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江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文学江湖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108042194
作者:王鼎钧
页数:354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我觉得太滑稽了,笑出声来:“你的消息太不灵通了,被捕的是崔小萍,李荆荪怎么会被捕?” 第二天,李副总没来上班,第三天依然找不到他,第四天早晨,“中广”总经理黎世芬预料李荆荪难以全身而退,隐瞒无益,透过左右亲信间接公布。据转述,黎总连声长叹,“这个人完了!一个人才,可惜了!”说着说着流下泪来,左右深为黎总的情义所动。 我听到消息失声大哭,跑到新闻局去找“冯大爷”询问,冯氏曾任“中广”公司公共关系部主任,他是李的好朋友。冯大爷对我说:“不要打听他的事情,不要谈论他的事情,不要到他家里去,不要打电话给李太太。”语气凌厉,显示案情十分严重。 李被捕后,马星野、周至柔、黄少谷各位大老愿意联名作保,商之于新闻局长魏景蒙,魏表示“等一等”。第二天“行政院”开院会,“副院长”蒋经国主持,会后魏局长上前低声报告:“昨天调查局逮捕了李荆荪。”魏局长当然知道蒋经国用不着他来报告,他只是要看看院长的反应,据说蒋“面无表情,口无答语”,好像没有听见。魏氏回到新闻局,立即打电话通知各位大老,告诉他们不能作保。 我纳闷的是,跟我一同吃烤肉的那位作家,怎么能在前一天向我提出预告?他的表情为什么那样奇怪?我只能有一种解释,他是特务,他奉命刺探我和李荆公“同心”到何种程度,看我当时是否惊惶失措,归来后是否举止失常。天可见怜,他攻我个措手不及,我反而因此心中无猜,做出幼稚坦率的回应,轻轻松松过了这一关。 没过多久,调查局沈之岳局长约我谈话。他的手法细致,第一步,他约了新闻界十几位中坚分子见面沟通,我也应邀而往。那天沈局长谈笑风生,解释外界对调查局的误解,他说调查局不是死牢,绝不用刑逼供,调查局也不是黑店,进来工作的人可以辞职脱离。那天沟通的效果很好。第二步,他约我和“新闻联络室”的人一同谈话,“调查局是否可以对社会大众宣传自己的业务?”他说调查局没这么做过,人人觉得这地方很神秘,他考虑如何向社会展示这个机构,改变大众固定的印象。 第三步,就是约我单独对谈了。他主动提起李荆荪,单刀直入:“你看‘中广’公司内部还有没有问题?”我的回答是:“李荆荪先生是上司,是党国培养出来的领导人,只有他考察我,我没办法考察他,只有他怀疑我,我不能怀疑他,我实在不知道有没有问题。”他沉吟一下,又问我:“你看我们的工作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我赶紧说,这是非常专门的工作,外人不能随便说长道短。他说“好”,起身送客。我也不知道应对是否得体,沈先生门槛高,不容易一步越过,还有后续发展。

