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琐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哈佛琐记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97-3-1
ISBN:9787108009845
作者:吴咏慧
页数:180页

章节摘录

  虽然每次和他照面时,只是礼貌性地挥个手,说声“嗨”却使我朝气蓬勃,对知识充满了无限的憧憬。每次看到他的研究室灯火彻夜通明,就使我这个素来主张以“才气念书”的文科学生心惭不己。有一阵,很久没在上课途中遇到伍德沃德教授,车位也空空的,心里十分纳闷;后来读报,才知道他已因肠癌去世。我想他并不知道,在他一生之中他曾无意地鼓舞了一个对生化毫无所知的东方孩子,去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对法学院学生而言,他们踏入哈佛的第一年是最关键的时刻。因为校方要从这一年的学业表现,选出四十位最优秀的人才,参与《哈佛法学评论》(Haroard Law Review)的编务,选中的学生常被认为是“精英中的精英”。有了这份资历,毕业之后成为大法官或国会议员助理的机会相形增加,由于接近权力核心,故将来一步登天的机会也多。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六位出身哈佛的美国总统大半为法学院的学生。  《力争上游)( Paper Chase)是另一部描写哈佛法学院的电影,可是没有《爱情的故事》来得罗曼蒂克。教授的冷漠、课业的竞争构成本片的主题。法学院的学生说除了教授没有那么漂亮的女儿之外(片中的女主角),全片都十分酷似。  五月,我看到成群的工人在“哈佛校园”(Harvard Yard)内,忙着培植新栽的绿地。六月  初,走过“大学馆"(University Hall),见到校旗、州旗、国旗并排斜挂在馆前,知道又逢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了。  哈佛校旗以哈佛红为底色,中央印有盾形的黄色校徽,里边写着拉丁字“VERITAS”(音译“美丽踏实”),意谓“真理”,这是哈佛唯一的校训。  “大学馆”东边的校园还有许多校舍坐落其间,例如最古老的“麻省馆”、“哈佛馆”等等,可是都极巧妙地被校园里高大的榆树所遮掩,所以各馆都自成一个独立的庭园。这种微妙的效果尤以“大学馆”西边的校园表现得最明显。这里南、北向各自坐落了气魄恢弘的“威德拿纪念图书馆”,(Widener Memorial Library)与玲珑雅致的“纪念教堂”(Memorial Church)。照理说,“威德拿图书馆”前面应留置空旷的草地,以烘托它的雄伟之姿;但相反地却栽满了榆树,不远处又坐落了小巧的“纪念教堂”,塔尖夸张地高耸入云,似乎欲与“威德拿图书馆”一较高低。从空中鸟瞰,“威德拿图书馆”与“纪念教堂”如巨人与侏儒并排站立,十分不称。可是在地面上,由于有枝叶茂密的榆树妆点其间,故它们的比例看来并不悬殊,整个景观相当均衡和谐。这种庭园布置,用心之巧,令人叹为观止。  步入西边校园,首先映进眼帘的便是十二根巨大的圆柱,矗立于宽广的阶梯之上,这便是“威德拿图书馆”的正面,典型的希腊科林西式建筑。楼高约十层,有地下通道衔接另外三个图书馆,藏书一千两百万册,为世界上藏书最富的大学图书馆,据说将书籍摊开来有五十英里长,为九十二个哈佛图书馆的行政中心。  “威德拿图书馆”的背后还蕴藏一个动人的故事。光从图书馆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显然是为了纪念威德拿先生,一位哈佛的校友(1907年毕业),他不幸在一九一二年著名的海难事件—“提坦号轮”(Titanic)误触冰山时,随船殉身。威氏本人是书籍的收藏家,他的母亲有感于生前他对母校的热爱,特别捐赠了此座图书馆,使得哈佛学生至今还被其恩泽。  “威德拿图书馆”左侧依次则为哲学系“爱默生楼”和被目为建筑精品的“岁莫楼”( Sever Hall).“岁莫楼”的造型是罗马式的,以纤细“砖”饰和精雕的拱形门驰名,是一个授课讲堂。  直接面对“威德拿图书馆”的则是“纪念教堂”。“纪念教堂”原是为了纪念两次大战中奉献生命的哈佛人,平常是哈佛学生作礼拜与办婚礼的场所。但印象中,似乎极少学生在此举行婚礼;大概是因为哈佛学生潜心向学,以致无心“恋”战吧!  “纪念教堂”背后,越过“哈佛校园”的围墙,即是“纪念堂”(Memorial Hall),为新哥特式的建筑,外观看起来俨然是教堂,其实不是。