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不哭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39928494
作者:申赋渔
页数:233页

每个人各自有各自的不幸,没有什么可比较的。

这本书是由新闻故事组成的,这是一个卖点,也是一个短板。新闻故事大多描写夸张。不是说这些故事不真实,而是经过文笔加工过的故事,大多只描写了故事的表面。作为读者假如只沉浸在这些故事表面的情节里,流下的眼泪只是因为同情的话,那么你还是不要看这本书比较好。

苦难与幸福间的距离

  这是一本讲述苦难的书。作为新闻故事,作者笔下有着一以贯之的叙述笔调:平实、流畅、情感性。读者自然会为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悲剧命运感到同情,以至落泪。取名为《不哭》是书籍设计师朱赢椿的建议,这个书名以及书籍设计颇值玩味。只要有正常同情心的读者读过此书都不可能不黯然下泪的,“不哭”的书名何为?形成同构的正是本书的设计,设计师朱赢椿在本书的最后《设计人语》中开篇讲到:“我推崇质朴而有亲和力的设计,并常常提醒自己设计时不要跑到文字的前头去干扰读者,因为书毕竟是用来阅读的。”然而读者拿到《不哭》这本书的时候,首先不可避免地首先玩赏书籍的装帧设计:新颖的封面用纸,泪水浸染的书名和篇名,纱布包裹的书籍,每篇各色的内文用纸(甚至纸型也不同)等等。设计师在每一个细节、每一页、甚至每一个字都煞费苦心。这样读者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阅读此书时有某种失重感:形式和内容同样精彩时,甚至是形式大于内容时,我如何评价作为物质形态的书籍本身?这种矛盾本身就加强了书籍的价值。其实朱赢椿设计并获得国际设计大奖的《不裁》就是一本设计大于内容的图书,这本书的获奖从某种程度上鼓励了设计师对图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介入,几乎从选题开始。朱赢椿的《呓语》走得更远,设计的介入不仅超越了选题策划,而且我进入到了图书写作本身,更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了。这种先锋性和实验性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争议:设计本身多大程度介入图书才是合理的?  《不哭》一共收集了18个这样的故事,如果这一篇篇故事单独出现在报刊上,我们大都会将之当成副刊传奇悲情故事来看,当这18个故事组合在一起变成一本书的时候(读者很容易一口气读完),读者的阅读体验便发生了变化,我相信他们的心情会变得沉重,苦难在变得这样真切,就在自己的眼前。读者不得不审视宛在自己眼前的苦难,苦难降临在这些个体身上,或者原本可以避免,或者毫无缘由地降临在一个善良的个体身上?面对他人的苦难,其他的个体应该如何?有面对他人苦难无动于衷者甚至造成他人痛苦者,我们是否有权谴责?若社会与体制给微不足道的个体造成了苦难,我们又当如何?  眼前的这些追问都显得十分陈旧和老套,但这一切都缠绕在一起的时候,又迫使你去追问另一个更加嚼烂了的话题:苦难与幸福之间有着多远的距离?个体在遭受苦难的时候,他对幸福的要求在常人看来是如此简单,但在正遭受着苦难者本身来说,那是真正的遥不可及。常人正享受着对于遭受困难者来说是最大的幸福的时候,常人却不能体会自己此刻幸福的情境,因为人人不自满的本性。于是幸福感在生活中显示出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幸福感的缺失并不是因为幸福的缺失,而是心灵的某种触角的钝化。  《不哭》正是一剂这样润化僵硬心灵的液汁,设计师将书名定为“不哭”,其实私心里是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流泪的(正是他自己的泪水催生了本书苦心的设计),双眼泪腺的决堤的刹那才是一个人心灵最为敏感的时刻,周遭的一切都在自己生命中显示出非同凡响的作用。  世间的一切总会显现出如此的悖论:表达痛苦的泪水却成了体验幸福的途径。  2008年5月21日,中国四川地区发生人类罕见灾难,这场灾难让举国落泪,同样是在泪水之后,我们对于灾难有切腹之痛,才知道幸福有多么简单;也是在灾难之后,国人是如此团结,才明白一个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余下的还是让人觉得绝望:为什么这一切非得要用灾难和苦难来证明和显现,无论个人经验还是集体经验?如果这一切必须被证明和显现,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经历这一切?意义呢?意义是否就是证明这一切的这一过程?