前言

你的第四卷回忆录一度打算名叫《文学红尘》,最后改成《文学江湖》,通常书名都有作者的寓意,《文学江湖》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文学也是红尘的一个样相,所以我记述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取名《文学红尘》。后来知道这个书名早被好几位作家用过,就放弃了。    “红尘”是今日的观照,“江湖”是当日的情景,依我个人感受,文学在江湖之中。文学也是一个小江湖,缺少典雅高贵,没有名山象牙塔,处处“身不由已”,而且危机四伏,我每次读到杜甫的“水深江湖阔,无使蛟龙得”,至今犹有余悸。    你把自己的历史分割成四大段,每段一本,这个布局是“横断”的,可是每一时段的历史经验又记述始末,采取纵贯的写法,为什么采取这样的结构?  这个结构是自然形成的,大时代三次割断我的生活史,每一时段内我都换了环境,换了想法,换了身份,甚或换了名字,一切重新开始。“大限”一到,一切又戛然而止。举个例子来说,我小时候交往的朋友,到十八岁不再见面(抗战流亡),十八岁以后交的朋友,到二十一岁断了联系(内战流徙),二十一岁交的朋友,到五十二岁又大半缘尽了(移民出国),所以“我只有新朋友,没有老朋友”,这是我的不幸。    当然我也知道藕断丝连,但细若游丝,怎载得动许多因果流转,既然“四世为人”,我的回忆录分成四个段落,写起来也是节省篇幅的一个办法。    你把十八岁以前的家庭生活写了一本《昨天的云》,你把流亡学生的生活写了一本《怒目少年》,你把内战的遭遇写了一本《关山夺路》,你在台湾生活了三十年,青壮时期都在台湾度过,这段岁月经验丰富,阅历复杂,为什么也只写一本?材料怎样取舍?重心如何安排?    确实很费踌躇。我的素材一定得经放大和照明,我也只能再写一本,篇幅要和前三本相近,这两个前提似乎冲突,最后我决定只写文学生活,家庭、职业、交游、宗教信仰都忍痛割爱了吧,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文学江湖》。    您的回忆录不但记录了您个人的步履,更反映了几十年来中国人的颠沛流离,家国之难,还不时回到现在的时空环境。书中许多细节,让人如临其境,请问这些资料是如何来的?(靠记忆?当年写的日记?买书?到图书馆收集资料?海外找这些资料困难吗?)    五十年代我在台湾,多次奉命写自传,由七岁写到“现在”,到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做什么事,读过哪些书报杂志,都要写明白。为什么要一写再写呢,他们要前后核对,如果你今年写的和五年前写的内容有差异,其中必有一次是说谎,那就要追查。因此我常常背诵自己的经历,比我祷告的次数还要多。    至于台湾的这一部分,本来想回去找资料,因健康问题久未成行。后来一看,也用不着了,我抗战八年一本书,内战四年一本书,台湾生活三十年也是一本书而已,材料哪里用得完?我自己记忆犹新,也有一点笔记,一点剪报,也可以在纽约就地查找,各大图书馆之外,还可以上网搜索。台北国家图书馆的“当代文学史料”网站尤其详尽可靠。    还有,我合得买书,前后买了五六百本,看见书名就邮购,隔皮猜瓜,寻找跟我有关的人和事,了解当时的大背景,查对年月人名地名,有时一本书中只有三行五行对我有用,有些书白买了。    我写回忆录不是写我自己,我是借着自己写出当年的能见度,我的写法是以自己为圆心,延伸半径,画一圆周,人在江湖,时移势易,一个。圆”画完,接着再画一个。全部回忆录是用许多“圆”串成的。    写是苦还是乐?是享受吗?不写时是什么感觉?写不下去时,怎么办?    写作是。若苦能甘”,这四个字出于鹿桥的《人子》,我曾央人刻过一方图章。写作是提供别人享受,自己下厨,别人吃菜,“巧为拙者奴”。我做别的事情内心都有矛盾,像陶渊明“冰炭满怀抱”,只有写作时五行相生,五味调和,年轻时也屡次有机会向别的方向发展,都放弃了。我是付过“重价“的,现在如果不写,对天地君亲师都难交代。    咱们华人有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活到百岁,据说常在祈祷的时候问神:“你把我留在世界上,到底要我为您做什么?”我劫后余生,该死不死,如果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会说留下我来写文章,写回忆录回馈社会。我写文章尽心、尽力、尽性、尽意,我追求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尽己之性。走尽天涯,洗尽铅华,拣尽寒枝,歌尽桃花。漏声有尽,我言有穷而意无尽。    说个比喻,我写作像电动刮胡刀的刀片,不必取下来磨,它一面工作一面自己保持锋利。当然,现在不行了,动脉硬化,头脑昏沉,有些文章“应该”写,可是写不出来,那也就算了。    