“纪念堂”建于十九世纪中叶,原为了纪念美国内战期间牺牲的哈佛校友。它包括了两部分:一边为剧院,是哈佛乐团平时演奏的地方,中国著名的提琴手马友友即在此演奏过(他是哈佛驻校的艺术家);另一边为演讲厅,以前哈佛学生还不多时,毕业典礼即在此举行。后来哈佛人数增多,“纪念堂”容纳不下,毕业典礼即移至“校园”内“纪念教堂”与“威德拿图书馆”之间的空地举行,而以“纪念教堂”的平台为讲台。  每年六月的毕业典礼是哈佛最为热闹的时候,剑桥镇的客栈挤满了游客,其中大多是校友与应届毕业生的家人。这时整个校园突然如临大敌,到处有校警站岗,需有通行证才能进入,可能是为了怕过多游客涌入校园,妨碍了典礼的进行。事实上,从早到晚都有电视实况转播,然而大家都希望亲临现场,才有亲切的参与感。  首先,毕业生以院为单位,跟着标帜一排排带入会场。毕业礼服以哈佛红为主色,各院打扮稍有出入。随后,校长、院长、教授们鱼贯步上平台,由于欧美各校博士服差异颇大,远看他们就像服装表演,五花十色,有骑士装,有僧侣装,中间竟然有一位着印第安酋长服,不知出身何方名门,惹得大家哄然大笑。毕业生见到平日自己敬爱的师长,照例集体鼓掌叫好。  典礼仿照中古仪式,先由“密得塞斯郡郡长”(the Sheriff of Middlesex County)以权杖在讲台上用力敲三下,宣布哈佛大学举行毕业典礼。随即听到哈佛合唱团唱起毕业歌,然后学生代表致拉丁贺词,听众只看到这位代表,兴高采烈,唱作俱佳,每逢"Saluto!Saluto!!Saluto!!!”(祝贺之意),底下即应和欢呼,虽然听不懂代表在台上说的拉丁文,却是宾主皆欢。哈佛的毕业典礼以学生为中心,达官贵人或不以为然,亦无可奈何,仅能瞪目以对。  学生致词完毕,校长即颁赠学生代表学位证书,照例又是一张人人看不懂的拉丁证书、所以接到证书之后,只要发现自己的名字拼音无误,即可放心。接着就由校长宣布荣誉博士的人选,并进行颁奖,这是典礼中较严肃的一刻。荣誉博士是哈佛最高的荣誉,只授与对人类文化与社会有杰出贡献的人,照例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获得,其荐选作业极为秘密,在典礼之前不轻易透露,以免人情干扰。  在我读书期间,先后有西德总理施密特(Schmidt)、南美一位人权斗士等荣获此一殊荣;  然而我最受感动的是一九七八年颁赠给俄国流亡作家索尔仁尼琴(Solzhenitsyn )的典礼;他同时是下午典礼主要的致词者,此为历届毕业典礼的高朝。我还记得和几位同学因挤不进校园,只好在“科学中心”大楼从电视上聆听这位作家的讲演。  索尔仁尼琴用俄语演讲、随即由其女秘书译成英语。索氏语调激昂,手势明洁有力,颇为生动传神。他声明今天的演讲将针对西方社会提出一些尖锐的批评,但这些批评实是朋友善意的诤言,而非敌人邪恶的诽谤。社会道德勇气与精神价值的式微。二十世纪里西方文明对物欲无止尽的追求与满足,使得道德资源相形之下变得相当贫乏。在索氏心目中,科学与技术无论有多大的跃进都不足以弥补人类在道德智能上的萎缩。  他批评西方人民不懂得珍惜并妥善运用他们辛苦从历史斗争过程里得来的自由,致使自由变得轻率与不负责任。大众传播滥用自申报道的特权,剥夺了老百姓认识真实的权利,以浮夸无聊的闲谈充塞人们的灵魂;使得后者的生活日渐污染面变得庸俗不堪。西方的社会虽然没有检查制度,但传播媒体因受商业取向的操纵,故一味追随时尚,内容日趋一致,其结果与共产社会的媒体并无异样。  索氏洞识到:西方社会组成的形式端赖法律的保障与约束,但到头来法律往往成了最终诉诸的价值。他很不客气地说道:一个像共产集权的社会,缺乏客观法治的保障,固然令人畏惧;但一个处处仅依赖法律条文,而缺乏精神内涵的社会,同样不值得人们过活。科学与技术并无法挽救西方社会的颓丧,只有彻底改变人类对自己以及对宇宙的观点,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索氏不啻意谓着:文艺复兴时代以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必须有所更正,因为这种世界观使得人类妄自尊大,终于陷入今日茫然失所的困境而不能超拔。索氏总结,光谈人文主义而缺乏实质的精神内涵是不足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相抗衡的。因为后者虽然极端的物质化,却亦披着人文主义的外衣。所以,唯有返归(或重建)一个以超越力量(神)为中心的世界观,才能拯救人类空前的浩劫。  索氏的讲演是哈佛毕业典礼最佳的献礼。他的遭遇与历练凝聚成一股无可抗拒的精神力量,震慑了全场的听众,有些人甚至感动得热泪盈眶。  