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碎影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评述 > 历史碎影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08-01
ISBN:9787101051377
作者:赵柏田
页数:261页

章节摘录

  三天前的一个清早,少年和他的父亲从杭州湾畔的蒋村动身时,星光还没有完全隐落,秋晨的露水把布鞋和裤管都打湿了。在余姚县府衙门前的小码头下船,江面的雾气正在散去,那些像走钢丝一样站在船舷上的农妇已经快要把一船船的白菜搬空了。初升的太阳把江面染得如一匹红练,农妇的脸,不知是出了汗还是江水映的,也都酡红着。船是带雨篷的木帆船,篷上的青箬是新摘的,还有着春天雨水的气息。在浙东乡村,纵横的河汊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作短途运输的木船。潮水时涨时退,退潮时,船逐流而下,走得很快,两岸的树、村庄,还有河里的云的影子,在少年的眼里一闪就过去了。  但当逆水行驶时,前进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虽说雇了两个背纤的,半天也赶不了十几里地。连着三天,看厌了河水和堤岸两边单调的树木庄稼,船上又没什么好解闷的,少年觉得时间实在是太无边无际了,简直像这浑黄的河水一样没个尽头。这天下午三四点钟光景,船把他们送进了宁波城。这一程从乡下到宁波的水路,算来竞走了三天两夜。  到上海的船要晚上八点才开,余下的四五个钟头里,父亲带了他去逛了城隍庙,到江厦街买了晚上坐船吃的点心和准备送给上海亲友的咸干货,还带着他去了离码头不远的江北外滩,看了外国人造的教堂。教堂肃穆的外表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姚江逶迤西来,至此已到人海处,江风浩荡,混浊的江水拍打着堤岸,不远处的三江口,海水与淡水的交汇处折叠出一条长长的水线,海鸥像一只只明亮的梭子在水面上剪翅低飞。许多年后,少年还记得父亲带他去坐轮船的那个晚上。傍晚,吹着咸壳壳的海风,他们来到了江北外滩边的轮船码头。从这里他们将乘坐招商局的轮船,一夜水路旅行后于次日清晨抵达上海十六铺码头。过道和甲板上乘客挤得像沙丁鱼,一伸脚就可能踩到别人。小贩成群结队上船叫卖,家常杂物,应有尽有,多半还是舶来品。父亲在二等舱找好位置,放好行李,就带着他满船跑开了。父亲像个好奇的孩子,在船上这里摸摸,那里碰碰,一边不住地往纸上画着什么。这位绅士老爷还拉着少年走进了驾驶舱,一个穿着制服的船长模样的人客气地把他们请了出来,说船马上就要开了,请他们在自己的位子上坐好。  他们来到锅炉房,司炉正在铲煤,炉膛里腾射而出的火光映着少年和父亲的脸,他们的眼里有了一种梦幻般的色彩。父亲有一搭没一搭地跟司炉套话,司炉告诉他这船是德国造的,在这条水路上已经跑了快三年了。他们来到甲板上,船正在启动,昏暝中,两岸的景物和建筑一点点地退远了,父亲说,我回去也要造一艘轮船。少年以为父亲在跟他说笑话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透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  --鲁迅

内容概要

赵柏田,1969年8月生于浙江余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写作。在《十月》《收获》《人民文学》《天涯》《山花》《江南》等发表作品一百余万字。作品入选多种选刊、选本及年茺排行榜,部分译介到国外。近年致力于近现代知识分子研究。曾获2000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金国大红鹰文学奖、浙江省优秀文学奖等。

书籍目录

序一(敬文东)序二(柯平)锋面之舟:蒋梦麟和他生活的时代 父亲的船 变化年代中的家族史 新文化的怒潮 大学风暴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革命者应麟德的经济生活:应修人一九二三年的一个切片 玩笑 一个文艺青年1923年的行状 上溯一年 金钱传 丁九的死 附记1:废名的话 附录2:一个冷酷的人流水十年:沈从文1922-1931 苦闷的北京城 三人行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上海恩怨新月的余烬:诗人邵洵美的一生 华丽家族 希腊鼻子 新月·新月 异域美人 “老娘舅”在难中 奶油老虎与两点声明 去往神仙的宫殿 附记:余烬的余烬两种生活:一个现代“文青”的经济和爱情生活,以柔石为例 一个左翼自由撰稿人的经济生活 青年赵平复的爱情生活 附记:柔弱与坚硬红色少年:殷夫的亲情与爱情 绝色恋人之少年版 多余的话 一本家世的流水账 亲情地狱,温情罗网 少年血 附记1:兄弟 附记2:何其不堪舞,舞,舞:穆时英一生中的十一个词生如夏花:民国女子苏青书生有病:“文胆”陈布雷的悲剧人生死在茧中:翁文灏的晚年爱国者之血:被碾碎的巴人参考书目后记

