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导论》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视觉文化导论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1
ISBN:9787214041753
作者:(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页数:358页

关于第五章----"看"性

因为是别人送的才会读这本书第五章相当的精辟对于性始终存处于最基本思维的状态但从这一章节却流泻出一种对于性的视觉对比残缺美强烈的视觉感应性总是在捣乱破坏第一句话具有吸引力

阅读之前的一点经验

如这类书籍所示,他所要表达的一种领域的状态,如果你具备这种阅读的经验,自然收益颇多,如果只是抱着一般阅读思维去享受,自然很无趣且一头雾水。视文化由来已久,最早的要提到绘画,而摄影术在文艺复兴时期就给予了画家们颇多的帮助,小孔成像的技术误导了我们盲目的感叹写实。直到影像的连续、电视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处于其霸权之下,我们不能选择,只能被动的接受,于是有了VIDEO,在视与被视中寻求主体话语权。现代社会实际上就是图示的社会,我们获取的信息基本来自于视觉的接收,其实质就是一串字符,视域有着它奇特的夺取域,处于感官,会在第一时间呈现,越来越多的占有人思考的优势。所以探讨视文化是有必要的,对于此书我还是很期待,虽然有读者反映翻译很烂,但是不出于哲学和文艺学范畴,只是对其发生了解还是具有可读性的。PS:个人言论,不得复制转用

现代生活就发生在荧屏上

现代生活就发生在荧屏上,翻开书第一句话就直指我心。还在继续研读中。视觉文化是当下任何学科的研究者都不能忽视的一门学科。或者与你的学科一定有交叉。所以,虽然很多例子或流行文化作品,我们不是很熟悉,但方法却有用。努力读吧。

