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烧了吗?》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巴黎烧了吗?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7
ISBN:9787806572955
作者:[美] 拉莱·科林斯,[法] 多米尼克·拉皮埃尔
页数:378页

挺有意思

原著作者文笔极佳,情节设计精彩,读之犹如惊险小说,但翻译长句太多,有时要分清主谓宾,定状补才能理解。另外人名也太多了,要前后来回翻。

据说,是细节描述的典范?

从<读库>上看老六的介绍才关注这本书的,据说,是细节描述的典范?准备买一本看看,以老六德眼光,应该不会令偶失望的!呵呵

感动+震撼

在战火纷飞的乱世,人性的暴露,盟军攻占巴黎前夕,非作战部队的德国兵开始撤出这座城市,巴黎被一车一车地劫掠一空:住在帝国饭店的一个军官吧窗帘扯下来塞进手提箱,说“以后要用它做衣服”;佛罗里达饭店里的一位中尉用电话线捆好一摞床单后,想了一想,把电话机也拿走了;在拉马丁广场,一群德国通讯兵在邻居的注注视下,运走了几头养在花园里的猪。但在纳伊的维克多·雨果林荫大道,一个党卫军上校临走前写了一张表示感谢的条子,留给“我的不知名的主人,感谢你们并不由衷的招待。”他写道:“我离开这所公寓时,里面一切如旧。煤气、电、电话的账单都已经付清,看门人的小费也已给过。”他告诉房子的主人:“三卷本的《伏尔泰文集》,阅后已放归书架原处。”然后又附了一张钞票,“赔偿我借住期间不慎打破的两只水晶香槟酒杯。”

巴黎烧灼着他的内心

写得很精彩的一本书,既是二战结束时巴黎那段历史的真实描写,也可当作一本紧张的历史小说来读。 巴黎的德军司令冯·肖尔铁茨将军的心理刻画得很好,有别于传统中对于德国军官的那种脸谱化的描述。这是一个职业军人,有着军人的严谨与荣誉感;他也是一名贵族,家人世代从军,个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也是一名丈夫与父亲,也时常流露出一些儿女情长。他在面对希特勒烧毁巴黎的命令时,内心有着痛苦的挣扎:执行命令,意味着他将成为历史的罪人,历史悠久的巴黎毁于他之手,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而违抗命令,则又不符合他作为一名德国职业军人的责任,更何况自己的妻儿还在德国。最终他还是将巴黎完整地交给了盟军,避免了民生涂炭及一个历史古城的消逝。 对于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的着墨不是很多,但法国人的那种傲慢与自尊还是栩栩如生。戴高乐将法国的荣誉看得高于一切,不将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放在眼里,认为所有人的牺牲对于法国的荣誉来说都是值得的,因为法国人是个优秀的民族,法国文化是相对其他文化具有优先性。站在法国人的立场,戴高乐所做的一切是符合逻辑的,他的排场极大的入城仪式,挽回了法国在二战中失败的面子,同时让法国重新回复骄傲起到了极大的剌激作用。(数年前刚看完此书时所写的几句评论)

肖尓铁茨是一个懂得尊敬和畏惧文明的敌人

读毕掩卷,仿佛还停留在巴黎街头狂欢的人群中,喜悦中悲伤的回忆着逝去的人。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一个法国人和一个美国人记录了这个伟大的时刻,伟大的城市和伟大的人们,在这一刻巴黎又是幸运的,所有的活下来的死去的,所有喜悦和悲伤永远地被凝冻在这里。

一将功成万骨枯

“巴黎烧了吗?”希特勒在巴黎解放之际最关心的问题。即使曾在巴黎流连于那些美丽如有生命的建筑物之间,阅读过程中还是伴随着“命悬一线”的紧迫感。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从正规军到抵抗组织,英、法、德、美各界各派,男、女、老、少各人,调查详细、语言简炼,一幅波澜壮阔的全景图。其细微处,可比清明上河图。交织读来,环环相扣,条分缕晰,浑然一体。“解放巴黎”的本来面目可见一斑:那里有战争,有政治,还有人性。关于人性的描绘,关于普遍百姓的描绘,是我最喜欢阅读的部分。即使在黎明前的暗夜中,那一点闪光,也足令人温暖。可惜在战争中,人性是践踏的目标。在政治中,战争是工具。“一将功成万骨枯”,掩卷一叹,愿硝烟远离。我读的是译林版董乐山译2005年第二版。很遗憾,文中常有拗口与细小的错漏处——卓越的书总不至于是盗的吧。