记得索氏在开场白中首先提醒人们,哈佛的校训是“真理”,然而“真理”的追求必须全神贯注,稍有疏忽即易迷失;而且“真理”通常无可避免地会惹人不悦。索氏的确是懂得哈佛校训的精髓:“真理”只有“美丽”是不够的,同时必得是“踏实”的。  远望“大学馆”,“约翰·哈佛”的铜像仍然若无其事地安坐那里;脑际浮现马可(David McCord)与它禅机式的对话:  “这是您吗?约翰·哈佛?”  我对他的铜像问道。  “的确,这是我,约翰说。  “并在你离开之后。”  是的,只有“约翰·哈佛”才是哈佛永远的主人。当大家都得别离时,唯有他可以留在原地独享四季的礼赞。  从前每次经过“威德拿图书馆”前的“哈佛中国同学碑”时,总是忘记留意碑文记些什么?这纪念碑据说是明、清之物,乃“中国哈佛同学会”在一九三六年送给母校庆祝创校三百周年的礼物,可能是不堪北国风雪的摧剥,碑文辨识起来颇觉吃力,索性爬到驮碑的怪兽背上,仔细端详,只见上面刻着: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哈佛大学学生精神失常率居全美之冠,学生到附近杂货店买酒,必须说明是为了煮菜用,否则老板会怀疑是沮丧酗酒。因此,有人说哈佛是脑力的炼狱,但我却觉得在哈佛的六年,是生命中极有意思的一段。尤其是那些年中的所见所闻,回想起来,常觉有味。我想写的倒不是什么严谨的学理,而只是一些琐碎的记忆。这些记忆常在友朋聚会中谈起,受到他们的鼓励乃动笔写出,聊供一粲耳。

内容概要

吴咏慧,原名黄进兴,1950年生于台湾。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受业于史华慈、余英时两位先生。曾任教于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与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2008年荣任台湾中研院院士。著有《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优入圣域》、《圣贤与圣徒——历史与宗教论文集》、《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半世纪的奋斗》等。

书籍目录

哈佛校训
前言
爱憎交加
哲人之怒
哲学祭酒
但是先生
学舍讨论会
哈佛的一天
跛足的英雄
哈佛的两位莎士比亚
没有爱的《爱情的故事》
资本主义训练营
遗憾三部曲
遗失的十个部落
“美丽踏实”
心灵的探索者
重返哈佛
后记
附录
古典的回顾
韦伯的《中国之宗教》
哈佛法学教育二三事

作者简介

《哈佛瑣記》是筆者個人對哈佛求學時代一些瑣細的回憶。除最末一篇----〈重返哈佛〉----是描寫去年歲末重返哈佛的經歷之外,其餘十四篇都是記載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之間的見聞。
不可否認的,這些回憶都十分主觀,因此不免是片面的。讀者不難在字裡間發現筆者對哈佛的偏愛,這個偏愛實源於六年哈佛生活所產生的深摯情感,而不是可以用理性來推論的。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隱藏一個奧秘的精神泉源,不斷地支持他在現實世界裡過活,尤其在俗事紛擾之際,還能回到自己心靈的世界滋養休息,以便重新出發。
哈佛的可貴之處,便是提供一個良好的氣氛,讓每個人嘗試去表達自己,發覺真實的自我。在哈佛,每人受到鼓勵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覺,按照自己喜愛的方式去生活。除了個體層面的解放之外,哈佛還能夠承接西方智識的傳統,使置身其他的人隨時可以與古人精神相往來。
威廉‧詹姆士 (William James)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說:我相信,就培植自主與孤獨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大學,無出其右者。哈佛的環境不祇允許,而且鼓勵人們從自己的特立獨行之中尋得快樂。相反的,倘若有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模成單一固定的性格,這將是哈佛的末日。
筆者毫無異議地贊成詹姆士的想法。
的確,世界上還有不少大學的歷史比哈佛更悠久,還有不少大學的校園比哈佛更美麗,還有不少大學的精神比哈佛更貴族;但對筆者而言,只有哈佛才是心靈的故鄉。
