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心胸那么狭窄,勾心斗角。我难以理解,作为教育者不为学生做点实事,而总在不停地去限制学生、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吴蓓女士也在困惑,从对信仰的困惑、对制度的困惑、再到对欲望的困惑。本书最后的几篇回国后写的日记更是困惑重重,她无法理解一个12岁的女生为何可以把性写的如此调侃……感谢筱叶把此书赠与我。我飞快读完此书,有好多话想说,并不一定是就书的内容而谈,而是结合了太多个人的体会。我后来在网上查找有关“华德福”的信息,看到了一群人的身影。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一群教育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还不被大众所知,他们也许还遭受着某种的误解。但相信这些困难并不会吓倒他们,就如同基督教认为的那样,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用来赎罪的。他们有他们的使命感。在当下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我们太需要被救赎,用爱与宽容去化解彼此的误解与仇恨。


 英格兰的落叶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