好作品是用脚写出来的

“巴黎烧了吗?”这是一句问话,提问者是希特勒,被问者是德军参谋总长约德尔。提问的时间是1944年8月25日。这一天,巴黎解放。希特勒在地堡里第一次提问时,约德尔没有答案。一阵沉默之后,希特勒一边用拳头砸着桌子,一边重复问:“约德尔!我要知道——巴黎烧了吗?约德尔,就是现在,巴黎烧了吗?”现在,我们当然知道巴黎没有烧。幸亏没有烧!巴黎之所以没有烧,直接原因当时在巴黎的德军最高统帅狄特里希•冯•肖尔铁茨将军没有执行希特勒布置给他的使巴黎成为一片废墟的命令。而当时劝说肖尔铁茨保留巴黎的人是法国维希政权的巴黎市长皮埃尔•夏尔•泰丁格。那天是1944年8月17日,星期四。泰丁格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得知德军将对巴黎实行大规模破坏,于是赶往肖尔铁茨的办公室。接下去的情形是这样的:这位维希政权所委任的市长对于自己手中还有些什么权力并不存什么幻想。在这个八月的早上,他只有一件事情能做,那就是想法使面前这个铁石心肠的军人稍微领会一些他对巴黎的情感。冯•肖尔铁茨的愤怒发作实然令人意想不到地给了泰丁格一个机会。这位矮壮的将军感情激动之下,气喘咳嗽起来。泰丁格就建议两人到阳台上去,阳台正面是雕像遍布的杜伊勒里花园。他们在那里俯瞰眼前的一片和平景象,泰丁格终于找到了他一直在寻找的论据。在他们身下,在里伏利路上,一个身穿花布衣裙的漂亮姑娘骑车经过,一手按着被风吹起的裙子。再过去,在杜伊勒花园的绿色草坪中间,未来的小水手们把他们的玩具帆船放到圆形小池塘里。在河的对岸,中午灿烂的阳光下,荣军院的金色圆顶闪闪发光,在它的背后,埃菲尔铁塔耸立在万里晴空之中。泰丁格伸手指着他们面前展开的景色,向这个似乎没有感情的军人作了一次最后的痛切陈词。他指着右边卢浮宫的灰色花岗石侧楼和侧楼之间石块围绕的青葱的花园,又指了一指右边协和广场的无懈可击的对称布局。泰丁格说,“给一位将军的任务常常是毁坏,不是保存。不妨设想将来有一天你有机会作为游客又站到这个阳台上来。再一次欣赏这些使我们欢乐、使我们悲伤的建筑物。你能够说,‘本来我是可以把这一切都毁灭掉的,但是我把它们保存了下来,作为献给人类的礼物。’我亲爱的将军,难道这不值得一个征服者感到光荣吗?”冯•肖尔铁茨沉默不语。过一会儿他转过身来对泰丁格说,口气缓和多了。“泰丁格先生,你不愧是巴黎的杰出辩护士。你很出色地完成了你的任务。而我,作为德国将军,也同样要完成我的任务。”虽然肖尔铁茨的最后一句话似乎还有保留,但结果是:巴黎没烧。这些精彩的细节来源于美国《新闻周刊》记者科林斯及法国《巴黎竞赛》记者拉皮埃尔合著的报告文学《巴黎烧了吗》一书。我最早知晓此书是通过《读库0600》中老六(张立宪)写的一篇介绍文章,标题为《细节,还是细节》。文中强调了写文章时细节的重要,并从《巴黎烧了吗》当中摘录了若干段落,看得我到处拿给别人看。后来,我干脆把那篇文章全文复印下来,送给同事朋友。(复印件至今尚未送完。)然后,当然是要找这本书。当当和卓越缺货,其他网络书店同样没货。又上淘宝网,找到了几家,通过“旺旺”聊天后,得知还是没有。过了几个月,在当当和卓越上的缺货登记仍没有回音,只能再上淘宝网试试。终于找到一家有货的。赶紧下单,拍了五本。一会儿店家回复说,只剩一本了。现在,离我读完此书也过去了几个月。近日整理书架,又见此书,总觉得欠它一篇文章。从作者写书时所花费的劳动来看,我们读者确实“欠”他们一份感谢。这本378页的书(译林出版社,2002年7月,2005年5月重印)采用了536个人的亲身经历,这些亲身经历来自于两位作者对800多人的采访,包括艾森豪威尔、戴高乐的高级助手、肖尔铁茨本人、以及法、美、德军的普通士兵和巴黎市民。因此,此书可以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这是一本厚积薄发的难得之作。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所谓的“戴着镣铐跳舞”。随性而舞容易,在约束之下又要跳得好看就难了。这就是为什么玄幻、穿越、鬼怪之类的作品充斥网络,而类似《巴黎烧了吗》这样通过扎实采访,收集资料,以真实的细节来记录宏大的历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的原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董乐山(宁波人)翻译。董曾任职于新华社参考消息编辑部,主持新闻翻译工作,其译著包括:《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九八四》、《苏格拉底的审判》、《第三次浪潮》、《基督最后的诱惑》等。因此,在阅读《巴黎烧了吗》时,无需担心原著的翻译问题。《巴黎烧了吗》给我们的启示是:想写点东西的人,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写电影剧本,我们很难超过刘恒,他写一个电影剧本的酬劳以百万元计;写诗歌,海子之诗,因其自杀而成绝唱,诗人食指,已经疯了,而一般人是写不过疯子的;写小说,要竞争的人就更多了,不用提了。剩下的就只能比下功夫。如果能够象《巴黎烧了吗》的两位作者那样去下功夫,用3年时间去采访800个人,再加上适当的文学技巧,写出来的书,不会差到哪里去。结论是:写作是一项体力活,光靠脑子想,已经很难出好作品了。也许多用脚跑跑,还能捣鼓出好作品。

