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国二十五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我在中国二十五年

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545802566
作者:鲍威尔
页数:386页

章节摘录

我们定于1917年6月2日出版创刊号,紧张的筹备工作加快进行。就在创刊号出版前几天,我恰巧碰到美国在华法院的一位官员。那时,美国在华法院的主任法官是罗炳吉,他是内布拉斯加州人。据那位官员私下相告,罗炳吉法官正在作一项重要决定,如果我们的创刊号能够延迟一个星期出版,或许会抢到一条好消息。我衡量再三,决定延期出版,这就是为什么《密勒氏评论报》定在6月9日,该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而不是原定的6月2日,该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出版的原因。罗炳吉法官的决定果然重要,但因此却招致一些未预料到的反应。其中之一,便是以美国人法兰克.J.雷文为首的一群颇有势力的当地投资人,拚命反对这项决定。他们不仅憎恨罗炳吉法官,同时也憎恨我们的报纸,因为《密勒氏评论报》独家刊登了这项决定。美国在华法院的这项决定,不准雷文和他的同伙组建私营的“美丰银行”,除了法院的规程外,罗炳吉法官还特别提到,极需阻止在华从事商业活动的美国人组建诸如此类的“松散而不负责任的公司”。

前言

  在我们中国,乍提起美国记者J.B.鲍威尔,知道他的人也许还不多,但若提起《密勒氏评论报》及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那知道的人就大有人在了。《密勒氏评论报》是解放前美国人在中国出版发行的一份有相当3影响力的外文报纸,埃德加·斯诺当年访问延安时的身份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记者,其名作《西行漫记》(原名为:RED STAR OVER CHINA,即《红星照耀中国》)即是那次延安之行的最大成果。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J.B.鲍威尔恰恰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而埃德加·斯诺的延安之行及其《毛泽东访问记》自1936年11月14日起在该报连载,则都是获得J.B.鲍威尔允准的。这是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举动,因为这是有关毛泽东身世、言论及照片的首次公开发表,当时在海内外曾产生了强大震撼。由此看来,J.B.鲍威尔是一名对中国人民及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有一定同情心的西方新闻人士,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了。这或许也就是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J.B.鲍威尔之子访华的重要原因。  的确,J.B.鲍威尔自1917年首次以新闻记者身份踏上中国土地以来,直到1942年他因受日寇迫害而被迫离开中国,他的人生主要经历及命运,就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发生了颇为密切的关联。在此期间,无论是刚来不久发生的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 “五四”运动、北洋军阀混战,还是接着发生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及国民党政府的建立,以及以后发生的国共两党的对立与合作、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国外各势力在中国的活动,等等,J.B.鲍威尔作为一个历史见证人不仅都耳闻目睹过,而且,凭着他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敏感,这一系列历史事件与社会活动,绝大多数都成为他所关注、报道的新闻“热点”。《鲍威尔对华回忆录》(原名为:MY TWENTY FIVE YEARS IN CHINA,即《我在中国的25年》)可以说就是他对自己在华25年主要生活经历的总结与回顾。但与一般新闻报道不同,由于这是一本个人回忆录,所以不仅涉及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他个人的不少社会交往和遭际也夹叙其中,书中所披露的许多第一手材料,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看来,还觉得比较新鲜,不失其可读性与史料价值。也正是出于此考虑,我们特不揣谫陋而通力将它译成了中文。  的确,本书的翻译是一个共同合作的成果。具体分工是:第一章至第十五章由邢建榕承担,第十六章至第三十章由薛明扬承担,第三十一章至第四十章由徐跃承担。囿于学力,限于时日,书中可能还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望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也由于作者个人的立场,在J.B.鲍威尔所回忆、叙述的历史事件及个人活动中,有些观点偏颇,甚至错误,有些内容也与真正的历史事实有出入,抑或有歪曲之嫌。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除对少量实在离谱的段落作了删削外,一般都保留了原貌或作了加注处理,希望广大读者阅读时予以注意。另,书中分六大部分及其标题是我们另加的。译者 1993年秋