写回忆录,要怎么样才不会折损回忆,或者尽量省着用?NABOKOV说他最珍惜的回忆轻易不敢写的,写到小说里就用掉了,以后想起来好像别人的事,再也不能附身,等于是死亡前先死一次。然而花总不可能一晚开足的,势必一次次回顾,特别是那么久远的回忆。如何在写作时保持回忆的新鲜?    用天主教的。告解”作比喻吧,说出来就解脱了。天主教徒向神父告解,我向读者大众告解。写回忆录是为了忘记,一面写一面好像有个自焚的过程。    用画油画作比喻吧,颜料一点一点涂上去,一面画一面修改,一幅画是否“新鲜”,这不是因素。    还有,怎么样才能正心诚意?我丝毫不怀疑先生的真诚,这正是先生作为大家的要素之一。然而人总是要作态,被自己感动了,希望自己能换个样子——写作时如何扬弃这些人之常情?面对年轻的自己而不宠溺,不见外,不吹毛求疵——您是怎么做到的?    我很想以当年的我表现当年,那样我写少年得有少年的视角,少年的情怀,少年的口吻,写青年中年亦同。我做不到,也许伟大的小说家可以做到。我只能以今日之我“诠释”昔日之我,这就有了“后设”的成分。    “历史是个小姑娘,任人打扮。”要紧的是真有那个。小姑娘”。至于“打扮”,你总不能让她光着身子亮相,事实总要寓于语言文字之中,一落言诠,便和真谛有了距离。我们看小姑娘的打扮,可知她父母的修养,品位、识见还有“居心”,而生喜悦或厌恶,小姑娘总是无罪的。    当时的局面有太多棋步是您不知道的,重新拼凑的过程您也曾提及,但如何从拼凑历史的所得汲取养分而又不磨灭、干扰原先的认知?    您所说的“重新拼凑的过程”,就是我说的“一面画一面修改”。我在《关山夺路》中已显示许多“原先的认知”大受干扰。坦白地说,内战结束前夕,我的人格已经破碎,台湾三十年并未重建完成。    你跟同时代别人出版的回忆文学如何保持区隅?    有句老话:“不得不同,不敢苟同,不得不异,不敢立异。”我们好比共同住在一栋大楼里,每个人有自己的房间,房间又可分为客厅和寝室,或同或异,大约如此。    恕我直言,今天谈台湾旧事,早有意见领袖定下口径,有人缺少亲身经验,或者有亲身经验而不能自己思考,就跟着说。我倒是立志在他们之外,我广泛参考他们的书,只取时间、地点、人物姓名,我必须能写他们没看到的,没想到的、没写出来的,如果其中有别人的说法,我一定使读者知道那些话另有来源。    说到这里趁机会补充一句:有些话我在台北说过写过,有些事我出国以后写过说过,这些材料早有人辗转使用,不加引号。我深深了解某些写作的人像干燥的海绵吸收水珠一样对待别人的警句、创意、秘辛,这些东西我当然可以使用它,本来就是我的。我已出版的散文集里也有几篇“回忆文学”,那些内容我就不再重复了。    你在《关山夺路》新书发表会上说,你写回忆录一定实话实说,那时你用感慨的语气设问:“到了今天,为什么还要说谎呢,是为名?为利?为情?为义?还是因为自己不争气?”写远事、说实话易,写近事、说实话难,台湾生活环境复杂,忌讳很多,你是否把所有的秘密都说出来了?    台湾的事确实难写,这得有点儿不计毁誉的精神才成。    我没有机会接触政治秘密,我写的那些事件,大都是和许多人一起的共同经历,只是有些事情别人遗忘了、忽略了,或是有意歪曲了,现在由我说出来,反倒像是一件新鲜事儿了,可能引起争议。    我说出来的话都是实话。叙事,我有客观上的诚实·议论,我有主观上的诚实。有一些话没说出来,那叫。剪裁”,并非说谎。  《文学江湖》顾名思义,我只写出我的文学生活,凡是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我只能写出我认为有流传价值、对读者们有启发性的东西。    还有技术上的原因。一是超过预定的篇幅,实在容纳不下,还有我叙述一件事情,总要赋予某种形式。内容选择形式,形式也选择内容,倒也并非酗足适履,而是碟子只有那么大,里面的菜又要摆出个样子来,有些东西只好拿掉,那些拿掉的东西也都对我个人很有意义,无奈我不能把文学作品弄成我个人的纪念册是不是?    可以说,我的回忆录并非画图,也非塑像,我的这本书好比浮雕,该露的能露的都露出来了。塑像最大的角度是三百六十度,任何人写的回忆录最多是一百八十度,我没有超过,也不应该超过。    最后我说个笑话助兴吧,有一对年老的夫妻,结婚六十年了,一向感情很好。有一天老两口谈心,老先生对老太太说,“有一个问题我从来没有问过你,现在咱们年纪都这么大了,没有关系了,可以谈谈了。”什么事呢,他问老太太;“你年轻的时候,你还不认识我的时候,也有男孩子追过你吧?”老太太脸上飞起一朵红云,柔声细语:“我十六岁的时候,有个男孩写信给我,还到学校门口等我,要请我吃冰。”老先生一听,伸手就给老太太一个耳光,“好啊,到了今天你心里还记着他!”老太太掩面大哭,老先生站起身来怒气冲冲而去,儿媳妇孙媳妇围上来给老太太擦眼泪,连声问这是怎么了,老太太的回答是:“不能说啊!不能说啊!不能说的事到死都不能说啊!”