“大家”也未必可靠

忘了是什么地方推荐《巴黎烧了吗》,尤其推崇其译者董乐山。我也对董的译笔和文笔感兴趣,所以一直记着这个书名,昨天兴冲冲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这本书。说实话,我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不再二战题材上——这一点和我家先生截然不同,他总是对二战的书乐此不疲,同一个事件,不仅要看美国这么说,还要看英国以及德国人怎么说;翻翻前言,此类写书的模式也已经不太吸引我——曾经地,我也很喜欢这样的将历史与文学揉起来的写法,夹叙夹议,基本事实加上如花妙笔,也曾非常吸引我,但不知什么时候,我已经厌烦了这样的叙述方式。这样,唯剩下的,就是董乐山作为译者的吸引力了。不知是谁,借阅此书时留下了一个纸条,因此,我很自然地翻开夹着纸条的这一页(绝对随机抽取),浏览起来。我很快发现,董乐山也让我有些失望,因为就这么随便翻开的一页中,我居然发现了不少问题。这是第91页,我给出以下两段,试着做点分析。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在那里等他的是他的参谋长冯.恩格尔上校。冯.恩格尔一言不发,交给他一份西线总司令部的蓝色电报。这是冯.克鲁格发来的,上书“火急绝密”。在这第六二三二/四四号命令第四段中的末尾一句话吸引了冯.肖尔铁茨的注意。他说:“我下令对巴黎加以瘫痪和破坏。”读一读怎么样?“第四段中的末尾”,“段中”如何“末尾”?这句话吸引了肖尔铁茨的注意,“他说”,这个“他”是收到电报的肖尔铁茨,还是发电报的克鲁格?“对巴黎进行瘫痪和破坏”,我们可以使他瘫痪,但如何“进行”瘫痪?他们原本希望在经过四天努力以后,他们在这里可以大功告成,把留在巴黎的3633名政治犯置于他们的保护性看管之下,免遭肯定是在等待他们的屠杀之祸。30分钟之前,冯.肖尔铁茨告诉他们,他“才不管什么政治犯不政治犯”。他说,只要得到他所需要的“法国军事总督府一个官员签字批准”,他就执行协议,释放他们。这是四天来诺德林和本德第一次得到的鼓励。这个读起来也有问题。第一个句子很长,其中出现了四个“他们”,第一个“他们”和第二个“他们”是否明显重复?第三个“他们”和第四个“他们”显然指代的不是同一个对象。读了这么两段之后,我对这本书已经没有任何兴趣了。