作者简介

作者从日常生活的视野,对这些生活在20初叶的南方知识分子做了一次发现式的书写,细腻而敏锐地写出了他们所面临的人生,从而对那一特定时代知识分子的境遇作出反思。江南语调和小说笔法的混合运用,使得这些文字充满了悲剧、颓废与忧伤相杂呈的调子,就像南方阴霾、多雨、潮湿的天气,缓慢而顽固地进入我们的内心。
赵柏田在《历史碎影》一书堪称完美地实施了这一昂贵而又合乎人情的理念。为了与大历史的暗中对抗更有力道,他在对许多人的叙述中不惜采用小说笔法;我们看得很清楚,小说笔法在这里正好构成了破译全息图的最佳方式之一--何况那些充满着过多歧义、暧昧和晦涩特征性的包孕性时刻,正需要小说笔法去进行较为详尽的呈现。在赵柏田偶尔不无虚构的叙述中,一个动荡的大时代曾经长期被大历史忽略甚至遗忘的侧影出现了--这幅侧影十分重要,因为它让我们真正地、有血有肉地看见了一个大时代的边际。

图书封面


 历史碎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如果不是偶尔买了这本《历史碎影——日常生活里的中国知识分子》,我不会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邵洵美的名字,更不会知道盛佩玉。话说当年有个风流才子,在留学出行英伦,即将与女友分别的时候,突然心血来潮,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洵美,单单只是为了与女友的名字在诗经里相映成趣。于是便有了这个“佩玉锵锵,洵美且都”的故事。这份掩埋在历史陈迹里的浪漫时时萦绕在我脑海里,令我感慨万分:1。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没有人还会有那样的闲情雅致和敏感浪漫的神经,为爱而改名2。即便是改名,也不会即兴想起诗经中的句子——现在的人,熟悉流行曲甚于诗词歌赋,莫说熟读诗书,连看过的书也寥寥可数;莫说《有女同车》,恐怕连《关雎》也念不全。现在电脑技术发达,人脑却越来越萎缩。3。即便以上两点都达到了,又有谁还有那样的钟鸣鼎食,诗礼传家的内涵底蕴,以至于祖辈们早就将诗经暗藏于她的名字内,随便断章取句便如浑然天成呢?暗叹了三声难得,悔得满肠酸苦:虽然我的名字也算承继族谱,但为何祖辈就没有为我取个雅致的名字呢?然而即使是那样相爱的才子佳人,才子还是忍不住一而再地出轨,佳人还是无怨无悔的忍让宽容。何解?不是不爱,而是爱不够,又或是爱太多。但我心里,依然舍不得,让那才子佳人的故事落幕。“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也许,这就是佳人的风骨。
  •     看了沈张的教室别恋一节,胡乱想了些。原文网上没搜到,只有这个简介的:http://sibyllachon.blog.sohu.com/25737257.html ;文字摘录如下:『“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作家和学者沈从文的一段经典文字。关于沈从文,许多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小说《边城》,但他在上海公学教书时的一些事也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那时名门之后张兆和不仅人美,功课也好,还是校体育冠军,是公认的校花,追求者众多,而沈从文就是其中一个。据说沈从文在作业本里夹带情书,张兆和招架不住,告到校长胡适那去了。胡适虽然自已是包办婚姻,但此时却笑着说,他只是顽固地爱你。张兆和很干脆地回答,我顽固地不爱他。不过沈从文没有气馁,他会讲故事,他开始找理由去张兆和家,给她的弟弟讲故事,讲各种各样的故事,总之他赢得了张兆和家人的好感,最终我们知道沈从文和张兆和结成了几十年忠贞不渝的伉俪。』当时胡适很看重沈,一面对着告状的张兆和夸沈是如何有希望的小说家(当时沈二十八九,大张十岁)、再考虑考虑,一面也写信劝沈从文,不必太难为自己,伤了心也损了名声(已过了最初的困顿期,生活改善,小有名气,有徐志摩和胡适帮村着)。沈开弓不收回头箭,“执意要在一条道上走到黑了,在以后的三年零九个月里,情书圣手沈从文以一种惊人的毅力发出了二三百封从‘半讥讽半强硬’到缠绵悱恻的情书,终于让他的小爱人回心转意,做了他的‘三三’”。“六十多年后,白发苍苍的张兆和重读那些旧日的情书,竟不知是在梦中还是在翻阅别人的故事。她自问:‘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引自赵书)问题就是,这样的才子佳人究竟是否幸福而完美? 可作夫妻相知相识相恋相守的一种典型模式吧 ! 