名人推荐

为什么在写了《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这样空灵的抒情诗式的散文、小说之后,会开始写由绚烂归于平淡的自述呢?应是不仅因为此时“人生已没有秘密也没有奇迹,幻想退位,激动消失”吧。昨天的云是实际人生,是父母呵护的童年,到战争洗礼,炮火中初识折腰大地的岁月升腾而成,其中充满了人间至深至纯的情义。 ——齐邦媛 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 ——高华

媒体关注与评论

(王鼎钧的书)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    ——高华

内容概要

王鼎钧   山东省兰陵人,1925 年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耕读之家;1949 年到台湾,服务于(台湾)中国广播公司,还曾担任过多家报社副刊主编;1979 年应聘至美国的大学任教,之后定居纽约至今。
王鼎钧的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著作近四十种。从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开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销行极广,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钧开始了《碎琉璃》等独树一帜的文学创作;1988 年《左心房旋涡》出版之后,更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
从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钧历时十七年陆续发表“回忆录四部曲”。这四卷书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书籍目录

文学江湖目录
代自序
有关《文学江湖》的问答1
十年灯
用笔杆急叩台湾之门............3
匪谍是怎样做成的............13
我从瞭望哨看见什么............20
投身广播见证一页古早史............28
张道藩创办小说研究组............39
小说组的讲座们............51
胡适从我心头走过............62
广播文学先行一步............69
反共文学观潮记............82
特务的显性骚扰............92
我与《公论报》的一段因缘............103
难追难摹的张道藩............112
走进广播事业的鼎盛繁荣............122
十年乱花
我从胡适面前走过............135
魏景蒙一半是名士一半是斗士............141
方块文章画地为牢............153
艺术洗礼现代文学的潮流............163
霓虹灯下的读者............174
我能为文艺青年做什么............185
特务的隐性困扰............195
省籍情结拆不完的篱笆............206
张道藩的生前身后是是非非............217
冷战时期的心理疲倦............229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亮光............240
十年一线天
你死我活办电视............253
乡土文学的旋涡............264
与特务共舞............272
我和军营的再生缘............284
我与学校的已了缘............292
我与文学的未了缘(上)............303
我与文学的未了缘(下)............312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321
王鼎钧台湾时期文学生活大事记............331

编辑推荐

《文学江湖:回忆录四部曲之四》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文学江湖:回忆录四部曲之四》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作者简介