=================================
三十年前,怀着前往“西方取经”的宏愿,远渡重洋,到哈佛进修。其时名师云集,诸如哲学的罗尔斯、心理学的科尔伯格、社会学的贝尔、思想史的史华慈,百家齐鸣,交织成一部波澜壮阔的交响曲。身临其境,聆听人间知识的曲目,何其幸运。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大师逐一陨落,哈佛也迈入一个“无大师的时代”。但这种自由、多元、独立的学术精神,却深植我心,且影响了日后自己治学的取向,而受用无穷。诚如詹姆斯所言,哈佛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因此,真正的哈佛人无需魂牵梦萦,而是勇往直前,开疆辟土,追寻美丽的新世界。

图书封面


 哈佛琐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悲天悯人的余杰大师曾经专文讨论过北大和哈佛的差距。在那篇题为《遥远的掌声》里,余大师引用了吴咏慧描述哈佛罗尔斯的动人情景。至此以后,我就一直惦记着要买本《哈佛琐记》瞧瞧,今天终于如愿。哪天有空了,专门写个读后感吧。意思的是,今天将后记看了一下,很有意思:“《哈佛琐记》是我个人对哈佛求学时代一些琐细的回忆。除最末一篇——《重返哈佛》——是描写去年岁末重返哈佛的经历之外,其余十四篇都是记载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之间的见闻。不可否认的,这些回忆都十分主观,因此不免是片面的。读者不难在字里行间发现作者对哈佛的偏爱,这个偏爱实源于六年哈佛生活所产生的深挚情感,而不是可以用理性来推证的。每个人内心深处都隐藏一个奥秘的精神泉源,不断地支持他在现实世界里过活,尤其在俗事纷扰之际,还能回到自己心灵的世界滋养休息,以便重新出发。哈佛的可贵之处,便是提供一个良好的气氛,让每个人尝试去表达自己,发觉真实的自我。在哈佛,每人受到鼓励用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用自己的感官去感觉,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除了个体层面的解放之外,哈佛还能够承接西方智识的传统,使置身其地的人随时可以与古人精神相往来。威廉·詹姆士(WilliamJames)曾描述他心目中“真正的哈佛”,他说:我相信,就培植自主与孤独的思想者的苗床而言,除了哈佛大学,无出其右者。哈佛的环境不只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特立独行之中寻得快乐。相反的,倘若有天哈佛想把她的孩子塑模成单一固定的性格,这将是哈佛的末日。我毫无异议地赞成詹姆士的想法。的确,世界上还有不少大学的历史比哈佛更悠久,还有不少大学的校园比哈佛更美丽,还有不少大学的精神比哈佛更贵族;但对我而言,只有哈佛才是心灵的故乡。 ”看了这篇不足千字的后记,就明白,身边许多人,包括我,对自己的大学不太感冒,原因可能就是我们念的都不是“哈佛”,虽然总有人跳出来大喊,你们念的就是哈佛。我总觉得这跳出来手舞足蹈的人,小时候,脑子一定被牛踢过。
  •     前几天在卓越网上淘到一本很不错的小册子,是台湾学者黄进兴(笔名吴咏慧)写的《哈佛琐记》,描述的是他在哈佛读博士时的所学、所思、所感。这本书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小而薄,灰色的封面上面只有书名和作者的笔名几个字。我向来讨厌那些花花绿绿的书籍封面,因此它朴实无华的外表首先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好感。翻开书的首页,映入眼帘的是下面几行字: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拉丁文是:Amicus Plato, 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Amica VERITAS)这是哈佛的校训,就像去我们的大多数高校用文言文一样,它是用古老的拉丁文写的。“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作者在哈佛念的是历史学博士,自然很重视对哈佛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内涵的捕捉。而这正是作者想要呈现给大家的。