即男方契而不舍、软磨硬泡终于因为混个脸熟不讨厌和舍得为自己付出而被女方(不得不)接受,呵呵,男方委曲求全、作了不少自己羞于启齿但情有可原、为了她好的事情,即使半途在认识她的过程中发现了她的不是和与自己的隔阂分歧(性格性情、外在条件等),但箭已发出,众目睽睽、舆论滔滔、狼虎环伺、时不我待,青春已然耗了许多,家里和生理的压力愈加迫切,就深吸一口气、修个正果吞了吧 ! 果中滋味,酸甜自知,余生慢慢消化。 而女方是一贯调教的知书达礼、温文娴静、少年时做着各样绚烂美好的梦和一系列待嫁的准备,终于被某男死缠上了,起初很讨厌,和自己期望的白马想去万里--譬如张兆和三小姐把她的追求者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而乡人出身、一把年纪(但照片上长得还文质彬彬)的沈从文被她二姐编排成了“癞蛤蟆第十三号”。但男方仗着脸皮厚、自卑情结重、初次发情的使命感和文艺情操+生理激素的鼓励,一味死缠、不即不离的如影随形跟班,假如小姐这边没有家庭的支持、环绕四周又缺乏更好的选择,耗了一些年月,心态趋于保守想嫁,也就不作它想的从了--至少心理上(安慰说)自己是对方千辛万苦求来的宝,应该不会受苦吧。于是像赵柏田流露的观感一样,我不觉得沈张开头是完美的、结尾是幸福的,沈求到了娇小姐,大约会快乐一阵子吧,但不能相知的相对,又会有几许的无奈呢 ? 而假设另一种情况,先是同事好友亲戚般的相知相熟,某种契机撮合下结为夫妻,彼此知根知底的了解,这样岂不是更早的厌倦捆绑,向往新鲜的情缘? 呵呵,我们都是信命随缘的,一旦沾上了某种偶然,我们就情不自禁的去发挥冥冥之中的必然式期待:吞了缘的饵,咬中命的钩,戴上连体的枷锁,和不知是不是另一半的另一半厮守磨合半生,完成生产和送葬的历史使命 ~ ~~到此叹息吧,话到尽头总是无奈。而沈张能濡沫半生不至厌弃和迎着惨淡岁月里世道人心的扭曲畸变风雨同舟携手以渡,临老怀有一份欣慰的思念,也是缘定三生、福泽深厚,让人微笑敬慕了 : )参考阅读:名人婚恋:沈从文与张兆和的似水姻缘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79/1934/20030116/908692.html甜酒·苦酒——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故事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52945.htm八卦引一段『虽然张兆和为沈从文的真情所感动,嫁给了他,但并不是特别爱他,或者说,感情中较少有爱的激情,主要是相处日久而产生的亲情,而沈从文显然不满足于这种平淡的亲情。在潜意识中,沈从文也许有某种自卑心理:从外表、气质以及出身来看,张兆和无疑都要远远强于他这个“乡下人”,而这种自卑心理又导致他在感情上的惶惑、疑虑。在沈从文离开北京之前,两人感情的不和谐音符想必已经出现。在名动一时的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沈从文也是常客之一。当与张兆和在感情上发生纠纷时,沈从文爱向林徽因倾诉他心中的苦恼』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很有营养的文字,生动而有内涵。书中的几位知识份子如雷灌耳,作者将他们的才情常情性情甚至生活小细节娓娓道来,使他们变得丰富丰满,让读的人如同时光重现,自由穿越其中。是一次很愉快的悦读。
  •     淡淡地历史哀愁,天时地利人和这个东西真很重要
  •     似乎很琐碎,但是这样的文体我还是很喜欢,语言很美。喜欢里面写苏青的文字
  •     的确很日常 很碎
  •     书中的人物除了沈从文外全是浙江人
  •     抄袭雷同痕迹明显
  •     喜欢作者再现细节的生动语言和独特的人文视角,展现了丰富的文化自省和人文关怀
  •     刚读完蒋梦麟和应修人的二章,值得一读
  •     还行。文艺腔重了些。
  •     读后掩卷而思,那样的时代那样的知识分子,可复制否?
  •     堂而皇之读八卦@@
  •     虽然美誉不少,然无甚可观
  •     生平简介+逸闻琐事
  •     原来都是寻常人。
  •     想重读。
  •     很喜欢写应修人的一篇。
  •     很严谨很负责任,引用资料有出处有注解。最好的是作者的写作辛苦并没有让读者看得辛苦,阅读起来还是很愉快的。作者以很翔实的资料还原了一个个我们所熟悉或不熟悉的知识分子的的真实生活状态,看了以后感受复杂,乱世的知识分子...
  •     en
  •     作者是典型江南文人。。。过于细碎 2008
  •     小说笔法,诛心之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