《视觉文化导论》读书笔记

【读书报告】 一、书本简介1、书名《视觉文化导论》2、作者:[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 著 倪伟 译3、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年出版4、页数:358页5、本书构架 《视觉文化导论》这本书共由三大部分,七章内容组成,分别是:绪论:什么是视觉文化主要内容:从视觉化、视觉权利 视觉快感、视觉性以及文化和日常生活几个方面介绍了什么是视觉文化,提出“视觉文化是一种策略,而不是一门学科。它是一种流动的阐释结构,旨在理解个人以及群体对视觉媒体的反应……希望超越传统的学院限制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P5) 第一部分 视觉第一章 绘画的界定:线条、色彩、透视主要内容:本章分透视、规训与色彩、色彩的规范化:色盲、光凌驾于色彩之上、白色、结语等几个部分进行介绍。其中阐述了几个重要的概念词汇, 例如:类象、表象、拟像等,并且简单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指出了透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具有“社会控制点”,可对我们所见之物进行整理何控制。(P49) 第二章 摄影时代主要内容:本章从油画之死写到摄影之死,包括油画之死、平民图像的诞生、死亡与摄影、从黑白照片到后摄影和摄影之死五部分。 第三章 虚拟:从虚拟古迹到像素区主要内容:从接触虚拟界面到虚拟身体,包括:接触虚拟的界面、虚拟走向全球化、电视崇高感、虚拟现实、虚拟现实与日常生活、虚拟身份、网上生活、都要高像素?、虚拟身体九个部分。第二部分 文化第四章 跨文化:从Kongo到Congo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包括:创造“黑暗的心”、通过仪式抵抗、文化记忆和来自刚果的新视像四个部分。第五章 “看”性主要内容:本章从物态化凝视写到扰乱凝视,包括:物态化的凝视、从倒错到对立和模糊、“看”女性性器官以及混血:种族和生殖的文化政治和扰乱凝视:罗杰▪凯斯门特的眼睛五个部分。第六章 第一次接触——从《独立日》到《1492》和《千禧年》本章从科幻片的入手,分析其背后隐含的文化意义,进而阐释了视觉文化的意义,包括:进入宇宙世界、帝国的归来、邪恶的异彩、星际迷航和电视:过去与未来五部分。第三部分 全球性的/地方性的第七章 戴安娜王妃之死:性别、摄影与全球视觉文化的登基主要内容:以戴安娜王妃之死从性别、种族、摄影等方面的视觉文化分析作为本书的结尾,从流行与文化研究、摄影与王妃、在印度的图片、名人“刺点”、国旗与礼仪:细节上的困扰、死亡与少女:新英国的符号和像素星球七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结尾索引6、作者简介很遗憾我对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认识仅局限于《视觉文化导论》和他的国籍:美国。二、《视觉文化导论》中作者的观点、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学界产生的影响(一)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对视觉文化的看法: 1、在本书中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称“视觉文化”的领域是在后现代文化纷繁的视觉经验和对这些观察资料的分析之间存在的“裂口”处,(P3)将视觉文化定义为“一种策略,而非一种学科,称视觉文化为一种流动的阐释结构,其目的在于理解个人以及群体对视觉媒体的反应。并且不对视觉文化预设范围,使得视觉文化与日常生活得以更为亲密的结合在一起。”(P4)尼古拉斯的这一定义使得W.J.T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得以发展,推进了文本的图像化转向。2、尼古拉斯主张视觉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反对将其分离开来的研究方法。坚信视觉图像即是一种阐释,视觉图像的成败在于其对事物的阐释是否清晰。在本书中尼古拉斯对视觉图像的分析大概可分为三大段:绘画——摄影作品——科幻电影,在尼古拉斯看来这三个阶段是前后递进的关系,新事物的产生加速了旧事物的”死亡”,当然事物的发展在他的论述中是与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分不开的,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发展都加速了新事物的诞生且对新事物的发展起到了催化的作用。3、文化(culture)是一个含义宽泛的词语,无论在汉语语系还是英语语系中都是相对较复杂的词,至今未有令人满意的概念。在本书中,尼古拉斯大概是尊崇维多利亚时期人类学家E.B.泰勒的(E.B. Tylor)的观点,认为“文化”:其关键问题不在于确定什么才是最好的精神产品,而是要理解人类社会是怎样构建起一种人造的、非自然的,即“文化”的生活方式。(P29)在此意义上理解,可知尼古拉斯对文化的定义为:“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人造的、非自然的生活方式。”并且,尼古拉斯还指出“崇高”是视觉文化的核心,他认为崇高与美不同,“美”可以再自然和文本中体会到,而“崇高”则是文化的产物。(P20)与此同时,尼古拉斯指出:“文化研究和视觉文化把文化的意义确定为一种阐释框架。”(同得益于泰勒而非阿诺德,阿诺德对文化的定义为文化是一种精英的创造,是至今能想到和知道的最好的东西)。对文化及其意义的这种阐释正好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对视觉文化和日常生活亲密联系的这一范畴。对视觉文化、文化的基本界定,使得本书的行文有了较为坚固的理论支撑。4.