全书用优美散文笔调描绘了哈佛大学美丽迷人的校园景色和哈佛学术巨星的学术思想、学术讲座以及自己听讲座的经历,同时也顺带介绍了哈佛与其所在的剑桥镇的另一所大学——闻名全球的理工王国:麻省理工学院之间的纠纷瓜葛,读起来让人流连向往,神往不已。早在几千年前春秋时期孔圣人就说过:朝闻道,夕可死矣。西方更有名彦: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两者是何等的相似!可见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文明都把寻求真理作为人类探索外界认识自我的途径。而哈佛大学的校训正是VERITAS(真理),我们能知道其探索精神和学术氛围是如何的鼎盛了!作者用了很多的笔墨描述了他上学时候的学术明星们,一个个个性非凡,神采飞扬,饱学厚积,著作等身。的确,他们的思想成就无一不是站在各自领域的巅峰。这足以让任何一个后学之士为之倾倒,为之敬仰的了!可是哈佛的学生会因此产生学术崇拜吗?绝不会的,君不闻“哈佛雕像的三个谎言”传说,那里人们仿佛都有种天生的质疑,辩论的爱好,以至于哈佛广场的书店有可能成为“罗马议事厅”。说道书店,“哈佛广场有座 ‘Harvard Book Store’,书店里永远播放着古典音乐,店中售卖的书的品质很高,每次经过总会历经心灵交战与倾囊而归两个过程。” 读到这里我会心一笑,看来每个爱书之人都抵挡不住那真理的诱惑啊!(这个书店我曾经在韩剧《爱在哈佛》里面看到过。真的很雅致)。“哲人之怒”和“哲学祭酒”当然讲的是哲学家的故事。作者因为向里克尔教授提到一个和教授学术思想相反的学者的书,结果教授“颤抖地叫了一声‘idiot’!”心里忐忑之情可见一斑!作者如今还不知道教授的idiot(白痴)是指那位反对者还是作者自己。而我也不知道作者如今对这段往事是莞尔一笑呢,还是到现在还忐忑不安呢?“在这种酷寒的天气下,别人厚衣重裘,罗尔斯教授却总是意见单薄长袖的衬衫,在校园里如闲云野鹤般地晃来晃去,好像他的哲学睿见已经凝聚成一股不化的精神内功,力可御寒;我这个远从亚热带负笈他乡的孩子,景仰至无以言喻。有一次,上罗尔斯的课,久候不来,学生窃窃私语;终于助教走进来,以狮子吼的嗓子宣布:罗尔斯先生感冒,停课一天。从此我了解到原来伟大的哲学家也是肉体之躯,跟我们没什么不同,心理如释重负,在哈佛六年中,那夜睡得最为甜美。”读到这,我完全要哈哈大笑了!其实对于大学者的敬仰崇拜于我又何尝不是一个由来已久的情结呢?上学以来就一直对那些功底深厚的老师崇敬万分,恨不得一睹其“芳容”为快。可惜毕竟这种身边的牛人有限,直到现在读到了研究生,才算离大师们近了不少。以前每每把他们无限拔高,最终也只得发出“微斯人”之叹。并不曾想过他们像我这样的年纪时候也有自己的偶像。他们也是一样的肉体凡胎,一样的喜怒哀乐。那时候不懂,可现在知道每个人成就不同,有人做出的成就足可以令人仰慕,令人敬佩,但切不可对他们产生崇拜,甚至顶礼膜拜,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人在求学的道路上丧失自我,丧失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原创性思考的能力,而永远匍匐在他们的阴影下。我的导师就敬告我们:看论文,文献切不可仅仅凭着学习的态度去看,你还应持有一种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去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自己真的如当头棒喝一样,佛语中的醍醐灌顶也不过如此吧!“跛足的英雄”讲述的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史学家史坦纳教授和研究科学史的孔恩教授的两场讲座,作者历数他们开讲座的盛况和他们在学术道路上的经历,娓娓道来真是如数家珍。虽然他们的演讲风格相异,一个是“登高一呼”,一个是“感性的心路旅程”。“但他们仍有一点是相同的:当他们走上讲台上时,都显得步履艰难,因为他们都是跛足的。”读到这里,我可以感觉到一种敬意从作者的文字中油然生出。当然,一种敬意从我心里也油然生出!“资本主义的训练营”介绍了哈佛的商学院和法学院。令我惊奇的是它们竟然共同的特点是只接受已经完成本科学历的求学者,同属于研究院的性质。这就是未来的总统,CEO读书的地方。精英们一个个精神饱满,虽然课业繁重可是三年或者俩年以后当他们拿到博士或硕士学位毕业时,回报是相当丰厚的。