让我们成为彼此的天使

这是我在2008年写的书评。今天上网偶然看到,发现这些年目睹更多更多的悲剧之后,内心已经不如过去那么敏锐。太多的苦难反而粗粝了自己的情感。今天外子打电话回农村老家,得知父亲去喝丧酒,那户人家的儿媳喝农药自杀。外子伤感很久,为农村妇女的命运。我脑子里只有理论和无奈。下午牧师讲道讲的是特蕾莎修女和以马内利修女,两位都去服务贫穷人中的最贫穷者。我没有被感动。因为我怕自己的行动力跟不上自己的感动。我也怕自己被苦难吞噬。5年前我渴望给出自己,但今天却却步了。主啊。----------------------------------------------------------------------------------我相信,2008已不需要更多同情的眼泪,需要的,是抚平创伤的温暖双手。当我看完这本《不哭》的时候,忽然想起电影《柏林苍穹下》中,看不见的天使降临在人们身边,默默搂着他们,听人们心底的喃喃独语。倾听,有时是最好的抚慰。《不哭》的主人公,是一些需要被倾听,却常常被忽略、一直在我们的视线所及,却又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人们。当我们从垃圾堆边掩鼻而过,余光瞥见拾垃圾的小孩、和卖菜的妇女讨价还价、加快脚步躲开街头闲逛少年的时候,也许从没有想过他们在过着怎样的人生,是否有自己的希望与梦想。也许因为这种习惯性的忽视,《不哭》曾被多家出版社退稿。谁会在意这些人的生活呢,和大多数事情相比、和大人物相比,甚至和大明星的衣装相比,他们都太微不足道了。因为渺小,所以在河边玩耍的孩子被大水冲走,一旁的钓鱼人却能心安理得的继续钓鱼;吸毒的母亲被警察带走,幼小的孩子被反锁在家里却无人过问直到身体冰冷;拆除了孩子们上学必经的桥,却没有及时重建,甚至想不到立一块警示牌,直到有孩子被淹死。渺小的人,哪怕有希望也是微小并可以被轻易粉碎的: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想以打工支持自己上学,却一再被老板嘲笑,从未得到过工钱;大学毕业的聋哑孩子希望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却一次次碰壁失望。我们每天穿越城市、途经乡村,却很少去想其间有多少生命出生和死亡,有多少憧憬升起和破碎,在那一张张陌生、粗糙因风尘甚至有些麻木的面孔下,有过多少希望和失望。但无论我们在意与否,这些“不重要”的生命从不曾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过,就像路边常有我们叫不出名字、也并不美丽的花朵,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开放和凋谢。很少有人去琢磨它们需要在怎样的土壤和水分环境中存活,生长,或者枯萎,都由它们自己挣扎。但每到春天,总有野花在贫瘠的土地上钻出来。 《不哭》里的辍学女孩,每天夜里3点和妈妈一起去卖菜,放学后接替妈妈从5点到夜里11点,在超市门口卖旺鸡蛋,只为了能够支付民工子弟学校微薄的学费。每次考试,女孩都是第一名,非常努力的绽放自己微小的花朵。流浪艺人为了还清借债,带着小女儿四处卖艺,却总不忘教孩子认字、学习,走遍大半个中国,他的行囊里有自己偷偷写得书、作得曲,还有一把别人送的二胡,一件新衣服,留到以后哪天上台演出的时候再拿出来。每一朵花都期望开放,这是花朵的尊严。 然而这本书并非仅仅展现人间苦难,甚至也不是要引起同情和怜悯,作者是在试图接近每个主人公的内心,因为任何微小的生命都有高贵的梦想,所有的成长都是不易并值得敬畏的。也因为所有孤独不安的灵魂都需要被倾听、抚慰和理解。这点,作者是深深懂得的。作者申赋渔18岁的时候,曾经历过对知识热切的渴望和无法读书上学的无望。在书店打工的他,向往着能和大学生一起参加诗会,但当他偷偷来到诗会现场,却不敢走向那些自信满满的大学生。那些快乐的年轻人,并没在意他的存在,他静静的独坐到天黑。青年时代因梦想带来创痛、又因梦想的支撑而走过岁月的申赋渔,也就格外关注那些与当年的他一样,“苦苦挣扎的年轻的生命”;在这本书多次被出版社退稿之后,却还一直寻找出版的机会。后来,这本书偶然遇到了朱嬴椿,曾获得“世界最美丽的图书”和“中国最美丽的图书”奖的书装设计师。他愿意为这本书做策划和装帧,在文字和读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人倾听被城市的喧嚣所湮没的声音。书的封面设计成印刷厂车间里半成品的样子,纱布贴在书脊上之后,没有按成规在纱布外面包上封皮。一本包着白纱布、“未完成”的书,是夭折的年轻梦想,也是包扎受伤心灵的抚慰。书皮的颜色与质地有种粗砾质朴的美,实际上这一张颜色难看而遭冷落的包装纸的背面,却也最终展现了自己独特的美。书中的十八个故事印在不同色彩的包装纸、牛皮纸和传单印刷纸等生活中最常见、最低廉的纸上。纸张的不同设计,也代表了故事里不同的人。幼小婴孩的故事印在最光滑却柔薄的白纸上,比其他故事的书页要短一截,像他们无暇、稚嫩而无力的柔弱生命;牛皮纸与流浪艺人面容上的风霜一样粗糙;黑白的纸,静得如一部默片,也许那正是聋哑青年的世界……这些纸面上还有凌乱的墨点、斑驳的泪迹,随手一翻,是一部“破破烂烂、杂乱无章的书”。但是把书合起来,从侧面看,却发现这些纸的颜色汇在一起,变成一条在阳光下反射着凝重而美丽的色彩的河流。也许生命便是条永远不安定的长河,花瓣、垃圾、残木、虫尸、羽毛都在河面上涌动翻腾,近看,是每个人的悲喜,远看,因为生生不息而壮美。我们对善举都不陌生,但甚至这也不是这本书的目的,虽然这本书的作者、设计者、责任编辑和出版社都已决定将所得捐给受伤的孩子,同时书的面市恰逢地震发生,每一本书都有收益转赠灾区。更为重要的是,有时倾听和理解,是一种深切有力的抚慰。每一位读过、抚摸过这本书的读者,都像《柏林苍穹下》里的天使一样,张开温暖的双臂、倾听他人的痛苦,抚慰着受伤的心灵。没有人知道这世界是否会变得更好,如书中一个孩子喜爱的诗里写的那样“生活不是一座水晶阶梯”。但每一个人,每一个关切的眼神和善意的理解,都可能让他成为别人的天使。书里还有一些孩子,他们看起来一切尚好,只是内心在封闭中逐渐腐烂、垮塌,他们没见过天堂的样子,也不相信天堂的存在。但如果有天使在,大概,天堂也不会太遥远,哪怕只存在瞬间。流浪艺人离开南京时,想为这座待他不薄的城市做点什么,他把自己的鲜血留了下来,留给某个需要他抚慰的陌生人。实际上没人有权利给别人贴上“边缘人”或者“弱势群体”的标签,生命生而高贵和顽强,没有生命是“边缘”和“弱势”的,只有因内心嘈杂而听不见他人的声音。同样,也没有人天生就是别人的天使,天平两端的角色因微小的善意而互换和平衡。愿我们彼此倾听生命里每一份期待与梦想、尝试去理解彼此生活中每一次悲喜和震颤。愿我们成为彼此的天使。