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视觉”中,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对视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在这里他赋予了视觉的权力性,并对此做了了详尽的阐述,从透视(尼古拉斯认为,透视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将我们看到的东东西进行整理何控制)入手,引出了“社会控制点(透视中的没影点)”的概念,进而引用“圆形监狱”的例子进行解说。引申出了“视觉权利”。进而指出随着时代的变化,视觉方式也随之发生的巨变,在他的阐述中我可以将视觉的表现方式归纳为前后递进的几类:类象——表象——拟像——摄影——像素化,他们的递进关系主要是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产物,工业革命促使照相机的问世,催化了摄影技术的发展,【在这里做个补充:即照片作为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具有的作用:1、记录即将消失的事物;2、对过去时间的捕获,“经验”可以用图像来叙述;3、“死亡”的象征,在此尼古拉斯提出了巴特的“刺点(尖刺)”概念:“刺点:即只有当照片唤起观看者的反应时,才能获得早期摄影家们追求的时间和地点的特异性。“刺点”的两种形式是:一种是偶然的,是我们平常提到的对照片中某个细节的非理性偏爱,它能唤起我们的相似经验,简单来说就是在评说照片时看起来“像”主体。另一方面“刺点”暗含受伤的意味,巴特曾在自己母亲小时候的照片里发现了这种“刺点”。(P91—93)】 信息革命则使得修图、作图成为简便易行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推进并不代表就是“旧事物的死亡”。而是由于新事物的产生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同时又对事物的界定方式加以不断的挑战和更新。5、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以“文化”为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主要依据是被殖民地“刚果”在19世纪前后经过欧美人的殖民地旅行所拍摄的殖民地“原生态”照片为依据用“文化”作为阐释框架,对欧洲殖民行为的“掩耳盗铃”式的自作聪明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批判。(1)在这部分的开始(P163)尼古拉斯说:“我想提议,视觉文化研究应该在兰斯顿▪休斯所暗示的那种不断变化、流动意义上而不能在传统的人类学意义上来使用文化。……文化跨越的三向过程,包含有对一种新文化的某些方面的获取,某些旧文化的丧失,而第三步则是分解这些新旧文化的碎片,把它们粘合成一个完整程度不等的躯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文化跨越决非一种经验,而是每一代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开始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视觉文化”则要不断的揭露那段历史,质询怎样才能把现在的视觉观与过去的视觉观区分开来,这样视觉文化就能发挥它的作用,来重新把文化界定为一种不断变化的、有渗透力的、前瞻性的跨文化经验,而不是一种可以清楚地予以界定来自过去的遗产。”(P164)(2)鉴于以上对“跨文化”和“视觉文化”的界定,在接下来的行文中,尼古拉斯则似乎是在以“创造‘黑暗的心’”为例,对欧洲对非洲的殖民过程进行了详细且客观的分析和说明。在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行文里,我们可以看到殖民者近乎可笑的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拥有“一叶障目”的神力,对殖民地的文化和人民进行肆意诋毁和贬低,以此来提升自己民族的文化优越感。但是欧洲殖民者的小把戏在作者尼古拉斯的眼中和文章里似乎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这种不堪一击的殖民策略在“视觉文化”面前变得无处遁性。但是从其效果来看,殖民者的这些策略虽暴露在我们的面前,但并非一无是处,在人们进行“视觉文化”分析之前,确实是起到“一叶障目”的效果,使得人们认同他们笔下和镜头下的刚果,确实是为地球创造了一颗“黑暗的心”。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正是这些殖民者所遗留的文本和图片为尼古拉斯提供了视觉材料,以此作为他“视觉文化”分析依据。并且刚果的本土文化在与殖民文化的相互抵制交流中,确实是产出了新的文化和视觉依据“刚果共和国”。6、在“跨文化”之后,尼古拉斯提到了广为大众接受的科幻电影,在尼古拉斯的笔下科幻电影似乎具有文化渗透的作用,试图在用视觉的渗透力在迫使人们接受文化的“殖民”。 7、第三部分,尼古拉斯将重点放在了戴安娜王妃身上,尼古拉斯通过“戴安娜王妃之死”将前面提到的性别、种族、摄影等的文化传承和意义用途等进行了一连串的整合分析。据尼古拉斯的描述中戴安娜王妃36年短暂的生命,至少有16年活在视觉媒体的“监控”下,关于王妃的一切在当时都具有极高的曝光率。但安娜王妃的形象在媒体的曝光下,在人们心中构建了一个标准的“王妃”形象, 尼古拉斯说:“作为文化研究源头的英国左翼对戴安娜现象的认识错的太离谱了,这正是因为它对图像和表象都怀有深刻的不信任。在戴安娜去世前,他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视觉偶像,藉这本书中所述及的全部三种现代视觉形式广为传播。她的形象威力非凡,因为它已把正规的王室肖像、流行照片和虚拟形象这三者合而为一。在她离去后这种不稳固的覆盖便土崩瓦解了。在她去世后那种普遍性的紊乱感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日常生活的象征秩序被打断了。作为英国王室成员,戴安娜得益于与王室官方形象相连的权力余波。确实,她在这一角色上的戏剧性成功显示了君主制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有重大关系的,而这是许多评论家在以前所拒绝承认的。”