后记

在我们中国,乍提起美国记者J.B.鲍威尔,知道他的人也许还不多,但若提起《密勒氏评论报》及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那知道的人就大有人在了。《密勒氏评论报》是解放前美国人在中国出版发行的一份有相当影响力的外文报纸,埃德加·斯诺当年访问延安时的身份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记者,其名作《西行漫记.》(原名为:RED STAR OVER CHINA,即《红星照耀中国》)即是那次延安之行的最大成果。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J.B.鲍威尔恰恰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而埃德加·斯诺的延安之行及其《毛泽东访问记》自1936年11月14日起在该报连载,则都是获得J.B.鲍威尔允准的。这是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举动,因为这是有关毛泽东身世、言论及照片的首次公开发表,当时在海内外曾产生了强大震撼。由此看来,J.B.鲍威尔是一名对中国人民及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有一定同情心的西方新闻人士,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了。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鲍威尔(Powell.J.B.) 译者:邢建榕 薛明扬 徐跃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开始与中国结缘 1.东方之行 2.密勒和《密勒氏评论报》 3.1917年的上海滩 4.孙中山和袁世凯 5.内战的阴影 6.蓝辛一石井“事件” 7.流亡上海的白俄 8.编辑做说客 9.山东与华盛顿第二部分  扑朔迷离的20年代 10.前清秀才、基督将军、东北虎 11.临城劫车亲历记 12.华南的事务 13.20年代的党派斗争 14.“四一二”政变中的内幕故事 15.干涉的外交伎俩 16.采访“中苏之战”第三部分  “九一八”枪声响起之后 1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真正”爆发 18.苏联、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微妙关系 19.海参崴之行 20.横越西伯利亚 21.1935年的莫斯科 22.取道日本回上海 23.1936年的菲律宾第四部分  从“西安事变”到南京的陷落 24.西安事变 25.端纳的斡旋 26.西安事变的结局 27.日趋紧张的局势 28.1937年的美国军舰和日本炸弹第五部分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 29.我与《芝加哥论坛报》 30.越来越重的压迫 31.炸弹与刺刀 32.纳粹德国的魔影 33.历史断线了 34.日本人的“效率”第六部分  战俘生涯及迈向新生之路 35.恐怖的大桥监狱 36.“危险思想” 37.美国援华谷物 38.交换名单 39.踏上归国航程 40.中国之未来后记

编辑推荐

《我在中国二十五年:主编鲍威尔回忆录》:旧中国最著名的西方观察家和评论家,亲自批准《红星照耀中国》的采写和发表,全面具体地回顾了他所亲历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活动。

作者简介

《我在中国二十五年: 主编鲍威尔回忆录》内容简介:在我们中国,乍提起美国记者J.B.鲍威尔,知道他的人也许还不多,但若提起《密勒氏评论报》及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那知道的人就大有人在了。《密勒氏评论报》是解放前美国人在中国出版发行的一份有相当影响力的外文报纸,埃德加·斯诺当年访问延安时的身份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记者,其名作《西行漫记.》(原名为:RED STAR OVER CHINA,即《红星照耀中国》)即是那次延安之行的最大成果。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J.B.鲍威尔恰恰就是《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而埃德加·斯诺的延安之行及其《毛泽东访问记》自1936年11月14日起在该报连载,则都是获得J.B.鲍威尔允准的。这是一次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举动,因为这是有关毛泽东身世、言论及照片的首次公开发表,当时在海内外曾产生了强大震撼。由此看来,J.B.鲍威尔是一名对中国人民及中国民族解放运动有一定同情心的西方新闻人士,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了。