牢骚

接触这本书的契机在于《读库》里关于如何把书作得漂亮的一篇文章,而我偏又是个重外表高于内涵的人,于是有了这么一本其实有点画蛇添足的“漂亮书”。看完这本书或多或少的总有些愤怒或不平,对社会及国家,但事不关己,只得一时情绪,就好比新闻新鲜期一样,只需要三五天就淡漠了。关键是,在大势下我们除了发牢骚外,还能做些什么,那些牢骚还不能常挂于嘴上,因为听多了别人就觉得你是怪咔了。既然还是新鲜期,那就牢骚下:我们的政府单位在干嘛,从地方开始自我优越性强得不得了,你他妈的就是一服务行业,别把自己弄得像索罗斯那样的到处风投,关心下怎么让老百姓活下去才是该做的吧。文章里所有的故事,那些人都不应该过得这么惨吧,和谐社会怎么一到地方就连空头鸣放都没有了?还有就是募捐,不说中国红十字会了,就我所知,那些赈灾的衣服最好一批是刚到地方就不知所踪了,亏我每年捐得都是特厚实的那型,还是吃价的二三线品牌......最后就是募捐渠道的问题,新闻最后总有一些需要帮助的个人或家庭,然后挂一个电话号码,上面写着中国红十字会,我有心有力也不至于绕那么大一个圈子打电话问账号再汇款啊。你不会弄个短信平台让人家发个10元20元的短信作为募捐款啊?人多了钱也多了,大家也没太大负担,真正尽绵薄之力总比不出力好啊,题外话了。哪天这些需要募捐的问题由政府一力承担,老百姓不懂什么是捐款,那或许我们的社会就真的大好了。

在这样一个尘世,你可以不哭吗

我不会推荐任何人去读这本书。《不哭》。“人死起来不容易。”这是书中某一篇报道中,某个从未出现过的男主人,离开癌症妻子时说的一句话。你得承认。他冷酷。但他说得对。在这样一个尘世,你可以不哭吗?那个全身大面积烧伤,被遗弃的1岁半的孩子,眼里无辜的泪光,我用手在纸上摸过。这是一本不能,不敢重读的书。明天就还掉它。如果你没有看过,请永远不要看。

原来已经很幸福

看这本书的时候,感性的同桌说不愿看,因为怕自己承受不了,我还是坚持看了,真的很抱歉,我哭了,看到那么多不幸的故事,除了同情,就是觉得原来幸福不是必然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哪怕只是一碗热饭。

小记者读大记者的《不哭》

写人物,写苦难,已经摆脱了固有的长篇大论、声嘶力竭、摇旗呐喊,生怕看客不知道他的人物有多么惊天动地,值得一读。申赋渔的行文和快报(杭城卖的最好的都市报,可惜我进不去,嘿嘿)如出一辙,段落多,文字简洁,甚至还有点诗化。用这样的文字和结构来组织并不轻松的故事,至少心态上还是乐于接受的。关于新闻理念印象最深是是第二则,《为了孩子去流浪》。他说“还没时间哭,要债的人就来了”,哭在这里竟然成了奢侈的事情。街头卖艺,太多太多了,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或者问候一下他们?事实上,如今又出现了许多新生代的卖唱卖艺之人,他们20岁左右,自己准备了吉他的音箱,在人多的闹市区(杭州国大门口)自弹自唱。我们向领导报题,觉得这是一个故事的契点,或许可以挖出许多。领导说,你看到的是现象,我们要的是事件,再说了,这些人咱们不能惹的;或者就告诉你“没有合适的版面可放”。是的,就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你就躲闪了;就因为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好看的卖点,你就否认了。申赋渔是一名记者,从业多年一定经历过许多无奈的事,我们的新闻理念哪里去了?社会版净是打砸烧抢、坑蒙拐骗,健康版充斥了跌打损伤,疑难杂症,那些仍保有自己梦想的弱势群体的生命却被忽略了。未从业前,所有书籍都说,记者是一份悲天悯人的职业,而一进社会这个大染缸,自觉的爱,施予、体验、感动,都没了,猎奇倒是占了主导。书中写道“心里堆着几年来的辛酸——城管的驱逐,小流氓的勒索,收容站的遣送”,看了几个敏感的词语“城管”“勒索”“收容站”,可他只是一个卖唱的呀,他要的是还清债务,供子女读书,多么渺小而良好的愿望。我曾经做过一个采访,凌晨的西湖边聚集了大量卖菜的摊位,受到惯性思维的左右,毫不犹豫地让城管出来说话,算是完成任务,交稿。编辑发话了,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我们应该保护,而非驱逐。幸好当时采访全面,老百姓觉得利大于弊,方便了他们的生活,因为7点摊位就会撤走,对于西湖景区的影响也不大,稿子就写圆了。之后,由于城管看到了报道,还沾沾自喜地给了我们回复意见,说已经设立专门的流动城管人员,进行整治。我不知道这些人现在还是不是在那里卖菜,如果真的被驱逐了,我还是有些不好受的。PS:《妈妈,我饿》中,职能部门的相互推诿道出了媒体的痛处。我做过社会新闻,深知苦楚,为了“要个说法”,不得已时,也有过下作。关于幸福这是一本没有年龄界限的书,给苦难的人看,多一份共鸣,给没有经历过的人看,多一份对幸福的满足。什么是幸福,申赋渔在《孤儿院》里说,“在经历了太多的灾难之后,衣食无忧,就是他们心目中幸福的全部含义。”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随着自身条件和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一致,也不会永恒。申赋渔在跋里说,当年书屋里的老师让他去书店当店员,兼搬运工,他乐呵呵的就同意了。那时的他一定觉得非常幸福吧,有时候人的心愿就是如此,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我也这样,有书读有饭吃就万事大吉。这是一本温暖的书,故事主人公是苦难的,但透露出来的仍然是对生活的希望,几乎每一则的最后,都展现的是希望的光彩,《城市边上》一则里他说,未来的希望,则是他们在一个城市逗留的理由。有梦想就有希望,多么老土的一句话,却是贯穿书的灵魂。关于书说真的,我最先看的是朱赢椿的《设计人语》,这段时间,这个名字经常会出现在身边,我一向不喜欢太雕琢的书,就如他自己所言“书毕竟是用来阅读的,不要让设计跑到文字的前头去干扰读者。”无疑,此书仍然有喧宾夺主之嫌。我更愿意拆下封腰,把书卷起来阅读,这是读书的本能,越简单越好。每则故事前的文案式句子最吸引我,娓娓道来,却切中要害。申赋渔的新闻写作是有时代性的,《河水冰冷》里几乎是一句一段,简洁明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对于故事的选材我始终持保留意见。《9月1日》通篇充斥着四个字“我要读书”,为了念书而挣扎的题材始终不为我待见,加上刘玉诚一次一次被骗,可怜可笑至极!好就好在,作者没有把标题起名为这四个字,而是换了个花样,这个日期毕竟还是有些威慑力的。发现申赋渔擅长拍人物特写,张金锋的卷曲长发,低头摸索琴弦;《宝宝不哭》里宝宝渴望的双眼,姚国徽忍住不哭却又滴落下来的眼泪……这些近景或者特写构成了书的思想。这些人物让我想起了《偷心》里的那场人物肖像摄影展,每一个神态都是一种心情。我想,申赋渔一定是个富有倾诉欲的作者,他善于发表言论,尤其在故事的最后,类似于“记者手记”一样的文字,有时候是质疑,有时候是抒情,难免不时地和“眼泪”挂个钩,突出“不哭”的主题,显得牵强,比如那句“绒毛熊不会流泪”,大多时候还是温柔的升华。《我是谁》的最后,他打电话回家,以自己的幸福来映衬李飞龙的彷徨,满街灯火辉煌,有人却找不到自己。