这是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的第四部。从1949年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去台湾,到1978年移民美国,作者用三个“十年”,从个人的视角感受和记录了台湾的大历史和一己的小悲欢。作者亲历的“文学江湖”是台湾风云变幻三十年的缩影:从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惊慌,再到冷战时期的“心理疲惫”,及台湾经济起飞……
“我写回忆录不是写我自己,我是借着自己写出当年的能见度,我的写法是以自己为圆心,延伸半径,画一圆周,人在江湖,时移势易,一个“圆”画完,接着再画一个,全部回忆录是用许多‘圆’串成的。”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第四部,描述了1950-1970年代在台湾由文学、政治和特务交 织组构的奇妙江湖。作者的独特经历,使他可以在局内观察理解当年文艺政策执行者的真实关怀与具体困扰,也可以从局外洞悉各方势力交错产生的矛盾紧张,使得这段诡异却现实的文艺历史,在书中明白彰显。作者所亲历的这个“文学江湖”同时也是台湾风云变幻三十年的缩影:从五十年代初期的困窘和茫然,到白色恐怖中的屈辱和惊慌,再到冷战时期的“心理疲惫”,及台湾经济起飞、“反攻大陆”的宏愿成为笑柄之时无奈地选择落地生根……
王鼎钧具备了局内、局外双重身份,他可以在局内观察理解这些文艺政策执行者的真实关怀与具体困扰,也可以从局外洞悉各方势力交错产生的矛盾紧张,唯有同时提供局内局外视角,这段诡异却现实的文艺历史,才有机会明白彰显。
——杨照
《文学江湖》一书,既是为历史做见证,也给我们启示和教益,让我们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在过去的二十世纪所经历的痛苦和所怀抱的梦想、希望。……从本书中既可窥见这三十年世事人情和时代潮流的演变,也能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历史教训的独立思考,是一份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的个人总结。
——高 华
丛书介绍
用等待一辈子的自由
写尽20世纪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
齐邦媛、朱西宁、杨照、高华、王奇生推荐
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
《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
“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抗战、流亡、内战、白色恐怖……当时天下已乱,但这四部回忆录脉络清晰,藉个人离乱的遭遇显现火焰山似的动荡年代,读来仿佛章回小说,精彩故事一个连接一个——这,其实是耄耋之年的作者用自己的青春与血泪换来的!
难得的是作者并未将回忆录写成自己血泪控诉的文章,而是借一己之受想行识,以文学的求美、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将血泪化成明珠,以呈现一代众生的存在,试图唤起今人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最重要的集体经验的关注和了解。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平心静气,却有史诗般的壮阔和触及灵魂的力量。
《关山夺路》获联合报读书人2005最佳书奖,“回忆录四部曲”获《中国时报》2009开卷十大好书,《文学江湖》获第三届2010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图书封面