“就算是二战以后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平均每个哈佛毕业生仍有7-8个职位在等着他们!”无论是法律还是商学院,他们的教学模式都是案例教学。这和哈佛历任校长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关系。我国的MBA也是从人家那里COPY过来的。当然其中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了。这种差距更显然的是体现在他们的文理学院和商学院的学生之中了。“对于这些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学徒,文、理学生只能在毕业典礼结束、当全体商学院学生挑出一元绿色纸币高举挥跃时,响以嘘声。他们所能做的也仅只有这些了,一旦走出校门,他们就封道扬镖,走上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了。”在西方,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高低会很自然的同财富挂上钩。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这一论点本身是没有错的。可为什么现在高校里的大学生们却如此流行“读书无用论”?一种浮躁的风气来大学校园里盛行着。我还记得一位有名的老师说过:“整个社会都浮躁,你为什么不呢?”于是我想,我们现在的学术之路到底怎样了?写论文那对本科生来说根本就是天方夜谭,本科生怎么会,怎么能写论文!除非太牛的人!这种牛人一个学校也不容易找到一个来。大多时候还不是在网上搜一篇完事。可我就不知道老师们知道事实如此,却还是叫他们写论文。存在于我们高校教育之中的诟病实在很多了!从我们身边的同学可以了解大多数人大学都是混过的,他们都抱着“大学里的课程大多数在社会上根本用不上,至于专业课,只要几个就行了,关键是以后的工作中学习;在社会上真正靠的还是专营而不是知识。”诚然,这种思潮和我们社会的结构,社会的进步程度有关。可这难道不是咱们教育制度的错吗?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脱节,人们很难看到课堂上的知识是如何在现实中转换为生产力,转换为财富。这时我想起了曾几何时在哪本书上看到的据说是哈佛图书馆自习室墙上的训言:1.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2. 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3.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4. 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5. 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6. 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7.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8.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还能做什么呢?9.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10.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11. 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彻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12. 时间在流逝。13. 现在淌的哈喇子,将成为明天的眼泪。14.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地玩。15. 今天不走,明天要跑。16. 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17. 教育程度代表收入。18. 一天过完,不会再来。19.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20. 没有艰辛,便无所获。