图书封面


 我在中国二十五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因为工作原因,我需要了解有关《密勒氏评论报》的有关信息,于是就到资料室找到了这本书。《我在中国二十五年》是J.B.鲍威尔的回忆录,初翻这本书的前几页,我就确认这是一本充满了生动有趣故事的纪实性文学作品,当然,这仍然是一本历史传记。这本书的阅读过程给我一种独特的安全感,虽然我已经大致了解到作者本人人生最后几年将会遭受的痛苦和折磨,但我仍然为本书作者所代表的那种美国人的乐观精神和冒险精神所感染,而这些特点在埃德加·斯诺身上也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他们传奇的冒险经历是和我们中国息息相关的。本书一开始就介绍了鲍威尔带着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特·威廉的介绍信应《密勒氏评论报》老板密勒的邀请来到上海担任该报编辑,于是舒舒服地服坐在家里的我也开始以一个"外来殖民者"者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并在这一神秘的东方国度开始冒险之旅,借用书中提到的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话作为开场白,“中国正站在悬崖边上”——“事实上,从我50多年前来中国时起,这个国家一直站在悬崖边上。”(说句题外话,从今天看来,似乎依然如此……)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鲍威尔除了作为《密勒氏评论报》的第二任主编和老板这一观察者角色外,他本人甚至是影响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作为上海美国总商会的代表游说了美国总统、参、众两院和企业、商业界等各方面的有力人士(从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的重大事务是以怎样的民主形式实现的),推动了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国贸易法案,这一法案不仅给予在华从事商业活动的美国小企业家们特殊权利的保障,更使得美国开始深入地介入中国事务,在华盛顿会议后这种对中国的影响得到进一步巩固,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意在促进中国的政治统一和外交地位的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独立自主,因为一个社会安定的中国市场有利于美国的在华贸易和利益,同时也改变了列强初步瓜分中国,而美国几乎无法介入其中的局面。也许是地理和资源限制的因素,日本人对待中国的外交政策和英美等欧洲国家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出于商业和贸易的考虑,那么日本人希望更多地占有中国的领域,掠夺这一地区丰富的资源。而美日两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势力争夺也势必造成双方的政治、外交斗争,最后日本也确实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美国在中国遭受日本侵略的大多数时期都是以同情者的身份站在中国一边的。鲍威尔主编的《密勒氏评论报》的报刊言论也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宗旨。发生于1923年5月的”临城劫车“绑票案是一起在当时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一伙山东匪徒劫持了中国当时第一列钢制列车,列车上有许多外国乘客,作者也是被绑架的外国人之一,其中有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中国人等等。在作者的记述中整件事情充满传奇色彩,而且成为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复杂混乱情况的一个侧影,这次绑票惊动了英美法意四国的政府和当时较为有势力的几个中国官府,尤其是北京政府和山东省政府。由于被绑票的外国人中没有日本人,所以日本政府对于各国营救人质的建议表示了相当的冷淡,甚至冷嘲热讽地暗示了英美等国在华盛顿会议上逼迫日本退出在山东的势力,日本人认为之所以会发生绑票案,正是由于该地区没有日本的维持社会安定所致。而在后来劫匪同官府谈判中提到要建立一个由国际监管的中间地带,控制该地区的铁路枢纽的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条件时,作者也表示强烈的怀疑,并暗示幕后可能是日本人在搞鬼。从作者的记录看,整个过程有惊无险,除了一路的劳顿和各种有趣的细节,感觉更像是一场意外的出游,当然,劫持的起初就表明了这是一起严重的犯罪行为,火车被劫的当天夜里,一个罗马尼亚人朝一个土匪仍了一个茶杯,结果被当场打死!从本书后面的描述看,他似乎也是整个绑票事件中唯一被打死的外国人。作者本人和一位法国人虽然都带有手枪,但在劫匪强大的火力面前也只得缴械。中国的土匪不乏幽默感和人性色彩,他们在外界不敢轻举妄动的情况下,还是严守承诺没有伤害人质,人质也得到红十字会的物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优待。劫匪和官府的谈判是完全中国式的,他们的目的在于让官府收编,并预支一笔“军饷”,在一番讨价还价后,人质最终得到释放,并在中国政府的安排下,回到上海,受到在华外侨的热情欢迎。但是中国式的故事从来就没有严肃正经的喜剧,有的只是黑色幽默的悲剧。谈判结束后,山东省政府就背信弃义地诱使600个招安的土匪集中到某处,并用机枪向他们扫射,匪首孙美瑶当场毙命……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filled with humanity
  •     现在也没有机会读完,其实订了很多本书,真希望好好看看
  •     11年2月9-10日,北洋时期159页。
  •     fhsdkjgh
  •     外国人的眼睛总会有新发现
  •     侧面了解的历史,或者更接近真实
  •     内容较杂。1993年翻译的,删削的部分比新出的版本要少一些。
  •     美国记者在中国1917-1942
  •     老外的视角
  •     质量好!又便宜!我非常喜欢~
  •     段子够多,有意思
  •     翻译很简约,完全无感觉
  •     本书记录了作者从1917年到1942年在中国、苏联、菲律宾等国家的见闻和感受,更重要的是纪录下了100年世界更真实的模样。中国是作者的主战场,感谢他自始至终坚守新闻记者的立场,不偏不倚,威武不能屈。当然,文字间还是能隐约感受到作者的倾向性。但人生来如此,不苛求。通过此书,看到了100年前故乡上海,很有意思。可随着时间渐趋逼近战争爆发,翻页变得越来越沉重。100年前的中国人,太惨!作者固然受到日本人的虐待,更何况普通中国百姓。国家的强大,世界的和平,太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刻的杀伐决断。如果美国决绝于日本,珍珠港不会有惨剧,日军侵华的节奏也会变化。如果蒋介石收起妇人之仁,多少亡魂可以流连几多春华。
  •     非常有趣,几乎没有个人观点的记者式记录。有许多我们并不知道的内容……
  •     著者经历的中国到时候的乱世道,又身与其中,笔法曲折,欲说不说,写得挺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