学习笔记:从《巴黎烧了吗?》学习报告文学的一些特点

《巴黎烧了吗?》由美国记者科林斯与法国记者拉皮埃尔共同创作。作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巴黎解放前后短短数月之间的史实。这是一部在报告文学史上具有相当地位的作品。二战后期,希特勒严令德军在失守前彻底毁掉巴黎。指挥官肖尔铁茨犹豫不决,到盟军入城还没有真正开始破坏行动。巴黎解放前夕,法国共产党加紧准备起义,谋划夺取解放后的法国政权。戴高乐则设计使盟军尽早进入巴黎,以确立自己在战后的地位。盟军及美国方面却不太希望戴高乐过早回到法国,而想培植自己的势力。以严缜的调查为基础,两位作者将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描绘得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作品的题目“巴黎烧了吗?”是希特勒的一句原话。他在下达破坏令之后,不断向西部前线询问,“巴黎烧了吗?”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对报告文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认识:一、 文风严谨,基于事实。中译本《前言》提到两位作者采访800馀人,使用其中500馀人的亲身经历。“这部作品做到事事有根据,人人有下落,句句有出处。”据说两位作者开列的采访名单有2万馀人。冯骥才的《100个人的10年》与之类似。采取近乎实录的手法,隐去真实身分后,几乎照录当事人的口述或笔述,成为一个个片段,集结成书。二、 人物较多,不采取典型化。不到400页的作品中,“采用了536人的亲身经历”。除了希特勒、肖尔铁茨、艾森豪威尔、戴高乐等主要人物外,小到一名战犯、一名报纸读者,都有名有姓。报告文学鉴于纪实要求,不能采取典型化的艺术创作手法。由于涉及人物众多,不免增加了阅读难度,降低了可读性。陈桂棣及春桃历时数年,走访数个省份的大量村庄,写成《中国农民调查》,书中每个村庄都会提及一些人物。数年间,两位作者还对一些村庄回访。全书涉及人物极多,前后不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陆键东写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援引中山大学等单位的大量档案,涉及人物也极多。三、 纪实手法,真实而震撼。肖尔铁茨赴任巴黎前曾对苏联、荷兰等国家的城市进行残忍破坏。当时的肖尔铁茨是一名忠实服从命令的德国军官。但是在巴黎他慢慢改变,言辞上不改其冷酷,然而内心的犹豫最终表现在行动上。他迟迟不动手,甚至在最后关头派遣特使敦促盟军进攻,以使自己在保有军人的面子,进行象征性抵抗之后宣布投降,保住巴黎。小说采用典型化手法塑造人物是艺术的真实,而报告文学塑造的人物符合历史的真实。书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与历史事件紧密联系,有迹可寻。《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中,陈的学生迫于政治的压力,做了一些事,说了一些话。而之前他们是尊师的。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中,章伯钧被批判前后,史良态度大异。这些作品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心理、行为的变化轨迹。报告文学的人物塑造得益于纪实手法,而尤其具有震撼力。四、 书中人事仿佛就在身边。英国广播公司误报巴黎解放后,从欧洲到北美到南美,不同地方的人们一起庆祝。短短几行文字将相距千里的地方轻易连缀起来。展现给读者无比宏大视野。《中国农民调查》中的故事并不发生在我们眼前。作者说城市与乡村之间地理距离多么相近,而贫富差距多么悬殊。这样的描写使读者感到悲剧似乎就在身边。作品的感染力藉此得到增强。五、 报告文学严谨而兼具文学趣味。报告文学比其它形式的文学更严谨,更有说服力。相对与报告文书的枯燥,它又具备了文学作品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一方面,它从理性层面来把握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又用感性笔触来描写一人一事的细节。作品中描述了不少法军士兵和家人团圆,美军士兵与法国人民狂欢的场景。作者描写的不过是一些小人物在那个历史时刻的际遇,而历史正是由一个个这样的小人物构成的。历史教材的叙事语境中不会提及他们,而报告文学中的历史是鲜活的。六、 报告文学提供了主流语境之外的叙事可能。作品中,有的德军官兵舍不得法国情人而选择留下。有的德国文官因为打碎了法国房东杯子而留言致歉,还附了钱赔偿。有的法国姑娘原本与德国兵谈情说爱,解放后转而投向美军的怀抱。有的人还要回过头来啐一口唾沫,到原来的德国情人的脸上。报告文学这种细致入微的叙述有助于人们从善良与邪恶的简单二元对立中跳脱出来,而思考人性的复杂。侵略是罪恶的,然而卷入其中的每个人都是复杂而与众不同的。有的人或许在侵略者的群体中,但是有他的无奈和内疚。有的人或许原本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在敌人和祖国之间,他们选择了出卖灵魂或肉体。回到中国,《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使人们从电视画面上连年丰收的迷梦中苏醒过来。《往事并不如烟》则展示给读者一位位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而有助于人们走出“民主人士”、“右派”、“民主人士”的简单介定。报告文学为人们提供了主流语境以外的不同声音,不仅开拓当代人的视野,更成为后世珍贵的史料。得益于报告文学,对于一件事一个人,我们渐渐有了各自的观点和不同的视角。一个理性多元的社会正是在不同表述中逐渐成型的。在多元社会中,不同阶层与族群的声音与权益将受到共同的尊重。报告文学中有不少反映现实,反映光辉人物的作品。如大家所共见,不少同学在读了一些报告文学作品之后,深深感动。报告文学作者们的社会良知与严谨作风引起大家的共鸣。对于报告文学的学习,应当不止局限于几部作品与几位作家。如果可以同时学到做人的良心、正义与严谨,那么这门课将使吾侪终身受用。      2006.4.26      厦门

朋友推荐的这本书

还有以下这些书: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个一定要看,并且要推荐给别人看)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 人文地理随笔(唐晓峰著) 幽黯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新版)(印度三部曲之一) 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印度三部曲之三 )(新版) 印度:受伤的文明(新版)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下卷)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 穷人的银行家(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自传)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如何改变世界:社会企业家和新思想的威力 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 明朝的皇帝生活水准(阿马蒂亚·森重要作品)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伶人往事(章诒和著) (1)热带雨林——一位摄影师的足迹 (随书附赠CD一张,系长达70分钟的来自热带雨林的天籁之声) 上学记 城记(北京城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传奇)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巴黎烧了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