可见我们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也是有很大不同的(个人观点,有待讨论)。本书有很多地方讲到了各个学术巨匠的建树和思想沿革。其中肯定设计到人文社科中很多大师的思想精粹,显然不是我这个门外汉所能深刻领会的。但那丝毫不能减少我对这本书的热爱之情。反而使我从此对社科理论有了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且知道像意识形态这种主观世界里的东西也有其结构,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当然和自然科学不同的是,它似乎更依赖于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也更没有什么确定的解。最后我想用本书书评中的一段话结束本文:有关哈佛的生活、还有一篇文字也很值得一读,那就是贺麟1929年的《哈佛日记》(收在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哈佛大学》一书中),在那里,我们同样感到了一种对真理的渴望。例如,在5月30日的日记中贺麟写道:"以后务须随时随地牺牲一切保持自己的内心自由,和self-respect(自尊心),要无一时忘掉了以诚接物,更要无一时忘掉了求真理说真理的使命
  •     在这个热浪潮天日新月异的世界,不上大学你敢么?教育制度再不对劲儿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了,大势所趋,我只是可有可无的那一粒。我明白这个世界并不缺乏批评家,不缺人才。谁都有权利喊一句,什么他妈的狗屁教育制度,谁都可以抱怨。学生可以,教师也可以,家长可以,陈丹青可以。但是问题是这么多如细菌的指责与批评已经蔓延在大街小巷的所有人的耳朵里了,还生了茧。我熟知“脸皮厚”这一说,即一个人被骂多了,你再怎么骂他,哪怕是叫上几个人轮番攻击他也是无济于事的,在他看来就是家常便饭而已的事早就无法刺激他的神经了。如果说教育制度已经被骂的体无完肤,那么他们的内在也早已经就锻炼成钢铁般的身子板了。我们现在需要一个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先知,因为是干实事的时候了。也许哈弗佛并无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是我知道学习是有延续性,社交性的东西,如果说把大学建在离城市车程二三个小时的地方,那无疑是将学生禁锢在那里,无疑将学生推向了“死亡”。我想学校的氛围应该是学习无法缺少的条件,但是看看现在的高校将校址建在离城市很远的地方,把学生困在校园里,难道闭门真能造出车么?人不应该崇洋,可是人总得往高处走啊.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哈佛曾经是个梦。
  •     很薄的小冊子,黃進興
  •     你都说不吹了,还吹的这个牛逼劲儿,年代久远也不好看!
  •     涉及到好多有关哲学的东西……2012.07
  •     有趣
  •     制胜一分钟都不到的现状:D
  •     印象最深的一句:“罗尔斯讲到紧要处,适巧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他身上,顿时万丈光芒,衬托出一幅圣者图像,十分炫眼”。
  •     上世纪的小八卦
  •     好想看芝加哥==
  •     不错!
  •     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罗尔斯教授讲完最后一堂课,谦称课堂所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能做独立思考,自己下判断。语毕,走下讲台。全部学生立即鼓掌,向他致谢。罗尔斯教授本来就有点内向害羞,频频挥手,快步走出讲堂。可是在他走出后许久,掌声依然不衰,冬天拍手是件苦差事,我的双手又红又痛,问了旁边的美国同学到底还要拍多久,同学回答说:“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 叹一声~
  •     这本书最神奇的是,本来以为作者是女的,结果发现是个男的,然后才知道。。他用他老婆的名字做了自己的笔名。。。
  •     标着标着脑循环起american pie
  •     本来想用来准备六级的的晚上,在图书馆偶遇这本《哈佛琐记》,便停不下来。真正的学问原来是这个模样!