 文学江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评论被删了,见下面的图片。。。。。。。。。。。。。。。。。。。。。。。。。。。。。。。。。。。。。。。。。。。。。。。http://img3.douban.com/view/page_note/large/public/p28176686-1.jpg
  •     原载2013年7月6日台湾《联合报》我的回忆录简体字本出版以后,经常有人提出问题要我回答,我跟这些提问的文友并不认识,唯有交浅始可言深。有些问题很尖锐,我不回避,逼出一些新思考、新话题来。◎是否一贯与官方的步调不同?问:看您的工作资历,台湾三十年,您一直在国民党的文化机构工作,大家以为你会有牢固的意识形态,制式化的语言,对时事的看法应该站在一个窄小的立场上,可是不然,完全不然。你是否一贯与官方的步调不同?怎么能做得到?答:由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海峡两岸都不准人民大众有这个自由那个自由,评述当时中国政情的人常常以「总而言之」的语气把两岸相提并论,于是给人一种感觉,认为我们那些年在台湾也是用「两个红太阳」定调,也是以「党相信我,派我来打扫厕所」为经典,以为我们的民主意识,自由主张,都是后来随风转舵。多谢你有此一问,我趁此机会替台湾戒严时期文字工作者作一番说明。我也先「总而言之」,如果「国民党在台湾」是一首乐曲,民主自由仍是其中一个旋律,而且由次要的旋律迅速发展上升为主要的旋律。当年中国政坛上有两个名词,国民党左派和国民党右派,国民党自己说这是敌人的分化,但是国民党本身也的确并非铁板一块,就哲学思想来说,三民主义有唯物论,唯心论,心物合一论,唯生论。就外交政策来说,有亲日派,亲美派,亲俄派,亲德派。就国共关系来说,有人主张消灭共产党,有人主张吸纳共产党,有人主张国共平行共存。到了文学艺术这个层次,由统一箝制到自由放任,也出现了形形色色不同的层次。依当年流行的用法,左派代表民主进步,右派代表专制保守,和今天的含义不同。国民党否认自己有左派右派,但是承认自己有内层外层,对号入座,右派在内层,担任管控,左派在外层,负责发展。也就是说,他希望满天风筝争奇斗艳,那根线都握在他手里,他不准越雷池一步,池内尽可以鱼跳出水面,水鸟上下俯冲。在技术层次,他们重用了许多理念不尽相同的人。五十年代,台湾,凭三篇文章两首诗吃饭,只有国民党那个大饭店有你一勺一碗。好在国民党有那么大的弹性,他们的某些想法,和我们的一些想法,也有迭合之处。还有,他们右手做的事情,左手多半不知道,左手做的事情,右手往往不赞成,两手之上,头脑自有运用之妙,如此这般,我们有了挥洒的空间。职业不是我的全部,老板又不是职业的全部,如果必须求全而后食粟,那就连首阳山上的「薇」也是毒草。江湖上常说卖艺不卖身,到了我们口中,就是出卖技术,没出卖灵魂。关心我的人应该看到,五十年代,我曾在台湾的《公论报》工作,老板秉持文人办报的传统,坚持民主自由的大旗,可惜后来发不出员工的薪水。六十年代,我到征信新闻报工作,这家报纸营运成功,改名《中国时报》,推动台湾的民主化,他们发得出薪水,我在那里工作了二十年。关心台湾政局的人应该知道,台湾有个《联合报》,全力争取新闻自由,屡次冒险犯难,以很高的成长率为新闻人才之依归,受大众依赖,左右国际视听。这家报纸的历史,反映了台湾民主自由的空间。那时,我有两个身分,上午,我可能照党部的指令,说群众直接行动的流弊,晚上,我可能照感情的指令,写群众直接行动的必然,两者并不矛盾,天下事有因有果,有利有弊,我该说的都说了,只不过一篇文章分成上下,由两个立场不同的媒体发表,读者或听众会把它合而为一,正反俱呈,不偏不蔽,正好符合我论事的旨趣。我们不是烈士,不是超人,当然不能高唱「帝力于我何有哉」。但是,在台湾交响曲,我们寄身于次要的旋律中,做主旋律的补救和调剂,显示这首交响曲的丰富,后来,我们成为主旋律的某一种乐器,某一组音符,足成这首交响曲的完整。如此这般,正是你见到的情形。◎修改会不会伤害真实?问:看你的文章字斟句酌,绝不是行云流水,一挥而就。你的回忆录在定稿以前是否经过多次修改?修改会不会伤害真实?答:拿绘画作比喻,画水彩不能修改,画油画一定修改。我从前的文章是水彩,后来的文章是油画。有人不肯修改自己的文章,尤其不接受别人改他做文章,我肯修改。当年张道藩先生教导我们小青年,他说过一句话:「文章是别人的好」,意思是要接受别人的意见。袁子才的诗:「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犹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我读了很受教育。我很早就以写作为职业,我的文稿要经过主管修改,当年我的顶头上司王健民科长,他在中广公司审稿,我们的稿子他一定得用,因之,如有不甚妥善的地方他一定得改,不能客气,他得把握政策,也负责修辞水平,有时一举两得。我也一定得接受,并且思索怎样做可以使他不必再改,我要维持职业。这段经历对我帮助很大。后来有一家杂志要我去访问罗家伦,罗先生是五四运动健将,白话文学先进,也是台北的一位要人,非常忙碌,没想到他当面亲笔修改我的访问稿,一面改一面念出声来,花了整个下午的时间。经他一改,文气贯通了,我在旁如醍醐灌顶,发现文气在单字复词的配备之间,在长句短句的变化之间。立即百尺竿头,又进一步。我很感动。文章为什么要修改?文字要先进入你自己的肺腑,再拿出来写定,往往需要一再更换,用最后一把钥匙打开门锁。这样才算是尽了文字写作的能事,所以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有人看见「而已矣」三个字,以为文章通顺就好,误解了孔子这句话,孔子所谓「达」,应该是达于肺腑,一举到位当然好,如果不能,就要以修改为手段,反复求达。这时,「而已矣」的意思是适可而止,不要过分雕琢。我修改回忆录的文字志在求真近真,不会伤真。◎如何定义文学性散文?问:在《文学江湖》中,您发表了很多有关文学的见地,也透露出您个人的创作轨迹。您说您的志趣是在文学性散文上,那么您是如何定义文学性散文的?答:「文学」的定义很多,没有一个十全十美。我接受如下的说法;有广义的文学,有狭义的文学,广义的文学是「文的科学」,组织文字表达一定的内容,就是文学作品,照这个说法,不但历史地理都是文学,你买了一架电视机,里面有一张说明书,那也是文学。「狭义的文学」是透过语言文字表现「意象」,意象是寓意于象,因象见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是形之于外的象,燕子尚且成双成对,佳人却如此孤独寂寞,落花就是她低沉的心情,这是寓之于内的意。它有两个层面,也许不止两层,「佳人」也许又指怀才不遇的君子,揭开这一层下面还有一层。诗,电视说明书,这是两个极端,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宽广的地带。文学是大圈圈里头一个小圈圈,小圈圈里头一个黄圈圈,大圈圈使用文字传达一定的内容,黄圈圈,用文字表现意象,两者之间的那个小圈圈,我想就是文学性的散文。散文难免叙事说理,首重实用,其次、又其次才是欣赏,黄圈圈里的散文并不多见,大圈圈里的散文触目皆是。举个例:鲁迅先生收在《野草》里面的〈过客〉、〈墓碣文〉,应该属于黄圈圈,他的杂文恐怕不然。我的回忆录在小圈圈的内缘,常常向黄圈圈倾斜。