(P288)……最后戴安娜王妃去世时汇集了25亿人通过电视观看了她的葬礼,包括大多数的英国人,“戴安娜的葬礼同时也是一个像素化星球的得登基典礼。”戴安娜王妃的一生似乎印证了尼古拉斯在开篇所写的那样:“现代生活就发生在荧屏上……人们的经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具视觉性或更加视觉化……在这个图像的漩涡里,观看远胜于相信。这绝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正是日常生活本身。”(P1)(二)《视觉文化导论》的研究方法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视觉文化导论》将文化定义为一种阐释框架, 将视觉图像定义为一种材料依据,把视觉文化的领域定位在视觉经验和视觉材料之间的“裂口”处,将“视觉文化”定义为一种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具有流动性的阐述方式,称“视觉文化”为一种策略,而非一种学科。在此基础上,尼古拉斯在整本书中以视觉图像为材料依据,[介绍了视觉图像的发展脉络:从油画之死(摄影的诞生)——到摄影之死(像素化的诞生)] 以文化为阐述框架,[ (后)殖民主义(从创造“黑暗的心”到刚果新视像)、女性主义(“看”性、戴安娜王妃之“死”)等 ]将“视觉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给了读者,并且将其成功运用到种族、身体、性、性别等各个方面。(三)学界产生的影响三、《视觉文化导论》读后感 《视觉文化导论》这本书从入手到现在,已被我置之书架将近半年了,这次算是第二次阅读。第一次阅读是上学期,刚刚拿到这本书,准备好好品读。但是刚刚开始就被其打败了,读的我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看不明白讲的是什么,后来草草的翻阅,读个开头,读个结尾就放弃了。在这中间读了潘诺夫斯基的《视觉图像的含义》、米歇尔的《图像学》、《图像理论》;同时还有蒋老师的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提点和指导;听了曹星原老师的西方美术史方法论、高宗泽老师的艺术哲学、潘宏艳老师的美术史方法论等课程,为我再次阅读《视觉文化导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阅读算不上是顿悟,却也使我受益匪浅。之前在读米歇尔的《图像理论》《图像学》时,也是感觉是懂非懂的,当时比较佩服米歇尔的地方就是他将“文本”归纳到图像信息的种类里面。迷惑的地方就是大家一直提到的“图像转向”,直到这次读《视觉文化导论》之前我对“图像转向”这一概念理解的迷迷糊糊的。现在我对“图像转向”才有了较为初步的理解 [ “图像转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随着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推进,照相机和电脑及手机的普及,照片和图像日益充斥市场,视觉图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在此基础初上,米歇尔“阐释了元图像,认为图像如语言一样可以自我呈现,并主张回到图像与语言本身重新思考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以此瓦解语言对图像的控制”(郑二利《米歇尔的“图像转向”理论解析》)以此米歇尔认为“图像转向”是20世纪在人文科学和文化研究领域继罗蒂的“语言学转向”之后提出的新的转向。]除了这点还有许多对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这本书的获益,在下文接着叙述。具体到《视觉文化导论》这本书中,这次阅读的收获:1、捋顺了许多之前“只闻其声,不知其意”(仅有一些模糊印象)的概念,例如:类象、表象、拟像;社会控制点、刺点;像素化图像等。并且在其通俗的例子中理解了“图像权力”具体意义;“殖民”的策划手段和方式和其对“跨文化”的读到解读。都使得大脑中原本杂乱的词语变得清晰起来。2、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这本书中不只介绍了“视觉”、“文化”以及“视觉文化”并且还将其渗透到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包括人类种族、人类身体、性和性别、社会阶级等各个各领域的研究他均有涉猎。这一点也为视觉文化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得各个领域为视觉文化研究敞开了大门。视觉文化导论1.p5海德格尔:世界图景(不是一幅关于世界的图画,而是作为一幅图画而加以理解和把握的世界……)2.p7-8米歇尔:视觉文化发展了米歇尔的“图像理论”3.“视觉”与权利4.罗兰.巴特:“刺点”5.图片的作用:象征死亡,证明/记录存在,经验性,补充性记忆,信息6.表象、类像、拟像、摄影、像数化处理(电脑图像)7.身体就是一个被监控和改进的结构……甚至已经成为虚拟之物8.视觉文化9.文化跨越(跨文化)的三向度:1.旧文化的丧失。2.新文化某方面的获取。3.分解新旧文化碎片把他们粘合。p163-164eg:“命可司”的例子和结论p18810.在别的文化中看到非理性的东西,总是要比我们自己的文化中看到它容易得多。(这是不是一种他者所起到的作用呢?)p21111.后学科文科研究的集体任务就是要创造一种前瞻的、及物的、跨文化目光,超越目前横亘在自然和文化之间的贫瘠的对立。12.文化与暴力、文化与自然、文化与文明13.科幻电影背后的文化含义14.置身局外的观看方式是被现代权力结构排除在外的,就像殖民文化切除了被殖民者的观看点一样。站在挑战地缘政治权利结构的立场上看,这当然是一种需要采纳的处于弱势的观看体。不足之处,在于我自己,尼古拉斯的这本《视觉文化导论》写的特别的好,真的对专业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对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了解却仅限于这本书和他是个美国人,其它一无所知。略有遗憾。