亲爱的小孩,今天有没有哭

我知道这世上有些书,读一遍就够了《不哭》便是看到豆瓣网友在评论中说:朱赢椿谈及本书时讲到“你不要看,看了要哭的”语气里全是动情和不忍是的,我哭了。哭的彻彻底底我想把它推荐给朋友,可我不忍。它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到让人无法再次捧在手里——女孩哭起来。护士摸摸她的手:“宝宝不哭。”医生说:“宝宝不哭。”我也说:“宝宝不哭。”孩子哭得更厉害,喊“妈妈,妈妈。”——北京有家医院说能为孩子免费治疗,我们上北京。我们吃面条,有点肉丝,王家玉自己就吃点榨菜、馒头。他说你们吃吧,我就是受罪的命。买票呢,他买了坐铺给我们坐,他自己睡在凳子下。我的眼泪哗哗淌,我讲,王兄弟,你不能这样,我长那么大,我没见过人受罪受得那么深。——他说,宏雅走了。18日夜里,宏雅喊妈妈,要妈妈抱抱。妈妈抱着她,她昏迷过去。直到临去世之前,她才清醒了一会儿。宏雅对父亲说,她想见申叔叔。父亲找不到我,只好对宏雅说:“孩子,你再坚持等等,天亮了,他就来了。”宏雅说:“我可能等不到了。”。。。。。。我不敢想像,这世上还有多少人像他们一样,默默地、痛苦而又顽强的坚持着我不敢我只知道,面对这一行行的文字,我又有什么理由为了自己那微不足道的伤痛而自怨自艾呢我只知道,等看完这本书,我会把它放在书架的最深处,再也不会取下孩子,我们不哭小小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是否朋友都已经离去 留下了带不走的孤独漂亮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是否弄脏了美丽的衣服 却找不到别人倾诉聪明的小孩 今天有没有哭是否遗失了心爱的礼物在风中寻找 从清晨到日暮我亲爱的小孩为什么你不让我看清楚是否让风吹熄了蜡烛在黑暗中独自漫步亲爱的小孩快快擦干你的泪珠我愿意陪伴你 走上回家的路

不哭的理由/周小四

不哭的理由——读《不哭》周小四 《不哭》看了很多遍。每次打开这本书,周围的光总像是暗淡了些许,人从日常生活的轨迹步出,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充斥着贫穷,寒微,泪水,饥饿,孤独,绝望,挣扎,暴力,血腥,冷漠,遗弃,黑暗,死亡……这些字眼似乎距离一个常人的生活有些遥远,看上去多少显得刺目,特别是当这些字眼这样拥挤着出现的时候。但是,这确实是某种常态的生命,某种日常的生活,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数量惊人的庞大。只是,拥挤的城市,人和人的距离其实更遥远了,我们自己看不到而已。这是申赋渔的第一本书,是他多年来所写的新闻特稿的一个合集。第一本书,对于一个把写作当作一件严肃并且头等重要的人来说,它的意义可想而知。但是,他却又总是对朋友们说,别看了,看了心里会难受。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太过善良的人,甚至不希望书中记录的这些苦难,带给别人痛苦的感受。因为他知道,这些故事充满太多触目惊心,却又总是让观读的人,感到太多的无可奈何。申赋渔说,很多篇稿子,都是一边流着泪,一边书写的。是的,谁也无法在这样的故事中置身事外。记者的客观冷峻,就好像书中那一个个被洇染开来的黑色的标题,是透过泪光看到的残酷现实。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多么绝望的生命,多么辛酸的故事,却又似乎让人的眼泪不那么会轻易地掉下。我仔细地阅读,发现,那是因为一个共同的原因:希望。多么残酷的生活,都因为有那一点微弱而顽强的光芒,拥有了活下去,怎么也要活下去的理由。因为希望,活着才有了意义;因为曾经怀抱希望,死亡也才有了意义。是一个同样体尝过生活艰辛却始终怀抱憧憬与梦想的人在书写这些故事。这些故事因为书写者的梦想而显得与众不同。它们,更像是一篇篇真实的小说。洗练、干脆、曲折、动人。是的,申赋渔曾经说过,他的理想是写小说,写优秀的,能够传世的小说。他把他的“野心”和他的职业——记者,紧紧地扣联在了一起。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一遍一遍地审视自己的文字,严苛到不近人情。当一个人把对于他人的关怀和自己的理想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文字,便拥有了一种悲悯的情怀和感动别人的力量。对于苦难的书写,申赋欲选择了另一种境界,处处“忘我”,却又处处“有我”。《不哭》讲述的只是十八个小人物的命运故事,我却总觉得它的意义在于一个时代。当繁华与富裕成为“城市”的左右双引号时,一些东西被忽略了,我们被漂浮在城市这个巨大容器顶端的浮华撩拨得眼花缭乱,却常常忘记了那些沉淀在底部,苦苦挣扎的人群。十八个故事,只是这泥淖中几颗微小的沙粒。一花一世界,一沙,何尝又不是一个世界呢。它提醒着我们,这个社会并不是一昧的太平盛世。我们当然有权力安享日益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但是,在社会的许多角落,还有一些被我们称为弱势群体的人,需要关注和关怀。只有当《不哭》里那些哭泣的人们真的露出了微笑,我们这个社会才能说是真的实现了文明的大同。书中记录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如果看到还有人在为他们落泪,在默默地反省,他们在天堂是会微笑吧。打开《不哭》,眼泪总是会不经意从眼角泛起,但是,我相信,和这本书的装祯设计者朱赢椿老师和他的夫人为这本书想到的名字《不哭》的意图一样,很多读者会选择不哭。对于心怀希望的人,希望,就是那一道朦胧泪眼后的彩虹。