大陆文评家常常提到「艺术含金量」,好词!如果黄圈圈是足赤,我的回忆录有些地方18K,有些地方14K,大概就是如此吧。「文学性」一词,有时含有虚构的意思。当年文评家常说「理想化」,这个理想是艺术的理想,不是政治的理想,为了符合艺术原理,产生艺术效果,舍弃真实。传说李白是淹死的,月明之夜,他在船上喝醉了,想把水中的一轮明月捞上来,这个捉月而死的结局就是对李白这个典型的理想化。如果李白喝酒太多,得了肝硬化,又没有很好的医疗照顾,辗转床褥,凄凉憔悴,岂不糟蹋了这位诗仙的形象?「舍弟江南死,家兄塞北亡」,作者努力营造苦难的家运,谎报死讯,闹了个大笑话,倒也给什么是理想化提供了一个令人难忘的例子,一个失败的例子。回忆录禁止这样的理想化,回忆录的文学性,只能显示在章法布局上,修辞造句上,而且有限度。在这里,文学性应该是技术层面的事,它好比房屋的装修,而非建屋的蓝图。我常常惋惜某些人的回忆录缺少文学性,那么好的材料没有写好,我也常常惊讶某些人的回忆录驰骋想象,任意拼贴,文学手段太超过了。我自信在这方面掌握了分寸。◎震撼人心的效果是如何做到的?问:读您的回忆录,感慨于笔力温馨又老辣,但是难掩沉重、压抑和伤痛,尤其是疼痛的感觉挥之不去。《昨天的云》开初的篇章〈吾乡〉,老师问,抗战胜利以后,你们希望在什么地方居住?你举手回答,我仍然愿意住在自己的故乡。然后是〈吾家〉,然后战争来了,浸泡在血与炮灰中的担架上的伤兵。乱世与情义的基调已经确定。之后的《关山夺路》是四部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本,写放弃学业之艰难,——「一室之内,有生地,有死地」;写体罚新兵的传统——「他们要用心剪掉我们思想的翅膀」;写战乱中战友之死——「时间要用多少岁月来慢慢杀死希望」;写苏北难民,写日俘日侨,写学潮,写内战双方的军队,写战场,写解放区和国统区。其中有关青年的一段感慨,令人尤为印象深刻:「大时代的青年是资本,是工具。我们振翅时,空中多少罗网,我们奔驰时,路标上多少错字,我们睡眠时,棉絮里多少蒺藜,我们受表扬时,玫瑰里多少假花!」思考的深度和语言的力度,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您是如何做到的?答:多谢您如此肯定我的语言风格。要答复这个问题,我得毫不客气接受您的称赞,再自己指手画脚演绎一番,未免大言不惭?可是,我想,我的回忆录简体字版上市以后,反应来自四面八方,大家的注意力对准了书中的众生相,几乎没有人讨论到形式美。这些年,我觉得多少人读文学作品是在摄取信息,而非审美,今天听到您如此提问,真和「空谷足音」一样惊喜,我又怎么能不搭腔、不接碴?我当年学习写作,喜欢说理,拙于记述,根本不能抒情,文学作品的感性比理性重要,怎么办?常常苦恼。这时读到莫泊桑的小说,觉得他冷酷,好像手中握着手术刀,可是他的分析有抒情的作用,他的记述有论说的作用,他能转换语言的功能,这一招我必须学。黎烈文的译笔最传神,也许我该说是跟黎先生学。这时再读唐诗,发现许多名句是论说,是记述,也是抒情,像「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像「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教材很多。您上面列举的句子,都是从这条路上脱胎转化而来。您提到语言的张力,张力来自作家胸中的「气」。南北朝的谢赫提出绘画的「六法」,第一就是气韵生动,气在作品形成之先,所谓怒气写竹,逸气写兰,作品是「气」的艺术形相,所以气韵生动列为第一。在这方面文章之道与绘画相通,胸中的不平之气,悲愤之气,无可如何之气,到了笔端,就是语言的张力。读者是看到文章才感受到气,往往以为气最后形成,非也。您欣赏的那些句子,我今天再也写不出来,无他,没有那股气了,所以写文章要及时。至于怎么办到的呢,请相信我,我不知道,说不出来。前贤有人说文章没法教,没法学,父亲不能传给儿女,老师不能留给学生,他们指的应该是这一部分,在此之前,应该可以教,可以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前一句可以教可以学,后一句没法学也没人可以教。
  •       我自己也奇怪:多少读过几本书的自己,为什么在读到王鼎钧时会如此心悦诚服。不仅心悦诚服,简直是顶礼膜拜。要知道多少年来我已少了崇拜的心思。   一个人识字以来,多少读过一点散文。我自己,古人读得少一些,去年夏天读韩愈文集,七彩炫目,奇崛横逸,也叹为一绝,再读柳宗元,味道就淡,至今尚未终卷。时代已变,古人写得再好,也敌不过活的语言。但是当代的散文实在让人难以喝彩。丰子恺、梁实秋,我们只当是旧时人。到当代,余秋雨的名字在此最好别提,尽管我在任何场合都称赞他的文笔摇曳多姿。他缺的是除此以外的全部。今年走红的野夫什么,也曾浏览,总觉怒气太重,尽管怒得有理,可理解但不必强迫自己喜欢。杨绛得温柔敦厚之旨,但似乎齐邦媛的《巨流河》更胜一筹。唐德刚、黄仁宇的文笔好,但他们毕竟是史学家,作文乃其余事。到今天孤陋寡闻如我才知还有一等一的中文散文大师——王鼎钧。   王鼎钧好得有理。他的经历丰富:抗战时到后方读书,从军为国军宪兵,接着冒名管补给,被中共俘虏,遣返后逃到台湾,在电台、报纸、电视台供职。一生所历较多,好在他以文学为献身之宗教,所以能够不依赖任何现成的意识形态,总是壁立千仞,思想来路及去向,谨慎持身,同时不忘兼济天下,哪怕是做一桩小小的琐事。他情感节制,思维清晰,这使他的文章启人心智,而非一味以情感人,或以势压人,或以场惑人。(其实讲传销的都讲得极好,只是容不得让你回家细想,所以传销者都要集中在一起。)而且他这套回忆录写在两岸以外的美国,更可以超脱争斗,从容论道,平心静气,以理服人。王鼎钧的散文写得好,真的应该买回来细细读、慢慢读,包长见识,还悟道理。   纵然我还有许多话可夸,可我更明白空言无益、空口无凭、空谈误国。且引两段在下面让大家一阅而乐:   他说:一次他接受一个职业学校的语文教职。职业学校校风坏是天理:老师一开口,教室里马上仿佛开了茶馆。但是老师如果说到“吗、麻、马、骂”这些字,全体女生都会同时应声:“哎”。而说到“八、吧、把”等等,男学生也马上应声,表示对老师孝心的奖掖。他说,这证明学生虽然乱,但都在细心听课。至于他如何转危为安,化敌为友,请看原书。   他说:1949年前一段,国军贪污成风。有人提出十二字真言:“不能贪,不敢贪,不愿贪,不必贪”。他评论说:“看来面面俱到,实际上药方很好,药剂永远配不齐。凡是文章写得太好,实行一定困难。但是好文章一定引人幻想。”   以上两段,不是全书最精彩处,只是随便摘引的精彩一二。   王鼎钧读到一句话:好文章是:好的意见说得好,好的材料写得好。这句话说到了三件事:好的材料、好的观点、好的文笔。他自己倒全占了。   有人专门攻击写黄色小说的作家:作品毒害社会,却不敢给儿女读,由此推断推荐给他人读的书应该先推荐给自己的家人。这又是脑筋不通人的意见。鲁迅还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弄文学哩,《鲁迅全集》就该扔进茅坑?但是脑筋不通不代表他的话句句错,或者一句话在任何场合错。我就真的希望我读大学的儿子将王鼎钧65岁以后写的这一套四册回忆录仔细揣摩。网上有人评论说:如果20岁前读到这部书,此生可能会少些弯路。儿子20已出头,但读了总比不读好。而且我也跟他说,读这部书需要一点点耐心,孩童的事谁都难以写好。