象素图像时代

象素图像(Pixelated Image)在米尔佐夫那里,“像素图像”专指来自于电脑、电视屏幕上的图像。这种图像不同于“拟像”,它更依赖屏幕像素,注重图像的全球传播。像素图像消除了传统拟像的崇高和正式,它既是对现场的一种呈现,又是按照“看”的要求对现场的一种记忆修改。这种图像四处流窜,从而形成了类似于“互文性”现象的一种全球图像景观。米尔佐夫称之为“互视性”(intervisuality),通过分析戴安娜之死的图像呈现,他认为,戴安娜之死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像素景观,视觉之间的独立性让位于像素图像的同一性体验。这个概念把新媒介中的图像作为独立的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提醒我们认识到“视觉”看作是充满差异和分裂的文化领域。不妨说,视觉是一个不断处于辩驳和转变之中的挑战性场所。它常常需要根据阶级、性别、性和种族身份进行界定。(《视觉文化导论》,[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何为视觉文化米尔佐夫先是举例很多视觉事件来说明视觉文化不仅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就是日常生活本身。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和分析这种现象的能力的差距是视觉研究存在的原因和目的。视觉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是现代主义和现代文化自身视像化策略失败而引起的危机,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产生了后现代文化,当人类的经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像化的时候,这个社会的文化成为视觉性的,该文化就具有后现代特征。这里米尔佐夫也是把视觉文化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视觉研究也成了一个研究交叉科学的新方法。但并不是说视觉文化是后现代突出的唯一特征,它应该是一种用来研究后现代日常生活谱系、定义和作用的策略,分离、破碎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最好从视觉上加以想象和理解。同时意味着视觉文化这个概念应该在其所属的广泛文化层面上运用,这样视觉文化是作为有赖于阶级、社会性别、性和种族身份的社会互动和界定的持续挑战场所。视觉性引起了争议、论辩、和转化,视觉文化是一门跨学科学问,仍处于创建期的构想,不是一个已经存在着的界定清晰的领域。视觉化视觉文化不依赖图像,而是依赖对存在的图像化这一趋势,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视像化不能替代语言性的话语,但却可以使之更容易理解、更便捷、也更为有效。从18世纪经济的视像化到医疗诊断的发展,再到19世纪的摄影术,视像化有着诸多渊源,到今天愈趋日常生活化。视觉文化的主要任务就是分析这些复杂的图像是如何汇聚在一起的,把我们的注意力诸如影院和画廊等引离结构完美的、正式的观看场所,引向日常生活中视觉经验的中心。米尔佐夫很注重研究视觉技术的发展带来的视觉化的变化,认为这些变化都是由消费和技术共同推进的,视觉图像与外界现实的关系也一直是变动的。比如从透视绘画、电影摄影、及虚拟图像的变化中视觉与现实的关系也在改变。日常生活后现代环境中,视觉文化试图寻求在新的(虚拟)现实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抗日常生活信息中信息微机和视觉爆炸的关键,视觉文化是一种战术,将从消费者者观点来仔细探究后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心里、各种裂隙以及抵抗。后现代对现实的解构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我们能接触视觉化的大众媒体看到真实的东西每时每刻都被颠覆着。视觉物不仅是信息和大众文化的媒介,它有一种感官的直接性,那些紧张又令人震惊的视觉冲击力激起人们的一种“崇高”感,崇高是文化的创造物,对于崇高的体验要求人们具备一种对源于文化习得而不是生而具有的理念敏感,因此它也是视觉文化的核心。