读不哭,我哭得稀里哗啦

《不哭》真的是本很不错的书。高中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跟朋友逛书店看到了这本书。我承认首先是它特有的包装吸引了我,可当我打开书,我被内容吸引了。书本里的第一个故事就把我感动的不行,还想接着看,可是又怕自己在书店里哭出来,于是就买下了。那晚真是苦得稀里哗啦的!后来又介绍给同班同学看,传来传去的,书皮都弄坏了。这本书看了好几遍,看一遍哭一遍,在书里哭上一遍合上书就可以好久不哭。有什么委屈、不痛苦,看过书里这些不幸的遭遇,什么抱怨都没了。现在读大学了,我还依旧把它带上。

海边的孩子

我最近几个月才开始真正地读一些书。我读书的目的很功利,这样的行为好像亵渎了书之被人读的意义,但我真的是出于“多读一些书,提高一些认知,提高一点写字的修为,从而有能力去做一份喜欢的工作”的功利目的逼着自己读书的。所以对于读过的一些书,我总是读过就读过了,我并不会深刻留意这本书,我不会因为一本书怎样怎样而去窥探它的作者,去关注他/她,深究他/她,但是对于《不哭》的作者申赋渔,我好想了解他更多。申赋渔是作家、是记者。我想更多地了解申赋渔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他书写的《不哭》里面十八个悲天悯人的故事深深地触动着我。另一方面他是一位记者,他从事着我最喜欢的职业。他是那个行走在海边的孩子,他还想要拉动更多的人成为海边的孩子。他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不哭》一书用十八个故事讲述了十八个孩子的悲怆故事,是申赋渔采访记录下来的真实的故事。开始读这些故事,也许你跟我一样,会流泪,但是读着读着,你会发现,不用刻意隐忍,你已经流不出泪来,因为书中所有的故事、所有的孩子都是悲悯的,流泪,除了作为当时的一种情绪表达之外,再无它用。对于这样一些故事,我们不哭,而如果我们也做不了更多去帮助他们改变他们的话,不如,我们也成为海边的孩子当中的一个,传递一些善,就好。书的开篇有这样一段——“大海边,一个孩子走在沙滩上。退潮了,许多小鱼来不及游走,被搁浅在海滩上的小水洼里。这个孩子把小鱼一条条捡起来,扔进大海。一个大人从旁边经过,劝说道:‘你看,海滩这样长,你能帮多少条鱼呢?你能走多远?谁又在乎你做这件事呢?’孩子头也不抬,继续把一条一条的小鱼扔向大海,一边仍,一边说:‘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小鱼在乎。’”申赋渔就是海边那个孩子,对于那么多海滩上被搁浅的鱼来说,申赋渔又能帮助多少?他的作为微乎其微、不值一提。但那十八个孩子就是长长海滩上面被申赋渔挽救的鱼儿。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在乎申赋渔的付出、他们需要申赋渔的付出。即使现在,在我们国家的土地上还是有很多这样被搁浅的鱼儿,我真的期待能有更多的人读到这样的书,更多的人能够成为海边的孩子,“一起走在这个时代的沙滩上,为搁浅的鱼儿行走,那么,更多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而一些大鱼可以化为鲲鹏,承载更多卑微却努力的生命”。我用两个下班后的晚上读完了这本书,算是读过的书里面速度相当快的一本。因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读完一个故事,我都想催促自己赶紧读下一个读下一个,因为这个故事让人好生悲伤,我希望下一个故事稍微好一点,能够缓解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悲伤。但是不会,这是一本悲怆故事的集合啊。我从来不敢看关于一个家庭悲伤的故事,不敢看弱小的孩子面临苦难、绝望和无助,不敢看一个父亲的悲伤。而我偏偏遇到这么一本写满悲悯故事的书,我一定要去读它。 《宝宝,不哭》是一个一岁半的小女孩被严重烧伤,父亲送她到医院后抛弃了她,再也没来找她。《为了孩子去流浪》一位父亲靠拉二胡还家里的债、供两个女儿中的一个读书。《9月1日》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因为没有钱读书,使得每一年的9月1日一度带给他最大的希望和最深的绝望。《乡路带我回家》里面的李红光是位自尊坚强的贫困学生。他在学校食堂打工,他倒过无数别人吃剩的米饭、排骨和鸡腿,看到这些饭菜,他会吞口水。然而上大学两年,他没有吃过一顿食堂的饭,他没有钱。他曾经为了探望生病的母亲,骑自行车从南京到连云港赣榆,三百多公里,他走了五十五个小时,因为他没有70元的车费。我喜欢读故事,我喜欢很小的孩子。但是对于这本书中的故事,我并不想像读故事一样一个一个翻开来,读下去。我知道这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悲怆的,我不能像看一部事不关己的故事一样把它们看下去,它们真实地让人无法逃避。 我害怕看到那些故事中的孩子的眼睛,我害怕读懂他们的眼神,而我对他们什么也做不了。我害怕看到一岁半被烧伤被遗弃女孩的孤独无助的眼睛,我更害怕看到被父亲抛弃又失去母亲的小周煜微笑的眼睛,我害怕我会不由地去触探她们的内心,而在她们的心底发现伤痕。在读书中的故事的时候,对于每一个故事,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结尾,我想象着这个真实故事的结尾能够像电视剧的结局那样,是无憾的、是圆满的,但是不能,患白血病的18岁女孩,她最终还是走了。孤儿院里的孩子越来越多,而照顾他们的人老了。不知道“我是谁”的李龙飞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家,到现在贩卖儿童还在猖獗。不过,因为有了申赋渔这样的海边的孩子,总会有一些被挽救的鱼儿。被烧伤的女孩被美国家庭收养,能够得到很好地治疗。曾经的贫困学生李红光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军官。去救一条被搁浅的鱼于整个海滩来说不值一提,但是对于那一条被救的鱼却是跨越生死的命题。如果可以,我们尽量成为那个海边的孩子吧,哪怕只为挽救一条小鱼,因为它们真的在乎。这是我的第六篇书评,就是我曾经说如果到这一篇还写不好就剁手的那个节点。算了不剁手了,因为我觉得有些进步了,起码我自己敢看了,还会多写多练的,剁手多可惜啊。哈哈哈哈哈。

