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的故事》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戛纳电影节的故事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1
ISBN:9787506365093
作者:(法)雅克琳娜·蒙西妮,(法)爱德华·米克斯
页数:284页

有料无心

其实最让人不爽的,倒不是全书贯彻到底的流水账,而是它的态度实在是很对付,连掩饰都懒得掩饰,有点像截稿前匆匆完成的半成品(无论著作还是翻译)。如果说“索菲亚·科波拉演了[绝代艳后]”这种错误还无法判断是作者还是译者的过失的话,那么有些谬误简直令人发指,比如说费·唐纳薇是[德州巴黎]的女主角,比如把“签名”译成“传记”,太多了……此外,错字漏字、语句不通的现象在后半本书里频繁出现,让人怀疑此书是否连一校都没有完成。在每篇文章里,作者似乎是为了制造某种“悬念感”,还采用了一些很低幼的铺垫技巧,比如会在文章开头着重写那些金棕榈得主和“会摊上大事儿”的人,结果反而让悬念不复存在。它还特别谄媚,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戛纳是多么地“不记仇”、多么地“具有包容性”,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又是做出了多么大地贡献云云……反正读的时候直起鸡皮疙瘩。当然,那篇放在最末的“结尾——朋友间的小小建议”还是挺不错的,它告诉读者,作为一名普通影迷,想要在戛纳电影节住进戛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最有价值的,应该就是那些趣闻轶事了,除去添油加醋的因素,读着还是挺有乐趣的(前提是要对文中大部分的影人和影片了解,并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因为它的人名翻译实在是非主流,而且经常前后不一),列几条:1.罗伯特·米彻姆那张著名的艳照其实是被记者阴的,后来愤怒的他出现在了[猎人之夜]里,而那张照片里的英国女演员后来不堪舆论压力自杀了。2.雷乃实在是太惨,[夜与雾]因为德国干涉被禁止参赛,[广岛之恋]因为美国的干涉被禁止参赛,[战争终了]因为西班牙的干涉被禁止参赛……早年,他经常因此上演“夺门而出”的好戏。但他还是在好多好多年以后,正式打入戛纳竞赛单元。3.特吕弗和夏布洛尔都撰文抨击过戛纳电影节,但到最后他们还是“乖乖就范”,投向了戛纳的怀抱(尽管夏布洛尔携[维奥莱特·诺齐埃尔]出席的那届他还是一个劲儿地在吐槽电影节的各种不合理现象)。p.s.我通过这本书发现夏布洛尔貌似是个俏皮话高手。4.特吕弗在戛纳第一次遇到让娜·莫罗,然后发出了[祖与占]的邀请(估计预谋已久)。另,让娜·莫罗一定是个情商爆表的女人,每个人都对她赞不绝口。5.在戛纳的电影院里,吹口哨和喝倒彩好像是稀松平常的事。[甜蜜的生活]和[奇遇]首映时都被喷到死,据说放映[奇遇]时,一个胖子疯狂吹口哨结果被一女汉子胖揍了一顿。莫尼卡·维蒂还倒在安东尼奥尼肩膀上哭。若非那届评委会主席乔治·西默农接近耍无赖的极力坚持,这俩片都不会得奖。6.关于[鬼子来了]说了不少,[活着]居然只字未提。7.戛纳的评委会主席不是个好差事,隔三差五就要被嘘,而且评委里要是出了些犟种,主席往往吃不了兜着走。1970年的阿斯图里亚斯,被强硬的柯克·道格拉斯逼疯了,索性连颁奖晚会都没出席;大卫·柯南伯格被嘘的时候还试图向台下的群众解释,他哪里知道那帮人要的就是疯狂;最霸气的还数波兰斯基,他那年把三个主要奖项都颁给了[巴顿·芬克],直接促使电影节修改评选规则。8.1975年的戛纳发生了爆炸事件,结果电影节继续进行,沙滩上人们继续玩闹。9.[闻香识女人]居然是翻拍的一部1974年意大利电影。10.1971年卓别林驾临戛纳,白发苍苍依旧魅力不减,还玩起了拐杖。台下的米洛斯·福尔曼激动地哭了。11.罗西里尼给于佩尔送过一个蝴蝶结。12.弗朗索瓦丝·萨冈表现得有些业余,说[现代启示录]是“一部好莱坞大机器”。13.伯格曼和伍迪·艾伦先后拒绝了1980年评审团主席的邀请,理由都是“太害羞”。14.1985年纪念特吕弗的那场太感人,所有特吕弗电影的女主角(好像缺了阿佳妮)携手登台。也是那一年,戈达尔在宣传自己的电影时被人扔了个奶油塔,他表示:“这是无声电影对有声电影的报复。”15.拉斯·冯·提尔曾以幽闭恐惧症为由拒绝参加电影节,而这比起后来他在电影节上干的,根本是小巫见大巫。16.贝尼尼在得到评审团大奖后完全失控(想想他那年在奥斯卡上的“表演”),并且让全场跟着他一起失控飞,搞得自己跟得了金棕榈一样,让当晚真正得金棕榈的安哲显得毫无存在感。17.1966年,在一场出于“为雅克里维特打抱不平”而举办的“新浪潮”座谈会上,德尔伯特·曼说,“对我而言,电影要是不讲一个好故事的话,那就没有意义!”戈达尔听了马上翻脸,破口大骂。克劳德·勒鲁什则在一旁敲边,声援戈达尔。布列松这时又跳出来喷勒鲁什,然后场面就陷入了乱战,“老电影”与“新浪潮”开始互掐。帕索里尼声音嘹亮,雷乃则夺门而出,施隆多夫吓坏了,特吕弗爬到了椅子上……彬彬有礼的大卫·里恩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希望有人告诉,这种‘用不讲述的方式来讲述’是怎么一回事。”18.在1968年上演的“重头戏”里,戈达尔几乎是沸腾着冲上了台,抢过话筒,煽动群众,惊呆了所有人,当时担任评委的波兰斯基对福尔曼说,“这有点像我过去在东欧国家见到的某种主义,不是吗?”,戈达尔听罢,立马吼道:“你是准备站在我们这边,还是怎么样,恩?!”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19.伍迪·艾伦2002年终于现身戛纳,并留下那句经典的自嘲:“法国人对我有两个误解:他们因为我戴眼镜而认为我是个知识分子;因为我的电影总是赔钱而认为我是个真正的艺术家。”


 戛纳电影节的故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