  •     作者是人文哲学一方面的学者,书里所引人物众多,一些甚而不知。读了略知趣味,感受到人文气息。后面的一篇介绍中西方宗教的文章若放在其他集子里比较好。教育实在是非常重要的。
  •     看得我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抚掌大笑时而心有戚戚时而感叹不已。对于把人文学术和思想当做生命来做,把哈佛把北大当做唯一的心灵站台的人来说,人生、爱欲、时间、情感是否都熔铸为轴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谈罗尔斯教书让我想起李小凡和陆谷孙的精神、保罗·利科骂列维-施特劳斯白痴让我想起刘文典对沈从文巴金的态度、史华慈让我想起袁行霈的对自我的严格、余英时的沉潜当然对应着钱穆的激情、哈佛有两位莎翁而北大也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与全美最好的书店、国人对你这学校褒贬两端的傲偏、世俗实用法商学院与学术情结文理学院彻底的两个世界、哈佛和麻省类似北大比清华的第一姿态、生活上千奇百怪学术上争锋相对但永远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更与真理为友的追求真善美的衷心、选择困难然后掏空钱来买书与听各学科牛人的纯净……非如此不可的追求在你在我
  •     情真意切,于吉大图书馆阅
  •     宝宝说就是看了这本书想去哈佛读书的
  •     一天内读罢此书,内心感慨万千,作者寥寥数笔所塑造的各具特色的大师,皑皑白雪下的学子,独具匠心的建筑物,还有书店中的高声辩论,为真理而大声疾呼的学子,真是令人向往。
  •     视角
  •     平平淡淡
  •     波士顿初秋的下午,夕阳斜照,有点暖意,最适合听哲学演讲。还有就是索尔仁尼琴在哈佛毕业典礼上面的讲演。
  •     哈佛学人的“世说”,当我读到哈佛“本身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生活指标,除了感染到怀疑、冷静的精神,几乎学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哈佛的传统,国内大小党校怎敢望其项背哉?
  •     闲时看看,怡情~
  •     甚爽。又憶起青蔥校園時了,想時光倒流再去體驗一下那少年特有的清潔與高傲。。。
  •     竟然无意中找到了罗尔斯的琐闻~
  •     极欣羡黄昔日作为知识公民的状态。
  •     专属于自己的哈佛回忆
  •     2010.6.10
  •     真正吸引人的是那股气
  •     唔從翟公處來
  •     ”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人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
  •     文字风趣典雅,写罗尔斯和史华慈的篇章相当引人入胜。
  •     作者笔至之处如自己亲临
  •     读黄进兴的《皇帝、儒生与孔庙》提到这本书,遂入手。每个人都有她的故园、她的梦乡,读着黄进兴(从豆瓣得知原来吴咏慧是作者的妻子,作者用了妻名做笔名)回忆从前哈佛往事,风云际会,大师云集,我总想起我的故园与梦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通识教育的最初印象
  •     听黄先生讲座后看了他的优入圣域,再找来这本早年的书看。只有羡慕嫉妒恨,若有来生...
  •     我只关心传说中的冰激凌店去哪了?利科那篇好玩哈哈。
  •     短小精悍,个人色彩浓烈,在WLH的推荐下读~
  •     一看作者就是个学霸,对整本书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句话:哈佛的学生精神失常率居全美之冠
  •     读的是最早的三联版,米色封面,蓝白底标题
  •     看著玩兒
  •     一天内读罢此书,内心感慨万千,作者寥寥数笔所塑造的各具特色的大师,皑皑白雪下的学子,独具匠心的建筑物,还有书店中的高声辩论,为真理而大声疾呼的学子,真是令人向往。
  •     充满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 懂了50% 于是不知道自己的学术火焰是被再次点燃了还是被完全熄灭了
  •     吴咏慧,原名黄进兴--难怪呢
  •     很有意思的老人,很有意思的小书
  •     哈佛的地理风貌描写和哲学论述占去了不小的篇幅,前者不了解,后者看不懂。亮点在于行文短小精悍,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了大师的风采,精彩的细节不少,值得翻翻。哈佛对大部分人而言,还是太遥远了些,看看随笔,遥遥地向往一下真正的知识殿堂也挺好的。
  •     寒假回家的火车上就翻完了,今天又想起。教师和学生,彼此互为生命的对照,前者激发后者生命中的灿烂,后者延续前者的灿烂。教与学,去除功利的目的,实在是生命中最为美好的一件事情。
  •     名家大师,如数家珍,字里行间引发人对哈佛的无限向往
  •     作为屌丝,我总是不无恶意地揣度作者字里行间不自觉流露出的精英意识以及与之俱来的优越感。能够亲聆那些大神謦咳,实在让人羡慕得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