《不哭》

《不哭》书名叫《不哭》,可是我却很多次泪流满面。让我一次又一次流泪的故事背后,也让我记住了一个有良知的记者,那就是本书的作者申赋渔。这些故事都是他采访中遇到的真实的故事。我想作者面对这些人这些事的时候,一定留了更多的泪,可是流泪以后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为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最底层的孩子?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流动现金最多的国家,GDP世界第二,我们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可是我们的社会却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没有覆盖到全体国民。社会救济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词,各种社会慈善机构还方兴未艾。于是在每天增加多少个百万富翁的同时,无数弱势者在饥饿、在贫困、在死亡线上挣扎。我们太需要申赋渔这样的记者,把这些人间最悲惨的一幕幕揭示给大家,让我们知道这个社会里还存在着黑暗。让我们的国家更快更早的把阳光把福利带个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公民。这里面让我流泪最多的是魔豆宝宝小屋的故事。一个小学的女老师,27岁患上了乳腺癌晚期,孩子才仅仅一岁多,丈夫狠心地要和她离婚,她的父母恳求他等等,说女儿的日子也不多了,等女儿走了,他们会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他,如果他再婚,他们也会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待他的妻子。可是这个丈夫竟然说:“人死起来不容易。”于是就抛弃了她们,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和别人恋爱结婚了。不来看她和女儿一眼。可是她却从来不在女儿面前说自己爱过的男人不好,因为那是女儿的爸爸。面对自己的孩子,一个母亲没有权利去死,就是为了这个念头,她硬撑了五年,癌细胞在全身扩散,开始还能到处求医,后来只能瘫痪在床上,动不了。每天都在难以忍受的疼痛中挣扎。为了治病,她把房子卖了,租了一个小屋。女儿一点一点长大,因为没有钱,也因为自己动不了,好几年都没有给女儿买新衣服。女儿上幼儿园了,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新衣服,她也想要,妈妈最后只好上网,在淘宝上给她买便宜的童装。后来妈妈在淘宝上也开了一家小店,名字就叫“魔豆宝宝小屋”,因为女儿特别喜欢看“魔豆宝宝”的动画片。女儿的心愿就是能够有一个许愿豆,然后她许一个愿,于是妈妈的病就好了。第一次她挣了五元钱,第二次她因为不知道快递会那么贵,还陪了十五元钱,她就是在两次扎杜冷丁止痛的间隙,躺在床上打理着自己的小店。淘宝上的一个帖子,唤醒了人们的同情,超越生命的母爱,感动了无数人。短短的几个月内,她收到了18万的捐款。三个月后她终于没有能够再撑下去,离开了她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年仅六岁的女儿。她去世后三千多网友签名承诺永远关心她女儿的成长,两百多网友希望为她继续打理她的“魔豆宝宝小屋”。他们成立了名为“钟爱一生”的团队,接管了小店,他们将无偿经营“魔豆宝宝小屋”,将利润交给她的女儿,直到六岁的女儿长大能够接管为止,爱心让“魔豆宝宝小屋”永不打样。她的家人从这些捐款中拿出九万元在苏州红十字会设立了“魔豆宝宝基金”,在全国红十字会和淘宝网的帮助下,一个帮助全国穷困母亲的事业开始了魔豆焕发出来了魔力,借助这些资金,现在淘宝网上已经有了几十个魔豆宝宝小屋。有残疾妈妈,有患病妈妈,有贫困妈妈……她们会把这些魔豆永远传承下去。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年轻的生命被病魔所折磨,钻心的疼痛陪伴着她的每一天,丈夫冷酷的背叛,幼小的女儿,撕裂着她的心。可是她又那么坚强,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在癌症晚期,和病魔搏斗了五年!这个世界唯一让她放不下的就是女儿,那是母爱的力量在支撑着她!同时这种力量震撼了无数人,并且变成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我们激励我们更好的活着,让我们更热爱生命,更珍惜健康,相信这个世界是温暖的,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黑暗,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个平凡的女子,一个伟大的母亲,因为爱创造了奇迹!

我不哭,只流淚

一開始,只知道這是一本設計很獨特的書,雖然也知道里面的故事是會觸動人心的事情,可是沒打開書之前卻還是不以為然。真正打開那材質不一,或粗糙或光滑的紙張,才真正懂得這本書的意義。說不哭,只是爲了起到反效果吧。看著那些故事,幾乎忍不住就掉淚,還好在公眾場合,我還能忍住自己的眼淚。是不是人長大了,真的會變麻木,或許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里,就有如此辛酸的故事:那街頭的賣花女,殘疾的乞丐,還有那些賣唱的落魄“藝術家”,或許他們的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可是太多的人,只是在意他們擠占了我們多少城市空間,在意他們是不是利用了我們僅存的那么一丁點同情心。然後在茶余飯後批判那些無辜的人兒,然後訴說自己的“不幸”。真的只是社會的錯么?還是,我們過分習慣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我們只會放大自己的不幸,卻不會觀察別人的苦難。的確沒有人需要做救世主,可是起碼不應該麻木。看著東山堂外面那一溜乞丐,真的挺讓人心疼的。卻無法真正幫助他們。各人有各人的不幸,真的有人可以救得了別人么?還是只是我們自大的妄想?雖然這本書的出版,并不能改變那些既定的事實,可是起碼,可以重新引起思考,可以讓我們麻木的心再次跳動起來。也起碼讓那些良知還沒泯滅的人,知道自己還有救。只有自己得救,才有能力去保護那些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人,不受傷害;才有能力去防止悲劇的發生。防範肯定比亡羊補牢來得要好。我不哭,可是淚水卻止不住。這是不是證明,我還是一個活人?