技术、身份、权力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的《视觉文化导论》分视觉、文化和全球性的\地方性的个三部分,全面的介绍了视觉文化。与《景观社会》的政治性不同,本书主要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讨论视觉。(一)、技术促成了视觉形式的进化视觉部分追溯了绘画、照片和虚拟现实的历史与理论,绘画、照片和虚拟现实是现代西方视觉文化中的三种表现现实的基本模式。绘画是最初的视觉表现模式,人们对更迅速、更准确的再现手段的追求促成了相机的发明。于是照片出现了,照片起初被看做现实的真实反映,但随着电脑图像和处理照片的数字技术的出现,摄影再现现实的宣称也随之破灭。互联网、电话、电脑、电视的出现使得虚拟随处可见,充满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个时期的对视觉的追求已经不是逼真,而是感官刺激及享受。(二)、视觉形式中的身份特征该书将阶级、种族、性别与性、身体这些文化研究节点融入到视觉中。在第一部分追溯绘画、照片和虚拟现实的历史与理论的阶段,作者这些观点就融入其中。例如,色彩视觉的进化理论以及白色所引申出的种族优越感,“摄影似乎为摄影师和顾客提供了使阶级地位变得透明的机会。”连虚拟空原本对于种族和性别这些关键性的身份标志因素不予考虑的形式,但是它仍然被有心人作为阶级划分的依据。拥有电子资源者与欠缺电子资源者之间的差别被说成是划分有色人种穷人和富人的标准。另外,互联网和其他虚拟环境在其问世初期,也提供了一些新的性认同形式和性别身份形式。在第二部分文化中作者更是明确的讨论了跨文化(殖民主义)、性和文化与文明的斗争在视觉形式中的表现。第三部分是前两个部分综合的案例,戴安娜王妃事件中不仅涉及了普通的性别、摄影等研究视角,更是视觉全球化的一个代表。(三)、视觉形式中的权力斗争我认为视觉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阶级、种族、性别与性、身体等一切身份特征,都是权力的表现形式。在任何视觉表现行驶中都存在着权力斗争。掌控权力的一方决定了我们看什么和怎么看。看,本身也是一种权力。早期宫廷画中表象对类像的取代是权力斗争的过程,画家不得不遵守现存的绘画准则,否则就不被现世所承认。欧洲殖民者在非洲拍摄的当地居民,作为殖民权力的证明。对女性身体及黑人身体的凝视则体现一种男性权力。更多书评http://shop58984605.taobao.com/

冰山小角——你只能跟着我走

“油画是跟从摄影的脚步”,这种说法看起来像是一种悖论。无论是追溯起源还是回望历史,油画发展的道路都要漫长且细腻。颠覆一种画风可能会花上百年之久,创造一个新的画派更不是信手拈来,这一切,仿佛只能仰仗于上帝赐予灵感。当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宣布“油画死了”的时候,受到重创的想必只能是向来自视过人的油画家的心灵了。油画并非真的死了,但起初那种无可撼动的地位显然已经不得以落魄。我们无法否认一位卓越的画家需要天赋和对艺术极高的感悟能力,但无论如何改变线条、色彩甚至透视关系——尽管这种透视关系可以让观者有种情不自禁想要走入画中的冲动,但仍无法匹敌一次影展上观者发出的嗟叹。一张张震撼心灵的照片以其难以超越的真实再现。所以,摄影的出现,除了宣称“油画之死”以外,更重要的是迎来了视觉文化的春天。一幅油画完成的速度远不及快门按下的瞬间,这并非能对比两者的艺术成就,但至少说明某些时候油画所体现的只能是艺术家的回忆或是想象。此时,油画家不得不肯定摄影所具有的优秀特性和艺术魅力,他们会悄悄地参观影展而不敢妄加评论,只能是保持高傲的姿态死撑门面。回到画室时,他会自以为是地在画布上塑造一个在影展上看到的老妪的照片,但无论刻画的多么完美逼真,我都会说这是幅画。但我会指着那幅照片感叹,看,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这样说到:“尽管油画是作为艺术的最高门类出现,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模仿透镜所产生的暗箱形象的圆形画。到19世纪晚期,官方油画热切地想要表达照片的逼真效果,但立即就被新发明的能迅速提供非常逼真形象的摄影术给跑到了一边。”这样一来,我无法不指责油画跟风的脚步,带着陈旧、落伍和茫然无知,手足无措地对新生事物的认可。然后望而却步,悄然退场。倘若贵族所谓的高雅情调日渐退化,那油画便可以彻底消失了。艺术讲究的是独领风骚,另辟蹊径,懂么?如果油画只是为了超长耗时后求得模仿的逼真,那必然是徒劳无义。那我想说,您莫不如甩着那支蘸满丙烯的画笔,穿着洒满颜料的大衬衫,像小丑一般站在摄影师的面前,单只脚尖点地,匀速地抖动,摇头摆尾,下巴微扬,装十三般说:“你丫会么?”


 视觉文化导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