精彩短评 (总计62条)

  •     很不错的书,睿智的老人,我们了解我们不曾知道的历史
  •     至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对国民政府迁台后三十年间历程的正面而又深入的记述。 三联引进的这套鼎公的“回忆录四部曲”真是功德无量!
  •     终于读完四册。比较起来最喜欢还是第三本,故事跌宕,看起来比较容易。这一本作为最后一本,语言仍然是无可挑剔的,四册足见作家风骨。但是故事太琐碎,而且人际斗争不知道历史背景 读起来挺吃力的。
  •     一定要挑刺的话,这本大概是最拘束的,格局也缩小了。里面提到的很多人不认识,看的时候略枯燥。
  •     读完王鼎钧四部曲,整体结构和齐邦媛巨流河类似 前期写抗战流亡内战;后期写文学生涯。收获还是颇多
  •     通过它可以对台湾的历史做一个管中窥豹。但由于对台湾的文化发展毫无概念,读起来有点琐碎和隔膜。但它仍然是一扇不错的窗口,让我有种多读台湾文学的欲望。
  •     王先生在台湾的和文学有关的遭遇。知道了五十年代的恐怖时期对文人的打压,台湾废纸计划经济早中国三十年,“反共文学”和“乡土文学”的发展,台湾教育的改革。
  •     回忆录四部曲的最后一本,记录台湾三十年的世事变迁。文人之间的矛盾没什么意思,不过也算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的现当代文学史,比如台湾的乡土文学和反共文学。
  •     图书馆偶遇,很好玩的书,台湾经典句颇多
  •     台湾三十年见闻。反共文学、生活文学、乡土文学;身边的特务;从广播电台到报社的辗转。却始终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不仅可以落脚,更可以有所施展。
  •     四卷一百多万字读下来,仿佛与鼎公一起经历了上世纪的一段国难史与重建史。这一本由于涵盖了去台之后的三十年,时间跨度之大使叙述显得压缩了不少,但仍然好读和耐人寻思。一位睿智老人在笔端融进了他的洞察与经验,而今日读来还是如正在发生,可以长知识、得智慧。
  •     一口气看了三部第一二部可以给孩子看,了解求学不易及学习对人的宽容,还有不少语文知识。第三部可以给喜欢民国史的看看第四部还没看。
  •     有些絮叨,可能是太多大陆不熟悉的名字,而且作者写作时这些人应该都还健在,难免畏首畏尾……没有前三本精彩
  •     文学江湖,笔墨多在江湖人事,和前三册相比,多是私话,离鼎公近,离读者远。
  •     小人物的历史,胸怀确实大的
  •     你知道什么是专制吗,看这本书;知道什么是政治家吗,看这本书;知道台湾为什么能成为亚洲四小龙吗,也要看这本书
  •     这一本是到台湾以后的经历,依然有意思。
  •     文学也有江湖!
  •     漏声有尽,言有穷而意无尽
  •     重复啰嗦的地方比较多,比起前三部质量下降得厉害,而且说的人情世故大多以台湾为背景,大陆的读者读起来比较陌生,许多地方欲言又止,不如之前酣畅淋漓
  •     第一部最好,第四部最不喜欢,行文叙事多不同意。白色恐怖时期的回忆为什么显得有所顾忌?广播、副刊之余到中学作文教学具体实施如何?这两本可找来一读。
  •     真心推荐!历史就该由人民来写!
  •     这套回忆录叙述详细,值得阅读。
  •     开始涉及台湾广播事业的审查和特务的事颇可读
  •     鼎公文笔顺应年龄增长世事变迁,从生鲜灵趣的少年心气到沉稳老到的曲笔隐晦,始终不辜负自己良心书写,这些「真相」要经历时光的洗礼方能验证真伪;读完四卷,犹如亲历硝烟,泱泱国土谁主沉浮,偏居一隅的岛屿,文学江湖与政治气候的息息相关,白色恐怖的一角,文化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小团圆与大悲欢,俱往矣。
  •     庾信文章老更成。
  •     改了前三部的写法,分主题纵叙,可以看到台湾广播电视文学的发展,作者的思考,或许离得近,所以不够丰饶,壮年颇多人事纠葛,少了文学空灵感。
  •     补马
  •     为了这个封面才买的这本书。书的内容让人有些动容。
  •     断断续续花了两年时间,终于在今晚读完了《王鼎钧回忆录》,老实说,有敬服,也有失望。坊间最推崇的是谈国共内战的第三部,盖因为此书是王奇生等几个历史教授牵线推荐引进的。而我却认为第一部谈少年时光的文学价值最高,其次才是第三部,再次是第二部,而第四部最糟糕,叙述混乱,故事拼凑,很多话欲言又止,跟时下内地的太监时评体差不多。这也说明,记忆这东西只有经过足够的时间积淀,方有普洱一样的陈醇和回甘,野夫的写作卡壳在这里,王鼎钧亦然。王鼎钧的散文,胜在体裁多变、手法灵活、语言璨然,却病在作文体、广播腔、报纸味。当然,他自己最珍视的《碎琉璃》和《左心房漩涡》还是不错的,这两本书的素材与回忆录第一部重合,恰恰属于我强调的“经过时间积淀的记忆”。
  •     15/12/27
  •     好书,大陆和台湾,在专制向民主的过渡中,有多少值得相互借鉴、影响、对比的地方。
  •     2016-097
  •     还不错把,重点关注的是他关于文学的感悟,过程和其他同时代的文人写的经历大同小异:抗战、文革到台湾,后来定居美国。打算接着把他的其他作品读完,昨天读了《文学种子》。记事,没有《巨流河》读的那么畅快,还有高尔泰的《寻找家园》。
  •     送给老爹的礼物,老人家很喜欢
  •     记录那段历史下,小人物的跌宕命运。在动荡的局势下的求生、求学。鼎公的人生多有色彩。
  •     王鼎钧渡台时,还只是二十多岁的少年郎,但思想志趣已是“老气横秋”。不客气地讲,就是遗老遗少。此卷无趣至极,尽是些平庸史料,若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人完全不必读它。王鼎钧回忆录,煌煌四卷,只有写他年少时在故乡兰陵的那本,以童子之心,写家国之事,神妙!
  •     读完了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本,这最后一本也是最难熬的一本。王鼎钧确实有灵思巧笔,也很勤力,但在语言吸引力与可读性上真的远不及李敖,简单来说,要做到吸引读者埋头乐读,让读者爱不释手击节称赞拍手称快大呼过瘾,真的不简单,一流的学识与思想其实还不够,还要有一流的技巧(手法)。
  •     在台湾的三十年,作者只用了一本书来写,不过他以自己为圆心,经历为半径,描写了三十年间台湾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
  •     回忆录四部曲最终篇。看一个文弱书生靠写字养家糊口,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抵抗生命中的各种力量的侵袭。人在江湖,哀兮幸兮!
  •     四部回忆录一口气读完,只有读金庸时才有同样的感觉。
  •     王鼎钧回忆录之四,没有前三本好看。
  •     文学江湖
  •     作者讲台湾啥事都比大陆早三十年,还是挺靠谱的。国民党治理大陆不行,治一个省倒蛮好。
  •     老师推荐的,孩子还挺爱看。
  •     没有那么有趣……但是特务一段
  •     回忆录四部曲中看得最舒服的一本,以个人际遇小窥国民党退守台湾三十年来的社会变动;以文学为视角,照见社会这个纷繁变化的万花筒。有小幽默,小感慨,小无奈,是一切小人物在这个沧海桑田、风起云涌的大时代的投影。
  •     去往台湾,鼎均先生看似由危转安,结束了萍飘岁月,实则饱受白色恐怖的煎熬,一面提防祸从笔(口)出,一面通过文字推动民主的寸进,其间结识不少文坛耆宿,也遍尝了炎凉世态。最喜序言中的一句话:“走尽天涯,洗尽铅华,拣尽寒枝,歌尽桃花。”实为先生一生写照。
  •     不如初心那本《昨天的云》
  •     哈哈叫《文学红尘》的话要被人说基佬的……这本最琐碎,基本在social,写给盆友以及他们的后代看的感觉。看完决定回头看鲁迅先生去。
  •     速度很快,帮别人买的,还不错。
  •     应该是空间相隔的缘故,这一部比起前三部要乏味许多,没有什么共鸣,不过很是敬佩作者的文笔和思想…
  •     不过尔尔
  •     “和平年代”的故事虽不及战时冲突激烈,却也在文化宣传领域的不断斗争中暗流汹涌。感谢回忆录四部曲引领我走完这一段聚散离合,有血有泪的历史。“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辽阔立多时”。关于这段历史,书中提到的人和故事,还有太多太多期待
  •     作者的亲人还在台湾,书里对时事和政治的部分噤若寒蝉
  •     何帆老师推荐的非常精彩的一套书。抗战内战败退清洗,逃难读书从军被俘写稿教书从文,有这些经历的人大多没活下来;活下来的未必有透彻思考;活下来又思考过的人少有没有这么好的文采;存活也思考还有文采的未必有志一一整理客观写出来。每隔几页就有精辟见解,范围广思想深。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作品,传世之作。
  •     对于1949年后国民党统治下台湾的历史有一定的认识
  •     不只是因为字数最多、涵盖的时间最长,而主要是因为是鼎公人生成熟期的职业生涯史,是海峡对岸芸芸众生的生活史,内容颇为深厚。鼎公生性随性豪爽,并不热衷于行政,故一生饱受特务骚扰,再加上外省人很难交本省人朋友,颇不得志。因缘际会遂于1978年远赴美国。
  •     吞吞吐吐不成篇章
  •     前几天看完的,唏嘘不已。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大半辈子,普通人早就妥协,但是鼎公在艰难的时局里咬牙选择了最适合他的道路,后半辈子,总算得到了他应该有的宽松环境和宽裕的生活,把上天赋予他的使命一一完成。有时间再仔细看一遍。
  •     彼岸与此处,党国与党国,处处皆可对读。
  •     虽然台湾也有白色恐怖,但感觉比起大陆要差劲点吧。拉过去政治审查还给你吃蛋炒饭。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