读申赋渔的文字,找寻绝境中的希望

已经很久不读国内作者的小说了,没有新意的励志、所谓义气的黑帮、加之充斥着情节经不起推敲的言情,乱七八糟的一本本,浮夸的内容、聒噪的文笔,犹如一本本铅印的垃圾,内容根本无法与《朗读者》、《追风筝的人》、《偷书贼》、《可爱的骨头》之类要么暖心、要么凝重的文字相比,这时候的我,无意中从卓越下单《不哭》绝对是个奇迹。所谓奇迹,在我这里的解释就是前世的缘分,在今生以别样的方式赋予给你。申赋渔的文字直抒胸臆,平实质朴,笔触细腻,字字包含深情,他用三年的走访经历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向社会另一极的大门,城市角落里的民工子弟、被亲生父母遗弃的病残孩子、与死神赛跑的绝症母亲、在漠视中“意外”死去的孩子……同样的内容,有些已经在网上的读过,耳熟能详,读新闻看网友的评论,往往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生活无望,而读申赋渔的文字,跟随他捡拾起支离破碎的美丽,将希望重新一块块拼接起,却依然能够感受到藏在绝望背后的希翼。远远地,一片片模糊的黑影在风雪中艰难前行,倒下,却又拼命站起,贫民如草芥,如草芥般,只要还有种子,就会在春天发芽,勃发出一片希望的绿意。李霞仍有人关爱着,读过《不哭》,我又去翻找网络,得知她已被一户有能力为她每年做植皮手术,并且非常乐意的美国家庭收养;翻找网络,我知道本书的作者,和这个奇特封面的设计者均已捐出了版费和设计费用给王家玉孤儿学校,同时,我们每买一本书,还会有2元捐去那里;小周煜的母亲走了,她留下的淘宝店却有众多网友在经营着,他们要把它经营到孩子可以自己管理为止……揉碎的美丽是悲剧,可喜的是,面对悲剧,很多人少了那一声无助又无力的叹息,然后转身离去,他们走进来,蹲下,用孩童般的高度打量这个世界,然后用孩童般的纯真捡拾遗落的美丽。作者如同一位画家,他也蹲下,拿出铅笔,于是,一张白纸上永远描绘下了这些美丽。于是,久居城市的我们有机会见到了美丽,见到了希翼,也见证了奇迹。我推荐这本书,也相信更多的奇迹----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努力。

一人一个故事,只属于自己。

他(她)们或已死去或痛苦的活着。珍贵的是,他们都有着梦想。凭着梦想这一点,他们就比社会上为人民B苟活,为权贵苟活的那些人,高贵很多,很多,很多。这世界没有人会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弱者。虽然有一位叫村上春树的同学呼叫着要站在鸡蛋这一边。不过,我依然相信的是,这世界没有人真正关心弱者。没有人。在日常中,我们总会表现的好象很关心弱者似的。其实,这个只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需要。我们假装关心弱者,是因为,我们需要向自己的良心证明,我们自己依然还是具有良心的人。我们还是一个好人。在美国某个州,州政府打算取消垃圾分类回收这一条例。因为州政府看到,我们州在垃圾分类分类回收这件事上花了很大一笔资金,却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政府本以为,既然公民对垃圾分类这件事不太关心,那取消这一条例,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可事情偏偏不这样。当政府发布这取消垃圾分类回收时,人们很生气,人们大张旗鼓的联名请愿、游行示威,甚至打爆市长的电话。后来有人研究这件事情的时候发现,人们如此生气的原因,他们需要自己欺骗自己。他们需要向自己的良心证明,他们对垃圾分类回收这件事很关心。如果政府取消了垃圾分类回收,等于告诉他们,这个州的公民在垃圾分类上无所作为。所以,人们当然要大大的生气。在我看来,关心弱者这件事与垃圾分类回收的真相是相同的道理。人们每天都向着金钱,人们每天都向着权贵,人们每天花天酒地,所以,他们必须要让心里面的那个自己看来,他是关心弱者,他是站在鸡蛋的一边。其实,没有人真正关心弱者。他们只是在看到《今日说法》、《社会能见度》、《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的时候,偶尔会内心颤动一下而已,随后他们就会在酒桌上把这些个“破事”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世界清净了,穷人依然过着穷人的日子,弱者依然处于弱者的地位。对于关怀弱者这一行为来说,《不哭》这本书的出版,只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在这本书出版以后,还有更多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弱者需要人们来关心。本书设计师“朱赢椿”是这样看待这一问题。可是在我看来,关怀弱者,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完成的状态。不信你看,中东的战争、印度的贫民窟,甚至在这个世界上还存的“野人”、“蛮夷”一族。你关心不过来。比尔盖茨也关心不过来。巴菲特也关心不过来。美国总统欧巴马也关心不过来。穷人依然是穷人,弱者依然是弱者。富人依然是富人,强者依然是强者。这就是社会阶层。这就是定律。谁也无法改变。话题谈到这里,我再甩出一个问题:弱者真的需要被关怀吗?弱者真的需要强者的关怀吗?有时候,这种关怀对于弱者,是一种伤害。强者的关怀伤害了弱者的自尊。不是吗?在我看来,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有钱人还是穷人,只要是扬起高贵的头颅,就值得社会尊敬。无论是生还是死,那颗高贵的头颅才是无价。正如那位为了孩子去流浪的父亲一样,正如《不哭》中的许多主人翁一样,他们有梦想,他们为梦想而生,为梦想而死。他们每个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东扯西拉这多,就以法国摄影家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人类的痛苦成为影像的工具,只因为丑陋和贫穷更具视觉性。

胸口没有快乐

因为已经没有快乐,所以就更不能哭了。十八个新闻故事,十八个悲剧。在我看来,贫穷,几乎是这些悲剧的源头。贫穷。爸爸因为贫穷把严重烧伤的孩子扔在医院并一去不复反。他不是没有责任心,是生活的压力使得他窘迫至以为出卖良心可以得到更多。他显然不知道比起钱来,爱与责任能让人支撑更长时间。拉二胡的爸爸就是很好的证明。他的努力换来了“你是一个有尊严的男人。”这已经够了。这样的人,如果是我走在街上看到。会不懈地走过去。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我们没办法一个一个去同情去施舍。但谁知道是不是每个“乞讨者”背后都有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心理活动作者刻画的异常好。他是在是碍于面子,他害怕,他自卑,他有强烈的男人的自尊。可因为贫困他只能抛弃一切想法。一面抛弃自尊,还一面留存着梦想,爷们。18岁的男孩轻生。成绩那么好。为什么?是因为贫困的压力使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知道上了大学家里也没钱供。一个家的存折里只有两块钱。他笑着以为是两万块,然后选择了死。溺水的孩子,找自己的人,他们都活在贫穷的甚至扭曲的世界里。因为是新闻纪实,每则故事都有明确的时间。在那个时间那一刻,我们可能在笑,可他们在慢慢走向死亡,在挨饿,在哀求,在缓缓自发或被动地结束他们的生命。我们理应关注,可我们最终选择冷漠。另外关于作者。他十八岁的时候那么潦倒,虽然他没有说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但我想也吃了不少苦。这本书的装帧很漂亮。手摸上去就有一种厚重感。纸张也五颜六色。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心情,搭配不一样的颜色。用别人用过的一个TAG作为结尾好了。忽略掉本书的装帧,你会读到孤独。

如何治愈中二病

在我决定要把自己从中二的漩涡里拯救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大二了。中二来自自我意识过剩怎么破?就和其他“你长大就会懂的”事一样。人活的越长看到的东西越多。视野小的时候芝麻大的事情就能要死要活。看多了fml,会发现自己的绳命是多么紧测。然后每次中二病发作我就想起杨绛说的“你的问题是看的太少而想的太多。”最后这本书的装帧真是毁,内容这么正经你不要把它弄的这么非主流好不好……

我没有哭,只有泪水流下

不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得那么容易,这世间,悲剧从来都不会停歇。但这世上有这么多让人唏嘘不已的生命,或坚韧,或颓废,或无奈。我停下,穿流的人群流过,我仿佛在前行。抬起头,听到一滴滴无声的泪水落下,洞穿我灵魂深处的声音。太阳露了脸,迎着阳光,我没有哭,只有满脸的泪水,缓缓流下……

谁在关心苦难

谁在关心苦难在书衣坊第一次听到朱赢椿谈及《不哭》,他说,你不要看,看了要哭的。他做了个很夸张的抹眼泪的手势,惹我发笑,可是语气里全是动情和不忍,后来他告诉我,他看《不哭》初稿的时候就落了泪。朱老师是个很单纯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上学开始就一直待在校园里,接着仍然在学校里工作,埋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与社会接触之少,有时会显得特别天真。聚会的时候我们常常故意说些例如演艺圈里的听闻给他,看他从大惊到坚决不肯相信。他用整个五一长假,趴在校园的树丛里拍摄蚂蚁,制作出《蚁呓》和一部不短的关于小蚂蚁的电影,他兴高采烈地放给我们看,指着这只那只告诉我们,它们当时是怎么为了一块蛋糕奔走相告的,这只小蚂蚁后来又是怎么不幸掉进了下水道里。他对我们身边如此平常的小生物,给予的不止是好奇,而是真正的关心,他俯下身来,用平视的目光看着小蚂蚁的生活,那种尊重真让人感动。后来他开始做《不哭》,给予书中主人公的,也同样是一种尊重,在朱老师看来,生命原本就该是平等的,就该是被尊重和珍视的。但对于《不哭》,朱老师还有另一层更深的情感,那就是对苦难的关注,和由衷的悲悯。这种悲悯的情绪可能是天生的。朱老师最喜欢向别人讲述《不哭》的作者申赋渔在成为记者之前的人生经历,每每讲到结束,他总是会说:申赋渔这个人厉害啊,要换了我可不行。言语中透露着一种羡慕,似乎对申老师丰富的人生那么好奇又钦佩。而这时候,一旁的申老师总是笑得很憨。朱老师,还有申老师,一个是没有经历过太多社会磨砺的设计师,一个以记者身份看多了世间百态,可是从他们心底生发出来的,不是天真幻象,不是愤怒圆滑,却恰恰是同一种深厚、浓烈的悲悯心。申老师从社会新闻记者向人物特稿记者转型,历时三年写成的几十篇新闻特稿,目光无一例外地都投向了社会弱势人群。他们的困苦经历,他们的艰难求生,同时还有他们在困顿中的理想和快乐,申老师将这些一一书写下来,呈现在读者面前。他说,他只希望记录下一些社会的成长片断,不是光鲜的阶梯,不是明亮的窗口,而是那些与稻谷捆扎在一起,在角落里静静生长的那一群。朱老师在《不哭》的后记中问,是否还有人关心苦难?我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关心,与己相关的细枝末节,与己无关的传闻八卦,我们的眼界越宽,我们的心跳越快。我们过着热闹的生活,我们很忙。这个社会,还需要关心苦难吗?我看《不哭》的校样,有一处几乎是看了三遍,落了三次泪,那并不是一个多煽情的片断。一个拉着二胡走四方的流浪艺人,有一天在街头拉琴,一位女士带着幼小的孩子站在一边认真地听,长长的曲子拉完,女士走上前去对流浪艺人说:"你是一个活得有尊严的男人。"对生命的尊重,此时此刻让人觉得如此温暖。《不哭》里有苦难,可是每个主人公,也都怀有各自的梦想和希望。我们不需用苦难来对比自己的幸福,也不必用同情来表达对苦难的不安。其实,对苦难的关心,本身就是一种温暖的力量。

一本在书装上不错的书

当初我们买这本书,是冲着朱瀛春的设计去的。毛糙的灰黄色纸质封面、原始感十足的书脊设计,粘贴上去的仿佛纱布一样的材质似在诉说、包扎着书中故事的屡屡辛酸和哀伤。带有晕染感的“不哭”两个大字赫然映在封面上,好比读完书中故事,心头的一点酸楚渐渐泛开,晕染了心房,沾湿了“不哭”二字。版式略显随性中实则带有精妙编排。真是一本好设计的书。说实话,当时看完一些故事我哭了。但也仅仅是看过,而已。时至今日已大多记不起其中故事和内容,也许正如有些电影、有些电视节目,看的时候心情繁复,或哭或笑,过后大多不记得内容,不过只是种心情的释放而已,因为也仅仅是叙事故事而已。至于文字上是否有煽情成分另当别论,至少作者是在用真心真情去走访去写作的。


 不哭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